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21, 2019

墮落,《福音系列二》創 3 章

墮落
創世記第三章
《福音系列二》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9.05.05
國語堂
2021.11.11
福遍長輩中心



引言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世界名著《失落園》?


這是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彌爾敦(John Milton)根據創世紀亞當夏娃犯罪,人類被逐出伊甸園寫的史詩,失去樂園(Paradise Lost),彌爾敦從撒旦路西法墮落開始說起,墮落之後,撒旦對人間嫉妒,化身為蛇,引誘亞當與夏娃,違反神的命令,吃下智慧樹上的果子,從此失去了樂園。

詩中有一名言,說:「純真一旦失去,永遠沒法重獲,曾經凝視過的黑暗,卻永遠不會丟失。」(Innocence, once lost, can never be regained. Darkness, once gazed upon, can never be lost.),真的,罪從亞當一人進入世界,永遠地改變了人類的命運,我們都陷在罪中,彌爾敦寫這詩的時候,正是他生活最黑暗的日子,他經歷了十年英國的內戰(1642-1651),戰事結束之後,1652 年他雙目失明,1658 年他的妻子早逝,他們的女兒不久也離世,在人生各種的痛苦黑暗之中,他寫了這首詩,引言中他已經說很清楚,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辯證神為什麼這樣對人」(To justify the ways of God to men)。

人是神的創造,並有神所賜的榮耀,尊貴與權柄,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我們今天生活在黑暗痛苦絕望中?為什麼今日我們面對死亡,痛苦與失望?

今天每日的新聞都是充滿了痛苦邪惡的報道:殺人,死亡,戰爭,強姦,自殺,各種負面的新聞,我們甚至不想再看下去,很想把電視機關掉,到底人類發生什麼的事?使人類陷入痛苦黑暗的日子之中?

福音的故事第二幕:墮落!

創世記 2 章 4 節至第三章是人墮落的故事,創世記第一章是序言,2 章4 節開始,是天地的吐勒都,「吐勒都」中文翻作「來歷」,天地的來歷,很容易使人誤會這是重複創造天地的故事,天地的吐勒都,其實意思是在創造天地之後發生的故事,應該翻譯為天地之後的世代,天地之後的故事。


創世紀以十一個吐勒都為分段,天地的吐勒都,創造天地之後的世代;2 章 4 節至 4 章26節;亞當的吐勒都,亞當之後的世代:5 章 1 節至6 章 8 節;挪亞的吐勒都,挪亞之後的世代,6 章 9 節至 9 章 29 節;最後雅各的吐勒都,雅各之後的世代,37 章 25 節至 50 章 26 節,是以色列人十二支派產生的故事。


創世記 2 章 4 節故事,由序言進入第一幕,耶和華神在伊甸園準備了一切,交給亞當看守,管理,「神吩咐亞當,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世記 2 章16 至17 節),神為什麼做一棵分別善惡樹?若沒有分別善惡樹,人就不會犯罪,人類的命運就不同了,是嗎?


分別善惡樹原文沒有分別的意思,原文直接翻譯應為善惡知識樹,樹上的果子不是問題,不是樹上的果子有毒,吃了就中毒,從此人類墮落,檥上的果子沒有神奇的力量,不是果子的問題,善惡知識的意思是決定善惡的知識,意思是決定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的能力,神說善惡知識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善與惡是神的決定,什麼是對由神決定,神說了就算,什麼是惡,由神定標準,神說了算,這是善惡知識的意思,這可以是任何的事物,神說,不好就是不好,神說,是好就是好,他是神,神若說,不要過這條河,這就是神定的善與惡,在乎你是否以神的是為是,神的非為非,接納神所定的標準為我的標準,接納神所的善惡為我的善惡,決定善惡是神不是我。


亞當夏娃決定,善惡樹上的果子可以吃,就拿來吃,是自己決定了自己的善與惡之標準,這果子好看,好吃,沒什麼大不了,就吃了,把神的話否定了,以自己的善為善,以自己的惡為惡,自己為神,所以善惡樹是劃分造物主與創造之物兩者的界限,人是按神的形像造的,但人卻不是神,善惡樹是讓人選擇是否以神的是為是,神的非為非,是否跟隨造物主願意,順服敬拜神,人有自由意志選擇,但人不是神,卻沒有自訂善惡的能力,罪的核心,若用一句話來說明,是無法無天法,是神的法,天使神的天,罪的核心就是不把神的法為法,無法,不把神的天為天,無天,無法無天,自己去定自己的法,自己去定自己的天,自發自天這是罪的核心。

再多說一點,神不是霸道,要管理,定下規則限制你,使你不快樂,今天我們喜歡問為什麼我一定要接納神定的是與非,為什麼我不能選擇我的標準,就像我們的孩子一樣,時常投訴為什麼一定要跟著父母的話去行,為什麼我不能選擇自己的道路,答案是要回到第一幕:創造,我們是神的創造,是神按自己的形像造成,的就像這音樂架,我將它做成這樣是有目的,也是根據我的旨意做成,若這音樂架不去按被做造的目的去存在,這音樂加架是沒有意義的,若把它拿去當球拍,去打球,是不合宜,對他也有傷害,若這音樂架自己選擇去打球,結果是傷害,是沒有意義。

神是美好的神,他知道我們的需要,順服神是我們最大的益處,我們是為順服神而做的,神沒有偏待我們,也沒有把重擔加給我們,順服帶來自由,自由的活出神創造我的目的,他是神,我是他被造的。







一、始組犯罪,創 2:4-3:6


蛇對女人說,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我們不知道蛇是從哪裏來,經文也沒有解釋,蛇代表的撒旦,是從哪裏來的?故事告訴我們,夏娃受誘惑,亞當夏娃犯罪,墮落,蛇對女人說,但從上下文可以清楚地知道,亞當當時也在場,證據一:蛇說,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眾數,夏娃回答說,我們,眾數的代名詞;第二、第六節下半節,夏娃把樹上的果子吃了,果子給亞當吃,有一個小字形容亞當,中文和合本沒有翻出,亞當是與夏娃在一起的亞當,但從頭到尾都沒說一句話,是沉默的亞當。

亞當從神領受了不能吃善惡知識樹上的果子的命令,二章 16 至 17 節清楚地告訴我們,神問責第一個問的是亞當,亞當卻在墮落的過程之中,放棄他順服神的責任,夏娃給他,他就吃了。

蛇怎樣說,第一,神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豈是真說,動搖神的話,語氣帶著嘲笑,製造輕視,你是看不起神命令的氣氛,用問題的方法動搖亞當夏娃的信心,種下懷疑神的美好之種子,這是撒旦引誘亞當夏娃的第一步。

今天在教會長大的孩子,從小聽神的話,父母教導他們遵守神的吩咐,但中學畢業上大學,大學畢業之後,一半的人丟了他們的信仰,是怎樣發生的?第一步是他們面對的嘲笑輕視,產生懷疑,你是基督徒?21世紀還有人信這些嗎,豈是真的不許你們婚前性行為,嘲笑看不起神的話,種下懷疑,這種的氣氛是可怕的,是難以對付的,若我們對神信心並不堅定,在這嘲笑的氣氛之中,我們已經失敗了。

第二個原因,在教會長大的孩子,很多時候對神的話,神的旨意,其實是似懂非懂,似明非明,父母注重他們的行為,但他們是否真的明白行為背後神的教訓?是否真的相信明白神的話是什麼意思?蛇引誘亞當夏娃,神是真的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這是謊言,最可怕的謊言是含部分的真理,不是全部的謊言,是半真半假的謊言,不許你們吃所有園中樹上的果子?神說不要吃完中一棵樹上的果子,一棵樹變為所有的樹,分別大不大﹑所有不給你們吃使人懷疑神的動機與美善,跟神說的剛好相反,神說所有都可以吃,唯獨園中善惡知識樹上的果子不可吃,分別大不大?一字之差,卻是天淵之別,精準地認識神的話之重要,不是似懂非懂,以偏概全,好的不一定對,對的不一定準,神是否真的說。

例如:

哥林多後書 6 章 14 節說,信與不信不要同負一軛,有牧師教導說,這不是禁令,只是一個勸告,我們若遵行是好的,做不到也沒關係,這是不是準確的了解神的話,原文動詞,不要同負是命令語態,在句子之首,明顯這是命令,並不是可有可無,是神的吩咐,至於這段經文是否適合用在婚姻上,這是可以討論,但聖經說信與不信不要同負一軛是命令,不是勸導而!而已,我們把命令當作勸告,這是一知半解,偏差的讀經,引起很多嚴重的問題。

另一處經文,提摩太前書 2 章 12 節,保羅說,我不許女人講道,二千年來,這是教會打壓姊妹,不准姊妹講道,不准姊妹教導男人,甚至連帶聖經查經也不行,這是否準確的解釋?原文「不許講道」是現在敘述語態(present indicative),不是命令,有不少解經家說,保羅常用現代敘述語態,去命令讀者,這是可能的,但為什麼保羅在這裏不用命令語態,只是用直述語態,說不許女人講道,很可能的解釋是給當時在以弗所教會的婦女說的,提摩太前書後書多處提及以弗所教會的婦女的問題,不懂真理,在教會中攪動爭論,引進假師傅,所以保羅說,我不許女人講道,也不許女人管轄男人,經文是可以了解為當時性的吩咐,若是普世性的禁令,超越時空的禁令,為什麼保羅不直接用超越時空命令的語態,最低限度解釋為當時以弗所婦女的禁令是絕對可以接受的解釋,再考慮婦女在教會的角色只憑一段經文,一節經文,強調女人不可發言,不可教導男的,這種解釋是否準確?我們把命令當作勸勉,勸勉當作命令,這都是對神的話一知半解,產生的問題,撒旦常用這些的方法,似是而非,誤導信徒,離開神話語真正的教導,當年伊甸園的故事,撒旦用的方法正是這樣。


謊言,第四節,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這是謊言,欺騙亞當夏娃,說神沒有把最好的給你們,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可以自己決定何為善,何為惡,不相信神的動機,神的美善,認為神不想讓我們與神同等,神信不過你,要自己作你自己的神,今天撒但也用同一樣的方法,欺騙我們,相信神你就不會快樂,跟隨神你就沒有得到自由,滿足,這是罪的核心,無法無天。

浪子的比喻中,有兩種人,第一,小兒子,不相信神的恩典與慈愛,要過自己的生活,尋求自我認為的快樂,吃喝玩樂,好盡資財,無法無天,結果清貧如洗,生命危在旦夕,第二,大兒子,靠自己的努力去賺取神的恩典與慈愛,尋求自我的解決,自我救贖,要賺父親的喜悅,也是無法無天,以自己的是為是,以自己的非為非,我認為神的方法對我並不是最好的,我要自己作我的神。


最後,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也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與他一起的丈夫,他丈夫也吃了,三個動作,夏娃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他的丈夫,再說並不是善惡樹上的果子有毒,吃下去改變了他們的 DNA,是他們的行動,違背了神的吩咐,以神的善為惡,以神的惡為善,第七節說,吃了之後,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眼睛明亮並不是好事,眼睛明亮自作主張,以自己的標準去判斷,看見自己是赤身露體,覺得羞恥,這是犯罪的結果,以自己的標準,以自己的善惡去判斷惡。


他們聽見神的聲音,就藏在園裏的樹林中,躲避耶和華神的面,第八節。

第九節,耶和華神卻呼喚尋找人,對亞當說,你在哪裏,神尋找人這是福音的故事,人來是神完美的創造,是好甚好的創作,但人自作主張,違背神,犯罪墮落,失落了,神卻沒有放棄人,尋找人,這是救恩的故事,耶穌來到世上,尋找罪人的故事,這是福音的故事。

我中學畢業那一年是我人生最迷失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在教會中長大,卻離神很遠,浪費很多的時間,在失落的邊緣,要跌下去深淵,但神尋找我,你在哪裏,要把我從深淵中拉上來,我一生不能忘記,神尋找我的經歷,尋找我如同尋找寶貝一樣,回過頭去看,神不斷尋找我,不讓我失落,引導我歸家,我經歷神尋找人的故事。







二、罪的結果,創 3:7-24


廣度:世人都犯了罪,罪從一人進入世界,我們都在罪中,始祖犯罪,我們都犯罪,與神的關係斷絕了,死了,我們成為沒有天父的浪子,宇宙的孤兒,我們與神隔絕,對神漠不關心,輕視,不理會我們與神的關係,我們對神與我們的關係麻痺了,冷漠,躲藏躲避神,這是罪的結果,罪果的廣度,這就是罪性,自作主張,不要神,對神漠不關心,福音的故事是神尋找人,並不是人尋找神。


罪的深度,人完全的敗壞,就像溺水一樣,掉在深海之中,沒有能力自救,要游上岸上,甚至有人給予一救生圈幫助一點,也不能自救,沒法憑著救生圈,就可以得救,也不能活在水中,結局是必然的死亡,我們需要救贖,人完全的敗壞,意思是人的感情,意願,意識,能力在各方面都敗懷,不想要神,沒有意願,認識神,沒有能力認識神,完全敗壞,今天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承認自己有罪,你有罪嗎?我是個罪人,是的,但我們卻不覺得自己那麼糟糕,沒有那麼壞,與別的人比較,甚至與牧師比較,都認為我並不是那麼壞,我是個罪人,但我有能力可以自己幫助,自己追求神,認識神,這是我們的想法,完全的敗壞,罪的影響深遠,使我們與神隔絕,除非神來尋找我,我沒法尋見神,照我本相(just as I am without one plea),除非我們真的明白,我的本相是軟弱無能,沒法自救,連渴慕神的心也沒有,我們明白接受之後,福音才是真正的好消息,耶穌來尋找我,這就是福音的故事。

我的父親,四十多年我都沒法向他傳福音,他不願意接受福音,主要的困難,是他覺得自己並不是壞人,不需要神,我想盡各樣辦法向他傳福音,為他一人開佈道會,請弟兄姊妹來我的家中開感恩見證會,對著他一人說,說福音的故事,但若一個人沒法接受自己的敗壞,需要神,他是沒法相信耶穌,直到最後面對死亡,才發現自己的軟弱,沒法勝過死亡的恐懼,需要神,才在神面前低頭,承認接受耶穌為救主。


結論


福音的故事,神創造人,人犯罪墮落第三幕,人類罪惡解決的方法,基督來到世上尋找拯救失喪的人,他走上十字架,被掛在木頭上,是我們可以得生命,死亡的樹變為生命樹,這是福音的故事,你願意接受福音嗎?你願意傳這福音的好消息嗎?






討論問題

1. 請重述上週福音的故事中的第一幕。
2. 第二幕:「墮落」中的主角是誰?始祖如何墮落?你對這故事有何反應?
3. 始祖犯的是什麼罪?罪的核心是什麼?
4. 始祖犯罪對我們有何影響?那一種影響你印象最深?影響最大?為什麽?
5. 什麼是人「完全敗壞」(Total Depravity)?
6. 人受罪的捆綁(the bondage of sin)是什麼意思?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Sunday, May 19, 2019

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福音系列三》羅 5:6-11

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
羅馬書五章六至十一節
《福音系列三》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9.05.19
國語堂



引言


1993年的一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Steven Spielberg 導演,是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電影,並被選為美國最有名一百部電影之一,是黑白電影,描寫的是歷史上發生的事實,辛德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的一位工業家,他用他的財富去拯救了一千二百個猶太人的生命,這些猶太人本來是要死的,是要送去集中營,但辛德勒為他們付上了贖金,賄賂了德國的士兵,讓他們去他的工廠裏工作,其實工廠是沒有工作生產。

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辛德勒要離開那個地方,工廠裡被他拯救的猶太人與他道別的時候,送給他一封簽名的信,要告訴世人辛德勒的英勇的事蹟,信中引用猶太人經典的一句說話:Whoever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 entire. 拯救了一條性命,就是拯救了世界,但辛德勒接到這封信的時候,卻非常難過,抱頭痛哭,覺得自己還有力量可以多救幾個人,為什麼自己不把車子賣了,這可以多救十個人,他可以去做的卻沒有做,他知道自己做得不對足夠,使他站不起來,罪疚不是一種感覺而已,只要不去想,就沒有了,或自己安慰自己,我已經救了1,200 個人,做得比任何人都好,我是個英雄,不是罪犯,我不應該為了沒有多夠十個人,而感到罪疚!

罪疚是沒有達到標準的結果,沒有達標是客觀的事實,這標準是神的標準,我們生活在一個道德的宇宙中,這道德標準是由神定的,以他的是為是,以他的非為非,不是人自己定的標準,我要為這標準負責,我要為我所做或沒有做的負責任。

我為我過去的犯錯而感到難過,我得罪妻子,傷害孩子,不市肯饒恕,怨恨,驕傲,該做的沒有去做,我感到罪疚,我有責任償還,但我欠的債,我卻沒法償還,我無力自救,試問我說了一句傷害妻子的話,我要做多少家務才能補償?我傷害孩子已經試過去的事,不能變更,我又能作什麼去還清我的罪倩?


我年輕的時候,喜歡的一首民歌,《Blowing in the Wind》,歌詞說:"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n call him a man?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這是 1963年 Boy Dylan 的歌,人什麼時候才能成長?什麼時候才能脫去罪疚?人沒法回答這些問題,這首歌可以說摸到了我心底裏的感覺,我無力自救,沒法償還罪的工價。

亞當夏娃犯罪之後,就立刻眼睛明亮,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的,為自己所做的感到罪疚,卻沒法償還,感到羞恥,於是用葉子遮身,並且躲起來,神尋找在伊甸園裏的亞當,說:「你在哪裏?」這就是福音的故事,神尋找拯救無力償還罪過的我,神沒有撇下我,也沒有放棄我,他愛我並為我預備了救法。



一、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以以代替不義,羅 5:6-8

羅馬書5章6節,當我們還軟弱的時候,當我們還無力自救無力補償的時候,基督就照所定的日期,及時到位的意思,為罪人死,以義代替不義,這就是福音的好消息。


基督在我們無力自救的情況下為我們的罪死了,以義代替不義,代替我們付上了罪的工價,這是代替的道理(substitution),義的代替不義,去償還不義者的罪價,十字架上的耶穌,無罪的耶穌,公義的耶穌,為我們的罪死了,代替我們免去神的憤怒。

我們的神創天造地,說有就有,「要有光」就有光,說立就立,但他不能以有罪為無罪,他是聖潔公義的神,他不能以有罪的為無罪的,耶穌必須要死,代替我們付上罪的贖價,為我們的罪死了,代替我們死,所以當基督在最適合的時候,到位地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為罪人死,這就是福音。

John stott 英國的神學家說,什麼是罪的核心?罪的核心就是無法無天,以自己代替神,以自己的是為是,以自己的非為非,什麼是救恩的核心?是神以自己代替人,所以罪是人以自己代替神,救恩是神以自己代替人。

你或者說,這種勇敢偉大代替的行動也曾經發生,就像電影裏的故事一樣,我們稱這些人為英雄,《星空奇遇記》(Star Trek)的電影,有一次太空船 Enterprise 受敵人攻擊,遍體鱗傷,船上所有的人面臨死亡,Spock 勇敢地進入了輻射強烈的核子發動器,把船上的能源修好,使船上的人得救,但他卻死於輻射他。2011 中國電影《金陵十三钗》描述南京大屠殺的時候,一群無名的草民,男扮女裝代替了13位女學生,慷慨就義,走進了日本兵的軍營,犧牲自己的性命拯請救了他們。


羅馬書五章七至八節,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義人是指道德知德之士,是少有的不是量少,指是不會發生的事,道德之士不需要人代替他們去死,不需要,不會發生的事。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仁人指的是好人,或者有人願意為好人死,將 Spock 一樣為他的隊友,慷慨就義,但經文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對我們的愛就在此顯明了,唯有,在句子之首,指古今中外,只有這一次,這裏有兩方面的對比,第一種、人的對比,道德之士與好人與罪人的對比,只有基督甘心情願為罪人死。第二個對比,為義人死與為好人死,不是真正的代替,Spoc k遲早要死,只是為了他的隊友,提早死而已,在本質上,不是以義代替不義,在本質上還是不義的代替不義,必死的代替必死的,但基督代死,卻不同意義的代替,不死的代替必死的,無罪的代替有罪的,神對我們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古今中外,只有這一次,是義的代替不義,使我們的罪得捨,這是救恩的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

你是否明白神的愛有多大?這麼多嗎?更多嗎?更多嗎?當我們將手完全新開,這就是十字架,十字架是神愛罪人的記號,你明白神愛我們有多深嗎?第八節是罪人與神的愛之對比,當我們明白我們的罪有多深,我們就越明白神愛我們有多深,義罪的認識愈深,對神的愛認識就越顯明。

今天我們的問題是我們並不認為我們是可憐的罪人,我們以為我們是好人,不錯的人,雖然不是完全,但也不錯,我們甚至認為我們是好人,不是沒有罪,可是罪卻不深,不至於死,我們很少為自己的罪流淚,為自己感到無力時候,我們很少為罪痛苦,所以我們對神的愛也不了解,自義的人沒法明白恩典,自靠的好人不需要代死。

我從小就知道我是個罪人,因為我小時非常頑皮,時常打架,反叛,我知道我不是好人,但神卻愛我,所以從小對福音非常認同,每次佈道會都舉手,接受福音,我明白我是個罪人,神卻愛我,基督為我的罪死了。

我大學時的好朋友結婚之後,他的太太對他說你不是好人,我很驚訝,我的室友是非常好的人,但我們都不是真的好人,但神卻愛我們。

中國大陸過去40年產生驚天動地的改變進步,改變進步不容否定,是經濟奇蹟,國家越來越富強,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我們引以為榮,中國人終於吐氣揚眉,過去二百年來,東亞病夫的沒有了,這是很好的,我也為自己的國家感到光榮,但當中國人越來越自豪,卻也越來越難信耶穌,越來越不明白神對人的愛,我們覺得可以自靠,並不需要神,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的罪死了,神對我們的愛就在此顯明了。

叫人知道自己的罪是聖靈特別的工作,在營會或夫妻恩愛營之中,我們經歷聖靈的工作,叫人知道自己的罪,當我們知道自己的虧欠,我們就明白神對我們的愛就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顯明了,我們當中慕的朋友,你可以祈禱,求神讓你看見自己的黑暗,自己無能自救的真實情況,神一定聽你的祈禱,當你明白自己是罪人的時候,你就能感受到神為你死的愛情。





二,現在義意--活出新的生活,羅 5:9-11


羅馬書五章第九節,現在(now)我們既因為他的血稱為義︳就更要藉著基督免去神的去忿怒,第十節,我們作神仇敵的時候,尚且藉著基督的死,與神和好,現今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第九第十節這兩句組織語氣都相同,首先是已經發生的事,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第二部分是現在的事,我們該如何生活,「就更要」重複兩次,我們既因基督代替我們,被神稱為義,就更要藉基督,活出免受神忿怒的生活。

我們既因基督代替我們死,而與神恢復美好的關係,就更要因基督的生,活出得救的生活。這是何等奇妙的好消息,福音不單只是過去罪得赦免,或將來永遠的盼望,更是今日生命的好消息。

第一保羅說,我們因基督為罪人死,現在我們可以活出免去神忿怒的生活,神的忿怒是可怕的,是神對人的罪的怒氣,是報復的怒氣,有罪的人必須承受神的忿怒與刑罰。

摩西的詩詩篇90 第七節,說,我們因你的怒氣而消滅,因你的忿怒而惊惶,第八節,你將我們的罪孽擺在你面前,你把我們的隠惡擺在你臉光之中惡。神的忿怒是可怕的,可以把我們消滅,我們若活在他的忿怒中,生活會惶恐不安,在懼怕之中,神關注我們的罪孽,我們的結果是可怕的,現在因為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我們因基督代死,而稱為義,我們可以不活在神的忿怒之中,罪得捨挽,十字架廢掉冤仇,使我們得兒子的名分,得父親的接納,可以與神來住,保羅說,現今就更要活出神兒子免去神忿怒的生活,基督徒的生活不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以功德行為去賺神所賜的福分,靠不犯罪,去逃避神的忿怒,基督已經為我們的罪死了,他付上了我們罪的工價,現在我們生活不需要逃避神的忿怒,因為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已經免去神的忿怒,我們就更加要活出免去神忿怒的生活,過一種 guilt free-living 沒有罪疚的生活。

有一次一位學生分享,他生活非常努力,但很緊張,生活在懼怕之中,害怕做錯事,得罪神,神會罰我們,害怕我不夠好,怕神不喜歡,所以我努力爭取神的喜悅,這不是福音的好消息,這是一個惡夢,因為無論我們多努力,也不能賺取神的喜悅,不能面對神的憤怒,我們追求成功,去證明我們蒙神的賜福,有神的喜悅,以為我們成功,我們可以見證福音的好處,成功之後人人都願意聽我的見證,但這個不是福音的故事,我們仍活在神的忿怒中,神接納我們為兒子,不是因為我們努力,不是因為我們成功,不是因為你犯少一些的罪,不是因為你是好人,是因為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他愛我們就在此顯明了,我們就更加要活出這一種沒有罪疚的生活,這是在愛中的生活。

我剛從中國回來,認識一位六、七 的小男孩,父親有些嚴苛,這孩子很特別,守財如命,做家務,洗個碗,賺一元,每天都要數點自己有多少錢,他積存了50 個一元的硬幣,捨不得憼花,媽媽教導與勸勉,說完又說,才願意花二十元去買一支口紅,母親節的時候,送給媽媽,還是爸爸補貼了80元才能買這一支口紅。當這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罰他站,不准他吃飯也無所謂,但最怕的是父母扣他的錢,我帶他去買他最喜歡超人卡,兩元一包共八張,他當天賺了4元很不容易,他要用這四元,去買兩包超人卡,我想教他十一奉獻,當他願意什一奉獻的時候,我已準備好五元,要給他,但他不明白奉獻的意義,不明白一切都是從神而來,他認為這是他努力賺來的金錢,他活得多苦,多悲哀,守住自己賺來的金錢,害怕接受刑罰,不捨得用錢,我很想對他的父親說,帶你的兒子去看看你的財產,去你的金庫,讓他看看這一切都是這兒子的,跟兒子說,我一切都是你的,因為你是我的兒子,你想一想這個七歲的小孩會活得如何?

今天我們每日努力守住自己賺來的成果,卻不明白新豐盛的恩典,一切都是從神而來,當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付清了一切的罪。

在我輔導的個案之中,今日有多少人活在神的忿怒之下,我不夠好,我要為自己的罪付上代價,生活在罪的重擔之下,為過去自己所犯的罪痛苦憂傷,活得非常貧窮,福音是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我們已經因基督免去了神的忿怒,現在讓我們活出神兒子的生活,活出因基督的生而得救的生活,我們的救主不是死了的救主,祂是從死而復活的主,祂活著,基督徒的生活是有生氣的,活潑有盼望,有生命得救的生活,我們可以自由地為主而活,有能力地活出神喜悅的生活。



這一次我去中國兩週,五個城市,我一直感到我有被監控的感覺,無論我去哪裏,住在哪裏,旅館要上傳我的身份證,買飛機票或車票要上傳我的身份證,出關入關要素描臉孔,到處都有天眼 cctv ,每個小區都有鏡頭,教會的門口與奉獻箱前面都有鏡頭,在街道上買根菜,都是手機付款,掃一掃二維碼,路邊的自行車,用手機才能開動,坐地鐵掃一掃手機支付,生活一舉一動,去過什麼地方,買過什麼東西,都逃不過政府的監控,我的小孩若不上學,會有人打電話問,我為什麼不送孩子上學,他去了哪裏,這次恐怖的是,我們幾個人開個會,議談一談一些事情,一開始就把手機收去,不單只關機,還要把手機放在一個不銹鋼的器皿之中,防止手機被監聽,我簡直透不過氣來,這些監控若我沒有做錯事情,沒有什麼問題,但我害怕當我做錯了事,去做不該做的事就立刻有人上門找我麻煩,我感覺到害怕,當我回到美國,腳踏上美國的土地上,我感覺非常好,我可以上 Google, 可以收郵件,我去什麼地方都沒有人監視,我可以有自己有的思想,那種自由的感覺是好到不得了的感覺,今天我們基督徒也很容易活在一種恐懼害怕的生活中,覺得人在監控我們,當我們做錯事就會找我們麻煩,上門問罪,我怎可能不犯罪?福音是基督已經代替我們為我們的罪死了,神對我們的愛是明顯又真實的,我們可以自由,不需要隱藏,不需要害怕,活在神愛之中,作神兒子的生活,這就是福音,耶穌基督的好消息,是福音故事的第三幕。



討論問題

1. 基督為我的罪死了,對你有什麼意義?
2. 你對神的愛有什麼體驗?你如何明白神的愛有多大?多深?
3. 什麼是沒有罪疚感的生活?神兒子的生活?免去神忿怒的生活?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這是在飛機上寫的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