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3, 2016

母親的喜樂,約翰三書 4節

母親的喜樂
約翰三書第四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2.12.22
黄林翠瓊姊妹安息禮拜





序樂

安靜默念


頌讚

數算主恩
喜傳福音


宣禱

祈求神的同在與安慰


讀經

箴言第卅一章10至31節


述史


我們心愛的母親 黃林翠瓊(原名林金瑞)於西元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廿八日出生於中國福建省漳浦縣。父 林清聞及母 藍玉蘭皆為中醫師。母親年幼時因家鄉鼠疫蔓延,雙親下鄉竭力救助,致受染相繼而歿,身後留下年幼的她及弟弟林惠盛,皆由外祖母撫養。母親自幼聰慧,由宣教 士聽聞聖經故事,為要更多知曉聖經,尚未識字前就學習羅馬白話文拼音來自讀聖經,從此神的話語成為她的最愛。

母親小學畢業後因功課優良,宣教士認為她棄學可惜,徵得外祖母同意,攜她至廈門鼓浪嶼,投靠當時擔任懷仁女中校長的姨婆繼續就學。高中畢業後進入晉江縣的惠世總醫院護士學校深造,並取得護士學歷及文憑資格,並因學業及品行優良獲得留院服務的機會。

母親生性活潑,多才多藝,自學彈琴,更擁有神所賜的美妙歌喉,是詩班獨唱的不二人選,且多次在宋尚節佈道團中擔任獨唱。西元一九四一年與家父 黃麗川先生結婚,因名字中的「金」字與尚未信主的公公相沖,遂改名為林翠瓊。婚後全心輔佐家父,孝敬公婆,深得公公喜愛,並奉養終老。

家 父於一九四六年抗戰勝利後奉派赴台接收警務,第二年母親攜帶長男及長女抵台重聚。時逢二二八事件,母親不懼危險,收容多人來家避難,她的勇敢及助人之心為 人讚揚。她度量之大少有人可及,常有父親的朋友陸續逃難抵台,無處落腳而借住家中長達數月至年餘;父親負責代找工作,母親則全力招呼大小飲食起居,凡事以 「客人為先,兒女為後」的胸懷待人。亦有友人之子不受管教,送托父母代管,故常有朋友的孩子經年長住家中,雖然家境艱困,她都一視同仁地照顧養育。一切家 用及孩子的穿著,皆以她的巧思及手藝親手縫製,又常參考外國圖錄編織各式毛衣。孩子生病時,她以所學自配中、西藥物,雖無外出工作,卻將所學完全應用家 中,讓孩子在細心呵護下健康成長。這不可置信的胸懷,在那家境不富裕又多難的時代中,全然遵行主的教導「愛人如己」,是母親給我們兒女們最深刻的身教。

母 親是以禱告來服事的人。她以禱告陪伴兒女成長,每天在主前一一提名,禱告名單越加越長。從爸爸開始、九個兒女,後來加上媳婦、女婿、孫子、孫女、孫媳、孫 婿、曾孫、曾孫女,一直延續至身旁的每個人。此外,在能力所及的事奉上,她從不推辭;她曾任台灣基甸會婦女總會會長,高雄前金長老教會長老、婦女會會長、 主日學老師,定期帶領姊妹讀經、禱告探訪病人、又是忠實的詩班成員,直到七十歲才退休來美。 母親一生全然奉獻給家人,以身作則,教導兒女誠信、正直,寬容待人、愛神愛人、常存感恩、忠心服事、榮耀主名。她最大的安慰是兩位內、外長孫(黃立仁、林 志賢) 蒙神呼召獻身全職事奉主,及每位家中成員在各自的教會忠心事奉;其在臨終前仍然切切叮嚀兒女不可忘記感恩,更要時時數算神的恩典。母親一生蒙神恩典扶持引 導,其於西元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在兒女們環繞下平穩的安息主懷,歸回天家。母親的典範,我們終生銘記。


追念

家人


獻詩

主愛有多深




勸慰

黃林翠瓊姊妹,享年九十三歲,一生蒙神恩典扶持引導:

雖然父母在她年幼的時候過世,但在神的安排下,得宣教士的照顧,尚未識字已經開始讀聖經;

雖然生在中國最動盪的日子,民國初年萬事待興的時候,中日八年戰爭,國共內戰,人生最美年青的三十年都圶戰亂中渡過,但蒙神的恩典,她能完成學業,接受專業護士嚴格的訓練,結婚生子︳輔佐丈夫,孝敬公婆;

雖然一無所有,卻樣樣都有;

雖然初到台灣的時候,生活艱難,膝下九個兒女,還要照顧逃難的親友,招呼大小的飯食起居,但神的恩典,讓她成為箴言三十一章才德的婦人,丈夫心裡倚靠她,一生使丈夫有益無損,照顧家人的需要,親手做衣服給他們,伸手幫補窮乏的人,開口就發智慧,舌頭上有仁慈的法則,她的兒女起來稱她為有福,她的丈夫稱讚她,説:「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獨你超過一切,豔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

感謝神的恩典,黃媽媽一生敬畏耶和華,甚至晚年的時候,天天以讀經禱告為樂,教導兒女誠信,正直,寬容待人,愛神愛人,忠心服事,榮耀主名。

我與同工們,在前一個禮拜一,去醫院探望黃媽媽的時候,她那一天講話特別多,最後還叮嚀我好幾次,要告訴人,「是神創造天地!」

黃媽媽已經於禮拜二,十二月十八日在兒女們的環繞下平安的安息主懷,歸回天家,回到造她的主的身旁。

約翰三書第四節説:「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沒有比這個更大的。」我相信這一節聖經代表了黃媽媽的心聲,「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沒有比這個更大的。」

「沒有比這個更大的」原文是在句子的最前頭,而且是雙重的比較詞(Double comparative),強調「沒有比聽見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更大的喜樂!

是真的,聖經說的一點也不錯,我們做父母的,真的是阿門這裡所說的:做媽媽的,「沒有比聽見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更大的喜樂的。」

我們做傳道人也是一樣,真的「沒有比聽見我們屬靈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更大的喜樂。」是不是這樣?

我認識黃媽媽有二十多年,是她七十歲退休來美之後,十五年前她是福遍教會啟創成員,除了身體不之外,沒有一個禮拜天不來教會敬拜神的,但我認識黃媽媽之前,我已經認識她的兒女們。

第一個認識的是她的長女瑪秀,長婿林勝彦長老,是林勝彦介紹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

跟著我認識了潘景樑長老,與瑪玲,在青年團契同心服事,那時潘景樑剛剛信主不久,但非常追求,帶查經,領團契,常常開放自己的家,煮一手好菜,一直是福遍最忠心愛主的弟兄姊妹,歷任的長老,執事會主席,每次我們到外面吃飯,從來不讓我們傳道人付錢,他說,這是岳父的教導,要愛護傳道人,不能讓神的僕人付錢。

黃媽媽應該多生幾個敬虔的後代,九個還是不夠︳黃媽媽「沒有比聽見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更大的喜樂!」

十八、十九年前我認識了黃媽媽的四公子與媳婦,克北與文貞,他們來到休士頓就立刻參與事奉,那時我們還在休士頓中國教會,那年的聖誕劇,我們找不到演天使的人,克北自告奮勇,說讓我來!從福遍教會成立的第一天,克北與文貞就全心投進服事,事奉神,在各樣大小的事情上盡心盡力,是我們眾人的好榜樣,黃媽媽「沒有比聽見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更大的喜樂!」

福遍開始的時候,我也認識了黃媽媽的第二個女兒瑪玲與女婿陳世達,教會在建堂的時候,第二期與第三期,我與世達瑪玲有很多的接觸,而成了很好的朋友,世達為神的工作都是擺上最大的努力,追求最好的結果,認真到一個地步我幾乎都受不了,瑪玲雖身體不好︳卻在後面全力支持,建堂的每一賬單都是她親手付的。兩夫婦卻很節省,盡力去幫助有需要的人,不論是休士頓的教會有需要,或遠方有需要的窮困人,他們都默默的奉獻自己,黃媽媽「沒有比聽見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更大的喜樂!」

黃媽媽,你是用什麼方法去選那麼好的女婿?每一個都那麽好!你有沒有留下一手,可以教我們如何選女婿?

還有克中、淑慧,瑪珠,淑慧在我們的中文學校服事多年,真的是感謝神。

黃媽媽的喜樂不單止是兒女們,更在孫子們身上,按真理而行,人的喜樂沒有比這個更大。

剛剛我們已經聽見媽媽最大的安慰是兩位內、外長孫,他們蒙神呼召全職事奉神,年輕的一代,放下優厚的工作,全心的事奉主,真的是不容易。

還有立言,去年成為我們的執事,與克北長老父子在一個執事會中一同帶領教會,成為極美的見証。

孫婿 Charles 也曾是我們的兒童事工的執事。

這些一切的一切,都真是黃媽媽最大的喜樂!

約翰三書四節說的「喜樂」(chara),上週我們剛剛講過。1)這喜樂是從神來的,是聖靈結的果子之一部分,是基督徒的品格之一,不是從環境而來的,不是從外面來的喜樂,是從神而來的。2)這喜樂是我們領受神的恩典的時候,我們從心底特律產生的回應。

黃媽媽一生歡然接受從神而來各樣的恩典,特別是這九個兒女,四個媳婦、三個女婿,十一個孫子孫女,兩個孫媳婦,三個孫婿,九個曾孫,一共四十一位黃家的後人,都是神極人的恩典,黃媽媽受了這恩典,一生以身作則,教導兒女行在真理中,現在她的喜樂在她的兒女身上得了滿足(The joy has been completed.)

這是何等美好的見証。

黃媽媽,謝謝你的榜樣,我們為你感到驕傲,你安息吧!必有公義的冠冕為你存留,就在你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的時候,你那公義的冠冕在閃爍!

你安息吧!有一天我們會在神羔羊的寶座前,把冠冕獻上,把榮耀歸給那被殺的羔羊!

阿們!



致謝

家人

祝禱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壓傷的蘆葦,《安慰我的百姓系列三》賽 42:1-9; 太 12:15-21

壓傷的蘆葦
以賽亞書四十二章一至七節、馬太福音十二章十五至廿一節
《安慰!安慰我的百姓三》




林永健牧師
休士頓中國教會
2014.03.02
粵語堂、國語堂
聖餐主日

達拉斯恩友堂培靈會
第三講
2017.06.25



引言

1. 以賽亞書四十章至五十五章是寫約主前第六世紀被擄巴比倫的以色列人,第一講,第四十章,神對這受苦的百姓説安慰的話,吩咐受苦的百姓「看哪!你們的神!」,因為祂賜能力給疲乏的人,加力量給軟弱的百姓。第二講,第四十三章,神看受苦的百姓為寶為尊,我們是屬祂的,是神救贖了我們。今天是第三講,第四十二章一至七節。「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3)是我們熟識的金句。

蘆葦是草本植物,空心的、生在水邊,在加利利海邊與約旦河畔是很普遍,不是很值錢的東西,很容易折斷,斷了以後沒有再生的能力,也沒有自療的本領,很脆弱,風大一點就折斷,任何動物走過都可以把它壓傷,受不了寒冷的天氣,轉眼就變黃枯乾。

2. 壓傷的蘆葦形容受傷壓傷的人,壓傷(bruised),原文可以翻為壓碎(crushed)(伯廿 19)、灰心(discouraged)(賽四十二 4)、損壞(傳十二 6)、受欺壓(oppressed)(師十 8)、被虐待(afflicted)(代下十六 10)、掙扎(struggle)(創廿五 22)。

當被擄巴比倫的猶太人立刻就能認同,「我們就是壓傷的人!」家園被毁,聖殿被拆了,現在流浪異鄉,受人欺壓,被虐待,受打壓,感覺到絶望,是不能修補的創傷。

3. 將殘的燈火(smoking wick)燈快要完全滅了,火已經不見了,只剩下一陣煙與燈蕊一點點的紅,以色列曾經是輝煌光華盛放的燈,出埃及的時候,白天有雲柱引路、晚上有火柱的保護,進迦南的時候,打倒那些又高又大又威猛的迦南人,因為神與他們同在,大衞與所羅門都是亮晶晶的民族英雄,所羅門建的聖殿有神的榮光住在至聖所的施恩寶痤上,以色列是神的選民,在地上的代表,可是現在神的百姓被趕散在東西南北,國破家亡,昔日輝煌的歴史已經過去了,燈 已經沒有油,火已經殘,在風中只剰一陣煙,一點點的火,壓傷的蘆葦,將殘的燈火,是令人心酸的圖畫。


4. 我也曾經歷過壓傷的蘆葦,將殘的燈火,福遍教會開始之後,我一週工作七十至八十小時,十年之後真的有油盡燈枯的感覺,耗盡了,當我低潮的時候,看盡了人性的弱點,包括我自已的弱點,受很大的傷,但是你傷我,我也傷你,你怪別人基督徒不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因此你受傷,可是我怪責別人的事,我自已也是做同一樣的事,傷害別人,人的罪性是醜惡與盲目的,這就是神的家,教會!令人失望!

5. 二零一二年四月九日,《每週新聞》的主題文章:「跟隨耶穌、忘記教會」(Follow Jesus, Forget the Church),描寫在教會長大的人大批的離開教會,他們跟隨耶穌,喜歡祂的教訓,卻對教會非常反感,曾經在教會很熱心的中堅份子,現在對教會的事奉再不感興趣,火已經滅了,還是跟隨主,但像蘆葦一樣,被壓傷,無法修復之下,而迷失了。


6. 人生是很脆弱的,你知道嗎?生老病死,人生是非常短暫的。

我媽媽一生都很樂觀,很努力很勤奮的人,七十歲仍舊健步如飛,做事之多,令人驚訝!是她教我廿分鐘把一頓飯做好,四個爐頭同時開火,煮飯(電鍋太慢)、炒菜、煎魚、煲湯,一起做!媽媽的手很巧,做衣服、打毛衣、做絲花、替兩個孫子改衣服,非常能幹。八十歲的時候跌了一交,斷了手骨,好了之後,從此就憂鬱,害怕,就好像燈的油燒盡了,兩年之後,得了胃癌,六個月之後就走了,生命如煙,人生如夢,壓傷的蘆葦,將殘的燈火,我們都可以認同的。

7. 罪的捆綁,以色列的災難是因為他們的罪惡,立國之後,掃羅、大衛、所羅門,三個當中有兩個是壞的,分裂王國之後,北國十九個王、南國十九個王、一女王,只有八個是好的王帝,北國一個都沒有,罪好像重担一樣,把人壓死,「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神有憐憫,「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神必顧惜。

正如小時候說的一首短歌一樣:

壓的蘆葦,祂不折;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
耶穌肯體恤,祂是恩主,祂愛我到底,創始成終。


這詩歌的「他」是誰?當然是耶穌,祂體恤顧惜我們這些壓傷的人。

8. 今天我們讀的經文是屬於以賽亞書有名四首僕人之歌的第一首,以賽亞書四十二章一至四節。

1892 年, 120 年前 Bernhard Duhm 是第一個解經家把這四段以賽亞書的經文抽出來,稱之為「僕人之歌」(Servant Songs):

1)賽 42:1-4
2)賽 49:1-6
3)賽 50:4-9
4)賽 52:13-53:12


而且解釋這四首僕人之歌是彌賽亞的預言,這耶和華的僕人,就是神所揀選,受苦卻不發聲的僕人耶穌。

而新約的作者馬太更進一步直接引用我們今天所讀的經文在耶穌的身上,馬太福音十二章十八至廿一節:

「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揀選,所親愛,心裡所喜悅的,我要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


而馬太福音的上文是耶穌醫治一個手枯乾了的人(太 12:10-14),醫治了許多病人(太 12:15),馬太說,「這是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

而下文是耶穌趕鬼,把一個因被鬼附而又瞎又啞的人醫好,馬太在聖靈的默示之下說:「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體恤我們的是耶穌!

這樣的解釋是新約應用舊約的例子,一點也沒有問題,這也是我們最常的了解。

9. 但以賽亞書四十二章一至四節這段經文還有另一層面的意義,就是從舊約原讀者的角度,去了解先知的話,換句話說,公元前六世紀被擄巴比倫的以色列人,他們是怎樣了解先知以賽亞的話?從上下文去明白「耶和華的僕人」的身份,明白「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對第一讀者的意義。

10. 上下文清楚地指出這位「耶和華的僕人」(單數)是指當時的讀者,指落難巴比倫的以色列人。

上文:
41:8-9 「惟你以色列我的僕人,雅各我所揀選的,我朋友亞伯拉罕的後裔,你是我從地極所領(原文作抓)來的,從地角所召來的,且對你說:你是我的僕人;我揀選你,並不棄絕你。」

下文:
42:18-19 「你們(以色列人)這耳聾的,聽吧!你們這眼瞎的,看吧!使你們能看見。誰比我的僕人眼瞎呢?誰比我差遣的使者耳聾呢?誰瞎眼像那與我和好的?誰瞎眼像耶和華的僕人呢?」

43:4; 10 「因我看你為寶為尊;又因我愛你,所以我使人代替你,使列邦人替換你的生命...  你們是我的見證,我所揀選的僕人。」

44:1-2 「我的僕人雅各,我所揀選的以色列啊,現在你當聽。造做你,又從你出胎造就你,並要幫助你的耶和華如此說:我的僕人雅各,我所揀選的耶書崙哪,不要害怕!」


44:21 「雅各,以色列啊,你是我的僕人,要記念這些事。以色列啊,你是我的僕人,我造就你必不忘記你。」

45:4 「因我僕人雅各,我所揀選以色列的緣故,我就提名召你;你雖不認識我,我也加給你名號。」

48:20 「你們要從巴比倫出來,從迦勒底人中逃脫,以歡呼的聲音傳揚說:耶和華救贖了他的僕人雅各!你們要將這事宣揚到地極。」


從上下文去了解,四十二章「耶和華的僕人」是以色列人。



一、耶和華的僕人之召命--傳神的公理給外邦,42:1

1. 「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扶持所揀選、心裡所喜悅的!我已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賽 42:1)形容這僕人的用詞,正是上下文形容的以色列的詞彙。


記得上下文神對祂的僕人的說話嗎:

1)我所揀選的以色列(41:8-9; 44:1-2)
2)我與你同在(43:1-7; 41:10)
3)我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41:10)
4)我所喜悅看為寶為尊的(43:1-7)

2. 當年落難的以色列人,原讀者的直接了解,四十二章一至四節說的僕人就是他們,神呼召他們,揀選他們,作神的僕人,「我耶和華憑公義召你,必攙扶你的手,保守你,使你作眾民的中保(中保:原文作約),作外邦人的光,開瞎子的眼,領被囚的出牢獄,領坐黑暗的出監牢。」(賽 42:6-7),這是神對以色列人的召命。

從四十章開始這召命是很清楚的,猶太人非常明白,二千五百年來,猶太人一直持守這召命,是他們民族的召命。直到一百廿年前,經文批判家 Duhm 將經文折開抽離上下文的意思,解釋為是彌賽亞的預言,我們才開始遠離經文上下文對以色列人原讀者的意義!

新約的作者馬太,從神而來的默示,擴張舊約經文的意思,把這段經文應用在耶穌的身上,一點也沒有錯,但我們也不能莫視這段經文對以賽亞原讀者的意義。今天我們試試回到舊約去解釋這一段經文對原讀者的意思,我相信神有特別的教導,要我們向當年落難的百姓學習。

3. 讓我們再讀這段經文,有關耶和華的僕人之召命!

神呼召這群被擄的以色列人作祂的僕人,他們是

1)神所揀選
2)神所扶持
3)心裡喜悅的
4)有神的靈同在

這是令人震驚難以致信的事,卻是四十至五十五意一貫的主題,落難的以色列人受刑罰的百姓,神要召他們作神的僕人,神並沒有離棄他們。

這召命有三方面:第一與第二是用第三人稱肯定的語氣,第三是用第二人稱,直接的吩咐。

4. 第一方面的召命是將「公理」傳給外邦,在地上設立「公理」。

「公理」(Justice)重複了三次,(mishpat),是舊約常用的字,出現共 418 次,若帶有冠詞的意思是指法庭所做的決定,指公義的意思。第四節中與「訓誨」平行,「在地上設立公理;海島都等候他的訓誨。」(4)四十章的經文我們曾說過是用法庭上辯論的格式來表達,四十一章也有,四十二章下文也用同一的方式,法庭上的宣判:「看啊!你們的神,無神能與他相比,祂賜軟弱的人能力,祂救贖祂的百姓,召命作外邦人的光。」

這「公理」豈不就是我們所信奉的福音嗎?


什麼是福音?福音是「憑恩藉信在行為以外靠耶穌稱為義!」福音是給無力自救的人,仰望神,不靠自己,不靠人,單靠主耶穌的十字架,得稱為義,得與神和好!

馬丁路德曾說:請向我每日講述這福音(Tell me this Gospel everyday!)我們需要每日聆聽與相信這福音,我們需要傳揚這公理給萬邦。

很可惜,很多信徒信主之後,就忘記這公理,特別是受傷的時候,靠自己!神要祂受苦的百姓,放開自己,傳揚靠恩藉信靠耶穌的公理,

見証:


二、耶和華的僕人之召命--不灰心不揚聲,42:2-4

1. 第二、將公理傳給外邦有七個「不」做的事(2-4)「他不喧嚷,不揚聲,也不使街上聽見他的聲音。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他憑真實將公理傳開。他不灰心,也不喪膽,直到他在地上設立公理;海島都等候他的訓誨。」

1)不喧嚷
2)不揚聲
3)不使街上聽見他的聲音
4)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
5)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
6)不灰心
7)不喪膽

不是靠暴力,像亞述與巴比倫!
不是用猛力,去投訴、喧鬧、責駡的方法!
不在街道上喧嚷!

靠的是毅力、謙卑、堅持、不灰心、不喪膽的心志!
不放棄卑微無用壓傷的人,用的是憐恤壓傷的蘆葦、顧惜將殘的燈火的愛心。

2. 請注意第三至第四節的雙關語,「壓傷」平行「喪膽」,兩個字的字根同為一個字(rss);「凋殘」平行「灰心」,兩個字的字根也同為一個字(khh);兩組字成 ABB'A' 的結構。


說明耶和華對正在受苦的百姓的召命:

1)首先自己不喪膽,不怕傷害,然後去體恤那些受傷的人;
2)首先自己不灰心,從新挑旺起來,然後去顧惜那將殘快滅掉的人。

對那些被擄巴比倫的猶太人,這是難以想像的事。他們以為他們才是壓傷的蘆葦,他們才是真正將殘的燈火,我們是流浪異鄉,流盡了眼淚,受苦受傷的人,他們怎樣可能去安慰別人呢?

3. 這常常是我們的想法,我們已經油盡枯,走頭無路,我們是被打壓的群體,怎樣去體恤別人的軟弱?你要吩咐我去傳揚公理,我們自己都不覺得有公理,傳什麼公理?開玩笑!

當我們受傷的時候,我們真沒有力氣,去傳公理,去體恤被壓傷的人,顧惜將殘的人!壓傷的人去包裹自己的傷口都來不及,傷口還在流血,我們是流浪異鄉的人!如何去體恤壓傷的人?

這就是這一段經文的中心思想:神安慰受苦的百姓,神如何安慰我們?神告訴我們:神要用你,呼召受苦的百姓去傳揚公理,壓傷的人要去體恤壓傷的人,將殘的燈火,神還是要挑旺起來,重新出發,接受新的使命,去顧惜在絕處的人。

因我們的鞭傷,別人得醫治;因我們受的刑罰,別人得平安;以色列人受苦在巴比倫,就是列邦得平安的指標,以色列要成為列國得醫治的見証人!

4. 在痛苦中,我們喜歡自憐,越愈看自己人一中心越覺得自己可憐,當我受傷的時候,我很傷心,我認為別人都很開心,只有我最痛苦,是不是這樣?越看自己越傷心!

其實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當你放眼四周,壓傷的人到處是,到處都是痛苦的人,你認為傷害你的人很開心嗎?告訴你:他們也一樣是受傷的人,受傷的人傷害別人(Hurt people hurt people.)

例子一:夫妻吵架,肯定兩人都受傷,如果你能了解對方的傷痛,復和已經離你們不遠了。

例子二;教會的爭吵也是一樣,大家都受傷,對方也受傷,對方也是壓傷的蘆葦,對方也是用大將殘的燈火。

神呼召你作他的僕人,揀選你看你為寶為貴,所以你不要灰心,為你受的傷難過喪膽,受傷的人把神的安慰傳給其他受傷的人,這是福音的召命。

你願意嗎?你願意嗎?

5. 一般的弟兄姊妹對牧師的期望很高,我很了解,牧師應是最屬靈的,他們受薪去成為屬靈人!這是我們的期望。牧師應是最懂得聖經的人,所以牧師最應該懂得行真理,最有愛心的一位,不然怎樣當牧師?

其實牧師也是非常不完美的人,我是個非常不完美的人,你或許覺得很驚訝,其實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我們牧者也有憂鬱,也會犯罪,也受傷,我們是被壓傷的人,有凋殘的時候,像將滅的燈一樣!

我記得我最痛苦的時候,真的感到非常孤單,沒有人能了解,我也沒有怪別人,怪的是自己犯罪得罪神,做牧師做到我這樣,真的是可惡可悲!

每次看見新聞報導,某某牧師跌倒,性醜聞、騙財等惡行,我很清楚了解他們的困難,牧師與其他人一樣,受的試探與壓力和所有人一樣,我知道,或者你會說:你是牧師,一定是替牧師說話,我是!有誰軟弱我不軟弱?有那一個神的僕人不是這樣的呢?盧雲稱為「受傷的醫者」,我們是受傷的人,卻蒙神的呼召,去醫治愛傷的人。

6. 我們的主耶穌就是一個好的例子,祂多受痛苦,常經憂患,被藐視,被厭棄,(參賽 53:2)被壓傷,受刑罰(參賽 53:6),被壓傷的耶穌,卻體恤壓傷的蘆葦。

7. 初期教會的基督徒,怎樣在短短三百年把福音傳遍普天下?社會學家 Rodney Stark 分柝,整個初期教會的運動是這一群被社會遺棄,受社會逼害,打壓,一無所有耶穌的跟隨者,他們去體恤社會上被遺棄、生病、無人願意照顧被壓的群體,世界是這樣地被改變過來的,教會是這樣建立的,福音是這樣傳遍普天下的!

他更舉一個實際的例子,公元 165 年,羅馬帝國天花瘟疫,死了人口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九年之後,又再發生,最厲害的時候︳羅馬城每天有二千人死亡,一共死了超過五百萬人。

瘟疫太可怕了,人人自危,歷史記載,人甚至把生了病的家人,推出去,還未曾死,卻把他們當死人看待,在街道上到處都是這樣的病人,沒有人憐恤,就算是親生的父母,也不顧惜,這些壓傷的蘆葦,一個一個被折斷,這些將殘的燈火,一個一個被吹滅,在路邊上等死,政府也沒有辦法,大家都很害怕,但... 但只有一個群體的人卻不一樣,他們是耶穌的跟隨者,願意去照顧他們,他們是唯一的群體,願意去照顧這些被遺棄的人。

8. 第三世紀的時候,亞歷山大發生瘟疫,亞歷山大的主教 Dionysius 這樣形容當時信徒如何出去幫助那些病人,服侍他們,甚至染上他們的疾病,甘心分擔他們的痛苦,死而後已!因為他們是神的僕人,蒙揀選神所喜悅的人,自身是受逼迫、被社會遺棄的人,卻以生命去體恤那些在死亡邊緣受壓傷的群體,神的教會是這樣被建立起來的。

9. 初期的教會是第一個去照顧患痳瘋病的人,在教會的旁邊,開設痳瘋病院,不怕被傳染,照顧社會被遺棄的人,這是為什麼醫院常用紅十字加為記號,這是醫院的開始。


10. 1863 年,瑞士的一個基督徒,Henri Dunant 成立紅十字會,照顧那些打仗受傷的士兵,標誌上有耶穌的十字架。

11. 1976 年,Chuck Colson 因水門事件入獄七個月,信了主就立刻開始了監獄團契,請注意它的標語,正是「壓傷的蘆葦」,這是神的僕人的召命,在痛苦中成為痛苦的人之幫助,經歷遺產的人去照顧被社會被遺產的人,愛傷的人卻使別人得醫治。

這是耶穌基督的福音,以賽亞書的「公理」,神是憐憫人的神,祂要透過祂的百姓傳這公理給萬邦。


三、耶和華的僕人之召命--作外邦人的光,42:15-7

1. 第三方面僕人的召命是作外邦人的光,5-7


2. 神直接對祂的百姓說話:是「我耶和華憑公義召你,必攙扶你的手,保守你,使你作眾民的中保(中保:原文作約),作外邦人的光,開瞎子的眼,領被囚的出牢獄,領坐黑暗的出監牢。」

請記得上一點,神要我們完成這召命的方法是「不喧嚷、不揚聲」,不是用打鬥的方法,不是用遊行示威的方法,不在街道上打鑼鼓,不用敵對的方法,憑真實將公理傳開,用體恤壓傷者,去顧惜凋零者的方法,去把公理傳開,這是「耶穌的方法」(The Jesus Way),我們可以稱之為「復和的方法」。

3. 例子:夫妻和好的方法,不能用打鬥的方法,上法庭的方法,用手段看看誰最利害的方法,要用耶穌的方法,受傷者去安慰受傷的人的方法,用顧惜的態度對待對方,才能「復各」。

這也是神與人和好的方法,神道成了肉身,體會我們的痛苦與憂患,身體擘開,流出寶血,成為受傷者,去體恤我們這些被壓傷的人,顧惜凋殘的人,以血換來和睦,使神與人和好。

4. 教會中的衝突也是一樣的方法去處理,不是喧嚷的方法,打鬥的方法,示威抗議的方法,暴力的方法,爭權的方法,是受傷的人去體恤壓傷者的方法,去顧惜凋殘的人,這是教會的使命,是神對祂的百姓的使命。

5. 我們受的痛苦是有原因的,如果你願意放下自己,不專注自己的傷痛,你會發現你的傷痛是可以成為神手中醫治列邦的僕人,因為你,壓傷的蘆葦不被折斷,因為你,將殘的燈火不被吹滅,因為你,神的公理傳遍萬邦,因為你,世人得見光照遍,因為你的痛苦,帶來了醫治。

壓的蘆葦,祂不折;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
耶穌肯體恤,祂是恩主,祂愛我到底,創始成終。






結論


聖餐是神聖的,餅和杯是兩個復活的記號,耶穌的身體被擘開,祂的血為我而流,因祂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說明了神與人和好的唯一方法,這是「耶穌的方法」,這是復和的方法。

這也是人與人和好的方法,邀請你來到神的面前,若聖靈光照你,你要與神和好,主動與人和好。












討論問題

1.

回應詩歌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