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7, 2022

我與你立永遠的約,《耶利米書系列十一》耶 31:31-34

 我與你立永遠的約

耶利米書三十一章三十一節至三十四節
《耶利米書系列十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2.03.27
國語堂




引言

「守約者」(Promise Keepers)是一個為男性基督徒而設立的福音派教會組織,由前足球教練比爾·麥卡特尼(Bill McCartney)於1990年創立。它的目標是幫助男人正直守約。多年來,通過「守約者」會議,影響了超過700萬的男性。1997年,就有超過100萬名男子聚集在華盛頓的國家廣場上舉行男仕的嚴肅會,那時福遍才剛開始幾個月,我們一行廿幾個男人,參加當天的聚會,在那裡認罪禱告,要成為一個守約者。


守約者守什麼的約?
  1. 榮耀神 honor God
  2. 兄弟關係 brotherhood
  3. 正直 integrity
  4. 家庭 family
  5. 服侍 serving
  6. 合一 unity
  7. 順服 obedience

這個守約者的運動十年之間就開始停滯(智 zhì),辦不下去,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很難守住這些的約,守不住如何成為守約者?守約不是我們的本性,我們不是守約者,我們都是違約者,是嗎?

牧師最應該守約,我很小心要守住我所有的承諾,說了就應該去做,是不是?最近有一位弟兄說我不守約,我很傷心,我問他,我沒有守什麼約?他說我沒有守十幾年我對他的一個個人承諾,我說,我的天呀,我怎麼能記得十幾年前的一個承諾!

你是否守約的人?有一位弟兄對我承諾,若疫情好轉,我一定回來教會聚會,敬拜神的。現在福遍地區的疫情已經降到綠色,換句話說,疫情已經過去,可以這位弟兄沒有守約,我還沒有見到他,已經兩年多沒有見到他了。

約在聖經中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約是一種關係的確定(Define the relationship),立約的雙方同意進入某種關係之中,雙方受約的約束,約中有承諾(promise),也有責任(responsibility)。

今天我們的經文,耶利米書 31:31-34,整本聖經之所以分為舊約和新約,正是由這經文而來,神說,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的約,不像我以前與他們所立(舊)約。



這是全本耶利米書最重要的一段經文:神要與以色列人另立新的盟約,不是寫在石板上,而是寫在心版上的盟約。是耶利米書的中心,30-33 章,「希望之書」中的高峯,盼望中的盼望,超越耶利米的時代,前瞻新約的來臨,有解經家稱這一段經文為「福音書前的福音」。



耶利米的新約,在耶穌裡成為事實,而且不單是神與以色列人立的新約,更是與所有的人,包括你和我,立的新約。耶穌引用耶利米這一段話,在設立聖餐時候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林前11:25,路22:20)。



希伯來書 8:8-12 更是逐字全段引用耶利米這四節經文,是新約引用舊約最長的經文,說明耶利米的新約,是在基督裡的約。加拉太書第三章講到新約與舊約的關係,我們曾仔細查考過,新約其它部份引用的經文包括以弗所書二章15節,歌羅西書二章14節,希伯來書七章19節等,新約所應許的,是人眼睛未看見,耳朵未聽過,連想都沒想過的,耶利米的新約到了耶穌基督的手中,新約的實體內容,就在耶穌一生的工作與教訓上表明了。

三點:



一、約是什麼?WHAT
二、為什麼要另立新約?WHY
三、新約與我們有何關係?SO WHAT


一、約是什麼?




31看哪!日子將到,這是上主的宣告,我要與以色列家和有猶大家定立新約,32這不像我昔日緊拉他們列祖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地時,與他們所立的約。

這裡提到兩個約:出埃及的時候,神與以色列人立約,這是在西乃山摩西的約,現在神說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

約是什麼?

在聖經中,每當上帝與人來往(relate)的時候,他都是根據約來確定與人的關係的。今天在我們的文化中,約的關係之概念正在消失,很少約的關係,都是消費者的關係。

神與人立的約有三方面的特點:

  1. 聖經的約不是一張紙的合約(contract),好像今天法律上的合約,簽個字,合約的條款就生效,聖經的約是一種很特別關係(relationship)的確定,就如今天的婚約,進入夫妻的關係,雙方都受到這關係的規範,關係是雙方的,絕對不是單方面的,聖經的約英文翻為 covenant,最靠近的中文翻譯是盟(檬 méng)約,聖經分新約與舊約,New Testament, Old Testament. "Testament" 是拉丁文 "Testamentum", 是希伯拉文 berit (covenant 盟約) 的意思,神與人立的盟約,比法律合同的關係更加親密和個人。
  2. 另一方面,盟約的關係比基於個人感情和感覺的關係更持久、更具有約束力,人與人的關係常改變,神與人約確定的關係,卻是持久、更具有約束力。因為雙方都進入了這約的關係,雙方都失去了獨立性,受到了約的規範,就好像我與妻子有婚姻的盟約,我只能有她一個,不能再看別的女孩一樣,這是受了愛的關係的約束。我們與神在約的關係裡,我遵守神的律法是自然的。
  3. 所以,第三、約的關係是律法與愛(law and love)的結合,是誡命與愛的結合,這種結合使約的關係更親密、更個人,因為它具有律法與愛的約束力。律法是責任,在這關係中我的責任,雙方都有責任,愛是承諾,雙方都做出了承諾,答應忠誠、恩典和委身,不管環境如何,不管感受如何,約的關係是愛與責任,是律法與愛情的的融合。是一種愛的關係,也有責任,具有愛與律法的約束力。

夫妻的關係是盟約的關係,有愛的承諾,也有律法的責任,甘受被愛與責任所規範,失去自主權,我對你不發脾氣不是做夫妻的條件,而是責任,我願意守約,因為我與你立了盟約。人守約並不容易做得到,夫妻關係很容易變為消費者的關係,什麼是消費者的關係?消費者是我根據我的需要,決定付出多少的代價,去換取我的需要滿足,夫妻關係講條件,講的是權益,這不是盟約的關係。

當年神和亞當和夏娃立約,說:「我希望你這樣做,然後我會這樣做。」這是盟約語言,委身與關係的確定,當亞當與夏娃不守約,吃了分辨善惡樹上的果子,選擇背約,關係就破損了。

當神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為奴中帶出來的時候,他將他們帶到西奈山,並與他們立約。這是摩西之約,有律法誡命,神把十誡寫在石版上,摩西把它們從山上帶下來,說:你必須這樣生活。也有應許,神給了他們會幕。會幕裡有什麼?有祭壇,當以色列人不遵守法律時,他們可以去獻祭,贖罪,每次你犯罪,你可以不斷地為你的罪贖罪獻祭。

所以有法律,有愛,約永遠是律法與愛、命令和應許去確立與神的關係。

二、為什麼要另立新約?WHY




31日子將到,這是上主的宣告,我要與以色列家和有猶大家定立新約,32這不像我昔日與他們所立的約,我這個約,他們、他們竟毁了!而我、我可是他們的丈夫!

新漢語譯本把原文的精緻譯了出來:我這個約,他們、他們(重複兩次)竟毁了,表明神的失望:他們、他們竟毁了。

神說:「我要」與以色列家立新約,神主動的「我要」,這另立的新約與他們破壞的舊的盟約不同,舊的約,他們不僅不遵守律法,甚至不遵守祭祀,沒有遵守律法,也且沒有請求寬恕。他們破壞了盟約,這是以色列人的失敗。

神說:我與你另立新約。



第一、新約有律法(law),第 33 節,神說,我要將我的律法賜在他們裏面,寫在他們心上,這太厲害了,我要律法帶到你心裡,我要給你一個新的內心渴望和能力來遵守律法。我要改變你的心,讓你願意,這樣你就不僅僅是因為外面的壓力與恐懼而遵守法律,而是會從內心湧現。你會想去遵守律法,你會有能力去守律法,這是一個新的心、新的靈(結 18:31;36:26;11:19;耶 24:7;32:39),一個從裡到外的改造(transformation)。



第二,新約有愛。34「因為我已經赦免了他們的罪孽,也不再記着他們的罪愆。」神不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原諒他們的罪,他們不需要一次又一次獻祭贖罪,神與我們立約,不再「記得」他們的罪過。

怎樣可能?從裡面願意遵守盟約中的責任,不但只願意去做,更是裡面產生能力去做,神是怎樣做得到?不再「記得」他們的罪過?怎麽可能?公義的神怎能不記得他們的罪?

今天我最常遇見的問題,是沒有做好的動力與意願,今天許多學生讀書的意願是因為要考試,外在的壓力而去讀書,考試完了,書也不再踫了,裡面沒有讀書的意願。

或者我很想做好,卻沒有能力去做好,「沒有辦法!做不到!」昨天我們輔導中心的一個講座,談到上癮電玩的問題,玩電子遊戲,每天玩五、六個小時,妻子受不了,要離婚,卻沒有辦法停下來。不想發脾氣,不想暴怒,卻沒能力去做,是不是這樣?

神要與我們另立新約,把律法放在我們裡面,給我們能力去守律法,愛的要求,也不需再去獻祭贖罪,神說:我不再記得我們的罪。神怎麼能這樣做?

耶利米沒有告訴我們神如何做得到,沒有告訴我們神的方法,直到新約,耶穌成就了這新約,為我們的罪付上代價,使神因耶穌不再記得我們的罪,並賜下聖靈,住在我們裡面,重生了我們,賜下新的生命,使我們願意遵守神的律,賜能力使我們有能力去活出新的生活。

哥林多後書 3 章,保羅說他是新約的執事,是因為耶穌,當你相信耶穌的時候,聖靈就會把上帝的律法寫在你的心版上,而不是寫在石版上,通過相信耶穌,這種新約的關係發生,你的心就會有律法和愛的動力。

不是害怕上帝,不是因為害怕受到刑罰,而不得不服從,而是從心裡願意服從神。你經歷神的愛,以至於你想順從。愛與法律通過耶穌用血立的新約在我們心中融為一體。

這是不是你信耶穌真實的經歷?

愛神、愛教會、事奉神的見証,從裡面有的動力,內心的意願。



第三、這新約從裡到外的轉變不再需要像摩西這樣的中間人、教師來指導我們去認識神,因為所有人都應該認識(yāḏaʾ)神,從最小到最大。 這裡的動詞「知道」具有深刻的含義,指的是雙方的關係,親密的個人知識,是全方位的知道,這種關係上的知道包括了思想、情感和意志。

你認識神嗎?



第四、這個新約的動機及其至終的目標,就是「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新的約要刻在他們心版上,他們行神的道、守上主的約,不再是外在的責任,乃是內心的意欲,他們對神的認識,不再是外在的律法學習,而是由心生的認知,真正的認識神,唯有這樣,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才算是真正的落實。

我要作你的神,我是你的,意思是神把自己給了你。把你的利益放在首位。意味著神正在失去了獨立性。

我們將成為他的子民,我們可以理解為你把自己獻給神。你放棄你的意志。我會服從你的。

當他和他的門徒一起慶祝最後的晚餐時,他拿起杯子,看著他們說:「這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耶穌說:「你還記得耶利米嗎?你還記得新約嗎?你還記得耶利米說過時候將到,神要與你另立新約,建立新的盟約關係嗎?新的盟約比舊約的關係更有愛、更有約束力、更能轉化。今晚我上十字架,這將成為現實。我的死會帶來新的盟約。一個更有約束力、更有愛、更能轉化的盟約關係。”

保羅在加拉太書第 3 章說,耶穌基督上十字架時,為我們受了咒詛。他接受了律法的咒詛,使我們能得到聖靈的祝福。那是盟約的語言。聖經總是說:「你若守約,就會蒙福。如果你不守約,你就會受到詛咒。」。他走上了十字架,承擔了我們因違反盟約而應得的詛咒,當我們相信在他身上,他的祝福成為我們的祝福。

第五、新約是有條件的還是無條件的?

四節的經文之中,都是神要做的事,英文七個「我要」,中文只翻了三次,:我要定立新約(31)、我要與以色列家定立新約(33a)、我要將律法賜在他們裡面(33b)、我要寫在他們心上(33c)、我要作他們的神(33d)、我要赦免他們的罪(34a)、我要不再記念他們的罪(34b),還有三個「我的」:我的約、我的律法、我的子民。

都是神要做的,神的責任,沒有說人有什麼責任。神在耶穌基督裡成為人,並滿足了所有的盟約條件,從這個角度去看,新約是無條件的盟約。你只是需要去接受,去相信,當你相信他時,神是永遠無條件地委身於你。

一旦你相信耶穌,在你的心中,律法和愛就已經寫在你的心上,你願意順服。不是出於強迫,不是出於恐懼,而是出於愛,出於感激。這是新約的關係:



神要(恩典)+ 我相信(信心)= 我順服(行為)

事奉的心發自內心,從神而來,不是因為外來的壓力而去事奉,不是得救的條件,而是發自內心,生命的動力。



《重生與成長》信主之後扶立的課程第一課,您成為基督徒後曾經歷過的改變,
  • 心中有平安
  • 願意愛神
  • 對罪有新的敏感
  • 喜歡讀聖經
  • 對事情的態度改變
  • 勝過罪惡
  • 對人產生新的關懷
  • 感到罪得赦免
  • 其它
一定有改變的,若沒有任何的改變,你可能還沒有重生,重生的人,新約已經生效,律法寫在你心中,你必定有能力也有意願改變,順服神。


三、新約與我們有何關係?SO WHAT

我有兩個建議:

第一、增加你對神的忠誠(loyalty),這是守約的意思。

今天我們盟約關係的想法幾乎沒有了,普遍的是另一種消費者關係,一種以我的需求比關係更重要的關係。

我與 HEB 是消費者關係,只要他們以合理的價格為我提供優質產品,我與HEB就有關係,但如果價格上漲或產品質量下降,我就會離開,我們的關係立刻就斷了,Kroger 的肉更新鮮、更便宜,Kroger 的App 更好用,我就去Kroger消費,這是消費者的關係,我最關心的是滿足我的需要。

盟約關係是一種比我個人需要更重要的關係。我被盟約束縛了,我有我的承諾、我有我的責任。守約是對約的關係忠誠,不論我有沒有好處,不論我在什麼情況當中。

今天我們越來越多的關係都是消費者關係:對你的教會,對你的家人,甚至對你的配偶,一旦我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我就離開裡。教會牧師講道不好,我就離開;家人對你不好,我就與他們不再來往;配偶沒有滿足我的需要,我就走!我們與神的關係是不是一樣?

用守約的關係來生活,增加你對神的忠誠,讓你更有耐心,讓你更忠誠,讓你的關係更親密,神。正如約伯說: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我與神的關係是約的關係,不是消費者的關係。

成功神學的最大的害處,就是把信仰變為消費,把神的恩典變為健康財富去滿足我的需要,

詩歌說:我跪拜你面前稱頌你,山雖動搖,地雖改變,我對你的愛永不變。這是守約者的約的關係。

第二、增加你對神的信任。 

今天我們常常認為相信神,我就必需做這個,做那個,做基督徒就應該是這樣,甚至認為如果你把自己交給上帝,上帝就會剝削(血 xuè)你,你失去自己,失去了自主權,不可以為所欲為。後現代主義的想法。

基督教是唯一說神帝已將自己賜給你的宗教。上帝因為愛,主動與人立約,主動失去了他的獨立性,神變成了人,神上了十字架,勝過了罪的權勢,讓我們可以因為相信而從裡面能守約,你可以相信他。

請注意,「我要成為你們的神,你他們要成為我的子民。」他先給了祂自己,成為我們的神。現在你給自己﹐成為神的子民,你可以相信他。

結論


最後,我們是一個立約的群體,因為約的關係,我們成為一家人,我們都是有約在身的人,We are covenant people. 以約的關係去與神來往,對神忠誠,對神相信,我愛神的教會。






討論問題

1. 請解釋新約的內容與意義,新約神的應許是什麼?人的責任又是什麼?
2. 請說明新約確立神與人的關係是什麼?你與神是這立約的關係?還是消費者的關係?
3. 若我們是在基督裡與神有立約的闗係,你應如何守這約?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Sunday, March 20, 2022

濁世暖流清,《耶利米書系列九》耶 29:1-23

濁世暖流清

耶利米書廿九章一節至廿三節
《耶利米書系列九》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2.03.13
粤語堂




引言

我十九歲第一次離開香港自己的家,來到美國的時候,當時的情景還是歷歷在目,從IAH到UH的路上,在高速公路第一次感受到「飛車」的感覺,休士頓的熱風打在臉上,而學校的冷氣特別冷,四周的環境安靜得可怕,在住的地方,只聽見冷氣的聲音,令人倍覺孤單,很想家,很不習慣,但這是我要來的地方,是我的選擇,我願意來的地方。

想一想假若你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但這不是你想來的,我討厭的地方,與我們不喜歡的人生活、相處共事,你的感覺會如何?你會如何活下去?

耶利米所生存的世代,是一個動盪不安,錯綜複雜的日子,上帝的子民離棄上帝,拒絕神的話,以色列的歷史讓我們看到,拒絕神話語的代價是十分沉重,他們以為將希望放在聖殿這個建築物,就是一個保障,他們的生活與他們的信仰完全脫離,他們待人處事和信仰,都完全不能反映他們所相信的神,所以耶利米在大約四十年的時間裏,忠心地傳講他的訊息,並且為他的百姓流淚,這四十年之後,有一天,耶利米所講的話,終於成為事實,猶大人拒絕神的話語,帶來亡國之痛,他們看到自己的家園失落,猶大人以為穩如泰山的聖殿,牢不可破的聖城耶路撒冷,被徹底粉碎,耶路撒冷成為一片廢墟,隨着聖殿被毁,變成一片廢墟,君王死的死,被擄的被擄,他們的領袖成為亡國奴,所有子民被拋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言語不通,氣候不同,生活文化不同,周遭的人都很陌生。

你被迫去一個地方,你是被人用武力威脅你離開,而你要去的地方,也不是你所選擇的,是你最不想去的地方,因為那個地方,是一個敵擋神的地方,而且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家,甚至能不能回家,你都不知道。

他們要去的地方,是言語不通,文化差異極大,在一個不信神的政權下,周遭的人都拜各種神明,占卜觀星,一個充滿迷信的地方,而他們要離開的地方,是神本來賜給他們的地方。

試想想,500多年以前,他們曾經經歷十分風光的時代,那地方,在大衛、所羅門的時代,是世界各地的人都來到的地方,人人都到敬拜神的地方朝拜,現在他們卻成為階下囚,淪為亡國奴,徹底的絕望,他們不僅是失落家園,更是他們信仰的幻滅,其實如果他們只是離開家庭,本族本鄉,被連根拔起,來到被擄的地方生活,已經夠難受了,但不只失去親人,就是連一切希望,一直以為永恆不變的事物,都已幻滅,當巴比倫的軍隊兵臨城下之時,在君王和領袖第一次被擄的時候,他們還不知道大禍臨頭。

今天我們讀的經文是耶利米書29章,我們會看到當時的先知,怎樣對他們說,猶大子民還沒清醒,他們覺得很快就會沒事,很快一切都會回復正常,回到原來的生活,到了巴比倫第二次來襲,城倒、聖殿成為荒場,一切都成為被擄物之時候,神的子民才察覺到他們所相信的,認為牢不可破的東西,不過是一場虛幻,他們一直相信和堅持的,支持着他們整個生命,但在神的審判和震怒之下,全部都成為廢墟,人生在劇烈的轉變下,這些東西不只不能支持他,更轉眼成空,他們所信的是空洞的、沒有用的、虛無的,他這種信仰的失望,對猶大子民來說,是更深一層的痛苦。

不只在人情方面,更在信仰方面,他們以為自己所相信的神,就是這樣,在猶大經歷最黑暗的日子,也是他們信仰經歷最大衝擊的日子,敵人長時間圍攻耶路撒冷,當時的子民餓得發瘋,易子而食,這些都是認識神的人,神設立的君王和祭司,原本充滿榮耀,現在卻像囚犯一樣,被人用鎖鏈鍞着離開。

這裏的亡國不是講一個普通國家的滅亡,我們要記着,神是以色列的神的國度他是神國度裏在地上彰顯,人怎麼看到神的真實?是透過這個國家,人知道神的存在,當北國以色列被亞述毁滅消失了,這是一件大事,神的工作好像徹底滅亡了,以色列的滅亡是一件十分震撼的事。

但北國以色列滅亡之後,神再給猶大150年的時間,再一次思想該怎樣敬拜神,跟隨神,但耶利米指責猶大比北國更不如,比他的姊妹,北國以色列,更不如,北國沒有先例可尋,他們做錯了,他是第一個出錯的,這些猶大人着不是這樣,原本拜偶像不相信神,在開放的信仰中,最後會有這樣的結局,150年,好讓他有機會悔改,結果沒有悔改,結果猶大國重蹈覆轍,信仰虛假滅亡,對猶大人來說,亡國是一個很痛苦的經歷,現在來到巴比倫,真的沒有意義再活下去。

今天我們或許有人感覺就是在這個情況之中,你該如何生活?我們在困境中,不是我們願意的,我沒辦法,長期生病不是我願意的,家人反對我的信仰,不是我願意的,在這個情境中,我該如何生活?

我的巴比倫是什麼?我們感覺被放逐到什麼地方?最近移民到英國拿BNO的香港人,不是他們願意離開香港,想去英國,很多都是迫不得己,心情就好像被放逐一樣,他們當中有不少是黃絲或藍絲,有人想開一個黃絲的教會,要求教會支持民主,為不公義的發聲,他們要求開為香港禱告的教會禱告會,開黃絲小組,也可能有人想開一個藍絲的教會,支持香港政府,為香港穏定繁榮而禱告,黃絲該如何住在藍城中?或者藍絲在黃絲中該如何生活?

我的巴比倫是什麼?或者是信徒在不信主的公司做事、信徒在不信主的家中,價值觀完全不同,卻是生活的共同體,我該如何活下去?

或者我們是被困在困境中,長期受壓,如生病、失業、兒女不信主,都不是我們願意的事,我該如何活下去?容易放棄、容易自我為中心、容易找理由去逃避。

經文是耶利米書二十九章,二十九章包括兩封信,1-至23節是耶利米在動亂後寫信給被擄之民,第二封信給在巴比倫的先知示瑪雅,24-32節。



一、耶利米寫信給被擄巴比倫的猶大子民  29:1-23
二、耶利米寫信給在巴比倫的先知示瑪雅  29:24-32

我們今天只讀耶利米的第一封信,29:1-23

我們看看耶利米書29:4-23這一封信本身的結構。



1. 四至七節,是給被擄者的盼望應許,這個盼望應許,其實在30至33章,逐步將細節展示出來,這裏一個概論,後面才逐步顯示內容。
2. 八至九節,是對假先知的警告,叫他們不要聽假先知的說話
3. 十至十四節,接着再講得復興的盼望應許。
4. 十五至廿三節,與巴比倫假先知的對抗。


耶利米告訴我們,神有祂的意思,讓我來到這個非人生活的地方。困境這也是神祝福的開始,神要做拆毁與拔出的工作,耶利米用40年的時間,就是要拆毁虛假的東西,虛假的東西一日存在,真實的東西便無法建立起來,神將所有舊的、假的清理之後,才能建立新的事物,當虛幻的除去,真實的事情再開始清晰。

拔出與栽植、審判與盼望

盼望的訊息在整本耶利米書裏,佔的篇幅很少,52章經文,這麼長的內容,盼望的信息在30章、31章,32章、33章,合共四張,只有四張經文,但這四章經文的寶貴之處,在是他最黑暗的日子,神向他啟示盼望的信息。

這個信息同樣對我們今天來說,也是一個盼望,神的子民因為不聽神的教導,經歷了這麼大的黑暗,他們以為失去了一切,但是神的話是沒有停在這裡,在他們最為絕望之時,神透過先知指出,什麼才是他們真正的盼望,30、31、32、33、這四章是全書的中心,而廿十九章是一個轉捩點。



在這個時候,我們看看耶利米書29章,在全書的位置,如果我們將耶利米書29章分為上下兩部份,4-14節,是給被擄者的盼望,令一半,卻是對假先知的審判,15-23節,其實這是承接27-28章,對假先知的審判,對假先知審判的信息,一直都沒有停止,到了29章,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上帝的先知再講什麼訊息,先知假先知再講什麼訊息,真的盼望是什麼?假的盼望是什麼,什麼是建立的,什麼是不能建立的,29章承上啟下,30-33章,是復興和盼望的應許,29章是一個轉捩點。

在巴比倫的人該如何生活?



分享兩點:
一、破除一切虛謊幻想的指望,29:8-9、15-23
二、神的意念是要叫你有指望,29:4-7、10-14

我們一起讀這第一、第二節經文:



29:1先知耶利米從耶路撒冷寄信與被擄的祭司、先知,和眾民,並生存的長老,就是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擄到巴比倫去的。2(這在耶哥尼雅王和太后、太監,並猶大、耶路撒冷的首領,以及工匠、鐵匠都離了耶路撒冷以後。)

這是第二次猶大人被擄,公元前 598年,巴比倫攻打耶路撒冷、他沒有打算滅猶大,只是擄走了猶大國一批精英,約一萬人,剩下的只有十萬至十二萬人,立西底家作猶大王,猶大國家仍存在,仍有機會悔改,因為神透過先知告訴他,只要你出降,不作反抗,再這克制之下,你仍然能生活,但這些話並不中等,當時的人覺得應該抗戰到底,於是,十一年之後,公元前 587年,巴比倫王第二次來襲,這個國家就徹底滅亡,從此地上就在沒有以色列這個國家了。


一、破除一切虛謊幻想、自我安慰的指望,29:8-9、15-23

1. 人意:



8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不要被你們中間的先知和占卜的誘惑,也不要聽信自己所做的夢; 
9因為他們託我的名對你們說假預言,我並沒有差遣他們。這是耶和華說的。

如果你要得到真正的盼望,一定要抗拒假的信息,懂得分辨真假,一個交替的主題,突破一切虛謊幻想、自我安慰的信息,告訴你神所賜的盼望在哪裏。

當時猶大子民,身處一個國破家亡的世界裏,在不信人群中,伏在一個不信主的政權之下,你猜他們想聽什麼訊息?當人絕望之時,他們想聽什麼?他們想聽盼望的信息,得到鼓勵,激勵人心,希望能重新振作,提高士氣,人心裏想聽這樣的信息,任何人能夠激勵人心的,他們都覺得有盼望對嗎,即使這些事謊言,都想要抓住。

但這章經文卻告訴我們,這是錯的,如果相信虛假的信息,他們就會再一次的失望,只有真正的盼望,才能幫助他們渡過這些嚴峻的考驗,當時有些假先至宣告,請留意,他沒有說假先知,他是說先知,就是那些自稱是先知的人,我們看經文,當時有先知向他們說預言,虛假的盼望,叫他們不要聽從。

他們的話是怎樣?是出於自己的心,不是出於神的口,他們對藐視神的人說:你們必享平安,對一切冥頑不靈地追隨私欲的人說,你們不會遇上災禍。

他們說:我做了異夢,聽見神的聲音,其實他們都是本心詭詐的先知,他們要令百姓忘記神的名,就像他們列祖因巴力忘記神的名,這些先知述說異夢,說:神的話豈不像火,有像打碎磐石的大錘嗎?耶利米說:這些已夢幻為語言的,必與相信謊言的百姓一同滅亡,我必與他們反對,我沒有打發過他們,也沒有吩咐他們,最後一段他說:他們實際上說了什麼,神的殿中的器皿快要從巴比倫帶回來,其實他們向你們說假預言。

28章,當時有一個假先至對民眾說,兩年之內,我們要從巴比倫的手中回來,所有被擄的器皿,也都要回到聖殿,上主要折斷巴比倫的軛,那個先知名叫哈拿尼雅,假如你是當時的猶太人,你聽見一個先知,自稱自己奉神的名來跟你說話,你現在身處巴比倫,兩年之內兩年之內就沒事了,你可以回去,被擄之物,全部都會被送回,這些你喜歡聽嗎?喜歡聽吧!兩年之內就沒事了,其實當時有很多先知,都是講這些話:我有夢了,我從神得了說話,我們很快沒事了,使人心振奮,但兩年之內不只沒有回去,講者這話的先至也死了。

這真假難分的時代就是這樣,很多時,人講一些人喜歡聽的訊息,吸引人來聽,但耶利米做的工,並不在於人喜歡不喜歡,而是神要他講什麼,耶利米就講什麼:他說被擄會很久,70年,我們沒有那麼快回去,70年。

如果那是,你才40歲,50歲你聽了這個信息,你會喜歡耶利米跟你講道嗎?不是太令人絕望吧?根據你所講,我不用指望回去吧?但對於於這群人,什麼才是他們的盼望:耶利米的信息,叫他們在70年被擄的日子,生活在一個異邦的世界裏,好像沒有神的地方,他們應該怎樣生活。

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圈子裏,假如你不是在教會,或基督教機構工作,我們大部份時間,都生活在一個異邦的世界裏,你身邊的人的價值觀,和你所追求的,和你所期望的很不同,基督徒都像寄居在異邦的人一樣,如果在異邦生活,沒有那麼快能回天家,這漫長的日子,可以怎樣過呢?怎樣在這些日子中渡過呢?其實這些信息,就是對這些人講的,生活在異邦世界,寄居在這個世界,在一個不信的世界甚至一個敵對神的地方,想要殲滅神的國的地方,這些人可以與身邊的人,建立怎樣的關係?

第一、破除人意虛謊的指望,人在困境中,容易找住救命的稻草,求安慰,哈拿尼雅的話,神是至高無上的神,祂必保守祂的子民,十分平安,不要怕,這些都可以說是從聖經而來,有聖經的根據,句句合理,人也喜歡聽的話,卻不是神旨,而是人意,神沒有差遣他們。

要破除人意虛謊的指望是不容易的,困在裡面出不來,教會因此而分裂的例子,到處都是。




二、神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要叫你末後有指望,29:4-7、10-14



10「耶和華如此說:為巴比倫所定的七十年滿了以後,我要眷顧你們,向你們成就我的恩言,使你們仍回此地。 

生活在不屬於神子民的地方,他們要忍受疏離的生活,和身邊的事物格格不入,那日子耶利米告訴他們,是有限的,不是永遠,那日子有結束的一天,就是70年,70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就如摩西所說,人的一生是70歲,強壯可以到80歲,對一般人來說,70年是一生的歲月,對嗎?一生人的時間都生活在異邦的世界,在異邦的世界,可以怎樣生活?耶利米告訴他們,在哪裏安定下來吧,沒有那麼快回家,不要想很快便能返回天家,還要留在那裏,在那段日子,他們要照常生活,不是清閑地空等,他們要按神的指示生活。

經文重複提到,我使你們被擄去的那城,即是他們去的巴比倫,不是一個意外神有祂的心意,他要成就,是他令他們身處那地,在哪裏他們要做什麼呢?

4-7節:



4信上說:「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對一切被擄去的(就是我使他們從耶路撒冷被擄到巴比倫的人)如此說:
5你們要蓋造房屋,住在其中;栽種田園,吃其中所產的; 
6娶妻生兒女,為你們的兒子娶妻,使你們的女兒嫁人,生兒養女。在那裡生養眾多,不至減少。 
7我所使你們被擄到的那城,你們要為那城求平安,為那城禱告耶和華;因為那城得平安,你們也隨著得平安。

經文提及兩個尋求,尋求兩件事,有些譯本用求,但其實兩者是相同的,就是「尋求」,第一,為這城尋求平安,為這城尋求平安,如果你設身處地地想一想,這個城市敵擋他們的,使他們美夢幻滅,城裏的人都不信神,但他卻說,你們要為他們尋求平安,為他們祈求,神要他們來到那城,目的何在?像祭司的工作一樣,為他們代求,他們不認識神,神要在一個黑暗,沒有神的地方,建立光明的國度,他將它們安置在一群不信的人之中,就是要在哪裏,彰顯神的工作,為這個城尋求平安。

為巴比倫求平安向神禱告是「不可思議」的事。

被擄的人慣於為耶路撒冷求平安,而對敵國則痛恨呼求報應
轉而為巴比倫的福祉禱告,不為報復,需要一種新的屬靈眼界,有別於一種狹窄的國家宗教觀

一般情況下,我們看到平安這個字,就會聯想到無災無禍,無病無痛,沒有戰爭,這就是平安,是的,平安的確包括這個意思,但希伯來文的Shalom,他的意思是遠遠超過無災無疼,平平安安,她更代表了合宜、正確的關係,什麼事合宜正確的關係,比如說兩夫婦在家中,雙方從不爭吵,但也從不聊天,雙方永遠保持冷靜,沒有爭執,沒有戰爭,但他們並不交談,這是不是平安呢?這並不是平安,這是冷戰。

希伯來文中的平安是,大家作一個適當的關係,夫妻之間應該彼此相愛,互相支持和明白,在這樣的關係中有沒有災禍,大家不是互相爭鬥或起衝突,這才是真正的平安,在一個社會裏什麼事平安?是不是沒有人示威,沒有人寫投訴信,這就叫平安?不是,如果公義不能彰顯,如果窮人永遠受欺壓而不許作聲,如果社會的一切都處於混亂,沒有人執行法紀,這也不是平安,因此,這裏所講的平安是社會在一個適當的秩序內,各人在一個適當的位置裡,大家都在神設計的美好中,這才是平安。

這裏所講的是,你要為這城祈求這樣的狀況,這城本來的面貌不一定是這樣的,因為他們不認識神,並且敵擋神,他們來到這裏,是為這城尋求這樣的社會,這樣的關係,我們想想,當時的人被擄之後,聽到要留在那裏70年,時間很長,70年,你猜他們會想什麼,他們會想:70年這麼久,我們倒不如享樂一下,反正都不能回去,在這裏嬉笑怒罵,就過了一生。

去年12月21日,有傳聞說那天是世界末日,如果你有發現新聞,末日對大家來說,既然這個世界快完蛋,一切都會變得沒有意義,倒不如辭工,過過別的生活吧:有人就帶食物上山,在哪裏避開災難,甚至有人害怕面對,就結束自己的生命。

先知給子民的信息是什麼?不是的,他們來到這裏是有目的,神要他們在這世界的生活,只有他的心意,他們要為自己個城,尋求平安,尋求正確的秩序,合乎神心意的秩序,為他們向神代求,被擄的人另一種反應是,如果在哪裏生活那麼難受,不如順應潮流,逢迎他們,就能減少衝突,快快樂樂地生活,但先知的訊息也不是這樣,被擄的人要和那城的人有所分別。

神旨:要積極地生活,要建造房屋、種田園、娶妻嫁人、生養眾多,為這城求平安。

要生根建造,但不要自我中心

一個群體的信仰愈是沒有出路,他們就會變得愈自我中心,困擾亡國後的的猶大人,就是群體出現宿命論和罪咎感,叫他們日坐愁城,自然就無暇顧及所居之城的平安了,今天散居各地的華人正是這個樣子,來到這裏容易變為自我為中心,低著頭離開,也是低著頭活在異地,叫他們浪費了將來還需要為主大發光的機會。

耶利米要猶大人認識,掌管他們前途的是耶和華,不是巴比倫王,去到巴比倫的,我要眷顧你們,向你們成就我的恩言,留在原居地的,也不要怕你們所拍的巴比倫王,因為我與你們同在,這是我們今天信徒要學習認識的。

三個範疇的開放
1. 開放自己的時間去關顧身邊的人,並願意花時間與他們同行
2. 開放自己的思想去更多接納不同自己思想、信仰和國度的人,成為祝福
3. 開放自己的生活空間去更多接觸不同的人與事,讓神帶領經歷更豐盛的人生

要互相聯絡,不要互相排斥,分歧的意見,容易互相排斥,教會分裂,因為意見不同。



11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修訂本翻譯「要給你們一個將來和一個盼望」(NIV),在現實的體驗中,這兩個都是只同一件事,,但在迷戀痛苦之人的角度來看,它可以是指兩個層次的希望,猶大人再半年後,可能屋子給巴比倫軍隊毁了,耕作的園地也給踐踏破壞,因此耶利米勸勉他們把房子再搭起來,把原地再修復耕作,並且要娶妻養兒,繁殖下去,他們一定可以再享安定繁榮,這是他們目前急需要重建的「平安」(Shalom),急需看見的將來。但看啦,這個眼前的福樂還不是神要賜的全部。想要給他們一個盼望,是遠比屬物的沙龍更深廣的,是他們眼前泡泡應許達不到的:他們有一天要返回故鄉,那才是猶大人真正的盼望所在。神常常延遲,卻永不太遲(God always delay, but never too late)。



12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 
13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 
14耶和華說:我必被你們尋見,我也必使你們被擄的人歸回,將你們從各國中和我所趕你們到的各處招聚了來,又將你們帶回我使你們被擄掠離開的地方。這是耶和華說的。

下一個要尋求的就是,他說要尋求神,我們可能覺得尋求神,好像沒有什麼特別,但對當時的以色列民來說,他們從前怎樣尋求神?在聖殿,唯一尋求神的方法,就是聖殿,通過方式,就是獻祭和禮儀,現在聖殿都沒有了,禮儀都沒有了,祭司都不見了,如果想尋求神,可以在哪裏尋找?

當他們覺得這一切,都是信仰中最重要的事物,上帝告訴他們,最重要的不是這樣,就算在異邦,在巴比倫他們都可以尋求,只要專心尋求,便能尋找神,神不是一個地域的神,只在那裏出現,只在耶路撒冷出現,在外邦他們同樣可以看見神,這對以色列民的信仰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發現,如果你看日後他們回歸時期的書卷,書卷上常提到天地的主,God of Heaven and Earth,他就是天上的主,他們發現神不僅僅在耶路撒冷和猶大出現,原來遍地都是屬於神的地方。

我們在看,耶利米在這裏說,神說:你們尋求我就尋見,當時,如果他們不是聽到耶利米這樣說,他們會感到自己失去信仰,因為聖殿被毁,祭司和制度失落了,禮儀都沒有了,但這裏指出,原來他們還可以尋求神,神是活的,聖殿、建築物和禮儀制度可以是死的,可以成為過去,但神是活的,這對於猶大人來說,他們被擄之後,他們做了什麼?

他們開始整理他們的經卷,從前先知所講的話,他們開始蒐集、整理,然後開始編寫歷史,歷代誌、撒母耳上下的歷史,他們重新以被擄的角度去看歷史,寫成歷代誌,重新反省神在歷史中,逐步逐步在做什麼,雖然被擄是一件痛苦的事,但對神的子民來說,他們好像失去了一切,但他們找到神,他們失去一切,但他們走到神,他們認識神是一個活的神,他不是只在建築物裏,也不是在活動當中,神本身就是他們要尋求的。

要學習禱告的功課、自省的功夫(12-13) ,他們就必尋見神,神也必向他們顯現。這是不容易的,因為像他們所處的境地,說不去尋找具社會適切性的方案來自救呢?但也正是這樣的時刻,假先知特別流行,猶大人就更要當心。恒切禱告,更是指一個永遠向上敞開的心,這樣他們就會明白我向你們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


結論

該如何生活?

一、破除一切虛謊幻想的指望 29:8-9、15-23
二、神的意念是要叫你有指望 29:4-7、10-14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我以永遠的愛愛你,《耶利米書系列十》耶 31:2-6

我以永遠的愛愛你

耶利米書三十一章二節至六節
《耶利米書系列十》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2.03.20
國語堂




引言

對你愛的人,你用什麼方法表示愛?表示愛的方法有很多,有誰說金錢買不到愛情?這是Ralph Lauren’s 稱為「永恒的愛」之香水(Eternal Love perfume),$2,200 半個液量盎司(fluid ounce),半個液量盎司就只有一個湯匙那麽多,一個湯匙就是$2,200,配上47-克拉(carat)紫晶的蓋子與 24-K金的瓶口,若果送給你,你會不會接受?



若果你送給我,我是不敢接受的,第一、對我沒用,我肯定不會用這麽貴的香水,送給妻子,我也捨不得,第二、我害怕我接受之後,你對我會有要求,是我不能做得到的,你認為是不是?接受這樣名貴的愛是要付上代價的。

今天我們都很想得到愛(We want love.)我十四個月大的外孫(James),當他媽媽用手語對他說,我愛你的時候,他笑得多甜多開心,而且他很快就學會,用手語對媽媽說:我愛你。我們一方面很想得到愛,但同時,我們卻很容易拒絕愛。我們認為愛必定是有條件的,無條件的愛是不可能的,愛是有限的,不可能是天長地久不改變的,我們寜願活在孤獨、沒有愛的痛苦當中。



耶利米書中最著名的經節:31:3 耶和華對以色列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I have loved you with an everlasting love. Therefore I have continued my faithful love to you.)

這永遠的愛是什麼意思?永遠的愛怎樣可能?我們對這永遠的愛應該有什麼回應?What? Is that true? So what?



經文:耶 31:2-6,是屬於三十至三十三章一整段,稱為「安慰之書」(the book of consolation)的經文,是耶和華安慰猶大的話,是以色列與猶大必定復興的應許,這四章經文,佔耶利米書五十二章不到十分之一,卻是整書的中心,ABCDC'B'A'最核心的部分。



可以分為兩段:
  1. 以色列和猶大的複興:詩歌,30-31
  2. 以色列和猶大的複興:散文,32-33

第一部分,30-31 的詩歌也可以稱為「愛之歌」,神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在舊約的經文之中,這樣直接「神愛你」的表逹不常見,不是沒有,不多。以賽亞書四十三章,神對以色列說:我看你為寶為尊,我愛你,神怎樣愛以色列?所以我使人代替你,使列邦人替換你的生命(賽 43:4),還有何西阿書第十一章,以色列年幼的時候,我愛他(何 11:1),神怎樣愛以色列?我用慈繩愛索(所suǒ)牽引他們(何 11:4),從埃及為奴之地引他們出來。

但是耶 31:2-6 ,神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神怎樣愛以色列?是審判、拆毀、拔出、打碎,神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就好像父親一面責打做錯事的孩子,一面對他說:我愛你,我永遠愛你一樣。


一、神永遠的愛是什麼?

看看經文的背景:北國以色列因為犯罪,208 年的歷史上,總共十九個皇帝,每一個都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之惡王,所以在公元前 720 年為亞述所滅。
一百三十多年之後,南國猶大也因為犯罪而被巴比倫攻陷耶路撒冷,一萬猶大的精英與皇帝約雅斤被擄去到巴比倫,西底家登基作王十一年,這十一年可能是猶大國最黑暗的日子,外表是很虔誠、聖殿仍然是金碧輝煌,人來人往,宗教活動非常興旺,先知宣告神必與我們同在,錫安必堅立到永遠,平安!平安!不用怕巴比倫,事實上,他們的信仰是虛假的信仰,信仰只是求神保佑他們,生活卻遠離,猶大人的硬心,耶利米形容「他們的罪是用鉄筆,用金剛鑽記錄的,銘刻在他們的心版上」(耶 17:1),犯罪是根深柢固,入心入肺,刻在心版上,而以西底家作猶大王為代表,這些國家領袖與眾先知祭司,他們原本受託牧養神的子民,反而趕散我的羊群,沒有看顧他們,是為惡牧,罪加一等,百姓活在罪中,卻不以為然,但最可怕的是,被擄之前,猶大人完全不認識罪可怕的結果,完全勿視罪毁滅性的力量,明明這一條路是通往滅亡,前面就是滅國被擄可怕的懸崖,還是不顧一切往前衝刺,完全沒有任何的警覺性。

今天我們或許也有人是這樣的情況,人是來了教會,平安!平安!心卻是遠離神,口是滿了屬靈的話,生活卻在罪中,可怕的是,我們完全不感到危險,勿視罪的可怕毁滅的結果,仍然以為是平安!平安!沒事的,犯一點罪沒事的,沒有人知道,就沒事了,撒謊、行騙、犯姦淫、偷竊、做假見証,不顧社會上不公不義的事,而我最常聽見的理由是:「沒辨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改不了,停不住,慢不來。

對罪的容忍度是像「心蒙了脂油」,百毒不侵,犯罪很正常,像温水裡煮的青蛙,對周圍的環境,感到很舒服,牠雖然可以隨時跳出來,可以牠對水的温太適應了,水温高牠血温也隨著高,一點問題都沒有,沒事,直到被煮熟了,失去知覺,也不知道。

曾經有一位神學生被發現常去看黃色的網站,他對牧師說,沒辦法,從小,十歲開始就開始看,從VCD開始,一直到現在,網上很方便,已經廿多年了,沒辨法,改不了,人人都看,弟兄會彼此認罪,弟兄們也有同樣的問題,沒辦法,今天犯了,下週來,仍然犯了,沒辦法,拍拍弟兄的肩膀,沒辦法,我很緊張,為他担心,請他的妻子來,幫個忙,妻子最後說:我有什麼辨法?你想我做什麼?難道我一天廿四小時看著他!對罪的可怕性,不是不知道,卻繼續下去這樣生活,我相信今天他仍然是這樣,做了傳道人,也可能是這樣,沒事的!平安!平安!神必與我們同在!你是不是這樣?

在這種情況之中,神的愛對我們基本上是毫無意義,我根本不需要神的愛,我很好,自以為很好,罪對我影響不大,我可以控制得住,我撐得住,神的愛我不需要。是不是?

另一方面,猶大人在被擄之後,流落異鄉為異客,在異教人中生活,有家歸不得,在這個時候,他們清清楚楚地知道,是他們犯罪離棄神的結果,但這個時候,很容易認為罪的結果是全無邊際,沒完沒了,罪的惡果沒法逃脫,太恐怖了,絕望地被罪壓倒,神的愛是我高攀(判 pàn)不起,甚至是我不配得的。

今天在我們當中,或者有人是這樣想的,我太壞了,我跌倒了,我感到很羞恥,教會我不能再去了,教會是給好人的,我罪該萬死,我不配得神的愛,「太遲了!」回不去,止不住,逃不了。神仍然愛我嗎?不知道,不相信,不敢想,是不是這樣?

但在審判、拆毀、拔出、打碎之中,神仍然愛我們,神對以色列人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我愛你。

永遠的愛(everlasting love),我們聽到「永遠的愛」很容易就立刻想到永恒的愛,將來永恒的愛,這裡永遠的愛卻不是指上天堂見到耶穌之後的愛,而是指神的愛是會繼續不斷的,今天神愛你,明天神愛你,後天神繼續愛你,後後天神仍繼續愛你,一直繼續愛你。重點是今生現在的,在現在,神繼續愛你,不論情況如何。神以永遠的愛愛你,包括拔出、與拆毀,神要改變你,要愛你到永遠。

這是「永遠的愛」。



二、永遠的愛是真的嗎?

神的愛比人的罪更有力量,讓我們來讀一下這五節寶貴的應許,神永遠的愛是真的,三個証明。

第一、回頭看看,歷史的証明,第二節:


2當以色列人尋找棲身之所的時候,我使他們脫離刀劍,我使他享安息的時候,以色列人曾在曠野蒙恩。

這是出埃及的經歷,「蒙恩」單在出埃及記33章12至17節,就用了五次,享安息與出埃及記的主題,耶利米在這裏是把以色列之被擄比作他們第二次的漂流曠野,現在他們面對刀劍的危險,跟第一次漂流曠野是相似的,但神要他們蒙恩,被擄歸回就是第二個出埃及記:出埃及記2.0。

現在之被擄,不是什麼都完了,昔日神的愛是這樣真實,現在也是一樣,神的愛繼續,神定意要拯救他們,使他們至終要享安息,是真的。

第二、神雙重的應許,耶和華的話為保証,祂說有就有,祂說立就立。第三節用了兩個希伯來文不同的字,都是愛的意思,重複是為了強調神繼續不斷的愛。
 

3a古時耶和華向以色列顯現,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

第一個愛的字,我以永遠的愛(名詞)愛你(動詞),同一個字,名詞與動詞都是同一個字,這是希伯來文強調的方法。


這個字在舊約出現 210次,比較是感情上的字,意思是感情上的渴望、喜悅、愛、圖像是「呼吸著你」,呼出是你,吸進的是你,用法廣泛,神愛人(何 3:1)、人盡心愛神(申 11:13);呼吸著都是神,也用以形容男女之間的戀慕,兩情相悅的愛情(歌 2:7;3:5)。

動詞是完成時態,希伯來文的完成時態,不是指時間性的完成,是完整,完成(completed),神以繼續不斷全部的愛愛著你,祂愛你沒有因為你犯罪而減少,也沒有因為你做得好而增加,不像人的愛,你好,我愛你多一點,你不好,我愛你少一點,神以全部的愛愛你,這是神的話。


第二個愛的字在下面一句: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慈愛」是「 hesed」,立約的愛、信實、至誠的愛與上一句「永遠的愛」作呼應。是比較理性的字,舊約出現 245 次,是形容神與人立約的關係,約就是關係的確定,立約的愛,是忠誠不變的愛,堅定不移。

神以祂的話為保証,應許「我以永遠的愛愛你」,重複再說:「我以慈愛吸引你」,是真的,這是証明二。

第三、神永遠的愛是真的,神保証必有結果。



4以色列的民哪,我要再建立你,你就被建立;你必再以擊鼓為美,與歡樂的人一同跳舞而出; 
5又必在撒瑪利亞的山上栽種葡萄園,栽種的人要享用所結的果子。

神的應許保証必有結果:
  1. 我要再建立你,你就必被建立
  2. 我必栽種,就必結果

耶利米書的主題:拆毀是為了要建立,拔出是為了栽種,神要建立,你就必被建立,神要栽種,你就必結果,神的目的,神保証必然成就,你相信嗎?

信心是盼望的確據,信是所望之事的實體,相信就有盼望,不相信,或者半信半疑,就沒有盼望。

你必以擊鼓為美,與歡樂的同舞,歡樂幸福的景象,不多見於耶利米書,卻是神在患難中的應許,擊鼓是一種附有小玲之手鼓,是鄉村慶祝豐收時常用的樂器,必以擊鼓為美,與歡樂的同舞,是一個極美麗的遠景,建造房子的人有屋住,耕作的人有糧食,是一個安定幸福的時代,正是個神喜悅人禧(吸 xī)年的日子。

神的應許:就算是這樣,我仍要(Inspite of all this, I will),不是「因為是這樣」(because of all this, I will),因為神唯一認可的環境不是社會的現象,是祂的應許,真正主宰的力量,不是政治強權,不是時勢,甚至不是自然界的力量,能給我們至終的順或逆,只有耶和華,因為以色列家是我的民,這是耶和華說的,只有耶和華是唯一認可的主宰,就算人犯罪,神愛祂的子民,仍不會被挫敗。

這是永遠的愛的意思,不論環境如何,高或低,神的愛仍在,不改變。



三、對神愛的回應該是什麼?

第一、悔改轉回,歸向神,接受神的愛,這樣你才是真正的認識神

神永遠的愛很多時候只是停留在頭腦知識裡,不是我們實際的經歷與體驗,當我們在順境之中,我們以為我們不需要神的愛,我都夠好了,很滿足了,不需要更多神的愛。在逆境中,我們感覺神並不愛我,在遠離神的時候,很容易變得自我為中心,我們不認為神愛我,我犯罪第一件事就是逃避神,有那麼遠就走那麼遠。神要的是我們悔改,轉回,歸向神。

我們必須接受他的愛並愛他。 在基督教的信仰中,順序是這樣的:我給你我的愛,然後你可以給我你的愛。 在其他的宗教中,甚至是我們日常生活實際的經歷中,次序是相反的,我愛神,神就愛我。 我做得好,表現我愛你,你就會愛我。不少的夫妻,都是這種關係,你証明你是愛我的,我就愛你。基督教顛倒了順序,神愛我們,完完全全愛我們,神把祂的兒子給了我們,賜下恩典給我們,因為神愛我們,我們才可以愛神,因為神先愛我們。

認識神的意思,是接受他的愛,然後愛神,認識是一種愛的關係。約翰歐文說,你能給天父帶來的最大的悲傷和負擔,或者你對神最大的不公,就是不相信他愛你。

你可以向神祈禱。 主啊,讓你的愛對我真實。求聖靈與你的心,一同呼叫阿爸父,把神的愛澆灌在你的心,使你真的能體會神的愛。請你相信我,明白神的愛的人生活必定有力,我不再需要到處尋找不能止渴的愛,不需要每天去証明我的價值,因為神愛我。

這是我親身的經歷。

第二、愛的呼喚,愛的回應,事奉耶和華


6日子必到,以法蓮山上守望的人必呼叫說:起來吧!我們可以上錫安,到耶和華我們的神那裡去。

到那日,人要安居應許之地,享受自己耕作成果,猶大南國(鍚安)要與北國以色列人(以法蓮)聯合,說,起來吧,我們可以上錫安,到耶和華我們的神哪裏去。

起來,到耶和華我們的神哪裏去,敬拜事奉祂,我呼叫說:上教會,神的家去敬拜神,疫情中,我們習慣了在家,可以回去教會敬拜也不想去,回來教會敬拜神,事奉神,愛神的人是事奉的人,基督的愛激勵我。

疫情中,我們不上教會的理由很多,
  1. 網上敬拜都是一樣的,心最重要,還引用聖經:「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 18:20),家裡兩夫妻、加上一條狗,神就在我們當中,但不是的,太 18:20 的上下文是講禱告,敬拜神是對愛我們的神愛神的回應,是看重神,願意放下一切,敬拜事奉神。
  2. 在家網上敬拜很方便!不用開車,現在汔油那麽貴,不是這樣的,敬拜神不是因為方便,是因為愛神的回應。
  3. 安全問題,不是的。已經實體上班、實體去餐館吃飯,孩子都回去了實體的學校,小小孩都開始去實體的兒童看顧,但教會卻是不來。
  4. 或者跟本就是可有可無,不是必需的。
不單是回來崇拜,更是愛神事奉神,教會很缺人事奉,外展的機會很多,需要你來參與事奉神。

無論是疫症抑或戰爭,多少人禍,多少天災,人在生死邊緣,也是靈魂的拷(靠 kào)問──在荒謬的世道裡,要揀選怎樣的態度去面對?要繼續走下去,不離不棄,不致崩潰,是為了誰而活?

與其說,信仰給我們帶來啟迪,勝過人生惡浪;不如說,信仰提醒我們放棄種種虛幻,將人生動力結連基督;更將我們與身邊有需要的人結連在一起,共同面對劣境與無常──所靠的不是人世間種種關於權勢與力量的幻想,而是從耶穌基督身上感染而來的良善與堅毅,可以去愛,可以勇敢,可以在生命的崗位上盡忠。

面對死亡處處,危機處處,人總會心生疑惑;要繼續走下去,靠的大概不是讓人知罪的律法,更不是過猶不及的自我保護,而是讓人曉得甚麼是因愛捨己的耶穌基督。想起他曾經三次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彼得回答稱是,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約廿一15-19)

結論

神與人立約,祂是守約的神

以色列被擄歸回是新出埃及記,前景比第一次出埃及更光明,因為日後的美景,不是基於以色列人的守約,只是神自己的信實守約,因此更為可靠,更有保證,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信實至誠吸引你。






討論問題

1. 神的愛對你有何意義?有何體驗?請舉實際的經歷為例說明。
2. 神的愛能勝過人的罪是什麼意思?神審判人的罪與神的愛是否有衝突?為什麼?
3. 我們對神的愛應有什麼的回應?你有什麽實際的行動回應神的愛?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Tuesday, March 8, 2022

認真信耶穌,太 16:21-28

  認真信耶穌

馬太福音十六章廿一至廿八節
《黏結信仰》大會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2.02.27
國語堂




引言

Book: Growing Young by Kara Powell.

兩個年輕人的故事,女的十八歲、男的十九歲,女的婚前懷孕了,她的父母是教會很受尊敬的領袖,在教會事奉神多年,父母想他們馬上結婚,可是他們兩個認為自己實在太年輕,不想立刻因有了孩子而結婚,他們來到牧師的辦公室尋求輔導,假若是你,你會如何處理?我真的曾經輔導過同一樣的情況,這位牧師很有智慧,他邀請一對年輕人繼續對話,結果牧師與他們兩個人固定見面,一同查考聖經,討論婚姻與養育孩子的教導。有一次,女的問,如果肚子愈來愈大,我應該怎麼辦?牧師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你不告訴教會?他們起初都不願意這樣做,經過一段時間禱告思考,兩個年輕人對牧師說:我們決定結婚,並把整件事告訴全教會的會眾。

主日公開的認罪,會眾站起來支持他們,走到前面擁抱他們,小組為他們舉行「baby shower」,他們父母的小組為他們嫁女兒辦嫁妝,開慶祝會,在生產與孩子出生之後,整個教會一直支持他們。沒有人懷疑這對年輕人會把其他年輕人教壞,做了壞榜樣,會眾反而很感恩,他們可以是這充滿恩典的屬靈群體。

這是今天認真跟隨耶穌的會眾,耶穌不是要定我們的罪,祂來是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罪人才需要來教會,好人並不需要醫生,耶穌邀請我們,來跟隨我,過捨己的生活,耶穌體現了神無條件的愛,這個教會是認真的跟隨耶穌,是活出耶穌福音的群體。

我們的教會會如何反應?

  1. 死死把消息封鎖,中國人面子與恥辱的文化、不能讓別人知道,家醜不能外揚,教會特別是不可以,傳話很快,做錯事的人,第一件事,就是不再去教會,為什麼去教會給人指手劃腳呢!我看過不少這樣的例子,教會是好人聚會的地方,是罪人離開的地方。
  2. 公開認罪,不可能!怕成為壞榜樣,我們怕我們的孩子學他們,如果他們可以被接納,沒有責備教會不懲治,這會做成壞風氣,教壞我的孩子。事實上,這樣的事真的在我們教會發生過,福遍教會開始的時候,有一位年輕人願意公開認罪,之後我收到很不好的反應,這是私人的事,不要公開認罪,這會做成壞的榜樣!
  3. 另一方面,父母為了孩子的前途,你會不會強迫孩子墮胎,最妥當就是暗暗把孩子打掉,你會不會這樣做?

今一年輕人面臨著不少的困難,阻礙他們追求耶穌,一方面是受到社會的多元文化影響,面對很多很多的壓力,加上他們自己漫長的青少年成長的過程,必定會犯錯,相信耶穌並不容易,但另一方面卻是來自教會的阻礙,教會沒有好好的認真跟隨耶穌。

研究說:美國在教會長大的年輕人,大學畢業之後,兩個中就有一個不再去教會,失去了他們的信仰,最近有人告訴我,有另一個調查報告,是在中國教會長大的年輕人,在大學之後,失去信仰的是百分之七十五,四個當中就有三個不再去教會,我相信在我們當中的父母,就有不少我們的孩子長大之後,不再上教會敬拜神,甚至不再相信耶穌的,這是令人很難過的事,是你的孩子,是我的孩子!教會老化,年輕人愈來愈少。

研究發現一些年輕化的教會,信仰傳承的教會,他們對耶穌是非常認真的,年輕人不是需要沒有要求,淡化了的信仰,他們渴望神的話,他的話對於渴望賦予生命的方向的年輕人來說是重要的,這些教會宣稱耶穌是神的故事之核心,並尋求在日常關係中活出耶穌的信息,這些教會在各方面看重年輕人,「我們的心是人;我們的信息是耶穌。」

認真跟隨耶穌的信息既是一種表現出來的行動,也是一種教會整體的精神與風氣。

太16:15,耶穌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同樣今天,耶穌也問你,你說我是誰?你會如何回答?這並不是一種只用頭腦就可以回答的問題,是關係性的問題,耶穌對你來說是誰?「你」把我當什麼人?你和我是什麼關係?DTR 的問題,這關係對你有什麼的意義?你是否對耶穌是認真的?這也是一個群體性的問題,「你們」說我是誰?我們與耶穌是什麼的關係?福遍教會對耶穌是否是認真的?這問題的答案絕對影響年輕的一代的信仰。

兩點:

一、傳承不下去的信仰是什麼的信仰?是對耶穌不認真的信仰
二、認真信耶穌傳承的信仰,分享書中研究的一些實際的建議

一、傳承不下去的信仰

  1. 道德治療自然神論
  2. 黃金法則的福音
  3. 小學的基督教教育

傳承不下去的信仰,第一、道德治療自然神論(moralistic therapeutic deism: MTD),不是建立與耶穌的關係的信仰

M 是道德主義,信仰等同於成為一個善良、有道德的人。做個好人就好。1)宗教勸人行善;2)父母教育子女的目的:做好人、好學生、好孩子、有禮貌、自律、好基督徒。

父母希望教會幫助孩子成功,邀請成功的人來教會分享成功之道,激勵孩子向上,同時,也信耶穌,信了耶穌就不會做壞事、不離婚、不賭博、不醉酒、孝敬父母... 等等好事。是不是?

這種信仰傳不下去的原因是什麼?沒有耶穌的信仰是行不出來的信仰,做不到的!道德若沒有神的關係是無法夠得上的。是不是?It just doesn’t work.

T 是治療性的福音,信仰成為一種讓自己感覺良好的信仰,今天的孩子問題很多,在疫情中,50% of 18-24 憂鬱症,焦慮增加三倍、憂鬱增加四倍,70%在疫情中認為關係很重要,來教會交朋友,建立健康的生活,治療性的信仰。上班一個禮拜,很辛苦,來教會小組談一下,一同吃一下,放鬆一下,交往一下,會更健康!

D 是自然神論,神存在的,我相信有神,甚至相信這位神就是耶穌,但這位上帝沒有任何參與我任何的事務,在生活中,沒有神,God is gone from my life。上一次神在你生活中出現是什麼時候?

感謝 MTD。神基本上成為青少年的天堂管家,最多只能激勵他們行善,做好一點而己,將來準備去天堂。這種半心半意的信仰,讓青少年人在信仰上漂泊,是沒有根的,沒有與耶穌有任何關係的,「你們說我是誰?」耶穌問的是:你和我是什麼的關係?你把我當誰?

問高中生這一個問題,問那些我們認為是好孩子的,信仰對他們的意義是什麼?大部分都只會說,信耶穌,做好,成績好,好孩子,有才華。這是從哪裡來的?他們聽到並看到它在今天的教堂中被模仿。只有五分之一的青少年描述了他們對關係語言的信心。

教會也很容易以消費主義來吸引年輕人:咖啡、崇拜和音樂、Gym、沙灘排球場、遊樂場等,這些我們都有,但年輕的一代,他們的信仰不是靠這些來留住他們,年輕人需要的是耶穌和他在個人關係方面的信息。

第二、黃金法則福音對信仰也有害。

對別人做你希望他們對你做的事(路加福音 6:31)。這種福音是傳一套做人的方法,只讀箴言的信仰,我們有父母和孩子讀聖經,只讀箴言,教他們如何去做人。這種信仰與讀中國的四書五經的想法一樣。

研究告訴我們,這些年輕人總體上表現是不成熟的信仰,他們較少閱讀聖經,較少參加禮拜,較少與他人談論他們的信仰問題,並且較少根據信仰回應人生的問題。黃金法則信仰所產生的熱情充其量是不冷不熱。。

因為對黃金法則基督徒來說,最重要的是關心人際關係、做好事,並尋找機會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務,目標不是改變自己與神的關係。黃金法則信仰的根本不是真正的信仰:它是行為主義。耶穌基本上沒有出現在畫面中。

第三、小學的基督教教育。

Do and don’t,加拉太書說孩童小學的教育,在還有長大的時候,去保護孩子不至受傷,長大之後,就不是這樣,是兒子的關係,好的行為是從兒子的關係產生的。

你們說我是誰?16:16 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耶穌、基督、神的兒子、初期教會根據這個與耶穌的關係,加上救主的關係,成為他們的記號,一條魚,耶穌、基督、神的兒子、救主,每個希臘文字的第一個字母,連起來就是「魚」這個希臘文字。耶穌、基督、神的兒子、救主。這是我們與耶穌的關係,信仰傳承,年輕人需要的是與耶穌是基督、神的兒子、救主的關係。


二、如何認真信耶穌傳承信仰?

  1. 教導年青人認識基督
  2. 在恩典的邀請中建立道德順從
  3. 不要逃避年青人的挑戰,接納他們對信仰的懷疑,問問年輕人他們相信什麼,看信主是一個旅程
  4. 這不僅僅是關於從罪中拯救出來(saved from),這是關於拯救是為了什麼(saved for)
  5. 經常分享自己屬靈的經歷
  6. 信仰儀式的力量


一、教導年青人認識基督,少談抽象的信仰,多談耶穌。強調耶穌和他的信息。

例子:

二、在恩典的邀請中建立道德順從。

順服在基督徒生活中的作用是什麼?我們如何才能引導年輕人走向服從,而又不將這一信息簡化為純粹的道德義務?

專注於我們與上帝的關係。
海德堡教理問答的內疚、恩典、感恩模型

三、挑戰不是可以避免的。

挑戰教學,即使這讓他們感到不舒服。改變的號召。將信仰教育提升到道德小學之外。問問年輕人他們相信什麼。請他們按照他們的理解向你描述福音。 “你認為基督教福音的中心信息是什麼?你會如何向別人描述你的信仰?

找出理解上的差距,並可能告知您的教學方式。

讓救贖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旅程。
救恩不是像保羅那樣的單點行動。
超過三分之二的青少年描述了一種轉變的經歷,這聽起來更像是彼得的緩慢、漸進的過程,更多的是錯誤而不是正確,並且需要持續的恩典。問這樣的問題,你的精神朝聖在哪裡?當談到上帝時,你在糾結什麼問題?

接受年輕人對信仰的懷疑。
十分之七的高中生對上帝和信仰懷有嚴重的懷疑。然而,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與事工領袖或同齡人談論他們的掙扎。
給他們機會表達他們的疑慮。它與更大的信仰成熟度相關。

  1. 毫無疑問,這對信仰有害。這是沉默。
  2. 我不知道,但是……
  3. 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4. 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5. 我也想知道。
  6. 我敢打賭你不是第一個這樣問的人。
  7. 你認為我們可以問誰?
  8. 我想知道剛才是什麼引起了這個問題?
  9. 上帝足夠大,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10. 以下是我對上帝的經歷。
  11. 謝謝你和我分享這個。

被傾聽有時可能與答案本身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四、這不僅僅是關於從罪中拯救出來(saved from),這是關於拯救是為了什麼(saved for),這不僅僅是關於被拯救。這是關於被保存。 “不跑。” “你可以在操場上跑步。”讓我們走進去,跑到外面去。邊界是必需的。但目的更重要。背起你的十字架跟隨我。因跟隨耶穌而得救。

例子:

五、經常分享見證。

六、了解儀式的潛力。

言語很重要。儀式幫助我們體現比文字更強大的東西。我們需要採取具體行動來吸引年輕人進入一個更好的故事。儀式在整個基督教傳統中作為渠道,通過上帝對恩典、愛和使命的回應來回答身份、歸屬和目的等深層問題。儀式通過行動來體現意義,這些行動往往比單獨的文字所能傳達的更深刻。

主的晚餐、懺悔、週年紀念日、洗禮、教會成員儀式、來臨、四旬期、寶貝奉獻、畢業典禮
婚姻、懷孕、新生派對

結論

信仰並不是我們可以擁有或交給任何人的對象。我們不能把我們的信仰傳給年輕一代。他們必須通過聖靈的工作來產生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像是助產士。這是一個形成和意義形成的過程。這就是我們在邁向成熟信仰身份的道路上詢問、接觸和懷疑的方式。

教會。跟隨耶穌作為一個群體,日復一日地在我們的特定環境中發現信仰。因此,與其假設一個年輕人在懷疑、掙扎或反對我們對上帝和信仰團體的理解時會失去信仰,我們歡迎他們的焦慮作為我們一起教會的機會,以更深入地分享活的聖靈上帝的。

當我們一起信仰和教會時,我們不僅教導年輕人相信什麼,而且教導年輕人如何相信好消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拒絕讓他們一個人呆著。認真對待耶穌的信息。

來!跟從我!我要使你得人如得魚。




討論問題

1. 為什麼我們認真地相信耶穌對年青人的信仰是那麼重要?或者為什麼馬馬虎虎的信仰會使信仰傳承不下去?
2. 認真地相信耶穌對你是什麼意思?試從個人與教會的角度去分享認真地相信耶穌的意義。
3. 根據如何傳承信仰的十一點建議,下一週內你可以有什麼的行動?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獨排眾議,《耶利米書系列八》耶 27-28

獨排眾議

耶利米書廿七章至廿八章
《耶利米書系列八》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2.03.06
國語堂




引言

烏克蘭的戰爭,1,200,000 的難民,大部份是婦女與小孩,他們被迫逃離家園,戰爭是可怕的,是殘酷的,有人認為是普京的錯,西方各國聯合起來,制裁俄羅斯,也有人認為是美國擴張勢力,使俄羅斯沒辦法不出兵,所以是美國的錯,也有人因此害怕,下一回就是攻打台灣了,又或者這次西方各國的反應,反而使攻打台灣更不可能,各有各的說法,牧師怎麼看?神的旨意是什麼?我不知道,我相信神是掌權的神,至高的神在人的國中掌權,不論誰當總統,君王都在神的手中,我們相信神的人,不是跟着輿論做人,也不是隨着潮流走,我們願意守住神的話,不論如何困難,遵守神的吩咐。

以下是一個捐助救援烏克蘭的難聞的地方,是可靠的,你若願意可以上去捐款,行公義好憐憫。

我們 M68 支持的合作夥伴  LifeSong for Orphans 在烏克蘭工作了 20 年,他們正在為烏克蘭的兒童和家庭組織救援工作。 他們正試圖為烏克蘭救濟基金籌集 130 萬。 有關救濟基金的更多詳細信息:

https://lifesong.org/ukraine-relief/




今天的經文是耶利米書27至28章,是歷史的敘述,當年的情景也是一片混亂,巴比倫入侵,耶路撒冷被攻陷,上萬人成為政治難民,被擄到巴比倫,神在做什麼?神的子民該何去了解這些事情?

我想分享兩點:

一、獨排眾議力挽狂澜並不容易,要聽耶和華的話
二、順服耶和華的管教並不容易,要明白神的心意



一、獨排眾議力挽狂澜並不容易,要聽耶和華的話

先看看當年的歷史發生的事情,公元前601年,尼布甲尼撒大戰埃及,雙方損失慘重,尼布甲尼撒班師回朝,重整隊伍, 埃及也是傷亡累累,但可以力挫巴比倫軍隊也是叫他們感到驕傲的。猶大王約雅敬一直想擺脫巴比倫,便趁這個時候在與埃及修好,攜手對抗巴比倫。

之後四年,巴比倫王似乎對反叛的猶大國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因為他為內務和別處的騷亂絆著了,但他對付猶大國的心卻是無時或忘的,公元前五九八年十二月,他調動大將,配合附近亞蘭、摩押、和亞捫的遊擊隊,揮軍直取耶路撒冷,就在這一個月,約雅敬死了,按一派的說法,他是給自己人謀殺的,因為招惹巴比倫王攻城的是他,猶大人想殺他以平息巴比倫王的怒氣,耶利米的預言初步應驗了,約雅敬十八歲的兒子約雅斤(金 jīn)接續他作王,只有三個月,耶路撒冷城守不住了,他就帶著皇太后,宮廷高官及地方領袖出去投降了,尼布甲尼撒既進入耶路撒冷,就盡量捜掠皇宮的寶物,並且毁壞聖殿的聖器,然後才帶著約雅斤(金 jīn)和王室成員,連同各領袖和民眾,和國中的軍士、木匠、鐵匠盡都擄到巴比倫,然後立西底家作猶大王。 

這個時候猶大國主要城市又為暴風吹襲,猶大國在天災人禍的衝擊下,傷亡極重,從公元前八世紀的廿五萬人,急速下降至公元前597年第一次被擄之後的十一、二萬人,巴比倫王把國內精英擄去,帶走約一萬人,國中就真的是除了極貧窮的人以外,沒有剩下的了。

西底家登基的時候是十八歲, 聖城與聖殿剛被捜掠,國內精英盡去,經濟環境有惡劣非常。他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沒有主見,自信心又極度缺乏。

當時留在耶路撒冷幫他治國的貴冑是全無政治識見,只有封閉的愛國主義和宗教熱誠,對國際大事全無認識,他們圍繞着西底家王,叫他完全低估巴比倫的實力,這才引致巴比倫一再攻城。

西底家對自己作王的地位沒有安全感,約雅斤(金 jīn)雖然比被擄巴比倫,下在監裏,但國內臣民有不少人仍認為他們真正的王是約雅斤(金 jīn),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大人以為返國之日可期,有先知更說:兩年之內被擄歸回的預言就應驗,約雅斤(金 jīn)要在作他們的領袖,巴比倫的猶大人仍然約雅斤(金 jīn)的年號來計算日子。當時猶大國內普遍希望約雅斤(金 jīn)早日回國,實踐神被擄歸回的應許,耶利米書27章至28章是在這個背境之中的發生的事。

被擄的猶大人於公元前595年間在巴比倫策動騷動,很快就平息下來,耶路撒冷的居民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們以為巴比倫內政不穩,正是他們起來掙脫巴比倫之軛的大好時機,公元 594,西底家與來自鄰國的使者密謀反叛,他們包括與以東、摩押、亞捫、推羅和西頓(27:1-4),我們不知道這個主意是來自別的國家,還是西底家自己的意見,但西底家的弱點又再一次顯露出來,他對自己的盟友底牌完全摸不清,以為他們是可以合夥的人,五年後猶大國真的揭竿起義。

西底家被小人圍繞,誤信讒言,以為巴比倫真如所說的為內亂牽制,其實為數不到的一萬被擄到巴比倫的成年猶大人,在巴比倫可以搞出什麼花樣來呢?如此糊塗的君王,西底家太受輿論左右,當時猶大國充滿獨立自由的呼聲,先至哈拿尼亞更是看準風頭火勢,假託耶和華的名,傳說眾民想聽的話:28:2-4。

28:2「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已經折斷巴比倫王的軛。3二年之內,我要將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這地掠到巴比倫的器皿,就是耶和華殿中的一切器皿都帶回此地。4我又要將猶大王約雅敬的兒子耶哥尼雅和被擄到巴比倫去的一切猶大人帶回此地,因為我要折斷巴比倫王的軛。這是耶和華說的。」

誰不喜歡這些愛國、自由、脫困安慰的話?但這不是耶和華的話。

耶和華吩咐耶利米,以繩索和軛加於自己的頸上,來對陰謀反叛的列國使節和西底家勸喻。 

這兩張聖經一共記載的四個從神而來的信息:
  1. 對列王的信息,27:1-11
  2. 對西底家的信息,27:12-15
  3. 對祭司及人民的信息,27:16-22
  4. 對哈拿尼雅的信息,28:1-17 

耶利米對列王傳的訊息是神已經把大局交在尼布甲尼撒的手,凡不服從的必備刀殺(27:8),對西底家,耶利米勸喻他不要誤信讒言,再把國家陷於更大的苦難,不能自拔(27:13),對民眾與祭司的勸告與對西底家的差不多,就是「只管服侍巴比倫王,便得存活」(27:17)。

對假先知哈拿尼亞,他的語氣與方法就不同了, 28章六至九節是用嘲諷的口吻來說,哈拿尼亞怒不可遏,就把耶利米頸上的軛取下折斷了,並且當着民眾再託耶和華的名發預言,說兩年之內,我必照樣從列國的頸項上折斷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軛(28:10-11)。

耶利米最痛恨的,便是將哈拿尼亞一類的人,有實權又誤國誤民的假先知,耶利米就對哈拿尼亞說:你應當聽,耶和華沒有差遣你,你竟使這百姓倚靠謊言。所以耶利米如此說,看啊,我要叫你去世,你今年必死,因為你向耶和華說了叛逆的話( 28:15-16),「我要叫你去世」(16節),原文是「我要差遣你離開塵世」。這是一個雙關語,神沒有「差遣 שָׁלַח/shaw-lakh’」哈拿尼雅作先知,卻要「差遣 שָׁלַח/shaw-lakh’」他離開塵世。

哈拿尼雅就在當年七月間死去了。

西底家與鄰國結盟反巴比倫的事,並沒有實現,可以說耶利米說的話是可靠真實的,但他那時的孤獨是越來越深,我們不難想像耶利米這時的心情了,耶利米亦勸告西底家王要順服神的管教,不可聽假先知的預言,直到上帝眷顧以色列的日子來到。

力排眾議是不容易的,堅守神的話並不容易。力排眾議、只因為是耶和華如此說,是很不容易的事。

Dr. Helen Roseveare 的故事

讀大學的時候,Urbana Missions Conference 1976 的講員,剛從剛果(Congo)回來三年,英國劍橋大學醫學院畢業,聰明絕頂,2016 年我在劍橋的時候,曾經去她的學院尋找過她的故事,同年十二月她九十一歲過世,她醫學院畢業之後,去剛果作宣教士,建立好幾間醫院與麻風病院,1964年剛果內戰,她被反政府的叛軍俘(符 fú)虜,被打,被強姦,五個月之久,之後回去英國,所有人都反對她回去剛果繼續宣教,不回去的理由很多、很合理,1966年她決定回去剛果,不為別的原因,只因這是神的呼召,順服神的吩咐,在剛果直到1973年,一生單身,她說:不是她不想結婚,她半開玩笑的說,是神預備她的另一半,沒有聽從神的吩咐。

她被人強姦的事,她不是沒有痛苦怨恨,她在URBANA上分享,她最後明白,單身、苦難、艱難,是與基督一同受苦的特權(privilege),反潮流、反輿論、力排眾議,只因是遵守神的話。她的故事很感動我,她的見証在我大學最後一年,回應神的呼召,全時間事奉神的一個很大的幫助。

遵守神的話,不論如何困難。我今天有感動想舉三個神的吩咐,鼓勵你力排眾議去聽神的話。

一、尊心敬拜神,守主日為聖,主日一家上教會
二、堅持奉獻,不論人的反對
三、認罪悔改,向神認罪、向配偶認罪、向兒女認罪

耶利米的言論與他一生和猶大國的命運是完全認同的:神的子民受苦就是他自己的苦難,猶大國的傾亡也就是他自己的傾亡,誰歡喜自己一生的訊息都是敲起國家的喪鐘,誰歡喜一生的工作好像只是為自己的子民預備葬禮?難道先知不希望安慰百姓,為什麼一定要說棄殿棄國的話啊,正是在這種情難已的絕望中,耶利米經歷了最深度的寂寞和黑暗,也是在這種境況中,他說出了宗教經歷內最感人的話。

耶利米一生被憎恨和孤立,不斷被迫害,多次幾乎喪命,他因此多次崩潰,陷入絕望之中,他痛恨自己的召命,但神一直不放過他,仍然要他宣講神的刑罰。到刑罰真的來臨了,耶利米的痛苦得要死了。

耶利米在他的敵人面前,他是完全無能的,長達半個世紀的孤獨和痛苦是一個人獨自承擔。

耶利米一生似乎全無喜樂可言,肉身上固無什麼享受,屬靈與道德上所遇到的,有盡是腐敗與黑暗,就是離世的時候仍全看不見有改善的跡象。耶利米的道路終止於一片痛苦迷亂之中,終其一生,終無所成。

耶利米的言行很像一個激進的現代抗議者,先知這樣做的唯一理由,並不是自己要抗議,而是「耶和華如此說」(16節)。



二、順服耶和華的管教並不容易,要明白神的心意

順服耶和華的管教並不容易,「要把你們的頸項放在巴比倫王的軛下,服事他和他的百姓,便得存活」(12節),這句話在人聽來是貪生怕死、奴顏婢(bì)膝的賣國言論,但卻是不折不扣的神的旨意。因為巴比倫正是神用來管教百姓的工具,服事巴比倫就是順服神的管教。

28:2「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已經折斷巴比倫王的軛。3二年之內,我要將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這地掠到巴比倫的器皿,就是耶和華殿中的一切器皿都帶回此地。4我又要將猶大王約雅敬的兒子耶哥尼雅和被擄到巴比倫去的一切猶大人帶回此地,因為我要折斷巴比倫王的軛。這是耶和華說的。」

哈拿尼雅是合理性,政治正確,宣揚神的權能,神的應許與保護,句句都是合乎聖經的話,是不是?哈拿尼雅的信息錯在那裡?

你覺得猶大人聽到這些會有什麼反應呢?若換成是我們,你會如何反應?

當我們談論變幻莫測的時局政治時,越是被認為是「屬靈的人」,越要謹慎區分人的看法和神的旨意,這些漂亮話聽起來既愛國、又屬靈,完全符合當時的「政治正確 」,但實際上是繼續悖逆、不肯順服管教。

耶和華的心意,「拔出、拆毀」是為了要「建立、栽種」,神的管教,目的不是要懲治我們,追究過去的罪惡,要是像父母管教兒女一樣,為要建立我們。

興邦又滅國大而可畏的神,祂掌管歷史,「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但 4:25),祂關心的不是誰作王,祂關心的是我們與神的關係


結論

耶利米的話應驗:第二次被擄,猶大國滅亡,587 BC,西底家被擄到巴比倫,跟著耶 30-33 章安慰的信息。

獨排眾議、轉回悔改、接受管教





討論問題

1. 世事變幻莫測,信徒如何面對世局的改變?如何面對不穏定產生的懼怕?
2. 獨排眾議、抗衡潮流文化並不容易,請你分享你的經歷,如何產生持守真道的勇氣?
3. 管教與懲罰有何不同?神為什麼要藉巴比倫毁滅猶大國?猶大人不能接受邪惡巴比倫摧毀聖城與聖殿是可以理解的,順服神並不容易,如何明白神的旨意?聽從神的話?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