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9, 2011

向神呼求,詩 40

向神呼求
詩篇第四十篇

林永健牧師
2011.3.20
福遍中國教會


福遍中國教會- 2011年03月20日【林永健牧師- 向神呼求 】 from Fort Bend Community Church on Vimeo.

引言

1. 三幅圖畫:

a. 井底--孤單、黑暗


b. 淤泥--下沉、被困



c. 波濤凶湧--驚嚇、害怕




2. 三幅圖畫加起來就是作者大衛「禍坑裡、淤泥中」的經歷!




一、讓我們學習在患難中向神呼求、詩四十1-2

1.  在患難中無助的圖畫

a. 大衛回顧過去在患難中的經歷,他用三幅圖畫來描寫他的困境:

1). 「坑裡」(בְּאֵר):井底、儲水池的底(參 Theological Wordbook of the Old Testament: number 194e),形容被困、孤單與黑暗的經歷。約瑟被哥哥們掉在坑中、耶利米被猶太人關在井底,用的字是同一個字。

2). 「淤泥中」:在泥濘的黏土中,吋步難移,甚至下沉,形容艱難、被困與絶望的經歷。

3). 「禍」(שָׁאוֹן):大水咆哮的聲音,形容災禍快要來臨的聲音(參Theological Wordbook of the Old Testament: number 2301d)。

三幅圖畫加起來:「被困在黑暗的井底、在淤泥中下沉、隨時有被大水淹沒的恐慌」,這是大衛在患難中的感受--恐懼、絶望、孤單、被困、無助。在大衛的一生,類似的經歷可能包括以下三個時段:

1). 大衛逃避掃羅的時候,十四年之久,居無定所,時常生命的危險,今日不知明日的事;但這並不是大衛最痛苦的時候,這個時候,神仍然與他同在,他仍相信明日會比今日好。

2). 大衛犯罪,被神責打,與拔示巴所生的孩子,命在旦夕,他在神的面前不食不休,向神哀求,這正是「在禍坑中、淤泥中」的經歷。

3). 大衛逃避兒子押沙龍的追殺,逃到曠野,同時又掛念著押沙龍,在年老的時候掉「在禍坑中、淤泥中」,


b. 我們「在禍坑中、淤泥中」的圖畫

今日我們也常常有這種的遭遇:

1). 在工作的壓力之下,有力不能勝的感覺,隨時有失業的可能,每天都提不上勁班,卻又不能不去;
2). 做生意的人,受大環境的影響,生意一日千丈,公司面臨倒閉的危機,不知如可應付;
3). 兒女出了問題,父母不知何幫助他們回轉;
4). 媽媽抱著剛出生的婴兒,醫生說况他在先天性的心臟問題,不能活過明天,媽媽兩眼發直,心中悲傷的心情,正是「在禍坑中、淤泥中」的經歷;
5). 被所愛的配偶傷害,一生為他/她而付上了一切,現今對方這樣傷害你,心中的怨恨與失望,有如被打下十八層地獄,你除了難過之外,又能做些什麼?




2. 在患難中向神呼求


在這患難時候,大衛向神呼求,神垂聽了他的呼求;向神「呼求」是一種的禱告,意思從字義與用法包含三點:

a. 「呼求」(שַׁוְעָה)的名詞出現十一次,指面臨崩潰的人所發求救的呼嘯,例如: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苦向神「呼求」的聲音,神聽見了,(出 2:23);動詞在聖經出現了二十二次,都以 Piel 的形式出現,是一個感情非常強的字(參 Theological Wordbook of the Old Testament, 2348c)。

例子:我的兒子宇軒四歲的時候生病抽筋,眼睛翻白,臉轉黑,四肢發抖,牙關緊挨,我與太太不知所措,第一時間向神大聲呼求,「神啊!求你救我的兒子!」「神啊!救命啊!」我經歷了這種逼切、緊急、大聲禱告的呼求。

b. 同組的希伯來字包括:


1). Qara:大聲的呼叫;「並要在患難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榮耀我。」詩五十15
2). Hamah:一個響亮的嗡嗡聲,這不正是禱告應有的聲音嗎!「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聲悲歎;他也必聽我的聲音。」詩五十五17
3). Tsaaq:一個實際悲傷尖叫聲;「義人呼求,耶和華聽見了,便救他們脫離一切患難。」詩三十四17
4). Rinnah:一個刺耳的聲音鈴聲;「神啊,求你聽我的呼求,側耳聽我的禱告!」詩六十一1


c. 在新約也有這種向神「呼叫」的教導,「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羅馬書八 15, 與「你們既為兒子,神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你們(原文作我們)的心,呼叫:「阿爸!父!」」加拉太書4:6。這向神呼叫「阿爸!父!」是聖靈在我們心中的工作,這種「呼求」,做父親無論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一定會放下一切,來幫助正在「呼求」的孩子。

當我的兒子宇軒因抽筋被送到醫院的時候,醫生要在他的背上的脊椎骨抽脊椎骨的水去化驗是否患了腦膜炎,四個大人按著我的兒子在病床上,不要他動,兒子非常之害怕,大聲的向父親求救,「阿爸!父!救命呀!」做父親的不是不想幫助他,而是知道這是必需的,而且很快就過的,我滿臉淚水,走出房門,不是聽不見兒子的呼求,而是要他得醫治。我們在天上父親也一樣,祂必垂聽我們的呼求,在祂大能的智慧之中,把最好的要賜給我們,這是向神「呼求」,必蒙垂聽的原因。



二、讓我們學習為教會向神呼求,詩四十11-17 


1. 大衛以王的身份為百姓向神呼求

詩篇四十篇是猶太人傳統中,君王上聖殿為百姓禱告的詩,是禮儀的一部份,(參 Peter C. Craigie,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19: Psalms 1-50, p. 314),王先以個人的身份,感謝神過去在患難中應允他的呼求(40:1-10),用的過去與完成的時態,然後以個人代表眾百姓向神呼求,第八、九節提到會眾,第十一至十七節王用第一人稱單數的代名詞--「我」,以現在與將來的時態,訢說百姓的苦情,並向神呼求,求神快速的搭救。


注意這一段十個向神的呼求,一個人代表眾人逼切的向神禱告,是何等的熱切:

11  耶和華啊,求你不要向我止住你的慈悲!願你的慈愛和誠實常常保佑我!
12  因有無數的禍患圍困我,我的罪孽追上了我,使我不能昂首;這罪孽比我的頭髮還多,我就心寒膽戰。
13  耶和華啊,求你開恩搭救我!耶和華啊,求你速速幫助我!
14  願那些尋找我、要滅我命的,一同抱愧蒙羞!願那些喜悅我受害的,退後受辱!
15  願那些對我說阿哈、阿哈的,因羞愧而敗亡!
16  願一切尋求你的,因你高興歡喜!願那些喜愛你救恩的,常說:當尊耶和華為大!
17  但我是困苦窮乏的,主仍顧念我;你是幫助我的,搭救我的。神啊,求你不要耽延!



2. 一個人代表眾人向神呼求

同樣,今日我們經歷過神在患難中垂聽我們呼求的人,可以以同樣逼切的呼求為眾人祈求,我們在天上的父必然垂聽。

以西結書二十二章三十節:「我在他們中間尋找一人重修牆垣,在我面前為這國站在破口防堵,使我不滅絕這國,卻找不著一個。」 一個人可以為眾人在父面前代求,為眾人求平安,這是「站在破口」的意思,成為中保,藉著禱告,求神改變眾人的命運。

摩西在以色列人犯罪得罪神的時候,站在破口之中,為百姓向神呼求,求神饒恕他們。

今日,我們同樣需要為教會為眾人向神呼求,福遍教會的弟兄姊妹需要代求,最少在三方面的文代與價值觀,需要求神改變,靈命才能健康的成長:



a. 重視禱告:

我們並非不明白禱告的重要,而是被基本自靠的本性與社會的文化所影響,遇見問題,先用人的方法,自己的力量去解決,相信「神助那些自助的人」,禱告變成了點綴,禱告張開眼睛之後,好像沒有禱告過的人一樣,以人的方法,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無論是找工作、教養子女、帶領小組都一樣,難怪我們經歷不到聖靈的能力,做事事倍工半。重視禱告是神所賜美好的生命之一部份,讓我們透過禱告向神求,在凡事上、在每一個決擇上,在每一個時候,禱告與神同工,讓神的能力透過我們彰顯。

b. 重視屬靈的追求:

教會的使命是要造就信徒成為基督的門徒,若弟兄姊妹屬靈不追求,教會就失去動力,我們受社會文化的影響,從小追求物質至上,追求成功,信主之後,若要以追求主為優先次序,非靠聖靈的更新不可,只有祂才能改變我們生活追求的優先次序。這種屬靈的優先次序,在教養下一代尤其重要,父母身教比言教,更為重要,我們是否重視孩子的靈命成長,決定孩子的一生。讓我們一同代表眾人向神呼求,求神改變我們的優先次序,重視屬靈的追求。

教會青少年祟拜的人數,在過去六年不斷減少,同時期成人的人數卻增加百分之十五,青少年是教會的未來的主人,他們的靈命非常之重要,要幫助他們先要從家長屬靈的優先次序入手。

c. 重視傳福音

福遍教會蒙神賜福,有豐富的資源,人力物力都充足,但因為太豐富、太容易,而容易生活在安逸的地帶,成為一個內向的教會,大家享受主內的生活,而忽略了傳福音的工作,這也是基本的價值觀問題,不是講就可以改變的,需要禱告,求神賜下愛人靈魂、廣傳福音的熱誠才能讓福遍教會成為一個傳福音的教會。


你願意成為一個代禱的人,站在破口之中,為教會向神呼求,求神改變教會的氣氛與文化嗎?教會將於四月舉行三十日的禁食禱告,並於四月份的三十天每一天在教會舉行禱告會,為教會守望,你願意為教會禱告嗎?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二十多年前曾聽過 Bill Gothard 的一篇講道並看過他的一本書 The Power of Crying Out: When Prayer Becomes Mighty, Multnomah, 2002. (http://www.amazon.com/Power-Crying-Out-Becomes-LifeChange/dp/1590520378/ref=sr_1_1?ie=UTF8&s=books&qid=1301431166&sr=8-1),印象本極深。預備這篇講章的時候,重新再讀一次,做了一些的札記,聖靈提醒我聖經「呼求」的教導,成為這篇講章的最先的想法。

2. 有了一些的方向,但沒有經文!在查考「呼求」的經文的時候,對詩篇四十篇產生了興趣,仔細硏讀的時候,要首先將對「呼求」的想法放開,試求讓經文主導產生講章的重點,發現第一節的「呼求」的意思只是書中所有關「呼求」的教導其中的一少部份而己,但經文非常之豐富,尤其是圖畫的文字與詩篇的背境:是大衛為百姓禱告與日後成為猶太人禮儀的一部份,順著經文的大綱,講章不寫自成。再加上教會正預備進入四月份的三十天禁食與禱告的操練,這篇的詩篇順理成章地成為最好的應用,寫這篇講章的時候,為神賜下合時的話語而感到激動不已。

3. 硏讀經文的時候,面臨一個釋經的決擇:大部分的解經家認為詩篇四十篇是兩首不同的詩合成的,四十1-10是一首個人感恩的詩歌,四十11-17是另一首個人的哀歌,前者是過去完成時態,後者是現在將來時態;只有一、兩個解經家以全詩為一首完整的詩,是王為百姓祈求禮儀之詩,我是拜讀 Peter Craigie 的解經書之後,認為後者的解釋較為可信,而 John Piper 的一篇有關四十1-3講章也是同一立埸。

4. 詩篇四十篇與其他的詩篇一樣,含有極豐富的文字圖畫:「在禍坑裡,淤泥中」三幅在患難中的圖畫,既富想像又引人入勝,講道的人是說故事的人,又是語言的畫家,這篇講章的強項是以三幅圖畫將聽眾帶入他們患難的經歷當中,然後以個人的故事將「呼求」的意義道出,再用這種「呼求」的態度為眾人禱求。

5. 這講章以個人的經歷為主要的例證:兒子生病危難的時候,父母逼切地大聲為兒子呼求;在急診室裡,兒子向父親呼求,而父親卻走開不理,去形容神不是沒有聽見我們的呼求,祂是聽見了,但為了我們的好處,祂沒有答應我們的呼求,祂離開我們的時候,心中因為我們的傷痛而極之難過,然而神不誤事,祂的愛沒有改變。生活中的例子往往是最好說明難明白的真理,記得「要示範而不說教」(Show and don't tell.)

6. 記得有一次參加領袖高峰會議(Leadership Summit),一個黑人牧師教導我們要將「佈告事項」成為你的講章的一部份(Preach your announcements.)這是最有效的宣傳、擁有最有多的聽眾。這篇的講章正是這一原則的例子,果效非常之好,呼召時候有超過五十人走到講台前已經預算好了座位,願意為教會禱告守望,而參加三十天禁食禱告的人比去年四十天食禱告的人多很多。教會的主任牧師是主要的異象傳遞者,而講台是最有效的渠道。

7. 這篇講章最大的弱點與困難有兩點:

第一、有同工指出,「呼求」是舊約的希伯來文,在字義硏究的時候,為什麼把新約「呼叫」的希腊文也包括在內,講章的 一、2、c 點,是否有點勉強?這一點雖然是合乎聖經的真理,但已離開詩篇四十篇的原意,不是作者原所包括,是己超出釋經講道的原則,我認為同工的評語是對的,這一點是可以減免,對講章影響不大。

第二、第二大點從經文很難看得出來,從第十一至十七節看見一個人眾人求的意思極不容易,有會友之後問我:「你是怎樣從經文得出第二點的結論?」這聲音是對的,在短短四十分鐘的講道真不容易交代得清楚,這是一個敗筆,下一次要多花一點時間,解釋清楚這些重要的轉接點,以免聽眾心人迷惑。


回應詩歌

一、我以禱告來到祢面前




二、獻上自己為祭

這首詩歌很適合呼召願意為教會、為城市,為國家站在破口之中,向神呼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