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5, 2017

在聖靈裡的生活:聖靈的果子,《加拉太書系列十二》,加 5:19-26

聖靈的果子
加拉太書五章十九至廿六節
《加拉太書系列十二》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7.2.05
國語堂
英語堂



引言

我昨日從達拉斯回來的飛機上,一位身高超過一米九五的機長現身向乘客說話,他除了歡迎我們之外,還挑戰我們多去愛人,建議我們下機之後向接機的人表示愛,或打電話給我們的親人說:「我愛你!」因為這個世界太冷酷,社會實在太撕裂!全部的乘客鼓掌,感謝機長的善意。

我也被機長的話感動,這世界實在太需要我們去愛,「愛人如己」就成全了全律法(加五 14)這句話,一直在我的心中,但愛人真的是那麽容易嗎?有一首歌進到我的腦海中,「常聽說世界愛沒長久,哪裡會有愛無盡頭,塵俗的愛只在乎曾擁有,一刻燦爛便要走。」(《愛是不保留》),人間的愛的確反覆無常,曾經山盟海誓的愛情,轉眼卻移情別戀,曾經是兩情相悦、至死不渝,如今卻反目為仇、互不相讓,愛的生活是否真的可能?

上個月我忙得不可開交,壓力大的時候,我很容易失去耐性,我對我愛的妻子很不耐煩,說話變得很不客氣,得罪妻子,事後雖然很後悔,很知道也很願意去愛,卻做不到!你有沒有同樣的困難?

我們大家都是基督徒,有神的生命在我們裡頭,我們來教會是為了敬拜神、事奉神,應該是彼此相愛的群體,是不是?但教會卻常常是人受傷的地方,人際關係複雜,愛人如己絕對不是常見的表現,長輩有長輩的衝突、年青的有年青的不和。

教會是神的家,兩千年來代表神在地上的存在,我的一生經歷了四個教會,在香港我從小長大的教會、在休士頓長成與事奉的教會、四年在達拉斯讀神學時候參與和事奉的教會、還有我們的福遍教會,過去三十年我有機會去不同的教會講道、參觀,還有我的學生說了不少他們服事的教會的故事,真的是看了不少教會、聽了不少的教會的故事,有目共睹的事實是教會中的人際關係非常複雜,華人教會中充滿了分爭、分裂、與不和:
  • 教牧與教牧的分爭
  • 領袖與牧者的分爭
  • 教會領袖的分爭,你不服我,我不服你
  • 會眾的分爭
  • 教會與教會間的分爭

令人傷心,而我們的下一代最討厭的就是看到教會中的分爭,他們說:「我愛耶穌、卻恨惡教會」(We love Jesus but hate the church),教會常常成為令人受傷的地方,可能你也是被教會這屬靈群體傷害過的受害者,有說不完傷心的故事,誰做了什麽?誰說了什麽?真的是不堪回首!

在家裡,兩人都是基督徒,而且是虔誠的基督徒,用愛心彼此服侍卻是難如登天,常常是權力的鬥爭,誰對誰錯的辯論,睡在身邊的人卻是傷害你最深的人。

加拉太書的信息清楚地告訴我們,在基督裡因信稱義是福音的真理(1-4章),在聖靈裡活出福音的真理卻是在屬靈肢體中用愛心彼此服侍的生活(5-6章);客觀的真理(在神的面前得義者的地位),要成為我們主觀的經歷主要是透過聖靈的引導在教會肢體中經歷用愛心彼此服侍而產生的。換句話說,我們成聖之路、生命的改變是活出肢體中彼此相愛的生活,沒有別的方法,沒有別的路!


如果你信主之後,仍然是單打獨鬥,沒有屬靈深入愛的關係,沒有肢體的生活,就算你閉門造車,努力追求,你也不會經歷成聖,好不到那裡,聖靈把客觀的真理變為我們主觀的經歷主要是透過教會肢體活出愛的生活,聖靈的工作根據加拉太書主要是給力我們衝破教會人際關係種種肉體的表現,使我們的生命結出聖靈的果子,活出基督徒優美屬天的品德。

加拉太書的好消息是聖靈的能力可以勝過人際關係肉體的表現!五章十九節:「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保羅在加拉太書第一至第四章說「以律法為本」,依靠「律法的行為」去得稱為義得義者的地位與神來往是福音真理最大的難阻,他在第五至第六章卻把「律法的行為」換作「肉體的行為」,當我們要活出福音的真理的時候,「肉體的行為」成為我們活出愛的生活最大的難阻。是不是這樣?人際關係中最大的困難就是我們這自私、不屬靈的罪性。

上週我們解釋過什麽是肉體,肉體是;
  • 人在墮落與神為敵的狀況
  • 肉體的渴求包括遠離神恩典的罪性,這些渴求包括情慾的事、對金錢物質無止境的渴求,自我的肯定,瘋狂地追求成功,這些都不是壞的東西,肉體卻以這些事為終極的意義,成為肉體的渴求,遠離了神,以自我為生活的中心
  • 不屬靈的性情
  • 犯罪的傾向
  • 因自私自利而與神為敵的本性
  • 對別人的懷疑和憎恨
  • 自我放縱,明明知道不對,卻任意而行,我就是要跟你對敵

這肉體(情慾)與聖靈為敵,成為愛人如己最大的阻力,為了要說明兩者敵對的情形,保羅分列了代表性的肉體的作為(19-21)和聖靈的作為(果子)(22-23),他真正要說的不是兩種不同的目錄,而是兩種生活的方式:隨著肉體而活,抑或倚靠聖靈而活,一幅是極負面的,另一幅是極正面的圖畫,南轅北轍,彼此對立﹐,而成聖的意思就是順著聖靈,而不順從肉體。

加拉太書的好消息是聖靈給力的同在足夠能讓我們勝過肉體的渴望(desires of the flesh),活出肢體彼此相愛成聖的生活。



一、順著聖靈而行能勝過肉體的作為,19-21


肉體的行為都是顯而易見的,保羅列舉了十五種肉體的行為,以破壞肢體愛的生活為主的罪行包括:

3 性關係的罪
2 離開正道宗教性的罪
8 人際關係的罪
2 嗜慾無度的罪

3282


第一、3 種性關係的罪:

姦淫(#1),淫亂(πορνεία)泛指一切不合法的性關係與行為。其他的罪只是暫時影響身體的機能,但是淫亂所造的關係是不能解除的。

污穢(#2)基本上意思是不潔,原文名詞(ἀκαθαρσία)意思極廣,在新約共用了十次,與淫亂連著出現的有三次(林十二 21;弗五 3;西三 5)之多,這裡可能是特別指性關係或性行為上的不潔。

邪蕩(#3)指較廣義的縱情恣慾(ἀσέλγεια),與好色合成一對,指性方面的縱慾,淫蕩,比淫亂和不潔進一步,含意是犯罪的人以侮慢的態度炫耀其惡行,用厚顏及粗俗方式引起人注意,這是放蕩可怕的原因,犯罪的人已失去原來應是他最大保障的東西--他的自尊和羞恥的心。

當年希羅世界的性生活簡直是亂七八糟,淫亂無關痛癢的事,而早期的教會最使異教世界之倫理標準徹底改革之處,就是在性關係上。

第二、2 種偏離正道宗教性的罪:

拜偶像(#4)(εἰδωλολατρία)

邪術(#5)(φαρμακεία)巫術或行邪術之意(參徒十九 19 的例子)。

第三、8 種人際關係的罪:

仇恨(#6)(ἔχθραι)原文複數,指人與人之間的仇恨和敵意,意思是主動的,至少在三方面表現出來:1)不同階之間的仇恨,如奴隸和自由的人。2)不同種族之間的歧視,如希臘人把不說希臘話的人列為未開化的野蠻人(西三 11),猶太人以外邦人為不潔的罪人(加二 15)。3)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敵意和憎恨(路廿三 12)。

爭競(#7)(ἔρις)或爭吵、紛爭,在教會中的爭競導致教會的分裂(林前一 11),這詞在新約出現九次,六次是與嫉妒(#8)連在一起,顯示嫉妒是爭競的一個來源,而聖靈所結的果子中,爭競與平安成對比。

忌恨(#8)(ζῆλος)較好的譯法是「嫉妒」,負面的意思,是一種以自己之利益為前提的「熱心」,看別人得的好處,自己沒有,而有苦澀不安的感覺(參雅三 14),可以用「苦毒」來形容「嫉妒」,並且想要破壞它、消滅它,甚或加害別人(intense negative feeling over another's achievements or success, jealousy, envy),怨恨神對自己不公平的對待。

惱怒(#9)(θυμοί)原文是複數(explosive tempers, angry outbursts)。

結黨(#10)(ἐριθεῖαι)原文意思是指一個日工,即「為薪酬而工作者」,意思成為只為一己利益而工作,對公益毫無貢獻,亦自私的意思,保羅書信的用法,與教會內部的競爭有關,指一種導致結党及爭吵的個人自私的野心,原文為複數(outbreaks of selfishness, the effects of self-centered conduct)。

分爭(#11)(διχοστασίαι)原文在古典希臘文指一般的爭執、不和、鬥爭、政治上的對立、反叛、叛變。

異端(#12)(αἱρέσεις),這詞指一個党派,分党分派,不是今天我們說的「異端」的意思。

嫉妒(#13)(φθόνοι)與上文「忌恨」(#8)是不同的字,這字只有負面嫉妒之意,意味著以惡意看別人之所是或所有,因看見別人擁有自己沒有的而大為不悅,卻不想自己也努力得到別人所擁有的,而是竭力使別人也沒有自己所缺少的(malice, envy),意義上與「嫉妒」(#8)相同,在人際關係方面的八個惡行中,嫉妒佔了兩個,同字根的動詞在廿六節出現(不要彼此嫉妒),三次「嫉妒」重複提示保羅認為,嫉妒在人際關係中是最大的問題。

例子:我家的狗對師母非常好,整天陪著她的身邊,師母對牠也很好,無微不致,我很嫉妒、忌恨,常常想辦法去破壞他們的感情,站在他們中間,故意和牠作對,嫉妒的感覺並不好,是關係破損的原因之一,我發現這不是辦法,師母回港不在家的十天,我決定用愛的方法去改變我家的狗,帶牠出去溜,喂牠吃飯,跟牠說話,替牠洗澡,師母回來了,狗對師母還是很忠心,但對我開始也有了關係,牠今天早上從師母的身邊走過來,躺我的旁邊,另我受寵若驚。

第四、2 種嗜慾無度的罪:

醉酒(#14)(μέθαι)在惡行表中多次出現,醉酒是一種夜間的行為,與基督徒屬於白晝的身分和生活不符(帖前五 6-7),醉酒比貪吃(太十一 19)更危險,因酒能亂性。

荒宴(#15)(κῶμοι)指歡樂的宴會,在新約只有負面的意思,可能是指喧鬧的宴樂狂歡,是上一項醉酒的自然夥伴,是不信主的人之生活特徵之一(彼前四 3),是受享樂而不愛神(提後三 4)的一種具體表現。

這惡行表並非窮盡,還有「類似的事」,讀者可以把目光延續下去。這目錄的焦點是破壞信徒相交的罪,第三類人際關係的罪佔八項,是肉體最容易顯出來的罪。

「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21b-c),肉體的行為是顯而易見的,它可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帶來嚴重的後果,「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結果是神的國不在我們中間,非常可怕的結果。若我們不能彼此相愛,教會就不是神的國、不是神的家。

十多年前,在加州有一位先知(或自稱先知的人),托一個人帶一個警告給我,說:他(她)看見福遍教會上面有一團黑雲,在教會崇拜的是一群和尚在打木魚念經!我收到通知當然是很害怕,若福遍教會屬靈的群體不能彼此相愛,各人貪圖虛名,彼此惹氣, 互相嫉妒,教會就真會像一間拜佛的廟宇,黑雲蓋頂,和尚念經而不是教導聖經,不是遵行神的旨意。

愛人如已是那麼困難,肉體的情慾是那麽普遍,我們該怎麼辦?我們若沒有能力去彼此相愛,去沒有能力用愛心互相服侍,怎麼辦?

加拉太書的好消息告訴我們,我們因信稱義,領受了聖靈,聖靈住在我們裡面,聖靈有足夠的能力使我們勝過肉體的情慾!





二、順著聖靈而行能結出聖靈的果子,22-23

「當順著聖靈而行, 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16)
「若被聖靈引導, 就不在律法以下。」(18)


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私慾了,聖靈的果子與肉體的行為相對,是聖靈在信徒生命中工作的具體顯示,把結果子的能力直接歸於聖靈,表明這些的特質不是信徒努力遵行一套外在法典的結果,而是受聖靈理管理並由聖靈引導之生命的自然產品。

兩種的生活方式在群體中的表現:


聖靈的果子有九方面的特質:

第一、仁愛(#1)、喜樂(#2)、和平(#3)是頭三個(the big three)。
第二、忍耐(#4)是第四個。
第三、恩慈(#5)、良善(#6)、信實(#7)、溫柔(#8)是第四組與人相處重要的素質。
第四,最後是節制(#9)。


仁愛(#1)(ἀγάπη )指的是上文提及「藉愛心表達的信心」、「以愛心彼此服事」中的愛,居這美德表的首位,因為愛是信徒自由的尺度和標準,信徒得以自由的目的,是要他們以愛互相服事(13),而衡量他們是否得了自由的標準是在乎他們是否以愛彼此事。愛不但總結律法(羅十三 9),並且成全律法(加五 14)。這樣的愛不是人自已產出來的:它是聖靈的產品,是聖靈所賜的愛心(羅十五 30),信徒需要追求愛(林前十四 1),即是追求被聖靈引導,順著聖靈而行(五 16, 18)。

喜樂(#2)(χαρὰ )不是地上的、人間的「快樂」(快樂在希羅世界十分依賴愉快的環境),保羅將信徒喜樂的來源追溯到主基督、神,和聖靈裡:1)是聖靈所賜的屬靈果子;2)它是賜盼望的神因著信徒對祂的信心,與平安一起賜給他們的(羅十五 13);3)是因信基督而得的(腓一 25;參徒十六 34;彼前一 8)。「要在主裡喜樂」(腓三 1;四 4)表示主是喜樂的原因、根據與基礎,「義人應當靠著耶和華歡喜快樂」(詩三十二 11)。喜樂跟信心和盼望與主有不可分的關係。喜樂是對生命的一種深邃、堅定、積極的了解和態度,不論環如何,都存著信心與盼望,認定全樣之主在掌管一切,並以祂的恩典為歡喜快樂的因由,要不斷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一切需要告訴神(腓四 6),並且認定與基督一同受苦的結果,就是分享祂的榮耀(羅八 17)。在這裡,喜樂夾在愛與和平中間,保羅想到的更多是基督徒群體生活中的喜樂。

和平(#3)(εἰρήνη)或平安,像希伯來文的「平安」(Shalom)一樣,不是只具「沒有戰爭和煩惱」等消極的意思,而是積極地一種健全、康泰的狀況( personal wholeness and beneficial relationships)。保羅五次提到「平安的神」(羅十五 33;十六20;林後十三 11;腓四 9;帖前五 23),稱耶穌為賜平安的主(帖後三 16),平安由神而來。教會竭力保守聖靈所賜的合一(弗四 3),就是為使他們有基督所賜的平安,他們要讓這平安在他們心裡作主(西三 15),這種和諧是神國裡一個特徵(羅十四 17),也是婚姻應有的正常狀態(林前七 15),保羅勸勉信徒要追求那促進和陸的事,羅十四 19),平安也包括了信徒內在的平安(腓四 7)。

仁愛、喜樂、和平三個可以合成一組,與「信、望、愛」(林前十三 14)是早期教會詞彙中常見的組合,與上一段肉體的行為中最主要的人際關係的罪(八項)相對,所以「仁愛、喜樂、和平」很可能是特指人際關係上的和諧,反映了信徒因信而有內在的愛、喜樂和平安。

忍耐(#4)(μακροθυμία)或恒忍,是神的屬性之一(參芔三十四 6),祂是不輕易發怒而且是長久忍耐的神,保羅認為自己蒙憐憫的原因,是要讓基督在他身上顯明他完全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之榜樣(提前一 16)保羅談到神「恩慈寛容恒忍之豐富」羅二 4),提示神的恩慈就是祂的寛容和恒忍,祂以慈悲為懷,約束自己不降刑罰,不施行祂的義怒,神的恩慈(包括祂的恒忍)之目的是要領人悔改。神的恒忍構成了信徒對別人恒忍的基礎和原因:信徒行事為人要存著忍耐,用愛心互相寛容(弗四 2),要耐心待教會裡每一個人(帖前五 14),表現自己是神的僕人其中一樣就是恒忍(林後六 6),保羅吩咐作傳道人的提摩太要以多方的忍耐和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四 2)。恒忍指對別人存著恒久忍耐的態度,在別人惹動自己怒氣的時候仍然不動怒,在別人加害於己時仍然不謀報復,而忍耐出現在保羅每一個美德的表上。

恩慈(#5)(χρηστότης)原文的名詞在新約只見於保羅書信,共用了十次,指神對罪人那滿有恩典的態度和行動,神的恩慈即是祂的寛容和忍耐,是以罪人悔改為目標(羅二 4),救恩是神恩慈與慈愛的彰顯(多三 4)。信徒體驗了神的恩慈,就要穿上恩慈(西三 12),彼此以恩慈相待(弗四 32),它是愛見諸行動,以恩慈相待就是神如何待我們,我們也如何待人(弗四 32),恩慈與恒忍時常一起出現,愛的兩個主要的特性: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恩慈是愛積極的一面,而忍耐則是愛消極的一面,都是對付自我為中心肉體的行為的良藥。

良善(#6)(ἀγαθωσύνη)(Goodness)原文名詞只在七十士譯本與新約(四次)出現,因為沒有古典希臘文用法可供參考,比較困難準確地了解這名詞的意思,從新約的用法比較,「良善」與「公義」相連出現,都是光明子女的果子(弗 9),而「義人」與「善人」則在羅五 7 成為對比,由這兩段經文的上下文去了解,「良善」是指一種慷慨就義仁慈的態度和行為,樂意為別人的好處而付出,超過公義與和平的要求;在葡萄園的比喻裡,工人因為園主作「好人」而「紅了眼」(太二十 15),「紅了眼」指一種鄙視或敵對的精神,而「好人」則指慷慨待人,二者成為對比,所以「良善」在此可能是指內人雅量的仁慈並因此而產生慷慨的行為,如此,良善與惡行表的自私相反對立,是醫治自私自利的良藥。

信實(#7)(πίστις)(Faith)原文是「信心」,根據上下文的意思,是指人與人之間相處上的忠信,留指的是一個信實的人在與別人交往上所顯出的忠誠、信實和可靠,他的服務是靠得住的,他的忠心是可倚靠的,他的話是可以毫無保留地被接納,反映了神可靠的屬性,解決了人際關係上的猜疑與不可靠。

溫柔(#8)(πραΰτης)(Meekness)並無「沒有生氣、沒有火氣、沒有精力、沒有活力」等負面意思,原文名詞古典希臘文的用法是用來描與一個剛柔合一的性格,柏拉圖以守衛太說明温柔的意思:牠對陌生人是勇攷並存著敵意的,對所愛的人則温柔和友善。根據亞里士多德的定義:一個温柔的人就是一個在適當的時間,對適當的人,為了適當的原因,以適當的方式、並適度地表達憤怒的人。在新約裡在人際關係上的用法,與慈愛(林前四 21)連著出現,與謙遜(林後十 1)、謙虛(弗四 2;西三 12)、及不爭吵」多三 2)連著出,以温柔的心挽回犯罪的弟兄(加六 1),温柔的心為心中所存的盼望答辯(彼後三 16)以及神的僕人以温柔的心勸導對抗真道的人,又是耶穌的生命一個顯著的特色(太十一 29)。這裡的意思指對人的温和、謙遜、為他人著想,是傲慢的態度與堅持己見的精神相反,是解決爭競與自私的良藥。

節制(#9)(ἐγκράτεια)(Self-control)即自我控制,無論哪一種的慾望,自己都能控制得住,這是彼得要信徒努力追求的美德之一(彼後一 6),在場上比賽的人要自制(林前九 25),性慾方面不能自制的,就應當結婚(林前七 9),自制的相反就是自我放縱(太廿三 25),作教會長老的必倛備條件之一是自制,能管束自己(多一 8),末世的人性之一是不能自律(提後三3)。保羅說的自制並不含禁慾主意的味道,他不是為了自律而律,乃是為了要完成神所託付給他的使命,與當時希臘哲學倫理也並不相同,希臘的哲學追求自由:一個自由的人,不在任何控制之下,卻自由控制一切,在各方面能令人失去自由的惡慾時,仍自律保持他的自由,而保羅的自由卻是按神的旨意管束自己,使自己的生命與生活符合神的心意,是聖靈的果子之一,不是靠己力,而是靠祂力來自律的。Bruce 指出自制這組字常有性方面的含意,「貞潔」可以是另一個好的翻譯,與淫亂、不潔、放蕩、醉酒、荒宴等惡行,嗜慾無度的罪行相對。

聖靈的果子是針對肉體的行為,針對人際關係的破損,解決不能用愛心彼此服侍的問題。這從聖靈來屬天的品德是肉體情慾的解藥,十五種肉體的行為都可以因為聖靈結的果子而化解。


當我們看自己,很容易感到自卑,與聖靈所結的果子對比,我們覺得我沒有這個、沒有那個!我缺乏忍耐、我缺乏節制、我缺乏仁愛,感覺很無奈,以下有關聖靈的果子之幾點,我們要特別注意:

1. 聖靈的果子是漸進的卻是必然的,我們若在基督裡因信稱義,領受了聖靈,我們屬靈生命的成長是必然的,有了神的生命,這生命成長是必然的,就如一粒種子,若有生命,就算在水泥石板下,這生命可以衝破惡劣的環境,小小的樹苗可以使石板破裂,生長成為大樹,只要我們順著聖靈而行,就必不放縱肉體的情慾,我們若被聖靈引導,就必不需要靠律法行為在律法要求之下生活,我們可以活出用愛心彼此服侍的生活!

結果子的是聖靈,祂在我們生命中賜下能力,讓我們可以遵行天父的旨意,這生命美好的品質就這樣在我們的生命中成為我們生活中與人相處的生活。

保羅用果子來描寫這聖靈在我們生命中的工作,正如一切的農產品,聖靈所結的果子是漸進的,並不是一天就發生的。我家的後園種了七種的果樹,種的時候,別人說需要七年之後才有收成,我種了已經是第十年了,還沒有收成,結果子是需要時間的,聖靈永遠都是和我們同工,並不是好像鬼上身,使我們失去了控制,祂在我們身上工作,當我們順著聖靈而事的時候,成長是必然的,卻是漸漸的改變,很多時候,過了之後回頭看,我們改變了都不察覺,聖靈的果子不是用人力靠去造成的,只有聖靈才能這能力在我們的身上結出這美好的果子。

小故事:在劍橋安靜讀加拉太書,一章一章,一節一節仔細去讀與思考,第四個主日去教會的路上傷了腰,七十二個小時不能動,痛得不得了,我記得我受傷的時候,早上我剛剛讀完第五章廿一節肉體的行為,下午去教會,準備禮拜一開始讀聖靈九個果子,下午腰就不成了,這是我第一次腰痛的經歷,在床上不能動的時候,什麼都不能做,神好像摸了我一把,要我知道,我是多麽軟弱的人,靠自己去結聖靈的果子是不成的,成長是要神給力的,我們要靠聖靈、順著聖靈、讓聖靈去管理、聽聖靈的話、隨著聖靈的感動去行、留意聖靈的作為,結出仁愛、喜樂、和平的生活。

三天七十二個小時,在床上不能動,起床去洗手間都要半個小時,每次都全身都出汗,第三天好了,第一件事就是洗一個澡,全身都臭得不得了,站在水龍頭的下面,被水沖洗乾淨的感覺真好,我向神說:我願意悔改,從今以後,不靠自己律法的行為,願意靠著聖靈不去放縱肉體,求聖靈賜下仁愛、喜樂、和平美好的果子。

2. 我們因信稱義,而不是因長果子稱義;讓我們得救的信也是結果子的信,在基督裡因信稱義是根,在聖靈裡愛心的生活是果,聖靈的果子是以信心相信神,用順服的行動把信心表明,聖靈感動我向妻子道歉,當我憑信順著聖靈去做的時候,愛的願意就來了,喜樂就出現了,道歉之後,就有平安,有好日子過了。

今天很多人不是憑信心去追求聖靈,而是憑感覺、憑經歷、靠自己,追求即時的果效,超自然的經歷,這些都不是聖經的教導,聖靈的果子是「靠著聖靈、憑著信心」而來的。

3. 讓聖靈果子成長的,不是外在的事物(與恩賜無關),而是更深層被聖靈引導的改變,恩賜不屬靈的人也可以有,是聖靈按己意分給各人,舊約的掃羅王並不屬靈,卻很有恩賜,恩賜是外在的表現,而聖靈的更新卻是從裡面生命的改變而來(from the inside out),這深層次的改變是品德的改變,是質的改變,心思意念的改變,是從順服聖靈而來的。

4. 基督徒的成長是對稱的,信仰的果實是彼此相連的,這是 Jonathan Edward 的見解,一個果子,九個特性,有仁愛,就一定會有喜樂、平安,有平安也一定有節制,有恩慈一定也有信實,因為是由聖靈而來的,聖靈並不會只給果子愛的特性,卻不給我們平安,有其中之一就有其它的八樣。

聖靈所結的果子與人與生俱來的品質不用,一個人有温柔的個性,很容易與人來往,但他不一定同時有平安或喜樂,一個與生俱來就很喜樂的人,不一定就有仁愛,但聖靈所結的果子卻不是這樣,這些優良的品格是聖靈給的,當我們願意順服聖靈的時候,就會產生,聖靈從來不強迫我們,當我們與祂同步同行的時候,我們就有這些從聖靈而來的品格。

當我年齡漸長的時候,脾氣少了,忍耐多了一些,這些改變可能是因為生命的沉積,也可能是人生不同的階段產生的,與聖靈並沒有關係,我可能是比以前忍耐了,但我不一定仁愛就多了一些,平安了一些,而聖靈所結的果子,卻是彼此相連的,因為是神給的。


結論

順著聖靈而行就能經歷屬靈群體愛的生活,24-26


要記住我們是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是直述的語態(indicative mood),是已給發生的了(perfect tense),在基督裡我們得了自由,從罪的權勢之下自由,所以保羅說,我們屬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在信主的時候,我們與基督的十字架連合,我們就自由(可以不犯罪的自由),這是福音的真理,現在這客觀的真理要在我們生活中成我們們主觀的經歷,信仰產生行為的改變,從直述語走進了命令語。

就當靠聖靈行事(正面的吩咐)+ 不要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 互相嫉妒(負面的禁令),愛心的生活是聖靈的工作,我們從直述至命令吩咐,是順著聖靈而行事,順從(obey)是信心的行動,正如信主是靠聖靈得生,不單只是口說相信,是有行動表現的,同樣,順著聖靈而行,是以信心為本,而有順服的行動表現。

當我們順著聖靈而行的時候,聖靈所結的果子,不單只是個人美好的品德,而是在肢體的生活中表現出來,使這屬靈的群體能用愛心彼此服事,那是一幅非常美麗的圖畫,代表天國在人間的生活,你看見這美麗的願景嗎?這是肢體生活用愛心彼此服侍的願景!

你想要嗎?順著聖靈而行,就有聖靈所結的果子,使用愛心彼此服侍的教會成為真實的經歷。







討論問題

1. 教會人際的問題很多,值得嗎?為什麽?
2. 保羅說的肉體是指什麽?肉體的渴求(私慾)與激情(邪情)包括什麽?是從那裡來的?聖靈的渴求又是什麽?
3. 試分享你心中肉體的渴求與聖靈的渴求之間的掙扎,特別是在肢體的生活上。
4. 肉體的行為包括什麽?你最容易放縱肉體的行為特別是在肢體的生活上是什麽?
5. 聖靈的果子從何而來?與聖靈的恩賜有何不同?那一個比較重要?為什麽?
6. 順著聖靈行事是什麽意思?請分享你順著聖靈行事的經歷,特是在肢體的生活上。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重要詞彙

聖靈所結的果子
情慾的事
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靠聖靈得生,靠聖靈行事
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嫉妒

2. 以正面的表達來說講章的中心思想;順著聖靈而行就能活出愛的群體生活!

3. 以「你」(you)至「我們」(we)來結束,當「你」順著聖靈而行的時候,會發生什麼的改變?答案是:你就會得聖靈所結的果子去愛人如己!當「我們」順著聖靈而行的時候,會發生什麼的改變?答案是我們就能用愛心彼此服待,這願景是在地若在天的生活,是令人興奮的願景。

4. 願景(vision)、願意的心(intention)、最後才是方法(means),是這篇講章的背後思想,是從 Dallas Willard 的靈命塑造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