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9, 2016

乘風?捕風?詩 127

乘風?捕風?
詩篇一百二十七篇



林永健牧師
休士頓中國教會
2016.05.08
母親節信息
國語堂、粵語堂、梨城堂
2016.07.13
中神午會




引言

1. 今天是母親節,謹祝各位母親母親節快樂!

我不知道我們在坐的父母,有沒有因為兒女而作惡夢的經驗,有父母作惡夢自己的小孩長大成為乞丐去討飯,有父母告訴我作惡夢看見自己的小孩考試零分!當我女兒中學畢業我和師母送她去上大學的時候,離開的時候,我大哭了一場,不是因為女兒離家捨不得,而是担心她的信仰,在牧師家長大,卻必需自己選擇跟隨神,擁有第一手的信仰,我的惡夢是孩子離開神,走上不歸的路。

這些惡夢背後顯示我們的焦慮,做父母並不容易,《痛苦的父母》(Parents in Pain, by John White, 1979)是一本特別描寫作父母的艱難與痛苦的書!特別是作媽媽的,担心這個、担心那個... 做父母真的是不容易。


2. 今天我想從詩篇一百二十七篇來看看我們作父母的密訣,如何作媽媽,這詩篇只有五節,詩人首先告訴我們一個基本的屬靈原則,然後應用在父母的身上,但這屬靈原則不單只適合父母,也是可以應用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我們每天忙忙忙,勞心勞力去做的事,不論是養兒育女或者工作事業,或是教會的事奉,我們如何才能事半工倍,有長遠與永恒的果效?密訣是什麼?

3. 詩篇一百廿七篇第一節:



作者

「所羅門上行之詩」(詩 127:1)意思可以是指所羅門寫的上行之詩(A song of Solomon),上聖殿敬拜神的詩;也可以是寫給所羅門上聖殿敬拜神的詩(A song FOR Solomon),是大衛為年輕的兒子所羅門寫的,教他如何去做以色列的王。


大綱

五節的詩可以分為兩段:
1-2 是兩種人的對比
3-5 是這對比的一個例子



結構

第一段:兩種人的對比
1-2a 第一種人:捕風的人,共七行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
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
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
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你們清晨早起,
夜晚安歇,
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

2b 第二種人:乘風的人,只有一行

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

不對等不平衡的結構。



第一至二節的對比若應用在父母的身上,有兩種的父母:


捕風的父母,1-2a

1. 第一至第二節上,「枉然」(in vain)重複了三次,暗示了二次,位置都在句首,表示強調的語氣。


「枉然」勞力建造
「枉然」警醒看守
「枉然」清早起來工作、讀書
「枉然」很晚才回家休息
「枉然」吃勞碌得來的飯

「枉然」的意思是「無用、一文不值」(worthless)、「空洞」(empty)、「虛空」(vain),用所羅門的另一句話去描寫:「捕風」(chasing the wind),這句話在傳道書出現九次,形容人生我們每天追求忙碌去做的事,早上起來、晚上很晚才休息,勞勞碌碌,卻沒有結果,像捕風一樣,空洞、不值、枉然。

2. 勞力建造房屋,我們知道所羅門用七年的時間建造聖殿(王上 6:38),金碧輝煌,雖然不是很大的房子,卻是所羅門精心的建造,他也用了十三年建造了在耶路撒冷的王宮,那是很大的房子,還有建造了在耶路撒冷其他的建築,其他地方的行宮,所以所羅門是王國時代最偉大的建築家。

大衛告訴所羅門,這一切都是枉然、無用、空洞、沒意義的,若果神不在其中建造。

3. 我們生兒育女也是如此。

父母付上的代價真的很大,生下來,每天晚上都睡不好,兒女生病的時候,更是難過,我認識一位媽媽,孩子己經四歲了,但因為孩子有皮膚病,四年來沒有幾天可以睡過夜。

為了兒女,我們早出晚歸,工作賺錢,為了孩子有一個好的未來,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已經開始為他預備讀大學的費用。我們當中,你的父母為了你出國留學,把房子賣掉,或向親友借款,讓你可以有機會出國。

為了兒女,我們什麼都願意犧牲!

可是詩人告訴我們,若神不在其中建造,這一切都是枉然,都是捕風!



乘風的父母,2b

1. 第二種人的對比只有一行,「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2b)描寫第一種人:「枉然的人」有七行,描寫第二種人:「乘風的人」卻只有一行,是不平衡的結構,若把掤掉的補回來的話,應是這樣的:


若是耶和華建造房屋,
建造的人就是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
若是耶和華看守城池, 
看守的人就是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
你們清晨早起, 
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
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

2.  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原文的意思是「耶和華所親愛的,就算他在睡覺中,神必加添給他」(God gives to his beloved even in his sleep.),當我們的工作是神的工作,我們有神的喜悅,是神所親愛的人,就算我們在睡覺中,神也加添我們工作的價值。

這不是說我們可以偷懶去睡覺,意思是你整天努力工作,晚上休息的時候,不做工的時候,但因為你做的是神要做的事,神在你睡覺的時候,仍加添你工作的果效與價值,使你手所做的工得以堅立。

你睡覺的時候,你的股票在長,田的菜在長,一切都開花結果,神繼續的加添給你。當然這裡的重點,不是單單在結果上,更是從意義與價值來看,神不繼加添給你,給你意義,你有神的喜悅!

3. 「神所親愛的」(the beloved)希伯來文是 yadid,在聖經中出現過八次。當所羅門出生的時候,神喜愛他,差先知拿單去給孩子一個小名:「耶底底亞」(Jedidah),「耶和華所親愛」(the yadid of Yehweh)(參撒下 12:24-25)。

所羅門的財富、智慧與尊榮是怎樣來的?王上三章告訴我們是他在睡覺中,神賜給他的,在夢中,他求神給他智慧,使他可以管理以色列民,神在夢中,賜給他無上的智慧,是「以前沒有的... 也是以後沒有的」智慧(參王上 3:12),所羅門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聰明的人,是神在他睡覺中加添給他的。

記錄上,世上最聰明的人之一是韓國人金恩榮(Kim Ung-Yong),他的智商是 210,兩歲就會說四種言語,韓文、日文、德文、英文;四歲就能用八種語言寫詩,四歲開始上大學,八歲被邀請去美國的太空中心作研究的工作,而所羅門給金恩榮更聰明,智商可能三百、四百、甚至五百,他的腦比任何人都轉得快,什麼都一學都懂,而他的智商是神在他睡覺中加添給他的。

當然所羅門的智慧不單只是智商而已,還包括了分辨的能力,做人處世之道。

還有財富、尊榮,因為他求智慧,神把富足與尊榮都賜了給他,買一送二,而且都是在睡覺中,神給他的!

耶和華的 yadid, 就算在睡覺中,神都加添給他!

4. 兩種人的對比,「捕風的人」與「乘風的人」,兩種人都一樣努力,一樣建造房屋,一樣早出晚歸,一樣吃勞碌得來的飯,不同的時,「捕風的人」,神不在他所做的事情之中,他做的事與神不相干,而「乘風的人」,他的努力正是神要做的事,他做的正是神看重的事,結果很不相同,「捕風的人」最後是空虛的、無意義的,是枉然的,而「乘風的人」卻蒙神的喜悅,在睡夢中,也得到神的賜福!

5. Duane Litfin 用兩幅圖畫去描寫這兩種人。

第一幅圖畫是描寫「捕風的人」,希臘神話中一個受惩罸的人,西西弗斯(Sisyphus)每天都要把一塊巨大的石頭從山下推上山頂,辛辛苦苦推上去,最後石頭又滾回原處,第二天又重新再來,每天都是這樣,永恒不變,這是最可怕的惩罸。

這是枉然的人之代表,今天很多人都是這樣,每天忙著無意義的追求,早出晚歸,吃勞碌得來的飯,整天忙著在永恒中沒有意義的事情,浪費人生,浪費精力。如果你作父母是這樣,你是另一個西西弗斯,不同的是他有永恒的時間去浪費,而你只有這有限的一生,過了一天就少了一天,你願意這樣的生活嗎?


6. Litfin 的第二褔圖畫是描寫第二種人:「乘風的人」,熱氣球!上面是五彩繽紛的氣球,因為裡面的熱空氣昇上了高空,人坐在吊藍中乘風而飛。坐過熱氣球的人會告訴你,在吊藍上完全感覺不到風,非常的安靜,你卻以最高可以達 245 英哩的速度往前飛,地面的人覺得你飛得很快,你卻不知道你的進度是那麽快!因為你是乘著風。


這就是「神所喜悅的人」!他是乘風的人,因為他整天忙著的事就是神要做的事,神所關心的事,就算在睡眠之中,耶和華也加給他!神應許你的勞力有永恒的果效,永遠被記念。

7. 我在父母當中都看見這兩種不同的父母,我看見許多的父母,每天掙扎,努力,早出晚歸,用心用力,但所忙的事卻不是神所關心的事,結果兒女雖然有成果,卻都是枉然,是父母的計劃,父母的目標,與神沒有任何的關係。

我又看見有不少的父母,同樣勞心勞力,早出晚歸,但他們帶孩子卻是神關心的事情,是神要做的事,結果他們的一生像乘風的人,在永恒裡日飛猛進,別人都會覺得不一樣,有神的喜悅,他們的兒女像勇士手中的箭,影響深遠,被神記念。

你是那一種的父母?

8. 如果「耶和華不是建造」「耶和華不是看守」,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今天是我們在建造,是我們在養兒育女,又沒有見到耶和華在建造房子,又不是祂在養兒子,「耶和華建造、看守」是什麼意思?



一、兒女是耶和華的產業,3a


1.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3a)「產業」的意思是「財產」(property)、「擁有物」(possession),NASB 英文 a gift, 所以和合本加上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容易給人錯覺,兒女是神賜給我的財產,是屬於我的!其實原文只有兩個字:「耶和華」的「產業」!

兒女是耶和華的產業,是屬於神的,不是屬於我們的,父母只是托管的管家,代為管理一段時間而已,有一天我要站在神的審判台前交賬,神要嗎:「我交給你的一對兒女,你如何替我管理?」我是要對兒女的主人負責的,我要盡我的力量養育他們,但他們是屬於神的!

他們是耶和華建造的房屋,他們是耶和華看守的城池,我們只是管家!這是第一個「耶和華建造」的意思!

2. 明白這一點可以最少有兩方面的應用:

第一、若是耶和華建造的房屋,我們只是管家,兒女的好與壞不能成為我們父母的價值,好的孩子屬於神,我只是盡上我的本份,沒有什麽可誇的!壞的也是屬於神的,我只需要盡上我的本份,我的價值並不是從我的兒女而來的,而是從神來的,我追求的是從神來的稱讚與神的喜悅,這是我人生的目標!

有一次我遇上了一位做醫生的朋友,很久沒見,彼此問候之後第三句,他就很「自然地」說起了他在哈佛讀書的兒子,這個兒子如何的優秀,如何的聰明,你可以感覺他臉上發光,為他這個兒子引以為榮,我相信若我是他的話,有這樣一個優秀的兒子,我也同樣感到驕傲!他講過不停,最後他說起他的小兒子,老二,他的臉就沉下來,這個兒子不成,不用功,功課不好,他整個人就暗淡起來!

我們有一次去短宣,參加的人都要寫一個自我的介紹,這一位弟兄,除了寫他個人的學歷,在那裡畢業、做過那些的事奉,他把他老二在中學考第七名也寫上去,可是就不寫他的老中考第幾名寫上去,我相信你一定知道這是什麼原因!我們把兒女的成就變成了我們的奬盃,我們的成就與價值,是不是?

兒女的屬於神的,我們若把他們當作我們的,我們肯定會失望,我們早出晚歸都是枉然的,都是捕風!

3. 兒女的耶和華的產業的第二個引伸與應用,既是神的產業,我們父母需要用神的方法去養育他們,不是按我們的喜好與價值觀去教育他們,是不是應該是這樣?

告訴他們,他們是屬於神的,他們的主人是耶和華神,引導他們從小認識神,跟隨神,在兒女面前展示父母與神美好的關係,兒女最需要的是要從父母的身上看見父母與神美好的關係,這是我們做管家最重要的使命!

海外基督使團、前中國內地會,一百五十年的歷史第一位華人的總幹事、溤醫生(Dr. Patrick Fung, OMF)與他也是醫生的妻子,在女兒還小的時候,就放下醫生的工作,從香港去到巴基斯坦宣教,女兒長大曾經住過七毎國家,就讀廿十多間學校,長大以後也當了醫生,當被訪問的時候,別人問她父母留給她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她說是父母抱著一些弱勢群體的人,像窮困的、被虐待的、受傷的人,與他們一同流淚,而且不是一次,而是常常這樣,留給孩子最深刻的印象!

兒女的主人是耶和華神,引導他們從小認識神,跟隨神,在兒女面前展示父母與神美好的關係,兒女最需要的是要從父母的身上看見父母與神美好的關係,教導兒女認識神是我們父母最重要的使命,因為他們是屬於神的,

我們乘風還是捕風,在乎你是否按神的方法去教導屬於神的產業!



二、兒女是耶和華的賞賜,3b


1. 兒女「是耶和華所給的賞賜。」「賞賜」(reward)的另一個翻譯是「福份」(blessing),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福份是什麼意思?

媽媽們,你們為什麼生小孩?那麽辛苦,為什麽要生小孩?有什麼好處?有什麼意義?

中國人是為了父母生小孩,是孝順父母的表現,傳宗接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不是?所以封建的思想中,生男孩才有地位!才能把家族的名字傳下去!我媽媽生了五個男孩,所以她的家庭地位是無以倫比的!

現代的人生小孩是為了有愛與被愛的對象,使生活有些意義,這是兒女最大的祝福!甚至有些是用兒女來代替婚姻,夫妻的感情淡如水,把兒女去維繫婚姻,真的,我看見很多這樣的家庭,兒女需要我們,愛我們,敬重我們,記念我們,這是許多人認為兒女給我們最大的祝福!

可是耶和華所賜的福不是去滿足我們自私的需要,而是透過兒女使我們認識神!在養育兒女的當中,我們學會了不求回報的愛,無私的愛,賜予生命的愛,使我們更認識神,這是最大的福份!

2. 我們有一對父母,孩子長大之後,告訴父母他是同性戀者,父母非常痛苦,他們是很虔誠的基督徒,三年之後,他們作見証,兒子成為他們屬靈最大的祝福,他們的屬靈生命因些產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他們學會了接納、饒恕、倚靠神,學習禱告,重整他們人生優先次序,在教導兒女上,他們得到耶和華所賜最大的福份--認識了神!

3. 馬丁路德說:「家庭生活是屬靈品格的訓練學校!」

我們乘風還是捕風,在乎你是否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認識了神!



三、兒女是我們射出去的箭,4-5


1. 「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 」(詩 127:4-5)

勇士手中的箭,若不射出去,是沒有用的!兒女長大之後,我們要把兒女送出去,讓他們發揮神在他們身上的旨意,影響這個世界,從一代到下一代,箭袋充滿的人是有福的,我們千萬不能捉住兒女不放手,他們不屬於我們的,他們是耶和華的產業,神在他們的身上有美好的旨意,是耶和華在建造房屋,我們的努力才能乘風!

我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

2. 我們乘風還是捕風,在乎你是否願意把孩子射出去,讓神使用!

3. 去年差傳大會的講員蔡元雲醫生,他去年九月與長子蔡廉明(Andrew)來我們教會分享,廉明是做媒體的,目的是透過媒體去影響這一個世代的年輕人去認識神,他十年如一日,堅守崗位,不問回報,去年他監製的電影《十年》被選為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成本只有五十萬港幣,票房卻賣了近六百萬港幣,內容是由五個故事合成,反映香港現實社會的問題,十年之後香港是會如何,啟發社會去思考。


2. 蔡廉明就是一個乘風例子,每天辛苦工作,卻因為與神要做的事連上了,使他的工作滿有意義,而且蒙神的賜給,得神的喜悅,更得人的稱讚。

他的母親兩年前去世,我相信她在天之靈,一定為這個兒子感謝神,作父母的,最大的滿足是孩子被神使用,像箭射出去,影響世界!你說是不是?


3. 你是捕風的父母?還是乘風的父母?




結論

葛培理的夫人,鍾路德 1920 年生於中國江蘇省清江浦(今淮安市),她的父親鍾愛華醫生是美南長老會派到中國的醫療傳教士,與葛培理結婚,生下五個兒女,2007 年過世,享年八十七歲,在她追思禮拜上,她的兒女分享母親對他們的影響,令人感動,以下是一首他們獻給母親的詩歌,"Give me Jesus." 送給今天所有的母親,母親節快樂!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一鴨兩吃,詩篇一百廿七篇寫了兩篇不同的講章,第一篇把第一至二節的對比應用在工作上,第二篇應用在父母教育孩子上,第二篇更能把經文第三至五節用上,是作者原本的應用,把捕風與乘風的對心應用在教育兒女上。

2. 這一篇講道的大綱,我重寫了好幾遍,最後把重點放在第三至五節上,如何讓神在教養兒女上建造?這樣三點是平行的,而且強調應用!









Tuesday, April 26, 2016

乘風的人,詩 127

乘風的人
詩篇一百二十七篇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6.04.24
國語堂、英語堂




引言

1.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做惡夢的經驗,不知道你的惡夢與什麽有關?我很少做惡夢,但我作的惡夢都是和我的工作有關的;1)我作夢上講台之後,發現帶的講章是錯的,或講道的發音不準,聽眾嘩然大笑,我呆在那裡,不知道講錯了什麽!2)作夢去醫院探訪,晚了一天去,病人死了,面對著家屬不知道該說什麽,頭腦一片空白!

這些惡夢背後顯示工作帶來的焦慮,不論你在任何一個行業,甚至只是個在家帶孩子的媽媽,都會感覺到工作不容易,工作的壓力誰都有!

2. 可能你也是一樣,作的惡夢都是與你的工作有關的,而且你每天努力工作,勞心勞力,「勞苦,汗流滿面。」(創 3:17-19),我們如何在能在我們每天做的事情上,面對壓力與困難而能乘風破浪,在工作上有真正的意義?

3. 詩篇一百廿七篇是我最喜歡的詩篇之一,因為它將我每天所做的與神接軌連上,幫助我面對工作。



作者

「所羅門上行之詩」(詩 127:1)意思可以是指所羅門寫的上行之詩,上聖殿敬拜神的詩;也可以是寫給所羅門上聖殿敬拜神的詩(The song FOR Solomon),是大衛為年輕的兒子所羅門寫的,教他如何去做以色列的王。


大綱

五節的詩可以分為兩段:
1-2 是兩種人的對比
3-5 是這對比的一個例子



結構

第一段:兩種人的對比
1-2a 第一種人:枉然的人,共七行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
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
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
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你們清晨早起,
夜晚安歇,
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

2b 第二種人:乘風的人,只有一行

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

不對等不平衡的結構。





一、枉然的人,1-2a

1. 第一至第二節上,「枉然」(in vain)重複了三次,暗示了二次,位置都在句首,表示強調的語氣。


「枉然」勞力建造
「枉然」警醒看守
「枉然」清早起來工作、讀書
「枉然」很晚才回家休息
「枉然」吃勞碌得來的飯

「枉然」的意思是「無用、一文不值」(worthless)、「空洞」(empty)、「虛空」(vain)。

2. 勞力建造房屋,我們知道所羅門用七年的時間建造聖殿(王上 6:38),金碧輝煌,雖然不是很大的房子,卻是所羅門精心的建造,他也用了十三年建造了在耶路撒冷的王宮,那是很大的房子,還有建造了在耶路撒冷其他的建築,其他地方的行宮,所以所羅門是王國時代最偉大的建築家。

大衛告訴所羅門,這一切都是枉然、無用、空洞、沒意義的,如果「耶和華不是建造房屋的」,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今天是我們在建造,是我們在上班,又沒有見到耶和華在建造房子,又不是祂在上班,「耶和華建造房屋」是什麼意思?

3. 第一、建造房屋、看守城池、清早出門工作、很晚回家休息、努力的工作,都不是壞事,不是得罪神的事,問題是我們每天忙著的事情,是否是神所關心的事情?是否神要做的事情?我們建造的房屋是否神要建造的房屋?若果不是的話,那我們的努力,都是沒有意義的,都是空洞的,不值的!

4. 第二、這不是說我們的工作就完蛋了,房屋就建造不起來,城池就看守不住,你勞碌早出晚歸辛辛苦苦工作卻沒有飯吃,你的房子可以很大,你勬碌可以有飯吃,你的工作可以有成果,生意可以做起來,診所的業務可以蒸蒸日上,可是若你所建造的不是神要做的事,那你所做的都是枉然!沒有意義!沒有永恆長久的價值,你的工作只會消耗你,卻沒有永恆的意義,是神不會看重的!

5. 讓我們自我反醒一下,今天我們工作的意義,是否是神所關心、神要做的事呢?

神要做的事,不單單只在教會裡,各行各業都是神關心的,都有神要做的事,問題是我們與神是否連上,還是我們只顧自己要做的事?

今天很多人工作的目的,只是為了錢,那一種工作能賺最多的錢,賺錢最快,現在中國年青人最羡慕的工作是金融投資銀行家,在美國長春藤學校的商學院都滿了從中國來的年青人,他們的夢想就是用別人的錢去賺錢,投資的目的或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會賺錢的就是好貓,不論是黑貓還是白貓,做生意的底線就是錢,賺錢成為許多人工作唯一的目的。

若是這樣的話,詩人告訴我們這都是枉然,你一切的努力一切的成就,若沒有神要做的事,你所做的都是枉然,沒有意義,最後,都是枉然。

6. 英國蘇格蘭的運動員,李達(Eric Liddell),一九零二年生於中國天津宣教士父母的家,五歲與哥哥回到英國上學,廿二歲從愛丁堡大學畢業,被選為英國奧林匹克賽跑的運動員,代表英國參加巴黎的奧運會,最後成為四百米的金牌冠軍。

他有一句名言:「我相信神造我是有目的的,他造我跑得快,當我跑的時候,我感覺到他的喜悅。」

他的故事拍成電影,《烈火戰車》,電影中李達賽跑的時候,上身直挺,嘴巴大張,這姿勢其實是真實的寫照。


當你的工作,是神要你做的,你會感到神的喜悅。這就是第二種人:「神喜悅的人」(詩 127:2b)



二、乘風的人,2b

1. 第二種人的對比只有一行,「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2b)描寫第一種人:「枉然的人」有七行,描寫第二種人:「乘風的人」卻只有一行,是不平衡的結構,若把掤掉的補回來的話,應是這樣的:


若是耶和華建造房屋,
建造的人就是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
若是耶和華看守城池,
看守的人就是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
你們清晨早起,
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
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

2.  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原文的意思是「耶和華所親愛的,就算他在睡覺中,神必加添給他」(God gives to his beloved even in his sleep.),當我們的工作是神的工作,我們有神的喜悅,是神所親愛的人,就算我們在睡覺中,神也加添我們工作的價值。

這不是說我們可以偷懶去睡覺,意思是你整天努力工作,晚上休息的時候,不做工的時候,但因為你做的是神要做的事,神在你睡覺的時候,仍加添你工作的果效與價值,使你手所做的工得以堅立。

你睡覺的時候,你的股票在長,田的菜在長,一切都開花結果,神繼續的加添給你。當然這裡的重點,不是單單在結果上,更是從意義與價值來看,神不繼加添給你,給你意義,你有神的喜悅!

3. 「神所親愛的」(the beloved)希伯來文是 yadid,在聖經中出現過八次。當所羅門出生的時候,神喜愛他,差先知拿單去給孩子一個小名:「耶底底亞」(Jedidah),「耶和華所親愛」(the yadid of Yehweh)(參撒下 12:24-25)。

所羅門的財富、智慧與尊榮是怎樣來的?王上三章告訴我們是他在睡覺中,神賜給他的,在夢中,他求神給他智慧,使他可以管理以色列民,神在夢中,賜給他無上的智慧,是「以前沒有的... 也是以後沒有的」智慧(參王上 3:12),所羅門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聰明的人,是神在他睡覺中加添給他的。

記錄上,世上最聰明的人之一是韓國人金恩榮(Kim Ung-Yong),他的智商是 210,兩歲就會說四種言語,韓文、日文、德文、英文;四歲就能用八種語言寫詩,四歲開始上大學,八歲被邀請去美國的太空中心作研究的工作,而所羅門給金恩榮更聰明,智商可能三百、四百、甚至五百,他的腦比任何人都轉得快,什麼都一學都懂,而他的智商是神在他睡覺中加添給他的。

還有財富、尊榮,因為他求智慧,神把富足與尊榮都賜了給他,買一送二,而且都是在睡覺中,神給他的!

耶和華的 yadid, 就算在睡覺中,神都加添給他!

4. 兩種人的對比,「枉然的人」與「乘風的人」,兩種人都一樣工作,一樣建造房屋,一樣早出晚歸,一樣吃勬碌得來的飯,不同的時,「枉然的人」工作,神不在他的工作之中,他做的事與神不相干,而「乘風的人」,他的工作正是神要做的事,他做的正是神看重的事,結果很不相同,「枉然的人」最後是空虛的、無意義的,而「乘風的人」卻蒙神的喜劇,在睡夢中,也得到神的賜福!

5. Duane Litfin 用兩幅圖畫去描寫這兩種人。

第一幅圖畫是描寫「枉然的人」,希臘神話中一個受惩罸的人,西西弗斯(Sisyphus)每天都要把一塊巨大的石頭從山下推上山頂,辛辛苦苦推上去,最後石頭又滾回原處,第二天又重新再來,每天都是這樣,永恒不變,這是最可怕的惩罸。

這是枉然的人之代表,今天很多人都是這樣,每天忙著無意義的追求,早出晚歸,吃勞碌得來的飯,整天忙著在永恒中沒有意義的事情,浪費人生,浪費精力。如果你的工作是這樣,你是另一個西西弗斯,不同的是他有永恒的時間去浪費,而你只有這有限的一生,過了一天就少了一天,你願意這樣的生活嗎?


6. Litfin 的第二褔圖畫是描寫第二種人:「乘風的人」,熱氣球!上面是五彩繽紛的氣球,因為裡面的熱空氣昇上了高空,人坐在吊藍中乘風而飛。坐過熱氣球的人會告訴你,在吊藍上完全感覺不到風,非常的安靜,你卻以最高可以達 245 英哩的速度往前飛,地面的人覺得你飛得很快,你卻不知道你的進度是那麽快!因為你是乘著風。


這就是「神所喜悅的人」!他是乘風的人,因為他整天忙著的事就是神要做的事,神所關心的事,就算在睡眠之中,耶和華也加給他!神應許你的勞力有永恒的果效,永遠被記念。

7. 我在各行各業中都看見有這兩種人,我看見在各行各業中許多人,每天掙扎,努力工作,早出晚歸,用心用力,但所忙的事卻不是神所關心的事,結果工作雖然有成果,卻都是枉然,是他們的計劃,他們的目標,與神沒有任何的關係。

我又看見在各行各業中,有不少的人,同樣勞心勞力地工作,早出晚歸,但他們所做的是神關心的事情,是神要做的事,結果他們的一生像乘風的人,在永恒裡日飛猛進,別人都會覺得不一樣,有神的喜悅,他們的影響像勇士手中的箭,投到很遠很遠,被神記念。

這兩種人主要的分別是乘風的人所做的事所忙碌的事,是神的事,是神所關心的事,是神所喜悅的事!

8. 各行各業都有這兩種人,包括在教會工作的牧師,有些牧者忙碌著神不關心的事,也有傳道人也是同樣忙碌,卻是乘風破浪,乘著神的風,因為他們做的是神關心的事。

如何知道在你的工作上神所關心的事?



三、神所關心的事

1. 斯托德(John Stott)給工作的意義下了一個很廣的定義:「工作就是人藉著他的體力和心力去服事他人, 自我實現、造福社會、榮耀神。」


工作的意義歸納有三:
1)服事別人、造福社會;
2)自我實現;
3)榮耀神。

工作的意義必需從神的角度去了解,讓你的工作與神關心的事情連上。所以對你的工作,你可以問一問以下三個的問題去尋找工作永恒的意義。

2. 第一、你的工作如何服事他人?如何造福社會?

這是去年我們說過基督徒文化的使命,神而我們幫助別人,建造別人,造福社會,「生養眾多,遍滿全地」。你的工作如何與神關心的文化使命連上?

做記者的,你如何決定什麼新聞去報導,什麼新聞不報導?是從你個人的收益為出發點?還是以別人的益處、造福社會為大前題?

一個化學工程師如何服事他人?這是神關心的事。

在中國我曾經遇上一個年青的工程師,他在政府的部門上班,工作是測量水的質量,把數據送交給政府環保的部門,上司跟他說,好的合標準的數據才送上去,不好的不合格的不能送上去,上面是不喜歡不合格的數據的,所以下了雨,水的質量好的時候,才去測量水質,平常受污染的水卻不要管,這位基督徒的工程師問我怎樣看?我說這樣的工作並不服事人,造福社會,反而是危害社會的安全,若不能改變部門的做法,最好是另找別的工作。

這工作雖然很穏定,收入也很不錯,是與他的專長有關,再去找別的工作可能不容易,但若是與神所要做的事沒有關係,甚至是神不喜悅的事,這樣每天工作是枉然的。

結果他真的去換了一個工作,在新的工作中,他快樂了佷多,覺得工作開始有意義了。

3. 我認識一位年青的科學家,他研究血液中的一個指標去使治膀胱癌的藥更有效,他很專業,有很好的訓練,他告訴我膀胱癌是美國男人中第四主要的癌病,今年估計有一萬六千四百人會因膀胱癌而去世,他每天努力工作,希望工作有結果可以去幫助這些的病人,這是神關心的事,最近他的研究有了成果,他分享乘風的經歷,因為他看到他幫助的人。

4. 我們當中有很多的從事電腦行業的,整天對著電腦,看不見人,真的不容易看見我們的工作如何的幫助他人,所以我們可以問第二個問題。

第二、我的工作如何使用神給我的才幹與恩賜?

神造我是有目的的,祂也給我不同的才幹與恩賜,正如李達所說的,當我們用從神而來造我的目的,我們是可以感到神的喜悅。

當我神學畢業的時候,我想去進修心理輔導,那是很流行的專業,也是為了幫助他人,但神並沒有造我是一個心理輔導員,當我聽別人痛苦的經歷,我晚上會睡不著的,感謝神,學校沒有收我去讀心理輔導,我現在知道這並不是我的恩賜。

我的妻子卻是一個很好的心理輔導員,這是神給她的恩賜與才幹,當她去做的時候,她做得很開心,很滿足,有神的喜悅,使用我們神給的才幹是是神關心的事,當我的工作用上了神給我的才幹,我與神的計劃連上了。

神給你的恩賜與才幹是什麽?你知道嗎?你的工作用上了神給你的才幹嗎?

5. 第三、我的工作榮耀神嗎?榮耀神的意思是我有沒有彰顯神的屬性,有沒有讓神顯明,有沒有讓別人從我的身上認識神?

Peter Wagner 指出文化七個鑄模(7 mountains of influence in culture):

  • 家庭
  • 信仰
  • 教育
  • 政府
  • 商業
  • 藝術
  • 媒體

這七座文化的山頭都需要有神的見証去彰顯神的旨意與榮美,當你的工作與神的榮耀連上關係的時候,你就是乘風的人了,你的工作就有永恒的意義。

我認識一位建築師,他設計空間的使用,他感到神的榮美,優雅、和諧、實用,這都是神的美好,使人能享受神的美好,他每天的工作都充滿了熱情,因為他在榮耀神。

今天不論你是醫生、律師、音樂家、做生意的、老師、工程師、主婦、牧師,在各行各業中,我們都可以榮耀神,這使我們的工作與神要做的事連上了。

6. 第三至五節是乘風的一個例子。當我們每天努力的養育孩子,我們是否與神要做的事連上?


孩子並不是我的事而已,兒女是耶和華的產業,神有神要做的事,當我們教養孩子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做神要做的事,還是只是關心我們要做的事?這是養孩子是否枉然還是乘風的分別。

若耶和華養孩子,我們養孩子就有的喜悅,神在我們睡眠的時候,也加給我們,我們乘著神的風,孩子成為神的賞賜,是我們手中的箭,我們成為有福的人,影響深遠,甚至可以跨代的影響,我們在人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


結論

1. 去年差傳大會的講員蔡元雲醫生,他去年九月與長子蔡廉明(Andrew)來我們教會分享,廉明是做媒體的,目的是透過媒體去影響這一個世代的年輕人去認識神,他十年如一日,堅守崗位,不問回報,去年他監製的電影《十年》被選為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成本只有五十萬港幣,票房卻賣了近六百萬港幣,內容是由五個故事合成,反映香港現實社會的問題,十年之後香港是會如何,啟發社會去思考。


2. 蔡廉明就是一個乘風例子,每天辛苦工作,卻因為與神要做的事連上了,使他的工作滿有意義,而且蒙神的賜給,得神的喜悅,更得人的稱讚。


3. 你是枉然的人?還是乘風的人?









討論問題

1. 你作惡夢嗎?你的惡夢主要與什麼有關?你的工作與你的惡夢有沒有關係?
2. 什麽是「枉然的人」?他的枉然是什麽原因?
3. 什麽是「乘風的人」?他乘風的原因是什麽?
4. 如何找到工作的意義?工作除賺錢養家之外?還有什麽的意義?
5. 請分享你工作的意義。
6. 你的工作如何的服事他人?
7. 你的工作如何造福社會?
8. 你的工作如何實現神給你的才幹與恩賜?
9. 你的工作如何榮耀神?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Sunday, April 17, 2016

什一奉獻,民 18:21;申 14:22-29;太 23:23;出 23:19;申 26:4-11;瑪 3:10;箴 11:24-25;林後 9:6-7;路 6:38

什一奉獻
民數記十八章廿一節、申命記十四章廿二至廿九節、馬太福音廿三章廿三節、出埃及記廿三章十九節、申命記廿六章四至十一節、瑪拉基書三章十節、箴言十一章廿四至廿五節、哥林多後書九章六至七節、路加福音六章三十八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6.04.17
國語堂
2016.05.01
粵語堂、英語堂



引言

1.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面對如何使用金錢的決定,最近我看一篇文章,是兩個行為和腦的科學家,斯蒂芬利亞(Stephen Lea)和保羅韋伯利(Paul Webley)研究金錢對人的影响,他們用兩樣東西來形容金錢對人的作用,第一、金錢是一個工具,就好像電腦是個工具,手機是個工具,筆是個工具一樣。我們看重金錢,因為它是非常有用的。它讓我們支付賬單,讓我們熱的時候有空調,天黑的時候可以開燈,讓我們中午可以去買飯等等。我們看到在耶穌銀錢的比喻,主人給他的僕人一定數額的金錢,然後對他們說,用這個錢去工作,直到我回來。這是金錢只是工具的意思。

但兩位科學家發現,有科學的証據,証明金錢對人更像毒品。錢使人的腦產生化學作用與行為的改變,就像藥物一樣。金錢讓我們感到我們本來不會有的感覺,它使我們從痛苦暫時的逃避或者給我們幸福瞬間的幻覺,好像藥物或毒品的作用一樣。我們渴望金錢,因為我們想要的那種幸福的感覺。讓我們上癮,沉迷於金錢帶給我們欲仙欲死的感覺。你明白這兩位科學家說的是什麽嗎?「你要發財了!」「你要變為富翁了!」你看看你多麽興奮!眼睛閃閃生光,充滿了期待的感覺!像吸毒一樣!

2. 這就是為什麼「奉獻」是很難講的題目,什一奉獻更難講。這就像把糖果從一個兩歲的孩子的手中搶走一樣困難,或者是不准一對熱戀中的情侶見面一樣痛苦,比酗酒或吸毒的癮君子戒毒更不容易。

這就是為什麼有足夠金錢的人,還是日以繼夜地賣了命去賺更多的錢,這也是為什麼人為了錢犧牲了家庭,損害友誼,放棄信仰,甚至為了錢變了另一個人一樣。

3. 金錢是一種工具,錢是一種上癮的藥物。若按聖經的講法,錢是一個僕人,或者錢是一個偶像。您的錢是服侍神的工具呢?還是你讓錢成為自己的藥物?你存儲天上的財寶呢?或者你是放在神台上的偶像?錢是一個偉大的工具,但它也可能是一個致命藥物。如果我們能夠從金錢的捆绑中釋放出來,讓金錢只是一個工具,這不是很好嗎?

4. 神在聖經中告訴我們一個方法可以將我們從金錢不再成為我們上癮的藥物:這個方法稱為「什一奉獻」(tithe)。



什麼是什一奉獻?

1. 希伯來文的意思是「十分之一」。假若我什一奉獻 $500,我的收入就是 $5,000,你的數學不錯。若你一年只什一奉獻 $500, 只有一個可能,就是你一年只有 $5,000 的收入,這才是什一奉獻,不然那就不是什一奉獻了,是不是這樣?

2. 去年,2015年,我們的教會有差不多 900 奉獻單位,一個單位可能就是一個家庭或一對夫婦,所以奉獻的人真的不少,但大約 300 個單位,三分之一的人的奉獻是 $500 或更少,這些可能是過路的,或剛來的,是可以理解,但其他的人,若是什一奉獻的話,這意味著這些人去年只有 $5,000 或以下的收入!是不是這樣算的?根據統計,這個情形過去六年都一樣,比率上沒有太大的不同!

我們不清楚大家的收入有多少,我們也不想知道,粗略的估計,我們只有約十分之一的人實行什一奉獻!

3. 什一奉獻或者多過什一奉獻,實在是很困難的事,奉獻是困難的,什一奉獻更難。什一奉獻是上帝的改變我們把金錢變為偶像的方法。有關十一奉獻,聖經有三個主要的教導。



一、什一奉獻是聖經舊約與新約的教導


1. 「什一奉獻」這個詞,在聖經中出現 22 次,舊約和新約都有。利 27:30-31;民 18:21-26;申 12:17; 14:22-28;申 26:12; 代下 31:5-6;尼 10:37; 13:12; 瑪3:10; 和太 23:23;路 11:42 耶穌的教導。

2. 在舊約中,什一奉獻不僅僅是十分之一。以色列人不單只有一個什一,他們有三個不同的什一。對以色列來說,什一奉獻是神的子民生活的一部份,豐富地、精彩地、俱體地活出信仰生活的實體,目的不是機械性的順服,而是締造一個偉大、快樂、自由與慷慨的屬靈群體。

我們要求神幫助我們,活出神的計劃,讓我們成為一個慷慨的群體,使我們可以把金錢作為一種工具,而不是一種上癮的藥物,讓金錢成為服侍神的僕人,而不是我們心中的偶像!。

3. 以色列人第一個什一是給利未人的,「凡以色列中出產的十分之一,我已賜給利未的子孫為業;因他們所辦的是會幕的事,所以賜給他們為酬他們的勞。」(民 18:21)


以色列佔領的應許之地,以色列各支派得到了土地,除了利未支派,利未人在聖殿(會幕)中服侍,因此其他以色列人要以收入的十分之一獻給神,支持利未人在殿中全職的事奉神。

我們的教會年度總預算,約 43%用於支持在教會的牧者和受薪的工作人員,你知道我們有多少員工呢? 我們有十四位受薪的教牧,五位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和一些兼職受薪的同工。他們在神的家中服侍,以色列人第一個什一奉獻給神是支持在教會服侍神的人。

4. 然後第二個什一奉獻給神是崇拜和教會其他活動的使用(申14:22-23),以色列人第二個什一奉獻是帶到耶路撒冷支持聖殿的開支。


神的家一間教會開支非常之大,我們三座建築物,包括燈油火爉、第三期貸款的開支佔我們一年的預算 22%,水電費一年就 $100,000, 保險費包括三輛小巴與房子的保險一年 $82,000,清潔費用一年 $110,000, 剪草一個月就 $2,000,一年 $24,000,還有各種的維修,電梯、空調、屋頂、廚房、換電燈泡... 等,一年的預算就是 $101,000...

還有教會各項的活動開支,Alpha, MEJ, 福音營,兒童主日學,青少年營會等,佔預算的 15%,像崇拜部一年的預算,包括音响、電腦設備、網絡等,今年的預算是 $70,000,

其他還有差傳經費,佔總預算 18-19%,差傳與短宣的費用今年是 $666,000,

這些的開支以色列人是用第二個什一奉獻來支付的。

5. 我想請你特別注意一件事情,這些的開支並不是用在別人的身上,而是用在我們自已的身上。以色列人每天去聖殿中禱告敬拜神,獻祭,每個安息日去聖殿中聆聽神的話,每年有八個主要的節日,各地的人都來到聖殿來守節,聖殿所有的開支是為了我們在神面前歡喜快樂的生活!

請注意申 14:26, 「你用這銀子,隨心所欲,或買牛羊,或買清酒濃酒,凡你心所想的都可以買;你和你的家屬在耶和華你神的面前吃喝快樂。」聽起來,這像我們的小組聚餐,把食物買來,帶來,在神的殿中吃喝快樂,或像我們主日的午餐,初期教會每天在教會中守主的餐、聚會與聚餐,所以 potluck 是很合乎聖經的,以色列人用第二個什一去享受在神面前吃喝快樂和在聖殿中一切的活動!


6. 一周六天,我小心翼翼地吃。但是到了星期天,我可以隨心所欲,高高興興的吃喝快樂。星期天,我崇拜,星期天我奉獻,星期天我吃、我喝,星期天應該是我最喜歡的日子,是一個慶典。我們奉獻需要與歡歡喜喜和慶祝連上關係!

請你到教會各處觀察一下,看看孩童學習愛耶穌,背誦聖經,上兩週,我們有 182 小孩參加背誦聖經比賽,110 個進入決賽,33 個小孩一字不留的把所有的經文背了下來。你可以去看看昨天的啟創活動,我們向八十多位的朋友分享我們的信仰。這週末,在一百五十位粵語的弟兄姊妹一連三天在教會舉行退修會,講解「生與死」的問題。你可以去看看每週的主日學校和門訓小組,一同學習聖經。你可以去參加我們的英語崇拜,聽聽我們的青少年是如何看到神在他們每天的生活中的顯現(God's Sighting)。我們的下一代 70-80% 大學畢業後去仍然保留他們的信仰,繼續上教會,跟隨神。參觀這一切之後,告訴你自己,我什一的奉獻給神的,有助這一些的發生,你的奉獻需要與這些美好的見証連在一起,你使這些事情發生,你的心必充滿了感謝與喜樂。

7. 有人常常問:「我應該把我的什一奉獻給教會?還是給其他慈善機構?」我猜想你問錯人了,作為一個教會的牧師你說我應該如何回答?我相信什一奉獻不是一件機械的事情。但我一直以來,是先把十分之一奉獻到教會,使神的家有糧,然後在什一之上,再給其他的需要。

8. 以色列第三個什一奉獻被稱為窮人的十分之一。每第三年收集一次,這樣,「在你城裡無分無業的利未人,和你城裡寄居的,並孤兒寡婦,都可以來,吃得飽足。」(申 14:28-29)這是我們扶貧的 M68 基金,今年的預算是 $160,000. 支持包括北京的一間民工子弟學校,去年我們支助他們建了學校第一間的浴室與沖水的洗手間,今天我們中午也義賣甜品,收到的錢不是支持我們短宣自已的費用,而是支持學校的一個營會的費用。M68 也支持本地的一些扶貧工作,包括照顧露宿者、貧民區的兒童中心、孕婦中心、與服務中國人的光盬社等,聖經說:「這樣,耶和華你的神必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申 14:29)。


9. 以色列人這三個什一奉獻,加起來總共是收入 20-23% 之間。這是舊約以色列人生活的方式,那麼,新約對什一奉獻有什麽教導?

耶穌在馬太福音23章23節與路加福音 11 章 42 節說,「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新約耶穌並沒有廢除什一奉獻,祂說:「那(什一奉獻)也是不可不行的。」「那」是指什一奉獻給神,是不可不行的!行公義、好憐憫、信實是我們當行的事,但耶穌沒有說什一奉獻就不用了。新約是恩典的時代,我們憑恩、藉信、靠耶穌白白稱義,得與神相和,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成為聖潔,靠耶穌的生而經歷生命的改變,我們的一切都是屬神的,新約沒有給我們一個數字應該奉獻多少,10%是一個好的開端。

10. 我們當中對很多人來說,能夠像以色列人一樣,可以奉獻遠超過 10%。什一只是個起點,不是一個上限。

如果你是耶穌的跟隨者,但你還沒有什一奉獻,你應該學習什一奉獻,我們的主人不是金錢,我們的主是耶穌,錢是屬於神的,是服侍主的工具,從來沒有修車的人愛上了修車的工具,沒有挖油的抱著挖油的機器不放,什一奉獻可以把我們從金錢的捆綁中釋放出來,讓我們可以自由地跟隨主。

11. 中國文化中的錢是我們拜的偶像,是屬靈的堅固當壘,我們看錢看得很重,有錢就有地位,有錢就有身份,金錢決定我們的勞動工作的結果是好還是壞,金錢決定我們是誰,錢給我們安全感,賺錢的先生是好丈夫,不會賺錢的老公是懦夫,賺大錢的兒子是優秀的兒子,嫁個有錢人的女兒是聰明的女兒,唯一會賺錢卻不是好東西的是牧師,會賺錢的牧師是貪錢不可要的牧師。錢把我們牢牢的鍞住,這是我們文化堅固營壘,金錢成為我們的藥物和偶像。

我們想要跟隨耶穌,但放不下金錢所帶來迷人的感覺,錢成為跟隨主的致命弱點。我們當中有人不願意加入教會為會員,因為他們不願意奉獻。我們有人甚至不想參加小組或教會的活動,因為他們不願意奉獻。

我們有人很願意幫助教會,幫助別人,奉獻時間和精力都願意,卻不願意奉獻,任何東西都可以獻上,但錢卻是不行。錢使我們上癮,給我們幸福的感覺,安全的感覺,讓我們沒有辦法放手!是不是這樣?

12. 讓我們跟隨主的人學習什一奉獻,脫離金錢的捆綁,奉獻是需要操練的,它和其他屬靈的操練一樣,愈奉獻愈能奉獻,你願意踏出第一步嗎?

如果你的現在財務狀況是一團糟,你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才能達到什一奉獻,你可以從百分之一開始,慢慢增加,但是,你要決定在金錢的事上順服神。什一奉獻是上帝醫治我們對金錢的上癮之道,你可以因為順服神而自由,你願意嗎?



二、獻上初熟的果子


1. 上帝說,「地裡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華你神的殿。」(出 23:19)以色列人以務農為生,生活一天算一天,一年算一年。如果地沒有生產,他們會餓沒飯吃。所以,當他們看到的最早的植物水果出現的時候,稱為初熟的果子,他們充滿了感激之情。這意味著將要生出來的收成,以色列人可以活下去。因此,以色列人將最好的、最健康的、最早的第一批初熟的果子獻給神,說,「我要將這個獻給神。因為是上帝給了我一切,所以我要獻給他。」



2. 對我來說,給神第一個果實是信心的行動。第一個果子是眼可以見的,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麽事情,我會等到我把整個農作物都收了,我有足夠的,我的需要有保証,然後才把該獻的獻上,是不是?

3. 但以色列人是獻上初熟的,承認上帝是首先的,我現在有的、將來有的,都是從神而來,奉獻初熟的是承認這一切都是神給的,不單是我努力的成果,謙卑的人是慷慨的人,這是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的結果。這是上帝給了我,所以,我要還給他,這樣的奉獻的結果是心中充滿了感恩與喜樂。

4. 在舊約中,獻上初熟的果子是個重要的慶典,帶來許多快樂的聲音。以色列人用迪士尼園遊會遊行的方法,把他們初熟的果子帶到聖殿獻給神。他們用橄欖葉做一個冠冕放在一頭牛的頭上,走在前頭,有人吹著笛子帶路,把初熟的果子獻上。

祭司用一個籃筐,眾人把初熟的果子放進去,富有的人會把準備好的金子與或銀子放進籃子裡,窮人可能只獻上幾棵初熟的橄欖,「祭司就從你手裡取過筐子來,放在耶和華你神的壇前。」(申 26:4)


對上帝說,「我祖原是一個將亡的亞蘭人,下到埃及寄居。他人口稀少,在那裡卻成了又大又強、人數很多的國民。埃及人惡待我們,苦害我們,將苦工加在我們身上。於是我們哀求耶和華我們列祖的神,耶和華聽見我們的聲音,看見我們所受的困苦、勞碌、欺壓,他就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並大可畏的事與神蹟奇事,領我們出了埃及,將我們領進這地方,把這流奶與蜜之地賜給我們。耶和華啊,現在我把你所賜給我地上初熟的土產奉了來。」(申26: 5-10)。

5. 背誦那些話是猶太人中最高的榮譽之一,是生命的亮點。拉比們時常為誰在獻上初熟果子的時候說這些話而大大的辯論:「我的父親是一個流浪的亞蘭人,但我卻不用流浪。神對我這麼好。現在我獻上初熟的果子。」

保羅說耶穌是那些已經睡著了的聖徒初熟的果子。神把蘆葦綁在耶穌的身上,祂是神最好、最美初熟的果子,當耶穌在墳墓裡走出來的時候,意味著我們也要遵循,從死裡復活。

6. 獻上初熟的果子是一種的心態,首先的歸神,最好的歸神,先把什一獻上,再想想如何使用其他百分之九十。

獻上初熟果子的心態之相反是獻上最後的果子,當我拿到工資後,我先付我所有的賬單,盡上我的所有義務,解決我所有的支出,然後我等到月底看我還剩多少錢奉獻,那個時候通常還剩多少錢?通常並不多。虔誠的猶太人說,「我不打算給神剩菜。我要給他第一個果實。」告訴神你上帝是在你的財務生活上為首的。



三、什一奉獻是蒙福之路


1. 什一奉獻是蒙福的路。瑪拉基3:10,「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這是聖經中最被濫用的經文之一,什一奉獻不是一種交易,我什一奉獻一萬塊,神還給我一百萬,不過,經文基本的道理,神讓樂意什一奉獻的人蒙恩,這是聖經一貫的教導。


2. 箴言11:24-25是真的:「有施散的,卻更增添;有吝惜過度的,反致窮乏。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


3. 哥林多後書9:6-7 說同樣的道理,「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


4. 耶穌說同樣的事情,路 6:38:「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這是我最喜歡的經文之一,它用的圖畫文字,真的生動,你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而且給你的方法是你意想不到的:1)用十足的升斗量給你:2)連摇帶按;3)上尖下流:4)倒在你的懷裡,賜福你,直到無處可容。


(實物教材示範)


5. 我的見證,我從年輕的時候就相信耶穌,一直不斷的學習什一奉獻的功課,把初熟的果子獻上,有機會參與四個教會六次的建堂的奉獻,當我六十歲的時候回頭看,真體會神大大地賜福給我,是用十足的升斗量給我的:而且是連摇帶按,上尖下流,倒在我的懷裡,賜福給我,直到無處可容。

我向猶太人學習寫下了「十八祝福感恩」(18 Benedictions)。神是信實的!

1)上帝是應當稱頌的,為我從小有機會認識神感恩,祂給我一位敬虔的外婆,為我禱告,帶領我信耶穌,讓我小的時候就有機會事奉神。
2)上帝是應當稱頌的,因為我廿歲的時候認識了 Lily,同心同行四十年,結婚三十五年,一同培育敬虔的後代,她的功勞最大,她是我的 Jiminy Cricket,the Blue fairy 委任成為我的良心,她做事有原則,有智慧,我為她感謝神。
3)上帝是應當稱頌的,為我的父母感謝神,我很懷念他們,感謝他們養育的深恩,為我的兄弟姊妹感謝神,他們與他們的家人成為我的大家庭,感謝神。
4)上帝是應當稱頌的,為我的女兒感謝神,她是世上最甜的小女孩( the sweetest girl)!聰明、秀麗、愛人、愛神、孝順、能幹!
5)上帝是應當稱頌的,為我的兒子感謝神,他懂性,謙卑,有幽默感,是個好的男兒!
6)上帝是應當稱頌的,為我的媳婦感謝神,她美麗大方,從來發脾氣,我為她感謝神!
7)上帝是應當稱頌的,為我事奉四十年的教會感謝神,為休士頓中國教會、福遍中國教會感謝神,這是我屬靈的家、屬靈的群體, 支持我的成長。
8)上帝是應當稱頌的,為教會的長老感謝神,他們是我屬靈的長輩,監管我,督導我,保護我,告訴我我不喜歡聽的話,我為他們感謝神。
9)上帝是應當稱頌的,為我的同工感謝神,昨日我算了一下,四十年來超過五十個同事,教會的同工,他們是我的夥伴,我為他們感謝神。
10)上帝是應當稱頌的,為我的小組感恩,這麽多年來,我以組員的身份參加一個小組,他們成為我最好的朋友,我的小孩成為他們的小孩,他們的小孩成為我的小孩,他們的太太成為我太太最好的朋友,我們一同去短宣,一同去吃飯,彼此相愛,我為他們感謝神。
11)上帝是應當稱頌的,為神給我健康的身體感謝神,我並不以為健康的身體是理所當然的,或者是我賺回來的。
12)上帝是應當稱頌的,因為神捨免了我一切的罪過,我常常犯罪犯錯,耶和華有恩典,有憐憫,沒有按我的罪對待我,我心被恩感,為此感恩不已。
13)上帝是應當稱頌的,為我有永生的盼望感謝神,有福的確據,使我不害怕死亡,天天盼望主耶穌的再來,不要小看這活潑的盼望,它是喜樂人生的基礎,死亡有什麽可怕,感謝神。
14)上帝是應當稱頌的,因為祂聽人禱告,在深淵我向神呼求,神應允我的禱告,感謝神。
15)上帝是應當稱頌的,因為祂保守我脫離兇惡,在危難的時候搭救我。
16)上帝是應當稱頌的,為我接受訓練的達拉斯神學院感謝神,老師們教我解經,教我講道,教我事奉,我常說我天天為神學院給我的神學訓練感謝神。
17)上帝是應當稱頌的,為我有事奉的機會感謝神,讓我服侍不同的群體,牧養教會,我感到非常榮幸,是我不配有的,我為此感恩不已。
18)上帝是應當稱頌的,因為神的國降臨,因為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這是我最喜歡的經文之一,它用的圖畫文字,真的生動,你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而且給你的方法是你意想不到的:1)用十足的升斗量給你:2)連摇帶按;3)上尖下流:4)倒在你的懷裡,賜福你,直到無處可容。

你願意學習什一奉獻嗎?




討論問題

1. 金錢是工具?還是葯品?是僕人?還是偶像?
2. 什麽是「什一奉獻」?你對什一奉獻最大的困難是什麽?
3. 請解釋以色列人第一個「什一奉獻」是為了什麽?第二個「什一奉獻」是為了什麽?第三個「什一奉獻」又是為了什麽?福遍教會的開支分三部分:約 40% 支持同工的開支,約 40% 在教會的場地、維修、與支持各樣的活動之費用,其他 20% 用在差傳與扶貧的工作上,你認為這樣的分配合理嗎?為什麽?你的奉獻與這些的費用開支有什麽關係?
4. 獻上初熟的果子對你有何意義?為什麽神吩咐我們獻上初熟的果子?我們如何實行獻上初熟的果子?
5. 什一奉獻是蒙福之路,你同意嗎?有何聖經的根據?
6. 我如何操練什一奉獻的生活?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Monday, April 11, 2016

行公義, 《基督徒群體的生活六》,創 38

行公義
《基督徒群體的生活四》
創世記三十八章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6.04.10
國、粵語堂聯合崇拜




引言

1. 今天我們讀創世記第三十八章,「他瑪的故事」(我們要很小心發音清楚,不然就會變成了髒話!)

他瑪的故事是在約瑟的故事中間,第三十七章是約瑟被賣,三十九章是約瑟在埃及波提乏的家,而三十八章他瑪的故事夾在中間,兩者是有關連的,不是不相關的故事!

2. 38:1 「那時,猶大離開他弟兄下去...」他瑪的故事之男主角是猶大。


猶大是雅各第四個兒子,是耶穌基督的先祖(參太 1:3),神揀選了亞伯拉罕,萬國要因為亞伯拉罕的後裔(the seed of Abraham)得福,神揀選了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不是以實瑪利,神揀選了以撒的次子雅各,不是長子以掃,雅各十二個兒子中,猶大不是長子,他也不是好人,但神卻揀選了他,這是創世記的主題:救贖與揀選,猶大與我們一樣,都是罪人,卻蒙神的揀選與救贖,是神的恩典與主權!


3. 猶大不是好人,第三十八章記載他第一個犯的罪是娶了迦南女子為妻(38:2)這是神不喜悅的事,他卻不以為然,故事以極快的速度展開,猶大一口氣生了三個兒子:珥、俄南、示拉。他又為長子珥娶了事,名叫他瑪!他瑪結婚的時候可能還個少女,十幾歲的年輕媳婦。


第一至六節是故事的引言,主角猶大與他瑪在一頭一尾出場,中間的配角很快就下場了!「猶大的長子珥在耶和華眼中看為惡,耶和華就叫他死了。」(38:7)他瑪成了年輕的寡婦,也沒有孩子。

當時是男性的社會,女人守寡沒有兒子,成了無依無靠的人,在社會中是最弱勢可憐的群體,做公公的有責任照顧守寡的媳婦,若公公還有兒子,他的責任是要死者的兄弟將守寡的嫂嫂娶過來,生子歸死人的名下,承受死者的遺產,為死去的兄弟存宗立後,這稱為「轉房婚(Levirate Marriage: Levir 是丈夫的兄弟的意思),之後摩西的律法也有如些的教導。

所以第八節,「猶大對俄南說:「你當與你哥哥的妻子同房,向她盡你為弟的本分,為你哥哥生子立後。」」


4. 「俄南知道生子不歸自己,所以同房的時候便遺在地,免得給他哥哥留後。」(38:9)俄南很壞,佷自私,他知道生子不歸自己,歸長子的哥哥,繼承長子的名份,得雙倍的祝福,若他瑪沒生育,俄南就得了長子的名份,所以他與他瑪同房卻沒有讓他瑪生子,原文更有重複動作的意思,不是一次,而是多次!


「俄南所做的在耶和華眼中看為惡,耶和華也就叫他死了。」(38:10)

5, 「猶大心裏說:「恐怕示拉也死,像他兩個哥哥一樣」,就對他兒婦他瑪說:「你去,在你父親家裏守寡,等我兒子示拉長大。」他瑪就回去,住在她父親家裏。」(38:11)

猶大沒有讓示拉與他瑪同房,把她娶過來,沒有盡他的責任。這是第三十八章猶大的第二個罪。

他不單只因為害怕而漠視他瑪可憐的情景,他可能因為面子的問題,也沒有讓他瑪轉嫁別人,只把她打發走了,一過就是好幾年。


這就是「社會不義」的事,那些有能力的漠視那些沒有能力的需要,該做的沒去做,沒有盡該盡的責任,對弱勢的人、困若的人不聞不問,猶大對他瑪「不義」!

我們問猶大這樣做有什麼大不了?有需有的人那麽多,我們如何照顧得了?我有我的顧慮,好像猶大一樣,害怕失去了最後一個兒子,我已經死了兩個兒子,我還要把最後一個也犧牲了?我們對弱勢群體的責任真的是那麽嚴重嗎?

故事說到這裡,他瑪是被動的,她沒有說過一句話!可是故事開始轉向了。



第一幕:他瑪的行動


1. 機會來了,猶大喪妻,回到了單身的身份,「他瑪見示拉已經長大,還沒有娶她為妻」,就開始了一連串的行動,改變自己的前途,改變自己弱勢的情景,1)她脫了她作寡婦的衣裳,2)用帕子蒙著臉,3)又遮住身體,4)坐在亭拿路上的伊拿印城門口。(38:14)


她知道剪羊毛是 party 的時候,猶大必經過城門口,她設下圏套,為自己生子,讓猶大陷入性的陷阱。

2. 猶大看見他瑪,以為她是妓女,因為她蒙著臉,猶大認不得這是他的媳婦他瑪!故事在這裡就慢下來,描寫他們之間的對話:他說... 她說...

1)猶大說:「來吧!讓我與你同寢。」
      他瑪說:「你要與我同寢,把甚麼給我呢?」
2)猶大說:「我從羊群裏取一隻山羊羔,打發人送來給你。」
      他瑪說:「在未送以先,你願意給我一個當頭嗎?」
3)猶大說:「我給你甚麼當頭呢?」
      他瑪說:「你的印、你的帶子,和你手裏的杖。」

猶大的印、帶子,和手裏的杖是他私人的身份之表記,有如今天的身分證與信用咭。

一隻山羊羔(a kid),同一個字,第三十七章裡,猶大用一隻山羊羔的血,塗在約瑟的彩衣上,騙父親雅各說,「請認一認(hak-ker-na)是你兒子的外衣不是?」雅各「認得」(way-hak-ker)(創 37:32-33)。第三十八章,又是一隻山羊羔,利用一隻山羊欺騙人的猶大,卻因一隻山羊羔受他瑪欺騙,他瑪要猶大「請認一認(hak-ker-na)這印和帶子並杖都是誰的?」猶大「承認」(way-hak-ker)(創 38:25-26),作者用同一些字與描寫把約瑟的故事與猶大的故事連起來。

結果:「猶大就給了他她,與她同寢,她就從猶大懷了孕。」(創 38:18)



第二幕:猶大的悔改


1. 我們都說,他瑪真壞,引誘公公,設下性的陷阱,不知道她是因為報復公公,還是只是想為自己留後,她這樣做是犯了姦淫,是亂倫的行為!用這種方法,就算是伸長正義,也是不對的,是天理不容的事!

猶大不對,漠視他瑪的需要︳這是不義的事,但他瑪更不對,行淫、亂倫,是大錯特錯不道德的罪!

2. 猶大的反應是我們的反應:「拉出她來,在眾人面前,把她燒了!」(38:24)犯姦淫一般最多是用石頭打死,用火燒死是更嚴厲的處罰方式,猶大義憤填膺,要用最極端的方法,去處置他瑪,她所懷的孕也不管。

3. 其實犯姦淫的不只是他瑪一個人,猶大也一樣,召妓,在婚姻外尋求性的滿足,這也是姦淫的罪,他請求、付錢,要與他瑪發生關係,現在卻充滿了自義,這是猶大在第三十八章中第四個罪。

猶大的表現就是一個沒有神異教徒(pagan)的表現,是個不虔不義的人,但他竟然蒙神的揀選,成為「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與彌賽亞的先祖,耶穌基督被稱為「猶大的獅子」(The Lion of Judah),是從猶大而出的王!這是令人驚訝的事!


4. 猶大的救贖是三十八章的高潮,他悔改了,猶大開始改變,而改變的第一步是「承認」自己的錯!

當他瑪「打發人去見她公公,對他說:「這些東西是誰的,我就是從誰懷的孕。請你認一認(hak-ker-na),這印和帶子並杖都是誰的?」(38:25)命令的語氣,猶大「承認」(way-hak-ker)他瑪比他有義!同一個字,「認清楚」(recognize)的意思,當我們認清楚我們的不義,這是悔改的第一步。



5. 猶大承認什麼?他承認他瑪比他更有義!

他瑪不擇手段為丈夫留後,做法是錯的,欺騙是錯的,犯姦淫是錯的,亂倫是錯的!猶大卻認識到自己犯的錯更是不義,他沒有盡公公的責任,漠視自己家中無助的寡婦之需要,猶大認識到自己不義的罪比他瑪性方面的罪更嚴重!猶大這一句話令人震撼!

我們知道罪無分大小,不論是個人道德的罪,或是社會不義的罪,都是一樣得罪神,猶大卻看見自己的不義,對不起他瑪,沒有推卸責任,沒有攻擊他瑪的罪,承認他瑪比他有義,是他首先不對,認為不義的罪比性的罪更嚴重,這是猶大悔改,開始改變的第一步,我稱三十八章六節為「猶大的突破」,是了不起的「認識清楚」!

6. 我們今天的教訓,也是要「認一認」我們對我們當中一些不義的事,包括那些弱勢的人的需要,我們的態度如何?

神重視無依無靠的人之需要,詩篇一百四十六篇第七至九節:「他為受屈的伸冤,賜食物與飢餓的。耶和華釋放被囚的;耶和華開了瞎子的眼睛;耶和華扶起被壓下的人。耶和華喜愛義人。耶和華保護寄居的, 扶持孤兒和寡婦,卻使惡人的道路彎曲。」


耶和華「保全」孤兒的命,寡婦可以來倚靠神(耶 49:11),神重視那些無依靠的人。初期教會以照顧寡婦為教會主要的責任,第一批教會的執事,選立的目的是為了照顧那些寡婦的需要。

7. 他瑪是那些沒有能力翻身、弱勢的人、沒有機會的人之代表,她的丈夫死了,沒有兒子,無以為繼,再婚又受丈夫的欺負,結果第二任丈夫也死了,公公又不埋她,唯一有能力幫助她留後的人,能讓她翻身的人卻沒有幫助她,這是不義的事,是神不容的事,是基督徒群體不應發生的事。不義(injustice)是嚴重的事!

我們要認一認!

今天的他瑪可能是我們當中沒人照顧的特兒,沒人照顧的長輩,失去倚靠的人,受創傷不能照顧自己的人,我們不能漠視他們的需要,只照顧自己的家人,猶大「承認」自己漠視他瑪的需要,比他瑪姦淫的罪更嚴重。這是我們需要明白的。

8. 加州聖荷西馬鞍峰教會的牧師,華理克(Rick Warren),當他寫的書《標竿人生》出版之後,一夜成名,洛陽紙貴,賣了三千萬本。有一次我參加一個牧者的退修會,他和我們分享他的見証,當他成為一個很有影響力的人,他要如何使用他的影響力?他決定用他的影響力去替那些沒有影響力的人說話!

他首先把廿五年的薪水全數退還給馬鞍峰教會,他決定維持自己的生活水平,不增加生活的開支,而且什九奉獻,即收入百分之九十奉獻,光在二零零四年,他與太太奉獻了一千三百萬美元,成立了三個慈善基金,專門幫助那些無依無靠的人。

第一個基金幫助愛滋病人,特別是非洲最貧窮的地方,他透過當地的教會,分發愛滋病的藥,扶助那些無助的人。

第二個基金幫助弱勢的年青人發展,讓他們翻身。

第三個基金是和平基金(The Global Peace Fund),鼓勵和解,裝備領袖,扶助窮人,照顧病患者,教育下一代。

讓有影響力的人、受教育的人、有機會的人、有的人去幫助那些沒有影響力的人、沒有教育機會的人、沒有的人!這是公義的行動!是基督徒群體應有的責任!

9. 行動建議:

1)張開眼睛看清楚我們四周沒有的人是誰,注意他們的需要!
2)參與照顧沒有的人的行動:如五月份我們舉辦的雙親節,向我們當中的一些父母感念他們,並向他們傳福音;六月份我們舉辦特殊兒童營;昨天我們很多人參加了五千米的賽跑,支助一個反對販賣人口的機構,原來休士頓是美國販賣人口主要的罪惡中心,這些少女是最無助的人,我們有責任去幫助他們。




第三幕:他瑪蒙恩

1. 最後,如果你是我們當中的他瑪,你是一位無助無力的人,我有好的消息告訴你,神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祂必看護你!

2. 他瑪在人的眼中是個不祥的人,兩個丈夫都死了,也沒有給她留下孩子,又被公公遺棄,沒有任何人幫助他,她結果用下下之策去解決自己的問題,但神卻施恩給她,故事結朿的時候,他瑪生了兩個兒子,雙胞胎,而且馬太福音第一章記載耶穌基督的家譜:「猶大從他瑪氏生法勒斯...」(太 1:3),他瑪成為耶穌家譜中四位女子中的第一位,猶大與他瑪都蒙揀選成為耶穌的先祖,使萬國得福。



3. 神並不恩為他瑪的弱勢與無助而輕看她,也沒有按她的罪過報應她,這是創世記的主題信息,救贖與揀選,讓我們罪人與輭弱的人仰望神,我們的神是有憐憫的神,是照顧孤兒與寡婦的神!

阿們!






討論問題

1. 請用自己的話形容猶大是個怎樣的人。
2. 他瑪的亂偷的行動令人噁心,為什麼神卻揀選她成為耶穌的先祖?
3. 什麽是「不義的事」(injustice)?若有的人不去照顧沒有的人之需要,這就是不義的事,你同意嗎?有那麽多需要的人,我們能照顧多少人的需要?你認為不義是嚴重的罪嗎?
4. 猶大說:「他瑪比我有義!」這是什麽意思?難道不義的事比亂倫的事更有義嗎?請解釋。
5. 我們有何行動去行公義、好憐憫?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