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14, 2014

面對使命的勇氣,弗 3:1-13

面對使命的勇氣
以弗所書三章一至十三節
《教會以弗所書系列》
第二講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4.04.013
粵語堂
英語堂



引言

1. 我從小在教會中長大,從兩歲開始至十九歲生活在一個基督徒圏子的世界,讀的學校是基督教的學校,每週有三次的早會,朋友都是基督徒,週末與空餘的時間都往教會跑,吃的是教會飯,喝的是教會的水,做基督徒並不難,認同教會的使命,傳福音,使萬民作主的門徒,並不十分艱難,最底限度在日常生活的圏子說說並不難。

當我剛來到休士頓讀書的時候,我並不認識任何的基督徒,我開始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雖然我並沒有遭遇任何的逼迫,在美國做基督徒仍然是自由的,但我開始感覺做基督徒不再是一件酷的事,傳福音、做主的門徒之使命不再是自然與理所當然的事。

我的室友半夜邀請我去看黃色電影,當我說不去的時候需要很大的勇氣;當我主日要上教會的時候,我的朋友覺得我很煩,禮拜日早上去踢球是最好的時間,為什麽要上教會去?我必需作出自已的選擇,不再是大家的選擇。我發覺我需要對我的信仰有足夠的堅信,才能做個基督徒,向室友傳揚福音更不是很容易的事,更需要對福音堅信、更需要勇氣,才能遵行使命。

2. 我相信你可能也有同樣的經歷,今天美國的社會已經進入後基督教的時代,基督教的信仰不再是主流的文化,四十年前,美國的商店星期日是不營業的,主日什麽都關門,好讓人上教會,慢慢商店在主日下午開始営業,電影院也開放了,從下午兩點開門,到一點、十二點,現在主日全天都開門,基督徒的人數減少,基督教不再是主流文化,甚至是受排斥,被人覺得奇怪的信仰。

在你上班的公司,可能做基督徒是會受人白眼的,反對同性婚姻會受人攻擊的,傳福音更不用說,開口的机會都沒有,別人會笑你,「現在是什麽時候!廿一世紀還有人像你信耶穌?」現在做基督徒需要勇氣!站起來,抵抗潮流文化的衝擊,對教會的使命仍然堅信,是極不容易的事。

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在過去五十年,在中國大陸的信徒,面臨的比我們更難的社會環境,在一個無神論的國家做基督徒更需要勇氣,傳福音甚至有生命的危險。

例子:西安一位在大學信主的姊妹,面對父母親戚的反對與逼迫,在工作、婚姻上堅持福音的真實,是極不容易的事,需要堅信與勇氣。

3. 主耶穌是反潮流的人,約翰斯托得寫的一本書,《獨排眾議的基督》(Jesus The Controversialist),耶穌在敵對的勢力之下,勇敢地忠於祂的使命,完成神的救贖大計︳他面對神託付的使命的勇氣從何需來?

4. 保羅與初期教會的基督徒,同樣生活在一個敵對基督教信仰的社會中,主後四十年,耶穌升天之後,基督徒只佔人口的比例百分之零點零零一,但他們的堅信給他們勇氣去面對獅子、火柱、甚至死亡,但他們卻於所託,將福音傳遍普天下. 他們的堅信與勇氣從何而來?

初期的教會非常的弱小,沒有宏偉的教堂,大部分在家中聚會,信徒大部分都是貧苦低下階層的人,沒有受人尊敬的社會地位,羅馬的社會風氣敗壞,同性戀流行,政權霸道,信徒廣泛受逼迫,信耶穌被視為異教,隨時有生命的危險,猶太人熟讀聖經,卻帶頭主領對基督徒的逼害,對教會毫不客氣打壓,但信徒卻冒死完成大使命,他們的信心從何而來?




一、堅信與信仰勇氣從神的啓示而來

1. 我們在研讀教會生活的主題,這幾個主日,我們一同研讀以弗所書有關教會的教導,今天是第二講,是有關教會使命的真理,經文是第三章一至十三節,這雖然是很長的一段經文,但原文只有兩個句子,1)1-7節;2)8-13。整段是一個大括弧,解釋保羅從神領受把福音傳給外邦人的使命。和合本第一節的翻譯,加上了第十四節的主動詞:「替你們祈禱」,原文是沒有的,第一節變成只有主詞:「我保羅、為你們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穌被囚的」,跟著第二至十三節就解釋這主詞的含義。


2. 保羅為了傳福音給外邦人而作了堦階下囚,他面對人生的召命俱有大無畏的勇氣,不怕任何的困難,這勇氣與信心從何而來?

3. 這勇氣第一、是從神的啓示而來!

「啓示」、名詞在第四節出現,動詞在第五節出現,同一個字重複兩次,是神專用的字,意思是把神隠藏的事揭開(unveil)的意思,正如古時新婚之夜,新郎將新娘的面紗揭開,第一次看見自己的妻子之樣貌一樣。

與這裡說的「奧秘」(Mystery)為同義詞,這奧秘是神的祕密,在以前的世代沒有叫人知道(5),現在才啓示(揭開)讓人知道,這「啓示」是奧秘的顯示(mystery revealed)。


4. 第六節告訴我們這奧秘是什麼,這奧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裡,藉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這奧秘在以前舊約的世代,沒有叫人知道,現在藉保羅讓世人知道,這就是耶穌基督的福音。


福音是在基督裡人與神和好。
福音是在基督裡人與人和好,拆毀人與人中間的牆。
福音是教會的使命,福遍萬民。

5. 中文翻得很好,原文用三個類似的字形容外邦人得福音的結果,中文用三句類似的句子:

「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

這是神的啓示,這是顯給保羅的「奧秘」,這是神交託教會的使命。保羅對這使命的信心與勇氣是源於他相信這是神給他的啓示,他深深相信福音是從神而來,是神的奧秘,現在顯給世人知道。

6. 第七節:「我作了這福音的執事,是照神的恩賜,這恩賜是照他運行的大能賜給我的。」保羅成了這奧秘的執事,這使命是從神啓示而來的,他做了神賜恩給外邦人的行政主任(administrator of God's grace to the Gentiles)。

保羅知道他所做的是神要他做的,試問我們有多少人每日上班時候,深信這是神託付你的工作?是神的恩典給你的人生使命?

7. 今天不知道我們當中有多少人知道神託付給福遍教會的使命是什麼?在週刋的封面上,有福遍教會的使命宣言:「追隨神的心意,培育效法基督的群體,福遍萬民!」這宣言包括的三點:

1)追隨神的心意
2)培育效法基督的群體
3)福遍萬民

三點都是從聖經的啓示而來,是神吩咐教會的使命,我們對這使命有多少的認同感?面對使命有多少的信心?在困難的時候,能有多少的勇氣去完成這使命?

面對教會的使命,若要有信心與勇氣,我們必需要確信這是從神的啓示而來。

8. 例子:六年多前,我帶領兩對夫婦在中國開紿了第一個父母營,向國內一些傳道人的父母傳福音,這些年輕的傳道人,大學畢業後蒙神呼召,奉獻作傳道的工作,他們的父母大部分還未信主,不單只反對,而且給他們很大的壓力,他們面對神交託的使命,需要極大的勇氣與信心,首先他們必需相信這使命是從神而來,是神的心意,是神的呼召,不然他們沒法走下去。

與我同行的一對夫婦,他們在第一次的父母營中,也領受了從神而來的異象,在過去六年多的日子,我們在各地舉辦了廿一個父母營,他們每年都參加,不單只自已支付所有的費用,更大量的支持這些傳道人的需要,為他們禱告,帶領他們的父母信主,向父母傳福音是不容易的事,他們帶著疑惑的心、敵對的態度,立意要反對兒女做傳道人,這對夫妻面對傳福音的使命,充滿勇氣、忍耐,不灰心,結果帶領不少的父母信耶穌,並使父母與兒女和好,這是面對福音的使命,充滿信心勇氣的好例証,原因是他們相信這是神的心意,是聖經的吩咐,是神的話。

9. 今天我們生活在後現代主義的社會,是一個沒有絕對真理的世代,你信你的,我信我的,沒有權威、沒有客觀的啓示,啓示是個人的領受,所以我們缺乏對任何使命的勇氣與堅信,在困難的時候,就很容易改變使命。若我們能確認從神而來的啓示,這啓示並不是出於人意,也不是相對的真理,因人而異,而是從神而來的吩咐,我們就能有信心與勇氣去面對一切的困難。



二、面對使命的勇從神的任命而來


1. 第八節,保羅領受從神而來的託付,他感覺神的呼召,要他把這福音傳給外邦人,保羅不單只找到了這顆無價的珍珠,當他領受之後,他願意去傳揚這無價的珍珠!

2. 這從神而來的呼召,保羅認為這是神的恩典,是神賜給他的禮物,很容易我們認為事奉或傳福音是我們為神做事,甚至認為是為牧師做事,是給牧師面子,但保羅卻認為事奉神是神賜的一件禮物,是神的恩典我們才能事奉。

3. 保羅認為他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一切都是神的恩典,我也要同樣的感覺,我不是聰明的人、也不是有許多恩賜的人、也不是聖潔的人、更不是最屬靈的人,但神卻呼召我,賜恩給我,把傳福音的使命交託給我。

這呼召也是給你的,沒有聖職人員與平信徒的分別,福音的使命是給每一個跟隨耶穌的人,基督教的信仰不是因行為稱義,但卻是一個行動的信仰,當我們領受神的福音的時候,同時也是我們該行動的時候,把神的恩典出去。

4. 請特別注意第十節,「為要」顯示目的,神將這傳福音的使命託他給我們,把使命交給教會的目的是「要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10)在以弗所書,「天上執政的、掌權的」是指天上敵對邪惡的勢力(Evil power),不是指好的天使或靈界的天軍,神把這福音的使命交託給教會,目的是要藉著教會使敵對的魔鬼與邪靈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神必得勝,祂仍掌權,祂的智慧無法測度,所以就算在患難中,我們仍可以滿有信心與勇氣,面對神所託付的使命可以放胆無懼。

5. 保羅要以弗所的信徒放胆無懼,不要以他的患難喪胆,保羅面對福音的使命,滿有信心與勇氣,甚至以患難為榮耀的記號(the badge of honor),因為他知道,神託付的使命必定成全,神要藉著教會使敵對的得知神無限的智慧。


6. 這豈不是歷史上的情況嗎?

7. 初期的教會,在主後四十年,耶穌升天不久的時候,信徒人數不到一千人,佔當時的人口不到零點零零一的百分比,在極大的逼迫之下,三百年之內,信徒人數增長至三千三百萬,佔人口的比例達百分之五十六以上,神藉著教會使反對的、執政的、掌權的得知神百般的智慧,教會的使命必定成全,我們可以放胆無懼,面對神所託付的使命,充滿信心與勇氣。


8. 近代中國教會史,一八零七年,第一位來華的宣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來到澳門,三十六年之後,一八四三年,中國只有六位的信徒(參 Asia Harvest),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之下,把福音傳入中國,三十多年來,成果只有這麼一點點,微不足道,一九四九年,一百年之後,中國的信徒達七十五萬,十多萬倍的增長,六十年之後,在無神論的政權之下,中間經歷文化革命,所有的教會被關閉,基督徒受逼害,但教會卻倍增,二零零七年保守的估計,信徒人數達四千萬,官方的數字稱有一億三千萬,這是五十倍至一百倍的增長,福音的使命,在敵對的環境之下,得以展開,我們可以放胆無懼,以患難為榮耀,神交託給教會的使命必定成就。

9. 我們的信心與勇氣是來自神的啓示與託付,在這後基督教後現代主義的社會,面對福音的使命可以放胆無懼。




三、教會的能力從教會的合一而來


1. 保羅對外邦人的福音之關心好像對我們己經過時了,現在沒有這個問題,甚至教會現在以外邦人為主,猶太人的信徒少之又少,但福音的能力卻沒有過時,神的福音改變一切,要使各方各族的人都在主內合而為一,拆毀人與人中間的牆,使罪人與神和好,人與人和好,這是福音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2. 神向保羅的啓示是要使外邦人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在基督裡我們同為一體,這是福音的真義。

3. 今天的教會缺乏能力與勇氣,在社會中缺乏影響力,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教會中的分爭、四分五裂的情況,對社會的問題不聞不問,我們因為語言、文化、種族、神學思想、個性、喜好、種種的原因分爭分党,這是教會失去力量、失去勇氣的原因。

當我們合一的時候,我們就有力量,合一的時候,教會就有勇氣與能力面對教會的使命,完成神的託付。


結論

面對神所託付福音的使命,我們的勇氣從何而來?

1. 從清楚知道這是使命是從聖經--神的啓示而來;
2. 從領受這福音的使命是神的託付而來;
3. 從教會的合一使命而來。




討論問題

1.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這是我第三、第四篇從以弗所書第三章一至十三節寫的講章,每一篇都不同注重點,解經都一樣,但講章可以完全不同,因為應用的角度與會眾的改變,也因為我的屬靈生命也改變。

2. 我有感覺這篇講章可以再改一下,成為挑戰會眾領受福音使命的講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