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3, 2011

情詞迫切的直求,路 11:5-13

情詞迫切的直求
路加福音十一章五至十三節


林永健牧師
2011.5.01
福遍中國教會


福遍中國教會- 2011年05月01日【林永健牧師- 情詞迫切的直求】 from Fort Bend Community Church on Vimeo.




引言

1. 福遍教會三十天的禱告會與三十天的禁食禱告已經完美地結束,今天是禁食結束的第一天(Break fast)。過去三十天的禱告會中,都感覺到神的同在,每天為不同的小組禱告,我們為了很多的事禱告,神也真的聽了我們的禱告,例如:a. 身體生病九十多歲的長輩蒙醫治;b. 有人在禱告會中信耶穌;c. 為父母入境禱告,他們現在已然安全地抵達我們中間;d. 為教會的禱告生活禱告,我們就經歷愈禱告就愈喜歡禱告;e. 為下一代的屬靈生活禱告,神就興起更多的人參予青少年的事工。
2. 但每一個蒙應允的禱告之後,有更多還未成就的祈求,我們應如何繼續為這些還未成就的代禱事項禱告?神真的會垂聽嗎?
3. 我們禱告有時像搾橙汁或擠一條濕毛巾一樣,以為愈用力、愈迫切、愈付代價、愈努力、愈大聲,就愈有效,神就愈不能拒絕!禱告真的是這樣的嗎?
4. 主耶穌教導門徒主禱文之後,路加繼續耶穌有關禱告的教導,怎樣禱告才必蒙垂聽?



一、禱告天父必蒙垂聽的法門,十一 5-8

A. 比喻的內容

1. 耶穌的時代,遠遊的人,因中午太陽太猛的原故,常利用太陽下山之後的時間趕路,到達的時候通常都會很晚,而旅館又不流行,一般都是住在民居;猶太人的傳統教導要接待過路的客旅,晚飯總要留下一些食物,讓過路的客人能有東西可以吃。
2. 比喻中的人,半夜有客人到達,但家中卻沒有食物可以招待客人,所以他到鄰居朋友的家中,希望可以借三個餅。
3. 當時一般的住家都只有一間的房間,一家大小同睡一起,甚至在房間隔開的另一邊,住有家畜、動物,第七節告訴我們,這朋友極不願意起來把他所求的餅給他,覺得太麻煩:1)門已關;2)孩子已經睡了;3)起來拿餅一定把全家吵醒,甚至雞犬不寧。「我不能起來給你!」其實他並非不能,而是極不願意這樣做。
4. 可是這朋友最後還是起來照他的需要給他,為什麼?
a. 不是因為友情的緣故,
b. 而是因為求餅者「情詞迫切的直求」。


B. 比喻的重點

1. 上文是耶穌教導門徒禱告,重點是門徒應如何禱告,因此比喻的重點應該仍是門徒,門徒禱告應如比喻中求餅的人「情詞迫切的直求」,(參 Bock, D. L. Luke Volume 2: 9:51-24:53. Baker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ch.: Baker Books. 1996, p. 1060. ),從 11:6 的敍述語氣(Indicative mood)轉成 11:7 的假設語氣(Subjunctive mood),支持這是比喻的重點。若我們像求餅的人一樣,「情詞迫切的直求」,我們也能像他一樣,得到我們祈求的東西。


 2. 「情詞迫切的直求」中文七個字,原文只是一個字(ἀναίδεια),在新約聖經只在這裡出現一次,意思有二:1)堅持(Persistence)、恒切;雖然第九節有「不斷」祈求的時態帶來同一個意思,但這並不是這個字最主要的意思;2)主要的意思是「不怕羞恥、不害怕、勇敢地」(Shamelessly, boldly),是一個相當負面的字。

耶穌形容這個求餅的人態度是不怕羞恥、厚著臉皮、不怕別人取笑,大胆的求,這是我們禱告應有的心態。

3, 今天你有任何的需要,無論大小,都可以大胆地向神求。猶太人認識的神是高高在上、全能又全智的神,他的旨意通行天上,所以猶太人不敢向神祈求,禱告是膽怯、害怕與有所保留。我們今日對神的認識比不上猶太人的虔誠,對慈愛的天父認識不深,禱告很表面,好像很怕麻煩神,有事情自己去解決﹐解決不了的大事情,才去禱告;禱告不夠直接,不夠迫切,不夠無恥,不夠勇敢。

例子:「牧師我知道你很忙,不敢打攪你,除非出了大事,如死人、妻子出走了,兒子進了監獄等嚴重的問題,我們才需要你為我們禱告!」這是否你禱告的心態?只有我的太太,什麼事情都來找我幫忙:「車子打不動了,電腦上不了網,下午去瑪麗的家,怎樣走?拿一杯水給我吧!為什麼女兒最近沒有消息?求你為兒子找一個好的女朋友!」什麼事情,無論大小,都直求,情詞不一定是迫切,但直求卻是一點也不錯!我也是這樣向她直求:「請你關上門!今天吃什麼?請你把我忘記帶的道具帶來!」夫妻之間,沒有顧忌,不害羞此彼直求。我們向天上的父禱告的時候,是否也是這樣的心態?勇敢、不害怕、無羞恥的禱告是禱告必蒙垂聽的不二法門。


C. 比喻的暗示

比喻還有一個暗示,沒有明明的說,但在十一 5-8 我們「情詞迫切的直求」與十一 9-10「 神必垂聽的應許」之間,有一個暗示「從小至更大」的比較:鄰居在不願意的情況下答應他的請求(較小),我們慈愛的天父豈不更樂意答應我們的祈求(更大)?


耶穌教導我們禱告的重點是我們與天父的關係,當我們不害羞,不懼怕,迫切地向神直求,慈愛的天父一定會垂聽我們的祈求,這是下一段的應許。



二、禱告天父必蒙垂聽的應許,十一 9-10


A. 重複六次的應許


三對句子,重複兩次,共六對句子,重複強調同一個意思:求則得之!頭三對句子是命令式語態(Imperative mood):「祈求」、「尋找」、「叩門」;後三對句子是敍述語態(Indicative mood):「得著」、「尋見」、「開門」;前者是命令,後者是應許。注意命令與應許的相關結構:「你們(眾數)要不斷的祈求(命令),你們就必得著(應許,被動語態);那些不斷祈求的人(單數、分詞),就必得著(應許,主動語態),六次重複的是必蒙垂聽的應許,重點明顯是求則得之的保證。


B. 「不斷」的命令

三個命令是現在命令式,重點是「不斷的求」、「不斷的尋找」、「不斷的叩門」,把「禱告要繼續不斷」的意思擴充加強上文「情詞迫切的直求」的比喻。


C. 漸強的行動

三個動詞有加強行動的進度(Progression):祈求是用口去求,尋找有更主動去找的味道,叩門更是積極的動作。愈禱告愈積極,愈禱告愈參予,愈禱告愈有行動,愈禱告愈有負擔,這是禱告的結果。

愈禱告愈精神的例子…



這是帶有應許的命令,只有不斷的祈求,神必垂聽應允我們的禱告。你相信嗎?真的相信嗎?這麼清楚帶有應許的命令,還有懷疑的空間?事實上,我們對這應許有很多的保留,「情詞迫切不斷的直求」可以是妄求,妄求又怎麼會蒙神垂聽?

例子:為求一個香港小姐(Miss Hong Kong)為妻而「情詞迫切不斷的直求」,神會聽嗎?

我們「情詞迫切不斷的直求」,若果不合神的旨意,神會垂聽嗎?福遍教會為建堂禱告,建堂是神的心意嗎?我們需要知道神的心意之後才禱告嗎?「情詞迫切不斷的直求」的命令與「必蒙垂聽」的應許是否有條件性的?

其實禱告不在乎你說什麼,求什麼,因為禱告是基於我們是天父的兒女,這關係保證我們的禱告必蒙垂聽,耶穌以地上的父親與天上的父親比較來說明這道理。



三、禱告天父必蒙垂聽的保證,十一 11-13

A. 地上的父親與天上的父親比較

與上文十一 5-8 暗示的組織法一樣,用的是「從小至更大」的比較法:不好的地上父親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較小),明示我們慈愛的天父更會將最好的東西賜予他的兒女們(更大)。



B. 餅/石頭(形狀與顏色相若)、魚/蛇(蛇可能是水蛇或鰻魚,都是不潔淨的,看來好像是食物,其實是不能吃的東西)、蛋/蠍(猶太人吃的大部份是鳥蛋,形狀與顏色與有毒的蠍子相若),三對的東西,外面看來相若,但卻是似是而非,有天壤之別,當兒女向父親求的時候,做父親的絶對不會這樣對待兒女,作弄兒女,跟兒女開玩笑。

C. 地上的父親不會這樣作弄兒女,何況我們的天父?當我們向他祈求的時候,他豈不把聖靈給求他的人嗎?神賜聖靈給求他的人,有很不同的解釋,上下文,甚至在路加福音沒有任何明顯的提示,我們必需根據上下文解經的原則,從近的上下文跟蹤至更遠的上下文(Further context)去尋求指引,在路加的第二本著作,使徒行傳,有很清楚的描寫聖靈的工作,在五旬節聖靈降臨,眾人得著聖靈的能力,全本的使徒行傳其實是「聖靈行傳」,聖靈引導信徒行事。

禱告不是我們改變神,而是神藉禱告改變我們,禱告像一根繩子,在船靠岸的時候,將我們拉靠近岸,不是把岸拉上船。神賜下聖靈,目的是引導我們行在神的旨意中,當我們「情詞迫切不斷直求」的時候,求的不論是什麼,他必垂聽,因為天父給他的兒女聖靈,聖靈會引導我們甚至從妄求的禱告變為按神的心意的禱告。神沒有要求我們有先知之見,能知道神的旨意,他只要求我們大胆不斷的禱告祈求,在禱告的當中,聖靈引導我們進入神的旨意裡。

聖靈改變我的禱告之例子:

1. 多年來,我為教會的增長禱告,但聖靈改變我禱告的方向,現在我為教會的健康禱告。
2. 一直以來,我為同工的合一禱告,但聖靈改變我禱告的方向,現在我為自己禱告,求神讓我成為合一的人,我才是教會合一的困難。
3. 我為孩子的學業前途禱告,現在我為孩子的靈命禱告,他們願意跟隨主,愛神,這才是我最需要「情詞迫切不斷直求」的東西。
4. 我為媽媽的身體健康禱告,最近兩年,她的身體不好,現在我更多求神給她有屬天的平安禱告。


結論

三十天的禁食禱告已經完滿結束,但這才是剛剛開始新的里程,讓我們學習「情詞迫切不斷直求」的禱告,求聖靈引導我們禱告,改變我們禱告的方向,讓神的旨意行在天上,如同行在地上,祈求就必得著,這是神的應許。

我最近禱告蒙應允的一個見證:「為賺一百萬禱告」…


詩歌分享
"The Prayer" by Celine Dion and Andrea Bocelli from the movie, The Quest for Camelot



I pray you'll be our eyes,
and watch us where we go,
and help us to be wise
in times when we don't know.

Let this be our prayer
when we lose our way:

Lead us to a place,
Guide us with Your grace
To a place where we’ll be safe.

La luce che Tu dai (The light that You give us)
I pray we’ll find Your light
Nel cuore resterà (will stay in our hearts)
And hold it in our hearts
A ricordarci che (reminding us that…)
When stars go out each night
L’eterna stella sei (You are the everlasting star).

Nella mia preghiera (In my prayer).
Let this be our prayer
Quanta fede c’è (there's so much faith)
When shadows fill our day:

Lead us to a place,
Guide us with Your grace,
Give us faith so we’ll be safe.

Sognamo un mondo senza più violenza (We dream (of) a world without more violence)
Un mondo di giustizia e di speranza (A world of justice and of hope).
Ognuno dia la mano al suo vicino (Everyone give your hand to your neighbor),
Simbolo di pace e di fraternità (Symbol of peace and brotherhood)

La forza che ci dai (The strength You give us)
We ask that life be kind
È il desiderio che (is the wish that)
And watch us from above.
Ognuno trovi amore (everyone may find love)
We hope each soul will find
Intorno e dentro sè (around and within himself)
Another soul to love.

Let this be our prayer
(Let this be our prayer)
Just like every child
(Just like every child)
Needs to find a place:

Guide us with your grace
Give us faith so we’ll be safe.

E la fede che (And the faith that)
Hai acceso in noi (You have lit inside us)
Sento che ci salverà (I believe will save us).


討論問題

1. 神是否也會對我們「情詞迫切直求」的祈求說「不」呢?如此才能知道神是不應允我們的祈求?還是神要我們繼續不斷的祈求?如何分辨?什麼時候我們該停止對某件事的祈求呢?
2. 神既然知道我們的需要及請求,為什麼我們還需要向神祈求呢?
3. 聖經中有沒有什麼例子講到神順著人的意思,應允了人的祈求,反而沒有好的結果呢?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這是教會經過三十天禁食禱告之後的主日信息,在這三十天每天的禱告會中,聽見各小組的弟兄姊妹各種的重担,有身體有病的、家人身體有病的、工作上的困難、事奉上的困難,真的需要神的能力,從天上垂聽我們的呼求,使這些重担得以脫落,我希望從神的話語安慰鼓勵弟兄姊妹,相信我們在天上的父必定垂聽我們的禱告,路加福音第十一章緊接著主禱文有關禱告的比喻,是很合宜的經文,用來結束禁食,不單帶來總結,更帶來恒切禱告、不斷禱告的提醒。

2. 福遍教會的第一代與第二代明顯有不同的需要,同一段的經文,同一個中心思想,應有不同的應用點與角度。我們的第一代是移民,面對新的環境、新的文化,常有危機感,禱告時將需要帶到神的面前,情詞迫切的直求,困難不大,需要明白的是神的應許,他必充充足足的垂聽我們的禱告,而且是超過我們所想所求的。我們的第二代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他們自小有父母的照顧,危機感不大,禱告的動機不強,自身的需要也不多,情詞迫切的直求是不容易的,最好的角度是從經文中的對比入手:「比喻中的人厚顏無恥地半夜向鄰居求餅,尚且得應允」與「我們的天父必比地上的父親更會厚賜我們的請求,把最好的給我們」,第二代雖然什麼都有,但還未得到最好的,所以要學習進入禱告的生活,讓神把聖靈--最好的,賞給我們。

3. 11:5-13 是與11:1-4 主所教導的主禱文有直接的關係,「我們在天上的父」仍是這一段的重點主題,主禱文是向天上的父親祈求,而情詞迫切的禱告是因為對天父的信任,知道他必賜下將好的給他的兒女。禱告永遠是以神為中心,以神的旨意為重,以神的愛為信心的基礎。

11:1-4     主禱文
                   1. 我們天上的父
                   2. 禱告應以神為中心,願神的名被尊為高、願神的國降臨、願神的旨意成就
                   3. 不要為明日担憂,只需要為明日的需要祈求,為眾人和好祈求,為屬靈的需要祈求
11:5-8     情詞迫切直求的比喻
11:9-10   強調六次這種禱告,神必定垂聽
11:11-13 因為神是我們慈愛的天父,他比一個地上的父親,更願意答應我們的請求,他更要將聖靈賜給我們。

4. 11:9-10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文法與結構上有強烈強調的意思。

5. 耶穌的比喻用明示的「比較」(Comparison)的組織法:比較求餅的人不要臉的直求與我們禱告的應有的態度;和一個暗示「從小到更大」(from lesser to greater)的比較組織法:不願意的鄰居與天父的比較。而下一段地上的父親與天上的父親又是一個「從小到更大」的比較組織法。這三個組織法成為這段經文的主幹。

6.  第十三節的聖靈有很大的解釋空間,最好是根據上下文來決定,從近至遠,先從這節的上下文,路加福音的上下文,再到使徒行傳的同作者的上下文,根據使徒行傳的解作聖靈的引導可能是最靠近的作者原意。

7. 實物教材:用一條濕毛巾用力的擠出水來,比喻錯誤的禱告態度,以為靠力氣,如禁食、大聲,長時間的禱告,就可以從神擠出禱告蒙垂聽的結果。有效的實物教材,勝過一萬個字。

8. 我第一次講這一段經文是一九九三年在休士頓中國教會事奉的時候,題目是「求則得之」,同一篇的信息有機會在二零零一年時在雅靈頓華人教會的禱告主日分享, 但這一次的情況與十八年前不同,第一、這是第五個一連串有關禱告的講道,不是單一的講章,前面已經講過有關禱告的信息包括:1)詩篇四十篇:「向神呼求」;2)主禱文(一):「我們在天上的父」;3)主禱文(二):「明日之糧」;4)禁食禱告。第二、我們剛剛結束三十日禁食禱告與三十日禱告會,弟兄姊妹同心為了不少的事情禱告,我相信他們需要鼓勵,相信天父的美好,讓我們更恒切的情詞迫切地禱求。

9. 以下是這一篇信息用過的參考書籍:

Bock, D. L. Luke Volume 2: 9:51-24:53. Baker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ch.: Baker Books. 1996.
Blight, R. C. An Exegetical Summary of Luke 1-11 (2nd ed.). Dallas, TX: SIL International. 2008.
Nolland, J. Vol. 35B: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Luke 9:21-18:34.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Dallas: Word, Incorporated. 2002.
Piper, J. Sermons from John Piper (1990-1999): "Prevailing Prayer for the Spirit's Power". Minneapolis, MN: Desiring God, 2007.
Hughes, R. K. Luke : That you may know the truth. Preaching the Word. Wheaton, Ill.: Crossway Books. 1998.

10. 講道之後的一些感想與回應:

a. 這是一篇要常常講的道,因為必蒙垂聽的應許是每一個信徒需要記得的。教會要學習「情詞迫切不斷的直求」之禱告,弟兄姊妹很需要這樣的提醒。
b. 這篇信息很需要一個禱告蒙垂聽的有力見證作為結束,而且這見證必需是要最近發生的,不能是陳年老貨,正如耶穌一樣,他禱告的教導是與他的禱告生活分不開的,會眾需要知道這些禱告的教導是否真的在講者的身上有果效。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