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0, 2018

外向的群體--聚為了散,《使徒行傳系列十三》使 13:1-5

外向的群體--聚為了散
使徒行傳十三章一至五節
《使徒行傳系列十三》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8.08.19
國語堂



引言

1. 歡迎來到福遍中國教會,福遍教會是神的教會,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我們聚在一起是為了什麼?我們有一千多人,有老有少,來自不同的背景,我們聚在一起是為了什麼?

2. 楊腓力在他的一本書《何必上教會?》(Church: Why Bother?)也問同一樣的問題,何必上教會?我們聚在一起是為了什麼?

他在書中描寫很多上教會的心態感受,每個主日都上教會(這是不是你?)可是每主日自己心愛的詩歌卻被會眾唱得七零八落(這肯定不是來福遍教會的人),聖經被解釋得破破碎碎,崇拜的儀式沉悶而空泛,講道信息貧瘠,言不及義,這些的感覺真使人認為沒有必要上教會聚會。

但是,同時存在另一種奇妙的現象,每個星期,我們上教會,我們回家,下週我們又上教會,好此不倦!為什麼?

上教會的終極原因:

不是追求一種神聖的感覺;
不是為了確保進天堂的門票仍然有效;
不是為了生活中所犯的大大小小罪藉著上教會而減輕罪咎感;
不是為了去教會交朋友(social)吃飯聊聊天;
不是為了孩子!

那上教會聚在一起的原因是什麼?上教會的目的必需是為了使命,神把我們放在教會之中,是因為祂交託了我們一個「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的使命,讓我們一同走出去,參與完成這大使命,這是上教會最終極的目的。

楊腓力說:上教會的人必需「不做生命的旁觀者、樂與造物真神正面相遇!」為了完成神的使命,這是上教會真正的原因。


與神相遇不是單指個人性的,神拯救我們不單只是個人,祂把我們放在一個屬靈的群體之中,放我們在教會之中,目的是要我們一起參與,不做旁觀者,群體性的與神相遇,這是教會的使命,這使命是以非會員的需要為中心的,教會要走出去,「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外向型的教會,這是教會我們聚在一起的目的。


3. 我從小在教會長大,每週上教會敬拜神,幾乎每天都在教會這群體中生活,福遍是我一生第四個教會,近距離旳觀察參與教會,我愛教會,我更體會到教會外向的重要。

4. 這可能是你第一間的教會,你在這個教會中信主參加教會;這也可能是你第二、第三間教會,你或者剛來這裡,也許來了佷久,你會發現我們聚在一起絕不是容易的事,要走出去更不容易,外向型的教會並不是容易的。

5. 教會不是一座城堡,把我們自己圍起來,自成一族,與世隔絕,William Temple 說:教會是世上唯一為了非會員利益著想的組織群體,教會應該是外向型的,這是神的心意,是教會這屬靈群體與神相遇同工的意義。

6. 今天我們讀的經文,使徒行傳十三章的安提阿教會就是這一間外向型的教會。

使徒行傳十三章的安提阿是敍利亞的安提阿,希臘時代在地中海東部以此命名的城市就有十六個,原因是因為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希臘一分為四東部的西流古王朝,大部分的君王的名字都名為安提阿古(Antiochus),敍利亞的安提阿位於今日的土耳其南部,在歐倫提河邊上,距離地中海約十二哩。


是古代公元前五世紀波斯御道(Royal Road)上的重鎮,波斯的信差七天之內走過這 1677 哩的通道。


安提阿也是絲綢之路西段南線通往歐洲與非洲的主要通道。


主後第一世紀的安提阿人口約 25-50 萬,是羅馬帝國境內第三大城,是個國際的大都會。


初期教會史提反死後,門徒四散,福音因此傳到了安提阿(11:19-20),開始只是傳給猶太人,是一些無名無姓從塞浦路斯(居比路)與古利夸(北非)來的信徒,在安提阿把福音傳給希臘人(多神教的人),福音擺脫猶太人的臍帶,安提阿的教會是猶太人開始卻成為第一間外邦人的教會,這是歷史的創舉,開始的是一些無名無姓在巴勒斯坦以外塞浦路斯與古利夸出生的一群平民小眾,打破種族的限制,走出去,為非自己人的利益著想,開拓了歷史上第一間外邦人的教會!


福遍教會成立的時候,國語的會眾百分之八十是從台灣來的,這二十一年來,向大陸背景的人傳福音,現在福遍教會百分之八十是從中國大陸來的,福遍是台灣弟兄姊妹開托的教會,卻成為一間大陸弟兄姊妹的教會。

耶路撒冷教會聽見安提阿教會的情況,打發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巴拿巴也把住在大數的掃羅找來,二人在安提阿聚集,足有一年的工夫(11:22),這外向型的教會非常有見証,門徒被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開始,基督徒是「小基督」的意思,背後的動機可能是因為這一群人,不單是猶太人,稱他們為猶太人不合宜;也不單是希臘人或外邦人,他們有黑人、有白人、有黃種人,稱他們為希臘人也不合宜,所以給他們一個新的名稱:「小基督」,這是這一群人唯一相同的地方,他們是跟隨基督的人。




一、 我們相聚並不容易

1. 「在安提阿的教會中,有幾位先知和教師」(13:1),他們是安提阿教會的領袖,負責教導聖經的人,帶領教會的人,教導性與前瞻性的領袖,一共五個人,可能三個是猶太人,兩個是外邦人,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種族,聚在一起,成為帶領教會的團隊,相處共待,絕對不容易的事。


2. 這五個人「就是巴拿巴和稱呼尼結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與分封之王希律同養的馬念,並掃羅。」(13:1)

3. 第一個是巴拿巴,他是來自塞浦路斯的猶太人,生長在巴勒斯坦以外,雙語(希臘語與亞蘭文),有勸慰人的恩賜,伯樂的強項,能陪伴人,守望人,帶人,這是勸慰(parakaleo):走在人的身旁說話的意思,他到了安提阿,看見神所賜給外邦人的恩就歡喜,就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經文說:「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11:23-24),也把掃羅找來,建立團隊,明顯地,巴拿巴是安提阿五個領袖中的頭,他的名字排第一!


4. 第二個是稱呼尼結的西面,「西面」是猶太人的名字,Bruce 說,「尼結」是作者附加的描述,「尼結」是黑色的意思,所以西面很可能是黑人,外邦人而信奉了猶太教,取了一個猶太人的名字。


5. 第三個是古利奈人路求,是從北非今天利比亞來的,古利奈人不是黑人,很可能是類似阿拉伯人。


6. 第四個是「與分封之王希律同養的馬念」,他是與王子希律一同長大,年齡相若,很可能也是貴族出身的有地位的人,很奇怪,希律長大之後,是敵對基督的人,他殺了施洗約翰,親自審判耶穌,而與他一同養的馬念,長大之後卻成為基督徒,在安提阿教會成為領袖之一,他的故事一定是非常動人。


7. 第五個,最後一個是掃羅,是有學問的人,猶太種族,卻成為外邦人的使徒。


8. 這五人領導團隊,來自不同的背景文化、種族與階層,是「四多」的團隊:1)多元種族:黑人、白人、黃種人;2)多元國籍:羅馬人、猶太人;3)多元文化:希臘多神文化、猶太一神文化與習俗;4)多元階層的人:有地位的人、有學問的人、有錢人、平民都有。他們聚在一起只有一個目的:帶領教會,跟隨神走出去,活出教會的使命,這是極不容易的事,相聚共待並不容易,要走出去更不容易。

9. 福遍教會上主日聚會人數有一千七百人,國語堂有六百九十五,其中百分之八十來自中國大陸,其他百分之二十來自台灣、香港、東南亞各地;粵語堂有二百九十三,主要來自香港,講廣東話;英語堂有四百五十六人,說英文的人,美國的文化為主,包括了二百個青少年;兒童崇拜有二百六十一人,他們昃我們的下一代,主要是後現代思維的。二文、三語、四代、五個會眾,「四跨」的教會:1)跨文化;2)跨種族;3)跨代;4)跨語言。相聚並不容易!

10. 教會的午餐有中國飯、pizza、漢堡,很早以前還有一點西餐供應,因為人手的問題而停了,吃飯的習慣就是文化的一部分,相聚並不容易,同桌吃飯都不容易。

11. 教會的教牧團隊反映了教會的「四跨」:有七十多歲的、六十多歲的、五十多歲的、四十多歲的、三十多歲的、二十多歲的,國語、粵語、英語,二十多人,溝通就是最大的困難,要花很多的時間,我幾秌每天從九點至一點都在開會、一對一、約談、對話,與同工談話,聚在一起的時候,共通的語言只有英語,國語部的同工最安靜,不太說話,語言文化有差距,共待非常不容易。


12. 我最近做了一個「文化智商」的自我評估(cultural intelligence CQ),評估包括了四方面:

a. CQ Drive:對多元文化的意願,對別的文化是否好奇,想去了解
b. CQ Knowledge:對多元文化的了解知識有多少
c. CQ Strategy:生活中有沒有跨文化的策略與計劃
d. CQ Actions: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跨文化的實際行動

13. 你猜我自我評估是幾分?



14. 神把我們不同背景的人放在一起,目的是要我們完成神所交託的使命,走出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我們相聚是為了分散,教會不是一座城堡,把我們圍起來,舒舒服服,平平安安過日子,而是一個屬神的群體,為了在教會以外的非會員之利益著想,走出去,向他們見証天國的福音。

安提阿就是這樣的一個外向型的教會,是第一間差人出去的教會,差出去是神的意思,不是我們想出來的,是聖靈的感動,是神命令我們的使命。




二、 我們相聚是為了分散

1. 「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 「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做我召他們所做的工。」於是禁食禱告,按手在他們頭上,就打發他們去了。」(13:2-3)


安提阿的基督徒聚在一起「事奉主」、禁食的時候,「事奉主」是禱告、敬拜主的意思,聖靈說:走出去,分派(set apart)巴拿巳和掃羅,分他們出來,是命令的語態,從五個領袖中把他們二人分出來。

分出來做什麼?(what)去做「我」(聖靈)呼召他們去做我的工(work)。
為什麼?(why)是為我(神)的原故分他們出來。

2. 這兩個人是五個領袖中第一個巴拿巴與最一個掃羅,一前一後的位置指出他們是最重要的領袖,聖靈說,把他們分出來,差出去,做神的工。差派人走出去宣教是神的心意,是聖靈的工作,感動教會把人差出去,走出去為神作工。

三個分詞:1)禁食;2)禱告;3)按手;形容安提阿順服聖靈的行動:「打發」他們去,釋放(release)的意思,並不捉住他們不放,把他們差出去,走出去做神的工,把福音傳出去,第十三章至廿八章,就是安提阿走出去,把福音傳到地極的故事。

「走出去!」把福音傳遍天涯海角,見証耶穌翻山越洋,為了教會以外的人給出去,這是教會存在的目的,也是我們聚在一起的目的,也是整本使徒行傳的主題宏觀信息。

初期教會是一群自身難保的平民小眾,卻領受了這遠超想像、茫然不知不知如何入手的全球化宣教的任務,卻願意走出去,三十年之內逆勢履行走出去的差遣,竟能卓越圓夢,福遍萬民,這是多麽神奇的故事!

3. 「教會就像推肥,聚在一起,臭味四溢; 分散開來,豐富世界。」 路易斯·帕勞。


當我們願意走出去,傳福音,關懷社區,服事他人的時候,我們就達到我們相聚的目的,帶來祝福與成長,走出去是門徒訓練的一部分,教會推動傳福音的行動,不是為了增加人數,而是門徒順服神的行動,是我們聚在一起的使命,是教會存在的目的。

巴拿巴與掃羅在安提阿教會領人歸主,足有一年的時候,這一年中他們專注造就門徒,包括了走出去,為主作見証的教導,言傳身教,這是門訓的目的。

4. 在上一週,有一對區長夫婦,他們帶了一對夫妻信主,讓他們心中充滿了喜槳,感謝神!聚是為了分散,走出去,給出去!

再上一週,我和太太在餐館遇見一個組長,帶了一位剛在小組裡信主的年青人吃飯,跟進扶立,回答這剛決志的人之問題,感謝神。聚是為了分散,走出去,給出去!

這是我們聚在一起,走出去,傳福音的好故事。

5. 昨天,教會在分發食物的活動,服待我們附近有需要的家庭,有八十多人拿了食物回家,有五十多位的義工分發食物,聚是為了分散,走出去,給出去!。


再上一週六,我們有三十多位義工去附近一間初中,為他們準備開學需要的佈置而服務,感謝神。聚是為了分散,走出去,給出去!


教會如果只是內向,會友只顧自己的需要的時候,這是消費者的教會,「我、我、我」的教會(me, me, me),走不出去的教會是死水一潭,只會發臭,長蚊子,關起門來打架,不給出去的教會是貧乏的教會,連她現在所有的,都會被拿走,手收得緊緊的教會,結果一無所有,機會與時間都會溜走,審判就在門口,在審判的時候必站立不住。


結論

1. 我們必需有行動,小組需要外展,相聚是為了走出去,服待,愈服待愈有活力,愈傳福音愈有福音可傳,愈給的愈有能力去給,這是神的心意,小組相聚的目的。

2. 教會要強大,目的是要給出去,在本地與遠方造就門徒,教會要人多,目的是要更多人走出去,造就門徒,走出去做傳福音的門徒,造就門徒的才是真正的門徒。

什麼時候,我們只注意自己,覺得自己聚在一起很好,不願意分,什麼時候,我們就失去相聚一起的意義,初期教會什麼也沒有,只是一群平民小眾,卻把他們最好的人差出去,福音因此傳遍萬民。

3. 聖靈啊,願你的旨意成就在我們身上,引導我們走出去,去你要我們去的地方,做你要我們做的工。


今年年底華人差傳大會的講員之一,David Platt 說:教會的成功是多少人肯走出去,釋放他們在遠方與近鄰作主的見証。

我們願意嗎?

4. 齊克果曾說過一個寓言故事:

有一個人訓練了一群鵝,每主日都會來到教會聽牧師講道,牧師說的內容都是飛行的好處與神奇的經歷,只要飛起來,就可以到想要去的地方,見想要見的人,聚會結束之後,這群鵝就嘎啦嘎啦地討論牧師講的,談論飛行的好處,然後離開教會,下主日再次來到教會,聆聽牧師所說飛行的奇妙,而這些鵝所沒有做的是沒有拍打翅膀起飛,這種鵝從沒有飛過,也沒有真正的活過。

每週上教會,卻沒有參與,沒有遇上真神,不是為了使命而來,這種相聚沒有意義,願意走出去的,卻是正真的經歷神。

阿們!



討論問題

1. 請每人分享自己不同的背景,你如何走進這教會成為這屬靈群體的一員?大家走在一起,同心事奉、互相勸慰有什麼困難?
2. 教會是世上唯一為了非會員利益著想的組織團體,這是教會會友背景各不相同,又能夠運作得如此良好的原因之一,你同意嗎? 當教會內向,會友只顧自己需要的時候(消費者的心態),會產生什麼問題與影響?
3. 如何才能走出去作個 外向服待人的基督徒?服待人的小組?外向型的屬靈群體?
4.  (本周行動)  小組計畫 本周一起去作一件 '外向服待'的外展行動。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Sunday, August 12, 2018

哥尼流的故事,《使徒行傳系列十》使 10:1-33

哥尼流的故事
使徒行傳十章一節至三十三節
《使徒行傳系列十》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8.07.29
國語堂



引言

1. 偏見:人與人之間有許多的偏見(prejudice),難阻我們傳福音。何謂偏見?偏見指的是不給人公正的考查便貿然作出沒有任何證據的判斷,只因為先入為主群體性的成見。

美國常發生警察開鎗殺死黑人,有人說是因為對黑人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黑人是危險的人,很多時候在沒有太多實際的証據之下,就作出判斷,「危險!」就開鎗,也有人認為這不是偏見,不是種族歧視,有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支持不是偏見的講法,見仁見智!

有一次我在運動的更衣室,電視上新聞報導,剛發生一件警察鎗殺一個手沒寸鉄的黑人少年,這黑人逃走,警察開了很多鎗把他殺了,我很難過,自言自語,「為什麼會是這樣?」旁邊一位白人對我說:「你並不明白!若你是這警察,你也會開鎗!」

這些鎗殺事件是否因為偏見,我並不知道!但種族的偏見,文化的偏見,我們都有!我們香港人稱印度人為「阿差」,因為以前香港很多看門口的都是印度人,這稱為有點看不起他們,現在我們還是這樣稱印度人,雖然現在的看更大部分已經不是印度人!我們看每一個菲律賓女人都以為她是女佣人,可是香港對白人卻非常尊敬,請律師一定要請一位白人的律師,這是多年植民地做成的偏見。

我們對有錢的人有偏見,對沒錢的人有偏見,不知道當我說:香港人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我們常常有先入為主群體性的成見,不給人公正的考查便貿然作出沒有任何證據的判斷,這就是偏見。


2. 在基督徒成聖的過程中,偏見是我們最不願意面對的東西之一,偏見與福音背道而馳,與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所有的人,叫一切信祂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完全相反,神的恩典並不偏待人。

偏見常成為我們跟隨神傳福音的難阻。

你對人有沒有偏見?使你不能像神一樣不偏待人?

3. 使徒行傳十章一至十一章十八節,是哥尼流的故事,是使徒行傳篇福最長的故事,共六十六節,路加必定認為哥尼流歸主的故事非常重要,才花上這麽長的篇幅,而且重複重複:

1)哥尼流看見的異象講述了四次(10:4-6; 22; 30-32; 11:13-14)
2)彼得看見的異象重複了三次(10:9-16; 11:4-10),在耶路撒冷會議又重複了一次(第十五章)

可見這件事是教會實踐大使命的過程中關鍵性的一步。

哥尼流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不打破我們的成見與偏見,大使命是沒法完成的,我們也沒法體會神愛世人豐沛的恩典。

4. 哥尼流的故事共分七幕,是典型兩個轉折點的寫法,是使徒行傳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福音第一次臨到一個外邦人的家,保羅新觀認為保羅向外邦人傳不用守猶太人律法的福音兩大原因之一是因為哥尼流的故事。



一、放下我們的偏見,聽從不偏待人的神

1. 10:1-2 「在該撒利亞有一個人,名叫哥尼流,是「義大利營」的百夫長。他是個虔誠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多多賙濟百姓,常常禱告神。」告訴我們哥尼流住在地中海沿岸的海港該撒利亞(和合本)或凱撒利亞(新漢語譯本):凱撒之城的意思,是大希律為討好凱撒而建的城,他花了十年的時間(主前 22-9)在巴勒斯坦建告了這座典型羅馬的城市,包括市場、棋盤式的都市規劃,石頭鋪面的道路。



位於港灣防波堤上的神廟,把海港挖深,建造露天劇院。


並建導水道,從北方迦密山上導水入城,打造該撒利亞成為巴勒斯坦羅馬文化的樣品與羅馬行政中心,主後第一世紀,人口約有十萬人,比耶路撒冷人口更多,主要是外邦人居住,是巴勒斯坦猶太人的地方之羅馬城,猶太人討厭該撒利亞,稱之為「以東的女兒」,因這城代表了統治者所有的邪惡,公元六十六年發生種族衝突,二萬住在該撒利亞城的猶太人被殺,猶太人恨惡該撒利亞人。


2. 哥尼流是住在該撒利亞的外邦人。

1)他是義大利營的百夫長,當時羅馬的軍營約六千人,第一級的軍官是司令,六個千夫長,是第二級的軍官,而百夫長是第三級的軍官,管約一百士兵,哥尼流是從義大利來的軍營的軍長,這軍營都是義大利的公民,是外來的軍隊,駐守在該撒利亞這羅馬城,他是屬於猶太人恨惡外來的統治者,是屬於猶太人最不喜歡的群體:(1)住在該撒利亞;(2)義大利的軍人。


2)哥尼流卻是與眾不同不一樣義大利的軍官,第一、他和他全家都敬畏神;第二、他是虔誠人,根據保羅新觀的研究,這形容詞「虔誠人」不一定是歸化猶太教的意思,而是指被猶太人的倫理、神學與敬拜所吸引,但卻沒有正式歸入猶太教,這類外邦人正好成為福音的好對象。

路加舉了兩點來顯示哥尼流的虔誠:(1)他對百姓慷慨,向人的虔誠;(2)他定時禱告,向神虔誠。

原來在討厭的羅馬統治者的群體中,有哥尼流這樣虔誠的人,他們需要福音。你因此感到驚訝嗎?


3. 人有盲點--別人都看得見,單是我們看不見的(blind spots),平均每個人有 3.4 個盲點,這些盲點難阻我們順服神。


例:長期以來,我認為我父親不可能信主的,你有沒有這種的想法?「我的丈夫是不能信耶穌的!」你可能試過一次,邀請他去教會,問過他,可是他的反應很負面,從此以後,你就怕了,認為他絕不可能信主,這是自做的偏見。

或者我們認為共產黨員不會信主!但共產黨員中有哥尼流!是我們的偏見使我們看不見他們。

或者我們認為有錢人不會信主!這不是耶穌的說法嗎?「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 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路 18:24-25)但有錢人中也有哥尼流!是我們的偏見使我們看不見他們。

4. 哥尼流的異象(4x)

在人的墮落與偏見之中,神主動的施恩,他的恩典並不偏待人!神差祂的使者,在異象中向哥尼流顯現,吩咐他派人往約帕去,請一位稱為彼得的西門來該撒利亞哥尼流的家中,把地址與彼得的兩個名字(稱為彼得的西門)都告訴了他,彼得是住在一個皮革匠西門的家裏,房子就在海邊。


神愛世人,恩典的不偏待性,我們要明白基督徒身分的本質,不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我們被接納成為神國裡重要並有用的成員,不是因為自己有任何優點,而只是因為神的慈愛,我們就知道不能輕視任何人,我們的身分是在基督裡,並不需要世俗的事物來使我們覺得自己重要,使我們覺得自己比別人優越,真正明白恩典的人不可能有這種的態度。

這是恩典的不偏待性!


與人的偏心、偏見相反,人的想法:「我不是神,神愛世人,我只愛你一個人!」但神愛世人,他並不偏待人。




5. 彼得的異象(3x)

哥尼流看見異象大約在下午三點,約帕離該撒利亞約三十公里,哥尼流立刻派人往約帕去,第二天約在正午,信差將近約帕的時候,彼得看見了異象。


他看見:

1)天開了。
2)有一塊好像大布的東西降下, 四角吊著縋在地上
3)裏面有地上各樣四腳的走獸、爬蟲和天上的飛鳥。包括了潔淨與不潔淨的動物。摩西的律法不潔淨的動物包括:拾荒的飛鳥、爬行的動物、不分蹄、不會反芻的動物與沒有鰭和鱗片海中的動物。


4)又有聲音對他說: 「彼得,起來!宰了吃。」包括潔淨與不潔淨的食物!

彼得的反應:「主啊!絕對不可!凡污俗和不潔淨的東西,我從來沒有吃過。」(13)語調非常的堅定:原文用了兩個反面的副詞,1)絕對不可以;2)從來沒有。

彼得的回答基本上是互相矛盾的:稱神為「主」(kyrios),承認祂是一切的主,但從神來的命令,他卻拒絕聽從,「絕對不可以!」

這是彼得根深柢固的觀念,飲食的規條是猶太人認為關乎生死和身分的問題,猶太人是神的子民之標誌之一是飲食的規條,第二是割禮,這是嚴重的事,是關乎猶太人生死的事。這是舊約的吩咐,彼得沒法轉過來,認為「絕對不可以!」


大布裡有俗(common)與聖(holy)、不潔淨(unclean)與潔淨(clean),兩種食物代表聖與俗,猶太人也把人分為兩種人:聖人與俗人,潔淨與不潔淨的人,彼得這根深柢固的觀念是從舊約摩西的律法而來的,但現在新約來臨,耶穌來了,說明了福音的真義:那些被認為俗人「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弗 2:12-13)

聖靈清楚的啟示,第二次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污俗的。」(15),徹底打破「聖俗二分」的觀念。用的是現在命令語態:「神所潔淨的不可一直當作俗物!」。


聖靈清楚的吩咐與引導,教會的反應進步一般是相當慢,彼得關切的禮儀,並不是路加福音耶穌的說法,路加刻劃的彼得對於神的旨意之理解相當遲鈍,根深柢固的觀念很難改變,這些觀念很容易變為偏見,猶太人看不起外邦人的成見與偏見很難改變,這偏見在初期教會成為福音最大的攔阻。

對人的偏見,本質上與福音並不相配,常常成為福音的攔阻。

例:一群刺青帶耳環的青少年來到教會的青少年團契,結果被家人排在門外。

例:和尚被邀來到教會,卻被長老拒絕讓他進去。

我們對陌生人的害怕與偏見,常常使我們錯過了傳福音的機會。



二、放下我們的堅持,順著聖靈行

1. 聖靈把屬於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彼得與哥尼流,放在同一個房間裡。


彼得是猶太人,從加利利來,現住在約帕,職業是漁夫,是耶穌的門徒;哥尼流是外邦人,羅馬的軍官,住在該撒利亞,敬畏神的人。兩個完全不同世界的人,聖靈把他們放在一起。

2. 走過房間的另一邊去《Just Walk Across the Room》,把福音傳出去,這是福音的使命。


當我們遇見不認識的人,你走過去,打個招呼,走過房間的另一邊,只是幾步卻是困難重重,我們的偏見與成見,害怕,很容易讓我們錯過了聖靈的工作,錯過傳福音的機會。

若我們順著聖靈而行,走過去,建立關係,了解他的故事,跟進聖靈要你做的下一步,走出你安逸的地帶,放下你的堅持或偏見,你就可以產生永恆的影響,改變對方的一生,你願意走幾步過去房間的另一邊,進入另一個人的生命之中,把福音傳出去嗎?

這與方法無間,與個性(外向或內向)無關,卻是與你是否願意順服聖靈有關,是否真正關心放下自己有關,是否願意放下自己不好意思有關,是否願意放下自己的成見有關,願意走出自己安全地帶有關,走過去這幾步因為我們的罪性是極不容易的,卻可以產生永恆的意義。

2. 改變是困難的,彼得兩次聽到聖靈的聲音,心裡仍然困惑,聖靈的指引與安排卻是那麽明顯,傳福音至普天下,福遍萬民是聖靈的工作,使徒行傳是聖靈行傳,聖靈給力,聖靈帶領,聖靈感動人走過房間另一邊向另一個人傳福音,這是聖靈的心,我們的心與聖靈的心一致的話,必然能將福音傳開,福遍萬民。

3. 聖靈在哥尼流的故事中有很明顯的工作:

1)在異象中向哥尼流說話
2)兩次向彼得說話
3)三個信差在彼得困惑的時候到達彼得的家門
4)彼得到了哥尼流的家中他們都準備好了


這都是聖靈的工作,不是偶然發生的事,我們只需要順著聖靈行,祂已經動工了。

例:福遍教會開堂的見證。

例:我們剛開始梨城分堂的工作。

例:萊斯大學的學生工作。

聖靈都已經預備好了,把人帶進我們的房間,我們是否願意走過去順著聖靈,把福音的好消息傳給他們?

4. Bill Hybels 說:「個人佈道最高的價值是與聖靈合作,當聖靈說要走時就走,當聖靈要我們說話時說話,當祂表示你已經說夠了,就沉默!」學習生活在 3D 中:

1)發展友誼(Developing friendship)
2)發現故事(Discovering stories)
3)辨別適當後續的步驟(Discerning appropriate nextsteps)

學習順著聖靈感動的方法。

5. 彼得悔改的態度

猶太人和別國的人結交來往本是不合規矩的,但神已經指示彼得,無論甚麼人都不可看作污俗或不潔淨的。 (28)順服神,改變、轉向,悔改是基督徒生命改變的基本態度,彼得悔改的態度帶出了悔改的行動:


1)我來了,從約帕來到了該撒利亞。
2)進到哥尼流外邦人不潔淨的家。
3)問:「我可以做什麼?」

領袖要有悔改的態度有助於修補那因偏見而受到破壞的關係,悔改的態度往往能影響別人轉向,聖奧古斯丁晚年時寫了一本書,名為《撤回》(Retractions),公開承認自己早期寫下的一些觀念,因為他後來發現自己錯了。

彼得願意改變,克服那使他感到不舒服的東西,吃從來沒有吃過的東鈿,住在外邦人的家(table fellowship),我們可以想像生活習慣不舒服的地方,結果彼得改變了歷史,哥尼流的故事改變了歷史,福音從猶太人傳到外邦人之中。

我願意悔改,反醒,改變,帶來醫治與更新。當我們願意放下偏見,願意偏見,走出,建立關係,建立關係,聆聽了解對方的故事,將耶穌的故事分享出去。

你願意嗎?





討論問題

1. 潔淨與不潔淨的食物是神在摩西的律法定下來的,為什麼成為彼得「聖俗」的偏見?這是偏見嗎?偏見是什麼?
2. 我們有什麼影響我們去傳福音的偏見?
3. 請重温聖靈如何帶領彼得與哥尼流,使福音傳至外邦人的家。
4. 今天聖靈如何帶領你去傳福音?請分享你的經驗。如何知道聖靈的帶領與感動?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Wednesday, August 8, 2018

尋道者,《使徒行傳系列十一》使 10:34-11:18

尋道者
使徒行傳十章三十四節至十一章十八節
《使徒行傳系列十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8.08.05
國語堂



引言

1. 尋道者(Seekers):在信仰的路上尋找真道的人。

尋道者內心有一個神形狀的空洞(a God-shaped hole),這空洞尋道者感覺沒法用金錢、愛情、或物質去填滿,Bill Hybels 稱之為神聖的不滿(Holy Discontent),是心靈的深處的不滿,這不滿激發尋道者對永恆的渴想。

在我的觀察中,這種神聖的不滿與對永恆的渴想,往往是在這破碎的世界遇上人生的衝擊而激發起來的,如死亡、疾病、衝突,這些提醒我們的有限,人生並不像我們想像在我們控制之下。

這週一個年青人和我分享他得救的見證,他在富裕的家庭長大,卻因為親友的死亡,激發他對神的渴想而最終尋到耶穌。

又或者我們的價值觀與選擇讓我們失望,使我們對舊的生活方式越來越不滿意,我們開始尋找,成為尋道者,渴想了解更多。



像一個從國內來的父親,來這裡參加女兒的畢業典禮,為過去自己的選擇很後悔,覺得對不起女兒,非常內疚,使他對信仰產生興趣,特地約我談道,一談就是幾個小時。

這是人心裡這種神聖的不滿邀發的追求與對永恆的渴想,在信仰的路上尋找真道。

2. 在我們當中,可能你就是一位尋道者,對人生的不滿足使你尋找永恆的意義。

我小的時候,非常頑皮,控制不住,覺得距離標準很遠,感覺到罪捆綁的勢力,渴望得到釋放與自由,我相信這是神放在我心神聖的不滿,激發我對神的追求,使我成為尋道者。

3. 反觀不少的人在尋求真道的路上是旁觀者(Spectators),旁觀者是一群不願意露面而在遠處離遥望的人,對聽見與看見從天上來的信息不感興趣,漠不關心,只是個旁觀者。旁觀者或者是一群甘於現狀的人,將這破碎的世界帶來的衝擊與不滿足壓下去,不去想也不想去想,安於現狀,生活在滑地卻不以為意。

旁觀者特別在這安逸的地區中實在不少!

4. 從旁觀者變為尋道者的路常常是迀迴曲折的。


耶穌說:「人子來是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 19:10),究竟是神尋找人?還是人尋找神?尋道的人如何成為跟隨耶穌的人?尋道者如何成為跟隨者?今天你如何可以尋找的尋見?如何成為耶穌的跟隨者?




一、向尋道者啟示的神,10:34-35

1. 哥尼流是一位尋道者,十章三十五節告訴我們,他是一位蒙神悅納「敬畏神而行義的」尋道者(fear God and do good)。


經文兩次形容哥尼流是「敬畏神」的人(10:2; 25),「敬畏」這個字第一世紀的用法不是指哥尼流歸信猶太教,成為猶太教敬拜神的一位外邦信徒,而是指他接觸猶太人的信仰,對神產生尊重的心,願意對神作出正面的回應(respond positively to)。

哥尼流是羅馬人的軍官,卻從猶太人中知道神的一點點真道,他卻因此對神一點點的認識而產生敬畏,作出正面的回應(Bock, Acts),這回應包括「因敬畏而行義」:1)他「多多賙濟百姓」;2)他常常向神禱告。這些行動是哥尼流對神的啟示正面的回應。


2. 從上下文我們可以知道哥尼流知道的不多,認識神非常膚淺:1)他並沒有受過洗;2)沒有行割禮;3)也沒有像第八章非洲的大監,上耶路撒冷的聖殿敬拜神;4)他甚至把彼得當作神去拜。

「但」哥尼流知道一點關於神的真道,他以行義作出正面的回應,這是尋道者的特徵,在尋找真道的過程中,人可以有很多的疑問,疑問並不難阻人去尋找神,重要的是願意對你的疑問負責,願意根據神對你顯示的真道作出信心的回應,有行動的回應。

就如我們去買東西,問了很多的問題,卻沒有誠意去買,沒有買的意願,一定被售貨員痛駡。有疑問並不是問題,是否有誠意回應正是尋道者需要有的態度。

3. 你或者接觸基督的信仰很久的人,有疑問不是問題,你並不需要找到所有的答案,重要的是你是否願意敬畏神,願意對你所知道的作出行動的回應。

行動例如:向神禱告,就算是很簡單的禱告,「神啊!我知道你的存在,但我不知道你是誰,求你讓我找到你!」神悅納你的回應,祂必引導你。

4. 我們基督徒傳福音給朋友、家人的時候,除了邀請他們來教會參加聚會,更要幫鼓勵他們向神回應,這是尋道者尋找必尋見的特質。

所以是神尋找人?還是人尋找神?哥尼流的故事告訴我們是神主動的尋找人。

1)神讓哥尼流接觸猶太人的信仰,而他向神的啟示,就算是一點點,作出正面的回應,敬畏神而行義。
2)神悅納他,不單只他,更悅納「各國中」與哥尼流一樣「敬畏神而行義的人」,你若對神的啟示作出正面的回應,神必悅納你。
3)神主動差使者在異象中向哥尼流顯現,將另一個世界的彼得從三十公里外的約帕引導到他的家中,向尋道的哥尼流啟示更多神的道--福音的要義。
4)哥尼流在彼得還沒有講完,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44。

神的恩典是豐沛並不偏待人,是神尋找人,向人啟示祂自己,祂「將永恆安放在人心裡」(傳 3:11),人心的洞是神放在我們的生命之中,目的是要激發我們對永恆的渴想,向祂的啟示作出回應。

5. 我在新疆的時候,遇見一個維吾爾族的基督徒,黑頭髮、藍眼睛,穆斯林家族出身,父母、妻子、朋友都是穆斯林信徒,他讀的可蘭經中,共有九十多處關於爾撒的經文(爾撒是可蘭經中耶穌的稱呼),他說每次認真地研讀可蘭經的時候,當他讀到爾撒的時候,心中總出現一股澎湃的激動,這激動從那裡來?我相信是從聖靈而來,這激動使他願意去追求尋道,願意回應。神差一個韓國宣教士用了六、七年的陪伴,終於他信主了,成為家族中第一位基督徒,並帶領他的妻子信主,在家中開始了一個幾個人的維吾爾人的教會,從尋道者成為跟隨者,神尋找他,而他願意回應神!

你也可以成為耶穌的跟隨者,你若願意向神作出正面的回應,神在尋找你!




二,向尋道者啟示的福音,10:36-43

1. 尋道者尋道的過程中,必需遇見基督,你若對現況感到神聖的不滿,踏上尋找永恆的路程,你必需與基督相遇。

信仰的追尋是追尋基督,認識耶穌,彼得向哥尼流宣講福音﹐引導這位尋道者尋找真道,是以耶穌為中心。

「神藉著耶穌基督(他是萬有的主)傳和平的福音, 把這道傳給以色列人。」(36)


這福音的好消息首先是傳給以色列人的,但這福音也是給外邦人的,耶穌基督是「萬有的主」(The Lord of All),包括了所有的人。

2. 37-39 上,彼得述說耶穌的故事(The Story of Jesus),福音是耶穌的故事,神最偉大的啟示是耶穌的故事,尋道者是尋找耶穌的追求,不是尋找其它屬靈的知識、不是尋找其它屬靈的感覺與經歷,而是尋找認識耶穌的知識,認識耶穌的經歷。


彼得的講章包括以下六點:

1)37:耶穌的事奉,祂行善、醫治人,施憐憫,顯能力,這些都是歷史中發生的事,你可以去考核。
2)38:耶穌是神所差來的,神與他同在,有聖靈的能力。
3)39 上:我們是耶穌的見證人(eye witnesses)
4)39 下-40:耶穌的死與復活。
5)41-43 上:我們與復活的主同吃同喝過,神吩咐我們傳揚他和見證他。
6)43 下:我們見證的內容是因信而赦罪的福音。



福音就是耶穌的故事,是相信耶穌而罪得赦的好消息,尋道的結果是遇見了耶穌,成為耶穌的跟隨者。



三、向尋道者作見證的人,10:39-43

1. 彼得的宣講之第三、五、六點是尋道者的見證人,福音是耶穌的故事,我們跟隨耶穌的人就是這福音的見證人!我們見證的是因信耶穌的名而罪得赦免。


2. 我們是蒙恩罪得赦免的人,這是我們親身的經歷,用生命去見證福音的信息。

耶穌吩咐我們作祂的見證人,這裡有兩個不定分詞的命令語:1)傳揚祂(Κηρύσσω):宣講、講道;2)證明祂(Διαμαρτύρομαι):鄭重地嚴肅地作見證 ,殉道(martyr)是這字的一部分 。這是何等嚴肅的使命,我們是耶穌的見證人,用生命的見證引導尋道的人認識基督,得與神和好。


用口去宣講基督,用生命去見證基督。

3. 尋道者需要向人啟示的神引導他們遇見認識基督,尋道者更需要你和我去宣講與見證基督的赦罪的福音,我們的生活並不需要完美才能作耶穌的見證人,我們見證的是:「凡信他的人必得蒙赦免」,我們傳的不是行為的信仰,外衣的信仰,而是信耶穌,罪得赦免的信仰。

4. 應用:寫下你得救的見證,罪得赦免的見證,分享你生命因耶穌而有的改變,我們鄭重地嚴肅地作見證,成為尋道者路上的燈塔,指向基督的路標。


5. 尋道者回應神的恩典,成為跟隨者,哥尼流信主跟隨耶穌的兩個表現:

1)領受聖靈(44),跟隨者內在的更新,新生命的開始。


2)信而受洗(45-48),跟隨者外在的見證。


哥尼流成為耶穌的跟隨者,永不回頭,成為外邦人跟隨者的先鋒見証人,他的故事傳回到耶路撒冷猶太人的教會,引起廣泛的爭議(11:1-3),「使徒和在猶太的眾弟兄聽到外邦人也領受了上帝的道。 2 等到彼得上了耶路撒冷,那些奉割禮的信徒和他爭辯, 3 說:「你竟進入未受割禮之人當中,和他們一同吃飯!」


討論的結果,這是神的工作,人豈能攔阻,神尋找人,神愛世上所有的人,悅納那些正面回應祂恩典的人,在基督裡賜下赦罪的恩典,尋找祂的必尋見耶穌,這是神的旨意,榮耀歸神。



結論

1. 若你仍然是信仰的旁觀者,你願意成為一個尋道者嗎?你願意正面回應神向你的啟示嗎?


2. 若你是個尋道者,你願意成為耶穌的跟隨者嗎?我們基督徒是耶穌的見證人,請問我們信仰的故事,問我們關於你的問題。願你認識基督,祂是萬有的主,祂使破碎的復和,使傷心的得安慰,使受壓的得以自由,使信他的人罪得赦免。

3. 今天我們基督徒不傳福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不認為福音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大不了,就好像在埃及生活習慣了的以色列人以蒜頭、葱頭為美食,念念不忘,不知道應許美地的流奶乳蜜在聖靈裡豐盛的生活,今天很多尋道者就在我們中間,在親友中有哥尼流,在同事中有哥尼流,在同學中有哥尼流,他們在尋道,神在尋找他們,等待我們向他們作耶穌赦罪的見證,把福音的好處用生命的見證與他們分享,引道他們遇見耶穌,你願意嗎?




討論問題

1. 在尋求真理的路上,旁觀者與尋道者有什麼分別?在什麼的情況下,旁觀者變為尋道者?
2. 人尋找神?還是神尋找人?兩者有何關係?
3. 福音的好消息是什麼?請你分享一個完整的福音。
4. 從尋道者成為耶穌的跟隨者,需要什麼?你若是一位尋道者,你信耶穌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5. 信耶穌,領受聖靈,在基督裡豐盛的生命就是在聖靈裡的生活,請分享在聖靈裡豐盛生命的意義。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