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19, 2022

父親萬歲,《父親節信息》弗 6:4

父親萬歲
以弗所書六章四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2.06.19
父親節信息


引言

今天是父親節,請父親揮揮手,向父親致敬!父親萬歲!


「爸爸萬歲」是台灣花蓮的一所民宿(Airbnb),三層、五個房間、頂樓是一個孩子的遊樂場,推銷廣告的對象是父親,「父親!帶領一家人出外渡假!」爸爸萬歲,日租 425美元,爸爸萬歲並不容易、不便宜。


在香港有一部有名的電影,是一部比我還老1954年的電影,也叫做《爸爸萬歲》、故事是一位單親的爸爸,波叔(書 shū)努力養家,兩名兒子卻不長進,最後兄弟二人目睹父親勞苦幹活,「當牛作馬謀生計,為兒女辛苦為兒女忙」,才發憤做人,是一部教育的電影,做父母怎樣教育兒子,做兒女怎樣孝順父母。


在台灣也有這樣的電視劇,1989年華視上影的《爸爸萬歲》,也是一位單親父親養育四個小孩的故事,爸爸萬歲,很受歡迎。


這是南韓的一個三胞胎,他們的名字分別是:大韓、民國、萬歲,出生之後,就有一個電視真人秀的節目:《我的超人爸爸》,他們的父親宋一國也因該節目成為家喻戶曉的好爸爸,2016年南韓有線電視台綜藝節目公布「最受歡迎的明星女婿」名單,宋一國榮登榜首。真人秀的節目歷時三年(2013-2016),宋一國紅透半邊天,收入過億。

父親萬歲

我們當中也有不少萬歲萬萬歲的父親,每天努力工作,供養家庭,回家教養孩子,盡心竭力,若來一個真人秀的節目,《我的超人爸爸》,你也會被人稱讚為好爸爸,父親萬歲。

究竟什麼是一個好爸爸?父親萬歲是什麼一回事?過去認為,父親只要扮演好經濟支柱,給予足夠家用,假日帶家人去遊山玩水,偶爾修理壞掉的家電,就可被稱為好爸爸。但現代對好爸爸的要求則不再只是會賺錢、養家糊口,還包括要懂得育兒,甚至支持老婆的工作。

二○一五年父子互動關係調查報告」中,發現台灣父子互動關係狀況出現三大警訊,「不多話、晚回家、常神隱(飲yǐn),其中高達五成四的孩子,每天與父親聊天不到半小時,有四分之一的孩子和父親共進晚餐的頻率不到一週三天。2017的兒盟調查也顯示,孩子印象中爸爸最常說的話是快去睡覺(44.7%),其次是功課寫完沒(41.4%)、考試考怎樣(39.7%),會關懷孩子的僅約23.5%;進一步詢問,發現不喜歡與爸爸聊天的原因包括爸爸心不在焉、愛說教、被電子產品干擾等,而少數喜歡與爸爸聊天的孩子,則認為爸爸會聆聽理解、關心鼓勵。

神對父親的吩咐是什麼?如何才能成為一個神稱許的父親?今天的經文是以弗所書 6:4: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 6:4

「你們作父親的」,這裡也可以包括作母親的,與上一段給「作兒女的」(6:1)為對照,

原始社會普遍是以母系為主,母親是家庭的主幹,血統是通過母親的,但猶太人與羅馬人的法律卻不同,猶太人是父權制結構,父親對他的孩子擁有絕對的主權,包括生死權,父親對兒女的權力比主人對奴隸的權力更大。所以這裡保羅特別對父親說:你們作父親的,給父親的吩咐,不要惹兒女的氣,要溫柔地養育教訓警誡他們,針對當時權柄至高無上的父親說的,要在主裏養育兒女,是全新不同的教導。沒有像羅馬法律那樣提到他們對他們擁有絕對的權力,兩個吩咐,反面與正面的,完全不是以權力去管轄孩子,所以這兩個吩咐,我相信對今天的母親也很適用,今天父親母親都需要遵守注意的吩咐你們作父母的。

經文有兩個給父母的命令:

一、 父母親,不要「惹兒女的氣」  6:4a

二、 父母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兒女」  6:4b

第一個是負面的禁令:不要「惹兒女的氣」,第二個是正面的命令:要養育兒子,用神的方法養育他們,要照著主的教訓與警戒養育兒女。



一、父母親,不要惹孩子生氣


今天父親會惹孩子的氣,母親也會惹孩子的氣,作父母的:不要惹兒女的氣,不要惹孩子生氣,原文的動詞是一個字:to irritate, provoke to anger,不要激(鸡 jī)怒你的孩子。如果激怒了孩子,孩子生氣,就會給魔鬼留地步,使孩子犯罪。


在平行的經文,歌羅西書 3:21 ,保羅說:「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 (discouraged)。」惹兒女生氣,給魔鬼留地步,使他們失了志氣!discouraged。失去了志氣的孩子你見過嗎?

在教會中長大大學之後失去了信仰的孩子,我遇見不少,許多都是失望(discouraged)對信仰失望,對教會失望,甚至有不少是生氣的,angry,They love Jesus but hate the Church. 他們說:我們愛耶穌,但恨惡教會!

德州小學殺人的槍手,十八歲生日之後幾天,就去買 AR-15半自動的槍去殺人,那種怒氣可能不一定是因為父母惹他生氣,但生氣的孩子,失去志氣的孩子是非常可怕的。

在羅馬與猶太人的社會中,父親的權力大到可以做任何事情,把孩子賣掉也可以的,不會有任何的後果,也不需要負任何責任,保羅卻說: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不要生氣、失望、discouraged. 今天的父母我們的權力都很大,特別是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做什麼?去什麼地方?都受我們管,作父母的不要誤用你的權柄,激怒孩子,使孩子失去志氣。 

什麼激怒孩子的事?什麼是惹兒女的氣?實際上如何應用?這禁令還有一個正面的吩咐,解釋禁令的意思,是同一個命令的兩面,我們需要兩面一起去應用。


二、父母親,教導孩子,弗6:4b

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動詞:養育(bring up)

:-- 養育、保養、培養、關心  nurture, bring up, care

用法 2x

保養顧惜(吸 xī)身子,如基督待教會  弗 5:29,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保養(nurture)顧惜(care),小心保養身體,照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兒女  弗 6:4,重點在小心、溫柔、不單止是嚴厲,去培養孩子。

中國人說:「父母三嚴」對孩子嚴肅、嚴厲、嚴格,保羅的吩咐,卻是剛柔並濟(记 jì):,三嚴與溫柔地養育(bring up)他們,包括身體、心理、精神和靈性,培養關心他們。

保羅所描繪的基督徒父親是自制、溫柔、耐心的孩子教育者,這與他那個時代的規範形成鮮明對比。

How to: 如何養育他們?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照著主的」從主耶穌來的教訓與警戒,源頭是從主來的教訓,基督教教育。

教訓

:-- 訓練、管教、培訓、教訓  training, discipline

用法 6x

聖經教導人學義,使繼續走在正路上  提後 3:16

主的管教  希 12:5

所忍受的,是神管教,如同兒子  希 12:7-8

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卻結出仁義的果子  希 12:11

在以弗所的語境中,它表示目的是糾正而不是激怒或怨恨的管教。這個詞表示最溫和的行為指導,沒有責備或譴責,其特點是及時的建議而不是尖銳的命令。

例子:Chris, 8 步管教孩子的方法,十八個月就需要管教,reward and discipline, timeout. 不管教孩子是惹兒女的氣。不要養成在生氣時管教孩子的習慣,在公共場合責罵你的孩子。

警戒

νουθεσία

νοῦς(意念、心意)+ τίθημι(放置)

:-- 勸告、警告、糾正  Instruction, warnings, admonition

用法 3x

這些事寫在經上,是警戒我們  林前 10:11

警戒分門結黨的人  多 3:10

父親教導孩子有關神的管教,正如神在以色列的整個歷史中警戒以色列人一樣。

這兩個名詞 παιδεία(教訓)和 νουθεσία(警戒告)在含義上或多或少相同,παιδεία 是強調活動和紀律的教育,而 νουθεσία 是教育,強調口頭方面,無論是鼓勵還是責備。παιδεία 是教育的活動,最好翻譯成“訓練”,而 νουθεσία 是教育的口頭方面,最好翻譯成警告。

應用,不惹兒女的氣,照主的教訓與警戒養育他們。

1. 過份保護或忽視 Overprotection

你可能會因為過多的圍欄而激怒你的孩子。 窒息他們。 從不相信他們。 永遠不要給他們發展獨立性的機會,從而使他們感到窒息和被壓垮。

我們生活在一個危險的世界。 我們需要保護我們的孩子。我小的時候,到處自由地去玩,沒有太大的危險,現在卻不同了。過份保護的父母,替他們做決定,替他們說話,e.g. 去學校替他們辯護,說話的例子,替孩子做作業,以為這是為孩子好,其實是惹兒女生氣,使他們失去志氣,教導他們如何去做決定,處理問題。要讓孩子有失敗的自由。一個害怕在父母面前失敗的孩子,因為他感到父母會不高興,或者如果他沒有成功父母,就不那麼愛他了,這樣的孩子只會想維持現狀就好了,他不會想去開發神所給他的種種恩賜和能力,他會寧願後退,不要冒失敗的危險,看到父母那種冷淡,生氣不滿意的眼神,這樣的互動,你們的關係就會更加遠。

例子:

另一方面,不要忽視孩子。父親的責任,教養孩子,spend time with your children.

2. 放縱或缺乏連結

放縱,大衛的例子。

永遠不要承認自己錯了,永遠不要請求孩子的原諒。

儘早向孩子承諾一些事情,然後不要兌現承諾。

所有孩子出生時都對父母有著天生的信任,父母講什麼他們都會相信,父母塑造他們的世界,像一張白紙上留下深遠的影響,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是否保持對父母的信任,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影響最大的,也許就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連結,是一種信任,孩子對我們作為父母的角色的信任,是我們與他們建立關係的橋樑,沒有信任就沒有親密,這是人類關係的靈魂,信任是一座橋,在一邊是被愛的需要,另一邊是被愛的感覺,一邊是歸屬感的需要,一邊是歸屬感,一邊是被接納的需要,一邊是他真的知道自己被接納,我們作父母就是要在這裏下功夫,父親是鋪橋的人,沒有信任的橋樑,孩子就沒有與家庭連結的關係,產生被遺棄的感覺,感情連結有多重要?超級重要,這是孩子學習有意義關係的地方,研究發現,感到與父母及兄弟姊妹有連結的青少年,他們情緒上的困擾比較少,自殺的意念和行動也比較少,沒有被暴力行為比較少,吸煙比較少,喝酒比較少,吸毒比較少,在學校表現比較好,他們都知道了解,他屬於一個比自己更大的東西,他的家庭,在父母的信任愛中有所連結。

行動建議:他發現當父親對孩子的情感投入多,則孩子在幼兒階段的心理發育更加健全,日後較不易產生行為問題。父親參與育兒,對大孩子也有好處。父親若能在情感上給孩子更多支持,這些孩子將活得比較快樂,而且也更能和老師和同學建立良好的關係。

3. 期望太高、喜歡比較

宣講並讓孩子接受自律的福音,而不是恩典的福音。 (注:聖經將法利賽人描述為非常不快樂的人。)

將您的孩子與其他人進行比較。


結論

沒有人天生擅長當好爸爸

然而爸爸不是超人,就像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媽媽,當然也沒有完美的爸爸。也許很多媽媽會質疑隊友在照護孩子上沒有那麼細心,比方孩子在嬰幼兒期,有的父親不會陪玩。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或做得對不對,但新手媽媽也會有同樣的焦慮。

好爸爸是一種態度

男人會成為父親是「做成的」(making men into fathers),而不是「生成的」。




討論問題

1. 「不要惹兒女的氣」是給父親的命令,為什是給父親的命令?這命令是什麼意思?請舉例說明之。

2. 過份保護孩子是什麼意思?請舉一些實例。

3. 如何知道父母對孩子是期望太高?不切實際?請舉一些實例。

4. 父親如何與孩子感情上連結,讓孩子不會感到被遺棄?

5. 父親如何剛柔並濟地養育孩子?請舉一些實例。

6. 如何有效地管教教子?






Sunday, June 12, 2022

唯我獨尊的基督教?《為何說不系列一》約 14:6

唯我獨尊的基督教?
約翰福音十四章六節

《為何說不系列一》


福遍中國教會
林永健牧師
2022.06.12
粵語堂



引言

今天我們開始一個新的講道系列,《為何說不》,是回答一些信仰的難題,包括基督教是否唯我獨尊,不能容忍別人?進化與創造,苦罪的問題,地獄是否存在?懷疑與信仰。這五堂的信息是要回答一些信仰的原委,可能是比較理性的信息,護教性的題目,但我相信對我們都會有幫助,讓我們知道如何回答這些信仰常見的疑問。


史特博。《為何說不:基督信仰再思》李伯明譯,海天書樓,2002。Strobel, Lee. The Case for Faith. Rev.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14.

圖書舘有這一本書,歡迎大家更深入的了解這些難題的答案。

今天是第一信息:耶穌是否唯一的救主?基督教為什麼是唯我獨尊?

有一次我在路上開車,看見前面的車,車尾有一個這樣的貼紙: COEXIST,每一個字母都是一個宗教的徽章,代表着不同的宗教。

COEXIST 運動旗幟:C (回教)、O (佛教)、E (科學/自然)、X (猶太教)、I (世界和平)、S (道教)、T (基督教)。


這是 2010年,多元宗教運動的旗幟,或許你在一些人的 T-恤上也見過這個徽號,現代的潮流文化,大家都要彼此寬容,在這多元的社會中,和平共處,宗教也可以是多元的,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所有宗教都是導人向善,為什麼基督教要唯我獨尊?堅稱只有耶穌才是救主?這是很多人認為這是基督徒最令人討厭的地方,認為只有基督教是對,藐視其他所有的宗教,為什麼不可以平等相待,寬容一些,大家都可以是對的,多元不是很好嗎?

現代多元主義的寬容(Tolerance)的思維


a. 多元主義在社會科學和政治哲學中,指不同種族、宗教或信仰,在一個共同文明社會的框架下,自由地發展自己的信念與文化,大家互相尊重以及互相學習、交流、合作、容納、安樂共存、相互間沒有衝突或要同化對方。

b. 許多人認為多元是現代自由社會發達的最重要特徵之一,是社會發展的關鍵性推動力量,公司、政治體、經濟體、科學界,多元主義可以使知識快速增長,提高生產力、經濟增長、改善醫療等等,增進人類福利。

c. 相反地,在威權主義或獨裁的政治社會,權力高度集中,各項決定由少數人做出,成員很難廣泛的參與、受到約束,人類的發展會受到規範。

d. 在多元社會的觀念下,社會反對任何歧視的政策,任何人不論性別、種族、宗教、身體情況、年齡、都不該受歧視、甚至性傾向,都不應有任何歧視,多元社會應互相包容和彼此尊重,任何人的自由意見和立場都必須尊重,多元的社會是對自由的保障。

我記得有一次我到兩個孩子的公立初中學校參觀,在學校的走廊上貼滿了各種的標語,學校要學生注意的事,其中最大的一個標語,大大的一個字, Tolerance,寬容,要學生在多元的社會中,寬容大量,同時容納不同甚至相反的立場與意見。表面上看來這是很好的價值,減少衝突,互相尊重,這多元主義不是很好嗎?

我的女兒中學的時候有幾個學校的好朋友,幾個女孩子走在一起,一個是從巴勒斯坦來的下一代,信奉回教,一個是印度的第二代,信奉印度教,另一個是香港來的下一代,是無神論者,還有一個是越南華僑的下一代,信奉佛教,我的女兒是相信耶穌,但他們五個人走在一起從,來不提信仰的問題,不會主動地討論信仰,基督徒也不傳福音,怕冒犯對方,彼此尊重對方的宗教信仰,大家平等相容,宗教的多元化,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各信各的,互不排斥,這種寬容的文化,是對的嗎?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 14:6

耶穌是說,沒有耶穌,做沒有得救的方法,沒有人能到神那裏去。耶穌是唯一的道路,耶穌說,我是唯我獨尊,只有我才是真理,我們如何在一個多元主義的社會中,宣講一個唯一的道路?

我想分享兩點:

一、耶穌是唯一的道路,聖經的根據在哪裏?這是否聖經的教導,我們相信的,是否是聖經的教導?

二、如何回應在多元社會中的反對與批評


一、為什麼只有相信耶穌才能得救?

初期教會是在一個多元的社會中,從極少數的人,發展成為一個超過人口半數的信仰,羅馬帝國,是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社會,但耶穌是唯一的救主,只有信耶穌才能得救的福音,是教會一開始的時候就堅持的信念,他們從來沒有動搖過,從第一日開始,傳講的就是這個唯一的救主,若不藉着耶穌,沒有人能到神哪裏去,他是唯一的道路,唯一的真理,唯一能賜人生命的主,從來沒有修正過這福音,也沒有懷疑過這福音,雖然在多元的社會龐大的壓力之下,沒有動搖過,他們遭受逼迫,基督教的排他性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只有耶穌,唯獨耶穌,唯一的救主。

聖經說得很清楚,基督獨特性的教導可以追溯到耶穌本人的明確要求。

馬太福音 11 章 25-27 節,他堅持自己是神的兒子,他擁有專有的拯救特權:「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

約翰福音 17 章 1-3 節,在他的大祭司祈禱中,他再次宣稱擁有獨特的拯救權柄,「父啊,時候到了,願你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正如你曾賜給他權柄管理凡有血氣的,叫他將永生賜給你所賜給他的人。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

路加福音 24:46-47,他解釋說,「照經上所寫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從死裡復活,並且人要奉他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基於他的死亡和復活,救恩已經完成,這福音要傳到萬邦。

馬太福音 28 章 18-20 ,他吩咐給我們的大使命:「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藉著他的死和復活,所有得救的權柄現在都是他的。

耶穌的門徒同樣的教導,強調耶穌是唯一的救法:

使徒行傳 4:12,「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使徒彼得明確排除了除耶穌基督以外的任何其他救恩方式。

羅馬書 3 章 21-26 ,「21但如今,神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有律法和先知為證:22就是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 23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24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25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26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27既是這樣,那裡能誇口呢?沒有可誇的了。用何法沒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嗎?不是,乃用信主之法。」使徒保羅爭辯說,上帝只能在公義的基礎上進行拯救,他認為只有在基督裡才能滿足這一神聖的要求。他的推理是,每個人都犯了罪;每個人在上帝面前都是有罪的;因此,每個人都需要耶穌,因為他是上帝提供的唯一補救辦法。

羅馬書 5 章 17-19 ,「17若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嗎?18如此說來,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照樣,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19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保羅爭辯說,在第一個亞當中失去的,在末後的亞當基督裡重新獲得了。通過一個人犯罪,罪進入了世界,通過一個人的服從,救恩臨到眾人,只有耶穌是世界唯一的救法,排除其他一切主義的可能。

加拉太書2:16,「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穌基督,連我們也信了基督耶穌,使我們因信基督稱義,不因行律法稱義;因為凡有血氣的,沒有一人因行律法稱義。」

提摩太前書 2:5 ,「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保羅推斷只有一個人有資格代表神作中保——基督耶穌。

啟示錄 5:9 ,「他們唱新歌,說: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使徒約翰記錄了被救贖的人在基督救贖的寶血中一致勝利的歌曲。這首歌的整個主旨是“只有耶穌”——只有他,用他的血,把我們帶到了上帝面前。

從一開始,基督徒就堅持耶穌是唯一的救恩之路,因為這是聖經的教導。基督教堅持基督是罪人唯一的救主的獨特性,只有他有資格拯救,他是神派來的唯一救贖者。

那麼,有些人爭辯說,雖然救恩只是靠基督,但有些人可能會得救,就如舊約的聖徒,他們從未聽說過耶穌,因此從未相信過耶穌,他們得救嗎?這個問題,我有一篇今日基督教 J.I. Packer 的文章,「無耶穌的救贖—如果沒有耶穌就沒有救贖,那麼舊約中的信徒得救了嗎?」,放在外面,大家想知道答案的話,可以拿一份,若不夠,可以再印。

Packer, J. I. “Salvation sans Jesus.” 無耶穌的救贖. Christianity Today《今日基督教》49, no. 10  (October 12, 2005).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21/september-web-only/salvation-jesus-ji-packer-old-testament-zh-hant.html.

但再一次,基督徒從歷史上確認,除了對基督的信仰之外,救恩是不可能的。這再一次反映了耶穌是唯一的救主的真理。

在約翰福音 3:18 ,「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任何不相信他的人都已經被定罪。

耶穌是唯一的道路是否很囂張?基督教很「霸道」?在我們今多元主義的文化中,我們如何回答這些問題?


二、如何回應「為何說不」的多元主義?

首先,我們承認有些人在這種教導中態度上傲慢自大,這是不對的態度,但問題真正的存在:耶穌真的是唯一的救主嗎? 如果耶穌真的是唯一有資格為我們的罪負責的人,那麼我們就不敢因為害怕冒犯而放棄這種信念。 

真理本身是絕對:對就永遠是對,錯就是錯,地球是圓的,是絕對的,1 + 1 = 2 的答案在任何考試中,都是對的,1 + 1 = 3 就失分,真理是對立性、不可能同時都是對的,真理本質是排他性的。妻子只可能有一個,排他性的,不容許有第三者,是嗎?

若耶穌的唯一的救主是否真的話?其他救主就不可能是真的,相信耶穌是唯一的救主是傲慢的嗎? 說耶穌是救主,同時說佛祖是救主,就很謙卑嗎?這就是寛容嗎?

現代社會認為什麼是寬容?

根據現代《電子百科詞典》,寬容的定義已經改變了,寬容是「接納他人有差異不同觀點,公平對待持不同觀點的人。」

接納他人有差異不同觀點,意思是接納他人有差異的觀點同時是對的,公平對待持不同觀點的人,接納他們都是對的。

例子:寬容即是認為基督教是對的時候,卻不能說回教是錯的。回教也是對的,要公平對待回教徒。

我們有年輕的一代說:我反對墮胎,因為聖經明確的教導,生命是從神而來,生命是神聖的,我反對墮胎,但同時,我支持母親有權選擇墮胎,我是 Pro-choice 的,反對墮胎,卻同時支持母親自由的選擇,我愈想愈不明白,怎可能是 Anti-abor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pro-choice. 但對他們來說,這是說得通的,沒有問題的。

不贊成同性戀的行為,聖經有很清楚的教導,但同時也可以認為同性戀的人沒有犯錯,是他們的選擇,而且他們生下來就有同性戀的傾向,他們沒有做錯,這是道德相對主義,沒有絕對的真理,反對墮胎,同時是 Pro-choice,後現代主義、個人認為對就是真理,以主觀的經驗為真理的証明,要接納他人有差異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觀點,這是寬容。

德國的一位年輕人,從中國來德國留學兩年,兩年間在教會中聽了福音,完全接受聖經的教導,在教會中參加各項的活動、崇拜、小組、查經、短宣、與信徒相交,但我問他信主了沒有,他說,還沒有,他不願意因為相信耶穌,承認耶穌是主,而放棄其他相反的觀點,在這網路的時代,每天接受不同觀點的資訊,要同時與世界不同的觀念接軌,就不能單單接受一個的觀念,對他來說,接受耶穌為唯一的救法,就等於失去了其他的一切,所以他所有都接受是對的,雖然他承認耶穌是對的,同時他認為其他的也不是錯的。

聽起來很矛盾,但對他而言,一切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真理,唯一絕對的,是他這一句話:「一切都是相對的」才是絕對真理。若沒有任何絕對的真理,這一句也應該不可能是絕對的,在邏輯上是矛盾的,但他卻不認為有矛盾!

卡森 D. A. Carson。《不寬容的信仰:基督教與多元主義的對話。》,李晉、馬麗譯。台北市:校園書房,2019。我們圖書館有這一本書:

,他說,現代的寬容並不寛容,是「不寬容的寬容觀」(The intolerance of Tolerance),寬容所有的觀點,卻不寬容有絕對真理的觀點,對基督徒一點也不寬容,認為基督徒自大、霸道、不能容認,所以在學校禁止禱告、教科書上不能提有神的觀點,不能容認任何人提到聖經,對基督徒是極不寬容,卻堅持自由的社會必須寬容,接受不同的觀念都是對的,唯有基督教唯一的救法之觀點不能容忍。


聖經的寬容

:-- forbearance, pause, stopping, tolerance, holding back

用法

1. 神的屬性之一

2. 與神的恩慈、忍耐相連

3. 目的是讓人有機會悔改  羅 2:4

神寬容人,並不等於赞成或接納對方是對的,但神忍耐,holding back his wrath,有恩慈,寬容人的過犯,目的是讓人有機會悔改,並不是接受對方做的是對的。

有客觀真理存在,並且我們有責任追求這個真理,在不同的爭論中,各方都認為他們是對的,並且認為對方是錯的,這並不是等於不寬容,大家可以為真理辯論,目的是尋找真理,寬容是忍耐對方,尊重對方。

這也是古典寬容的意思: 

在《牛津英語詞典》中,動詞形態的「寬容」(Tolerate)意思是「容忍、持續忍受痛苦或艱難。」《韋氏詞典》對寬容的定義也相似,指允許、准許、不干涉、尊重他人之信念、做法等,而不代表同意。

《電子百科詞典》原來的定義:寬容的意思,「接納不同觀點的存在、認可其他人可持有不同信仰或做法的權利而無意嘗試壓制之。」

古典的接納不同觀點的「存在」到現代接納不同觀點,古典的認可他人有此不同信仰和做法的權利,到現代接納他人的有差異的觀點,表面上分別不大,但在實質上確是天淵之別。

確實接納另外一個人的立場,意味着你相信那個人的立場是對的,或者至少和你一樣對,我們從允許他人表達我們所不認同的信念和立場,改為宣稱所有信念和立場都同等合理有效,這就是古典的寬容成了現今新的寬容的分別。


應用:

1. 耶穌是唯一的道路,堅持這是聖經的教導,對其他不同的宗教,我們要有寛容的態度,要忍耐,神也寛容他們,忍耐等候,但並不代表我們接納他們的觀點對,不可能條條大路通羅馬,只有一位神,一位的救主,天上人間,沒有賜下別的救法。

反對墮胎,不可能同時 Pro-choice. 道德不是相對的,不是因人而異的。

同性戀行為是得罪神,我們不可能認為我們同性戀的朋友是沒有犯錯的,我們要寛容、忍耐,可以辯論,單不可以岐視,我們也都是罪人。

2. 要有選擇的勇氣




參考資科


Carson, D. A. “One Way.” In Only One Way? Reaffirming the Exclusive Truth Claims of Christianity, edited by Richard D. Phillips,127-142. Wheaton: Crossway, 2006. chrome-extension://efaidnbmnnnibpcajpcglclefindmkaj/http://s3.amazonaws.com/tgc-documents/carson/2006_one_way.pdf.

卡森 D. A. Carson。《不寬容的信仰: 基督教與多元主義的對話。》李晉、馬麗譯。台北市:校園書房,2019。

Packer, J. I. 無耶穌的救贖—如果沒有耶穌就沒有救贖,那麼舊約中的信徒得救了嗎? 《今日基督教》2005 。 “Salvation sans Jesus.”  Christianity Today 49, no. 10  (Oct 12, 2005). 

史特博。《為何說不:基督信仰再思》李伯明譯,海天書樓,2002。 Strobel, Lee. The Case for Faith. Rev.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14.


Sunday, June 5, 2022

造就的呼召,《福遍教會廿五週年系列四》弗 4:11-32

 造就的呼召
以弗所書四章十一至三十二節

《福遍教會廿五週年系列四》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2.06.05
國語堂


引言

我喜歡蓋房子,或者說我喜歡看人蓋房子,若果我不是做牧師,我會願意做一個地盤工人,建造房屋是非常有趣的事。就如我們裝修這個地方,首先你要有一個計劃,需要做什麼的功能用途,有一個好的藍圖是一個好的開始,然後找對的人去施工。

你知道嗎:將兩邊的 LCD,重 2000 磅,不能只掛在上面的鐵樑上,需要做一個支架,在兩邊的牆上強化後面的支持,釘上支架才牢固,後面的 LCD,原本的設計太高,最上面的後面的人看不見,安裝的時候發現需要降低兩尺,結果我背後教會的 logos,需要跟著降低兩尺,變得有點低,是不是?

台上的地板,做完之後,效果不好,需要全部拔起來,重新再裝一次,下面需要放一層的底,才能平。再配上全新燈光,音響,足足做了九個月的時間,花費 70 萬美元。

完成之後,效果非常好,令人很滿意。

建造一個聚會的地方,並不容易,建造一個屬靈的家更不容易,一點也不簡單,是不是?

神呼召我們所有信徒一起來建造教會,當你成為基督徒的那一刻,你成為神的兒女,同時你也加入了神的家,參與建造這基督的身體。

我們基督徒的生活與教會是密不可分的,我們信耶穌的時候,我們就屬於一個屬靈的教會,我們的成長與教會是分不開的。教會的建立是神吩咐我們的使命。

對我來說,建立教會是我一生的呼召與使命,教会好,我就好,教會不好,我也不會好到哪裏去。我一生貢獻自己建造神的家,這呼召不單只是給我們牧師傳道人,全職事奉的人,更是給我們每一個基督徒,教會的建造與你、我息息相關。

今天的經文是以弗所書四章11至32節。以弗所書一至三章,告訴我們,我們蒙恩得救,信主之後,成為教會的成員,神家裏的人。教會是神永恆的計劃,神的目的為「要使萬有:天上、地上的一切,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1:10),教會是基督在地上唯一的代表,「神要藉着教會是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這是照神從萬世以前,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裡所定的旨意。(3:10-11)

我們相信耶穌,決定跟隨神,是你、我個人的選擇與決定,但神的旨意是透過教會的群體去完成的。換句話說,信仰不是單只是個人的信仰,不是單打獨鬥的,是透過教會的群體去建造的,你的信仰不能與教會分開,建立教會是你與我的責任,這是神的旨意,你的屬靈成長、你與神的關係,在乎你與教會的關係,你的成長與教會的建造是不能分割的事。

現在有一個流行的趨(曲 qū)勢,就是所謂的擁有屬靈生命或保持自己的信仰,卻不必成為基督徒群體教會的一份子。高舉口號:「離開教堂,卻沒有離開信仰。」或者說:「我愛耶穌,但我討厭教會。」聽起來,覺得有點道理,可以理解,教會問題多多,使人受傷,教會只是有形的宗教活動,不去對我的屬靈生活沒有影響。但事實上,這並不是神的心意。

人離開教會的原因千奇百(摆 bǎi)怪,搬家稍為有一點遠,就可能不去教會,或者在教會受到傷害,不同意教會處理某些事的方法,不喜歡某位牧師,與傳道人衝突是最常見的離開教會的原因。或者聽到一些令人煩心的謠言,或者因為一些政治立場,觀點不同而選擇離開,兒童節目沉悶,青少年沒有歸屬感,甚至簡單的原因是教會的飯食太難吃,(這在我們教會沒有發生,我們的午餐很好的,是嗎?)。

任何時候人離開教會,都會使他與教會的整個關係變得複雜。他會產生警覺、疏離的心態、很難再參與,不論再去到什麼的教會,需要一段時間來療傷,或者就永遠離開教會,只想有一個與教會分離的個人信仰。教會是否成長健康與我毫無關係。

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你與教會的關係反映了你與神的關係,請問遠離教會的人,與神的關係會好嗎?或者你並不同意這種說法,那麼讓我們來看看聖經的教導,以弗所書四章 11至12。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 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建立教會基督的身體,「建立」在第四章總共出現三次: 12、16、29。「建立」原文是由兩個字組成:,oikos (家) + demo (建造),在新約用了十七次,動詞翻作 :- -建立、造就、build up ;名詞 :-- 房屋、殿宇。新約用法只有抽象的意思,指屬靈上的建造,建造神的家,是一個群體性的字,造就教會的群體,造就聖徒,整體性的用法。

英文有時翻作:edification,一般我們對 edification 造就,以為只是教導性的工作,如教會的主日學,裝備課程,講道,這才是建造信徒。但建造比上主日學、聽講道意思更廣,指整個建立的過程,如建造房子,將一塊一塊磚頭放上去,最後把神的家建造起來,包括講道、詩歌、教訓、翻出來的方言、言語上的造就,包括教會領袖使用的權柄,各人恩賜的使用等,目的都是造就教會。

以弗所書後半部第四至第六章,告訴我們,信主之後,我們如何在教會裏生活,如何建立教會,如何在群體性的相愛中建立神的家,告訴我們如何去建立神的教會,你與我該如何去做?

今天我希望和大家分享兩點:

一、建造教會的藍圖
二、建重教會的行動


一、如何建立教會,是要安神建造教會的藍圖,4:11-16

四章11節,他,指基督,放在句子的前頭強調的位置,是基督「他」賜給的,是基督分給某些人: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佈道恩賜的),有牧師和教師。一共五種基督賜下的恩賜與能力,若不把牧師和教師分開為兩種不同的恩賜,就只有四種特別的恩賜,特別的能力,這裏也可以指四種職分, 四種教會的 Office,四類人,四種職分,稱為使徒、先知、佈道家、牧師和教師, 使徒有使徒的能力,先知有先知的恩賜,牧師和教師有牧師的能力,都是基督賜給的。注意這些恩賜與職分都與語言、講話的能力相關,都有說話的能力。基督給,可能只是給教會裡少數的人,他們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些人,用今天的說法,我們可以稱他們為帶領教會的領袖,使徒是教會的領袖、先知是教會的領袖、牧師是教會的領袖,基督賜下這些恩賜,這些領袖有這些能力的目的,是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教會,三個目的的子句。「成全」裝備的意思,equipping,使各人都各盡其職,最終的目的是一起來建造教會。

神建造教會的藍圖:第一、基督給(Christ gives);第二、領袖裝備聖徒(Leaders equip);第三、聖徒各盡其職(saints minister),一同建立教會,基督的身體。

第十三節:「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這是一幅教會成熟的願景,直等到,將來要發生的事,現在教會還沒有完全成熟,同歸於一,但這是我們同心建立教會的目標,我們眾人,是眾數,是群體性的合一,在真道上在基督裏同歸於一。

跟着是三個形容這幅教會成熟的短句:

認識神的兒子,認識(knowledge),新約的意思是指實際經驗上的認識,是將頭腦的真理,成為生命上的實際經歷,這樣的認識神的兒子,耶穌基督,與神有真實親密的關係。

得以長大成人,成熟的意思,像小孩長大成為成年人一樣。

滿有基督成長的身量,是我們眾人都像基督,有基督的品格、性情、像基督

例子:這是一幅很令人响往羡慕的圖畫,成熟的教會、認識基督的教會、像基督的教會,彰顯神大能與智慧的教會,我們為此而生,我們一生努力的目標。


這個建立教會的藍圖,強調的是我們眾人的責任,教會成熟,我們屬靈生命成長,不單止是牧師傳道的責任,牧師傳道有他們的責任,他們要裝備聖徒,各盡其職,言傳身教,裝備聖徒,各盡其職。


建立教會的責任是每一個聖徒的責任,四章7至16節,這一個段落以各人開始:第七節,我們各人蒙恩得救, 以各人,第16節,發揮各人的功用為結尾。「各人」放在這一段落的一頭一尾,表達經文的重點:我們各人蒙恩,我們各人各盡其職,這樣才能在愛中建立自己,這裡建立的「自己」是指教會,中性,不是指個人,教會自己建立教會自己,重複又重複,強調又強調,教會的建立是整個教會每一個人的事。

現今教會的情況,參與事奉的人大概只有30%,三分之一的弟兄姊妹服侍其他三分之二的人,換句說話,教會三分之二的人沒有各盡其職,教會十分之二的弟兄姊妹負責教會十分之八的工作,教會不成熟的現象。

這一個暑假,我們兒童主日學,平時需要 85 位老師同工才能正常運作,到暑期的時候,只有30多位願意參與服侍,結果我們沒法分班,兒童主日學成為大班制,若弟兄姊妹沒有裝備,是我們的錯,但不是沒有訓練,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信徒沒有建立教會的使命,若只有消費者的心態,沒有參與教會的建造,你的屬靈生命會好嗎?你與神的關係會好嗎?

直到我們都起來,接受裝備,各人各盡其職,參與教會的建造,這樣我們才能得以長大成人,能夠像基督,滿有基督成長的身量。

例子:平信徒全然投入服侍教會的人的例子,需要各人都起來,一同建造。


二、建立教會一個實際的行動建議,4:25-30

建立教会第三次在這段經文出現是在四章29節。告訴我們一個實際建立教會的行動:言語。

弗4:29-30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 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不要叫

神的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

造就人的話,直接翻譯是造就的話,說的話很重要,說話是造就很實際的行動。污穢的言語、unwholesome words,不健康的話,腐爛、有害的話,像腐爛的食物,對身體健康有害一樣,不單只沒有建立教會,更是傷害教會。

「一句不可出口」,中文翻譯得很傳神,意思是小心選擇所說的每一句話。一句腐爛有害的話都不要說。

當我自我反省,我發現我常常說錯話,牧師講的話很多,講道、教導、輔導、勸勉、開會、傳達異象等等、說話說個不停,要很小心選擇所說的每一句話,我犯了不少的錯,說了不該說的話,沒有小心選擇所說的每一句話,說了腐爛有害的話,不造就的話,可能不是故意的,但是卻使別人受傷,甚至使許多人受傷,我很後悔。

相反地,要說造就的好話,說造就教會的好話,說造就人的好話,「好話」, good words,不是指好聽的話,意思是說實話,這裏平行的經文,上一段,四章25至27節,

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


實話(truth),這個字新約出現109次, 63次翻譯為「真理」,道成肉身,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保羅要我們順從真理,愛是喜歡真理,好話是指真理的話,不要說謊言,基督徒不能傳遞假新聞,不能說沒證據的陰謀論,不要說生氣的話,在怒氣中說的都不是好話,不是真理的話。

說話在這兩段經文都有超自然的能力在後面,說方言與污穢的話背後是魔鬼的力量,說造就人的好話與真理的實話,背後是聖靈的力量。

這裡給我們一個建立教會實際的一個行動,說造就的話。


結論

行動建議:

第一、真理教導的話

教導真理,暑期間我們青少年有CE的裝備,給高中生開了四門的裝備課程,包括護教學、基本教義、宣教的課程,教導他們真理,我們有成人裝備學校的課程,這個暑假週四更有守望者的訓練,裝備我們如何說造就人的話。你可以來接受裝備,在話語上,造就人,建立教會。

第二、不要說謊話、虛假的話、生氣的話、引起分爭的話。






討論問題

1. 建立教會是牧師的事,我與建立教會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我要建立教會?

2. 我們與神的關係為什麼和我們與教會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為什麼我們的建立與教會的建立是分不開的?遠離教會的人,與神的關係會好嗎?為什麼?

3. 神建立教會的藍圖是什麼?你如何參與神建立教會的設計中?你可以做什麼?

4. 什麼是造就人的好話?請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