Sunday, March 26, 2017

信徒皆祭司《小組屬靈成長四》,彼前 2:9;出 19:1-6

信徒皆祭司
彼得前書二章九節、出埃及記十九章一至六節
《小組屬靈成長四》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7.03.26
粵語堂
國語小組長訓練四



引言

1. 教牧同工與你(平信徒、組長)有什麽異同?



差異


相同



2. 聖經說:我們是神「揀選的族類」(God's chosen people)(彼前 2:9),但因為我們對「神職人員」(Clergy)與「平信徒」(Laity)有很多錯誤的迷思,神揀選的族類往往成為「神被凍結的子民」(God's frozen people),平信徒認為自己只是平平扁扁的信徒,沒有多大的影響力或責任,神的工作全靠「神職人員」,教會是牧師的責任,我們平信徒來幫忙幫忙,熱心的平信徒就升級為全時間牧者或宣教士,他們比較屬靈,比較愛神,平信徒沒有受神學的訓練,沒有專業的造詣,可以事奉的只是一點點,最多做個執事,大不了做個長老,與「全職同工」還是差一大截。


「族類」(laos),原文是「子民、百姓」(people)的意思,英文 laity 便是從希臘文 laos 譯過來,帶有「差一截、次一等、不夠格」之貶義在內,指那些沒有專業訓練的外行人,與「神職人員」(clergy)曾受神學及事奉訓練的專職對立,中文「平信徒」直接包含英文中的貶義,聖經希臘文的原意是沒有這個意思的。

「神的子民」並不分高低,都是君尊的祭司,我們是神的子民,是屬神的群體,我們皆祭司,都是事奉神的人。

我們皆祭司!(請把右手放在你的心的位置,宣告「我們皆祭司」!)


初期教會沒有「神職人員」與「平信徒」的分別,保羅全時間周遊各地傳道、建立教會,他卻有需要的時候,以織帳篷為業;彼得與耶穌的門徒有打漁的、稅吏的,都是極普通的人(Men of Ordinary Means),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也不是我們今天說的「精英領導」份子,初期教會的信徒皆祭司,沒有神職人員與平信徒的分別。


公元四世紀,教會進入一千二百年的大公教會(Catholic Church),才開始有「神職人員」與「平信徒」的分別,神職人員如神父、修女才可以主持聖禮,讀聖經,講解聖經,主持婚禮、葬禮,告解,甚至只有神職人員的禱告才能功效,教皇以下有主教,主教之下有神父,階級的觀念極重,教皇是無誤的、有捨罪的能力(贖罪卷),只有神職人員才是祭司,一般信徒是無能的,只是平信徒而已!


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馬丁路德改教主要的三點其中之一是回到聖經中「信徒皆祭司」的真理。1)唯獨基督、唯獨信心,在基督裡因信稱義;2)唯獨聖經;3)信徒皆祭司。這是「更正教會」的三大支柱,與天主教最主要的分別(Three basic principles of Protestantism distinguishing from Catholicism.)。「神的子民」並不分高低,都是君尊的祭司,我們是神的子民,是屬神的群體,我們皆祭司,都是事奉神的人。


我們皆祭司!(請把右手放在你的心的位置,宣告「我們皆祭司」!)



一、我們皆祭司聖經的教導

1. 舊約的教導

舊約中「祭司」一字出現七百多次,是舊約主要的觀念之一,以色列人出埃及滿三個月那一天在西乃山下,神對以色列人說:「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 19:4-6)


一、神如鷹將以色列人背在翅膀上領出來,4
二、目的是要以色列人歸神作神的子民,5
三、以色列是作祭司的國度,6a
四、為聖潔的國民,6b

「你們」清楚地指整個以色列家,不是單指摩西或亞倫和利未人,神救贖的人(4)是神的子民(laos:平信徒)(5),也都是祭司的國度(a kingdom of priests)(6b)。這是神立亞倫和他的後裔成為祭司(神職人員)(clergy)之前的吩咐,就好像因信稱義的應許是在律法頒布以前一樣,神的子民皆祭司是在神立亞倫與亞倫的後裔為專業祭司之先。

2. 新約的教導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 2:9)

一、是被揀選的族類,
二、是有君尊的祭司,
三、是聖潔的國度,
四、是屬神的子民,


四點與舊約出埃及記的四點平行,二者的教導如出一轍。


「君尊」的祭司(royal priesthood)(basileion)指君王所擁有的祭司,我們是主耶穌的「御用祭司」,我們得贖的人都是服侍主的人,沒有例外,我們基本的責任是「宣揚那召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我們皆祭司!(請把右手放在你的心的位置,宣告「我們皆祭司」!)

「祭司」基本的意思是橋樑,是神與地上未認識神的人之媒介與橋樑,我們的使命是把別的民族帶到神面前,把神介紹給別的民族認識。

「聖潔」的國度,分別出來(set apart)的意思,是從世人分別出來歸神的子民與國度。

信徒皆祭司指每個信徒被救贖的人都是神的傳揚者與橋樑,使人來到神的面前,並沒有聖、俗之分,或「神職人員」與「平信徒」的分別,我們都是神御用的祭司,是神分別出來的子民。


3. 「全職的牧者」與「平信徒」的分別是在恩賜、職事及功能上,「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若有講道的,要按著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彼前 4:10-11)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某一肢體並不比其他肢體更優越,每位都是神安排在基督的身體--教會身上的,每位信徒和他們的職分都是神呼召的,教牧同工負摃教導信徒及帶領教會,並不因此而比平信徒「更高一級」。

平信徒的組長非常重要,與傳道人同蒙呼召,牧養群羊,一同承担上帝交託給我們牧養祂的羊的責任,以生命影響生命,造就門徒傳承生命,打開生命用愛心彼此服事,我們都是祭司(請把右手放在你的心的位置,宣告「我們皆祭司」!)


耶穌問:「你愛我嗎?」
像彼此一樣,我們回答:「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
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

這是耶穌的邀約,牧養的呼召,是造就門徒的大使命!我們皆祭司!(請把右手放在你的心的位置,宣告「我們皆祭司」!)

實例:建琴的見証,2005 年領受這呼召,從約翰福音廿一章這段經文中,回應神的邀約,「餵養我的羊!」她與丈夫都是平信徒,卻他們不是比全職牧者差一點,同樣領受從神來的異象,以牧養小組的人為己任,負起如何吸引人、留住人、造就人的使命,以身教言教生命的改變,帶出下一位組長、區長,把大使命放在心上,不願意做一個緊執著自己舊生命當寶貝的消費者,活出「人人皆祭司」的力量,之後成為全職的傳道人,只是「職份」、「功用」上的改變,呼召仍是一樣,同為肢體,同為御用祭司,同樣的目的,傳揚基督的美德。

實例:我們當中的沈牧師,十五年前在家人開始聚會,之後成立教會,一直是平信徒的身份,最後才成為全職的牧者,因為教會成長後,需要很大,時間不夠,把工作辭去,只是「職份」、「功用」上的改變,呼召卻是一樣,同為御用祭司,傳揚基督的美德。



轉接

海星與蜘蛛(The Starfish and the Spider)代表兩種的機構:蜘蛛設下蜘蛛網,一切以牠為中心,若將牠的頭斬下來,蜘蛛就死去,蜘蛛網也沒有用了,蜘蛛代表集中控制的機構。海星卻代分散控制的機構,若把海星的一隻腳斬下來,它仍可以活,再長為一隻海星。


同樣,教會是分散的組織,每一個細胞都可以活下去,只要是「人人皆祭司」,是不是?

在海星與蜘蛛之間有一個平衡點,使集中與分散的力量平衡起來,就發揮更大的力量,換句話說,全職牧者若與平信徒的力量互補,教會就在一個最佳的狀態(the sweet spot)。


從教會歷史上,我們就可以見証「人人皆祭司」的力量。




二、我們皆祭司歷史的教導

1. 馬丁路德改教,重申「信徒皆祭司」的真理,三百年之後,這真理才真正在教會中實踐落實,在過去二百年,我們可以見証「信徒皆祭司」的力量,全球興起教會增長的浪潮。

十八世紀,復興之火,在歐美燃點起來。這時期的代表人物包括:
  • 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1703-1758
  • 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1703-1791
  • 懷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1714-1770
  • 查理士芬尼(Charles Finney)1792-1875


基督徒的人數急遽增加:
  • 十八世紀,基督信徒約有二億,佔全世界總人口百分之廿二點七;
  • 十九世紀,基督信徒約有五點六億,佔全世界總人口百分之三十四點五;
  • 廿世紀,基督信徒約有廿點五億,佔全世界總人口三份之一。
(基督信徒包括天主教徒與基督教徒)

增長的浪潮,鋪天蓋地,聖靈的風萬里捲潮而來,廿一世紀又如何?

聖靈的風向南移,包括非洲、南美、部份亞洲教會、東南亞,教會在聖靈的風吹呀、吹呀!發生了爆炸性的增長。


非洲教會是六大洲中增長最快的,二十世紀信徒增加了三十六倍,平均每兩個非洲人中有一個是基督信徒(45.6%)。

南美洲基督徒,增加了五十一倍。

亞洲中,中國七十年代後的中國是教會二千年來增長最快最驚人的故事,1950 年中國只有約四百萬信徒,2000 年約有八千萬信徒,佔全中國人口比例 7.1%,五十年內二十倍的增長,估計 2025 年中國有一億六千萬信徒。

南韓七十年代至今,信徒人數增長信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十個南韓的人有四個是信主的,成為全球基督徒朝聖之地。

東南亞印尼、菲律賓、印度、新加坡等地基督信徒佔人口比例從 2.9% 增長三倍至 8.5%,聖靈的風在吹,翻起席捲全球的浪潮。

聖靈的風在各地吹,但為什我們感受不到?也無力乘風續往?

我們屬靈的父母:歐美教會,不長反大倒退,福音在歐洲淪陷,從十九世紀歐洲的基督信徒人數佔全世界基督信徒人口 68.2%,而 2012 年只佔全世界人口的 24%,下滑的嚴重,無法估許。歐洲巍峨聳立的教堂,不少已經淪陷為沒有靈魂的妓女,只出身體,供遊客參觀,再沒有會眾聚會!

昔日戴德生、劍橋七傑宣教基地的英國,2016 年只有不到 1% 的英國人星期日到教會聚會,英國從宣教的國家變為宣教的工場。

美國呢?從二十世紀開始,每一萬人當中,教會的比例 27,不斷下滑,二十世紀中 17,二十世紀末降為 11。每年有 3,500 - 4,000 間美國教會倒閉,我們二十年的鄰居 Colony Creek Community Church 上個月成為另一間倒閉的教會。更令人憂心的是美國的下一代,從小上教會的小孩,會在高中時離開教會的比例上升至 88%(Donald Whitney, Family Worship),1980 之後出生的,四個之中只有一個上教會(2014 Religious Landscape Study in comparison to similar study in 2007)!

原因何在?為什麼我們感受不到聖靈的風?聖靈翻起復興的浪潮為什麼我們沒有經歷?不是聖靈不在我們的當中,也不是聖靈不願意復興我們,聖靈為不育的教會天天憂傷,為未用潛力的我們嘆息!

到底聖靈那一股力量,使塵封的福音突破地限,在近兩世紀傳遍地極的力量在那裡?聖靈啟動的力量到底去了什麽地方?

回頭看一看過去兩百多年的歷史,不難發現聖靈啟動復興教會的力量是「平信徒」的力量!信徒皆祭司的力量!凍結了神的子民被解凍了,復興的力量是平信徒的力量。

邊雲波《獻給無名的傳道者》
「那報好消息、傳喜信、腳蹤佳美的人」是眾多平平凡凡的平信徒
我們看見近兩世紀的普世增長,是聖靈催動無數無名的平凡人--平信徒,就是普世教會增長背後的生力軍!

例証一:

十八世紀,約翰衛斯理一生按立了七千個平信徒傳道(lay preachers),平信徒深度參與事工成為發展循道會(Methodists)的標誌。

例証二:

十九世紀英國四大差會,差遣至世界各地的宣教士,絶大部份是社會地位與教育程度不高的平信徒,「神職人員」絶無僅有。過去兩百年宣教的力量是平信徒的力量。

實例三:

十多年前我親身拜訪博茨瓦纳(Botswana)的宣教士,他們在當地的 Brush People 中服侍,絶大部份都是平信徒的宣教士,我親身拜訪的是一對從歐洲來的平信徒宣教士,他們住在他們當中,把食物分發給他們,向他們傳講耶穌愛的故事,他們沒有受過正統的神學訓練,無名也無姓,卻堅守著耶穌吩咐的大使命,使萬民作主的門徒,聖靈復興的火推動的是平信徒的復興。

實例四:

中國家庭教會在文革在的十年與其後的十年,教會是幾何式的增長,在沒有外援、沒有宣教士、沒有神學院、沒受薪專業的牧師傳道、沒有教堂底下,眾多無名、無姓的平信徒在逼迫中「自治、自養、自傳」,默默壯大起來,信徒人數增長二十倍。

若我們沒有「信徒皆祭司」,我們就摸錯了門路,投錯了客棧,拿錯了拐杖,就算「全職同工」竭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是泥牛入海,愚公移山!「重新出發」(Launch 2.0)是沒有用的!

實例四、五、六:

當今教會增長的三座高峰:靈恩教會、小組教會、教會繁殖運動


靈恩教會

二十世紀,靈恩教會增長了五百倍,非洲、南美洲與南韓的教會,主要是靈恩教會,為什麼?他們相信聖靈與每一個信徒講話,不論性別、教育程度與社會階級,每個靈恩教會的信徒都從聖靈領受了屬靈的恩賜,都是神職人員與宣教士,人人參與,全群皆傳道牧師的精神,是靈恩教會成功的祕訣。

巴西的「榮耀教會」(Christian Congregation)2008 年,共有二百五十萬的會眾,有二千個分堂聚會,是非常保守的教會,沒有公開街頭佈道,沒有電台廣播,沒有出版刋物宣傳,崇拜男女分坐,女性聚會要蒙頭,禱告會眾要下跪,喜歡喊:「榮耀、榮耀、榮耀」,平信徒領袖代替全職人員,講道也是隨聖靈感動的平信徒。他們歸回簡樸,歸回信徒皆祭司,乘上聖靈的風,改變了世界。

小組教會

二十一世紀,小組為教會增長的方法,平信徒過彼此相交的生活,小組牧養、教導與管理,完全是平信徒的責任,而專職牧者,主要是鼓勵與示範,完全不需要操心在前線領導。

南韓趙鏞基的汝爾岛純福音教會,1958 年由五個人開始第一個小組,2007 年增長至會眾八十三萬人,每月以三千人的速度增長,2009 年教會只有 171 牧師、356 個傳道,共 527 個全職牧養同工,比例是一對一千五百人(福遍教會是一對一百一十五人),平信徒領袖卻有十萬人,担起發展牧養之責,這樣才是真正讓信徒成為祭司,一個事奉的平信徒服侍七至八個人,大量接觸未信者歸主。

教會繁殖運動(Church Planting Movements)

由家庭聚合起來的小組就是教會,今日這些遍佈世界各地的教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無登記、沒有傳道人、無建築物的教會,是一團聖靈的火,特別在人戈月山金貧窮受迫害和缺乏資源的地方,如火鳳燎原蔓延全地(David Garrison, Church Planting Movements, 2004)。

這些教會歷史的見証人,告訴我們平信徒負起牧養的責任是復興的要素,當平信徒坐上了司機的位置,領導教會去吸引人、留住人、委身人,當真正「信徒皆祭司」,教會就健康起來,萬民都歸主!

我們皆祭司!代表著全然委身的信徒,一同肩負大使命的責任,以造就門徒為目標,餵養、牧養、餵養主的羊,這是我們重新出發的目標!


我們是教會,教會是我們(We the Church),若平信徒甘心作二等公民,教會常年聚著一群緊執自己舊生命當寶貝的信徒,既不委身,也不順服主,在世上毫無見証的力量,在教會中只是消費者,教會必定半死不活。


教會是我們,我們是教會,我們皆祭司!讓我們在世俗中讓在耶穌的生命活出來,攪動天下,改變世界,從改變一個我們小組裡的人開始。


結論

有一天,有一個人在沙灘上行走,他看見一個小男孩,在海邊拾起一個一個的海星,把它們掉回海中,他問小孩:「你在做什麼?」他說:「我把海星送回海水中,因為潮水在退,如果我不把它們放回水中,它們都會死去!」這人對孩子說:「你知道嗎?這沙灘好長好長,上正有無收的海星,你所做的是沒有用的!」這孩子低下頭來,拾起一個海星,將它放回水中,說:「但我改變了這一個海星!」

改變世界由改變一粒海星開始(Change the world by making a difference one starfish at a time.) 聖靈的風在吹,你也可以改變世界,由改變你小組中一的生命,若每個信徒都這樣去做,每個信徒都盡上祭司的責任,世界就改變了。











討論問題

1. 什麼是「信徒皆祭司」?全職牧者與平信徒的平衡點(sweet spot)在那裡?如何才能相輔相成?
2. 為什麼我對神要全然委身?全然委身的基督徒是怎樣的基督徒?他們是否一定要全職服事神才是全然委身?
3. 「信徒皆祭司」實行的困難在那裡?如何克服這些的困難?活出人人皆祭司的真理?
4. 我今天在小組中可以做些什麼?盡我祭司的責任?








回應詩歌

我已經蒙召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Friday, March 24, 2017

打開生命彼此相愛《小組屬靈成長三》,約壹 4:7-12

打開生命彼此相愛
約翰壹書四章七至十二節
《小組屬靈成長三》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7.03.19
粵語堂



引言

1. 這是杭州火車東站,2013 年落成,我在 2014 年一月從這裡坐火車至上海,裡頭很大,有好幾個足球場那麽大,共有十五個站台,三十條線,每天客運超過十八萬人,在火車站裡的人很多,卻互不來往,擦肩而過,卻互不招呼,面無表情,只和圏內認識的人談話交通,大家在等車、坐車,很快就各散東西,各走各路,沒有什麼的關係。



教會有時真像一個車站,大家來到教會,聚會、小組、受訓、讀娙,各有目的,散會後各散東西,各走各路,生命沒有留下任何的踪影,聚了就散,關係卻不深。

愛的反義詞不是恨,而是冷漠,小組用愛心彼此服侍最大的困難就是冷漠,沒有愛!冷漠如同我們頭頂的霧霾,使人窒息,卻又無能為力,「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而冷漠割裂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小組屬靈群體用愛心彼此服侍最大的敵人。

人戴著漠無表情的面具生活,我們面對面卻越來越遠,肩並肩卻越來越表面,參加教會小組,卻放任自己的心封閉,我們內心的冷漠,讓我們自己都不寒而栗。

2. 四十年前我剛進入神學院,做了一份性向測驗,發現自己冷漠的指收相當高,不久之後結婚,而冷漠成為任何深入關係的毒藥。在大城市長大的人,因為居住稠密,缺乏空間,很容易養成冷漠的傾向,但環境不是冷漠最主要的原因,現代人「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卻玩弄手機,完全不顧我的存在」的情況非常普遍。


3. 冷漠真正的原因,第一、是我們過去受的傷害。當我們缺少真實的愛,我們習慣靠自己的努力去愛,卻又經受不了傷害,我們舔著傷,擦乾眼淚,心卻多了一份冷漠的隔閡,不願意再去愛,再次打開自己。所以愛的反義詞不是恨,而是冷漠,冷漠等於不去愛。

「四季總有一次凋零,結果是帶來無數次的凋零;相愛總有一次分離,結果是帶來無數次的分離。」因為我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百花盛開的日子,而是受傷、凋零、分離的日子。

五年前在小組的生活中受傷,結果逃避小組至今天,曾經溺水,再難下水,教會的生活,太多閒言閒語,太多三姑六婆,傳話講閒話,於是我們都習慣戴著面具在教會裡生活,裝著沒事,小組停留在表面,在面具後憂鬱與痛苦沒有人知道,戴著面具做人成為一種習慣。


送給所有戴著面具做人的人

因為害怕被討厭 所以帶著面具
因為害怕被看穿 所以帶著面具
因為能帶著面具 所以存在害怕
當你不戴面具 你只能誠實面對
當你不戴面具 你會逼自己勇敢
當你不再害怕 你就不需要面具
戴上面具是一種短暫逃避
拿下面具才能夠誠實面對

4. 教會的冷漠症,我們在教會固守著一座「沒有敝開,就沒有傷害」的城池,習慣了以冷漠的外衣纏裹內裡的孤獨,在小組十年,夫妻的關係一直有問題卻沒敢願意讓小組的人知道,離婚的時候,大家大吃一驚!冷漠成為一種習慣。

現代年輕的一代,信息泛濫,活躍於大眾媒體,朋友好像很多,關係卻是三哩寛而一吋深,在大眾媒體常分享感受,卻是幾十個字限之內,只能是一吋深的感受,用很多的表情符號(emoji)去表達感情,卻只是表面的情緒:讚!好嘢!流淚!高興!失望!... 的符號,卻只限於符號,在點讚之後是疏離,在表情之後是孤獨。

冷漠成為一種現代人一種生存的習慣!

5. 冷漠第二個原因:「自我」。

北大教授錢理描寫現今中國普遍「自我」的現象,他稱之為「精致的利己主義」,因為人沒有信仰,沒有超越自私自利的大關懷、大悲憫、責任感和承担的意識,私慾成為唯一的目標。

台灣柏楊 1984 年在愛荷華州大學演講題目《醜陋的中國人》,批評中國人只關心自己的宗親,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

這種的現象,其實八十年前魯迅先生就已經有入木三分的描寫,他說我們是圍觀看戱的「吃爪群體」,對眼前別人的痛苦洒幾滴辛酸的淚,然後眼淚一擦,手指一划,繼續下一則信息,那根牵動我們心腸的線,就這樣被硬生生地掐斷了。

冷漠不是天生的,若父母只盯著孩子的成績,只關注外部生存,而忽略品格的培養,冷漠是必然的。

西方的文化,尊重私人空間,若沒有授權,不能走太近;日本的文化是宅的文化,是一種超越血缘、地缘等傳统社會组織结構的新型社会關係,在世界上正悄然成為一種時尚。每天家、辦公室、家,能不出門就不出門,没有人打攪,也不用看人臉色,打開電腦,一切都有了。

中國人則是圈子文化,同學講同學圈子,朋友講朋友圈子,戰友講戰友圈子,官場講官場圈子,圈子的人,稱兄道弟,互相吹捧,出了问题,百般包庇;對與圈子外的人則多方刁難,排斥打击,落井下石。

冷漠是對別人的需要、痛苦沒有憐憫之心,不提供合宜的幫助!冷漠是在聖靈裡用愛心彼此服事最大的攔阻,是大誡命與大使命的反義詞。

6. 冷漠的第三個原因,是人的傲慢與偏見,偏見是對某些人在未瞭解清楚情況時作出一個個人負面的意見,未審先判,倚靠先入為主的觀念,產生岐視的土壤。傲慢(Hubristic Pride)是自大、自滿與自戀,因為自己內在的特性(如音樂或成就)產生一種超越別人的慾望,不能夠產生同理心。

我們對黑人的偏見,是無意識的,好人、壞人成為習慣性的心態。

對單親姊妹的偏見,認為離婚一定是她們對前夫不好,或者怕她們會搶走其他人的丈夫,認為她們很麻煩,很多的需要,教養孩子有很多問題,結果我們把自己的心封閉起來,對他們需要視而不聞。

我們或者對精神有問題的人有偏見,認為他們會亂來,很麻煩,對他們的需要完全冷漠,給自己一個不去愛的理由。

香港人對大陸的人普遍存著偏見,甚至大陸人對大陸人也存著同樣的偏見,若是有錢的大陸人,我們就認為一定是貪污來的錢,是壞人!防範大陸人,認為他們都有意圖,要佔便宜,這些都是未審先判,偏見是也!

或者我們認為回教徒都是恐怖份子!

十八世紀著名的小說《傲慢與偏見》裡的女主角伊利沙伯與男主角德士二人的愛情故事,將二人的傲慢與偏見描寫的細膩。




一、陌生的愛,9-10

1. 人間的愛是有保留,因為人的偏見與傲慢而吋步難移!沒有保留的愛、無私的愛是人間至陌生的愛,這愛是神在十字架上表明的愛。

約翰壹書四章九至十節,「神差他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著他得生,神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


2. 2007 年12月 5 日下午一時,中國知名學者余虹教授跳樓自殺,只有五十歲,在他生前的文章中,面對中國的問題,社會以各種方式摧毀自己,他痛心地質問:人的庇護從何而來?他期望著一種陌生的愛,問自己:「什麼時候那陌生的愛才會進入我們的靈魂?才會成為中斷愛恨情仇轉回的力量?」他因此發出最後的嘆息,「有一種愛我們還很陌生!」這陌生的愛是神的愛,約翰說:「神就是愛!」在十字架上向我們顯明。


3. 2003 年香港「沙士」(SARS)的時候,有一首流行歌《愛是不保留》,描寫著神的愛與人間的愛的分別:

常聽說世界愛沒長久,哪裡會有愛無盡頭?
塵俗的愛只在乎曾擁有,一刻燦爛便要走!

而我卻確信愛是恆久,碰到了你已無別求:
無從解釋、不可說明的愛,千秋過後仍長存不朽!

誰人受痛苦被懸掛在木頭?至高的愛盡見於刺穿的手;
看!血在流反映愛沒保留,持續不死的愛到萬世不休!
惟求奉上生命全歸主所有,要將一切盡獻於我主的手;
我已決定今生再沒所求,惟望得主稱讚已足夠!


只有神的愛才是長久、沒保留!只有神的愛才能打破人間的冷漠!




二、彼此相愛的命令,7-8, 11-12

1. 經文 9-10 節神的愛,上文 7-8 節與 11-12 節是彼此相愛的命令,9-10 節是敍述體,7-8 節與 11-12 節是命令語態,人間的愛沒有辦法彼此相愛,只有神的愛才能使我們可以彼此愛,只有神的愛才能除上冷漠的霧霾,只有神的愛能使我們真心相愛。


2. 7-8 節,我們應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而來的。


3. Jason Gray 的一首歌,《More Like Falling in Love》說:


給我規則,我會打破它們;
給我劃線,我會穿過它們;
我需要比相信一個真理更真實的生命
我需要一個活的、能動的、能呼吸的真理。

我要像墮入愛河,而不是只相信一個道理;
我要像失去了我的心,而不是只要求我的效忠。


給我話語,我會濫用它們
給我義務,我會錯過它們
因為所有的宗教,對我而言,只是一個罪人被石頭挷著我的腳
它從來沒有讓我自由。

是愛、深深的愛,讓我成為一個信徒
愛比一個名字、一個信念、一個信條更重要
愛上了耶穌使我裡面改變。

愛上了耶穌才能使我們愛人,愛我們的弟兄姊妹,因為愛是從神而來。

4. 神的愛能使我們打破中國人圏子的文化,打破家家酒自私的愛,只愛自己,是人的愛;只愛自己的家人,是人的愛;只愛對你好的人,是人的愛,但神的愛是恩典的愛,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人、為奴的,或男或女,神都愛。

在小組裡,有新人、舊人、熟人、生人、可愛的人、不可愛的人,神愛每一個人,我們用神的愛彼此相愛,愛不同的人。

用神的愛去愛人,能打破人間的偏見與傲慢,讓我們可以謙卑自己,彼此服事,這愛是從神而來。

5. 打開自己的生命是彼此相愛最重要的一環。除去面具,走近對方,縮短距離,打開生命,生命交流,以生命影響生命,這是用愛心彼此服事的具體表現。

分享你的故事,分享你的成功與失敗,分享神在你生命中的感動與帶領,分享你與神同行的高與低。

小組裡查經,不是以聖經將自己隠藏起來(Don't hide behind the Bible.),六十分鐘查經,五十五分鐘花在查考聖經的真理,五分鐘應用,而是從聖經的真理來對自己與組員的生命對話,從開始就是以生命為中心的分享,讓聖靈透過經文的真理改寫我們生命的故事。

例子:查考這一段經文約翰壹書四章七至十二節

1. 分享我生命中冷漠的情景
2. 分享你生命中冷漠的情景
3. 從經文中,以神的愛去愛對方,打破冷漠我的故事
4. 從經文中,以神的愛去愛對方,打破冷漠你的故事
5. 我們如何再一步改變我們冷漠的生命?

實例:我上週三的小組聚會

打開生命要注意的幾點:'

1)從開始就是講生命,我的生命,你的生命。
2)以聖經的真理為基礎,跑題了就立刻回去這真理,從聖經講生命與生活
3)保密的重要,在小組中打開生命,必需要保密,在信任之下才有安全的空間分享生命
4)示範:以自己的生命的故事去帶動小組牛命的改變,把聖經的真理用在自己的身上,好的、成功的或失敗的故事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以你的生命影響生命。
5)問責:分享之後,要跟進行動,生命的改變需要愛我們們的人願意為我們守望,按時問責,你做得如何?生命改變得如何?減少查經常有「口講天下無敵、卻做不出來」的情況

實例:最近向我以前一位門徒問責的經歷

6. 11-12 節重申彼此相愛的命令,強調我們若彼此相愛,愛神的心在我們裡面就得以完全了。


愛神與愛人之間是一等號,愛神的心在愛人之中得以完全(perfected),你說:你愛神,請你告訴我你愛人有多少?彼此相愛完成我們愛神的表現。

愛神的人必定愛神的小組,愛神的人必定愛神的教會,愛神的人必定愛弟兄姊妹。你說是嗎?




結論

愛神的心在他裡面得以完全的人,聖經的應許是什麽?若我因彼此相愛而愛神得以完全,我會如何?若我們小組因彼此相愛而愛神得以完全,我們的小組會如何?若我們教會因彼此相愛而愛神得以完全,我們的教會將會如何?

1. 「若有人愛神,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林前 8:3)
2. 「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出 20:6)
3. 「神說:因為他專心愛我,我就要搭救他;」(詩 91:14)
4. 「你要知道耶和華你的神,他是神,是信實的神;向愛他、守他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申 7:9)
5.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 8:28)
6. 「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雅 1:12)
7. 「我親愛的弟兄們,請聽,神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他所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國嗎?」(雅 2:5)

這些應許都是給愛神的人,而愛神的心是從彼此相愛得以完全的。







討論問題

1. 請分享你對冷漠的體驗,你冷漠嗎?為什麼你不願意在小組打開生命?
2. 余虹教授期侍「陌生的愛」,這愛如何在十字架上顯明?人間的愛與神的愛有何分別?請舉例說明之。
3. 「只有以神的愛才能彼此相愛」,你同意這句話嗎?如何以神的愛去愛弟兄姊妹?
4. 愛人就完成了愛神的心,這真理對你有何意義?愛神的人有什麼結果?







回應詩歌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允儿

冷漠是惧怕改变、逃避责任
骄傲是她的盾牌
冷漠是用理性包裹自己、用感性放纵自己
是没有自由
是专制
是缺乏创造力
是行动力滞后
是锁闭自我、透支他人
冷漠的感官寻求刺激而非满足于真理
冷漠是浮躁虚空而非深沉稳重
冷漠是吼叫的兽,将富饶之国吞灭
冷漠是凶手的钉,将真理之子刺透






Friday, March 17, 2017

小組我的責任:異象、生命、傳承《小組屬靈成長二》,彼前 4:4-7

小組我的責任
異象、生命、傳承
彼得前書四章四至七節
《小組屬靈成長二》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7.03.12
粵語堂
國語小組長訓練



引言

1. 這是兩輛車的故事:第一輛車是 2003 年快十五年的豐田汽車,車身的顔色已褪,地毯也從灰變黃而且很臟,經年累月留下搬過各種東西的遺跡,有木屑、泥土、食物、油漬、狗毛,還有許多一知名的物體,車座因為坐得太多而凹陷,擋風玻璃下的乙烯基(vinyl)經過多年德州的太陽曝曬,已經開始裂開!車身也有不少的損壞,一條一條的刻痕,像人的皺紋表明經歷了不少的歲月,這是一輛很舊的汽車!


第二輛是 2016 年全新的福特野馬跑車,只開了五百哩,鮮明橙色的顏色,六個六缸,三百馬力,六速手動變速器帶超速,加速時有廠家稱為「野馬」wooh, wooh... 的聲音,左邊、右邊、前邊、頭部、與膝部都有保護的氣袋,前座是桶型座椅,配上最新的藍牙手機通訊系統,這一輛全新的汽車。

兩輛車去年我都開過,第一輛車是我的車,第二輛是我租的車!因為是租的車,我對它就如一輛暫時租用的車:用最平宜的汽油,踏盡油門加速,緊急地刹車,沒有洗過車,也沒有吸過塵,沒有加過機油與水箱的水,沒有三千哩就去換機油,還車的時候,多一眼都沒有看一下,因為這不是我的汽車,我只是個租客。


而我 2003 年的舊車雖然不好看,卻是我的車,上週滿了三千哩,就立刻換機油,車出了毛病,拿去修理的時候,一面關顧的表情,我曾為它換過引擎,修過水箱,我留意它的表現,注意它的問題,稍微不對勁就拿去檢查,因為這是我的車,我是車的主人。

2. 小組也是一樣,信徒相交(fellowship)的生活也是一樣!你是小組的主人還是租客?你對屬靈群體的生活是主人的心態還是租客的心態?週五或週六參加小組是以主人的身分出席還是租一個位置的心態出席?

租客的心態是旁觀者的心態,看別人做,聽別人說,來看看聽聽!事不關己!
租客的心態是消費者的心態,有好處利益才出現,就像黑色星期五在門口排隊要買便宜貨的心態一樣,平的、靚的就心很熱,要付代價、要付出的就退縮,對我有幫助的我就出席,要我付出或稍微沉悶的時候,我就不參與!
租客的心態是用完就走旳心態,沒有歸屬感,沒有感情的交易,什麼時候你離開旅館的時候依依不捨,淚流滿面,生離死別?

3. 你是否小組的主人還是小組的租客?你可以用以下的五個問題來量一下你的温度,回答若是沒有則是零分、有時有是一分、經常是兩分,加起來你的總分是多少?


1. 小組對你有家的感覺
2. 準時參加小組聚會
3. 參加小組是有備而來,先讀一下查的經文,為小組禱告
4. 若不能出席,預早通知組裡的人
5. 在小組聚會之外與小組的人有來往

你的總分是多少?你對小組的認同與歸屬感可以從這幾個問題的答案顯示出來!

4. 你擁有小組的另一個意思是你擁有小組的異象,異象(vision)是你對將來的願景(the preferred future),你對小組是否擁有一幅將來的圖畫?是你願意看見小組在六個月之後、一年之後、或兩年之後的願景,這小組的異象若是從神領受而來的,你擁有這異象,這小組就是你的小組,你成為這小組的主人,因為你擁有了這小組的異象,對她的未來有了期望。

一個教會需要有異象,一個以基督為主的家庭必有異象,對神預備的將來充滿了期盼,不只是過日子,而是積極地趕這未來的願景前進。小組長需要從神領受一個清楚的小組願景,擁有它(own it),你就是小組的主人。




一、小組的異象

1. 彼得前書四章四至十一節,「萬物的結局近了」(7),這世界的將來是要結束的,我們信徒未來的願景是肯定的,我們的主要再來,接我們去他那裡,這世界和世界上的事都要過去,唯有遵行神的旨意才能長存,我們是在永恆的願景中活今天,小組必需要有異象,不是在過日子,而小組的異象必需與神的旨意連上。


2. 「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彼此切實相愛。」(7-8),經文的命令都是眾數,是群體性的,萬物的結局近了,基督徒屬靈的群體要謹慎自守,彼此相愛!基督拯救了我們,絶對不是要我們單獨過基督徒的生活,祂要我們過著屬靈群體的生活!

八至十節以「彼此」的命令開始,也以「彼此」的命令結束!
  • 彼此相愛(8a)
  • 互相款待(9)
  • 各人(10a)
  • 彼此服侍(10b)
我們剛剛查完的加拉太書,也是有同樣的重點:我們在基督裡因信稱義,使我們在聖靈裡用愛心彼此服侍,我們得救是以活出屬靈群體中以愛心彼此服侍的生活表現出來的,

小組的生活是以這「彼此」相愛、服侍為目標!小組的生活是我們得救的生活!

3. 「彼此」是指每一個人,每一個小組裡人都有責任,每個組員都有他的角色。


第十一節,彼得形容「彼此」的生活:1)若有講道的,要按著神的聖言講;「講道」是說話的意思(laleo),神的「聖言」(logia)指聖經神的話,「彼此」的生活第一包括了以神的話去說話;2)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事。「服事人」包括了在小組肢體生活上做的事,要靠神所賜的力量去做!

目的(hina)是要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彼此的生活、小組的生活目的是為了榮耀神,高舉基督,這是小組生活的異象!講的、做的是以榮耀神為目的,是以基督為中心的故事。在小組中講的按神的話去講,彼此相愛,做的是按聖靈的能力去做,彼此服侍!

這就是信徒相交,互為肢體的生活,是我們在地若在天的生活之願景!鼓勵大家去尋找擁有小組的願景,成為小組真正的主人。你若是組長,請你在神的面前領受小組的異象,和區牧、區長、副組長商量分享,領受你從神來的異象,將這異象用幾句話寫下來,和你的組員分享,為小組描繪一幅將來的願景!


以下是一些小組異象的例子:
  • 以恩慈、忍耐、講卑建立彼此服事的關係
  • 靠著聖靈脫下舊我,投進天父的懷抱,重新得著神公主的位分
  • 愛神愛人,同作主器皿
  • 輕輕鬆鬆神作工、開開心心地牧養、全心全意建門徒
  • 叫我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們醫好傷心的人
  • 建立真關係,建造生命
  • 四代傳承
  • 講的是聖言、做的是靠著聖靈,榮耀基督
  • 同心合意興旺福音,用愛人彼此服侍
小組我的責任是聆聽神的話,從神領受小組的願景,擁抱小組的異象,齊心向著這異象走!

這是小組的異象!



二、小組的生命


1. 小組的生命改變從我開始,我必需活出我要看見小組的改變(We must be the change we want to see.),蔡元雲說:「改變由我開始!」以生命影響生命!這是小組的生命!


2. 小組的生命改變由我開始:

第一、渴望認識神,熱愛追求上帝

做一個渴望認識神的小組長與小組員,渴慕神如鹿渴慕溪水,熱愛追求神的人,必得飽足,這是耶穌傳道第一篇的信息,登山寶訓的第一講:「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五 3)「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太五 6),這對神的追求與渴慕,能感染傳承,改變生命。


1975-1984 年,休士頓有一個粵語學生團契(CSCF),人數在四十至八十之間,團契充斥著一股渴慕神的氣氛,感染著每一個人,從導師開始,他不停地介紹不同的屬靈書籍給大家,大家傳閱,而且成立流動圖書館,把這些屬靈的書籍傳借給每一個追求神的人,除了週五晚上團契的聚會,有不少自發的查經小組,在聚會之外再查經,那時我記得我們查經的小組是查提摩太前後書,在週六中午舉行;我們去參加退修會,還組織全德州學生的冬令會,邀請講員來教導我們神的話,各人發自心底對神的渴慕。十年之內,這小小的團契產生了四十多位的傳道人、師母,還有許多現今各教會的長老、執事,其中一個特色是她渴慕神的氣氛,生命影響生命。

第二、愛神的教會

教會與小組常存張力,熱心小組的事,對教會疏離,甚至只顧小組的事,不理會教會的事,再甚因為不同意教會而帶領小組與教會為敵。

你愛神的教會嗎?你的生命流露出熱愛神的教會嗎?教會是神的家、基督的新婦、基督的身體,教會是神在地上的代表,兩千年來,就算是教會最黑暗的時候,神都沒有放棄教會,神愛教會,我們愛教會就是愛神,愛教會就是愛基督,教會並非永遠是對的,牧師也不是完美,都會有錯,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就不需要教會,不愛教會。

我們是教會的球員也是教會的粉絲!我們努力建立教會,為神的家打勝仗,我們也擁護教會,為教會打氣,教會好的時候,我們高興快樂,教會不好的時候,我們難過,小組是教會的一部分,教會好,小組好,教會不好,小組好也好不到那裡去!

我是教會的忠實粉絲,因為基督愛教會,我也愛教會,不單只是這福遍教會,也包括了所有的教會,當我知道母會做得好,我為教會高興,當我知道在達拉斯的教會出了問題,我也為那教會難過,我一生經歷了四個教會,沒有一個是沒有問題的,沒有一個是十全十美的,但我愛我的教會,因為基督愛教會,愛基督的人,一定也愛教會。

當細胞在身體中不受身體的控制(失控),只從身體吸取養份,卻破壞身體,這是癌細胞,是身體的毒素,要把它割除,以免身體的死亡。同樣細胞小組也是一樣,是教會身體的一部分,若與教會疏離,甚至是對著幹,這小組是有毒的,是要割除的,你說是嗎?

你或你的小組愛教會嗎?以下五個問題,若不是或沒有,給自己零分,若有時有,則一分,若經常這樣去做的,給自己兩分,看看你或你的小組愛神的教會有多少?

1. 主動關心與傳遞教會的異象
2. 主動參加並帶領組員出席教會的活動
3. 是球員也是粉絲
4. 為教會禱告
5. 邀請教會牧者來小組分享,歡迎牧者出席小組的活動

你的總分是多少?當你愛神的教會,你的生命會影響小組的生命,其他的組員也會愛教會。


第三、開放你的家(這是一個家庭的事情)

開放你的家,讓小組也成為你家的一部分,小組的生活不能只是你個人的參與,必需是一個家庭的事,夫妻同心參與小組,用愛心彼此服待,從個人的生命到全家的參與,帶來小組彼此相愛的生命。

這也是信仰傳承給下一代的祕訣,小組的成年人為下一代年輕人建立信仰的榜樣,每一個下一代的年輕人都有最少五個成年人的關係,五對一,是幫助他們留任信仰極大的幫助,這是我們教會過去十年推行的跨代傳承(Sticky Faith)的操練之一,過去五年在福遍教會長大的下一代,大學畢業之後,百分之八十一保持他們的信仰,是美國的平均數字的兩倍!感謝神,對你的小組開放你的家,上、下兩代建立信仰的傳承,這是非常重要的事。

第四、打開你的生命,願意建立真正的關係

彼此相愛的反義詞是冷漠,把自己封閉起來,戴著面具,維持著表面的關係,從不打開自己的生命,保持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整天裝著沒問題,不需要別人,害怕深入的關係,冷漠是城市的通病,是彼此切實相愛的小組生活最大的困難,只有靠著聖靈,完全神的愛在我們當中,以神的愛(犧牲的愛)去勝過冷漠,除去面具,打開生命,建立真正以愛心彼此服侍的生活。

第五、常為他們禱告

生命的轉化與改變不是人力能做成的,只有聖靈的能力才能改變生命,小組的生活必需以禱告為根基,靠聖靈行事,寫下每一位組員的名字,用經文為他們禱告,以禱告的生命改變生命。

第六、常常喜樂、笑一下

喜樂是聖靈所結的果子,有愛就應該有喜樂,有喜樂就有和平、忍耐、温柔、良善、信實、節制,常常喜樂,在順境的時候喜樂不難,在逆境中靠主喜樂卻並不容易,喜樂是良藥,喜樂的氣氛之下,生命比較容易改變,多笑一下,以喜樂的生命影響生命。




三、小組的傳承

1. 屬靈的生命必需傳承下去,小組必需傳承下去,一代產生下一代,將小組肢體的生活傳承下去,將屬靈的生命、彼此相愛的群體生活傳承下去,改變從我開始,這傳承的精神由我開始。



造就門徒是每一個信徒的使命(Born to Reproduce),也必需是小組存在的目的,造就門徒是大使命的主動詞--「使... 作主的門徒」,我們為此而生。


屬靈倍增(Spiritual Multiplication)是傳承生命的精神,不是數字的遊戲,當年白立德(Bill Bright)常常傳遞倍增的原理,若不去造就能造就別人的人,傳福音只是加數,若我每年帶領三十個人信主,每年增加三十位信徒,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第一年三十人,第二年六十人,第三年九十人,如此類推,第八年二百四十人,加數!若我每年造就一位能造就別人的人,傳福音就是倍增,第一年兩個,第二年四個,第三年八個,第四年十六個,好像很慢,很花時間,但第八年之後,就超過了加數的數字,二百五十六個門徒,每一個都能造就別人的門徒,這是倍增的原理!


這倍增的原理若應用在小組裡,現在是一個小組,用一、兩年的時間造就一位能造就下一代的人也成為組長,第一、二年,就倍增為兩個小組,第三、四年就有四個小組,第五、六年八個小組,這是傳承的小組,造就門徒的小組,倍增的小組!


現實上,倍增的數字是不可能發生的,過程中不可能是百分之一百每個門徒都能產生門徒,但重要的不是數字,甚至不是倍增的結果,而是倍增背後門徒訓練的精神:門徒必需要造就門徒才是真正的門徒,傳承不下去的,學了卻不能傳給別人的,不是門徒訓練,屬靈的倍增重點不是數字的倍增,而是倍增背後傳承的屬靈原則。

這是耶穌改變世界的方法,也是大使命背後的原理,生命影響生命,基督的信仰是效法的信仰,一代傳一代,複製基督的生命。

效法的信仰,造就門徒是生命的傳遞,「效法我如同我效法基督一樣」,造就門徒主要的方法不是聽,而是看,以生命顯明真理,讓門徒看見造就者與神美好的關係,美好的見證與失敗的見證都是生命見證的一部分,聖靈的工作就是讓人經歷福音的真理,門徒造就是展示在聖靈裡在愛中彼此服事的生活。


耶穌改變世界的方法是用自己的生命改變一小撮的人,揀選呼召他們,透過這一小群的人去改變了世界,門徒造就是有層次的,一層一層下去:3-12-70-120;透過一起(Be-with)生活,建立深入的關係,要求順服捨己的心志,分派他們出去,授權放權,鼓勵他們效法他的榜樣,道理情趣兼併,建立人去建立教會。



結論

小組我的責任,擁抱小組的異象,以生命影響生命,熱愛追上帝,愛神的教會,全家投入小組的生活,生命傳承訓練一、兩個人成為下一位的組長,這是小組我的責任。


若每一個小組長、小組組員都能堅守自己的責任,活出基督的生命,小組的生活就是在地若在天的生活,是在聖靈裡的生活,是屬靈群體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




討論問題

1. 你認為你參加小組的責任是什麽?請分享。
2. 你認為組長的責任是什麽?請分享。
3. 你小組的異象是什麽?為什麽需要有小組的異象?
4. 改變由我開始,你認為你最需要改變的是什麽?請分享。
5. 為什麼我要愛神的教會?有什麽聖經的根據?若我不同意教會的牧師或教會的領袖,我如何愛神的教會?
6. 為什麼要開放自己的家全家投入小組的生活?有什麼實際的困難?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7. 什麽是跨代傳承(Sticky Faith)?如何在小組中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參與小組的生活?
8. 如何在小組中造就門徒?訓練下一位的組長?








回應詩歌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