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5, 2012

十個童女,太廿五 1-13

十個童女
馬太福音廿五章一至十三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2.11.11 國語堂



引言

1. 這是我家的狗 Rory:


他有一點英國牧羊狗的血統,對主人非常之忠心,主人在的時候,三步不離,而且只有一個主人,絕對不跟別人,我不是他的主人,他是我太太忠心的狗,我很妒嫉,常常故意跟他作對。

Rory 每天都在門口等著主人回家,聽見車庫門開動的聲音之時候,他就開始叫:「嗚、嗚、嗚!」期待著主人進門,若進來的不是主人,是我,他會很失望,搖搖尾巴,就蹲下,繼續等,飯也不吃,水也不喝,一直在等,我是家中的假先知,常常騙他:「主人回來了!」他趕緊跑到門口,等主人進門,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很失望的時候,我就哈哈大笑!

主人真的回來的時候,他會跳上主人的身上,好像在説:「你終於回來了,我等你好久了!」

2. 我們基督徒也應該是這樣,等我們的主回來,我們的主也只有一個,耶穌在離開我們之前,曽經詳細地吩咐我們他回來的事實,並有關他回來之前的預兆,我們應如何等待他的回來,還有他回來之後會發生什麼的事!

這一切馬太都記載在馬太福音廿四至廿五章「橄欖山講論」之中,兩章聖經共九十七節經文,請看看這一個圖:


橄欖山講論
Olivet Discourse
馬太廿四至廿五章
主再來
四個比喻
審判
24:1-42
24:43-44
24:45-51
25:1-13
25:14-30
25:31-46
主再來的預兆
家主警醒
賊的來臨
忠心和
不忠心的僕人
十個童女
五千、二千與
一千銀子的託付
綿羊與山羊
的審判
那日那時沒有人知道
警醒
1. 按時分糧管理家裏的人
2. 隨時準備就緒
3. 努力作工
做在最小的身上
突然
Suddenly
警醒
Watchful
忠心
Responsible
準備就緒
Ready
有效經營
Productive
交賬
Accountable
主再來的預兆
要警醒
如何警醒
警醒的結果
作好準備(Be Prepared

1)廿四 1-42 是主再來的預兆,重點:主再來是「突然」發生的事,耶穌隨時回來,所以我們必需警醒(watchful)。耶穌連續用四個比喻來説明我們應如何作好準備。

2)廿四 43-44 第一個比喻是耶穌回來如夜間的賊一樣,在不知道的時候,就發生,聰明的人就會做好準備,把門關好,把燈開上,做好一切防盜的準備,過警醒的生活。

耶穌繼續用以下三個比喻説明我們要如何警醒:

3)廿四 45-51 第二個比喻是説明等待耶穌回來的時候,要忠心(Responsible),按時分糧,好好管理家裡的人。

4)廿五 1-13 是我們今天要讀的經文,十個童女的比喻,重點是準備就緒(Ready),這是警醒的第二個意義。

5)廿五 14-30 第四個比喻是主人留給我們各人不同的恩賜與机會,五千、二千、或一千,我們要在主人回來之前好好的努力作工。

6)最後當主人回來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要交賬,這是綿羊與山羊的審判,廿五31-46, 我們都要為我們的選擇而負責。

3. 橄欖山的講論,對象是耶穌的門徒與跟隨他的人(廿四 1),是對教會裡的人説的,我們要特別注意,「我們只有一位主人,耶穌必定會回來,什麼時候回來不知道,我們必需警醒,隨時作好準備,迎接耶穌的回來。」這是馬太用了兩章聖經要告訴我們的事。

4. 你或許説:「這樣的信息,我們聽了很多了!」一般信徒都會無動於衷,依然故我,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這是什麼原因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根本不相信耶穌會回來!

這是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沒有見過的事,從沒發生過的事!令人難以想像!就像這次東岸打風的事一樣,Sandy 帶來了歷史性的災難,我哥哥一家在新澤西停電十多天,風把後園幾棵大樹打倒,並打在後園的木台上,距離房子只有幾呎,沒打到房子,我們南方人經歷許多的暴風,見識過這種風的利害,横風横兩從窗戶從門縫打進來,擋也擋不來,還有風的聲音,真的是很可怕的,所以每聽説有風要來,我們都做好準備,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懂得做準備,這是很容易了解的。

2)已經超過二千年了,耶穌還沒有回來,真的很難相信他隨時回來!

説風要來, 説了很久,還沒有來,風和日麗,要準備打風,真是很不容易!等了那麽久還是沒有回來,不等了!

有一次,我太太出門十天,Rory 在門口等他回來,一天過去,等不到,不吃飯,第二天過寺,還沒有回來,不吃飯,第三天過去,還沒有回來,也不吃飯,第四天就放棄了,不等了,乖乖地去吃飯。

美國人相信耶穌在四十年之內回來的人,數目逐年減少,從一九九九年百分之四十四,減少至現在不及百分之四十。

我相信當耶穌回來的時候,有很多人會感到意外,毫無準備!

3)有人對耶穌是否回來,並不在乎,眼前的生活太重要了,太吸引人的注意力了,眼前的東西是手可摸得到了,口可以嘗到的,耶穌是否回來的事情太不現實,並不在乎!

4)有人説:「我已經受洗了,不是夠了嗎?我一定可以上天堂的,那就夠了,還用作什麼準備!」這是很普遍的想法。

5. 馬太廿五 1-13 十個童女的比喻告訴我們好好準備的重要性,這是很有名的比喻,二千多年來受人注意,這是愛爾蘭一間教會十個童女的石雕。

這是十九世紀有關十個童女的一褔名畫:


6. 根據猶太人的習俗,婚禮是好幾天的事情,1)新郎去新娘家迎娶新娘過門,一去就很久,要辦的事情可多呢,新郞回到家是什麼時候,很難預料,可能是很晚,深夜了才回來。2)這十個童女,原文是十個未嫁的女人,是一對新人的朋友,負責拿著燈,迎接一對新人的來臨。3)這是一個很快樂的時刻,但等待永遠是最困難的事情!

我最怕等待,我最差就是等待,等待的時候,我會東張西望,等待的時候,我會煩躁,等待的時候,我會咬人打狗,等待的時候,我會胡思亂想。

等待不單只是忍耐而已,等待是一種修養與內心的操練,十個童女的比喻講的就是這種等待的內在生命!


一、五個聰明與五個愚拙的童女,廿五 1-5


1. 五個聰明的童女與五個愚拙的童女相同之處很多:

1)十個童女都一樣,被邀請參加新郞的婚筵,他們不是從未聽過福音的人,十個童女代表教會裡面的人,跟隨耶穌的人。
2)十個童女等待迎接新郞的回來,正如我們一樣,等待迎接耶穌再來。
3)十個童女都因為新郞遲延而打肫,睡著了。

2. 五個聰明的童女與五個愚拙的童女只有一個不同的地方:


愚拙的童女拿著燈,卻不預備油,聰明的拿著燈,預備油在器皿裡。

這是古代的油燈:


用綿線作蕊,加上油,油瓶盛著油,可作加油之用。五個聰明的童女與五個愚拙的童女唯一的分別是!預備了足夠的油沒有?

3. 油代表什麼不是重點,1)有的解釋油代表聖靈;2)有的解釋燈代表聖經,油代表遵守神的話:3)有人解釋燈代表信心,油代表行為。但這些都不是比喻的重點,重點是你預備好了沒有?

4. 「愚拙」(foolish)原文是「白痴、傻瓜」(Moron)的意思,指道德上無用的笨蛋,指一個無心的人,是個性的問題,本質的問題,不是外表的行動而已。這個字在新約中的用法包括,聽了神的話而不去行的人,「愚拙」的人把房子建在沙土上」(太七 26),愚拙不是智商出了的問題,指的是無心的人,內在生命出了問題的人。

提後二 23,多三 9 指那些愚拙無學問的辯論和空談是沒有屬靈生命的表現。

馬太五 13,路十四 34 失去了味的鹽,原文就是「愚拙」這個字,是本質的問題。

這五個愚拙的童女,沒有預備油的童女,不是因為他們忘記了預備,也不是因為不知道預備,也不是一時大意失誤而沒有預備油,而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心,生命上沒有開始,根本沒有屬靈生命的人,注意最後耶穌説:「我根本不認識你!」是在天國以外的人。


 5. 今天在我們教會中有沒有這樣的人?有!可能不少是這樣的人!

1)這五個愚拙的童女像當年的猶太人一樣,參加所有的宗教活動,卻裡面沒有改變,沒有生命。像尼哥底母一樣,熟識神的話,願意追求永生,卻如耶穌所説,沒有重生過的人,又如司布真説的,是沒有更新過的人。

2)讓我們好好的醒察自己,不要看外面,你可能每個星期都來教會聚會,你可能很熟識聖經,你可能很熱心在教會中服侍,但不要看外表,要看你的內人,你有沒有真正的改變?你的價值觀有沒有改變?你的態度有沒有改變?你的心怎樣?你是來了教會多年,「信了耶穌」很久,仍然是無心的人?這種人沒有預備好見主的面,是愚拙的。

例子一:
約翰牛頓(John Newton)是英國人生於 1725 年,在教會中長大,但他在自傳中説,他那時根本不認識神,第一次真心向神呼求是在一次大風暴之中,船快沉下去的時候,「神啊!救我!」神真的救了他,這是他第一次經歷神,但他還沒有經歷重生,裡面還沒有改變,直到 1748 年,他住非洲的路上,生了一埸大病,才真正重生,生命從裡頭改變,經歷心中的平安與改變。他寫的一首歌「奇異恩典」,歌詞説:

奇異恩典,何等甘甜,
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喪,今被尋回,
瞎眼今得看見。


例子二:
彼得跟隨耶穌的時候,是由安得烈引介(約一 42),當時他還未曾經歷神的新生命,直到路加福音第五章,他跪在耶穌的面前,承認自己是個罪人,他才真正的悔改重生。

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今天是否有許多當年的猶太人一樣的人?無心、沒有生命、沒有改變的人?




二、沒有準備好的人結局是悲慘的,廿五



1. 請注意五個愚拙的童女之結局,與上下文同類的人同一命運。


2. 這裡用的字眼:1)不認識他們;2)被關在門外;3)丟在黑暗裡;4)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都是形容地獄的字,不是天國的子民。他們的結局是可悲的。

3.  無心的表現包括:1)不預備油;2)動手打同伴;3)把銀子埋在地裡。這些不是大意或疏忽,而是生命的問題,無心的表現。

4. 你是否無心的人?小心你的結局是被關在門外,必要哀哭切齒!


三、我要如何準備耶穌的再來?

1. 屬靈的準備工夫

1)在你與神的關係上,你必需要準備好,不能三心二意,只作表現工夫,必需要認定主,從心底的深處跟隨神。

2)對付你的罪,要認的罪趕快認,要逃避的罪趕快逃,作好準備朝見神。

3)你是否已經重生了?真心的悔改必帶來生命的改變,正如黃維仁教授説:「在草坪上走出一條新的路,不要走過去的路!」 你願意嗎?


2. 掌握現今的机會

1)年輕人常常覺自己是無所不能,有的是机會,有的是時間,做什麼都沒有關係,因為可以再走一次,這是非常錯的觀念。

2)因為机會只有一次,今天不能久留,作日不再屬於我們,已經流走了,明日不一定有,我們只有今天,要掌握現今的机會,好好的準備朝見神。

3)例子:我媽媽過世之前三年半的時候,我回家住了三個月,那時媽媽身體很好,精神很好,什麼都能做,三個月過得很快,我忙著寫書,還好我掌握了机會,寫了一篇感念文給媽媽,在一天吃完了晚飯,我把家人都請來,唸這一篇感念文給我的媽媽,感謝她一生給我的恩惠,媽媽非常高興,並把感念文收藏起來,那次之後,媽媽精神開始不好了,跟著身體也不成了,最後發病,前後七、八個月就走了,我感謝神讓我掌握了唯一的机會,在媽媽生前親自的感激她。

我們都要準備好,今天是唯一我們有掌握的机會,你抓住了沒有?


3. 作聰明人

1)聰明原文的意思是謹慎、明白事理、不胡里胡塗,「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太七 24),上文那忠心又有見識的僕人,好好的管理家裡的人,這是聰明的人。

2)聰明的人明白耶穌隨時會回來,可能是今天,也可能是明天,聰明的人作好準備,並不胡塗。

3)明天以色列可以向伊朗開戰,打起來,伊朗封鎖了霍爾木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美國被迫介入戰事,石油漲價至二百五十美金一桶,全球經濟大倒退,連帶中國的經濟,出口停頓,房地產變成泡沫,像美國二零零八年一樣,窮人沒飯吃,有錢人拿著錢住外國走,中國大亂,美國大亂,世界大亂。

這並不是不可以想像的東西,明日如何沒有人可以預料,今天是我們唯一擁有的机會,要作聰明的人。

4)生命短暫,我們可以隨時可以踏入永恆。

例子:我一位中學的同學,二零零四年一家三口去布吉島聖誕渡假,就在十二月廿六日,早上八時左右,印尼外的海底發生強烈的地震,幾小時之內,海潚以九十八呎的浪打在島上,把海濱最高級的酒店最打掉,他們一家三口失蹤,人間蒸發,從此消失。

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生命短暫,隨時會改變,見主面並不是那麼遙遠的事情。你要如何準備?


結論

這樣的道你或許聽過不少,以下是一些實際的行動,你需要注意的。

1. 立刻清數你與神的關係,你真的相信耶穌了沒有?若你真的相信,你必有生命的改變。該認的罪應立刻去認,該作的事應立刻的去作,不要再拖延。

2. 多去死人的家探訪,多去墓地地默想,感受生命的短暫,時常警醒。

3. 想像耶穌再來的時情景,你會對耶穌説什麼?他會對你説什麼?心理上有所準備,迎接耶穌的回來。

立志跟隨主,就在今天!


討論問題

1. 請分享你對耶穌再來的信息之感受,對你有多真實?你真的相信耶穌會隨時回來嗎?為什麼?
2. 五個愚拙的童女,為什麼不預備油?問題在那裡?一時大意還是生命內裡的問題?為什麼?
3. 等待不單只是忍耐而已,等待是一種生命的素質,你同意嗎?
4. 警醒準備耶穌回來,包括什麼的行動?今天我們應如何警醒準備?請舉一些實際的行動例子。
5. 人生短暫無常,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什麼樣的經歷讓你有這種的感受?請與組員分享。
6. 想像當耶穌回來的時候,你親眼見到耶穌的時候,你會説什麼?你會做什麼?



回應詩歌




Wednesday, October 24, 2012

一篇最不想聽的道,馬太廿三 1-39

一篇最不想聽的道
馬太福音廿三章一至三十九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2.11.04



引言

1. 這是一篇我最不想講的道,上一毎月我找一個藉口,向同工説:「我不想講這一篇道,跳過去就好了。」我不想講是因為這一篇信息講的就是我!馬太福音廿三章,耶穌責備假冒為善的人,誰是「假冒為善」的人?假冒為善的人就是我!

我知道你也不喜歡聽這一篇道,是不是?因為假冒為善的正是你!


我們的青少年最喜歡批評父母與教會的人「假冒為善」(Hypocrites),「説一套,做一套」,幾年前在我們暑假的青少年營會中,第一天講員就對我們的青少年人説:「你們每一個都是假冒為善的人!」他們聽見之後很震驚,指責別人假冒為善正是假冒為善的人!

2. 在進入主題之前,我們先看一下馬太福音廿三章的上下文,兩個主日前,我們説馬可用寡婦的兩個小錢的故事來結束耶穌公開傳道的事工,用寡婦全心全意的奉獻來説明跟隨耶穌需要有的條件,今天我們來看看馬太是如何開始與結束耶穌傳道的事工,在福音書中這都是很重要的經文,好像演講的開場白與結語一樣(Opening and Closing Statements),作者刻意選用這些的故事與教訓,去表明作者的心思與原意。

馬太福音以第五章的八福來開始耶穌公開傳道的生活,以第廿三章的七禍來結束,一個在頭,一個在尾,成為一對書夾(Bookend statements),對「天國的子民」下了一個新的定義,第一個「八福」講的是正面的定義,第二個「七禍」是負面的解釋。誰是天國的子民?用今天的話來問:「誰是好人?」好人可以上天堂,好人是天國的子民!


什麽是好人?馬太用這個主題來為耶穌的事工作一框架(Frame),耶穌來的目的就是要告訴人「誰可以成為天國的子民?」這「好人」的定義是什麼?

3. 我有一個牧師的好友,大家都公認他為好牧師,我認識他很久,我也認為他是個好牧師,可是他的太太卻指著他對我説,「他不是好人!」我真的很胡塗,「好牧師,卻不是好人?」

我很想問你,「什麼是好人?」

「什麼是好人?」誰可以上天堂?請你注意一下喪禮上的訃文,訃文從來沒有説:「某某人有一個好的人生,身材苗條、有很多頭髮、剩下一大筆遺產、住大房子、每天吃大魚大肉、一 生有很多美女在身旁、小三、小四、小五、擁有最新的 iphone, ipad, ibook, Lexus, widescreen TVs.  訃文講的都不是這一些,訃文講的是什麼?都是説這是個好人,妻賢子孝,樂於助人,心地善良,勤儉老實,得人尊敬等等,希望他死後可以上天堂。

所以什麼是好人?很明顯「好人」與「好的人生」,甚至是成功的人生不是一樣的!是嗎?我們都知道「好的人生」不一定就是好人,好的人生並不等於你可以成為天國的子民。

電視廣告推銷的、形容的是「好的人生」應俱備的條件:Great looks, great money, great food, great toys. 我們活的時候想過「好的人生」,死的時候卻想做個「好人」,是不是?或者説我們努力「追求」的、要的是「好人生」,但希望人説我們是「好人」。

有兩兄弟無惡不作,是有名的惡霸,好事不做,壞事做盡,一天哥哥死了,弟弟請了一位牧師主持他的喪禮,而且給了牧師很多錢,只要牧師在喪禮中說他的哥哥是好 人,是聖人。這位牧師説好,在喪禮的時候,牧師就説:「這人生前無惡不作,撒謊、騙人、欺負人,但與他的弟弟比,他卻是個聖人。」

4. 耶穌在登山寶訓的八福中説:「有福的人」(Blessed)就是猶太人「好人」的意思!「好人就是有福的人!」有福的人與好人都是從人的裡面開始的!外面的好是因為裡面是好,「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太五 3-10)講的是裡頭的問題,裡頭是好人,外面就有好的生活,從裡而外,這是耶穌對好人的解讀,在當時的社會是一種全新的觀念,希臘的文化與宗教沒有這種 的觀念。


希臘的文化相信命運,做「好人」就有好報,可以上天堂,對人好,人就會對你好,但他們的道德標準不是從希臘的神而來的,神也沒有吩咐人去做好人,可是耶穌卻開門見山地在出道的時候就告訴人「好人」的定義,馬太福音以登山寶訓來開始耶穌公開的傳道,八福就是耶穌對「好人」下正面的定義,這樣的人「天國」是他們的!

5. 今天講的馬太廿三章,耶穌説的「七禍」正是那些「在天國外面哀哭切齒」的人(廿四 51),是「好人」的負面描寫,「假冒為善」的人就是在天國外面哀哭切齒的人,假冒為善的人不是好人!你與我若假冒為善都不是好人,都不能進天國!

6. 假冒為善的定義:

假冒為善(Hypocrite)在希臘文中是有劇院的意思,假冒為善的人像在舞台上演戲,演員根據劇本的要求,第一幕演王爺,第二幕演乞丐,「假冒為善」 的人(Hypocrite)基本上是在演戲,你看見的他並不是他真正的本人。在古典希臘文中,這個字並沒有任何不好的意思,是耶穌用來批評宗教人士,給這 個字全新的意思。耶穌強調内在的情況與外在的表現之對比,是耶穌將裡外不一致帶進道德的層面。


我有一個「外面的 我」,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看見的、認識的,這外面的我叫「林牧師」,是我刻意經營的形象;我還有一個「私人的我」,是外人看不見的、不認識的,甚至有時候我 自己也不認識這個「私人的我」,是内心深層的我,只有神最清楚人的心。而耶穌説的「好人」是指這「内在的我」,不是「外面的我」,内在的我是好人才能有 「好的人生」,這是耶穌教導的主要内容。

「好人」是一個「私人的我」「内在的我」得到神的愛,「好人」不單只是會做 好事,而且是内心想做好事,「好人」最終是「内心」的問題,很多時時,是只有神才最了解。當一個人注重「外面的我」,表現好人的外表,而内心的我卻是另一 回事,那我只是在演戲,「假冒為善」由此而產生!

7. 中國人稱「好人」為「君子」。


君子的本意為「君之子」。中國周朝的時候,周天子分封諸侯,建立邦國。諸侯稱國 君,國君的兒子稱為君之子,即君子。因各諸侯國的君子普遍受到良好教育,因此文化、品味和修養水準都很高,後世也將道德水準很高的人譽稱為君子。孔子對君 子進一步做出標準和規範,使得君子正式成為一種道德評判的標準。「内省不疚」,君子在每天反省自己一天所做的事的時候,沒有內疚,沒有恐懼.那麼他可為君 子。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捨身取義;士不可不弘毅;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等等,是儒家認為君子應有的品格,注重的是人的行為與品格。

而耶穌卻注重人的内心,從裡而外才是好人!這個定義太高尚了,將「好人」的標準提得太高了,行為還可以做得到,今天我們多少都有些好行為,包括最壞的人也會説幾句好話,但内心卻很難!因此耶穌不單只給好人下了一個定義,更成為了好人最大的批評家,他用「假冒為善」這一個字去評論什麼是好人,這個字改變了人類的思想,有人甚至説,「這一個字所帶來的觀念是基督對人類文明最大的供獻!」

1) 這個字完全是屬於耶穌的(uniquely Jesus),在新約出現了十七次,每一次都是由耶穌的口而出。如果你對一些假冒為善的牧師很不滿,曾經被「講一套、做一套」旳傳道人傷害過,你很想的寫一篇公開的文章,狠狠的駡他們一頓,請在耶穌後面排隊,因為沒有人比耶穌更嚴厲的批評假冒為善的人!
2) 這個字所形容的情況,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假冒為善,可是我們最不喜歡人批評我們假冒為善,而今天跟隨耶穌的人最常見的就是偽君子,包括我在内,很能講,卻做不出來!
3)很多人因為這緣故而不願意做基督徒,你聽見過有朋友這樣説嗎?「若他也是基督徒,我就不願意信耶穌!」

我認識一位的長輩,從小信主,在教會長大,可是已經有四十多年沒有去教會了,我們從來不知道什麼原因,直到他臨死的時候,才告訴我們,原因是因為他看見教會太多的黑暗,太多假冒為善的教會領袖,犯姦淫、偷竊教會的錢等等。

根據調查,百分之八十五不去教會的年青的一代認為基督徒是假冒為善的人,百分之四十七在教會裡的年青人也有同一樣的看法(unChristian)!

根據耶穌對「好人」的定義,「講一套、作一套的偽君子」就不是好人,而「偽君子」不單只是基督教的產品,更是普遍性人心的問題:

例如:最近在亞蘭特舉行的美國心臟科聯會年會,超過三萬個心臟科醫生與専家參加,會議上討論低脂飲食對心臟健康的重要,吃飯的時候,吃的卻都是高脂肪的食物,與其他會議的人吃的都一樣,好吃卻不健康,有人問其中一位著名的心臟醫生説:「你不會担心你這樣吃不健康的食物,會做成不好的榜樣嗎?」這位醫生説:「不會!我已經把我的名牌拿了下來才吃!」

在任何一個運動或信仰之中,都會有「講一套、做一套」的人,這並不等於這運動或信仰是錯的,各行各業,各種的組織中,都有偽君子!

8. 耶穌的教訓常常比較「假冒為善」的假善與「真正發自内心的良善」。太廿三 1-7 法利賽人喜做給人看。



七禍,耶穌重複説了六次「有禍了」(Woe to you!),這七禍指他們七種的裡外不一致(inconsistency)的情形:


1. 口裡説事奉神敬畏神,卻拒絕神所差來的耶穌與他所帶來神的國。
2. 他們的目標是要更多的人認識神,結果卻是引領人成為律法主義者而更遠離神。
3. 他們立誓卻選擇性地對現。
4. 外面好像是嚴守十一奉獻,卻忽略最重要的律法,如公義、憐憫、信實。



5. 注重外表的潔淨,裡面卻充滿了各樣的罪。
6. 外表敬虔,裡面卻充滿了污穢,如粉飾的墳墓一樣。
7. 尊重被殺的先知,卻殺害現代從神而來的人。


耶穌説的七個禍,最少包括了幾個問題:

一、律法主義(Legalism)

法利賽人從摩西的律法中訂了六百十三條律法,守律法就是按著這六百多條的法例去做事。所謂「律法主義」的問題是什麼?

1)加五 16:「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反過來是不成的!不做壞事,不等於順著聖靈而行。就算你守了這六百一十三條的律法,也不等於你能成聖,最重要的是這些律法背後的精神與意義。

2) 還有「律法主義」只能把某一些情況之下該作的事告訴你,卻不能把所有情況之下該作的事都寫給你。例如:你可以告訴你的兒子在學校不可以作弊,不可以打架, 上課不可以睡覺,要準時交作業,不可以遲到、早退... 一大堆的規則,六百一十三條,第一、他不會記得那麼多的條例,就算他記得也守住了,可是你沒説,同學打他的時候,他該怎麼辦?老師遲到的時候,他該怎麼 辦?同學作弊的時候,他該怎麼辦?所以你要教他的是怎樣做人,把意義告訴他,用一些例子教導他,使他可以分析,懂得怎樣做決定。這是律法主義沒法做得到 的!

 二、外在主義(Externalism)

注重衣著,外貌,教會喜歡有體面的人,能歌善舞的人特別受人注意,最近有一教會的牧師對我説,他的教會喜歡選在公司中成功的、事業有成的人當教會的領袖,多過於人的靈性與禱告生活!

我説我也是,裡面充滿了爭競、埋怨、担憂,外面卻粉飾得很敬虔!


三、自我欺騙(Self-Deception)

法利賽人有些的裡外不一致不是故意,不是故意做表面工夫,而是他們行為不相稱(inconsistent),請注意「瞎眼」出現五次(16, 17, 19, 24, 26):「你們這瞎眼領路的!」「你們這瞎眼的法利賽人!」他們不看不見他們的「盲點」。

例子:
1)法利賽人的例子

他們不是故意把人帶進地獄,當耶穌責備他們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感覺不明白,很無辜,他們天天去教堂,以為是別人敬虔的榜樣,但卻不知道他們不相稱的行為卻把人引進滅亡之路。

我們的盲點「是一種「自我欺騙」(self-deception),是最可怕的事。

2)十九世紀的一個企業家,是教會中主要的領袖之一,參與各種慈善的活動,人品與個性廣泛地受人尊敬,但他卻惡待他的工人,付很少的工資,要求他們長時間工作,工人的工作環境很差,他在公眾的形象與他在工作上的表現,有很大的差異,而他自己卻不自知,這是很普遍的現象。

3)我們的例子:


四、不良的動机

另一些的偽善,表裡不一致卻是有不良的動机, 是故意的!可能大部分的假善是屬於這一類。

1)法利賽人故意把善行做在人前,目的是要人高抬自己,要令別人相信他們是好人,與事實不符。
2)加二 13;彼得不願意與外邦人的信徒吃飯,因為怕猶太人不悅,怕得罪有權有勢的人。
3)假冒為善其實是說謊,與作弊、行騙、逃稅、做假的一樣,目的是要騙人。

耶穌認為假冒為善不單只是沒有做到我們口裡所講的,假冒為善最核心的問題是欺騙,一種自我為中心自私的虛偽。杯子裡面的污穢是人的罪性,而是把外面洗得乾乾淨淨,才是假冒為善。

為什麼人要去粉飾一個墳墓?把它弄得非常美麗優雅?目的是要讓人相信它裡頭是有生命的,不是死人的骨頭!

我騙你使你以為我是比實際的我好,我把我討厭你的心用對你的笑容來隱藏起來,我表面上是幫助你,其實心裡是巴不得你失敗!我表現很有愛心,但我裡頭是充滿了自私與偏見!

例子:
有一次去探訪一個弟兄,家人説他在後園,我到後園找他,他見我來了,就開始大聲唱詩,大聲的禱告,我覺得很奇怪,他之後告訴我,他每天都在後院靈修,唱詩禱告,我猜想他是故意要讓我看見,他平時做的工夫。

因為耶穌注重的是內心,好人不是從行為開始的,好人是從承認自己裡面的黑暗而開始的。

我的例子:
我太太也常常説我,在家幹活,做飯、擦地板、洗衣服是要得人的稱讚,若沒有人誇獎,我會很不高興,但是裡頭動机比外面的行為更重要!

我有時候告訴你我的一些好處,其實我並不是那麽好,不是那麼慷慨,心裡不是那麼善良,我也很驕傲,喜歡與人比較,很容易生氣。好人是從坦白的面對自己的黑暗開始。


9.  「假冒為善」的人結局是在外面哀哭切齒(廿四 51),與惡僕人受審判的結果同等。

10. 請注意耶穌對假冒為善的人的批評,他用的是多麽消極的詞彙,語氣是多麽的強硬,你可以感覺到耶穌真的不喜歡假冒為善的人,馬太用這耶穌這一番話來總結耶穌在地上的事奉,為什麼馬太要用那麼消極的話來作總結(Closing Statement)?我們都是假冒為善的人,我們還有希望嗎?

耶穌對「好人」的評估要求是那麼的高,要人的心與人的行為一致(Consistent),那我們怎麼辦?人心壞到極處,裡面有各種的不良的動机、驕傲、自以為是、慾念,裡外一致不是很可怕嗎?不假冒為善可能嗎?


10. 今天我的目的不是要責備你,當我一隻手指指著你,有四隻手指昃指著自己,我們都不是好人,這豈不是福音的第一步嗎?馬太把什麼是天國的子民告訴我們,又指出什麼不是好人,他的目的不是要我們難過而己,當我們謙卑的承認自己的假善,我們才需要耶穌,馬太跟著下文説耶穌上十字架的故事,他如何為你我死,担當世人的罪,使相信的人可以進到神的國當神的子民,這是福音的真義。



福音的第一步是要讓你知道你真實的景況,雖然是很痛苦的事,但卻是生命改變的第一步,這是你最不喜歡聽的道,也是我最不願意講的道,但卻是你必須要聽的道。

11. 假若你把你的車拿去修理,之後車廠告訴你,你的車修好了,一切都正常,沒有問題,可是當你開上高速公路的時候,車子就死了火,水箱開始漏水,剎車也壞了,你幾乎死掉,你回去找車廠去理論,「為什麼你不告訴我車子有那麼多的問題?」

那修車師傅對你説:「我不想令你難過,不希望你不喜歡我,生我氣,我希望你在車廠的時候心情愉快,感覺這裡是安全被接納的地方,所以我沒有指出你車子的問題!」我猜想你一定會很生氣,因為他沒有對你坦白。

同樣若果你去身體檢查,醫生告訴你,你的身為很健康,沒有任何的問題,像奧林匹克的運動員一般的強壯,你當然很高興,心情很好!但當你回家的路上,心臟病發作,送去醫院去,原來你的血管全塞了,幾乎死掉!你問醫生:「到底是什麼一回事?」醫生説:「你的身體檢查報告,其實是很糟糕的,血脂又高,心臟有三條血管已經塞了百分之九十,你的肝指數也不好,可是我不想告訴你,讓你掛心,我怕你以後不再來,影響我的生意,我希望令你高興,希望你喜歡我,所以我沒有告訴你真實的情況!」我猜想你一定會很生氣,你會説:「關於我的身體健康,我希望你告訴我真相!」

耶穌把真相告訴了我們!我們都是假冒為善的人,裡頭是充滿了污穢與各種私慾,不要相信外面的你,不要自我欺騙,也不要欺騙別人!這是我們最不喜歡聽的道,也是我最不喜歡講的道,因為這是我真實的情況。

12. 要對付自己的假冒為善,首先是要謙卑地承認自己真實的情況,對自己誠實,對別人也誠實,這是成為好人、成為天國的子民之第一步!「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這是八福的第一福。

從第四世紀開始,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大批的人帶著不同的動机進到教會,有很多掛名的基督徒,產生各種的問題,有一少數跟隨耶穌的人,開始提倡離開人群,在沙漠的地方獨處,反醒,認罪,這種屬靈的操練今天還傳留,目的正是要對付教會中第一號的敵人:「假冒為善」,學習謙卑、自省與承認裡頭的黑暗。

第十九世紀成立的「匿名戒酒會」(Alcoholics Anonymous),成功地幫助許多人戒酒,他們有名的「十二步驟」(Twelve Steps)中,第一步就是承認自己無能為力,承認我的生活已經變得不可收拾,然後把自己交給神,人才會改變。
  1. 我們承認我們無能為力對付酒精,而我們的生活已變得不可收拾。
  2. 來相信有一個比我們本身更大的力量,這個力量能恢復我們心智健康和神智清明。
  3. 作出一個決定,把我們的意志和我們的生活,託付給我們所認識的上蒼。
  4. 作一次徹底和無懼的自我品格檢討。
  5. 向上蒼、向自己、向他人承認自己過錯的本質。
  6. 要完全準備讓上蒼除去自己一切人格上之缺點。
  7. 謙遜地祈求上蒼除去我們的缺點。
  8. 列出一份所有我們所傷害過的人的名單,並使自己甘願對這些人作出補償。
  9. 盡可能的話,直接補償他們,除非這樣做會傷害他們或其他人。
  10. 繼續經常自我檢討,若有錯失,要迅速承認。
  11. 透過禱告與默想,增進我們與自己所認識的上蒼有自覺性的接觸,只祈求認識祂對我們的旨意,並祈求有力量去奉行祂的旨意。
  12. 實行這些步驟的結果是我們已經擁有一種精神上的覺醒,我們設法把這個音訊帶給酒癮患者,並在我們一切日常生活事物中,去實踐這些原則。

13. 耶穌來不是要拯救義人,他來是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人無力自救,就算盡了你最大的力量,要表裡一致,你會發現你裡頭的罪性與黑暗,你可以表裡一致的表達,可是你是無法改變人心的問題,只有耶穌賜的新生命,才能更新我們,從裡頭改變我們,這耶穌的福音。

什麼是好人?好人是從裡頭開始,只有耶穌才能改變人的心;好人是表裡一致的人,只有耶穌才能使人成為真正的好人。

14. 注意耶穌的跟隨者新的生命是什麼樣的?

1)愛人不要虛假,彼前一 22;羅十二 9;林後六 6
2)無偽的信心,提前一 5;提後一 5;not inconsistent but authentic
3)雅三 17:上頭來的智慧是沒有假冒

不虛假的愛、無偽的信心、與沒有假冒的智慧,這是耶穌的福音所帶來新的生命!

有一些人就認命了,我就是假冒為善,我裡面不是好人,我認了,這就是人性!習慣性的化妝,才能見人,認了,又怎麼樣?!可是我們不需要這樣,在耶穌裡做個真正的好人是可能的。




結論

這是一篇我們最不想聽的道,卻是非聽不可的道,要做一個真正的好人,不是假冒為善的人,我們需要耶穌改變我們,我們才能真正的好。

1. 家庭中的不和,是因為我們看到對方裡頭的假善,別人都説你很好,世人難尋的好人,只有我們自己與我們的配偶,才看到我們裡頭的假善,夫妻之間,彼此不服,我們的手上都有對方不是好人的証據,可是我們不承認自己的軟弱與黑暗,這種的爭吵是沒完沒了,我們要成為好人,成為天國的子民,要有家庭的和諧,夫妻同心,只有一條路,就是承認自己無藥可救,我們需要神,你願意嗎?

2. 上星期有一位弟兄跟我分享帶領小組的祕訣:「軟弱者的領導」,要做一個好的小組,有能力的小組,使人生命改變的小組,帶領的人必需要承認自己的軟弱,願意來倚靠神,除去一切的假善,你說對不對?這是耶穌基督的福音。

3. 你看兩位的美國總統候選人,他們彼此説對方怎樣不成,自己怎樣的成,只有我才能解決美國的問題,這是人的國度,不能走得太遠,很快上台之後就走不下去,而且有很多的假善,講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每一個候選人都答應很多,上台之後卻不能對現,不是他們不想,也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沒有改變人的能力。神的國不單只告訴你,什麼是好人?什麼不是好人?更是使你從裡頭改變,成為新造的人,這是耶穌的福音。

需要你謙卑下來,讓神改變你。

當你謙卑的來到神的面前,承認你自己的軟弱,你已經不再是假冒為善的人了!



討論問題

1. 如果有人說你是假冒為善的人?你的反應如何?為什麼?如果你的配偶説你是假冒為善,你的反應有何不同?為什麼?
2. 根據耶穌,什麼是假冒為善?
3. 不是故意的假冒為善,稱為什麼?你可以舉一些例子嗎?故意的假冒為善是什麼?
4. 七禍中指的假冒為善,你能認同的有多少?換句話說,你有了多少「禍」?試一項一項的去思考。
5. 如果每個人都是假冒為善的人,我們該怎麼辦?認命了吧?解決的方法是什麼?
6. 若果不是神的力量,人有可能不假冒為善嗎?為什麼?
7. 什麼是好人?
8. 如何才能謙卑的承認自己內心的軟弱與黑暗?讓神的新生命從裡頭改變我們?你能舉一些成功的例子嗎?



回應討歌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幾個星期前,我真的不想講這一章的聖經,太痛苦了,也好像沒有好的解決方法,人的裡頭就是那麼黑暗,假冒為善好像是不能避免,很痛苦,所以很想逃避,不講就算了。但神的靈一直把這篇我不喜歡講的道放在我的心裡,我最後還是順服,求神憐憫!再讀經文的時候,發現馬太把這一章聖經放在耶穌公開傳道生活的結束,然後耶穌上十字架,耶穌責備當時的法利賽人假冒為善,很兇,不留餘地,我才明白人若需要耶穌,他第一步是要面對自己的假善,求神憐憫,讓耶穌所賜新的生命改變我們,這是假冒為善的人唯一的希望。

這主旨是否從馬太廿三章而來,並不是,我卻認為是從上下文而來,廿三章沒有提供解決的辦法,只是要讀者悔改,但從上下文來説,天國的子民是神在耶穌裡賜給我們的,這是假冒為善的人唯一的出路。

2. 信息有點長,中間有一些重複的表達,絕對可以修改,使其更流暢,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敬拜的時候,覺得自己有一些呆滯,心情有點沉重,上台之後,就沒有了,覺得有神的話的能力湧現。

3. 例子不好找,沒有不成,講自己太多,也不成,説會眾太多也不成,不好處理。不能太負面,也不能輕輕帶過,不是一篇容易講的道。

4. 講道之後幾天,開始感覺後悔,沒有注重馬太福音廿三章經文的氣勢,耶穌痛斥法利賽人、文士假冒為善的罪,1)眾人都認為他們是守律法受尊敬的人,但耶穌卻不留情面,在眾人面前責備他們的假善,令人意想不到;2)耶穌用的字與語氣非常強而負面,並不保留,「粉飾的墳墓」、「瞎子領瞎子」等強烈的字眼,氣勢是非常硬;3)耶穌直斥其非,而遭殺身之禍,勇氣與正氣俱在。

我應該多順著經文的氣勢走,多用強硬的字眼,不留情面、直斥其非,責備假冒為善的人(包括我自己),這是廿三章的氣勢,然後再進入正面,邀請我們悔改,承認自己的軟弱,接受耶穌的新生命,從裡面而外面的更新,以上的講章太快進入解決之道,失去經文的氣勢!下次再講的時候,需要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