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7, 2023

捨己背十架,《耶穌是誰系列四》可 8:31-9:1

 捨己背十架

馬可福音八章三十一節至九章一節

《耶穌是誰系列四》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3.2.19
國語堂




引言


今年美國職業足球聯盟的超級杯(Super Bowl),放了幾個推薦耶穌的廣告,是一個機構,He Gets Me (hegetsme.com)花了二千萬($20 millions)在超級杯賣的廣告,目的是改變基督徒的形象,重新介紹耶穌,耶穌明白我們!廣告說的是:



  • 他明白我們(He gets us)。
  • 耶穌是移民,他得到了外國人(Jesus was an immigrant. He gets the foreigners)。
  • 耶穌是一個難民,他得到了難民(Jesus was a refugee. He gets the refugees)。
  • 耶穌是窮人,耶穌無家可歸。他得到窮人(Jess was the poor. He gets the poor)。
  • 耶穌受夠了政治, 他不是左營還是右營(Jesus was fed up with politics. He is not left or right)。
  • 耶穌支持婦女平等(Jesus supported women equality)。
  • 耶穌悲痛,他得到哀悼的人(Jesus mourned. He gets the people who mourn)。
  • 耶穌愛我們所恨的人,祂是愛(Jesus loves who we hate. He was love)。

教會耶穌的跟隨者又如何?美國的信徒大部分是反移民、反同性戀、反墮胎、歧視女性在教會的角色、反右、爭權。美國的信徒大部分都是富有的、中產。我們與耶穌差太遠,我們若在世人面把自己與耶穌相比,世人根本不會認得我們是跟隨耶穌的門徒!



耶穌很清楚地告訴我們:若人要跟隨耶穌,就要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耶穌。若我真的要跟隨耶穌,我必須認真地考慮耶穌的挑戰,我是否捨己,背十架跟隨主?

可 8:34 是我們非常熟識的金句: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這一節經文是馬可福音的核心,對我們信徒有一個終極的挑戰。

馬可福音八章31節至九章一節提出人生的兩種選擇,兩條人生的路,跟隨主還是不跟隨主,你是否要跟隨主?你若要跟隨主,就只能選擇窄的路,不能兩個選擇都要,在某些情況中跟隨主,在另一些情況下卻不願跟隨主。

我想分享三點:



一、跟隨耶穌的挑戰
為了神的旨意先受痛苦、後得榮耀

二、兩樣都要的生命
追求現在的安樂、結果將來的羞愧

三、跟隨耶穌的選擇
捨己背自己十架、選擇永恒的生命



馬可福音八章27節是馬可福音第二個大段落的開始,從八章27節至10章52節,這大段的經文是要告訴我們耶穌的使命是受苦的使命,跟隨耶穌的人,都要效法他的榜樣,背自己的十字架,跟隨耶穌。

馬可福音八章廿七節:27耶穌和門徒出去往該撒利亞腓立比的村莊去,在路上問門徒說:「人說我是誰?」

在路上(on the way),是指耶穌從加利利到耶路撒冷最後的旅程,第二個大片段是以旅程為主題(journey motif),不單止是指到是往耶路撒冷的旅程,也是指耶穌訓練門徒的旅程,「在路上」,在第八章至第十章,三章經文中,總共出現七次,門徒在門徒訓練的路上,是要效法基督,走耶穌走的路(What Jesus did, we do.)

第八章至第10章,耶穌三次他們都透露他要走的十架路,之後跟着的,是要門徒跟隨主,作主門徒,要效法耶穌,走十字架的路。





一、
8:31  人子必須受苦(基督受苦的十架路)
8:34   跟隨我(對門徒的挑戰)

二、
9:31  人子將要受苦(基督受苦的十架路)
9:38   跟從(對門徒的挑戰)

三、
10:33-34  人子將要受苦(基督受苦的十架路)
10:32   跟隨(對門徒的挑戰)


一、跟隨耶穌的挑戰
為了神的旨意先受痛苦、後得榮耀


31從此,他教訓他們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 

耶穌說,人子必須受苦(necessary),「必須」受許多的苦,「必須」被猶太人氣絕,「必須」被殺。「必須」是因為這是神的旨意,要基督為世人獻上贖罪祭,所以必須受苦、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受苦不是好的事,沒有人喜歡受苦,但為了神的旨意而受苦,你願意嗎?

我們都喜歡舒適的旅程,坐飛機都希望升級(upgrade) 從經濟艙到商務艙,但如果跟隨主,遵行神的旨意,你是否願意繼續忍受經濟艙的痛苦?


我在星加坡的時候,有一天,我經過一座很漂亮、很特別的建築物,我問這是什麼?原來是星加坡 Joseph Prince 的教會,New Creation Church,他們在 2019年,在疫情發生之前,以兩億一千七百萬美元買下來的,教會下面是星加坡有名的商場,賣各種名牌、名貴的消費品,上面是教會聚會的地方,高高在上,傲視星加坡全面的景色,是一間三萬人的教會,教會宣講的是神豐富的恩典, Joseph Prince 認為華麗的教堂是神的恩典之表現,這是我們羨慕與喜歡的基督教,參加教會的聚會,是需要排隊等候,牧師不等人,是聽眾等牧師,但是如果跟隨主,遵行神的旨意,你是否願意放棄榮華富貴,放棄高級的享受,放棄世人看來的成功,並且甘心受苦,你是否願意跟隨耶穌?

因為神的旨意,而甘心受苦,這是耶穌的故事(Jesus’ Way),耶穌為了遵行神的旨意,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人棄絕,被人殺害,他甘心樂意走上十字架的路。誰會喜歡受許多的苦?誰會喜歡被自己人棄絕?誰會喜歡被殺害?沒有人喜歡這些痛苦,我也不喜歡受苦。但是若果這是神的旨意,你是否願意背十字架,為主受苦?


彼得的反應,表明他的想法與我們一樣, 32節「耶穌明明的說這話,彼得就拉着耶穌,勸他。」中文翻譯得非常客氣,勸他原文的意思是責備耶穌,責備(rebuke)是一個強烈的動詞,意思是指責耶穌的不是,責備在馬可福音多次用來形容耶穌責備污鬼(1:25; 3:12; 4:5; 8:33;9:25),現在不是彼得跟隨耶穌,是彼得要耶穌跟隨他,彼得因為耶穌說,人子必須受苦,因而感到羞恥,怎麼可能,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是榮耀的救主,你居然說基督必須受苦、被棄絕、被殺害?受苦的基督與榮耀的基督是兩個不相符、相反的形象,你可以感覺到,彼得是多麼生氣,我們有神的恩典,為什麼我不能富有?

我聽過一位台灣有名的牧師的一篇講道: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着,所以我可以富裕、所以我可以過令人羨慕的生活,所以我可以得勝,所以我可以慷慨,所以我可以成功。這是我們喜歡榮耀的基督,怎麼可能人子必須受苦,而跟隨主的人也必須受苦,與耶穌一樣,因為遵行上帝的旨意,而受苦。


二、兩樣都要的生命
追求現在的安樂、結果將來的羞愧


今天我們都希望兩種人生都要,我要基督的生命,也要無痛不苦的人生,我要遵行神的旨意,也要沒有痛苦的人生,我要做一個跟隨基督的好基督徒,我也要開「賓治」的人生。若果因為遵行神的旨意,你必須受苦,後來才得榮耀,你是否願意跟隨主?

彼得不是不明白耶穌說的話,耶穌明明的告訴他,基督必須受苦,彼得承認耶穌是基督,卻不願意接受基督必須受苦,耶穌用「人子」自稱,(但以理書第七章,人子降臨榮耀裡),馬可以彼得稱呼耶穌為基督,耶穌卻回答稱自己為人子,作為對比,顯示中間的差別,受苦的基督是彼得不願意接受的,人子卻必須受苦,你呢?若跟隨基督,需要受苦付上代價,你願意嗎?


33耶穌轉過來,看著門徒,就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耶穌「責備」彼得,是福音書中,耶穌對門徒最強烈的責備,與彼得「勸」耶穌是同一個字,「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原文是在我後邊「跟隨」我的意思,34節: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捨己背十架,耶穌做的,我們跟隨去做。「捨己」是放棄自己的權利,甘心遵行神的旨意,不認自己(deny yourself),與彼得三次「不認」耶穌,是同一個意思,否定自己的權利,否定自己的喜好,不認自己。 

捨己是內心的心態,背十架是捨己外在的行動表現。

背十字架,我們經常有錯誤的觀念,背十字架不是所有的痛苦都是背十字架,例如:老闆責備或配偶不合作,帶來的痛苦,不一定是背十字架,或者生病,不一定就是背十字架。基督徒背十字架,不是要自找苦吃,一廂情願,越危險的地方,越要去,保羅遇到迫害,他都選擇離開,逃避迫害,除非神明顯指示,在耶路撒冷有苦難等待他,他就會到耶路撒冷,接受痛苦,因為這是神的旨意。

背十字架意思是什麼?「因為願意遵守上帝的計劃而領受仇敵加給你的苦難,為上帝的旨意而受苦,才是真正的背十架。」(唐崇榮,教會真理問答 046 問)

跟隨主需要付的代價,受的苦難,為順服主的旨意而受苦,才是真正的背十字架。

我剛剛從柬埔寨回來,培訓廿五位從中國各地來的傳道人,他們是首批疫情開放之後出國的傳道人,他們跟隨主,付上極大的代價,疫情之前,新的宗教法,教會被打壓,許多聚會的地方都被封,北京一間家庭教會三層的建築物,被封鎖,不准聚會,他們卻分為九個聚會點,傳道人受逼迫受痛苦,三年的疫情,政府強制隔離,教會更不能聚會,改為線上聚會,信徒分散,但不少仍然堅持實體聚會,留下只有十分之一的人,他們是真正的門徒,付代價都願意跟隨主。去年12月開始,政策改變,兩個月內全國80%的人口被感染,政府稱之為偉大的成就,在極短的時間來達到全國人口免疫,但沒有藥物的供應,醫院人滿之患,教會中,不少信徒,老的、弱的相繼過世,牧者面對患難、逼迫,傳福音越來越困難,但他們仍然堅守崗位,尋找新的方法傳福音,造就門徒,網上舉行福音性聚會,跨教會、跨城市的教會會互相幫助,共享資源,這些傳道人,臉上都帶着喜樂的笑容,他們跟隨主,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遵行上帝的旨意,受苦也不害怕。

當年馬可福音的讀者,面對羅馬皇帝尼祿的迫害,信徒受猶太人的攻擊,被羅馬人的殺害,初期教會的信徒,付上代價,跟隨主,結果是爆炸性的增長,得救的人數天天加給他們。

你呢?美國信徒信耶穌太輕鬆了,很多時候不用付太大的代價,在美好的人生上,錦上添花,美國福音派的基督徒,勢力強大,有錢的信徒也有不少,有影響力,有財力,但神給我們的影響力與財富,我們做了些什麼?美國的信徒在世人眼中,是一群反移民、反同性戀、反墮胎、歧視女性、爭權奪利的基督徒,神賜給我們影響力、財富與地位,我們為神做了些什麼?我們是否願意捨己,背起十架跟隨基督?

馬鞍峰教會(Saddleback Church)的華里德牧師(Rick Warren),從十個人增長至二萬多人的教會,寫名著《標竿人生》,當他擁有名聲、財富與影響力的時候,他決定以他的影響力與名聲服事那些沒有影響力、沒有聲音的弱勢群體,幫助愛滋病的病人特別在非洲愛滋病嚴重的地方,設立醫療服務,影響非洲國家的內戰,幫助他們和好,得到的財富,沒有為自己更加享受,過的日子與以前一樣,開同一輛汽車,穿同樣的衣服,住同樣的房屋,相反十一奉獻,意思是留下十分之一,奉獻十分之九,幾年前,他的一個兒子,因為長年患上精神病而自殺,華牧師與妻子極度悲傷,卻因此有機會服事精神病的病人,為他們發聲,他的妻子曾經在我們心理健康主日中分享信息,他們跟隨主,捨己,背十架跟隨主。


你因為遵行神的旨意,跟隨主受了什麼的痛苦?付上什麼的代價?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你的回應是什麼?


三、跟隨耶穌的選擇
捨己背自己十架、選擇永恒的生命


35至37節,耶穌說,捨己背十架跟隨處的原因,35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36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37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


「生命」在這三節經文中,出現六次,指出兩種不同選擇的生命:為了遵行上帝的計劃,而捨己的生命,是永恆的生命;為了自己、為了我、為了我自己的生命,是不值得而且是短暫的生命,在神面前是可恥的生命,你的選擇是什麼?追求眼前如今生的福樂,而放棄永恆的生命之榮耀?或者是遵行神的計劃,先受痛苦,後得永恆榮耀的生命?

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這是至理名言,人生走到盡頭,才發現自己追求的,都是沒有意義的,後悔已晚,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


38節是一個警告: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做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做可恥的。

為了賺得全世界而賠上自己生命的人,在人子降臨得榮耀的時候是可恥的,意思是我們會後悔、慚愧、感到自己的選擇是可恥的。


相反地,那些捨己背十架跟隨主的人,必要看見神的國,9:1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要看見神的國大有能力臨到。」這裏的重點主要的動詞是看見與看見的能力,意思是跟隨主的人,必定經歷神國的大能,你看見沒有?你經歷神的大能沒有?馬可福音第二大段:第八章至第十章,開始與結束是兩個瞎子蒙醫治的故事,從看不見變為看見,馬可要告訴我們看見的重要,跟隨主的人,必定看見神的大能。

今天很多信徒生命沒有改變,從沒有經歷神的大能,原因是我們信耶穌,卻沒有跟隨主,沒有捨己,既沒有背十架,結果看不見神國的大能,賠上自己的生命,經歷沒有永恆意義的人生。

第38節與九章1節,是兩種不同的人生,1)只為自己而活,沒有跟隨主是可恥的人生。2)捨己背十架跟隨主的人,卻是經歷神的大能,得著永恆的生命。



結論

兩種人生,你的選擇是什麼?






討論問題

1. 什麼是今天捨己的心態?請舉例說明。
2. 什麼是今天背自己的十字架?請舉例說明。
3. 如何培養把握未來,活在今天永恆的觀點?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Sunday, February 26, 2023

耶穌是主,《耶穌是誰系列五》可 12:28-44

耶穌是主

馬可福音十二章二十八節至四十四節

《耶穌是誰系列五》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3.2.26
國語堂






引言

在香港又一間知名的教會,有一個令人奪眼霓紅燈標語,高高懸掛在教會的頂樓,遠近可見「耶穌是主」的標語,這標語究竟代表什麼?


教會高掛「耶穌是主」的標語,要說明什麼?「耶穌是主」有什麼意義?

 


我相信有不少信徒家中都有這樣一幅掛画:「基督是我家之主」,有沒有想過這句話對你的家有什麼意義沒有?


 
2018 年香港記念六四的事件引起社會的爭議,一位名牧,播道會同福堂主任何志滌牧師在堂會的天台豎起「耶穌是主」大型燈牌、他在接受訪問的時候,解釋原因,耶穌是主是一個有明顯政治含意的宣告。當彼得和約翰面對猶太長官們的打壓時,不是勇敢地宣稱「除祂(耶穌)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嗎?這不是明目張膽地置耶穌的地位在羅馬皇帝凱撒之上嗎?當使徒保羅宣告「耶穌是主」時,他的意思很清楚就是指凱撒不是主。教會已成為一個有耶穌同在並以耶穌為主的群體,這群人正參與一個上帝國度的運動。這群人效忠基督,先於效忠凱撒。因為耶穌是主,教會是超越政治,保持政治中立,不應參與社會的運動,這是他豎起「耶穌是主」大型燈牌的宣告,所同福堂從來不參與香港任何的政治的爭議,這是否耶穌是主的意義?

兩年之後,2020 年六月,這一間教會,同福堂,三分之二少年部的義務導師和組長,共四十位,因對教會過去一年面對社會爭議時的態度及處理手法感到失望,故集體請辭,並發起網上聯署聲明,直斥同福堂面對社會爭議的教導「是非不分、毫無聖經基礎」,認為面對去年的社會事件,既然稱耶穌是主,教會「面對被欺壓的,理應伸出援手;面對不公義,理應履行先知之責,勇於發聲,捍衛真相、真理。」,但卻不見領袖帶領教會實踐上述教義,迴避社會和教會內的矛盾之餘,「公開反對信徒參與和平示威、打壓網上聯署活動,暗地阻止牧者和信徒領袖在不同渠道表達政見和就社會上的不公義發聲,他們稱不是要離開教會,而是希望教會變好,而教會則決定取消青少年的崇拜,宣告耶穌是主,到底,耶穌是主有什麼意義?是否耶穌是主,就等於政治中立?或是因為耶穌是主,就應參與社會,勇於發聲,捍衛真相、真理?

耶穌是我家之主、耶穌是教會的主、耶穌是我的主,這是什麼意思?

 《耶穌是誰》的第五講,耶穌是主,經文是可 12:28-44,是屬於馬可福音第三段,11章至16章,的核心經文,因為耶穌是主,跟隨祂的人對主的忠誠。


 
分享兩點︰

一、耶穌是我們的主是什麼意思?12:35-37

二、耶穌是我們的主我們應有的行動?12:28-3438-44


一、耶穌是我們的主,12:35-37


 
12:35 耶穌在殿裡教訓人,就問他們說:「文士怎麼說基督是大衛的子孫(the Son of David)呢?」大衛的子孫(單數)是專有的名字,是舊約預言要來的彌賽亞的專有稱號,希伯來文,受膏者、救主的意思,希臘文稱為「基督」(Christ),彌賽亞、救主、基督、大衛的子孫是指同一個人。

36 大衛被聖靈感動,說:主(the LORD--Yahweh),指耶和華,猶太人用來翻譯耶和華(Yahweh)的希臘詞是 kurios,意思是主,稱耶和華為主。以色列人敬拜獨一真神耶和華,稱耶和華(Yahweh)為「主」kurios,因為他們將所有的敬拜都歸給獨一真神耶和華,這意味著只能有一個人可以被稱為主,唯有耶和華才能稱為主, 只能有一個 kurios

大衛被聖靈感動,說:耶和華對我主(the LordMessiah)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第二個主,是指彌賽亞,大衛稱彌賽亞、大衛的子孫,基督為「主」(Lord

耶穌的意思很簡單,大衛既自己稱他為主(kurios),他怎麼又是大衛的子孫(the Son of David)呢?37,意思是耶穌是主,比大衛更高,大衛稱救主(耶穌)為主。


耶穌是「主」的意義

耶穌是「主」這個身分中嵌入了以前無法想像的聲明,即耶穌是獨一的真神。他是主。 他是 kurios 他是耶和華。當這些早期的基督徒稱他為主時,這不僅僅是一個教義聲明;這是關於他們將如何生活的聲明。他們不只是稱他為神,他們更是賦予祂掌管自己生命的權柄,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耶穌才有能力醫治萬民,只有耶穌有能力挽回婚姻, 只有耶穌有能力使我們擺脫毒癮,只有耶穌有能力使我們從破碎中更新,只有耶穌可以被信任為你生命的主。

今天我們因為是被造的,我們是有限的人,並不終極的存在,我們需要一位主,告訴我們,我們終極的意義,所以我們都將某物或某人視為上帝,視為主。我們相信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價值、我們的意義和我們的成功掌握在某事或某人的手中,某事或某人就成為我們的主。你的主是誰?是何物?


例子:下一代的文化,
Gen X,千禧一代,今年是二十七歳至四十二歳的一代,研究報告他們以孩子為中心,與孩子在一起,比工作賺錢更重要,孩子萬歳,孩子是主。而我們這一代,婴儿潮時代出生的人(baby boomers),58-76歳的年紀的人,以金錢為至要,金錢萬歳,金錢成為我們的主。誰是我們的主,影響我們的生活,決定與選擇,千禧一代可以因為孩子而尋求一份要需要做最少,卻是高薪、自由的工作,找不到這樣的工作,寧願不工作。而我們婴儿潮時代出生的人,卻可以因為工作賺錢而忽略孩子。

當我們都事奉某樣東西為我們的主,我們很難也稱耶穌為主,把對我們最重要的事情交給耶穌,我可以在星期天崇拜他,也可以參加教會活動,但我是否讓他完全控制我的人際關係?我是否讓他完全控制我的工作願望?我是否讓他完全控制我的財務生活?他是我生命中唯一的主嗎?只有耶穌才能成為你生命的主宰,只有耶穌能原諒你,只有他能使你恢復並帶領你到你需要去的地方,只有耶穌是我的主。

初期教會的見證

復活後,耶穌的跟隨者開始以一種非常特殊的方式談論他,他們不只是稱呼他為耶穌; 他們稱他為主耶穌(Lord Jesus

當耶穌復活之後,他的跟隨者開始稱他為 kurios,主。


在五旬節,彼得宣告耶穌基督的複活,他引用耶穌同樣的邏輯,使 2:34「大衛並沒有升到天上,但自己說: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故此,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上帝已經立為主為基督了,」注意次序:為主為基督,耶穌為主先,才是救主。基督是救主正是因為他是主。耶穌是主與耶穌為救主是不能分開的事。

這是否「主權救恩」(Lordship salvation)?信耶穌是白白的恩典,不是靠人的努力,但耶穌是救主,正因為他是主,他不是主,不是獨一的神,他不能替你贖罪。彼得很清楚這一點,神立耶穌為主,然後為救主基督。


你必需要承認耶穌是主,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羅
10:9.

保羅在大馬色的路上歸主的第一個時間,就知道耶穌是主,「主啊!kurios 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掃羅的第一個發現就是天上有一位主,就是耶穌。


保羅所有的書信中,都稱耶穌為主,「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 2:9-11

司提反稱呼耶穌為「主耶穌」:「他們用石頭打他的時候,司提反禱告說: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使 7:58,因為耶穌是主,而犧牲性命,獻上一生是理所當然的事,世上沒有任何事、或任何人比耶穌是主更重要。

初期教會以耶穌為主的信徒,都為主獻上了一生。

今天福音已經變得「可以升級」的福音,福音被重新定義和包裝,免費版的福音(free version)定為接受耶穌基督作為你救主的決定,你的罪就會得到饒恕,你就會去天堂。許多信徒接受了這樣一種觀念,即你可以不稱耶穌為主的情況下成為基督徒,免費版就可以稱義,只望在來世與基督一起進入天堂,而無需 upgrade to 付費的專業版,在這個世界上尊耶穌為主,順服基督。這種心態,耶穌作為救主,而不是主,怪不得基督徒信主之後,沒有生命的改變,沒有經歷聖靈使人成聖的大能,沒有事奉,只是消費的信徒,只求上天堂的信徒,不是真正承認耶穌為主的人,不是真正得救的信徒。耶穌是「我們的主和救主、耶穌基督(our Lord and Savior, Jesus Christ)。

無論如何,上述有關主流教會對福音和教會使命的理解,是一種偏差和扭曲了的理解,因為福音作為給世人的好消息,絕對不只關乎人靈魂的永恆歸宿,也並非只關乎個人與上帝關係復和,因此和政治無關。事實上,當我們向世人宣告「耶穌是主」時,這宣告本身是一個含有生命主權的宣告。因此,當牧者長執於堂會內標榜「政治中立」,並且對各項重要社會事件不作評論或判斷時,這做法其實正正和堂會外大型招牌燈箱那「耶穌是主」的宣告自相矛盾。

究竟耶穌是主是什麼意思?耶穌是主的含意,是否只有個人得蒙救贖的層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整本聖經所見證的耶穌是主,除了指耶穌是每一個生命個體的救贖主外,還有一個更廣闊的層面。耶穌是主,就是指耶穌是整個宇宙穹蒼的主宰,祂是世界的創造者,祂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祂是生命的源頭,祂是善良、公義、慈愛的源頭,祂是藝術之主、音樂之主、文化之主、政治之主、生態之主、財富之主。整個世界都在耶穌基督的主權之下,所有世上的統治者也都在祂的權下。當我們宣告「耶穌是主」時,意思是我們願意在人世間所有範疇,都按祂透過聖經所教導我們的原則和價值觀去行,活出耶穌的心意。所以,如果我們把靈魂得救和肉體、物質、社群、世界分割,而只關注個人靈魂層面的需要,那便是把福音扭曲,否定了耶穌基督全面的主權。

盼望有一日,我們看到的不單是「耶穌是主」的大型燈箱,而是一大群活出耶穌主權和管治的人,並從這群人的生命中,看到善良、仁愛、勇敢、溫柔和忍耐,因而也看到一個有永恆盼望的未來。

 

二、我們的主要求我們對上帝和我們的鄰舍有最大的愛,12:28-34

耶穌是主實際上有什麼行動表現?


12:28-44 馬可福音著名的三文治結構,AA'是一體,中間插入一段B,以 A-A' 去解釋說明B,耶穌是主,什麼意思?有什麼實際的表現?馬可引用兩件事,


12:28-31,有一個文士來問耶穌,最大的誡命是什麼?耶穌回答說最大的誡命,就是盡心盡性盡力愛主你的神,那位獨一的主。而愛人如己,就是愛主的表現,其次就是:要愛人如己。

耶穌是主在生活上有何實際的行動表現?愛主愛人。


寡婦的例子,全心全意的奉獻:「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的實際例子,12:38-44


41耶穌對銀庫坐著,看眾人怎樣投錢入庫。有好些財主往裡投了若干的錢。42有一個窮寡婦來,往裡投了兩個小錢。

財主一袋又一袋的奉獻,卻只代表他們的心一點的心;耶穌不是他們的主,而窮寡婦沒有人注意的兩個小錢,但代表著她對神全心全意,表明神是她的主,這是耶穌稱讚寡婦的原因。


耶穌稱讚的不是那些財主的奉獻,而是窮寡婦的奉獻,因為財主拿出來奉獻的都是從自己有餘奉獻;但這寡婦是從自己的不足,把他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 耶穌看重的不是金錢的「多少」而是對神忠誠的心有「多少」(Not how much money but from how much of the heart-devotion)。


耶穌説的不單只是奉獻的問題,而是稱耶穌是主的門徒必需有的條件:尊耶穌是主,實際的行動對神「全心全意」(
wholehearted devotion)。

最大的誡命:愛神的表現。耶穌為主的實際行動表現。


耶穌為主「全心全意」不是什麼?稱耶穌為主的實際行動不是什麼?

尊耶穌是主「全心全意」不是將多餘的獻給神(not the left over),「神啊!我的事都做完了,學位到手了,錢也賺夠了,孩子也長大了,我還有多餘剩下來的心,你要不要?」也好像我對妻子説:「我把講章寫完了,開會也開完了,我還有一點時間有餘,要不要我陪你一下?」她的答案一定是:「不要!你把多餘的時候給我,你把我當是誰呢?」對小三或許可以,對太太一定捱駡。有人把家中不要的東西拿來給教會,給傳道人,換沙發,就把十五年的舊沙發送給教會。全心全意不是把多餘的才奉獻給神。

尊耶穌是主「全心全意」不是點綴的忠誠(not the decorative devotion, 「上教會也不錯,使人生更多采多姿,作耶穌的門徒,也很好的,點綴一下人生,屬靈也是一件好事!」好像是掛一幅畫在客廳中點綴一下,無傷大雅!不需要全心全意!

尊耶穌是主「全心全意」不是表面的忠誠(not superficial),好像這些文士一樣,他們表面對神忠誠,持守律法,甚至教導人律法,但心中卻沒有神,「好穿長衣遊行,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們的安,又喜愛會堂裡的高位,筵席上的首座。」(12:38-39)忠誠的是對自己忠誠,骨子裡是求的是自己的好處。

尊耶穌是主「全心全意」不是講一套,做一套(not hypocritical),像這些文士一樣,「他們侵吞寡婦的家產,假意做很長的禱告」(40), 「侵吞」(devour)是一個很強的字,浪子的比喻中,大兒子對父親説:「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路十五 30)「吞盡」原文是同一個字;啟示錄第廿章九節:「有火從天降下,燒滅了他們。」「燒滅」是同一個字。這些宗教的領袖,講是很屬靈,做的卻是在

尊耶穌是主「全心全意」不是三心兩意(not half-hearted),早上愛神,中午卻另有新歡;教會有很多三分鐘熱度的基督徒,心志不堅,三心兩意。

尊耶穌是主「全心全意」是什麼?

尊耶穌是主「全心全意」是一百分之一百的忠誠,毫無保留,馬可用寡婦的全所有奉獻來説明什麼是「全心全意」,他把他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他能夠這樣做,是因為他對神有信心,相信神必供應他一切所需。「全心全意」是一樣優先的次序,把神放在第一位,甚至在自己的生活需要之先。當年的寡婦是社會上最可憐的人,最窮困的人,丈夫死了,生活無以為計,望天打掛,生活缺乏保障,五旬節新成立的教會,寡婦是第一批需要照顧的人,但這窮寡婦沒有為自己的生活有什麼保留,他把一切都獻上了。正如保羅所説的,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沒有保留,例子:教會的歷史上,有不少因耶穌是主而「全心全意忠誠」的人

我想到初期教父波利甲,在羅馬的鬥獸塲上,寧願犧牲性命,也不肯背棄耶穌。我想到許多内地會的宣教士,他們的名字我們已經遺忘,他們因為對主「全心的忠誠」,來到窮困落後的中國内地,而且不少死在中國。

我想到中國教會早期的邊疆佈道團,他們在名校畢業,前途無量的時候,兩個兩個去中國的邊疆佈道,要把福音傳回耶路撒冷,一去不復回,把一切都獻上。

我也想到我們中間,也有不少對主「全心忠誠」的人,他們來教會敬拜神,不是給牧師面子,而是歡喜喜,每週期待來朝見耶穌,到教會敬拜神,天氣好與壞,與是否去教會敬拜神無關,把神放在生活的第一位。在教會事奉神,不是可有可無,而是理所當然的事,是發自内心對神的忠誠。你呢?

尊耶穌是主「全心全意」是謙卑安靜的跟隨,不是打鑼打鼓,要人注意的奉獻。有些的人表示對主的忠誠是要寫大字報的,就如當年的文士與法利賽人奉獻的情況一樣,叮叮噹噹,求人注意他們的忠誠。與寡婦謙卑安靜的奉獻剛剛相反,尊耶穌是主「全心全意」的跟隨常常是匿名的、是發自内心的、不求人的讚賞的、只因為對主的忠誠。

例子:我外婆跟隨耶穌四十多年,我們小的時候,外婆每天早上,去教會禱告,在家常常讀經,晚上我們常發現她跪在床前禱告,常常去探望老人與醫院探訪,安安靜靜全心全意(Quiet Wholehearted Devotion)的跟隨主,她是我屬靈的英雄與榜樣。

「全心全意」是稱耶穌為主,跟隨耶穌,作主的門徒,必需要的條件。馬可是寫給羅馬的信徒,把耶穌的故事告訴讀者,目的是幫助他們在試煉與逼迫中,全心全意的跟隨主,作主的門徒。馬可用寡婦全心全意的忠誠來結束耶穌在世上公開的事奉,用她的「全心全意」來挑戰讀者跟隨主。馬可更刻意地將寡婦的全心全意與當年的宗教領袖來對比。

兩種對耶穌為主的忠誠(The Two Ways):

  1. 文士與法利賽人三心兩意、講一套做一套的表面忠誠
  2. 寡婦全心全意的奉獻,是屬於那一種的忠誠?

你是否對主「全心全意」不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從你的金錢奉獻就可以知道,為什麼馬可用窮寡婦的奉獻來代表「全心全意」耶穌的門徒?因為全心的忠誠很難講得清楚,也很難知道你是否全心的忠誠,但是金錢的奉獻上,就可以知道你對神的忠誠有多少。

寡婦不少不奉獻的理由,而奉獻的理由卻只有一個。尊耶穌是主。


「我的需要太多。」今天晚上的晚餐都成問題,不奉獻是很自然的理由,你說是嗎?我自己的事都照顧不來,對神忠誠有何意義?我自己都不夠用,如何奉獻?你不奉獻的理由是否也是如此?

「我的奉獻太少,沒有任何作用。」聖殿是那麼豪華,都是鑲金包銀的,並不需要我的兩個小錢,,神不需要我的兩個小錢,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我不奉獻對教會一點影響也沒有,兩個小錢,能做什麼?不如不奉獻!你説是嗎?

「聖殿的領袖是腐敗的,為什麼我要奉獻?」我根本不同意教會用錢的方法,我不相信教會的領袖,奉獻給這樣的教會?休想!我希望這不是你不奉獻的理由,我很想相信這不是你不奉獻的理由,但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而不奉獻,我很明白!

這些不奉獻的理由或許是真實的理由,很多人不奉獻也是這些的原因,這些都是寡婦不奉獻的合理的理由,但他奉獻只有一個理由,這個理由勝過所有不奉獻的理由,你認為他奉獻的理由是什麼?

寡婦的奉獻是因為發自心底對主「全心全意」忠誠!

這忠誠使他「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可十二30

這忠誠讓他毫無保留

這忠誠讓他勝過一切不奉獻的理由,使她不足中也奉獻

這忠誠讓他把神放在第一位,比他自己的需要更重要。


結論


這是我們稱耶穌為主的行動,例子:

  1. 耶穌是主
  2. 耶穌是我家之主
  3. 耶穌是教會的主
  4. 耶穌是我的主



討論問題

1. 耶穌是主和救主對你有何意義?耶穌是救主卻不是你的主是否可以?為什麼?
2. 耶穌是主的意思是沒有其他的主,今天我們都將某物或某人視為主,你的主是誰?你效忠的是誰?請舉例說明之。
3. 耶穌是主在生活上有何實際的行動表現?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命題:耶穌作為我們的主,要求我們盡心的愛神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