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29, 2022

重建信仰生活三:重新立約,《尼希米記系列八》尼 10:1-39

 重新立約

重建信仰生活三

尼希米記十章一四節至三十九節
《尼希米記系列八》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2.10.16
國語堂



引言

路加福音18章記載少年的官來見耶穌的故事,這是聖經裏令人最難過傷心的故事,三本同類福音書都有記載,這位年輕的官,來到耶穌面前,跪着求問耶穌:「我該做什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好的行為,就如十戒的誡命: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當愛人如己,這是該做什麼與不該做什麼的行為守則。這少年人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但耶穌還沒有完,還有更高的要求,「你去變買你所有的,分給窮人,你還要來跟從我」。



這是做不到的事,怎可能才能做得到?變賣一切來跟從主,做不到!結果少年的官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實在沒辦法答應,這是做不到的事,我不為,是不能也,做不到的。

基督徒的行為論,因為做不到而離開的人很多,也有努力去做,卻不達目標而失望。沮喪的人也有不少,行善灰心。

1997年,我們來到福遍植堂,開始了福遍中國教會,我很努力,事無大小,盡心竭力,努力去做,十年之後,我發現我做不到,我的問題,人的問題,一大堆,我怎樣去做都做不好,結果也不好,當我五十歲那一年,教會三位全職同工離開,就在附近開了兩間教會,我整個人都垮了,不是不去做,卻是做不到!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基督徒信主之後行為上有很高的要求,卻做不到?不去做就算了!我只是一般的信徒,不是聖人,我放棄去做好,或者,努力去做,還是做不好,結果是灰心喪志。

基督徒與好行為,或成聖的功夫,應該是如何的一回事?

我們教會要求﹐會友重新登記會籍,會友需要對神有基本的承諾,我們例了四點,每一點有三個小點,共12個承諾:



我的承諾:

1. 我願意維護教會的合一
  • 願意力做到彼此相愛
  • 願意不說讒言
  • 願意跟隨教會領袖

2. 我願意分擔教會的責任
  • 願意為教會的增長禱告
  • 願意邀請未信者參與聚會
  • 願意熱誠歡迎訪客

3. 我願意參與教會的事工
  • 願意發掘自己的恩賜和才能
  • 願意裝備自己參與服侍
  • 願意培養一顆僕人的心

4. 我願意活出教會的見證
  • 願意經常出席聚會
  • 願意過敬虔的生活
  • 願意定期奉獻



問題:

1. 若我不願意承諾,或者對12點其中一點有保留,我是否可以是教會的會友?為什麼不願意承諾?怕做不到,例如邀請人來教會,奉獻,經常出席,不說讒言,我怕我做不到,不如不承諾。

2. 對某一項承諾有懷疑,例如:願意跟隨教會的領袖,我不願意,我跟隨神,卻不跟隨人,教會的領袖,若叫你去死,你跟隨不跟隨呢?事實上不少教會的領袖牧師,如 Jim Jones的例子,是邪惡的,若跟隨他們,結果不堪設想。在公司上班,我願意跟隨公司的政策,卻不是跟隨公司的總經理。又或者說,跟隨教會的領袖,太廣泛,若沒有詳細說明,很難去跟隨。

3. 又例如參與教會,分擔責任,我年紀大,什麼都不能做,如何分擔教會的責任,不如不承諾,沒有責任,可以做就去做,沒有承諾一身輕鬆,我能做的,我會去做,我能奉獻的,我會開奉獻,但我不願意承諾,把自己綁死。

4. 另外或許有人,很容易就作出承諾,很快就簽好了做會友的申請,簽了名再說,沒有想過去實際進行,只是為了一些方便,好處,利益,簽了作教會的會友,沒有想過要去遵行,都做不到的,就算計劃去做,也做不到。

基督徒的好行為是信心的表現,相信神,以信為本的生活,一方面人願意努力遵守,另一方面,是需要靠着神施恩而去遵行神的吩咐,這兩方面。就如一隻手的手心與手背,同時發生,這是基督徒生活行為的原則。

今天是尼希米最後的一講,經文是利希希米記十章至十三章。尼希米重建猶大人的信仰生活,從立根基,第八章,重修關係,第九章,重新立約,第10章。




分享兩點:



一、重新立約,願意進行,9章38節至10章39節
二、求神紀念,原主施恩, 13章1至31節


一、重新立約,願意遵行




9章38節,「因這一切的事」,什麼事?這是指重建城牆,重建信仰生活所做的一切的事,現在來到最後一步,與神重新立約。立的約不是新的約,新的承諾,而是一直以來,神與以色列人所立的約,用的字眼都是一樣,祖宗亞伯拉罕所立的約,摩西所立的約,約書亞又再重複,在應許地,與以色列人重新立的約,被擄之後,以斯拉帶領他們重新立約,立約是一種承諾,契約,願意承擔責任,願意去遵守若上的要求,願意去實行立約的承諾。答應要做的事情。

動詞「立」,與神與亞伯拉罕立約的動詞一樣(創世記15章18節),「立」( cutting, karat:-- a sure regulation) 的意思,這個字的形容詞,形容「心裏誠實」(九章八節),沒有詭詐。這個字的名詞是「確實,有效」(firm agreement, blinding agreement)的意思。

寫在冊上,寫下來,我們的首領,我們的利未人,和我們的祭司都簽了名,這是一個個人的承諾,簽名的人都答應遵行,也是一個群體性的承諾,簽名的人代表我們承諾遵守,經文重複三次「我們的」首領、「我們的」利未人、「我們的」祭司,代表我們承諾遵守。



10章1至27節,共有84個首領、利未人和祭司的簽名, 29節,眾人都隨從他們,發咒起誓(a curse and an oath)做什麼?我們必遵行神的律法,遵守耶和華我們主的一切誡命(commands, 眾數)、典章(regulations, 眾數)、律例(decrees, 眾數),再說一次,這不是第一次與神立約遵守神的話,因為立約這不是一次過的事,是需要重複,重新立約,正如羅馬書12章一節的吩咐,把身體獻上,是現在時態,不是過去獻上,就是永遠的獻上,不斷重新將身體獻上,教會會友重新登記,重新承諾成為支持教會的會友,參與教會的會友,維護教會合一的會友,也是可以重新立約,提醒我們自己的承諾。

立約,並不是好像新年立約一樣,立志減肥,是立志了,兩周之後就忘記了。立約以神的恩典為基礎,在神面前立下的誓約,你必須努力遵守。



以色列人與神立約,發咒起誓,有祝福與咒詛,正如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與神立約(申命記10一章),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重新立約(約書亞記八章30至35節),在示劍的地方,指着南面的山,基利心山,代表祝福,指着北面的山,以巴路山,代表咒詛,當你與神立約承諾,你最好遵守所立的約,以色列人因為沒有遵守而亡國,被擄到巴比倫,遵守帶來的祝福,是住在耶和華的面前,有神在他們的當中的福樂。



重新立約,特別提出六件事, 29至39節:



第一至第三件事,強烈命令的語氣(29-31),與十戒一樣。
第四至六件事,與敬拜的生活有關( 32-39) ,「我們神的殿」,重複七次,結論是39 節,「這樣我們就不離棄我們神的殿。」

神沒有離棄我們,我們就立約不離棄我們神的殿,遵守一切的律法,為什麼只有這六件事,而且有些還是小事,就如輪流獻柴(10章34節),沒有柴,就沒法獻祭。

成為教會會友與神立約,承諾的12點,只是對神承諾的一部份,對教會,我們神的家之承諾,代表我們對神的態度,我們願意遵守,「神啊,我願意維護教會的合一,我願意參與教會,我願意支持教會我願意努力去做。」我們若明白聖經,明白神在我們身上的工作,與神立約的行動,是基於明白神的作為,是自我主動,自己主導自己的行為承諾,為自生命的更新,不是律法主義規條,教會不是法官,負責判人的罪,也不是警察,不會捉賊地對待你,這是第一方面,「我承諾,願意努力遵行神的旨意」,還有第二方面,若沒有第二方面,我們的信仰與其他所有的宗教都是一樣,只是一些承諾要這樣這樣去做,但還有第二點。

二、求神紀念,願主施恩



猶大人立約之後,卻沒有遵守,人的改變是非常困難的事,祖宗的罪,根深蒂固,人說讒言,是常態。猶大人很快就做不到,第12章,舉行慶典,慶祝奉獻典禮,全民歡喜快樂,從所羅巴伯回來建殿,經過一百年的工程,終於完成,從開始到尼希米重建百姓屬靈生活整整是100年的時間。



13章六至14節,尼希米因事回去了波斯,回去之後,猶大人就作反了,亞們人多比雅,搬進了在神的殿的院子中,利未人因為沒有供應人他們,沒有人什一奉獻,他們都會去自己的田地去,牧師回去工作上班,因為什一奉獻出了問題,這是首先出現的問題,立約十分之一奉獻做不到,奉獻十分之一是很難的,辛辛苦苦賺來的金錢,只是供我使用,奉獻很難?做不到!尼希米如何回應?



13章15至22節,他們在安息日做買賣,第15節,尼希米警告他們, 



16節,不準他們買外邦人的貨物,第19節,尼希米關上城門,在安息日禁止做買賣,這些外邦人的商家還在城外住宿,猶大人出城到外面購物,尼希米非常生氣,守安息日,不做買賣,真的是那麼困難嗎?星期日很忙,各樣活動,球賽,孩子的活動,在家休息的需要,上教會敬拜神,真的很困難嗎?



13章23至31節,他們與外邦女子結婚,想像當年遍地都是外邦人的地方,與外邦女子通婚,是很普遍正常的事,尼希米記最後一章,是舊約歷史最後的記載,顯示了人性的現實,尼希米沒有在第12章的慶典中結束,最後記載了第13章,猶大人違約,面對的問題失敗,尼希米卻沒有灰心,沒有認為這是浪費一生,什麼原因? 13章14節「我的神啊,求你因這事記念我,不要塗抹我為神的殿與其中的禮節所行的善。」 13章22節「我的神啊,求你因這事記念我,照你的大慈愛憐恤我。」 13章31節「我的神啊,求你記念我,施恩與我。」每一次尼希米都以禱告總結,最後的禱告成為尼希米記最後的結束,也是舊約聖經最後記載的事。這三個段落,總結猶大人失敗不能守約,內容都一樣:第一、尼希米求神紀念,第二、尼希米求神,願主施恩。



求神紀念,紀念我,施恩與我,我所做的事,求神紀念我立約承諾的成與敗,不是因為我,也不是為了我的榮譽,我的名聲,我努力去做了,神紀念才是重要,好的行為,不是一種的交易,以行為去換取神的祝福,努力的結果是求神紀念。我努力去做,神紀念才是最重要,神差尼希米回來,參與重建,成為神的計劃,以色列人與神立約遵守神的吩咐,下一代是否什一奉獻?是否與外邦人通婚?這些結果求神紀念,是神的工作,是非功過,求神紀念。

求神施恩,靠着神的恩典,靠着神的善良,尼希米記二章18節翻譯為善工,六章19節翻作善行,這是舊約歷史結束最後的一句說話,求神施恩。

努力行善,守約,是神的善工,需要神的恩典,需要神的紀念,這個真理我很多年之後才真正明白,成聖的功夫,是我願意遵守神的吩咐,盡一切努力遵行,另一面需要神紀念,求神施恩。當我五十歲的那一年,我努力做也做不到,沒有果效的時候,我需要休息,退修,我終於明白,我需要求神的恩典,把結果交給神,求神紀念,他比我更關心神的教會,我手所做的工,求神紀念,我輕鬆了,我相信神的恩典,倚靠神的能力,完成立約遵行的善工,行善的能力來自心底,從神而來,我比以前更努力,卻更喜樂,不是要求自己,看自己是否做得到,而是願意神施恩,仰望神,我的好行為不是賺取神的接納,神已經接納我,愛我,把兒子也賜給我,好行為是神的旨意,是神的能力造成的,是靠着神的恩典而活。

我們立約愛神的教會,參與神的教會,支持神的教會,為主作見證,一方面我盡一切努力去守約,另一方面我仰望神,靠着神的恩典,將結果交給神,靠着神的力量遵行神的旨意。

結論

你是否願意?


討論問題

1. 為什麼信徒與神立約?願意遵守神的話?
2. 今天我們需要在什麼的事上與神立約?現今立約要遵守的是什麼的事?
3. 立約而不願意守約有何問題?
4. 今天我們靠什麼的能力守約?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Monday, November 28, 2022

如何致富?《慷慨樂捐系列一》提前 6:17-19

 如何致富

《慷慨樂捐系列一》

提摩太前書六章十七節至十九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2.11.27
國語堂




引言

我從小在一個並不富有的家庭長大,父親是一個勞工,一份收入供養全家,我們一家九口住在一個 750 平方呎的公寓,像大多數人一樣,我從小就希望長大之後變得富有,不是富豪的富有,不是擁有私人飛機的富有,只是希望有足夠的財富,讓我可以在我想做的時候,做我想做的事,而不需要為花多少錢而擔心。

現在我工作了40年,我第一份全職傳道的收入,每一個月 1200美元,並不多,但過去40年,我生活的基本需要,吃喝衣住都充足有餘,兩個孩子長大成人,一無所缺,我從來都沒有感到我是富有的人,但我也不覺得我是一個窮人。

今天我們的經文,是提摩太前書六章17至第19節。



提前 6:17-19「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

當保羅吩咐在以弗所牧養教會的提摩太,要教導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要甘心施捨,樂於供給人的時候,我並不認為保羅的話是對我說的。因為我並不富有,雖然我也不窮困,我卻不是富有,這段經文不是對我說的。



可能你也有這樣的想法,對那些今世富有的人之吩咐,不是給我的,與我無關,我並不富有,富有的人不是我,富人另外有人,我不富有,我來美國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我現在有的也不多,我並不富有,我沒有能力去施捨,不能供給人。



但若我告訴你,如果你每年的收入超過 45,000 至 50,000 美元,你就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1%的人,你相信嗎?你的收入每年超過 45,000 至 50,000美元,你就是世上富有的人,你相信嗎?今天世上最富有的1%人口,擁有世上財富的一半以上,這兩個數字是2021年的數字,我查核要很多次,確認這是準確的數字。



這是住在印度尼西亞的一家庭,一家四口,每月收入 US$1,000,已經是屬於全球的中產階級。

今天如果你早上打開衣櫃,你可以選擇穿什麼衣服,配什麼顏色的鞋子,打那一條領隊上班,你是富有的人;如果你擁有一雙走路的鞋,一雙跑步的鞋,一雙籃球鞋,好幾雙上班的鞋,一雙參加宴會的鞋,你是富有的人。如果你換車,把一輛功能完全良好的車,去換另一輛更新的車的時候,你經是富有的人。如果你能夠選擇下一次到家去什麼地方玩,根據世界水平,你是一個富有的人。

今天手機訊號不好,這是富有的人之問題。Amazon 沒有你衣服的 size,這是富有人的問題,你的電腦與你的手機不能聯上,網絡速度太慢,飛機誤點,這些都是富有的人的問題。你感覺有追究咁?這並不是我的目的,因為敘舊咁並不帶來正面的行為,但這些都是事實。今天如果你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滿足之外,還有剩餘的物資財產,你比世界上許多的人都富有,所以根據世界水平,我是一個Fu祝的人,你也是一個今世富足的人。

今天富有的人最大的問題是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富有的人,Bill Gates、Elon Musk, Jeff Bezos,北京首富王健林、上海首富郭廣昌,他們才是富有的人,我並不富有,也不認為自己是富有,不感覺富有,也活得不富有!

我認識一個人, 十幾廿年前,手上已擁有1,000,000 美金,是一位的百萬富翁,但他感覺非常窮困,為了節省開支,夏天不開冷氣,把空調調到溫度85度,上廁所為了節省水費,不喜歡沖廁所,一天沖一次,百萬富翁度卻不認為自己富有,活得一點也不富足。

富有是一個移動的浮標,不論你擁有多少的財富,你到不感覺富足。蓋洛普民意調查,擁有多少金錢,才是有錢的人?財富的標準是什麼?一般人的答案是:若我擁有比我現在擁有的金錢雙倍以上,我才感覺我是富有的人,我現在有 50,000現金,我若擁有100,000 ,我才是富有,當我有100,000 現金存款,我認為我需要 200,000 才是富有,我擁有 1,000,000 ,我若擁有2,000,000 才是富有。

80年代,中國剛剛開始改革開放,八三年我進入中國的時候,家家戶戶渴望的是擁有一個冰箱,有錢的人才有冰箱,有了冰箱之後,希望有一台電視機,有錢的人才能擁有一台電視機,電視機之後,想要冷氣機,有錢人才能擁有冷氣機,有了冷氣機,買房、買車,有房子的人才是富有的人,有了一套房子之後,,擁有幾套房子才是富有的人。

現在百萬富翁已經不再是令人感到富足,千萬富翁,十億富翁,現在中國已經有650多個十億富翁,可是現在千億以上才算真正的富豪,所以我並不富有,一點也不感到富有,是不是這樣?

保羅的時代,當他寫信給提摩太的時候,一般的人只有一套的衣服,身上最貴重的財產做是這一套衣服,生活若是有衣有食,基本生活得到滿足,就是富足的人,中文翻得很好,保羅的今世富足的人,是指有衣有食,就當知足,就是富足的人,而保羅吩咐這些有衣有食的人,跟隨耶穌, 要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有衣有食富足的人,因為跟隨耶穌而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



我相信保羅的吩咐是給我們這裏的每一個人,是的,你是富足的人,我是富足的人,我可以去幫助供給有需要的人,保羅特別強調的是今世的富足,與最後一節,將來美好的根基成為對比,今世對比將來,今世的富足對比將來美好的根基,今生你有衣有食的富足,只是今世的事,今生的富足,帶不走,帶不進將來,都要成為過去,要知道如何使用今世的富足,為自己打好將來美好的根基,這才是真正懂得活得富有的人。

今天是慷慨樂捐系列的第一個訊息,題目是如何致富?我並不是要告訴你買什麼股票致富,做什麼投資致富,而是從聖經教導你如何為自己以今世的富足去為將來真正的致富。

你可能認為牧師你又講錢了,是否又是年底教會有赤字,你要我們奉獻?是的,教會有很大的赤字,但今天這並不是講什一奉獻,捐給教會,而是講如何為將來打好美好的根基,如何生活得真正的富足,如何樂捐幫助人。



請注意六章17節,第一個命令,你要囑咐(instruct),是給提摩太的命令,是給牧師的吩咐,是聖經給我的命令,我要囑咐今世富足的人慷慨施捨,這是我的責任,我承認過去一直以來,我都很不願意在講台講錢的事,有很多害怕,特別是在中國教會,牧師不要講錢,講錢講奉獻,就好像向人伸手要錢一樣,當我在中國舉辦父母營的時候,一群傳道人的父母最不能接受的是他們的兒女為耶穌打工,是沒有工資的,必須自己去籌款,向人要錢,這是令人丟臉的事,當這些父母看着我的時候,我感覺他們的眼神,是看着一個伸手向人要錢的神棍,我非常不喜歡這樣的感覺。

我不喜歡講金錢奉獻,但聖經,吩咐我一定要去講,慷慨奉獻是基督徒致富之道,我需要悔改,我要更多講金錢的奉獻,研究報告說,美國保守的教會,講金錢奉獻,慷慨樂捐,講得很少,奉獻流為一個儀式,或者是例行公事,傳奉獻袋,一般信徒其實並不懂得奉獻樂捐的真理,教會只知道叫人奉獻,很少教導為什麼奉獻,如何奉獻。

我為了這兩堂的信息,我特別訪問了教會中三位奉獻者,包括一位國語的會眾、一位粵語的會眾、一位英語的會眾,他們異口同聲的說,教會不是要少講一點奉獻的信息,而是需要更多奉獻的教導, 他們的回應令我驚訝。



盧雲說:捐獻籌款其實是屬靈的事工,當我們有困難奉獻,常常不是金錢的問題,而是屬靈的問題,我們全心全意愛神,是包括在金錢上奉獻,奉獻是我們與神的關係的指標,是跟隨基督門徒訓練的一部份。

奉獻非常困難,樂捐並不容易,就像從吸毒的人手中把鴉片搶走,又像從孩子的手中搶走他手中的糖果一樣困難,奉獻樂意捐獻,不是人自然生命的表現,而是屬靈生命的表現,在屬靈成長之中,學習奉獻樂捐。

我訪問的一個家庭,他們是如何學識奉獻?他們說,他們信主的時候,一位韓國的宣教士就教導他們奉獻,幾位屬靈的姊妹,彼此守望,互相勉勵,在金錢奉獻上養成奉獻樂捐的習慣。



教會上有人投訴教會中有答便車的人,是基督徒,教會的會友,奉獻卻很少,付出很少,參與教會,是搭便車的人,聚不帶食物,或者只帶一包薯片,每周來教會打球,好幾年,卻從不奉獻。



教會55%奉獻單位, 2015年的數字,他們奉獻平均少於兩千美元,是屬於隨意的捐獻,而教會極少數的人, 20% 支持教會 80% 的開支,我們對答辯車的人,很容易產生反感,甚至是敵意,或因為太多這樣的人,使你失望,你也不願意再繼續奉獻,「為什麼我要奉獻樂捐?而他們可以搭便車而一文不付?我也不願意再奉獻。」

但其實我們都是搭便車的人,或者曾經都是搭便車的人,神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我們沒有任何貢獻的時候,神的愛就向我們顯明,羅馬書五章八節,我們的神是有恩典、有憐憫、慷慨的供給我們,奉獻是屬靈生命成長的過程,我們越來越像基督,我們就越喜歡奉獻,今天我們不要去敵視那些搭便車的人,而是要幫助他們成長起來,脫去舊人的自私自利,穿上新人樂捐供給人的美德。

今世富足的人應該如何活得富足?如何為將來建立美好的根基?



保羅囑咐的命令,跟着是五個不定式的句子,說明囑咐的五件事,吩咐今世富足的人的五件事,今天我們講第一點與第五點,是倒影結構最外面相對的吩咐:

一,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
二,今世富足的人要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

這是正面與反面的教導,是典型保羅表達的方式,講的是同一件事,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相反地, 要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下周第二講,我們繼續分享今世富足的人,要做的中間的三點。

一、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



第一、有錢的人,很容易自高,自高原文的意思是自私過高,看不起別人,有高高在上的驕傲,有錢人以為有錢就比別人好,我有錢因為我比你努力,我有錢,因為我比你聰明,我有錢,因為我生在富貴人家,比你好,甚至基督徒,雖然知道這一切都是神的恩寵,給你的一切,但神的恩寵也可以成為我們驕傲的原因,我有神的恩寵,你來向我學習學習成功之道,你窮困因為你不懂!

第二,金錢容易使我們產生只求知足Dick態度都好靠金錢,靠自己度日,認為有錢就有價值,有錢人生做有意義,金錢可以解決你一切的問題,

第三、金錢影響我們對人的看法。青少年的時候,朋友穿什麼樣的球鞋,長大之後,別人開的是什麼汽車,是名貴的汽車,我們必另眼相看。當你知道某某人有錢的時候,你不知不覺認為對方特別好看,特別帥,你特別關注這些人,今天若 Elon Musk 來到福遍聚會,人人都要來看一看這一位世上的首富。

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

二、今世富足的人,要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



不要至高的。相反,是要甘心施捨(be generous),樂意供給人(ready to give)。甘心施捨,是形容詞,形容慷慨施捨的精神,第二句樂意供給人是副詞,形容慷慨施捨,不要自至高,但要有慷慨施捨的精神,隨時準備好供給有需要的人。

什麼是甘心施捨(Generosity)?



慷慨(Generosity)是願意給予,分享一個人的時間(time)、如花時間幫助人,做義工,才幹(talents),如義診、幫助別人修車,和金錢(treasures),而不期望得到回報。



提前 6:17-19 主要是指金錢慷慨奉獻,準備好去供給人。

例子:我認識一位弟兄,樂意慷慨助人,身上時常帶着現金,遇見有需要的人,就立時拿出現金奉獻,都好多年都是這樣。

在我訪問一個奉獻者之中,他固定每月或每年將收入放進一個捐獻基金(Donor Advised Fund),專門作為捐獻的用途,當有需要的時候,就立刻從資金中奉獻,哪裏有需要,這裏$1000, 那裏有需要 $2000 ,第一、供應教會的需要,第二、支持一個福音機構,第三、支持許多有需要的宣教士,經濟有困難的人,第四、一年支持 30 至 40 間慈善機構,包括宣明會,紅十字會等等,他們夫婦不願意花錢在自己的身上,夫婦同樣樂捐助人,每年捐獻的金錢是用在自己身上的費用兩倍以上,若是每年開支七至八萬美元,捐獻是十五萬美元,而且是每年都是這樣,越樂意捐獻,越有能力捐獻,他們的見證就是這樣,越慷慨捐獻,神就賜下更多捐獻的能力。

中國人受佛教的影響,都有樂善好施的傳統, 做善事,修橋補路,但目的是要積功德,讓來世活得更好,一般若有災難,願意救災救夠難的人,捐獻也有不少,但少有計劃的捐獻,並不是生活的一部份,現在中國的慈善捐獻, 80%都是由企業包辦,個人捐獻佔很少的部份,企業捐獻是有目的的,為了建立品牌,為公司打造美好的明星,也滿足政府均富的口號,捐獻的時候大都是宣傳,發新聞,揚名聲,建立品牌,可以推銷更多的產品。

你或許說,這有什麼的問題?能幫助窮人才是最重要,但是捐獻的動機很重要,甘心施捨,但不要自高,供給別人,不是要求回報,捐獻不是要把自己抬高,不是換取功名,或換取神的賜福,捐獻的動機很重要,也不能因為是罪疚感而奉獻,「我生活那麼富裕,他生活那麼艱難,我因此感到罪疚,不好意思而捐獻,這樣的捐獻不會長久,很快你就不給了。



甘心施捨,樂意供給,目的是第19節,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是的那真正的生命,這將來豐盛的生活,真正活得富足,今天從捐獻織成將來美好的根基,這是典型聖經管家的教導,作管家,我們的一切都是神的,我只是金錢的管家,金錢不屬於我的,神給我的是為了推展神的國度,是神的管家。

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要甘心捐獻,樂意供給人,這是基督徒真正的生活方式,為着永恒而準備。

如何活出富足的生命?如何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我有幾個建議:

第一、有計劃的奉獻,不是隨意的捐獻,計劃好要奉獻,與家人商量,與兒女討論,決定如何奉獻,將奉獻寫在時間表上,放在預算之中,放進計劃,這是甘心施捨都好有計劃的捐獻。

第二,按比例奉獻,不是金額的大小,是根據收入的比例而奉獻,奉獻1%,兩個百分比, 5%, 7%、10%。

第三、優先的奉獻,將初熟的果子獻上,首先奉獻,然後再有其他花費,將奉獻放在優先。

第四、漸進的奉獻,漸漸增加奉獻,不需要停在十分之一,可以繼續漸漸增加, 12%, 15%, 30%, 50%,越奉獻越有可以奉獻,是真實的見證,就像人的肌肉一樣,越操練越有力,越奉獻越可以奉獻。最後甘心樂意奉獻,充滿喜樂地奉獻,脫離金錢的捆綁,過着真正自由的生命,幫助人,建立神的國,這是慷慨奉獻的生命。

有一位長老問我,我們長輩退休的人,可以做什麼?我毫不猶豫地回答,你們可以捐獻,不單只是奉獻給教會,更是幫助有需要的人。我們是人類歷史最富有的一代,我們手中有不少的資源,空前的財富,當我們滿足生活基本的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幫助別人,今天你就可以慷慨的捐獻。

結論

慷慨是一世紀基督徒的標誌,他們慷慨地生活,改變了世界。幾場瘟疫席捲了當時羅馬的城市。 每一次,人們都會逃往鄉下以逃避死亡。 病人被留下等死,然而基督徒並沒有逃離。他們冒著自己的健康風險留下來,滿足那些無法幫助自己的人的需求。許多基督徒在這個過程中死去。但他們並不害怕。當他們照顧病人恢復健康時,他們的慷慨之言像野火一樣傳播了基督教。

基督徒慷慨的生活與他們周圍的異教徒形成鮮明對比。 在瘟疫下,異教祭司最先離開城鎮。他們是周圍最富有的人。基督徒甚至會照顧異教徒。由於他們的慷慨和同情心,許多人成為了基督徒。不是因為基督徒的神學,也不是因為奇蹟,而是因為他們的慷慨與愛心。



有一個名叫帕科繆(St. Pachomius the Great) 的人,他於公元 292 年出生在 Thebaic(靠近現代埃及盧克索),父母都是異教徒。 根據他的傳記,在 21 歲時,帕科米烏斯在一次羅馬軍隊征兵活動中,被羅馬人捉去當兵,他和其他幾個年輕人一起被送上一艘沿著尼羅河漂流的船,並於傍晚抵達底比斯,在這裡,他第一次遇到了當地的基督徒,他們習慣於每天為應徵入伍的士兵帶來食物和慰藉。這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帕科繆發誓要在出獄後進一步調查基督教。他離開軍隊之後,皈依並受洗(公元 314 年)。其後,帕科繆決心以潛修方式落實信仰生活,爾後發現此種生活太不規律,於315-320年間,在埃及中部的底比斯建立基督教第一所修道院,並撰寫團修式修道生活的規則。

這種無附加條件的慷慨大方非常強大,是基督教在一世紀極快成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你是否願意慷慨施捨樂意供給人?






討論問題

1. 你富有嗎?富有的人,聖經有何吩咐?
2. 如何樂善好施?有何實際的行動?
3. 為什麼今世富有的人,需要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Aknin, Lara B., Elizabeth W. Dunn, Jason Proulx, Iris Lok, and Michael I. Norton. "Does Spending Money on Others Promote Happiness: A Registered Replication Repor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9, no. 2 (2020): e15. https://doi.org/10.1037/pspa0000191.

Alcorn, Randy. Giving is the Good Life: The Unexpected Path to Purpose and Joy. Carol Stream, IL: Tyndale Kids, 2019.

Brewer, Stephanie M., James J. Jozefowicz, and Robert J. Stonebraker. "Religious Free Riders: The Impact of Market Share."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45, no. 3 (2006): 389-396. https://doi.org/10.1111/j.1468-5906.2006.00313.x

Chang, Chang Mable-Ann. “Charitable Giving in China: From Passion to Impact.” 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October 25, 2019. Accessed November 6, 2022. https://english.ckgsb.edu.cn/knowledges/charitable-giving-china-impact/

Chu, Patti, and Olivia Yutong Wang. “Philanthropy in China.” Asian Venture Philanthropy Network, (November 2018): 1-36. https://avpn.asia/wp-content/uploads/dlm_uploads/2019/01/Philanthropy-in-China_Web-Version-1.pdf

Dunn, Elizabeth W., Lara B. Aknin, and Michael I. Norton. "Spending Money on Others Promotes Happiness." Science 319, no. 5870 (2008): 1687-1688. DOI: 10.1126/science.1150952

Herzog, Patricia Snell, and Scott Mitchell.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Religious Giving: Instilling Giving Habits Across the Life Course." Religions 7, no. 93 (2016): 1-20. doi:10.3390/rel7070093.

Iannaccone, Laurence R. "Sacrifice and Stigma: Reducing Free-Riding in Cults, Communes, and Other Collectiv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0, no. 2 (1992): 271-291.

Iannaccone, Laurence R. "Why Strict Churches Are Strong."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9, no. 5 (1994): 1180-1211.

Jeavons, Thomas H., and Rebekah Burch Basinger. Growing Giver’s Hearts: Treating Fundraising as Ministr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00.

Kasasa. “Boomers, Gen X, Gen Y and Gen Z Explained, 2021.” Retrieved October 31, 2022, from https://www.kasasa.com/articles/generations/gen-x-gen-y-gen-z

Kenny, Charles. “We Are All the 1 Percent: The U.S. Middle Class Is Still Incredibly Wealthy b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eign Policy, February 27, 2012. Retrieved from https://foreignpolicy.com/2012/02/27/were-all-the-1-percent/

Lea, Stephen E. G., and Paul Webley. "Money as Tool, Money as Drug: The Biological Psychology of a Strong Incentiv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9, no 2 (April 2006): 161-176. DOI: https://doi.org/10.1017/S0140525X06009046

McBride, Michael. "Why Churches Need Free-Riders: Religious Capital Formation and Religious Group Surviv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 58, (2015): 77-87. https://doi.org/10.1016/j.socec.2015.07.001.

Mundey, Peter, David King, and Brad R. Fulton. “The Economic Practices of US Congregations: A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 Social Compass 66, no. 3 (2019): 400-417. https://doi.org/10.1177/0037768619852230.

Nouwen, Henri J.M. A Spirituality of Fundraising. The Henri Nouwen Spirituality Series. Nashville: Upper Room Books, 2010.

Ortberg, John, Laurie Pederson, and Judson Poling. Giving: Unlocking the Heart of Good Stewardship. Nashville, TN: HarperChristian Resources, 2009.

Osili, Una, Debra Mesch, Jacqueline Ackerman, Jon Bergdoll, Linh Preston, and Andrea Pactor. How Women and Men Approach Impact Investing. Indianapolis, IN: Women’s Philanthropy Institute, Indiana University Lilly Family School of Philanthropy, May 2018.

Rovner, Mark.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merican Giving: The Charitable Habits of Generation Z, Millennials, Generation X, Baby Boomers, and Matures. Charleston, SC: Blackbaud Institute. April 2018.

Smith, Christian, and Hilary Davidson. The Paradox of Generosity: Giving We Receive, Grasping We Los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Stanley, Andy. How to Be Rich: It's Not What You Have. It's What You Do with What You Have.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13.

The Smithsonian Project. “Giving in America.” Smithsonian. Accessed September 5, 2022. https://americanhistory.si.edu/giving-in-america.

Vaidyanathan, Brandon, and Patricia Snell. “Motivations for and Obstacles to Religious Financial Giving.” Sociology of Religion 72, no. 2 (2011): 189–214. https://doi.org/10.1093/socrel/srq074.

Wang, Jenny. Permission to Come Home: Reclaiming Mental Health as Asian Americans. New York, NY: Balance,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