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2, 2018

重於泰山,《使徒行傳系列六》使 6:1-7:60

重於泰山
使徒行傳六章一至七章六十節
《使徒行傳系列六》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8.06.24
國語堂
2018.06.27
正道神學院
2018.07.08
達拉斯恩友堂



引言

1. 公元前約一百年,西漢武帝時司馬遷《史記》的作者,認為志士仁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既可以慷慨赴死,也可以忍辱求生,死要死得有意義,活要活得有價值。為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去死,那就重於泰山;放棄追求浪擲生命,那就輕於鴻毛。對「生」或「死」的抉擇,應該以實現生命價值為終極目標。



我想問你,你希望你的死是輕於鴻毛?還是重於泰山?你希望的的死是有意義的嗎?還是毫無意義?離開的時候,不留下任何的痕跡?

或者你問有沒有第三種選擇,可不可以不選擇?Don't care.

過去一個月,我們中間有兩位傳道人過世,第一位是潘政喜牧師,前西南國語教會前主任牧師,他晚上睡覺的時候,心臟病發作就過世了,享年七十七歲。另一位是我們福遍教會創會的會友之一,陳舍我長老,是個傳道人,一生事奉主,過去幾年受癌症困擾,有老人癡呆症,前一週六在兒孫四代同堂圍繞之中過世,享年九十一歲,昨天在教會舉行追思禮拜。

兩個人離世的情況完全不同,但可以說他們的一生為主作見證,他們的死是重於泰山,在神的手中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2. 我們怎樣死我們沒有辦法選擇,像潘牧師睡下去就到天堂,好像枕頭是天堂的門一樣,或像陳長老一樣,與病魔爭鬥好幾年,在兒女悉心照顧之下離世,你不能選擇你怎樣死,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活,讓我們的死是重於泰山,是嗎?你可以選擇你的死在神的手中有沒有意義。

人生只可以活一次,如何你對你的死漠不關心,對你的活是否有永恆的價值並不在意,那你就是一個笨蛋、愚昧的人!

3. 今天我們的經文是使徒行傳第六至七章,史提反的死,他的死重於泰山,在神的手中,成為使徒行傳教會歷史的轉折點。

史提反的死成就了神的旨意,使福音從耶路撒冷傳向猶大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他的死開始了教會與猶太教的分別,也開始了保羅的歸主。從外表看來,神沒有干預,救他脫離死亡,但從救恩的歷史來看,他的死是重於泰山,得著永恒的回響!

讓我們看看史提反的故事,史提反沒有選擇他如何死,但讓我們看看他如何活,使他的死在神的手中重如泰山,




一、能文能武的史提反,6:1-10


1. 我們並不知道史提反太多的事情,他死的時候年紀多大,不知道他是否結了婚,有沒有妻子,或有沒有孩子,不知道他父母是誰,只知道他是說希臘語的猶太人,是住在巴勒斯坦之外的地方,就好像今天在中國之外出生居住的中國人,說英文為主,雙語多重文化一樣,與說希伯來語在巴勒斯坦生長的猶太人不同。

2. 但我們可以從聖經看見他是如何活,史提反能文能武,是初期教會的一批的信徒,是選出來第一批的領袖,第一批執事,七個當中的第一個,是帶頭的頭羊。

3. 他有辨事的能力,說希臘語的寡婦的需要被忽略了,他被使徒選出來,解決了教會第一次的衝突危機,史提反有辨事解決問題的能力。

4. 大有信心(6:5),滿有恩惠(6:8),大有能力(6:8),有能力在民間行大奇事和神蹟,為主作見證。滿有「恩惠」(charis),原文是「恩典」的意思,第一個意思是對人有恩典(full of grace),待人有恩典,另一個意思是滿有屬靈的「恩賜」。

5. 恩賜之中,除了治理的恩賜之外,他有講道話語的恩賜,與猶太人辯論福音的真理,別人都說不過他。

6. 經文三說史提反是被聖靈充滿的人,滿有聖靈,這是他最重要的特點,重複了三次,眾人都看出來,史提反是滿有聖靈,被聖靈充滿的人,被聖靈充滿,從聖靈得力作主見證是使徒行傳的主題,而史提反是這主題的代表人物之一。

這是史提反生命的表現,他沒有選擇如何死,卻選擇了如何去活,活在聖靈裡,活在聖靈的能力之中,作主見證。



二、神的子民反對神,6:11-7:53

1. 猶太人對史提反的控告,6:11-15


敵對的猶太人,對史提反提控,買出人來說: 「我們聽見他說謗讟摩西和神的話。」他們又聳動了百姓、長老,並文士, 就忽然來捉拿他,把他帶到公會去,設下假見證,說:「這個人說話, 不住的糟踐聖所和律法。我們曾聽見他說:這拿撒勒人耶穌要毀壞此地,也要改變摩西所交給我們的規條。」(6:11-14)

猶太人的控告主要是從兩方面入手:
1)設下假見證,控告史提反糟踐聖所:
2)設下假見證,控告他要改變摩西的律法。

聖殿是猶太人生活信仰的中心,而摩西的律法則是猶太人每天生活的準則,兩者都是猶太人最核心的信仰和生活,這是非常嚴重的罪名,不得了的罪名。

初期教會剛開始,在耶路撒冷如草原上的火燒開,爆炸性的增長,一天增加三千人、五千人,得救的人天天增多,信徒都是猶太人或歸化猶太教的外邦人,在猶太教摩西的律法與聖殿為中心的信仰人誕生,這新生的信仰,連名字都還沒有,沒有教義,沒有自己的經書,沒有教主,耶穌已經升天離去了,他們起初的人數非常少,都是低下階層的人,傳的是耶穌從死裡復活的道,沒有任何的組織與計劃,在聖靈的引導與給力的同在之中前走。

史提反被人控告,被帶到公會前受審,這七十一個人的公會,由大祭司該亞法主持,是當時民間宗教司法的機構,大祭司集宗教政治權於一身,耶穌在同一個公會中受審,現在祂的跟隨者史提反也同樣在這裡受審,被叛死刑,成為第一位為耶穌殉道的人,死有輕於鴻毛,也有重如泰山,史提反的死意義深重。


2. 史提反的回應,7:1-53


史提反在公會中的答辯,死前最後的一篇講章,聖靈使用它,讓這新生的基督教信仰開始從舊約的猶太教分別出來,這講章是使徒行傳中最長的講章,7:2-53 共五十一節,歸納起來,可分為三點:

a. 神的計劃並不只限定在以色列的地域
b. 神悅納的敬拜並不只限定在耶路撒冷的聖殿
c. 猶太人不斷的反對神與祂的僕人

回應猶太人的兩個控告,為主作見證,神的子民不斷的反對神與祂的僕人是使徒行傳的另一個主題,講章的高潮與結論是在五十二與五十三節:

「那一個先知不是你們祖宗逼迫呢? 他們也把預先傳說那義者要來的人殺了; 如今你們又把那義者賣了,殺了。你們受了天使所傳的律法,竟不遵守。」

「那義者」是指彌賽亞,是舊約中專有名詞,猶太人把耶穌賣了,殺了,所受的律法,自己卻不遵守!這是猶太人最討厭的話。這講章意義重大,新約的教會從舊約的傳統中走出來(break away),新的時代已經來臨。

而史提反為此付上了自己的生命!


史提反的死在神的手中意義重大,他沒有選擇自己何死,但他卻選擇了如何去活,從路加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史提反與公會的猶太人強烈的對照,兩種的生活方式,兩種人選擇不同的活:

1)在敵人面前,史提反的面貌好像天使(the face of an agnel)(6:15)。「天使的臉」(Angel face),根據美國的 Urban Dictionary,天使的臉是指一張美麗的臉,但這卻不是猶太人的了解,舊約中,摩西因為在西乃山與神同行四十天之久,他的面發光,「摩西手裡拿著兩塊法版下西乃山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面皮因耶和華和他說話就發了光。」(出 34:29),這是天使的面貌,因為與神同行,而臉反映著神聖榮耀的光輝。

新約中保羅說:「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反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 3:18)我們認識神的人,看見主的榮光,就變成主的形狀,面貌散發著主榮耀的光輝,我們都應該有「天使的面貌」。

史提反活得有榮光,在敵人的面前,面貌如何天使。相對之下,公會的猶太人,他們在史提反面前卻是「咬牙切齒」(gnashed the teeth with him),請你表演一下,「咬牙切齒」的面貌,這是魔鬼的臉!這些德高望重猶太人的領袖,活得像魔鬼一樣,咬牙切齒!

2)史提反被聖靈充滿,眼睛開了,看見了神的榮耀,又看見他的主耶穌站在神的右邊,看見了神的權能,他的眼睛開了,看見別人看不見屬靈真實的情景,神掌管一切,史提反的生活是在神的掌管之中。

而眾人卻大聲喊叫摀著耳朵,什麼也不看,什麼也不聽,一心一意,要把史提反殺死,把他推出城外,拿起石頭,把他打死。

3)史提反選擇饒恕,選擇放下怨恨,選擇寬恕,他像耶穌一樣,向神求:「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活出耶穌的「以善勝惡」用愛心顯明信心的生命。

反觀猶太眾人心中充滿了恨,因為史提反的死而快樂,路加用強烈的對比,鮮明地襯托出史提反如何活,活在聖靈的能力之中,活在屬靈的看見之中,活出耶穌的生命,活出以善勝惡的生活,活出為主作見證的生活!他的死帶來教會的轉折點。


我們不能選擇如何死,但我們卻可以選擇如何活,讓我們的死在神的手中產生影響力重於泰山!



三、改變世界的人


史提反的死在神的手中改變了世界:

1. 使基督教會開始脫離猶太教與聖殿敬拜

神沒有拯救史提反脫離死亡,正如神拯救彼得與約翰(使 4),神沒有救史提反,但聖靈卻用他的死打開了教會新的一頁。

2. 使福音從耶路撒冷開始傳至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

「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8:1),福音開始走出耶路撒冷,往猶大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從猶太人的人群中,傳開去至萬民之中,這是第一步!是教會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沒有司提反的死,你和我都沒有福音可聽,福音還留在耶路撒冷!司提反從聖靈得力,為主作見證,聖靈給他的死加上了永恆的意義。

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你認為史提反的死是屬於那一種?

3. 開始了為信仰而殉道的血路史

4. 開始了使徒行傳保羅的故事

史提反死的時候,一個少年人出現了,他名叫掃羅,即日後把福音傳給外邦人作外邦人使徒的保羅,主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 12:24),這是極有意義的死,是不是?

史提反的死是耶穌的死之類比,耶穌的死改變了世界,祂把神與人之間的通天之路打通了,在十字架上,祂藉著死替世人担當罪孽,表明了神的愛,人從此可以因耶穌的死與神和好,得著兒子的名分,祂的死是終極性的重於泰山,把神的愛帶到人間。



結論

1. 我羡慕史提反的死,我希望我能像他一樣,講完最後一篇道,而且是那麽好的道,就死了,這是何等有福的死!可是我沒法選擇我如何死,但我卻可以選擇如何去活,使我的死在神的手中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

我願意為主活,從聖靈得力為主作見證!

2. 西漢司馬遷失去了皇帝的信任,甚至得罪了皇帝,被皇帝判死刑,皇帝讓他選擇,是死還是自宮,成為太監,作個廢人,他可以選擇一死了之,死有輕於鴻毛,死有重於泰山,司馬遷選擇活下去,忍辱負重,為了完成《史記》,他要活得有意義,使死的時候,不負此生。

你呢?你是否願意活得有意義?為神而活?作主見證?

3. 北宋文學家政治家蘇軾,又名東波居士,公元 1037-1101,蘇東波政治上遭受打壓,貶官山東密州為太守,寫《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詞。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夫聊發少年狂」,老夫是自稱,「聊發」暫且抒發一次「少年狂」,少年那種的豪情壯志,再狂一次,出去打猎。

「左牽黃」左手牽著黃狗,「右擎蒼」右手上帶著蒼鷹,出去打猎。「 錦帽貂裘」穿著貂裘的衣服,頭帶錦帽,「千騎卷平岡」帶著一千騎兵直卷平原山岡。「 欲報傾城隨太守」為了報答密州全城的人跟隨著太守去打猎,「親射虎」親自射殺老虎,「看孫郎」孫郎是指自己,讓大家看看我的豪情壯志。

「酒酣胸膽尚開張」喝了酒,打過猎胆子愈來愈大起來,「鬢微霜,又何妨!」頭兩邊的頭髮有少少的白,但又何妨!豪情壯志,要做大事!「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馮唐是皇帝的使者,何日皇帝才會差遣使者來,帶著皇帝的符節從雲中來,召他回京交付重任,為國家「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挽弓滿月,向西北的方向望,天狼代表北宋最大的敵人:西夏,「射天狼」把西夏打下來。

「老夫聊發少年狂」,我的禱告是此生再為主發狂,被主使用,挽弓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我們當中有年紀稍大的人,不要放棄,願意為神所用,再狂一次,讓聖靈管理,為主作見證,活出生命的意義,挽弓滿月,射天狼。

4. 上一週我在香港教學,我的學生告訴我,中國的宗教環境愈來愈收緊,有家庭教會被關,罸錢,警告;有傳道捉去問話,跟踪;上班的受到工作單位的通告,不能作基督徒,不然工作就沒有了... 等等的逼害,大的公開的聚會活動辦不成,可是個人小型為主作見證的門卻是關不了,擋不住,而且是最有效的方法,生活中為作見證,為主狂,經歷聖靈的能力,你願意嗎?

這次回香港時間很趕,下飛機幾乎就要上課,但我上課之前還有幾個小時,我主動約我的一個親戚,她的弟弟剛過世,我向她傳福音,聖靈給力的同在,讓我有這個機會傳福音。

挽弓滿月,射天狼!

5. 或者你說,我不老,機會還有很多,可以慢慢來,蘇東波寫這首詞的時候,他只有四十歲,並不老,還活了廿四年才過世,你在年輕的時候,更需要立志,選擇如何去活得有意義,由今日開始,求聖靈帶領你為主作見證,,求神把一個對象放在你的心中,求神賜你恩典順服神的帶領,從聖靈得力為主作見證。你願意嗎?



願你挽弓滿月,射天狼,選擇好好的活,使你的一生在神的手中有價值!重如泰山!







討論問題

1. 人人都有一死,死有輕於鴻毛,也有重於泰山,你希望你如何(或為什麼而)死?
2. 請描述能文能武的史提反,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3. 史提反為什麼死?為什麼牧師說他的死重於泰山?
4. 你要如何活讓你的人生終結的時候是有價值的?請分享你人生的意義。
5. 請分享一件你今天可以做使你的生命是有價值的事。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Sunday, July 1, 2018

黏結的信仰--福遍教會實踐篇,申 6:6-9

黏結的信仰
----福遍教會實踐篇
申命記六章六至九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8.07.01
國語堂



引言

1. 上兩週我在外,遇上了兩個父親,他們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孩子,現在都不去教會,甚至不相信耶穌,掉了他們的信仰,第一個父親是一位很出色國內的傳道人,以前是做生意的,現在全職事奉神,一個女兒,在美留學工作八年,現在回國創業,非常優秀,每年賺超過一百萬人民幣,才二十八歲,事業上前途無限,但卻掉了她的信仰,父親非常難過,眼中流淚,自己傳福音給人,自己的孩子卻失落了;第二位的夫婦是一對非常熱心的平信徒,來上我的健康教會講座,他們的孩子從小在教會長大,離家之後卻不再信耶穌,跟父母說他不信,父母很難過、很難過。

你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孩子,現在他們的信仰如何?他們是否愛耶穌?跟隨耶穌?相信耶穌?

在美國,50-60% 在教會長大的孩子大學畢業後不再參加任何教會,80% 離開的孩子是沒有計劃離開的,但結果卻一樣,失去了信仰!而且這數字每況愈下,一年比一年高,這是令人非常憂心的數字!



2. 福遍教會非常注重信仰的傳承,這是我們首要的使命,使我們的下一代作主的門徒,十一年前我們邀請了福樂神學院青少年事工中心的主任,Dr. Chap Clark,來到我們的當中分享下一代的需要,他寫的書《Hurt》,描寫我們下一代受的創傷,為什麼他們在一個物質富裕的社會中,一無所缺,卻心中非常孤單,他們感覺被成年人拋棄,在一個不確定的世界中為自己謀生, 結果,青少年創造了他們自己的世界,作為防止無視成年人的盾牌。


從 Dr. Clark 我們領受了「黏結的信仰」的青少年事工異象,目的是使我們傳承給下一代的信仰能夠流傳下去,使從小在教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信仰能「黏結」(Stick)。

五年之後,2012 我們再請 Dr. Clark 的門徒,也是福樂神學院青少人年中心的教授,Dr. Kara Powell 與 Brad Griffin 再到福遍分享「黏結的信仰」的觀念,在過去十一年中我們一直努力嘗試各種的方法推行「黏結的信仰」的理念,目的是要使我們的信仰成為「黏結的信仰」。


3. 我們的信仰非常注重傳承,申命記六章六至九節,摩西吩咐以色列人,父母最重要的責任是「教導兒女愛神」。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申 6:6-9)



4. 傳承是福遍很重要的理念,在過去十一年中,我們努力去做,以下我想把這傳承的理念和大家再傳遞說一遍。卡拉鮑威爾(Kara Powell)的書《Sticky Faith》翻譯成為中文《甩不掉的仰》,把如何傳承黏結的信仰之道告訴我們。





一、黏結的福音


1. 外表行為的信仰與從裡而外的生命

我們傳給下一代的是什麼的福音?作父母的,很容易從行為入手,從小教導他們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坐有坐相,走有走相,對人處事,應該如何等等,一定要學中文、學樂器、好好學習,包括信仰,福音成為一套行為的外衣,作基督徒就等於主日上教會、講屬靈的話、讀經、禱告... 以行為為主。


可是這不是真正耶穌基督的福音,真正的福音不是一套行為的守則,而是:

1)福音重生了我們,新的生命是從裡到外 (inside-out),這生命是靠恩典非靠行為而生,好的行為是生命的表現。
2)神的兒子道成肉身謙卑的來到世上,這福音是從上變為下(upside-down)的服侍,福音是給有罪的人,不是給好人的。
3)耶穌從死裡復活帶來新生的盼望,福音是前瞻性的,美好的生命在前頭(Forward-living)。


若福音只是一件外衣,他們穿著這件外衣,上大學的時候,發現沒有人是這樣做的,大家都不穿這件外衣,他們就把它脫掉,不再穿,信仰若是從外而內,是不會黏結的,福音是從裡到外,有罪的人才需要福音,教會不是給好人的,而是給罪人的,有罪的人才需要救主,絕不是給做得好的人,當他們發現做不到的時候,他們就不去教會了。

2. 以行為為本的困境

1)以行律法為本的,都是被咒詛的,因為沒有人能常照律法書上所記一切之事去行,加三 10
2)只有以信為本的人才得生(內裡行善的意願) 加三 11-12
3)以行為為本只會帶來失望與驕傲,並不得神的悅納。


我們父母很容易有兩大誤區:


1)誤區一:認為信仰是自由的,讓孩子長大後自己去選擇,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只注意他們的生活起居與學習,在信仰上,卻不用心,當然孩子有一天需要自己作信仰的選擇,從父母的信仰變為自己的信仰,但信仰的傳承是從小就要做起,父母不但言傳,更要身教,把福音活出來,使下一代認識真正的信仰,他們到老都不徧離。

2)誤區二:把孩子屬靈的教育交了給別人、交了給教會、交了給青少年事工主任,父母以為找到好的教會,就成了,把孩子屬靈的教導交給教會,其實孩子在教會一週只有最多幾個小時,其它時間是在家,所以最能影響孩子的屬靈生命是在家與他們一起的父母,信仰的傳承是在家言傳身教,傳承下去。

3. 信心在行為以先


父母要弄清楚並活出信心與行為的關係,信心在行為以先,雅各書說,信心產生行為,這才是活的信心;約翰說,神是愛,神的兒女,因信義的人,必產生行為上的愛心,是先有生命才有行為;加拉太書說:在基督裡因信稱義,在聖靈裡用愛心顯明信心的生活,是先有信心才有行為。


父母要把行為放在信心的大前題中來教導孩子,活出新生命與新生活,這樣的信仰是有力的,是可以傳承給下一代的。



二、黏結的身分


1. 從基督的愛與呼召而來的身分

我是誰?這是很重要的問題,青少年長大的過程中,這是他們最需要知道的,他們希望獨立,把父母推開,潛在水裡,不讓父母進來,在這個時期,他們在尋找他們是誰的答案。

社會的答案人的身分是從基因來、從樣貌、身材、外表而來;是從家庭的背景而來;是從朋友而來,但這並不是我們真正的身分,黏結的身分是從基督的愛與呼召而來,我們要常常言傳、身教我們的身分是從神而來,告訴我們的孩子,他們是屬於神的,他們是基督愛的人,是神呼召分別出來的子民,這身分使他們安身立命,成為神旨意中的人。

2. 我們是屬於神的兒女

我們是屬神的兒女,這身分是因為基督的十字架而來,不會因人而異,不會因我們是否好看、身材好而來,不是因為我們做得好而來,這樣的信仰是建基於神的福音上,是掉不去的。

現在的青少年期已經變成從十一歲至廿五歲,愈來愈長,大學畢業之後,還回家住,吃媽媽的飯,讓媽媽替他洗衣服,不能獨立。而影響他們最重要的時間是十、十一、十二歲的時候,他們在這時間開始思考很多的問題,但還是和父母很靠近,在這個時候,父母要和他們建立關係,打開生命,和他們分享父母的得救見證、屬靈的生活、讀經的心得,讓他們看父母與神的關係,引導他們一生跟隨神。




三、黏結的關係


1. 跨代傳承

第三是黏結的關係,青少年長大需要朋友,不單只是同齡的朋友,還有跨代的關係,師友關係 同心同行、從心同心、亦師亦友,傳承生命 不是傳承財產不是傳承知識不是傳承文化,
跨代的傳承。

2. 效法的信仰:看比聽來得扎實

我們的信仰是效法的信仰,下一代需要看這信仰真實的生活,他們除了父母之外,還需要其它成年人的榜樣,讓他們看見信仰在不同的人身上的表現。

3. 五對一的關係

在教會中要培養一個青少年與五個成年人的關係,五對一,有五個關係是可以和他們對話的,在教會中不能只顧自己的孩子,更是幼吾幼以為人之幼,與別人的孩子來往,建立屬靈的關係,這樣信仰傳承下去的機會會大增,這是研究的結果。




四、黏結的信仰—福遍實踐篇

在過去十一年中,我們不斷的嘗試建立黏結的信仰,以下是福遍實踐黏結信仰的方法與結果:

1. 建立儀式強化身分認同


下一代很需要在基督裡找到他們屬神的身分,研究報告說,當他們過渡每一個關鍵的時候,信仰的群體要在他們身邊,強化他們屬神的身分,浸禮、畢業典禮、重要生日、婚禮、他們孩子出生的時候,建立信仰的儀式,強化他們屬靈的身分,幫助他們認同。

例如:在他們去大學之前,為他們開祝福會,邀請屬靈的好友,在他們的同輩面前,為他們祝福與代禱,父母為他們祝福,使他們離家之前,強化他們在神面前貴重的身分,幫助他們離家上大學之前,知道父母與屬靈的家人對他們的愛與祝福。



2. 家庭的 AWANA


我們教會辦兒童節目:AWANA,已經有廿年的歷史,從教會開始的時候就有,而且愈辦愈成功,人數愈來愈多,至三百多個兒童,有一百多個青少年帶領他們,一直以來都父母把孩子送去兒童節目,父母就去小組,把孩子交給我們的兒童事工部的同工去負責教導孩子,去年我們把「黏結的信仰」的觀念擴展至 AWANA,邀請父母一同來與孩子一同來參加 AWANA,負起兒女屬靈的責任,孩子一週花在教會的時間不到幾個小時,一週一百六十八個小時,大部分是在家裡,父母需要學習如何把信仰傳承給下一代,傳承是父母主要的責任。

家庭的 AWANA 由父母參與,包括三大部分:1)家庭靈修;我看見父母為孩子禱告,孩子為父母禱告,一同分享聖經美麗的圖畫。2)家庭活動;遊戲、互動中建立關係與信任。3)父母區--父母彼此分享如何做個屬靈的父母,孩子則有孩子區,背誦聖經。


去年家庭 AWANA 只有一個個孩子參加,比以前少了二百多個孩子,我們當然希望更多的父母帶著他們的孩子來參加,但我們希望是讓父母能傳承信仰,成為孩子最主要的屬靈導師,這樣的孩子,他們的信仰會黏結很多,讓他們有一天選擇自己的信仰的時候,能開花結果,跟隨耶穌。

3. 家庭營


每年的復活節,我們舉辦家庭營,讓全家參加,營會中沒有講道,卻用各種的活動,讓親子有更深入的交通,大家一起建立屬靈的群體,彼此教導對方的孩子,背後是這黏結的信仰之理念。


4. 跨代短宣


舉辦跨代短宣,讓父母帶著孩子去宣教工場裡服侍,讓孩子看見父母的屬靈生活,學習服待,給出去的文化。

2016 年我們共有十九隊的短宣,共二百六十九人,其中一百一十一人是青少年,培育屬靈的下一代。



5. 一個教會的退修會

教會舉辦五年一次全教會性的退修會,以「黏結的信仰」的理念去辦,跨代的退修會。


一個教會,同一個講員,四代同堂,一個退修會,目的是要讓下一代能傳承我們的信仰。



6. 大學校園探訪


每個學期我們青少年事工的同工與負責大學生工作的牧者,都會去德州各大學去探訪我們的大學生,一年探訪超過二百人次,請學生吃飯,問候他們,鼓勵他們的信仰,保持他們與他們從小長大的教會的關係,使他們在屬靈的路上知道有人關心他們,這些的探訪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7. 寒暑假大學生團契 Lighthouse


當大學生暑假、寒假回家,我們都為他們開辦團契活動,也讓他們參與教會各項的事奉,使他們不會與教會脫節,有家歸不得。


8. 六年班家長學生過渡崇拜


在六年級過渡進入初中的時候,我們為他們開設家庭黏結的崇拜,兩個月九次的主日,將他們和他們的父母分出來,有六年班家長學生過渡崇拜,讓兒童從父母的身上學習敬拜,成功地過渡進入成年英語崇拜。

9. 青少年家長講座

我們每年都開辦青少年家長講座,教導父母如何成為孩子屬靈的導師,今年是六月至七月共九個主日下午舉辦講座,請有經驗的父母與導師分享親子的教育的相關主題。

10. 鼓勵青少年服事

我們更鼓勵青少年透過服事活出他們的信仰,如這個特兒與特兒家庭的親子營,由高中生、大學生、成年人組成的跨代事奉的團隊去關心每一個特兒。


這些跨代的活動強化下一代的屬靈身分,信仰傳承。


11. 跨代的領導團


教會還開放領導的位置給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教牧團有上一代,也有下一代的傳道人,有不同語言,不同背景的同工,一同服事,這領導團身傳信仰傳承的重要。


我們的長執會也是跨代的團隊,讓我們一同服事神,把事奉傳承下去。



12. 今年八月的「黏結的信仰」講座

去年我們本來安排了第三次「黏結的信仰」的講座,本來是每五年舉辦一次,但因為剛遇上了休士頓大水,講座移到今年的八月,這是非常重要的講座,邀請所有的人參加。


結論

十一年前我們推動了「黏結的信仰」,注重下一代信仰的傳承,從 2012 至2018,過去七年在教會中長大的下一代,當他們從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統計了一下他們信仰的情況,在二百廿四個畢業生之中,有 81.7% 的人,他們的信仰能黏結,這結果好不好?


不好!雖然我們好像是比一般的情況好了不少,但還不夠好,因為一個孩子掉了他們的信仰都是太多,每一個都是寶貴的,一個都不能掉!

讓我們同心把下一代帶到神的面前,言傳身教,把信仰傳承下去!阿們。




討論問題

1. 為什麼超過百分之五十在教會中長大的離開教會?你有何意見!這問題對你是否重要?為什麼?
2. 什麼是黏結的福音?
3. 什麼是黏結的身分?
4. 什麼是黏結的關係?在教會中你(成年人)有沒有青少年的朋友關係?
5. 如何實踐「黏結的信仰」?你有何建議?
6. 如何在家中產生黏結的信仰?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