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30, 2011

主!教導我們禱告,太 6:9-10

主!教導我們禱告(一)
主禱文
馬太福音六章九至十節


林永健牧師
2011.4.03
福遍中國教會


Untitled from Fort Bend Community Church on Vimeo.


引言

禱告是信徒最基本的動作,每一個信徒都懂得禱告,又覺得不懂得禱告,我們都想學習有效的禱告,當年門徒因為看見耶穌的禱告生活而要求耶穌教他們禱告(路十一1),耶穌的禱告生活既豐富又活潑,門徒親眼目睹,深深的被祂的禱告生活所吸引,福音書記載門徒要求耶穌教導他們唯一的東西是禱告,可見他們認為這是耶穌都特別的地方。

人生有一些時候,教導別人的人,並不一定是做得好的人,例如籃球的教練並不一定是籃球打很好的人, 但耶穌卻是最會禱告的人,也是最好教導禱告的教練。

祂的禱告生活是祂教導禱告的言論之基礎,祂教導門徒家喻戶曉的主禱文,把祂禱告的生活概念化,而祂又以祂禱告生活的榜樣來把主禱文形象化。所以我們若要學習有效的禱告,必需要注意耶穌有關禱告的教導,同時效法耶穌的禱告生活。


禱告的工具箱

禱告需要生活的「操練」,也需要「明白」禱告的原則;只有禱告的操練而不明白如何禱告,是浪費時間;若只明白如何禱告卻不操練,是空談沒有意義的。今天你若「明白」主禱文的意義,回家就要「操練」,工具箱是為你操練禱告而設的,包含一些實際的禱告的例子,讓你可以回家操練。

「主耶穌!求祢教導我們禱告,讓我們能明白禱告的原則;聖靈啊!求祢讓耶穌的禱告生活鼓勵我們去禱告,令我們渴慕有耶穌的禱告生活。阿門!」


主禱文的結構


9a         主軸
9b-10    三願
11-13a   三求
13b       榮耀頌



一、有效的禱告不是一種格式或一些咒語式禱文,而是基於一種親密的父子關係,9a

A. 我們在天上的父

1. 「我們在天上的父」不是一種禱告的格式,不是主禱文的開塲白或稱呼,而是全篇主禱文最重要的主軸,是解釋主禱文的控制原則(Controlling principle),只有從天父的角度才能正確的去解釋主禱文。教父特士良認為基督教教義之所以有別於其他教義,皆因神不是新法令的主人,祂是我們的 父。教父貴格利認為不單在禱告中要用這禱文,生活上也要符合這禱文的要求,而這禱文的生活方式,是由活出神是我們天上的父開始。這禱文是為神的兒女而設,只有神的兒女,才可以稱神為父,只有神的兒女才會關心父的聖名、旨意、和祂的國度。

2. 在耶穌時代的宗教領袖,禱告就像念咒語一樣,將傳統或別人留下來的禱文,一字不漏的誦讀,根據故定的宗教儀式,就能成為有效的禱告。

當時猶太人的法典制定了各種為不同事件及情況的禱文,婚姻有為婚姻的禱文,旅遊的有為旅遊的,原意是好的,使人能慬得律法的要求,但猶太人以為這些禱文就是有效的禱告,只有背誦、重複、謳吟就成了。

甚至主禱文在歷代的教會中被廣泛使用的時候,也成為一種近似咒語的誦經,在崇拜開始的時候誦讀,在守聖餐的時候誦讀,代禱的時候誦讀,修道士一天早、午、晚一天三次謳吟,這種的誦經,若僵化、公式化,就離開了禱告是基於與神的一種父子的關係。撒旦教的人甚至把主禱文倒轉來讀,由尾讀到頭,以此作為向撒旦禱告的禱告文,禱告成了念咒,以為咒語帶有法力,今天我們禱告,很在意說什麼,但耶穌教導我們禱告,要我們這樣的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重點是向誰禱告,不是禱告的時候說什麼,因為向誰禱告比說什麼更重要。


<見證> 我曾見到在教會中關係很好的父子倆,面帶笑容並肩而作,兒子與父親又親密又尊敬!我們與神的關係就應如此。

<見證> 祖幸牧師的小女兒說:若有人要租爸爸的話,一分鐘十萬元!  她的父親是很值錢的!我們天上父親是尊貴而又至大的。


3, 「天父」(pater),是從亞蘭文的「亞爸」(abba)而來,是兒子對父親一種既親密又尊敬親暱的稱呼,當時門徒對「亞爸」的感受,受當時社會文化的影響,兒女在家中屬於父親的,完全要依賴父親的供應,兒女沒有父親的保護與供應是沒法生存的。當我們禱告的時候,稱神為天父,是以一個無依無靠的兒女之態度,向神呼求,所以主禱文不是一個自滿,自足的人的禱告,而是一個「虛心、哀慟、溫柔、飢渴」的人向天上父親的禱告。


禱告的工具箱

主禱文不是教導我們禱告文字,而是要調整我們禱告的態度,產生方向性的改變!例如:

1. 我們應如何為明日的考試、下週的介紹,下個月的面試禱告?

「我們在天上的父,祢知道祢兒女的需要,如果祢不幫助我,我就無法通過,祢是我的倚靠,祢是我的供應者,只有祢能幫助我,只有祢知道我真正的需要,求祢聽我的禱告,因為祢是愛我的天父。」

2. 我們應如何為教會禱告?

「我們在天上的父,祢是教會的頭,祢是教會的主,教會是屬於祢的,只有祢能賜予教會的復興,我們像無依無靠的孩子,向祢祈求,只有祢能改變我們屬靈的胃口,求天父垂聽祢孩子們的禱告,我們搖動祢的手,禱告作的事,我們不能作,天上的父親,求祢垂聽。阿們!」


B. 耶穌的禱告生活:阿爸父

1. 門徒發現耶穌的禱告生活與當時宗教領袖的禱告絶不相同:耶穌的禱告是直接最貼心的對談,像情人又像父子之間的對話,充滿單純(childlike)、真摰(authentic)的情意,難怪門徒羨慕。禱告不是一種宗教的責任,正如呼吸不是一種生存的責任一樣,耶穌的禱告是祂和阿爸父之間的臍帶,屬靈生命所需的養料由此而得,既自然又活潑,既親密又隠蔽;祂從不炫耀自己的禱告生活,正如我們不會炫耀呼吸的生活一樣。「我們在天上的父」不是念誦而已,而是要實際地活出來,天父真是我們的天父。


2. 耶穌向父神禱告,抱一個完全謙卑順服的態度:「我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父阿,我將你賜給我的人一個也不漏的交付姶你。」「父阿,你在創世以先已經為我安排好了。」至高在上的聖子耶穌,虛心地抱著一個兒子的態度,真心的倚靠父神﹐這是祂禱告的生活與眾不同的地方,吸引人的地方。



二、有效的禱告不是一種自我為中心的禱告,而是要「先求他的國」  的禱告,9b-10

A. 國度的禱告

主禱文頭三個的祈求稱為「三願」,是有關天父的三個請求(Three Thou-petitions), 三個的祈求非常相似: 1) 「你的名」、「你的國」、「你的旨意」,三個「你」字都在原文的句尾,表示強調,首先要為「你」的事禱告;2) 三個動詞;「尊為聖」、「降臨」、「行」都是點形的過去式(aroist),文法家稱為「神聖的過去式」(Divine aroist),動作雖仍是將來的事,但作者認為必然發生,有如已經過去的動作,意即強調禱告的信心與誠懇。3)其中兩個動詞:「尊為聖」與「行」都是被動式。

1.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尊為聖」原文的動詞源自「聖潔」的動詞,使之為聖潔的意思,有很強烈猶太傳統的意味。
「為聖」是一個神學的詞語,是分別出來的意思,例如聖殿的器具是聖潔的,不是因為它們在道德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而是因為他們是被分別出來的,與其他器具不同,是用來事奉神的。同樣「聖日」是被分別出來敬拜神的,「聖殿」是與其他建築物不同,是被分別出來為神使用的。這裡的意思是願神的名從其他名字中被分別出來,願祂名在全地被稱頌,祂的名被放在一個絶對至高的位置上。

原文的動詞是被動的時態,道出禱告者的願望。願神被全地的人尊崇,不僅是口頭上的願望,也是禱告者在自己的生命上的一種表現:「願我的生命尊你的名為聖!」


2. 願你的國降臨

猶太人認為世上的不義不公之所以發生是因為神的權不得張顯的結果,有一天,神的國將要降臨地上,人就會真正的安居樂業,這思想成為舊約的彌賽亞神學的核心主題,重點是神國末世的降臨。耶穌的教導卻超過這種的思想,神國的降臨不單是末世的事,更是現今的事,隨著祂的降臨,神的國已經降臨(already)但不是全部份(not yet)。

耶穌所說「天國就在你們中間」的天國,重點不是彊界和管治權,以取代羅馬政府的實權,祂的重點在於神的主權在個人生命中的伸張,重點不是什麼時候神的國降臨,而是怎樣生活在神的國之中,這是登山宝訓中的精要主旨,馬太把「願你的國降臨」的主禱文放在登山宝訓的裡頭,神的國就在我們當中伸張,也同時盼望著將來神國在末世的降臨。

耶穌的教會是一個末世的群體,這群體有一使命,就是傳揚神的國度,教會有一個共同的願望:「我願祢來!」這正是主禱文的祈求。


3.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神的國度降臨在地上的日子,相等神的旨意能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要為這日子的降臨禱告,第二個「願」與第三個「願」平行,神的旨意如何在地上成就如同在天上,這樣祈求的人不單祈求,更是實行神旨意的人,全心全意委身給神的旨意成就。

天國的版圖不是在地圖上可以找得到的,今天它只能從我們的生命看得出來,一個完全委身給祂的生命,就是祂的天國,祂的王權不在指揮地上的海陸空三軍,而是在指揮我們的生命,祈求者的委身與順命是神的恩賜,神的旨意得成是神人努力,而人能和神合作,是神賜的恩典。


B. 耶穌的禱告生活:願你的旨意成就

1. 國度的禱告是耶穌禱告生活的模式,在客西馬尼园的禱告:「不是我的意思,仍是你的旨意成就。」,祂一生的事奉就是要遵行天父的旨意。

2. 耶穌的禱告生活是一種屬靈的爭戰,為天國而爭戰。

耶穌一生在每一個重要的彎角都是在禱告爭戰:

a. 受洗,路三21
b. 選召門徒,路六12
c. 登山變像,為神的事與摩西和以利亞討論,路九29
d. 客西馬尼园,太廿六36-46

沒有一個生命的彎角是輕鬆易轉的,沒有一個生命的選擇是容易做的,在人類救恩歷史上最重要的關鍵時刻,耶穌卻獨自走進了客西馬尼园的至聖所,在人類生死存亡的時刻禱告,路加形容:「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廿二44)。

耶穌在十字架上最痛苦的一刻快要氣絶身亡的時候,仍然以禱告向父神交託,沒有任何一個時刻是不適宜禱告的,事實上,在重要的時刻,也沒有比禱告更適切的事是可以做和需要做的了。耶穌禱告的生活,說明了禱告是屬靈爭戰的道理。

3. 猶太人的宗教領袖喜歡在十字路口禱告,注重在人前禱告的表現,禱告的生活成為外表屬靈的記號。今日的人也是這樣,禱告是為自己的,禱告的內容以「我」字出現最多,禱告為了追求自己的好處,求能力,求智慧,求功名,求前途,求婚姻,求平安,求健康,求長命,求成功‥‥,而耶穌教導我們禱告,第一是求神的國降臨,求神的名得稱頌,求神的旨意成就,在求神的國度和祂的旨意中,我們一切的需要,祂都已經知道。

例子: 幾年前我學會了如何為教會的事工禱告,求神的國、神的旨意、神的名在教會中、在我的生命中得成就,禱告帶來了釋放與改變,神垂聽這種的禱告。


例子:"雅比斯的禱告"一書的作者布魯斯威金森,他分享說:一天,一個從非洲來的同工說:Bruce,非洲的事工有很大的需要,你要來非洲幫我們嗎?Bruce立刻的反應是:"我很忙! 我不能去! "  可是這同工跟他說:"Bruce,請你先為這事禱告吧!"  當  Bruce在禱告時,神開他的眼睛,使他對非洲的負擔越來越重,他用神的角度-以神的國、神的名,為非洲來禱告。終於,在一次禱告中,神讓他看到非洲一幕圖畫,他整個人在淚水中降服;第二天就將’Walk Through The Bible’這極為成功的機構交給人,自己到非洲去教導那裏的人如何讀聖經,去關懷世上有需要的人!



禱告的工具箱

1. 如何為日本的災難禱告?

「我們在天上的父,我們不知道為什麼這大災難臨到日本,我們同心合意地求你施恩憐憫日本這國家,因為他們是你所創造的子民,你愛他們並差你的獨生兒子為日本人死在十字架上;若我們對日本人存有仇恨或爭勝的人,求你饒恕我們,不要因為我們的罪過而不聽我們的禱告。求你按你的旨意成就在日本如同行在天上,願你的名在日本被尊為聖,願日本因為基督徒與教會的關心而認識你的愛,願你的國降臨在日本,讓日本人能認你,奉主的名求,阿門。」

2. 如何為丈夫、妻子、孩子禱告?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你的旨意在我的丈夫的身上成就,願他能有聖靈的能力,舉起聖潔的手為國家、為教會、為小組、為家庭禱告,願我的丈夫成為我的頭,做一個愛妻子的人,願我的丈夫成為別人的祝福,能合你使用,使萬民能轉向你,阿門!」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你的旨意在我的妻子的身上成就,願她沉靜學道,順服丈夫,按你的旨意來教導孩子,願你賜她忍耐的心,能被你使用,阿門!」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你的名在我的孩子的一生被尊崇、高過一切,願他跟隨你的旨意,成就你在他身上的心意,願他能跟隨你,使你的國降臨在地上。阿門!」



結論

主禱文教導我們禱告是向天上的父說話,態度比說什麼更重要,我們存倚靠天父的心,像一個無依無靠的孩子一樣,禱告的時候,第一、是要先求神的名得榮耀、神的國降臨、神的旨意成就。



討論問題


1.   如果你只能求耶穌教導你一樣事, 你會求祂教導你甚麼?(耶穌門徒求的是: '禱告').

2.   你自己在操練禱告上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怕禱告的不好? 沒有時間? 沒有效..?)

今天信息說: 禱告不是在乎你說什麼, 而是在乎你跟父神的關係!這對你有何啟發?

3.   你曾嘗試用 神國度 的禱告來為你的工作、家庭、夫妻、孩子、教會禱告過嗎?

4.   學習禱告若沒有操練是沒有用的。分享你這個月禁食禱告的心得,並彼此為把禱告活出來的心志來代禱。



回應詩歌


願祢榮耀國度降臨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福遍教會的會眾在禱告上的需要是什麼?是需要被鼓勵多禱告呢?還是需要教導如何禱告?很可能大部份的會眾是需要鼓勵多過方法,但主禱文的重點是主教導門徒如何禱告,所以我決定講章還是以教導為主,順著經文的原意,以後一定有机會用其他經文鼓勵會眾多禱告。當我這樣決定的時候,我發現主禱文的重點不是如何禱告的實際方法,而是禱告方向性的教導,禱告的人應以天父的兒女的身份,首先為天父的事祈求,然後為自己祈求,這個認知在預備這講章的時候有決定性的影響。

2. 已故的名牧楊牧谷博士寫的一本書,【步祂後塵(三):禱告不渝】,香港更新資源,2000年出版,對我的幫助很大,楊博士強調耶穌有關禱告的教導是源於祂的禱告生活,所以在寫講章的初稿的時候,我先介紹耶穌的禱告生活,作為主禱文的引言,耶穌與當時的宗教領袖相比之下,祂禱告生活所示範的正是主禱文所表達以兒女與父親的關係為禱告關鍵的重點!耶穌的禱告生活與主禱文並非兩個不相關的主題,使這講章有兩個不同的焦點,若只有主禱文的教導而沒有主耶穌的禱告生活作為示範,這講章可能缺乏說服力,變得有點抽象。在寫講章的第二稿的時候,我決定把耶穌的禱告生活溶入主禱文的教導,成為主禱文的示範例證,不分開先講,這樣二者更溶為一整體,講章更清晰。

3. 當時宗教領袖禱告的困境正是今日我們禱告的困難與錯誤的認知(False narrative),主耶穌禱告的生活與主禱文的教導(Jesus' narrative)正是針對我們禱告生活的弱點,我們的禱告生活需要根據主禱文作出方向性的調整,這是這篇講章的中心思想。

4. 最後一步是如何幫助聽眾應用。理出經文的中心思想,有了講章的方向與重點之後,我最担心的是太理論化,帶出「我們的禱告生活需要根據主禱文作出方向性的調整」的主題之後,又如何呢(So what)?我需要給聽眾一些實際的工具(Tools)去應用,工具箱的想法由此而生,在每一個有關禱告方向性的調整,都有一些實際的建議,甚至是實際的情況下的禱文,作為參考的工具,使整篇的講章不致流於老生常談。

5. 同工的一些建議:

a. 可以多從負面入手,如禱告不是誦經、不是交易等來比較出禱告應有的態度。
b. 工具箱的例子硬了一些,如果可以加上一些見證:這種天國的禱告有何實際的果效,可能會更好。
c. 國度的禱告或我們與天父的關係可以再深入多說一些,或許可以分成兩篇講章,多舉一些例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