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15, 2024

石心變肉心,《以西結書四》結 36:22-32

石心變肉心

以西結書三十六章二十二節至三十二節
《以西結書四》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4.12.15


引言


有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多年養成的作風、性情、習慣,很難改變過來的意思。英文也有同樣的說法,豹無法改變他的斑點(A lepard can not change its spots.)不是他不想改變,而是怎樣改也改不了。


人的心是有基本上的缺陷,無法修復。耶利米說:人蔘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認頭呢?(耶利米書17章九節),誰能知道、誰能看透(yada)人的心呢?說明了人間的受苦、悲傷、不義和邪惡的根由,是因為人的心,壞到極處,像是受到致命病毒的感染,無法改變,想去做應該做的事,卻做不到,不願意做不對的事,卻沒有能力不去做,是不是這樣?

你是否嘗試過,很想每天早上都起來親近神,靈修禱告,卻從來都做不到,或者做了一段時間,就維持不下去?或者你很想不被金錢所捆綁,卻整天到晚都逃不了金錢的困惑,為了錢整天爭吵?

世上的宗教都勸人為善,告訴我們善惡的標準,要我們做這個、不要做那個,卻沒有一個宗教能改變人的心,使人有能力去行善,有能力不行惡,有哪一個宗教行?沒有!

舊約神的子民以色列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實例:

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經歷神偉大的拯救。在西拉山,以色列人得神的律法,告訴他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去做,有神用指頭寫在石板上的十誡,與神有約。

摩西吩咐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之後,以色列六個支派要對着基利心山,將祝福的話陳明:若遵守神的律法,就必蒙福。另外六個支派,對着以巴路山,將咒詛陳明,照着律法書上一切所寫的,宣告咒詛的話(申命記11章29節,約書亞記八章33至34節)。


該做的與不該做的,都說得很清楚,祝福或咒詛的選擇,道理都很容易明白,但是以色列人從來都沒有能力遵守神的律法,他們偏離了祝福,落在咒詛之中, 士師時代,以色列人不斷地犯罪,蒙神拯救,又回去犯罪,不斷地重複,不是他們不想去做,是他們做不到。王國的時代,掃羅、大衛、所羅門,一半是壞的皇帝,意思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北國共208年, 20位皇帝都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沒有一個例外。南國, 344年中,也是20位皇帝,三分之二,共12個皇帝都是拜偶像、行惡的,最後南北國都滅亡了。不是不知道律法的標準,而是做不到。

人明白道理很容易,但做出正確的選擇並不容易,活出來更是難上加難。

我們該怎麼辦?改變是否沒有希望?人是否沒法改變?

今天我們的經文是以西結書36章24節至32節,是描寫神奇妙救贖的計劃,以西結是祭司出生,非常熟悉明白神的律例典章,但人卻做不到,以色列人在巴比倫被擄,以西結作他們的先知,以色列人的靈性完全破產,想做的做不出來,令神的名被褻瀆、被沾污,神的榮耀離開了他們,但這段經文告訴我們,神必行動,要使他的大名顯為聖。

36章22節:我必行這些事,「我必」在這段經文中出現17次,神必將他們的石心變為肉心,這段經文是舊約先知書之中,描寫神救贖計劃最有系統、最詳細的描寫。

我想分享兩點:

一、漸漸變硬的心失去功能與反應

二、更新復興的心帶來改變與祝福



一、漸漸變硬的心失去功能與反應

心在聖經是指人的思考、判斷、承諾、感覺、反思、作決定的功能,石心是指沒有生氣、對神毫無反應的狀態,石心不是在一夜之間變硬的,他是逐漸萎縮,直到我們發現自己的心像花崗岩石一樣冰冷。


石心在以西結書的用法,包括三方面的表現:

第一、鋼硬,二章四節,三章七節,不會感到羞恥的心,面皮很厚,撒謊面不紅,犯罪面不改容,你摸一摸你的心,是否很硬?犯罪的時候,一點羞恥都沒有,這是鋼硬的石心之表現。

第二、六章九節,石心是一個被破門而入、被踐踏、受破壞的心,英文聖經ESV翻譯為 Whoring Heart,嫖娼的心,找妓女的心,心被淫亂攻進來,受破壞,迷戀神厭惡的事(11章21節),被偶像佔據(14章三至七節)。原來可能是柔軟的心,對神有反應、願意順服的心,現在的心被情慾、私欲,與各種的偶像衝進來,佔據你的心,破壞你的心,使你偏行己路,卻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像迷途的羊,在荒山野嶺中失落,卻不以為意,沒有覺得有什麼問題。

心失去了功能,像肝硬化一樣失去肝的功能,使你對神沒有反應、沒有感動,另一個說法是心靈沉睡,睡着了,沒有任何反應。打鼓卻不跳舞、彈琴卻不唱歌。沒有行動,像沉睡的人一樣。你是否這樣?心很硬,沒有反應,卻不覺得難過。

第三、以西結說石心是心裏高傲(28章二節至17節),居心自比神,意思是目中無神,我就是神,自以為自己美麗而心中高傲,目中也沒有人。不能接受批評,接受責備,所有的警戒、勸勉都反彈回來,心硬如銅牆鐵壁,一切責備都像回力球一樣打在牆上進不去,所有都反彈回來。我見過不少這樣的人,包括不少的牧師,認為我是神的僕人,我沒有錯,沒有人能說我或批評我。自以為是一切忠告都不聽,聖靈的感動,滴水不入,這種石心非常可怕,不可能有悔改的機會。

那怎麼辦?


二、更新復興的心帶來改變與祝福

更新復興的心帶來改變,這是神的工作, 25至28節,描寫神四個主動的動作:我必。

第一、25節,神必用清水潔淨我們的污穢,我們的心被偶像所佔據,被w罪衝進來,心受傷破,神首先潔淨我們的罪惡,趕走一切的偶像,對我們來說,這可能是很不容易的事,神用被擄到巴比倫去清除以色列人一切拜偶像的事,當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之後,以色列人不再敬拜偶像,就將神為我們的心開刀,把毒瘤除掉一樣,可能是很痛苦的事,這是神要復興我們更新我們的心帶來的第一個改變。


第二、26節。神要把新心賜下,除掉石心,賜下肉心,將新靈、我的靈、神的靈放在我們裏面,使我們活過來,新心與新靈在這裏是同義詞。這是神驚人的作為,要從我們裏面更新我們,改變我們,沒有其他的宗教是從裏面改變人的心,使人能有能力去做好,產生意願去遵行神的話。這是換心的手術,從裏面重生(regeneration),從裏面改變,這是福音的好消息,耶穌降世,為我們受死與復活,叫信的人得生命,從裏面改變,有神的靈內住,過新的生活新的生命。


第四、願意而且有能力順服遵行神的道,你們必謹守遵行神的律法,哥林多後書說:律法要寫在我們的心板上,「心板」就是肉心的意思,得見神的榮耀,如同鏡子返照,榮上力榮,在我們的身上彰顯了神的榮美(林後書三章六節)。

例一:信主之後,煙的味道改變了,從此不再抽煙。

例二:信主之後,有能力勝過性的誘惑,不再犯淫亂的罪。

例三:

時光退回到我6歲那年,已記不清那是怎樣的一個季節,只記得那天,媽媽將家裡的燈泡從燈頭上擰下來狠狠地摔在地上,破摔的聲音伴隨著嚇得發顫的心,接下來,隨著媽媽摔門而去的腳步,大我兩歲的姐姐哭喊著追了出去,而我就像一個局外人,站在原地呆望著這一切……姐姐追得摔倒了,趴在地上嗚嗚哭,媽媽卻連頭都沒有回地快步離開了,那一刻,我的心裡充滿了對她的厭惡,甚至是恨……也在那一刻,我的心開始變成了石心。

接下來的日子,由於父親身體不好,他就帶著我和姐姐一起住進了爺爺奶奶家。那年他們66歲,憑空地多添了兩個幼小的孩子。由於姐姐長得比較像父親,而且她性格很內向,逆來順受,討長輩們的喜歡,而我因為長得像媽媽,又很有個性,經常有自己的理由,就不得老人的喜歡。讓人欣慰的是,家裡備受尊重的二叔卻偏偏疼愛我,對我的影響也特別大。

父母的離異,在當時那個年代是鄰居茶餘飯後的話談,同學間的笑柄。每當同學取笑我和姐姐,姐姐通常是跑到角落裡去哭,我卻會跑上去和同學理論,甚至扭打。那時,我特想保護姐姐,不想她受委屈。久而久之,我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堅硬。那時,我學習很好,成績數一數二,而在評三好學生的時候,卻因為我經常和同學打架,總是被取消資格,但我不以為然。

那樣看似堅強的我,也有軟弱到堅持不下去的時候。記得那是小學三年級的一個暑假,那天因為不被理解,和奶奶理論,當時奶奶說了特別傷害我的話,我突然萌生了自殺的念頭。那天中午,趁家裡沒人,我拿了父親的安眠藥,大半瓶有30多片,毫不猶豫一口氣全部吞下了,之後就沉沉地睡去了。誰知睡了大概3個多小時,竟然自己醒過來了,沒留下任何的後遺症,只記得鼻子裡有微微的焦糊味兒。

有了這樣的經歷以後,我就再也沒有任何輕生的念頭了。不開心時,我喜歡和姐姐跑去附近的一片小樹林裡,在那裡大自然的美好給我快樂;晚上,就喜歡抬頭數天上的星星,記得有一天,一個意念在裡面告訴我:「離月亮最近、最亮的那顆星是我」,這句話就像是一個盼望,一直陪伴著我,讓我不再感覺孤單和無助。

轉眼讀初中了,畢業典禮的那天,媽媽來學校看我,雖然中間她也曾來奶奶家看我們,但我和姐姐都避而不見。那天,當她出現在我面前,我就像見了魔鬼一樣,撒腿就跑。當時學校離二叔的單位相隔三條街,我一口氣跑去,撲進叔叔的懷裡就大哭起來,叔叔安慰了我好久。

若幹年後,在一個母親節,我在日記寫下心裡話:「一個偉大的母親,即使丈夫去世了,也會含辛茹苦地撫養自己的孩子,這樣的母親必會被兒女所敬佩。尚且我的父親還活著,只是身體不好,你就對我們不管不顧,我真的不能原諒。」一直以來,當外人問到我的父母,我都會很快地說「我母親已經不在世了」。

我18歲那年,生日當天,父親去世了,我竟然掉不下一滴眼淚。媽媽那天也來了,當她抱著我和姐姐哭的時候,姐姐和她一起哭,我卻狠心地說,「在我和姐姐最需要你的時候,你不在我們身邊,現在我們長大了,我們也不需要你」。記得當時,她狠狠地給了我一個耳光,但也沒有打出我的眼淚。

但認識神以後,我卻會經常流淚,那是心不斷被柔軟的淚,好像把之前那麼多年流不出的眼淚都彌補了。

2013年9月份,在一次聚會中,看了一位臺灣60多歲老姊妹拍的MV,主題曲就是《這一生最美的祝福》,記得當時我哭得稀裡嘩啦,後來就開始斷斷續續地找教會,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先後找了不下五間聚會場所,都沒有找到委身感。直到2014年9月,終於在一間教會找到了回家的感覺。之後就跟著教會的安排,參加慕道班、學道班,2015年的復活節,報名參加受洗,正式歸入到主耶穌的名下,感謝天父!

當年12月的一個晚上,天父突然感動我,讓我發現自己:「我也是有媽媽的人啊,我為什麼不能認她呢?為什麼要說她不在了呢?」當這些感動在我裡面,我哭得淚如雨下。我卻沒有付諸行動,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2016年1月的一天,探訪組一個姊妹突然跟我說「你要和你媽媽恢復關係。」我心動了,但還是沒有馬上行動。到了3月,天父再次感動我,於是,我就聯係了表姐,讓她幫忙找我媽媽。我沒有讓自己的姐姐找,因為姐姐不但不會去找,還會埋怨我。

到了8月11日,表姐把媽媽的住址、電話都給了我,當時心裡的滋味說不清楚,很複雜、很矛盾、又猶豫。記得我當天鼓起勇氣把電話撥通的時候,對方話筒傳來「你所撥打的電話已關機」,當時竟然很釋然。12日中午,我再次撥通了媽媽的電話,當話筒被拿起,媽媽的聲音在對面響起的時候,我只輕輕地喊了一聲「媽」,就已經泣不成聲了。

媽媽在那一頭先是沉默了一下,也嗚嗚地哭了起來。我們彼此對著話筒足足哭了有半個多小時,我們斷斷續續地邊哭邊聊彼此的近況。在那一刻,突然感覺我和她就像面對面,沒有絲毫的距離感,沒有任何的生疏感,就感覺好親切,好想擁抱她……就在那一刻,天父就將我的石心完全變回了肉心,天父醫治了我,恢復了我。感謝天父!

次日清晨,當我還在半夢半醒之間,天父親自對我說,「從今天開始,你再也不是孤兒了,在天上,你有我這位父親;在地上,有你的生身母親。」我在淚流滿面中睜開了眼睛。當我打開臥室的門,來到客廳,天父給了我一幅從沒見過的美麗的景象。

當天中午,我手機處於鎖屏狀態,但當我後來打開手機點開微信的時候,我看見三分鐘前,我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了一個「愛」字,只有單單的一個「愛」字,但實際上我並沒有發,因為之前一直和室友在聊天。當我發現時,我當時的感覺竟是「會不會讓別人以為我怪怪Z的,發了一個單單的愛字」,就毫不猶豫地把它刪掉了,現在想想很後悔,這何嘗不是天父的應許呢?同時也是天父給我的使命呢?

手機上的字雖然刪掉了,但它卻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裡,接受天父的應許和使命,願意用生命去實踐、去見証祂的愛,哈利路亞!

真正饒恕要過程 不斷操練

媽媽1995年就信主了,她信主之後就一直在為我和姐姐,還有其他的親人禱告。媽媽跟天父的關係很好,很有傳福音的恩賜。然而,最近在學習一個心靈創傷與關懷的課程時,領悟到「從原諒到和好,只是一個開始,真正的饒恕體現在和好後的關係中,是否能夠完全的接納對方,包括接納對方在罪性中的醜陋。」

這樣說,是因為在與媽媽和好後,記得一次在與她聊天時提到了爺爺和奶奶,結果媽媽滿腹的抱怨,說了爺爺奶奶很多難聽的話,我當時就不高興了,也反駁了她,甚至又有些厭惡她,記得那次是我主動掛掉了電話。但在這過程中,聖靈卻提醒我「我有沒有真正地饒恕媽媽?」

接下來的日子裡,天父操練我,每次和媽媽聊天,當她與我聊信仰,卻不完全符合真理,並說話瑣碎時,我從原來的不耐煩變成能慢慢地接受了,並能用一顆柔軟的心去愛她,我知道,這是天父的恩典,是聖靈的能力。

今天,若你也曾有與我相似的經歷,我為你禱告,求主耶穌幫助你看到天父上帝所做的,明白祂在你生命中的計劃和旨意,祂愛你並在乎你,祂就在你的生命中,來,與祂相遇!

傅海英,〈35年石心被主變回了肉心〉,《號角月報》美西南版,5月26日,2021。https://hm.cchcla.org/2021/05/26/35%E5%B9%B4%E7%9F%B3%E5%BF%83%E8%A2%AB%E4%B8%BB%E8%AE%8A%E5%9B%9E%E4%BA%86%E8%82%89%E5%BF%83/.


第四、更新復興的心帶來改變之四。


更新復興的心帶來的改變: 28節,你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們的上帝,神渴望與我們建立關係,基督教的信仰不是做什麼與不做什麼的清單,而是於神的個人性關係,我們透過遵行神的誡命顯明我們是屬於神的子民,神住在我們中間,給力量我們去過聖潔的生命,成為我們的神。

這種神人的關係要成為外邦人的光,顯明神的榮耀。


更新復興的心帶來的祝福, 29至30節。神要除去一切的污穢與咒詛,使五穀豐登,舊約的五穀是小麥、大麥、葡萄、無花果、與橄欖,象徵着豐收與神的賜福。

不再有饑荒,沒有缺乏與空虛,這肉心,對神有反應,有回應有行動、以前犯罪卻不以為然,是剛硬的心,現在柔軟的肉心,會厭惡自己過去的惡行。


結論

人如何改變?靠自己的努力,我們冇力自救,改變不了使我們認為人是改變不了的,就是這樣、沒有辦法,但神要救屬我們,要我們成為聖潔,你是可以在基督裏改變的,你願意嗎?



討論問題

1. 什麼是石心?你有心漸漸變硬的情況嗎?請分享。

2. 什麼是復興的肉心?更新的心將會有什麼改變與祝福?

3. 如何將石心變肉心?




Sunday, December 8, 2024

清除偶像 顯神榮耀,《以西結書二》結 8-11

清除偶像 顯神榮耀

以西結書八章至十一章
《以西結書二》

林永人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4.12.01

梨城分堂
國語堂直播


引言

聖經最令人震驚、最令人傷心難過的事,是記載在以西結書十章至十一章,神的榮耀離開以色列人。曾經是神揀選的子民,與神同行一千年,現在神確離開了他們!可悲、可惜、令人難過,是不可思議的事卻發生了。 


這驚人的圖畫,描寫先知以西結在異象中,被神從巴比倫帶回到耶路撒冷,看見神的寶座在穹蒼之中,由天而降。10:1 我觀看,見基路伯頭上的穹蒼之中,顯出藍寶石的形狀,彷彿寶座的形像。


然後看見神的榮耀,如同雲彩,充滿了聖殿的內院,雲彩是代表神榮耀的彰顯,代表了神的同在,榮耀充滿在內院,在至聖所,神在哪裏,先知可以感受得到可以看得見。 

猶太人稱這肉眼可見,神與同住的榮耀為「舍金納的榮耀」(Shekinah glory)、是希伯來文給神住在地上與人同在所起的名字。 「舍金納」這個詞實際上並沒有出現在聖經中,但在希伯來語裏,它能的意思是「祂居住」(he caused to dwell),用來指耶和華在地上與人同在。

一個神可見的榮耀與人同住的例子,是在出埃及記,白天的雲柱和夜間的火柱,引導以色列人在出埃及後穿越曠野(出埃及記十三20~22)。神的同在,肉眼可見。


所羅門建殿,就有火从天上降下来,烧尽燔祭和别的祭。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殿;代下 7:1。自此之後,神的榮耀住在至聖所、約櫃施恩座兩個基路伯之上,神住在祂的子民之中,聖殿成為以色列人生活與信仰的中心。


現在神的榮耀從聖殿的門檻出去(10:18),升到了從天而降的寶座上,四個活物即四個基路伯以上,停耶和華殿的東門口(10:18),好像是依依不捨。


這是耶穌時代第二聖殿的模型,聖殿的門向東,對著耶路撒冷的東門不遠,神的榮耀從內院出去聖殿的門檻出去,停在東門口依依不捨,然後從城中上升,

停在城東的橄欖山上(11:23),最後離去上升,回到天上。


這是現在耶路撒冷的東門,又稱為「金門」,猶太人相信神的同在同住(שכינה,Shekhinah),在這裡離開,將來也是透過這扇門顯現,當彌賽亞來臨時將再次顯現(以西結書44:1-3),1541年,奧斯曼帝國蘇萊曼大帝封閉了金門以防止彌賽亞進入。穆斯林也在門前建造了一個墓地,讓彌賽亞的先鋒無法通過。

神的榮耀離開耶路撒冷是令人震驚的事。

曾經是神從埃及拯救出來,經歷神的大能,與神立約的子民,神的榮耀住在耶路撒冷,猶太人相信耶路撒冷是大君王的城,居高華美,為全地所喜悅。 神在其中﹐耶路撒冷顯為避難所。(詩48:2-3)是不倒的城,結 11:3說:猶大認為「這城是鍋,我們是肉。」,永遠受保護,永遠安全,因為神住在其中,現在神離開了,耶路撒冷倒下來,聖殿被毁,猶大被擄到巴比倫。怎麼可能?

就如:幼年所娶的妻,結婚幾十年,生兒育女,甚至兒孫滿堂,現在被丈夫離棄,正如賽 54:6形容以色列如被離棄心中憂傷的妻,怎麼可能?

經文用 Hinnah 來形容先知以西結的震驚,14x (8-11):--中文聖經翻作「誰知」、「看見」、behold,親眼目睹,帶有震驚、難以置信、怎會這樣的意思。

現在敬拜依舊,禮儀不改,照常守節,過神子民的日子,但神的榮耀卻離開了,禁食祂好像沒有看見(賽 58:3),禱告不蒙應允,神像缺席了,不信神的人說:你的神在那裡?(詩 115:2)

我們當中去過不少宏偉的教堂,曾經是顯赫一時,萬人空巷,神榮耀的教會,現在人去樓空,神不再現,正如德國馬丁路德改教的教堂,現在卻空無一人,又如英國戴德生長大、出身、每週講道的教會,現在主日只有幾個老人在聚會,神好像離開了一樣,不在這裏了。 

更可怕的是,教會人很多,照樣敬拜神,聚會,但神卻不其中,你甚至可以感受到教會的聚會的空洞,神不再工作,神缺席了,神的榮耀不再顯。有沒有這樣的情況?有!而且不少。我在新加坡去過很多的教會,每主日我都去不同的教會參觀,有一些很大的教會,有很好的設施,很富有,新來賓送保暖瓶、送彩色精美的教會介紹,教會事工很多,敬拜座無虛席,但我感覺不到神的同在,敬拜像一場表演,追求的不是神,敬拜的是成功,健康與美貌,我拜訪過的一個教會,牧師表揚的、看重的、吸引會眾的是牧師很帥、師母很時髦、很美麗,教會很成功,要求所有的教牧都要長得帥、衣著時髦,長得醜的、胖的都不能做這教會的牧者,崇拜是一個大型的表演,散會之後,信徒談吃喝玩樂,賺錢花錢,神不在信徒的生活中,信徒追求的與世人一樣:成功、健康、兒女成材,完全沒有神的信仰生活。

你可能曾經是熱心的基督徒,曾經歷神的同在,現在你的神在那裡?你的信仰是否失去力量?聚會依舊,神卻像缺席一樣,禱告如打空氣,信仰再沒有感動,沒有敬畏,習以為常,神好像離開了你的生活,原因何在?


神的榮耀離開猶大原因是以色列人拜偶像,第八章。8-11章是一個完整的單元:

一、引言:被提到聖殿  8:1-4

二、拜偶像的罪:三加一,多而又多  8:5-18

三、七個行刑者:屠殺的刑罰  9:1-11

四、神的榮耀離開耶路撒冷  10:1-11

五、耶路撒冷的審判  11:1-13

六、救恩的盼望:將新的心賜給被擄的神子民  11:14-21

七、結論:神的榮耀離開以色列  11:22-25

神的榮耀離開猶大原因在第八章:拜偶像的罪,三加一,一共是四幕,一幕比一幕更進入聖殿裡面,三是完全的數目,再加上一,完全再加上一,多而又多的意思,四是完整、全部的意思。四幕都有一定的格式:地點,一幕比一幕更靠近聖殿的核心,看見嗎?hinna,使人驚訝,先知被稱為人子,最後都說:還要看見另有大可憎的事。


第一幕:3 耶路撒冷朝北的內院門口,在那裏有觸動主怒偶像的坐位,就是惹動忌邪的。

首先是在耶路撒冷朝北的內院門口,北面是敵人來侵的方向,耶路撒冷朝北的內院門口是保護聖殿的位置,現在在那裡有有觸動主怒偶像的坐位,就是惹動忌邪的。


5 在門口有這惹忌邪的偶像;6 又對我說:「人子啊,以色列家所行的,就是在此行這大可憎的事,使我遠離我的聖所,你看見了嗎?

惹忌邪的偶像,忌邪是神的屬性之一,嫉妒的意思,正如夫妻之間,不容許有第三者一樣,敬拜偶像惹神的怒氣,


以色列人敬拜偶像,通常是巴力與亚舍拉:男神的名字通常是巴力 Baal,是風暴降兩的神,他站在水上,手中有雷電,在農業社會是掌控經濟命脈的神,沒有雨水,就沒有收入,活不下去。女神的名字有的地方叫亚舍拉 Asheroth、有的叫”亚斯她录 Ashtaroth”,是愛與戰爭,生育的神。掌管生與死的神。以色列人的偶像是把經濟收入、生兒育女、生與死看得比神更重要 。

拜偶像的重要在聖經中被一再重申,什麼是「偶像」?

所謂「偶像」,就是「看的比神還重要的事物」;任何能把你的心從神轉移的事物都是偶像。因它挑戰了神的主權、並企圖為生命做另外一種定義。

Tim Keller 「新城要理問答」Q17 什麼是拜偶像? (提姆凱勒)

偶像崇拜就是愛其他事物,更勝耶穌基督

偶像崇拜就是看重其他事物,更勝耶穌基督

「你若在受造物中尋找只有上帝能給你的東西,那就是拜偶像。」不一定要跪拜才是拜偶像,偶像是什麼?偶像可能是任何事物,是那麼重要,成為你生命中心,你若失去他,生命就失去意義。拜偶像就是你對內心說:“如果我擁有這個東西,那我的生命就有價值,我的生命就有意義。我若失去這個,我就不知道怎麼活下去。”

什麼都可以成為偶像,家庭跟小孩也有可能成為偶像,可以是事業、賺錢、成功、讚賞、地位、愛情,可以是自信、能力、美麗的身體,可以是政治交際、甚至是你清高的道德!也可以是你的宗教敬虔,跟你的宗教活動,甚至宗教中的成功事奉。這些都可以成為偶像,因為當你失去這些事物時,對你來講,若只是失去蠻不錯的事物,那你只會悲傷。但你若失去這事物,成為你根本的事物,不只是好事而已,而是最終極的事,你就想跳河自盡。你馬上就知道到底是不是你生命中的偶像,因為你沒有他就活不下去。

與此相反,「遠避偶像」就是全心全意信靠耶穌,耶穌的眾多替代品,無論是透過肉體、世界或魔鬼,都是偶像崇拜。

神造人、人造偶像,而人心是製造偶像的工廠。

一個內在問題


結14 描繪了「心裡的偶像」。14:1 將他們的假神接到心裏,陷在罪中,十四章重複三次:3、4 、7。將假神接到心裡,故意的,主動的,是一個選擇,生死的選擇:耶穌?還是假神?在你的心中是誰?這選擇決定你。

有形偶像的敬拜,不幸的,正是心已背叛了耶和華你的神的一個表現。「心」是個最複雜的聖經詞彙,它決定我們的生命方向,行為及思想等等。是用一種外在的宗教形式來表明內心的想掌控的慾念,而這種內在動力又被外在行為表現出來。

偶像可以是我們生活中我們認為比上帝重要的任何東西,取代上帝在我們心中位置的任何東西,例如財產、事業、人際關係、興趣愛好、運動、娛樂、目標、貪婪,以及對酒精/藥物/ /賭博/色情成癮等。我們所崇拜的一些東西顯然是有罪的。但是我們所崇拜的很多東西都是很好的,像是人際關係或是事業。

比如說,事業是你最重要的,它成為你的偶像

促使你過度工作,使你精疲力盡

使你變得殘酷,使你封鎖你的愛心,緊閉聖靈的果子

破壞你的人際關係

可能傷害你跟家庭的關係,跟朋友之間的關係


你要理解的重點是 罪不只是做壞事

而是把好事當作最終極性的事

因為這會敗壞你的靈魂 毀壞社會,又不榮耀神

一位信主多年的姊妹非常熱心在教會服事。可是後來她「消失」了,最後得知她不信主了。原因是什麼呢?她特別崇拜旗袍走秀,迷戀上這個,甚至跟著團到處表演,常年地陷在這個裡面。表面上她沒有拜偶像,但是她服事的已經不是上帝了,而是她內心的偶像,靈裡的偶像。帶著這種心理來信主,最後離開教會也是必然的悲劇。

如果舊約中「拜偶像」一詞貼切地概括了人對神的背離,那「私慾」(epithumiai)就是新約中用來概括這種背離的詞彙。兩者都是人類問題的縮寫。新約中錯綜複雜的「私慾」的說法,罪是內心驅動的,它揭露出人心貪得無厭的本性,正如保羅在羅馬書第七章中有力的描述。新約很有意思地將拜偶像與控制人生的無度私慾融合起來。拜偶像成為人心的問題,形容人強烈的慾望、渴望、嚮往、以及貪婪的需求。


1. 自我

人類基本上具有自我迷戀的本質,作者舉出自己的例子。一整天下來,她會審視所有對她產生影響的事物;在社交場合中,她會不斷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雖然她知道基督徒的本分,但總是會不自主地掉入自高的心態中。

世界價值說這樣沒錯,畢竟,倘若我們不注重自己,誰又會呢?但聖經教導我們,我們都屬那位全知、全能的主,因祂的捨身,我們才得以活,所以我們也應當把自己交給祂。因我們的降服,才能擺脫偶像的束縛,得到真自由。


2. 追求安全感

無法拒絕美好的事物,甚至是必要的事物,是我們面對現代偶像的挑戰之一。雖然神也樂於供應我們這些所需,只是問題是,我們卻傾向用自己的方法來滿足需求。但是我們的能力有限,心永遠無法因此被填滿,只好陷入無止境的追求。

於是,追求安全感成為了我們生命中的第一,雖然我們都清楚,除了神以外,你的所有,包括事業、感情、股票投資….等,那些經年累積的根基,都可能在一夕之間瓦解。想從安全感的偶像中自由,唯有更深深地信靠主,祂的能力與同在,是唯一能引領我們面對的力量。


3. 追求認同感、受人歡迎

人類的本質是需要群居的,讓彼此可以互相幫助,因此尋求認同感很正常。神把這種需求放進我們心中,是為要人類能彼此親近、並且吸引我們靠近祂。

但是當我們把「被喜歡」看得比神還重要,問題就產生了。你想取悅的是神?還是人?這考驗著你對神的忠誠。一個人不能侍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馬太福音6:24)


4. 關係

太過依戀兒女,兒女變成我的中心,左右了我的心思意念與一舉一動。但是,人是無法填補我們內心的,事實上,當我們企圖從小孩、配偶、或朋友的關係來代替神在我們心中的位置,最後只會讓自已心力交瘁。


5. 事業的成功

我們經常會以職業來取決一個人的價值,或藉著成就來得到別人的尊重,但這些都是世界的看法,不是神的衡量的方法。神以順服來決定你的成功與否,在任何事情上,我們都要順服,因為神會負責我們的結果。


6. 財富

生活中推陳出新消費鼓勵,使我們不停買、不斷囤積。愈來愈簡便的交易方式,只要按個鍵,那些宣稱能滿足你需求的物品不消一天就能出現在眼前。

聖經中提到一個故事,關於一位富有且自認無虧欠的人前來求問耶穌,他想知道如何能得到永生?耶穌告訴他必須「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馬可福音10:17-21)這不是因為耶穌需要對方的錢,而是要他的「心」,因為祂知道這位富人把財富看得比永生還重要。


7. 健康

有時候,可能因為過去的傷害或得不到的恐懼,我們反而會大力保護自己的偶像。那是因為害怕失去而緊抱著安全感;為求認同或害怕被拒絕,而被關係綑綁;或以為擁有世俗追求的身材,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照顧健康與增進體力是好事,它是幫助你提高生產力的工具,但是若我們把工具變成膜拜的目標,問題就來了。此時就要問問自己,體重或耶穌,誰重要? 不要為了你的運動計劃而跳過你的讀經或小組時間。


8. 學問

追求學問,實踐自己非常好,但不要因此走入驕傲與自高的陷阱。作者提到即使是自己在讀經時,目的應該是更能貼近神的心意,但是卻變成了追求學術,在交叉比照經文與註釋之後,她發現腦袋雖然填滿了經文,但內心卻空洞不堪。

 聰明與好奇心是神給我們的恩典,因此當我們更加了解世界,將愈加對創造的主與其創造物萌生敬畏之心。做學問時,如果沒有神的同在是徒勞,也是危險的。


9. 舒適圈

你的舒適圈是什麼?一杯熱呼呼的拿鐵?軟綿綿的枕頭與空調加上網路吃到飽?還是捧著爆米花追韓劇?多少次,你曾想過如果能多睡一小時多好,而不用早起到教會帶孩子嗎?有多少次,你將自己的舒適來交換對主的順服?

拜偶像使神遠離我們。

第二幕:地點在院門口,進入聖殿的門口,四面牆上畫著各樣爬物和可憎的走獸,並以色列家一切的偶像。(10),爬物和可憎的走獸是不潔淨之物,卻成為以色列家所拜的偶像。帶頭的是以色列家的七十個長老,在偶像面前站立,獻上禱告祈求,卻認為耶和華神看不見。


混合的信仰,敬拜耶穌,也敬拜偶像,以色列人不是不敬拜耶和華,他們一直都自認是神的選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敬拜耶和華,但同時,他們也拜其它的神,迦南的神,巴比倫的神,埃及的神,向它們獻上禱告,求它們尋求庇護。

千萬不要口裡稱神為主,實際上卻自己作主...

千萬不要口裡稱神為主,實際上卻自己作主,企圖讓耶穌來服事和成全我們。不要用「拜偶像」的心態(我來拜你,你就給我我想要的)來尋求耶穌。

我們敬拜神,是因為我們藉著祂所行的一切認識祂的確是真神,而祂既然是真神,我們就悔改降服於祂的主權之下,按照祂的旨意去生活。

人的問題就是活得不像人,反而想當神!信仰從來就不是縱容人或使人更墮落,信仰是要人回到自己的本位,好讓生命散發它塬有的光輝—神的榮美。

第三幕:14-15,地點在耶和華殿外院朝北的門口。看哪,很驚訝地看見,在那裏有婦女坐著,為搭模斯哭泣。搭模斯是巴比倫的一位神,是一個農業神,在每年乾旱的時候它死去,然後到春天降兩的時候它又生,又活起來,每年都是如此,第八章的異象是發生在六月,夏天乾旱的季節,當時敬拜搭模斯的方式,是婦女哭泣,用她們的淚水,來刺激搭模斯,可以重生,使農作物活下去,婦女為搭模斯哭泣是一種敬拜外邦神的方式,換句話說,外邦的神卻成為以色列人的神。


一個社會問題

聖經認為拜偶像是社會(「這世界)的中心特點,而我們在其中被塑造成型。正如約翰•班揚在《天路歷程》中令人震驚地寫到:世界是個「名利市場」(Vanity Fair)。

在這些多元、自由的時代,許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定義了上帝。我們已經背棄了聖經中向我們揭示的上帝,並使他遵守我們自己的偏好和願望——一個更仁慈、更溫柔的神,他比聖經中所揭示的那位更寬容。一個不那麼苛求、不那麼主觀的人,而且能容忍許多種生活方式而不把罪責放在任何人的肩上。

今天教會很容易賣的是潮流文化,人要的東西,不是敬拜神。

第四幕:第十六節,耶和華殿的內院。看哪,在耶和華的殿門口、廊子和祭壇中間,約有二十五個人背向耶和華的殿,面向東方拜日頭。拜太陽神,在巴比倫的神明中,它是一位公義的神,猶大的祭司拜巴比倫的太陽神,他們相信公義是從巴比倫的太陽而來,真正的公義在那裡呢?被擄是否是因為神的不義呢?猶大在患難中,離棄神,去拜巴比倫的神,向它伸冤。

現代人我們有時也求助於偶像尋求安慰脫離生活的艱辛和世界的動盪。諸如吸毒或酗酒等成癮行為,甚至像過度閱讀或看電視等,都可能被用作暫時逃避困難處境或日常生活艱辛的手段。

例子:神不解決我的問題,我去拜別的神。兒子過世、不再去教會、改為為兒子燒香的人。耶穌不聽話,沒替我做事,我去拜別的神。

有一位姊妹在退休前是個老師,而且是教會詩班的骨幹。還有一段時間因為孫子有病,就求別人到廟上花錢要了一道符,悄悄地放在家裡。可是她的孫子病不但沒有好,而且家裡接二連三地出了一些事情。這使他覺得很迷茫,就帶著孫子到教會求牧師給他按手禱告。牧師就問他情況,他在牧師面前不得不說出了到廟裡求「仙」和求符的事情。一個信徒如此,那就不只是帶著拜偶像的方式信主了,而且就是拜偶像、迷信了。

四幕拜偶像的畫面,有收嫉妒偶像、掌管經濟的男神、生育的女神、愛的女神、動物、天上的光體,神造人,人造偶像。


福音是什麼?

不可照拜偶像的方式信主

這是在我們的信仰裡面實際存在的一個現實的現象和問題,即:把拜偶像的方式、方法和理念帶到我們的信仰當中,形成一種明顯的或隱性的拜偶像,其最大的危害就是:貌似虔誠地信主,實則在悖逆我們的信仰,在信主中摻雜使假,成為假信主、偽信主,敗壞信仰。

不幸,今天我們有許多基督徒把耶穌信成可以無限制滿足自己慾望、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聖誕老公公、財神爺、媽祖、心理諮商師、婚姻輔導師、成功致富之道乃至激進社會運動分子、革命家、反抗鬥士等等,大大扭曲聖經裡那位被釘十字架之耶穌的形像以及他的教導。他們其實沒有真正認識耶穌是誰,雖自認為是基督徒,甚至是他的傳道人。

用拜偶像的方式來信主。

我不知道您是否見過這樣的情況:有的信徒家裡掛著上帝的像或耶穌的像,下面擺著水果鮮花祭物,像上供一樣。我見過這樣的,雖然是個別的,但確實有。這只是表面上的用拜偶像的方式來拜我們的上帝,更嚴重的是靈裡的用拜偶像的方式來信主。

例如像拜偶像那樣求財、求官,甚至求炒股、買彩券等等一些功名利祿,世俗的東西。還有的信徒在微信朋友圈公開求大富大貴、甚至用佛教的語言來妄求;比如信主就是為了撈取好處,即使奉獻了也是有條件的;希望交了錢,就「福星高照」、「好運連連」;要上帝給他們各種各樣的好處,比如,要求上帝有求必應,如果他們的求沒有實現,就翻臉不認主了,像以色列人出埃及一樣牢騷滿腹、抱怨上帝;或自己的小目標達到之後也再不認主了,不到教會聚會、不奉獻、不聽道、不讚美了。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最主要的是:提到偶像就會想到偶像的樣子,那是從前人所看的是雕刻的、塑造的各種材質的偶像,現代的偶像卻是在世界的原則中出現、在信徒的心裡,更可怕、更有危害。

基督教強調上帝是忌邪的,不允許其他神或形象與我們的上帝並列,包括迷信。上帝的忌邪與祂的聖潔極有關係,祂不能容忍百姓(信徒)把他應得的尊榮歸給偶像,偶像崇拜可能導致信徒的心智焦點從上帝轉移到自我中心的慾望,而拜偶像的罪是大罪之一。

教會的活動,特別是歌舞的讚美活動,有時可能變得過於商業化、娛樂化、世俗化,有的簡直就是庸俗化。這可能導致一些基督徒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類似拜偶像的行為。例如,有的把與信仰不沾邊的歌舞帶到教堂表演,就是廣場舞的翻版;有的把讚美變成了個人秀,沒有了信主的實質內容;有的人打著信仰的旗號在搞傳銷、兜售商品等,甚至出現了個別傳道人也這樣,出現了法律糾紛、沸沸揚揚,影響不好,這應該被視為一種新的崇拜,包括崇拜「孔方兄」、「瑪門」偶像方式。 「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但這些人和事就是愛慕了世俗的東西、愛慕了偶像。

有些人可能將某些歌星、明星、球星或其他公眾人物視為心中的偶像,而忽略了對上帝的崇拜和服事。甚至為了名譽、地位等紛爭、內斗等。

我所親愛的弟兄啊,你們要逃避拜偶像的事。

約翰一書的最後一節勸誡我們:「小子們哪,你們要自守,遠避偶像。」在一篇論述如何與神子耶穌同行的,長達105節的論文裡,這麼一句意想不到的命令憑什麼就成了結束語了呢?

約翰的結論正是神一直對著每個人心提出的那個最根本的問題

抵擋崇拜偶像是終生的爭戰,是基督徒生活的一部分。


討論問題

1. 什麼是拜偶像?請下一個定義並舉例說明之。

2. 為什麼神不容許我們拜偶像?甚至要離開拜偶像的人?有那麼嚴重嗎?

3. 如何除去心中的偶像?敬拜獨一的真神?





耶穌是我們的牧人君王,《以西結書三》結 34:11-31

 耶穌是我們的牧人君王
以西結書三十四章至十一節三十一節

《以西結書三》

林永人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4.12.08

粵語堂

今天是將臨期(Advent)的第二個主日, 等候基督降臨,不單只是等候基督第一次的降臨,也是等候他第二次的降臨,將臨期開始的前一個主日,在教會傳統中,是「基督君王主日」,他第一次降臨是生在伯利恆,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 當年伯利恆是一個很小的地方,估計只有600居民,是一個牧羊的小鎮,10年前,我曾經來到以色列的伯利恆城,參觀耶穌出世的地方,現在的伯利恆人口約有75,000人,大部份從事旅遊業。我們的導遊是一位巴勒斯坦人的基督徒,住在伯利恆,他說:他的一家世世代代是以牧羊為業,伯利恆是牧人之家。


今天我們當中大概沒有任何人做過牧羊的工作,但是我們對牧人的觀念卻很熟悉。聖經牧羊人的觀念,具有深刻的屬靈和象徵的意義。

舊約將牧人與君王兩個角色結合在一起,牧人君王,他是君王,也是牧養他的子民的牧人,牧人作為照顧者與引導者,君王作為統治者與保護者。

以牧人比喻領袖,是古代近東的用語。早在蘇美利亞,君王被稱為牧人或好牧人。在亞甲的碑文中也有相同的稱謂。君王自稱為牧者,持公義的杖。在亞述與新巴比倫,以牧者為君王之銜頭。如在界限的石碑上刻着這樣的話:他真是牧人,將迷失的人帶回召集在一起。在古埃及的金字塔文獻中,天神形容為牧人,人民為牛犢,得他的保護。

以色列最著名的君王大衛,就是以牧人君王的身份來「牧養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撒下 5:2。聖經經常描述神為我們的牧者,「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詩篇 23:1。而我是主的羊,是他草場上的羊,跟隨牧人,受他的保護、關顧,依賴牧人。

新約認定耶穌是最終的牧人君王,在耶穌裏,牧人與君王完全的實現。耶穌是好牧人,為羊捨命,他降生在馬槽,是要尋找拯救失喪的羊(路 19:10)。他以犧牲性命來展示他的愛,與那些在危險來臨時棄羊而逃的雇工形成鮮明的對比。

耶穌是好牧人,與羊有親密的關係,我的羊聽我的聲音,他保護羊群,「沒有人能從我手裏把他們奪去,」約 10:11-18。

同時耶穌又是君王,他以謙卑、服侍與神聖的權威來領導,在末日審判中,審判活人死人,他既是牧者也是君王。

今天我們嘗試回答三個耶穌是我們的牧人君王的問題:首先、牧人君王的核心概念是什麼?然後,對我們的意義和影響是什麼?最後,有什麼是今天行動的建議?

我們的經文是以西結書34章11至31節。以西結是在巴比倫作先知,是被擄時間的先知,神藉先知的口宣判導致以色列百姓最終失喪在列國的下場是與不顧群羊的領袖牧人有關(34:8) ,這些牧人領袖只知牧養自己,並不牧羊以色列人。以西結書34章宣告以色列復興即將來到的預言,當神的榮耀再降臨的時候,神必親自做他百姓的牧人君王。

首先、耶穌是我們的牧人君王之核心概念是什麼?

他是我們的牧人。

第十一節、看哪,我必,原文是宣告: Here I am,我降臨在這裏,要「尋找」(seek)、「拯救」(Rescue:脫離,第10節)我的羊,「我必」在第11節至第16節六節經文中出現17次, I will,第一人稱,單數,宣告說:我必,我必做的事,包括三方面牧人的工作:

一、尋找與拯救, 11至13節

二、牧羊與供應, 14至15節

三、醫治與保護, 16節

這是牧人的角色實際意義,第一、他尋找與拯救他的羊群。

第十一節:我必親自尋覓我的羊(search, pursue),我必把他們找出來(seek them out),為他們尋求福利(seek their welfare)。

第十二節:我必尋找,與上一節的「尋覓」是同一個字,尋找有檢驗、評估的意思。他要「救回來」的是四散的羊,他們在密雲幽暗的日子中四散。在困難的日子,羊四散,牧人尋找拯救他們回來。

這裏描述的一個圖畫是羊不聽話,離開牧人,偏行己路,羊因此受遭害、遇危難,牧人去尋找迷失的羊,要救他們從危險中出來。

這是以色列人的光景,他們都如羊偏行己路,敬拜偶像,現在流浪在巴比倫異邦當中,但耶和華沒有放棄他們,神必親自去尋覓他們,要救他們出來。

第十三節,是一連四個「我必」,描寫神如何拯救四散迷失的羊,我必把他們從萬族中領出來,我必從烈邦中聚集他們, 我必領他們歸回故土,我必在以色列的群山上,在眾溪水旁,在國內自己的地方牧養他們。

今天我們都如常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賽 53:6),在迷失當中,我們偏離神就如楊一樣喜歡走開,偏行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私欲,離開神越來越遠。

我在美國50年的日子之中,曾經主持或參加不少金童玉女的婚禮,金童玉女的結合,男的英俊有為,女的美麗聰明,羡煞旁人,人間絕配,而且都認識神,是基督徒,但不少金童玉女,結果是迷失收場,四散到各處,為什麼是這樣?他們都有優厚的條件,但卻因為偏行記錄,而迷失,無力自救,無力走在正路上。

耶穌是我們的大牧者,他尋找拯救迷失的人,網上流傳一種牧人尋找拯救羊的方法,包括李思敬博士都是如此的說:牧羊人不會等到羊迷路,掉入山崖,才去尋找拯救他們,這是時候太晚了。當牧人發現某一隻羊,不聽牧羊人的話,喜歡偏行己路的羊,就會打斷羊腿,然後用木板固定,將骨接好,等它痊愈,把它留在自己的身邊,甚至把羊背在肩膀上,羊開始認識熟習牧人的聲音,熟習牧人的氣味,當羊的腿痊愈後,讓就會學會依賴牧羊人,一生不會走遠離開牧者,而且緊緊跟着牧者,甚至引導其他的羊去跟隨牧者,意思是比喻神會用苦難、痛苦去防止我們墮落,這種說法,首先是50年代的一個神醫, William Braham 提倡的,但這並不是牧羊的方法。

在某些牧羊的國家,他們有時會「殺停」一隻羊的腿,在羊腿上放上木板或重物,讓某些惡劣的羊不會離開牧人太遠,直到他們學會牧羊人的名字,並且不再害怕牧人為止,但卻沒有打斷羊的腿的習慣。

耶穌捨棄自己的生命,尋找拯救失喪的人。十字架是我們的大牧者,拯救我們迷失四散的人的圖畫。

第二、牧人牧養與供應, 14至15節

我牧養他們, 13節,我必在美好的草場上牧養他們, 14節,我必親自牧養我的羊,牠們必躺臥在美好的牧場上(lead them to rest), 15節,我必按着公義公正牧養他們,四次重複「牧養」,牧養是餵養,照顧,供應的意思,他使我們躺臥(rest)在青草地,有肥美的草場,有眾溪水,令我在可安歇的水邊,神有豐富的供應。

當我回顧一生,神的供應是及時與豐富的,他供應我一切的需要,我來美國的時候,只帶了一個皮箱,裏面有一個電飯煲,幾條牛仔褲,口袋裏有1000美元,這就是我所有的一切,這樣飄洋過海,來到他鄉、一個人也不認識的休士頓,但過去50年,我是一無所缺,無論在物質、靈性、精神上都有神的照顧與供應,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在患難中不缺乏供應,使我恢復。

第三、牧人的角色是醫治與保護,第16節是極美的希伯來文平行體,共有六個短句,與第四節的惡牧人領袖為對比,迷失的、我必尋回,被趕散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包紮,患病的、我必養壯,我們所有人都曾經歷過生病,我曾經有兩次胃不舒服,有兩次胃細菌的感染,我們經歷醫治、包紮,養壯,這是描寫牧人的照顧、醫治與保護。

我們當中可能有不少受傷的人,經歷過破損的關係,原生家庭的影響,個性上有缺陷,或者經歷過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心中還在滴血,需要我們的大牧者的醫治與恢復。

主不單只是牧人,祂更是君王。


牧人君王中的君王角色

17節至22節分為兩段, 17至19節, 20至22節,兩段平行, 17節,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第20節,主耶和華這樣說:看哪!是宣告審判的格式。牧者與君王的角色同時出現,他要在羊與羊中間,施行判斷,他的審判由神的家中開始,肥羊壯羊是形容他們當中欺凌百姓的領袖,他們在美好的草場吃草,還以為是小事,這是一種驕傲,以為一切是理所當然的態度。他們將吃剩下的草踐踏、喝剩下的水攪勻,不讓別人享受,這是欺凌的行動,欺負弱小的羊,這些領袖把它們趕出去,把它們當為獵物。神說我必審判、我必審判、我必審判,重複三次, 17節與22節,一頭一尾首尾呼應, 20節中間再強調一次,我們的大君王必施行審判。

今天我們很多時候並不相信神必審判,我們懷疑上帝的主權,他是否真的知道?他是否真的存在?我們認為世上沒有公義,我們不相信有絕對的對與錯,「我沒有傷害別人,誰有權去判定我有罪?」我們自定是非,並不相信神必按公義審判眾人,或者我們對基督徒的偽善,對基督徒的作為感到失望,為什麼上帝不出手管教這些基督徒?使我們並不真的相信神必審判。

但我們的大牧者君王,當他第二次降臨的時候,他是以君王的身份來審判列國,他必從神的家開始審判,有一天,我們都要在神的面前膠着,或者現在我們看不到神公義的審判,但大牧者君王必審判列國。

啟示錄當中約翰見到將要來的基督,是一個審判的君王的圖畫。1:13 人子,身穿長衣,直垂到腳,胸間束著金帶。 14 他的頭與發皆白,如白羊毛,如雪,眼目如同火焰, 15 腳好像在爐中鍛鍊光明的銅,聲音如同眾水的聲音。 16 他右手拿著七星,從他口中出來一把兩刃的利劍,面貌如同烈日放光。

我們的主耶穌是牧人君王。

23至24節,直接告訴我們這位牧人君王是誰?他是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

我必立一個牧人,就是我的僕人大衛。大衛在以西結之前,已經成為過去,這裏指的不是大衛又會再出現,而是指大衛的子孫, Son of David,這是牧人君王,這位牧人君王是耶和華親自揀選,不是自薦自立。是單數,是一位牧人君王,是從大衛而出,大衛的家出的統治者,要坐在大衛的寶座上永遠作王,他被稱為我的僕人,耶和華的僕人,他必在你們中間作領袖,原文「領袖」是王子的意思,統治者的意思,這些預言都在耶穌身上應驗了。

馬太福音一章一節,新約的開始,耶穌基督的家譜,第一個是大衛的子孫,亞伯拉罕的後裔,中文聖經《和合本》將次序更改,中國人長幼有序,所以把亞伯拉罕放在第一,大衛在後,原文卻是耶穌基督的家譜:大衛的子孫開始,然後才是亞伯拉罕的後裔,這是以西結書34章預言的應驗。這位牧人君王降臨人間,馬太福音二章六節,他是「君王,牧養我以色列民」,這位牧人君王,住在我們中間,稱為以馬內利,神與人同在。

聖誕節慶祝的是這位牧人君王的降生,他要牧養我們,他要拯救我們,他要作我們的君王。


最後,以西結形容牧人君王與我們羊的關係,羊與牧人親密的關係是約的關係, 25至31節。

平安的約, Shalom,是安好、與神與人和諧的關係,沒有爭鬥衝突,完美,昌盛,這是猶太人成功(prosperity)的觀念,這裏從25節到29節,將這平安圖像化,Shalom 平安是與動物無爭,我們安然居住,植物昌盛,我們安然居住,我們不再受壓迫,這是我們在牧人君王之下,所立平安的約。

將臨期第二個主日的主題,就是平安。

這是神對他子民的應許,以賽亞書54章第10節說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憫你的耶和華說的,這平安的約是神與他的羊立的約。約是確定關係而立的。

第30至31節,是這約中神人的關係,結構平行,是極美的希伯來文。


30 他們必知道 我、耶和華-他們的上帝是與他們同在的,

並知道 他們-以色列家是我的民。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31 你們作我的羊,我草場上的羊,乃是以色列人,

我是你們的上帝。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第一、「他們」必知道,重複「他們」,第30節;然後「你們」作我的羊,重複「你們」,第31節,從第三人稱,轉變為第一人稱直接親切地重複一次。

第二、「我、耶和華是他們的上帝」,對稱「他們、以色列家是我的民」,上帝與他子民的關係是「我的羊」與「你們的上帝水」的關係,交叉平行的結構。

第三、「你們是我的羊」「我是你們的上帝」,重複強調我們與牧者君王的關係。


你或許說耶穌是我們的大牧者與君王,對我們有何意義?

第一、神是慈愛和信實的神,他不會離棄他的羊,你若偏行紀路,離開了神,神正在尋找你,他將你找出來,要拯救你脫離密雲幽暗的日子,我們當中或許有人就是這樣離神很遠,正在走自己的路,但神必尋覓你歸家,他是你的上帝,你是神的羊。

無論你現在在哪裏,無論你在任何的光景,神是你的大牧者君王,必找到你,憐憫你、醫治你、包紮你,把你讓養壯,所以你不需要絕望,不要放棄,不要至怨自憐,神必尋覓你歸家。

我們當中或許有人已經在放棄的邊緣,要放棄你的信仰,我有一位遠房的親戚,因為他兩個兒子,相繼過世,都是意外地過世,他感到絕望、失望,從此放棄他的信仰,你若是在放棄的邊緣,這是神要對你說的話,我必尋覓你、我必拯救你,我必與你同在,我必救你脫離物雲幽暗的日子。

第二、我們當中或許生活有缺乏,有需要,你要相信耶穌,我們的大牧者君王,他知道我們的需要,他看顧我們的需要,他供應我們的需要,要學習將你的需要告訴神,神必垂聽你的禱告。

第三、羊對牧人的責任:我們必須回應,跟隨主,跟着他走,意思是說照他的意思去行,不要偏行己路,昨天我聽一首詩歌,主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詩歌最後說;我(因此)立志跟隨着,永不改變。跟隨主,是我們對大牧者君王的反應,不要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我們這世代的人最大的詛咒,我們跟隨神又跟隨瑪門,跟隨主,又要拜偶像,不願意專心跟隨大牧人君王。

例子:一位留學德國的學

第四、牧人君王,他必再來,審判活人死人,領我們進入他永遠的國度,他第一次降臨是以嬰孩出生,第二次再來是以君王審判者的身份出現,讓我們等候主的再來,不要忘記,我們的大牧者是我們的主、我們的王(my god and my Lord)。

最後一個行動的建議:

效法我們的大牧者君王,尋找失喪的迷羊。





Monday, November 25, 2024

愛在真理中—實踐篇,約翰三書

愛在真理中—實踐篇
約翰三書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4.11.03



引言

約翰三書是新約聖經中最短的一冊,只有 219 個希臘字。

約翰二章 2 節使它變得著名:「親愛的,我祈求你在各方面都興旺健康,正如你的靈魂興旺一樣」。

歐拉‧羅伯茲(Oral Roberts)在將繁榮神學轉化為主流電視佈道的核心訊息:「健康與財富福音」(Health and Wealth Gospel)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種子信仰概念。

Oral Roberts 是一位靈恩派傳教士,也是俄克拉何馬州塔爾薩市 Oral Roberts 大學的創辦人。約翰三章的書信對他的屬靈生命有重大的影響。Roberts 在一次個人掙扎中感到神透過約翰福音 3 章 2 節對他說話。這節經文暗示神要的不只是靈性的繁榮,而是生活各方面的繁榮。

詹姆士王版本將這節經文翻譯為 「親愛的,我首先願你興旺健康,如同你的靈興旺一樣。羅伯茲相信這表示神希望我們在各方面都能豐盛,包括健康和物質財富。

羅伯茲的傳記作者 David Harrell 分享了一個關鍵時刻。一天早上,Oral 趕著巴士去上課。雖然他已經讀過許多遍新約聖經,但是這節經文讓他感覺很新鮮。他打電話給妻子 Evelyn,讀給她聽。她挑戰他說:「聖經裡沒有這段經文。但是 Oral 堅持說,「我只是讀了一下」。

Oral 意識到他並沒有宣揚上帝是良善的。他認為這節經文顯示,如果是真的話,神一定是良善的。這個想法對他們來說是革命性的。他們一直被教導說,要成為基督徒,你必須是窮人。但是現在他們想知道這是否會改變。他們興奮地討論這對他們的生活有什麼意義。這是否意味著他們可以擁有一輛新車或一棟新房子?Evelyn 後來說,那天早上標誌著 Roberts 在全球事奉的開始。她相信這啟發了他的思考。

這個「發現」讓 Roberts 開展了著名的醫治事工。今天,約翰三章 2 節在許多支持「繁榮福音」的五旬節派和靈恩派基督徒中很受歡迎。

我參觀新加坡的新創造教會。

然而,這並不是約翰的原意。健康和成功是古希臘字母中的標準問候語。約翰三章 2 節中的字句並非聖經中的應許,而是標準的問候方式。Chris Thomas 是一位新約學者,他教導我們約翰三章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如何正確地閱讀古代書信。

他將之與保羅如何以標準的問候方式開始他的書信相提並論。當我們說「你好嗎?今天,我們不期望一個人的健康有完整的描述。通常,「很好」是我們得到的答案,不管人們的感覺如何。如果有人將約翰的問候詮釋為神學上的陳述,他們就錯過了更大的畫面。以下的經文會顯示約翰對教會及其福祉的嚴重憂慮。

它講述了作者約翰面對的一種情況--一個故事。

情況


約翰是長老,正試圖與一個拒絕他的權柄的人所帶領的家庭教會同工。我們不知道這是因為距離的問題還是其他問題。約翰還不能去探訪這個教會,所以他派信和代表去與他們聯繫。這種情況很可能在早期的教會領袖中很常見。

例如,保羅的教會遍佈地中海。當爭論出現時,旅行是很困難的,因此書信就變得非常重要。保羅使用書信和信差與加拉太、歌羅西和帖撒羅尼迦的教會溝通。提多、提摩太和西拉等人以這種方式幫助他。在這種情況下,底米丟是約翰的信使之一。

約翰三書表明約翰團體有許多分散的會眾,很可能在小亞細亞西部,以弗所附近。當這些會眾成長時,他們歡迎新的歸信者,但這些人對教會的歷史或使徒傳統的重要性所知甚少。想像一下,年輕的基督徒相信耶穌,但對他的信徒或他們的教導卻不甚了解!約翰福音 3 章中的名字──Gaius、Diotrephes 和 Demetrius──都是希臘人,顯示當時的文化背景遠離猶大和加利利。當像約翰這樣的使徒長老站出來時,有些人可能會抗拒順服。他們可能會想:「我們的信心對我們有用!這感覺是對的!為什麼我們要順服一個我們不認識的人?

因此,約翰三章提出了關於解決教會中的衝突和教牧領導的基本問題。約翰承認他的問題,這封信顯示他解決問題的策略。

衝突是什麼?多特腓的問題是什麼?他非常敵視約翰。第 9 節希臘文的動詞被翻譯成「將無所事奉」,是用現在式。這表示約翰所說的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種長期的態度。

這個動詞有兩個意思。首先,它的意思是 「接待或歡迎 」某人。Diotrephes 不會對宣教士好客。第二,它的意思是 「承認 」某人。Diotrephes 不僅拒絕好客,也拒絕約翰作為長老。通過辭退傳教士,他拒絕承認約翰的權柄,而且這種態度還在繼續。

學者們推測約翰三章的緊張關係。這封信反映了使徒之後領袖的轉變。主要有兩種觀點。

首先,有些人認為 Diotrephes 代表了關於教會政府和領導的爭論。在使徒之後,長執主教獲得了對地方教會的獨立權柄。刁特腓可能是這些領袖中的一個,他想要更多的控制權。他可能主持了一個家庭教會,並想要更多的影響力。他不喜歡約翰的權柄,認為教會應該跟隨他。

另一種觀點認為 Diotrephes 是一位有魅力的領袖。他可能喜歡在自己的角色中自由發揮自發性和創造性,獲得了追隨者,並覺得自己很有權柄。從他的角度來看,約翰代表一個試圖限制他的權威。

第二個主要觀點著重於教義而不是教會管理。Diotrephes 可能與約翰一書和約翰二書中提到的分裂主義者結盟。另外,他也可能是一個敵對的宣教士,或是一個背棄約翰福音教義的成員。他很可能接受了與約翰為耶穌辯護相反的運動。

這兩種觀點都很難成立,因為約翰三章所提供的關於當時鬥爭的資料有限。我們最好避免把事情過於複雜化。Diotrephes 是一個有權勢的外邦領袖,他拒絕約翰的權柄。他可能利用約翰團體現有的神學辯論來削弱約翰的影響力。然而,幾乎沒有證據顯示約翰將 Diotrephes 視為分裂的主要對手。

這與約翰二書非常相似。真理 6 次。愛或所愛 6 次(1、1、2、5、6、11)。行在愛和真理中。

在真理中實踐愛。

我想分享三點:




I. 在真理中實踐愛是一種辨別力。1-4

1. 約翰在信的開始讚美蓋俄斯忠心地行在真理中。他的問候充滿了溫暖和愛。他稱 Gaius 為 「所愛的人」,顯示出深厚的個人關係。「我最大的喜樂,莫過於聽見我的兒女行在真道上。- 約翰福音 3:1-4


2. 約翰的這句話對我們所有人都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提醒。約翰所指的真理是什麼?它不只是知識或教義;它是被耶穌基督改變的生命。行在真理裡就是每天活出福音,做出反映基督教導的選擇。這是關於正直、順服和忠於神的話語。

3. 在現今世界,真理常被視為相對或主觀的。但是約翰提醒我們,神的真理是永恆、不動搖、有生命的。對教會來說,行在真理中就是使我們的生命與耶穌的教導一致。就像約翰看到蓋俄斯忠心地生活而喜樂一樣,當神看到我們行在祂的真理中時,祂也會喜樂。

4. 真理將我們全部裝入。「蓋尤斯,我用真理去愛」。應用: 在真理中行,就是每天都要決定神的道路比世界的道路優先。讓我們撫心自問: 我們是否根植於聖經,讓聖經引導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言行是否反映基督?在真理中前行會加強我們的信仰,並成為我們周圍人的有力見證。舉例來說

a. 以誠信為優先: 當面對工作場所的情況,有同事將您的想法據為己有時,選擇直接解決問題,而不是保持緘默或說閒話,這反映出您對誠實和正直的承諾。

b. 選擇仁慈: 當你對不同意你的人感到沮喪時,以仁慈和諒解的態度回應,而不是憤怒,這顯示你將神的愛和恩典之道放在優先地位,而不是世俗的報復傾向。

c. 持續禱告: 每天早上花時間禱告,在開始一天的生活之前尋求神的引導,這顯示您每天都決定把自己植根在神的裡面,而不是不經思考就匆匆忙忙地投入一天的生活。

d. 服務他人: 在當地收容所做義工或幫助有需要的鄰居,反映出基督的愛在行動中的真理,將服務和憐憫放在優先於個人的方便或舒適。

e. 堅守信念: 當社會出現壓力,要我們在道德問題上順服或妥協自己的信仰時,堅守聖經的原則,即使不受歡 迎,也顯示出對神真理的委身。

f. 在人際關係中誠實: 開誠布公地與朋友或家人溝通你的掙扎或感受,而不是躲在表象後面,這會促進以真理為根基的更深刻、更有意義的聯繫。

g. 反思媒體消費: 決定限制接觸特定的媒體或與聖經價值相抵觸的活動,顯示出你有意與神的方式保持一致,保護你的心思意念。

h. 鼓勵他人: 當某人正經歷艱難的時刻時,提供聖經的鼓勵,而不是陳腔濫調或空洞的安慰,顯示出你透過神的真理來提升他人的決心。

i. 慷慨地生活: 有意識地決定給予有需要的人,無論是透過財務上的支持、時間或資源,都反映出神慷慨的愛,並反擊世人囤積或以自我為優先的傾向。

j. 道歉與寬恕: 當你認知到你錯待了某人時,採取步驟道歉並尋求寬恕,反映出你在真理中前行。同樣地,饒恕那些對不起你的人,也顯示出你對神的方式的委身,而不是世人經常記仇的方式。

5. 沒有真理的愛:它可能是空洞和虛偽的,而且往往沒有幫助,因為它沒有告訴你你需要聽到的。應用: 沒有真理的愛可能會導致表面上看似關懷的情況,但卻缺乏誠實、責任感或真正的聯繫。以下是一些例子:

a. 助長壞行為: 朋友可能會基於愛的慾望而支持另一個朋友的有害習慣,例如濫用藥物或賭博。如果不面對這些問題,這個朋友就沒有如實告知這些行為的潛在後果。

b. 避免衝突: 配偶可能會隱瞞自己的感受,以免令他們的伴侶不開心。雖然保持和平看似是愛,但這種缺乏誠實的態度可能會導致怨恨和誤解。

c. 虛假的讚美: 一個人可能會為了避免傷害別人的感情而給予不真誠的讚美,例如告訴同事他們的表現很好,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會妨礙真正的改進和成長,導致雙方錯過有建設性的回饋機會。

d. 忽略界限: 家長可能會讓孩子為所欲為,因為他們想讓孩子覺得他們有愛心或有趣。然而,長遠來說,這可能會導致界限的混淆,並造成不健康的關係。

e. 糖衣炮彈: 在傳達壞消息時,有人可能會過度地緩和對孩子的打擊,導致誤會。例如,醫生可能會為了顧全病人的感受而淡化嚴重的診斷,這可能會阻止他們採取必要的治療步驟。

f. 忽略關係中的問題: 伴侶可能會忽略關係中的重大問題,以維持和諧。他們可能會避免討論重要的話題,認為讓事情保持平靜會比較有愛,但這可能會造成長期的問題。

g. 溺愛孩子: 父母可能會過度保護孩子,讓他們免於失敗或失望,認為自己是在保護他們的感受。這種做法可能會妨礙孩子學習關於適應力和真理的寶貴人生課程。

h. 團體思維:在團隊中,個人可能會同意大多數人的意見,以維持團結的感覺。這可能會壓制不同的觀點和潛在的創新解決方案,最終損害團體的效能。

6. 在這些例子中,儘管行動背後的意圖可能是愛,但缺乏真相會導致損害關係、妨礙成長和產生誤解的後果。真理塑造了如何表達愛: 真理幫助我們知道我們的行為是否是愛。


二.實踐真正的愛就是款待。 5-8


1. 在 5-8 節中,約翰讚揚該猶對信徒同工的熱情好客和愛心,特別是對他來說是陌生人的人。他鼓勵蓋尤斯繼續支持和歡迎這些傳教士,並強調這種熱情好客使他成為「真理的同工」。

2.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為這些弟兄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忠心的,儘管他們是陌生人。” - 約翰三書 1:5

3. 在早期教會,熱情好客對於傳播福音至關重要。旅行的傳道人依靠信徒的善意提供住宿、膳食和支持。蓋尤斯願意開放他的家不僅是一件好事,也是對福音的愛和支持的強大行為。

4. 應用:今天,熱情好客對我們的基督徒見證仍然至關重要。我們家門口可能沒有傳教士,但我們仍然可以向他人敞開心扉和家園。款待可以很簡單,例如歡迎新的教會成員、向孤獨的鄰居伸出援手,或與有需要的人分享一頓飯。這是為了創造一個可以感受到和分享神的愛的空間。我們的熱情好客祝福他人,並使我們與上帝服務和社區的心保持一致。

5. 沒有愛的真理:它可能是殘酷和無情的,而且往往沒有幫助,因為它很難接受。

一個。 殘酷的誠實:告訴朋友他們穿的衣服看起來很糟糕,而不考慮他們的感受。雖然該聲明可能屬實,但其表達方式缺乏友善和敏感性。

b. 沒有鼓勵的批評:只專注於某人做錯的事情,而不承認他們的努力或改進,從而對某人的工作提供回饋。這會使他們士氣低落並扼殺他們的動力。

c. 公開羞辱:公開面對某人的錯誤或失敗可能會傳達真相,但如果沒有同情心,可能會羞辱他們並損害人際關係。

d. 直言不諱的建議:家庭成員可能會針對某人的人生選擇提出殘酷的事實,例如,“以你目前的態度,你永遠不會成功。”雖然這種說法可能是正確的,但缺乏建設性的支持和鼓勵。

e. 忽視感受:在討論敏感話題時,強調事實而忽略對方的情緒反應可能會顯得冷漠和漠不關心。例如,“我不在乎你的感受;我不在乎你的感受。”報告將於明天到期。

f. 宗教中的法制主義:嚴格執行宗教規則而不考慮個人的鬥爭可能會將人們拒之門外。例如,強調道德失敗而不提供恩典或支持可能會導致羞恥感。

g。 沒有同情心地面對罪:在沒有表現出同理心或願意幫助他們的情況下解決某人的罪或失敗可能會導致譴責而不是恢復的感覺。

h. 過於挑剔的教養方式:父母可能會過於嚴厲地指出孩子的缺點,導致孩子感到不受重視或不被愛,即使父母有意促進孩子進步。

我。 分享八卦:告訴某人關於另一個人的令人不快的事實,而不考慮它可能對該人的聲譽或感情產生的影響,缺乏愛和同情心。

j。 忽視恩典:在有關宗教或道德的對話中,堅持自己信仰的真理而缺乏溫暖或理解可能會疏遠他人,而不是吸引他們。


三.實踐真愛就是解決衝突。 9-13


1. 約翰警告我們有關丟特腓的事,他是一位想成為最好的教會領袖。丟特腓拒絕約翰的權威,拒絕歡迎其他信徒,甚至驅逐那些歡迎的人。他的行為是出於驕傲和自負,在教會中造成分裂和傷害。

2. 約翰說:“親愛的弟兄啊,不要效法惡,而要效法善。” (約翰三書 1:11)。丟特腓提醒我們,如果我們不小心,驕傲和自我中心的情緒就會在教會中滋長。當我們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時,我們就會破壞教會的團結並阻礙福音的工作。但約翰鼓勵我們效法良善,效法那些表現謙卑和愛心的人。

3.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驕傲或自以為是的時刻。我們不應該尋求權力或認可,而應該互相提升和幫助。這種做法尊崇基督並加強教會的合一。

4. 解決愛與真理衝突的三種策略:

一個。 不要放過情況。

b. 透過明智的建議保持客觀性。

c. 直接面對反對派。


約翰的第一個策略:約翰沒有放棄與丟特腓的關係。他先寄了一封信,但被忽視了。隨後又派遣使者,也遭到拒絕。約翰沒有氣餒,而是繼續努力。約翰三書是他的第二封信,由另一位名叫德米特里的使者發出。約翰決心不放棄這座教堂或丟特腓。

約翰解決衝突的首要策略是保持聯繫而不是撤退。通常,當我們面對意志堅強的人時,我們的本能是退縮。我們可能認為最好“等等看”或遠離。有些人甚至可能聚集起來反對丟特腓這樣的人,悄悄地破壞他。正如《約翰三書》第 10 章中提到的,他們可能會議論他。

但我們應該與像丟特腓這樣的人保持聯繫,以幫助拯救教會。有時,他們將對教會的熱心與野心混為一談,從而傷害了所有人。約翰也知道丟特腓需要幫助。如果約翰撤退,丟特腓就不會尊重他。丟特腓需要約翰的熱情和堅持。這是觸及他內心的最好方式。這種勇敢的做法正是約翰向丟特腓表達愛的方式。

雖然這一策略看起來很簡單,但今天聽起來可能很理想化。當一個激進的領袖挑戰牧師時,這可能是有風險的。牧師可能會擔心自己的工作。丟特腓意識到了這種權力鬥爭。因此,牧師需要教會以外其他人的支持。教會領袖應該鼓勵並支持牧師。牧師不能獨自面對像丟特腓那樣的挑戰。


約翰的第二個策略:約翰得到了蓋烏斯的支持。蓋烏斯的存在並不是為了操控或對抗丟特腓。他了解情況,並沒有陷入危機。蓋烏斯保持中立,可以幫助約翰看得更清楚。

當德米特里厄斯和蓋烏斯在一起時,他是否分享了他所了解的情況?當約翰拜訪並與蓋烏斯面對面交談時,他們就危機交換了想法。約翰並沒有利用該猶來詆毀丟特腓;而是利用該猶來詆毀丟特腓。他需要蓋烏斯的客觀觀點來了解問題的嚴重性。

蓋尤斯成為約翰的一個有用的參考點。他可以提供見解,就像提多在衝突期間對保羅所做的那樣(哥林多後書 7:5-13)。牧師在面對傷害後常常很難保持客觀。約翰需要蓋烏斯作為參謀。來自明智領袖的經驗豐富的建議可以幫助牧師應對當今的類似情況。

約翰的第三個策略:約翰願意親自會見丟特腓。如果他不能到場,他會寫一封信。但一有機會,他就會親自去。這種做法是有風險的。保羅在哥林多的艱難訪問期間也冒了類似的風險(哥林多後書 2:1)。他遭到拒絕並被要求離開。

約翰很可能感受到了避免與丟特腓發生衝突的誘惑。寫信或派信差比親自面對某人更容易。許多領導者都在為此苦苦掙扎。有些人可能是在衝突中長大的,很難面對困難的情況,而有些人可能會因為過去的經歷而感到無能為力。

然而,約翰相信他能夠處理好這種情況,因為他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一直與教會成員保持聯繫,諮詢他的使者,並計劃與蓋烏斯交談。他知道神與他同在,並希望真理得勝,讓教會體驗到自由和喜樂。神希望所有教會在愛和真理上都有成長。

如果每個參與者──約翰、丟特腓、牧師和平信徒領袖──不能真誠和勇敢地堅持真理和愛心,教會就會遭受損失。

這提出了現代問題。教會該如何為對抗做好準備?哪些流程可以確保問題被秘密解決?有些教派有解決衝突的結構,但許多獨立教會沒有。牧師必須獨自面對丟特腓嗎?這會導致混亂嗎?

此外,個人還必須考慮一個更令人困擾的問題。在《約翰三書》第 10-11 章中,約翰似乎準備對像丟特腓這樣的人採取果斷行動。如果丟特腓不悔改,約翰可能會將他從教會中除名,就像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 5 章中所建議的那樣。如果需要的話,我們準備好拒絕不悔改的丟特腓了嗎?我們願意這樣做嗎?

當我們結束對約翰三書的反思時,讓我們記住它教導我們的關鍵主題:

1. 行在真理中:我們應該使我們的生活與神的話語保持一致,並且每天尋求祂的指導。

2. 憑愛心行事。實踐熱情好客:我們需要互相表達愛和支持,並向有需要的人敞開心扉。

3. 約翰三書提醒我們身為基督徒的呼召。我們要遵行真理,活出愛心,促進教會內的合一。願我們像該猶一樣,成為忠實的僕人,為上帝的心帶來喜樂,並表現出祂的恩典和慈愛。


結束祈禱

主啊,感謝祢的話語在真理和愛中引導我們。幫助我們忠實地行走在你的真理中,敞開心扉熱情好客,並拒絕可能分裂我們的驕傲。加強我們對您的承諾,幫助我們成為您愛的榜樣,為您的名字帶來榮耀和榮耀。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