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3, 2020

你的行動挽救生命,《哥林多前書八》,林前 9:19-27

你的行動挽救生命
哥林多前書九章十九至廿七節
《哥林多前書八》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0.03.22
國語堂



引言

大家好,最近美國的疫情越來越嚴峻,今天美國有超過26,000人確診,超過300人死亡,德州政府為了阻止新冠肺炎蔓延,呼籲所有的人停止超過十個人的聚會,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餐館關閉,只能買外賣,酒吧,健身室都關閉了,我平常去的地方都關了,我喜歡的餐館,每天去的健身室都關閉了,我事奉的教會沒有聚會,所有聚會都搬到網上,政府還呼籲所有人盡可能留在家中隔離,不要出外,你限制自由的行動,挽救生命(Your actions save life.)

有些年輕人卻不為意,認為自己不會受感染,或感染了病毒就會像 NBA 年輕的球星,只是輕微的病症,最多發點燒就好了,其實事實卻不是這樣,感染了病毒需要留院醫療的人,百分之四十都是年輕的人,20-54 歲,年輕人可以因為感染而病重,或可能把病毒不經意地傳給別人,帶回家給家中的老人和還有慢性疾病的人,這些自由的行動是可以致命的,但你自動限制你的自由,你的行動可以挽救生命。


這些自我限制的行動,專家說會展平病毒的曲線,使現有醫療的容量可以應付因病毒入院的人,解決當前的危機,若大家不以為意,自由習慣了聚集,使病毒擴散,醫院可能應付不了,病重的人,死亡的人就會很多,你的行動是挽救生命的。


但生活習慣是不容易改變的,自律有目的地為別人的益處而活是困難的,新聞報道說:各地都有年輕人聚集,在佛羅裡達州,春假的時候這幾天海灘仍然是人滿之患,迪士尼樂園關閉前最後一天的時候,仍然是人頭湧湧,3月15日,加拿大的學生聚在一起,慶祝 St. Patrick day ,3月14日,紐奧蘭仍然夜夜笙歌,人出人入,有照片為證,我是自由的,我選擇 party!

若限制自己的自由,為要挽救更多的生命,你願意嗎?

保羅用同一個原理去說明基督徒在世上生活的一個重要原則,我們應該如何去活?如何做每天生活的決定與選擇?

限制你自己的自由,攻克己身,叫身服我,在無關永恆的習慣與生活中,選擇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的人,為要挽救更多的人。

這是今天的經文,哥林多前書9章19至27 節的生活原則,與上一週第八章說的原則,在可行是否有益處的選擇,上我們要以愛心行事,愛心大過知識,第九章在同一個主題更進一步,談到基督徒的自由,為了要挽救更多的人,我們願意限制我們的自由,自律,攻克己身,為了多得人歸主,你的行動挽救生命。

一、向什麼樣的人,就作什麼樣的人,為了挽救生命,這原則是什麼意思?
二、如何克服沒有行動的原因?
三、實際行動建議




一、你的行動挽救生命,九章19至24節


九章1節,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今心作了眾人的僕人。

這裏說的自由,不是指自由的人權,就如我們自由地可以去追尋美好的生活,這是基本的人權,這裏的自由也不是說神賦與人的自由意志,也不是聖經說,從罪中得釋放的自由,這裏的自由是指人與人之間生活上的自由與選擇,上文 9章一至18節說,保羅原本可以接受哥林多教會經濟上的支持,但他卻沒有接受,使他的事奉不是欠了任何人,他是受了主耶穌的託付,將福音傳給他們,他因為沒有接受教會經濟上的支持,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他是自由的,沒有欠下任何人,可是人與人之間的自由並不是保羅人生的目標,他的目標是要更多人得救,挽救生命恩,使他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

保羅是自由的,然而他甘心作了僕人,這是強烈的對比,甘心作了僕人強調的是主動的態度(make myself a slave),我使自己成為眾人的僕人,放棄自由的權利,把自己放在眾人的轄管之下,受眾人差遣,不按自己的意思去生活,讓別人主使我的生活,我放棄我的自由,限制我的自由,本來我是不受人轄管的,現在我甘心讓你去轄管我,這是現代人不可思議的。

我沒有收過你的金錢,沒有欠你什麼,與你沒有任何血緣的關係,你又不是我的父母,為什麼我的行動你說得才算數?保羅這樣甘心作眾人的僕人,不是勉強的,是他甘心的,也是他下面所說,基督徒的生活原則:向什麼樣的人,就作什麼樣的人的基礎。

這是耶穌的榜樣,腓立比書二章五至八節,耶穌本有神的形象,但他不堅持自己與神同等,反倒虛己,放下自己的權利,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為要挽救許多人的生命,耶穌是自由的,然而他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保羅以基督的榜樣為效法的對象,以基督的心為心。


保羅說,我是自由的,不受人轄管,但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挽救更多的人,19節至23節五節經文之中,有六個同樣意義的目的句子(hina),保羅甘心作眾人的僕人目的是為要多得人,是要傳福音給更多的人,挽救更多的生命,傳福音使人得救,是挽救生命的行動,保羅甘心作眾人的僕人的目的,這目的的重要,保羅重複了六次,最後總結再重複兩次,他這樣生活是為了福音的緣故,是要使人同得福音的好處。


22 節是經文中的總結,基督徒生活的一個原則,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為要救些人,保羅的目的非常清晰,傳福音拯救靈魂是他人生的目的,司布真說,世界像一條郵輪,在海上沉沒,在冰冷的水面上,遍滿了那些將沉淪的人,我們基督徒是否願意努力拯救更多的人?


列王記下6章至7章,以色列打仗,亞蘭人把撒瑪利亞首都圍困多日,城中絕糧,人餓得快死了,開始人吃人慘絕人寰的時候有四個患大痲瘋的乞丐,冒死去城外尋找吃的食物結果敵的人留下的金銀和衣服但他們彼此說我們所做的不好今日是有好消息的日子我們竟不作聲若等到天亮罪必臨到我們趕快去傳好消息。


為了使人同得福音的好處這是保羅向什麼人就作什麼樣的人的目的這原則保羅舉了四個例子:



  1. 向猶太人指猶太人民族的生活他們行割禮守律法保羅說我就作猶太人為了多得猶太人。
  2. 向律法之下的人指根據摩西律法生活的人我就作了律法之下的人意思說他也守律法守節日守食物的禮儀目的是為了要得律法之下的人。
  3. 向沒有律法的人,指外邦人他們沒有律法的生活,我在他們中間不用守這些律法的禮儀目的是為了得沒有律法的人歸主。
  4. 向軟弱的人是指上文良心軟弱的人因為習慣了拜偶像而不吃祭偶像之物的人保羅說我就作了軟弱的人意思是說我就不吃祭過偶像的肉目的是為了得更多軟弱的人歸主。

向什麼樣的人就作什麼樣的人為要救些人請注意這並不是在真理上妥協在罪人中犯姦淫的人你也成為姦淫的人或在污言穢語的人當中你也說污言穢語這並不是要在真理上道德上妥協的意思在對神是不重要的事情上放下自己的堅持改變自己的習慣放棄自己選擇的自由,為要救些人。

清真與不清真在基督裡並不重要,保羅並不是要改奱猶太人守律法的生活習慣,而是要改變猶太人靠律法的信仰保羅的人生目標不是人與人之間的自由隨自己意思的生活而是要多得人挽救生命,使別人得救為此目標他甘心作眾人的僕人放棄自己的自由效法他的主放棄自己選擇的權利放下自己的堅持。

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為要救些人。

今天我們太多的堅持很多的堅持都是不必要的堅持。

例如我認識一個弟兄他堅持不看美式足球的超級盃不是單單因為他不喜歡看足球而是因為超級盃廣告太多太多物慾太屬世都是賣啤酒、汽車、手機的廣告又因為中場休息的歌舞表演太色情太屬肉體所以他堅持不看超級盃我們不能說他是錯的這是他的選擇但若對一群喜歡看超級盃的人為要救些人你是否願意放棄自己的選擇?改變你的行動?放下自己的堅持?陪他們一同看超級盃為要救些人呢?記得你的行動可以挽救生命。

我不喜歡喝酒除了為了健康的理由偶然喝一點紅酒,我從來未喝過中國的白酒可是若是為了傳福音你是否願意放下你的堅持?改變你的習慣?放棄自由的選擇?為要救些人?陪他們喝酒?喝酒但不是醉酒這些行動為了傳福音,你願意嗎?

我們對下一代有很多的看法一方面很愛他們他們是我們的兒子女兒孫輩另一方面我們也討厭他們覺得他們不努力不願意下功夫不聽話自私自我的意見很強喜歡花錢卻不會賺錢一大堆的理由看輕他們我聽見很多這樣的聲音我曾經也是這樣的想法可是我知道我們要得著他們我必須改變我的想法放棄我的堅持在人與人之間的自由自願限制自己了解他們的想法接納他們聆聽他們靈性的訴求讓他們帶領我們讓他們建立橋樑我們在橋底下支持他們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夠與一位80歲的老人傳福音也可以跟一位18歲的年輕人傳福音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為要救些人你的行動可以挽救生命。




二、如何克服沒有行動的原因,19a, 24-27

今天我們不肯放下我們的堅持沒有挽救生命的行動原因是什麼?在病毒肆虐的時候為什麼人仍然party?不願意保持社交距離減少病毒的傳播挽救生命呢?為什麼?


第一個原因19節我是自由的沒有人轄管我,沒有人告訴我我要做什麼樣的決定我要怎樣做這是我的權利我年輕的時候最喜歡的兩首流行曲第一首《My Way》Frank Sinata,歌開始是人生終結來臨回頭看的形容自己一生最驕傲最引以為榮的是我用自己的方法走自己的道路做著自己的抉擇(I did it my way)

第二首《Born free》Andy William生下來是自由活著是自由生活在自由中這是唯一值得活的生命

我們的文化崇拜自由我如何選擇與你無干我吃祭偶像的肉是我的自由你若因此跌倒不是我的責任你怎麼想是你的事你的選擇你要負責與我無關聽來是非常對的想法但自由的行動永遠不是基督徒生活的目的拯救靈魂挽救生命才是至高的使命為得人我甘心作眾人的奴僕我是自由的是對的是真實的我們在基督裏是自由的但自由卻不是我人生終極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拯救靈魂這是人生更高的意義與目的。

第二個原因是我們人生的目的不是要挽救生命拯救靈魂在疫情中仍然參加多人的聚集party的人並不覺得展平病毒的曲線與我有什麼關係這並不是我的事我有我的目標

今天我們生活有許多的目標:事業有成養家活兒健康百歲含飴弄孫傳福音從來都不是我人生的目的價值觀出了問題

在疫情越來越嚴峻的時候你有沒有思想過生死的問題?當我聆聽弟兄姊妹心中這時候的感覺許多人跟我分享他們面對工作受影響面對死亡恐懼他們思考人生的意義死亡並不是那麼遙遠的事。


我有一個親戚住在別的州前幾天過世91歲的牧師一生事奉神,七十多年,他足不出戶但可能是從兒子傳來的病毒感染入院,九天之後就過世了現在他兩個兒子與兒媳婦都受感染病重在醫院中我非常難過,一家人因為這病毒而生離死別感謝神他們都信耶穌有永生的盼望但若果他們並不認識神他們會往哪裏去?救些人挽救生命是永恆的意義我們並不看重直到生死就在眼前我們才想到永恆就將我們的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有很多的目標讀書學習各樣的才藝運動社交品格靈性是其中之一的目標到了孩子長大之後大學畢業工作當他們失去了信仰不再相信耶穌那時我們才醒悟過來發現信仰永恆的重要其他的目標都是今世幾十年短暫會過去的永恆的生命才是永久而重要的23節保羅有很清晰的目標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


26節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保羅用兩種運動的圖畫說明人生需要有清晰的目標奔跑朝著目標跑沒有人賽跑到處亂跑無定向的人生需要目的這目的是永恆有關的目的鬥拳是有對手的,不是打空氣,沒有用的,沒有意義的,目標很重要,短暫的人生,你為什麼目標而奔跑?為什麼目的而鬥拳?一生努力,你為什麼賣力?你的拳打在什麼的地方上?若目標是能壞的冠冕,今生過後就消失,我們的目標是不能壞的冠冕,是永恆長存的意義,救些人,是永恆的選擇,你有什麼的行動去挽救生命呢?


今天在疫情中是傳福音的好機會,現在不傳,要等待何時?你可以跟未信主的朋友,親戚,家人打電話,上網見面,將福音在這時候向他們傳播,因為疫情的緣故,大家都上網見面,打開了新的視野,新的溝通渠道,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新的方法,努力傳福音,為要更多人,記住24節,保羅說你們也當這樣跑,朝目標奔跑,這是經文中唯一的命令,朝著目標跑努力跑。

第三個我們沒有行動的原因,是我們缺乏自律,向什麼人,作什麼樣的人,要救些人,是需要你放下自己,改變自己,放下堅持,為別人而活,為要得人,這是需要自律,自我控制。


27節,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是26節打拳的延伸,打的是自己,自己是最大的敵人,我不願意改變,不放下自己,堅持自己的權利,我又怎能向什麼人,作什麼樣的人,使更多人得救人?保羅說,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為的是要更多人歸主!

內地會的創辦人戴德生,我曾經參觀他出生長大的地方,他年青的時候,蒙神呼召,領受異象,要去中國傳福音,準備的時候,他每天睡在地板上,攻克己身,叫身服我,預備自己走上宣教的道路,他也決定讀醫,學一些醫學的常識,準備自己,服事中國的人,領更多人歸主,你願意作出犧牲去傳福音嗎?


結論


三、實際的行動建議


昨天我們舉辦了教會唯一沒有取消的活動,其他所有的聚會都取消了,只有這個活動,我們仍然舉行,疫情中,我們走出去,昨天有57個義工,他們洗手,戴手套,有些人戴口罩,齊心努力,分發差不多一萬磅的食物,服務200家我們的鄰居有需要的人,比平常有需要的人多了一倍,在這困難的時候,我們自律,作出犧牲,為要得更多的人,傳揚基督,要跑向著目標跑,你願意嗎?




討論問題

1. 「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為要挽救生命」這傳福音的原則,你的了解是什麼?意思是否用任何的方法都可以?在什麼的事情上可以靈活?在什麼的事情上我們要以福音的真理去堅持?
2. 基督徒是自由的,為什麼保羅卻甘心作眾人的僕人?請分享你如何為了挽救生命而放棄自己權利的例子。
3. 請舉一些實例,我們應如何改變自己,為要得更多下一代或更多的新移民信主?
4. 在疫境中,我們應如何為主作見証?請舉些實例說明之,有什麼實際的行動?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你的行動挽救生命
Your Actions Save Life
林前 9:19-27


神學焦點
攻克己身,叫身服我,限制自己的自由,在無關重要的習慣與生活中,改變我的行為,為了要得著不同的人歸主。

信息目的
使信徒限制自己的自由,以行動在這時候得人歸主。

主題
在瘟疫中,我們如何為主作見證?領人歸主?

發展性問題
如何專心努力傳福音?

講道命題
向標杆奔跑,自律和專注贏得獎賞,向我們週圍的傳福音。


引言 
1. 圖畫
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挽救生命的行動,你是否願意去做?我常去做運動的體育館閉了,我喜歡去的餐館不開門了,我事奉的教會沒有聚會了!但若保持社交距離能挽回生命,你是否願意去做?並不容易的,許多人還是聚集。People still party.

2. 需要
人很難改變自己,自我控制以挽救他人的生命不是我們的自然的生命,我為什麼要為你改變我的習慣與生活?年輕人不會死於這病毒,但是老年人的風險很大,將病毒帶給老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是致命的,我們是否願意改變我們的行為挽救生命?同樣,我們是否願意限制自己的自由,為了多得人?得永生的盼望?
3. 主題 
你的行動挽救生命
4. 經文 
林前9:19-27
5. 預覽
a. 你的行動挽救生命
b. 克服沒有行動的原因
c. 今天實際的行動建議

講章主體

一、你的行動挽救生命,9:19-23
1. 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22a
2. 為要多挽救生命(6x)

二、克服沒有行動的原因,9:19a; 24-27
1. 「我是自由的,無人轄管」,19a
「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19b
2. 沒有清晰的人生目標,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了福音的遍傳,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23; 26
3. 沒有能力控制自己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27

三、實際行動的建議

1. 對年輕的下一代:改變對他們的態度,耹聽接受他們,向他們顯示基督的生命
2. 向新移民傳福音
3. 在疫情中,不斷向社區要需要的人伸出手幫助他們
4. 在疫情中,以同理關懷的心傳主的福音

結論
司布真:這世界就如沉了的船,在冰冷的水裡,遍滿了即將沉淪的人,我們是否願意努力拯救更多的人?你的行動挽回生命。

Monday, March 16, 2020

大過知識的愛心,《哥林多前書七》林前 8:1-13

大過知識的愛心
哥林多前書八章一至十三節
《哥林多前書七》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0.03.15
國語堂



引言

最近我看見一個大約在一個月前在武漢發生的真實故事,有一個人的老父親,年初一(1月25日)發病,感染了武漢肺炎,送許多家醫院求醫,但都沒有床位接收,兒子到處求朋友幫助,仍是一床難求,做兒子面臨一個倫理的決定,應該如何去做,家中還有年老的母親與妻子,兒子在英國讀書,假期不能回來,他應否把父親帶回家中照顧?他明明知道近距離接觸感染全家的風險幾乎是100%,母親已經80多歲了,有什麼事是第一個過不了這一關,家中也沒有任何藥物,可以照顧父親,如果不接回家,送父親去什麼地方?難道就留他在外面?不顧?若接他回家誰,照顧他?家中沒有任何醫療設備,防止感染,如果是你的話,你會如何選擇呢?

在瘟疫肆虐之中,我們都很壓抑,每天都要作很多的決定與選擇這,些都不是黑白分明的選擇,是「可行但是否有益處造就人」的選擇,但這些決定有些是生死的決定,有一些甚至是影響許多人的決定,誰會想到選擇食一餐穿山甲野味,可以引發全球性的災難?基督徒面對可行但是否有益處造就人的選擇,我們該如何決定?


現今教會中,生病的弟兄姊妹,在疫情之中,我們該不該去探訪?若有人進了醫院,我們要不要去醫院探望?崇拜都搬上網上舉行,我們還要每個月參與分發食物給窮人嗎?我是否還要去作義工呢?

現在不止中國人受歧視,歐洲人,如意大利人,伊朗人,埃及人,都被視,被認為很可能的帶病毒者,受到歧視,我們的反應與選擇又如何呢?

今天許多中國餐館都徵求客人,若沒有生意,餐館倒閉可能性很高,我們是否應該去餐館吃飯?

如果我們當中有人受感染,我們的弟兄姊妹要如何去做?

今天我們基督徒的生活大部分是屬於這類「可行是否造就人」的決定。

今天我們的經文是哥林前書第八章,基督徒生活的另一個原則,在做選擇「可行是否造就人」的決定的時候,愛大於知識,第六章的原則是基督徒生活要在身子上榮耀神,第七章,我們生活中的身分與地位中,蒙召得救的時候是什麼身份,仍要活在什麼身份地位中,今天就可以活得美好,第八章,當面對「可行卻是否造就人」的選擇,我們要用愛心,不是以知識,為生活原則去選擇。

我們第一,會看這愛大於知識的生活原則,解釋為什麼愛大過知識。第二,將這原則應用在當時哥林多教會中,吃祭過偶像的肉的問題上。第三,將這原則應用在今天我們生活中,尤其是當我們面對疫情的時候。




一、愛(不是知識)是基督徒生活行為選擇的基礎,1-3


第一節,論到祭偶像之物,這是新的一段開始。


這是哥林多前書中十個問題的第五個問題,第八章至十一章明顯地是屬於一個段落,12章開始是論到屬靈恩賜的問題。


祭偶像之物是指祭過偶像的肉,這個字在十三節經文中出現四次(1, 4, 7, 10)。


這是當時的社會一個嚴重的問題,社會信奉各種的偶像,幾乎所有的肉,都用來祭過偶像的,這些肉在拜偶像之後,在廟中吃喝,剩下來的才到市場出賣,人若想吃肉,特別是窮人,要吃肉需要去廟裏吃,就算不去,在市場賣的肉,都祭過偶像,現在問題是基督徒是否應該吃祭偶像之物?這是屬於「可行是否造就人」的決定。


八章、10章下一半,是主要的焦點,回答祭偶像之物,10章一至22節,是論到拜偶像的次要焦點,拜偶像不是「可行但是否造就人」的問題,而是信仰真理的問題。

第八章,論到祭偶像的肉,可行但是否造就人的事,哥林多教會分成兩種看法:


第一,是自由派,他們有知識,知識建立自由的生活,因為凡事都可行,我有權利去吃肉,我是自由的,我們知道很多,知識給我們自由,偶像本身根本是假的,不存在的,我們只有一位神,祭偶像的肉與沒祭過偶像的肉都是一樣的肉,沒有分別,吃是沒有問題,甚至我可以自由地去廟中吃。

第二種看法是保守派的看法,他們看法是保守的,著重道德與聖潔的生活,這是好事,但保羅稱他們為良心軟弱的人,信心軟弱的人,這是什麼意思?我們今天的理解想法,今天我們認為這類人才是良心強的,他們對聖潔非常敏感,有強的良心,講標準,過聖潔的生活,保羅這裏的意思不是怪責他們,看輕他們為軟弱的人,意思說他們是受傷跌倒的人,這是第二類人。

保羅提出第三種的生活,是愛心的生活,保羅是針對自由派的人說話,最有知識的人說話,警告他們,要他們以愛心行事,在灰色地帶,愛心大過知識,全章經文是 a b a b a b 的結構,兩個主題:A 知道;B 愛心,互相交替平行。


「我們曉得我們都有知識」1b,知識(knowledge)是好事,我們從經驗中學習知識,從理性學習知識,知識是好事,我喜歡學習,我很願意知道,對各樣的知識充滿了好奇心,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歷史文化,聖經與神學,我都很願意學習,神創造人,賜給我們知道的能力,追求知識,賜給我們好奇心,讓我們學習新的知識,知識帶來選擇性的自由。

就如新冠肺炎的病毒,我們認識它,就明白如何決定什麼時候做什麼的事,什麼時候不應該做什麼的事,新冠肺炎是飛沫感染,人要保持六尺之外就不受影響,病毒在任何東西上,都會留下,像紙板,可以生存24個小時,像不銹鋼、塑膠之類的表面,病毒可以生存72個小時,這些知識幫助我們決定做對的事,做選擇,讓我們自由平安地生活。

中古世紀歐洲流行黑死病,超過一半人口死亡,他們並不知道,天花病毒是從老鼠與跳蚤傳染的,他們只知道把病人隔離,將死去的人的屍體燒掉,消毒街道,果效並不顯著,知識不是不重要,但在倫理可行卻不都有益處的事上是不夠重要,愛心造就人是更重要的原則基礎。

為什麼愛心大個知識?保羅列舉兩個理由:


第一、我們已經知道的並不完全,不知道的還有很多,沒法真知道一切,今天的人崇尚知識,相信知識帶來動力,推動進步,知識擴闊我們的世界,古人茹毛飲血,但因為發現了火,可以熟食,讓人吸收更多的營養,活得更長,這是知識帶來的進步,知識產生財富,現在我們開一瓶的礦泉水,是有人知道山上流下來的礦泉水是乾淨的含豐富的礦物質,對人身體有益,於是將水裝在瓶子裏,運到城市中賣給人,知識創造財富,可是知識卻永不是完全的知識,我們對病毒的了解並不完全,對神、對世界、對人的了解,還有很多不知道的,知識是有限的。


保羅用了兩個希臘文的字,互相交替,我們已經知道(oida)不完全,不是真的知道(2b)(ginosko), 在對比之下,人有愛,這人就是真正地知道(ginosko),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只是一部分,並不全知道,但愛人卻是真正的知道,愛大過知識,是基督徒生活的基礎,每天作決定的原則,人有愛這是真正的知道。


第二個理由,愛大過知識是因為知識叫人自高自大,知識叫人高舉自己,炫耀自己,知道多少多少,在決定之中,以自己的想法、判斷知識為大,自大,你是不是這樣的人?

哥林多前書13章,愛卻是不自誇的,用的是同一個字,保羅在這裏不是說真理,真理是絕對的,有對有錯,但這裏所談論的是灰色地帶,可行是否造就人的事,日常生活中,基督徒面對的選擇,大部分都是屬於可行卻是否造就人的事,當我們考慮決定的時候,知識不是不重要,但是知識卻不夠重要,愛心造就人,才是最重要的準則。

造就人(build up)是建造、建立的意思,像建築房子,造就別人就像建房子一樣,並不是求自己的益處,是求別人的好處為優先,這是愛的本質,愛是造就人,這是基督徒倫理生活的基礎,是每天在灰色地帶中選擇的準則。





二、愛大過知識的應用--祭偶像之物,8:4-13

讓我們將這原則首先用在哥林多教會祭偶像之物的爭議上。


基督徒應該不應該吃祭偶像的肉?能不能夠吃祭偶像之肉?首先,自由派的知識神學是對的,知識準確。


第四節,他們知道的是對的,偶像在世上算不得什麼,他們根本不存在,這種認知是對的,他們也知道神只有一位,再沒有別的神,完全正確無誤。


第六節,這一位神是我們的父,這一位主是我們的耶穌基督,偶像並不存在,沒有祭過偶像的肉與祭過偶像的肉是沒有分別,神亦都不以食物為重,這樣的知識是沒有問題的,知識釋放了我們,給我們自由去吃,不會有罪疚感,知識不是不重要,卻不夠重要,第七節說,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等知識,有人到如今因拜慣了偶像,就以為所吃的是祭偶像之物,因為他們的良心容易受傷,軟弱,你們不管他們,隨己意去決定,卻是使他們跌倒了。

吃祭偶像的肉是可行的,神沒有禁止,神對食物並不是那麼重要,這是合法的事,是合真理的,可行,也可以不行,吃了不吃不是最重要的,你的選擇決定是否出於愛,是否造就人,這才是重要的。


今天,現代人對自由的想法,吃與不吃是我們的權利,是我的決定,你是否跌倒,是你的決定,不關我的事,但保羅卻說,不能這樣的生活。


第十三節,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遠不吃肉,免得叫我的弟兄跌倒了,保羅誇張的說,我為了弟兄可以永遠不吃肉,我的選擇不單是我自由的選擇,更是以愛心為基礎,以造就弟兄為目標,基督徒生活的目的,從來都不是自己的建造,是愛心裏顯明我們對神的信心的生活,彼此相愛是基督給我們新的命令,我們信仰是生活是以愛心表明的信心的生活。




三、愛大過知識的原則應用在今天看的生活上


今天可行合法的事,卻是否造就人的事有很多,基本上是我們每天生活決定的大部分。


我的孩子上什麼學校?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在家教教育?這些選擇是可行合法的事,是否造就人,愛心卻是這些選擇的基礎,不要互相指控,比較,因為自己知道的,比對方強,勉強別人接納,跟隨你的決定。

又如政治選舉的問題,今天許多人因為政治立埸,選一個候選人,據理力爭,話不饒人,因為真理就應該選這個候選人,是選耶穌,為耶穌與投票,但有沒有想過,你投票雖然是個人的選擇,你有知識,但你有沒有愛心,你是否造就人。

今天的疫情,是否政府的責任?教會為什麼不能講?批評討論這些的議題?這不是可以不可以做的問題,是否造就人,在可行當中,是否有益處,是否造就人。

若抽煙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遠不抽煙!

若紋身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遠不紋身。

若喝酒,聖經沒有禁止喝酒,只說不要醉酒,是不是喝酒是要用愛心為出發點作選擇,有一次我在德國短宣,德國的啤酒非常著名,同行的隊友都很想去試一試,他們在餐館看著我,看看牧師是否喝酒,我點了啤酒,大家很高興地品嚐,問題是不是可不可以做,不是知識的問題,是是否造就人。

姊妹化妝不是對與不對的問題,是否與愛心造就對方才是真正的原則。


疫情中要不要去探訪?是應該以愛心去建立人,知識很好,不是不重要,是不夠夠重要,愛心造就人,做這些決定時,神的旨意是什麼?該做與不該去做,在疫情中,以愛心出發,選擇。

若不能探訪,以電話視屏關心對方,我們不知道這疫情還有多久,我們在線上敬拜還要維持多久,可能是幾個禮拜,也可能是幾個月的時間,痊癒的終線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在這路上是處處陷阱,步步危機,若我們只顧自己,只顧往終線走,這絕對是作繭自縛,結果是終日惶恐,掉入絕望的深淵,那條痊癒的終線似乎朦朧難期,遙不可及,神的吩咐是在這條的路上,注意身邊的人,選擇以愛大過知識,建立人,知識是有限的,活出愛,醫治全地,基督徒有不一樣的使命,就是在世上活出愛,在這艱難的日子,以自己的知識、訓練和資源,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

哥林多前書13章,愛是不自誇,不張狂,愛是永不止息的。

結論

前言中的故事,這武漢人名字叫常凱,他決定把受感染的父親帶回家,他們兩夫婦床前盡孝,不久父親便過世母親也感染肺炎去世由於在床前服侍相親自己和妻子也被感染2月16日常凱過世,妻子仍在醫院中病重,但他沒有後悔,留言說,我一生為子盡孝,為父盡責,為夫愛妻,為人盡誠,永別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我深受這故事感動,愛的偉大,勝過知識,勝過死亡,我真的很想他認識神,告訴他永生的盼望,在天堂沒有病毒,只有神,神是愛,我們愛他的人,活出愛,是我們生存的目的,愛是選擇,造就人的選擇。







討論問題

1. 「知識叫人自高自大」是什麼意思?試舉例說明之。
2. 基督徒每天的生活是以愛心造就人作為倫理決定的基礎與目的,你同意嗎?為什麼?試舉一些實際的決定為例。今天在疫情之下生活,如何活出愛心造就人的生活?
3. 什麼是可行卻不造就人的事?試舉三個實際的例子。在這些事中,誰是軟弱的人?如何作不絆倒軟弱的人之選擇?
4. 有知識卻沒有愛是什麼的生活?請舉例說明之。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神學焦點 Theological Focus (TP)
我們信仰的目的和我們基督徒行為的基礎不是知識,而是愛。基督徒的行為不是以知識的方式為基礎,知識方式導致自大和毀滅他人,而以愛的方式為基礎的行為才是真正的智慧。

信息目的 Sermon Purpose
會眾在瘟疫中,面臨很多的決定與選擇,該做與不該做的事,講章的目的是教導在「可行卻是否有益處與造就人」的事上,以愛心行事,以造就人大過知識為原則基礎,活出愛。

主題 Subject: 講道命題要回答的問題
如何在瘟疫中,在「可行是否有益處」的事上作適當的選擇?

發展性問題 Developmental Question:?
原則是什麼? What?如何應用?So what?

講道命題 Homiletic Proposition (HP): 命令與應用
在疫症期間,眾人都活在艱難的日子裡,然而,作為基督徒卻有不一樣的使命,就是在世上作鹽作光,以自己的知識、訓練和資源幫助有需要的人,給別人「一杯涼水」。

引言 Introduction

1. 圖畫 Image:
武漢發生的真實故事,父親大年初一(一月廿五)感染武漢肺炎,送至多家醫院就治,但均被告知無床位接收,經過多方求助,仍是一床難求。做兒子的應該如何去做?家中還有老母親與妻子,兒子在英國讀書,若是你,你會如何去做?接老父親回家,你知道(知識)很可能發生的事,全家受感染,猶其是老母親,若有什麼事,她第一個過不了這一關,你會如何去做?

2. 需要 Needs: (felt needs and emotions)
a. 在瘟疫肆虐之中,我們都很壓抑、面對很多的改變,甚至不知道如何生活?該不該去探訪?要不要去醫院?還要作義工分發食物嗎?要不要坐飛機參加姪女的婚禮?
b. 如果我們當中有人受感染或確診了(emotion),我們弟兄姊妹要如何去做?
c. 在灰色地帶的選擇,有些是會影響許多的人,有些甚至是生死的決定,我們該如何選擇?

3. 主題 Subject:
以愛心為基礎的生活行為是什麼樣的?如何活出以愛心行事的生?

4. 經文 Text:
林前 8:1-13

5. 預覽 Preview:
a. 愛(不是知識)是基督徒生活的基礎?
b. 愛大過知識的原則應用在哥林多教會祭偶像之物的選擇上
c. 愛大過知識的原則應用在今天我們的選擇上


講章主體 Body

一、愛(不是知識)是基督徒生活行為選擇的基礎,1-3

1. 哥林多教會「祭偶像之物」的選擇

a. 自由派:有知識,認為吃什麼的肉是自由的
b. 保守派:注重聖潔,保羅稱為「軟弱(容易受傷)的弟兄」

2. 保羅對自由派的人之教導:愛大過知識是基督徒生活行為選擇的基礎

a. 原因一:知識並不完全
b. 原因二:知識叫人自高自大,愛心卻造就人

3. 造就(build up)人是愛的本質

二、愛大過知識的應用--祭偶像之物,8:4-13

1. 自由派贊同祭偶像之物可以自由地吃的原因是正確無誤的,他們知道神只有一位,偶像根本不存在,4-6
2. 但不是各人都有這等知識,拜慣了偶像良心軟弱的弟兄會因為祭偶像之物而跌倒,7
3. 愛大過知識的應用: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遠不吃肉,免得叫我的弟兄跌倒了,13
4. 現代人對自由的想法,吃與不吃是我們的權利,是我的決定,你是否跌倒,是你的決定,不關我的事,但保羅卻說,不能這樣的生活

三、愛大過知識的原則應用在今天看的生活

1. 孩子上什麼學校?
2. 政治選舉的問題
3. 今天的疫情,是否政府的責任?
4. 抽煙
5. 紋身
6. 喝酒
7. 化妝
8. 疫情是否可以探訪有病的肢體?
9. 神的吩咐是在這條的痊癒的路上,注意身邊的人,選擇以愛大過知識,建立人,知識是有限的,活出愛,醫治全地,基督徒有不一樣的使命,就是在世上活出愛,在這艱難的日子,以自己的知識、訓練和資源,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

結論 Conclusion

照顧雙親而受感染死亡的常凱,他們兩夫婦「床前盡孝」,不久父親便去世。在多重打擊下,母親身心疲憊,也感染肺炎,亦去世。常凱說,由於在床前服侍雙親數日,自己和妻子亦被感染武漢肺炎。他們到每一家醫院哀求,但因「位卑言輕,床位難覓」,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他還向親朋好友及遠在英國的兒子說:「我一生為子盡孝,為父盡責,為夫愛妻,為人盡誠!永別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

大過知識的愛是不能隔離的愛,因著愛我限制我的自由,為別人而活!「隔離」(cut off social contacts)防疫,中國八億人受隔離,我在教會上班受隔離,是我願意自我限制我的自由,因著愛別人。



Sunday, March 8, 2020

活出美好的今天,《哥林多前書六》林前 7:17-24

活出美好的今天
哥林多前書七章十七至廿四節
《哥林多前書六》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0.03.08
國語堂



引言

今天的主題是:「活出美好的今天!」牧師你在說什麼?今天是疫情肆虐的時候,病毒已經傳到休士頓,今天已經有八個休士頓的確診,人人自危,在這恐慌之中,你還說,活出美好的今天!等到疫情過去,等到一切都改變,我們才能談到活出美好的今天!這可能是你現在的想法。

70年代台灣的基督徒作家張曉風,寫了一首詩歌:「我總是在等」,我等車,我等長大,我等一個人來愛我,一年一年,一季一季,一天一天,我總是在等,我總是在等。

等今天疫情過去,那美好的一天來臨的時候,我活出美好的那一天,不過那一天不是今天!

最近我過生日,平凡地過了生日,我思考,我應該如何活今天?今天就是我所擁有的日子,活出美好的今天,是真的可以嗎?可能嗎?

我們當中或許有單身的人,認為今天是不可能活得美好的,除非我結了婚,結婚,了我就可以事奉神,可以快樂!可以美好也生活!

也有可能一些結了婚的人,認為今天是不可能活得美好的,除非我離了婚,解決婚姻的阻礙,離了婚,我就自由,我就能活得美好的生活!

再單身的人或許你在等自己身份的改變,等那一天的來臨。

或者我們當中有人的配偶是沒有信主,甚至反對信仰的,或許你在等,等你的配偶信了耶穌,你認為那一天你才可能屬靈。

工作方面,我們有人或許在等待換一份,新的工作,就能活得更好,或等拿到緑卡,成為美人,才有幸福,才可以起來事奉神,今天太多限制,太多不可能,信主之後,我要改變我的身份,我的地位,我要改變一切,才能活得更好,才能事奉神,這是不是你的想法?

有關婚姻上的問題,工作上的問題,社會地位的問題,保羅教導我們一個屬靈的原則:「一個人的身份或日常工作狀況的限制,不能攔阻我們順服神的呼召,我們不必尋求適當的處境地位,然後才能事奉神,享受神所賜豐盛的生命,活出美好的今天,今天就是活得美好,活得自由的日子。」你說,這是真的嗎?就算是真的?又如何呢(so what?)


經文是哥林多前書7章14至24節,是第七章中間的一段,說出屬靈的原則,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可以活出美好的今天,並應用在工作與社會地位上。

1-16節,這屬靈原則應用在婚姻不同的處境上。
25-40節,把這原則用在獨身不同的處境上。

經文是 ABA' 的結構,今天我們要明白經文最重要的原則,是中間這一段,17至24節,首先我們看看活出美好的今天的原則是否是真的?第二、如何在婚姻狀況中應用?是真的又如何?第三、如何應用在今天的工作身份上?這原則就算是真的,又如何?




一、我們蒙召得救是要活出美好的今天,7章17,20,  24


17 節,開頭一節,與24 節,結尾的一節,是頭尾呼應對稱的結構。


17 節說,照神所召各人而行,召(kaleo),24 節,重複這個原則,「蒙召」(kaleo)同一個字,蒙召的時候是什麼身份,仍要在神面前守住這身份。

同一個原則頭尾呼應,24 節原文並沒有限制只在身份上守住,原文只是說「什麼」(whatever),包括更廣泛各種的生活狀況,蒙召的時候是什麼,仍要在神面前守住這什麼,包括婚姻的狀況,社會身份的地位,工作,照神所分給各人的而行。

不分守割禮的猶太人或沒有受割禮的外邦人,不分自主的為奴的,不論是男或是女,不論是結婚的人或單身的人,都可以活出美好的今天,因為我們在基督耶穌裏都是一樣的蒙召,這原則與加拉太書3章28節的教導一樣。


蒙召的時候是什麼呼召,仍要守住這呼召,一頭一尾,中間再重複一次,這原則說了三次:17、20、24,今天就可以活得美好,我們蒙召得救在基督裏,我們信徒已經是新造的人,可以自由地,在各人的情況之下,活出美好的今天。

「蒙召」在17-24節這一段八節經文中,出現八次,包括兩種不同的呼召:


一、是指蒙召得救的呼召,成為神兒女的呼召,新生命新生活的呼召,從罪中被釋放出來的呼召,自由地服事神的呼召,這是縱向的呼召(vertical call),神呼召人到神的面前,與神和好,這是基本的呼召,是這段經文主要的意思,是完成的與點的動作,是信主的時候得救的身份,這是不變的身份,保羅說,這是我們最重要的身份,最重要的地位,重覆七次,比其他一切的身份都重要。


二、蒙召的第二種,17 節,只是一次,是神分給各人的呼召,各人或許不同,或男或女,結婚或單身,自主或為奴,受割禮的猶太人與不受割禮的外邦人,是神分給各人不同的呼召,這是橫向的呼召(horizontal call),是暫時先性的,不是永恆的呼召,或許改變的,單身的或許結婚,外邦人可以受割禮歸化成猶太人,工作或許改變,換句話說,這次要的呼召是建造在基本的得救的呼召之上,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神分給各人的位置。

馬丁路德稱這兩種的呼召為雙重身份的人,首先是福音的呼召,在基督裏的身份,然後是神分給各人不同的身份。

我是蒙神呼召的基督徒,然後我才是一個中國人!
我是蒙神呼召的基督徒,然後我是一個丈夫,一個父親!
我是蒙神呼召的基督徒,然後我是一個牧師!

這些都是我次要的身份呼召,儘管其中有滿足和貢獻,但這些次要的身份,並非我主要的身份,我的身份與安全感來自神,來自上頭,縱向與神的關係,橫向的呼召是神分給各人的,我們在這些位置上生活,成為神在世上作工的代表。

這兩種的呼召是相關的,先是縱向的呼召,得神兒子的身分,帶給橫向的身份自由,我可以在不同橫向的狀況中,活得美好,今天就活得美好,我不需要等我的婚姻狀態改變了,我才活得有意義,我不需要尋求結束了我單身的生活,我才能活得好,縱向的呼召使橫向的生活有盼望,讓我們可以活得美好,這就是保羅在這裏說的原則。


各人蒙召得救的時候是什麼橫向的身份,不要盲目追求改變,仍要守住(remain)這身份,守住不是死守不放的意思,是現在的時態,留在現時的身份之中,這身份是可以改變的,也不是最重要的,換句話說,信主的時候你是什麼橫向的身份,不用盲目尋求改變,你是中國人或美人,不用改變你婚姻的身份,才能活得你好,或者改變你的職業地位,等你成功之後,才能活得有意義,因為今天神召你為兒女,你可以活得有意義,在神分給你的狀況中,活出美好的今天!



二、在不同的婚姻狀況中活出美好的今天,7:1-16; 25-40


保羅將以上的原則應用在六種橫向婚姻的狀況之:


1-7節,在夫妻的關係之中,信主之後不要尋求改變,不可彼此虧負,仍要同房(stay, remain),不要要求改變,除非兩廂情願,暫時分房,這是針對當時哥林多教會中的禁慾主義:


第一節,「男不近女的倒好!」要照神分給各人的去行,活得精彩,活出兒子的名份,今天活得美好。


8-9 節,沒有嫁娶的和寡婦的人,指的是再單身的人,當時離婚非常普遍,再單身的人,如果像保羅一樣獨身就好了(remain),今天可以活得美好,除非自己禁止不住,可以嫁娶。


10-11 節,當兩個都是信徒的夫妻,妻子不可離開丈夫,丈夫不可離開妻子,除非如主耶穌說的例外,在姦淫的情況之下,但若是離開了,不可再嫁娶,這是針對當時隨意離婚的社會現象,應用17-24 節的原則,蒙照的時候是什麼,要守住這什麼的身份。


12-16 節,有不信主的配偶,若對方情願和你同住,就不要離棄他,除非不信主的要離去,就由他離去,不必拘束。


25-38 節,童身的人獨身是好的,除非要結婚,結婚也是好事。

39-40節,婚姻的美好,不需要要求改變,不用羨慕單身的生活,才可以追求屬靈。

這六種已婚與未婚的情況,保羅教導的原則是一致的,蒙召得救(緃向的呼召)的時候是什麼身份(橫向的呼召),要守住這身份,無論什麼的狀況,今天你可以活得美好!


我們要注意兩點:

一、保羅的語氣,第六節,我說這話不是命令你們,十二節,我說的不是主說的,第十節談到離婚的時候,不是我的吩咐,乃是主吩咐說的,25 節,論到童身的人,我沒有主的命令,到底保羅的語氣是吩咐是命令?還是勸勉?是否絕對的教導?


二、在六種婚姻的狀況之中,保羅都有例外的情況,夫妻同房除非兩廂情願,寡婦維持單身除非禁止不住,夫妻不可離棄,不可離婚除非主所說的例外,因為姦淫的緣故,不信主的配偶守住,除非他要離去,單身的要守住,除非必需要嫁娶。

以上兩點可以讓我們看見保羅不是律法主義者,為基督徒定下新約婚姻關係的新的規條,可以做這個,不可以做那個,我們要注意保羅如何應用的原則,我們橫向的呼召是神分給各人的,這婚姻的狀況不是永恆性的,也不是限制我們今天活出神的生命,今天我可以活得美好,不受限制,是因為我主要也是最基本的身份是從神而來的,我是屬祂的,是他呼召我成為神的兒女,這些婚姻的狀況不是絕對的,在神的帶領之下,可以改變,卻不是攔阻要限制我們活出神美好的生命,我們是自由的,自由地活出美好的今天。

這原則應用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你不需要等待那美好的一天來臨,今天就是活得美好的一天,自從你認識神之後,你美好的生命已經開始,你可以自由記事奉神,你可以活得美好,神分給各人的呼召,各有不同,我們可以在不同的情況中,活出美好的生活。

我的外婆婚姻狀況並不美好,年輕的時候,生了我的媽媽,因為打仗來到香港,我從來不知道我親生的外公是誰,名字也不知道,外婆來到香港再婚,信主,不久我外祖父娶了二房,外婆從小就與我們住在一起,他的婚姻狀況非常坎坷,他信主之後,沒有全神貫注希望改變婚姻的狀況,而是每天活出美好的生活,跟隨神,愛神,愛人,從來沒有埋怨,沒有等待那美好的一天來臨,婚姻狀態改變,才跟隨主。

你也可以自由地事奉神,不要因為你婚姻的狀況,社會的地位,工作,限制你今天活得美好,愛神,愛人,事奉神!


今天在疫情肆虐之中,今天你如何活出美好的生活?今天做三件合神心意的事,活出新生命的美好,今天活得有意義,我的決定:

一、今天教會沒有午餐服侍,出外進食也不太健康,回家吃中午飯,之後決定打幾個電話,問候一些今天沒有出席的弟兄姊妹。

二、我決定不等疫情過去之後,才活得有意義,疫情發生之後,我心裏受影響,有憂慮,担心疫情的發展,影響心情,我發現我早上的時候,花了不少的時間去看各類的新聞,親近神的時間少了,我決定今天開始,早上不看新聞,照常平時以禱告讀經親近神,活出美好的今天。

三、其實疫情之中,神開路讓我們用愛心關懷週邊的人,我被邀請在網上跟國內某一些弟兄姊妹分享,有八個講座,透過網絡,大家都在家中避疫的時候,建立家庭,信仰傳承下一代,活出美好的今天,當我們舉目觀看,今天有很多的機會,可以活得美好,不受限制,自由地服侍神,愛神,這是保羅的教導的原則。




三、在不同的身份與工作中活出美好的今天,7:18-24


18-19節,保羅舉社會地位與身份為例,將這屬靈的原則,活出美好的今天,應用在不同的身份與地位中,受割禮的猶太人與不受割禮的外邦人,不需要尋求改變,這些都不是限制我們活出美好的今天,同樣今天我們在社會不同的地位,身份,國籍,這些都不是限制我們活出美好的生命。


21-2 3節,保羅舉第二個例子,將這屬靈的原則用在工作上,自主的為奴的,不用受限制,都可以活出美好的生命,原則都是一樣,今天我們並不需要等待那一天工作改變或者我們成功之後,再活出美好的生命,在神分給我們各人的位置上,我們都可以活出美好的生命。


今天你在你的工作崗位上,在你不同社會的身份地位,有什麼今天你可以做三件美好的事?活出神的呼召你得救成為神兒女的身份,你不需要等待改變,今天就能活出美好的日子。

在這疫情之中,讓我們將今天活得美好,這是神的旨意,你願意嗎? 


結論




討論問題

1. 請用自己的話重述保羅「基督徒不必尋求適當的處境地位,然後才能享受基督徒的自由或有效地服侍神的呼召」的屬靈原則,你同意嗎?為什麼?
2. 如何在不同的婚姻、工作與地位中,活出神美好的生命?請選八個經文列舉的處境其中一個,如何活出神美好的生命?
3. 請分享三件合神心意的事,讓你今天活出神美好的生命。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神學焦點 Theological Focus (TP)
一個人的身分地位或日常生活狀況的限制,不能損害新創造的自由,也不能難阻順服神的召喚。基督徒不必尋求「適當的處境地位」,然後才能享受基督徒的自由或有效地服侍神的呼召。

信息目的 Sermon Purpose
我們當中有些人因為婚姻狀況不理想,而感到絕望的沮喪,無能為力改變,希望等到處境改變之後,便能夠享受上帝應許豐盛的生活。講道的目的是證明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自由服從上帝的召喚。我們不必等待「合適的處境」,即可享受基督裡自由去有效地事奉上帝的呼召。

主題 Subject 講道命題要回答的問題
我們如何活出美好的今天?

發展性問題 Developmental Questions
DQ2 是真的嗎?DQ3 若是真的,又如何?

講道命題 Homiletic Proposition (HP): 命令與應用
今天做三件重要的事情,活出神召我們精采的生命。



引言 Introduction

1. 圖畫 Image:
等車,等長大,等一個人來愛我,一年一年,一季一季,一天一天,等那美好的一天來臨

2. 需要 Needs: (felt needs and emotions)

a. 我們等今天疫情過去,等那美好的一天來臨的時候,我能活出美好的那一天,不過那一天不是今天!
b. 我們當中或許有單身的人,認為今天是不可能活得美好的,除非我結了婚,結婚,了我就可以事奉神,可以快樂!可以美好也生活!
c. 也有可能一些結了婚的人,認為今天是不可能活得美好的,除非我離了婚,解決婚姻的阻礙,離了婚,我就自由,我就能活得美好的生活!
d. 再單身的人或許你在等自己身份的改變,等那一天的來臨。
e. 或者我們當中有人的配偶是沒有信主,甚至反對信仰的,或許你在等,等你的配偶信了耶穌,你認為那一天你才可能屬靈。
f. 工作方面,我們有人或許在等待換一份,新的工作,就能活得更好,或等拿到緑卡,成為美人,才有幸福,才可以起來事奉神,今天太多限制,太多不可能,信主之後,我要改變我的身份,我的地位,我要改變一切,才能活得更好,才能事奉神,這是不是你的想法?

3. 主題 Subject: 
我們真的在今天活得美好?如何活出美好的今天?

4. 經文 Text:
林前 7:17-24

5. 預覽 Preview:

a. 我真的可以活出美好的今天嗎?
b. 如何在婚姻狀況中應用?活出美好的今天是真的又如何?
c. 如何應用在今天的工作與身份上?這原則就算是真的,又如何?


講章主體 Body

一、我們蒙召得救是要活出美好的今天,7:17; 20; 24

1. 對應結構:v. 17 「神召」(kaleo)我們;v. 24 我們「蒙召」

2. 原則:一個人的身分地位或日常生活狀況的限制,不能損害新生命的自由,也不能難阻順服神的呼召(重複十次:2, 8, 10, 11, 12-16, 18, 24, 26-27, 37, 40)

3. 經文中兩種的呼召(kaleo):

a. 蒙召得救:緃向的呼召(v. 18a, 18b, 20, 21, 22a, 22b, 24)

1) v. 18a Was any man called (when he was already) circumcised? (aorist) 有人已受割禮蒙召呢,就不要廢割禮;
2) v. 18b Has anyone been called in un-circumcision? (perfect) 有人未受割禮蒙召呢,就不要受割禮。
3) v. 20 Each man must remain in that condition in which he was called. (aorist) 各人蒙召的時候是什麼身分,仍要守住這身分。
4) v. 21 Were you called while a slave (aorist) 你是作奴隸蒙召的嗎?
5) v. 22 For he who was called in the Lord while a slave, is the Lord's freedman; (aorist) 因為作奴僕蒙召於主的,就是主所釋放的人; 
6) v. 22b likewise he who was called while free, is Christ's slave. (aorist) 作自由之人蒙召的,就是基督的奴僕。
7) v. 24 Brethren, each one is to remain with God in that condition in which he was called. (aorist) 弟兄們,你們各人蒙召的時候是什麼身分,仍要在神面前守住這身分。

b. 神分給各人的呼召:横向的呼召(v. 17)Only, as the Lord has assigned to each one, as God has called each, in this manner let him walk. (perfect) 只要照主所分給各人的,和神所召各人的而行。

2. 兩種呼召的關係,所以我們今天可以活得美好。基督徒不必尋求「適當的處境地位」,才能享受基督徒的自由或有效地服侍神的呼召。

二、在不同的婚姻狀況之中,活出美好的今天,3:1-16; 25-40

1. 把原則應用在六種不同的婚姻狀況:

a. 已婚的,在婚姻權利之下,活出美好的今天,1-7
b. 未婚和寡婦的,在未婚的狀態中,活出美好的今天,8-9
c. 夫婦都是信徒的,不可離棄家庭,活出美好的今天,10-11
d. 有未信主配偶的,追求和睦,活出美好的今天,12-16
e. 童身的人,不如守素安常,活出美好的今天,25-38
f. 有丈夫的或沒有丈夫的,活出美好的今天,39-40

2. 兩點要注意:

a. 保羅的語氣: v. 6; v. 12; v. 25
b. 是… 但是(except)

3. 應用:在不同的婚姻狀況中,活出美好的今天,你今天可以做的三件美好的事是什麼?

三、在不同的身分與工作之中,活出美好的今天,3:18-24

1. 不同的地位之中,活出美好的今天,18-20
2. 不同的工作之中,活出美好的今天,21-24
3. 應用:在不同的工作社會地位狀況中,活出美好的今天,你今天可以做的三件美好的事是什麼?

結論 Conclusion

每天做三件合神心意的事,活出神召我們精采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