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26, 2025

盟約之愛,《婚姻系列一》創 2:18-25;弗 5:21-33

盟約之愛

創世記二章十八節至廿五節;以弗所書五章廿一節至三十三
《婚姻系列一》

福遍中國教會
林永健牧師
2025.09.28

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婚姻的意義》第一章〈婚姻的祕密〉

 


引言

弟兄姊妹,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矛盾的世代。談到「婚姻」這個字眼,許多人心中同時有著嚮往與恐懼。

在現代社會,婚姻常常被視為一個高風險的投資。有人推遲結婚,因為看見太多破碎;有人乾脆放棄,因為不相信「永遠」的承諾;也有人心懷期待,但一旦步入婚姻,卻很快感到失望。今天的文化對婚姻有兩個極端:一方面,它被浪漫化,成為人生最重要的滿足來源;另一方面,它又被貶低,視為一種沉重的束縛。

我們看到社交媒體和電影中,婚姻被描繪成「靈魂伴侶」(Soulmates),以外貌吸引和性衝動為標準,只要找到「對的人」,婚姻就會幸福圓滿,我一切的需要都會得到滿足。

我知道我喜歡的電影都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美女俊男,若顏值差一點都不好看,這樣佳偶才是天成,我問我自己,為什麼我喜歡這種的電影?我發現這是我心中最深層對婚姻的投射,反影我內心對婚姻的渴想,可是現實往往是:即使婚禮當天鮮花燦爛,幾年後也可能淚水滿面。浪漫的火花逐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真實生活的磨擦、性格上的差異、罪性帶來的自私。

在美國,估計大約有 41% 初婚的夫婦,以離婚收場,二婚 67%,三婚 74%


近年來,
50 歲以上的成年人離婚率自 1990 年代以來大約翻了一倍;65 歲以上的離婚率甚至增加了三倍,這種「灰色離婚」(Gray Divorce),雖然結婚數十年後,因為長期不滿、溝通不良、情感需求未被滿足、長年累積的衝突爆發,孩子長大離家後,再無後顧之憂,經濟又獨立,特別是女性,不用靠男人,何必受氣,乾脆離婚,基督徒也不例外,而且影響深遠,不單只是離婚的人,更影響他們成年的孩子,及晚年生活的的問題,成為社會上的一大難題。

最近我們教會做了一項夫妻關係滿意度的調查。在 315 位受訪者中,有 23.5% 的分數落在危險線以下,女性佔大多數,是男性的三倍,代表他們的婚姻正面臨嚴重的危機。換句話說,每四個結婚的人當中,就有一個對正在結婚痛苦中掙扎,而每四個對婚姻嚴重不滿當中,有三個是女的。這些夫妻並不快樂,婚姻關係非常惡劣。有些分數甚至低到令人震驚:168 分滿分,卻在自我評估中,只給自己 18 分、19 分、21 分的滿意度,使我心裡非常憂慮。

許多人開始懷疑:婚姻真的值得嗎?婚姻的承諾,是否過時?然而,同時我們心裡又深深渴望:渴望被理解、被接納、被無條件地愛,渴望有一個人能與我共度一生。

親愛的弟兄姊妹,婚姻的問題,不是因為婚姻制度本身有缺陷,而是因為我們對婚姻的期待與理解偏離了神的設計。今天,我們要透過聖經,重新看見婚姻的起源與意義。提摩太‧凱勒牧師在《婚姻的意義》中提醒我們:婚姻不是契約,而是盟約:靠福音守約到底。

今天我想分享三點:

一、婚姻的創造藍圖:離開父母、彼此連合、成為一體  2:18–25
二、婚姻的核心奧祕:福音之愛、彼此聖化、共同成長  5:25–32
三、婚姻的實踐呼召:破碎現實、盟約守護、群體見證



一、婚姻的創造藍圖:離開父母、彼此連合、成為一體 2:18–25

1. 婚姻的起源是神的設立



創世記 2:18 說:

「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

注意,婚姻不是亞當的發明,也不是文化演化的產物,而是神親自設立的制度。當神創造天地萬物,祂看見一切所創造的「都甚好」(abundantly good; exceedingly good),稱心如意、盡善盡美。但有一件事「不好」(without good),沒有「好」——就是人「獨居」,原文是單獨、分離、沒有連結、孤苦伶仃、孤單一人、離群獨居的意思,神為此而建立婚姻,為亞當造一個配偶幫助他。

這提醒我們,婚姻的起點不是浪漫,不是寂寞的補償,而是神的心意。神設立婚姻,乃是要人得著合宜的陪伴、互補與幫助,並且在這個關係中彰顯祂的榮耀。

2. 婚姻的本質是離開父母、彼此連合、成為一體」的盟約


創世記
2:24 說: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這裡有三個婚姻關鍵的動作:

1.    離開(ʿāzab):重新排序人生首要忠誠,夫妻關係凌駕於原生家庭之上,超越父母子女的關係,成為人生最親密、最優先的連結。不是說結了婚就不要父母,而是要離開父母,去與妻子連合,成為一體。

2.    連合

希伯來文:דָּבַק (dābaq),本義是「緊緊黏在一起、附著、緊握不放」,可譯作「持守」「依附」「緊連」。七十士譯本/新約:προσκολλάωproskollaō),字面就是「用膠黏住」之意。Glue together. 聖經的用法:

像皮膚、骨頭「緊貼」(伯 19:20),手「緊握」刀劍(撒下 23:10)。路得「緊緊跟隨」拿俄米(得 1:14),不分開、形影不離。以色列要「緊緊倚靠耶和華」(申 10:20;書 23:8;詩 63:8)。

連合 dābaq不是一時的情緒而結合,而是帶誓約的忠誠選擇——「我決意抓住,不放手」,共同加入一個永久性的約定中,不只是「感覺」,更是「立場」彼此黏合,不任意分離,「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邶風‧擊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同甘共苦,風雨同舟。

婚姻誓約性的緊密黏合包括:

  1. 法理的黏合(誓約):公開立約、彼此授權、法律責任(瑪 2:14「你幼年所娶的妻,是你配偶、你約中的妻」)。
  2. 關係的黏合(忠誠):恆久持守、饒恕與憐憫(ḥesed),真實與可信(ʾemet)。
  3. 身心的黏合(合一):性結合是立約愛的身體語言,強化專屬性與安全感。

3. 成為一體bāśār eḥād):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結合,更是靈魂、情感、使命的整合。這是一種全面性的合一,涵蓋物質、情感、靈性。成為一體:不僅指性關係,也指身分、經濟、命運與生命的合一,不是同住,而是同體。

弟兄姊妹,這不是人間的理想,而是神親自定下的模式,是盟約的關係。

一夫一妻、一男一女、一生一世!離開、連合、一體的盟約!

今天的文化,常把婚姻視為一份「消費合約」。就像手機合約、健身房會員合約:只要滿意就繼續,不滿意就隨時解約。許多人帶著這樣的心態進入婚姻:只要你能滿足我,我就留下;一旦不合算,就換人。

這樣的婚姻,表面看似自由,實際上卻極度脆弱。因為契約的根基是「利益與條件」,不是「承諾與忠誠」。在這種環境中,人不敢真實,不敢袒露軟弱,因為心裡總懷疑:「若我不再可愛、若我不能滿足對方,會不會被拋棄?」

同居, 60 年代幾乎是沒有,現在超過一半的人在結婚之前就住在一起,認為這是最好的安排,有伴侶、有性關係,但仍擁有自由,沒有盟約之下追求婚姻帶來的益處,我們是要結婚的,同居沒有什麼問題,又可省點錢,又方便親密的關係,這是摻水稀釋的承諾,並不是神設立的婚姻,這樣情況之下結婚的人,離婚率是沒有同居過的一倍半(https://ifstudies.org/reports/whats-the-plan-cohabitation/2023/executive-summary?utm_source=chatgpt.com)。

這樣的觀念,與聖經裡「二人成為一體」的異象,完全背道而馳。當婚姻淪為一紙「契約」,它就失去了「安全感」。因為契約背後的邏輯是「利益與條件」:若你做不到,我就有權退出。這樣的環境裡,人不敢真實、不敢軟弱、不敢袒露傷口,因為害怕隨時會被拋棄。就像租房子一樣,心裡總知道:這不是我的家,隨時可能被房東收回。

然而,聖經告訴我們,婚姻不是契約,而是「盟約」。

聖經卻告訴我們,婚姻不是契約,而是「盟約」。

  • 契約以「自我利益」為軸心;盟約以「忠誠承諾」為核心。
  • 契約依賴感覺;盟約根基在誓言。在盟約裡,人得著安全感:因為知道即使自己失敗、年老、容顏不再,對方也不會離去。正是在這份安全感中,人可以真實、可以軟弱、可以敞開。婚姻的承諾是兩性荷爾蒙裏找不到的愛情元素。

婚禮上的誓言,不是「只要我愛你,就和你在一起」,而是「無論富裕或貧窮、健康或疾病,我都要愛你、忠於你,直到死」。這就是盟約的重量:即使對方軟弱或失敗,承諾仍然堅立。

真正的親密,只有在盟約中才能持久。什麼是盟約?盟約不是建立在「感覺」之上,而是建立在「承諾」之上。當你走到婚禮的祭壇前,說出「無論貧窮或富足、健康或疾病,都願意愛你、陪伴你」時,那是一個神聖的盟約。盟約的重量,在於它不是因為對方完美才存在,而是即使對方軟弱、甚至失敗,承諾仍然堅立。

想像一對夫妻:丈夫在事業上遭遇失敗,失去收入,心裡極度沮喪。若婚姻是「契約」,妻子可能覺得:「他已經不能滿足我的需要了,我要離開。」但若婚姻是「盟約」,妻子會說:「即便你失敗了,我仍然在這裡,因為我不是因為利益才跟你在一起,而是因為我們在神面前立了約。」這就是盟約的力量。

另一個例子:我認識一位年青的妻子多年來身體有病痛,無法給丈夫帶來「理想中」的生活,也沒有辦法生小孩。若婚姻是契約,丈夫會想:「她已經不能帶給我快樂,我要尋找新的人生。」「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很好的理由再找另一個。但若婚姻是盟約,丈夫會選擇守在身邊,日夜照顧,因為承諾比感覺更堅定。這樣的愛,不是浪漫小說裡的甜蜜,而是十字架式的愛,是基督對教會的愛。

在這個強調「我的權利、我的幸福」的時代,婚姻中的盟約之愛,成為最強有力的反文化見證。當夫妻彼此用一生說出:「我願意,直到死」,這就是神設定婚姻的見證。

如何在婚姻裡實踐盟約之愛?

  1. 重視誓言:常常回想當初婚禮上的誓言,提醒自己婚姻的根基是承諾,而不是情緒。對婚前的弟兄姊妹:要清楚,婚姻不是浪漫的延續,而是盟約的開始。婚禮上的誓言,比婚禮上的鮮花更重要。本週重溫婚禮誓詞,寫下「我們婚姻優先於原生家庭」的兩個具體調整(如:節期探親安排、衝突時不搬出娘家/婆家)。
  2. 在衝突中守約:當爭執來臨,不以「要不要繼續這段關係」作為威脅,而是以「如何在承諾中解決問題」作為前提。設立每週一次「盟約對話夜」(30–45 分鐘):彼此感謝1事、道歉1事、下週共識一事。

婚姻中的盟約,是這世代最大的反文化見證。當世界不斷強調「我的權利」、「我的幸福」,婚姻中的夫妻卻用一生說出另一種語言:「我願意,直到死。」

耶穌說:「神所配合的,人不可分開」(太 19:6)。把「神配合的工作」與「人不可分開的責任」放在一起。



或者你說:我是信主之前結婚的,或者當初我結婚基本上就是一個錯誤,不單只不是盟約,而是為了契約而結婚的,為了外貌、性吸引、或會了金錢,甚至是被騙之下結婚的,結婚之後才知道對方是什麼的一個人,我的婚姻是一個錯誤,我的婚姻不是神所配合的,現在後悔莫及,無法挽回,怎麼辦?

請注意,「神所配合的」並不是一個條件句子,不是說如果是神所配合的,人不可以分開,如果不是神所配合的,人就可以分開。不是樣的,婚姻是神所設立的,早在亞當夏娃犯罪之前,神已經定下婚姻,19:4「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5 並且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6 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開。」

好的木工知道,黏合後硬撕,兩邊都會受傷。離婚不是像解開結那麼簡單,總會留下撕裂面。

若你們覺得「膠性」已經變弱,今天就開始重新上膠:承認、饒恕、立約更新、求助於屬靈群體與專業輔導。神樂意把破碎再黏合,並讓裂痕成為恩典的紋路。

最近流行一個字:「乾婚」,形容「乾巴巴」的婚姻關係,缺乏親密、性關係長期缺席,或流於義務。缺乏情感交流、彼此漠不關心,冷淡、疏遠。缺乏激情、夫妻談話只停留在生活瑣事,沒有心靈交流,僅僅為了孩子、經濟、社會壓力而維持。夫妻可能仍然住在同一屋簷下,外表維持婚姻,但內裡卻乾枯無水、沒有滋潤。外人看似「正常夫妻」,實際上內心孤單。

就像一片沒有雨水滋潤的土地,表面還在,但生命力已經衰退。乾婚就像一朵插在瓶中的塑膠花——看似完整,但沒有香氣、沒有生命;在知乎、微博上,「乾婚」被形容為中國婚姻的一種普遍現象,特別是在 30–50 歲的中年群體。在中國都市婚姻中,可能接近 1/4 1/3 的婚姻帶有「乾婚」特徵。

皮膚復水的核心原理(HEO 三步):

  • HHumectant 吸水),把水抓進來,不能吸收是沒有用的,
  • EEmollient 潤膚),填補縫隙
  • OOcclusive 封閉),封住皮膚,減少水分散失

早、晚都要做一次,經年累月之下,你的皮膚就會緊繃感下降、粗糙減少、柔軟度與光澤回來,反老還童,青春長駐,六十歳的人,看來只有三十歳一樣的皮膚。

乾婚復水行動:若你已婚:選擇一個個「復水行動」,安排到本週行事曆並回報。

以下三個「乾婚復水」行動,簡短、可量化、當週就能開始:

  1. 週更「30–30 約會夜」:吸水
    目標:恢復情感與對話。
    做法:手機關掉,外出30分鐘散步+30分鐘「盟約對話」:①我感謝你我需要向你道歉我現在最需要你的是本週我承諾
    頻率/KPI:每週一次;連續4週完成≥3次;每次結束互傳一句總結訊息做記錄。


  2. 每日「3–3–3 連結」:潤膚
    目標:日常親密回流。
    做法:早晚各一次——3次擁抱(至少30秒其一)+3句肯定(具體到行為)+3分鐘一起禱告/讀一段經文/感恩清單。
     
    頻率/KPI:每天至少一次;連續14天打卡≥10天;每週挑一點收穫彼此回饋。


  3. 24小時修復協議」:密封
    目標:把衝突變成成長。
    做法:同意任何衝突24小時內完成和好談話,採用「福音四步」:先禱告暫停先認自己份用「我訊息」表達需要一起擬一條可執行的改變。若連續兩次未修復,第三次即預約輔導/屬靈夥伴介入。
    頻率/KPI:每次衝突即啟動;當月「過夜未修復」=0;月末10分鐘檢核一次。

神設計的婚姻,卻應當是活生生的花園,日日被祂的愛滋潤,充滿生命力。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的盟約。


二、婚姻的核心祕密:福音的愛與彼此成聖(弗 5:25–32

1. 基督之愛是範式:「如同基督愛教會」



在以弗所書 5:28–33

5:28 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29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30 因我們是他身上的肢體。31 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32 這是極大的奧祕,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33 然而,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

弟兄姊妹,這裡的「奧祕」(mystērion)、mystery, secret, 祕密,並不是指一個難以理解的謎,而是指神過去隱藏的真理、如今藉著基督啟示出來。這是「極大」的奧祕(mystērion mega)是指什麼過去隱藏、現在顯明了的真理?這有關婚姻極大的祕密是什麼?

婚姻的大奧秘:丈夫愛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一樣,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是極大的奧秘,丈夫應當為妻子做的,就是耶穌為了我們進到與他聯合而做的,捨了自己,為了更深的聯合,而妻子敬重、順服丈夫:就像教會敬重、順服基督。

上帝設立婚姻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耶穌拯救的福音,婚姻若要成功,就要去效法神在基督裏捨己的愛,祂沒有仗勢欺人,沒有以「頭」自居,同樣,在婚姻中,你為你的配偶做神在耶穌裏為你做的,這就是婚姻的祕密。

一般婚姻的看法是要成全自己,聖經的模式:是透過彼此犧牲而互相成全,耶穌捨了自己,他向自己死,為的是拯救我們,使我們與他聯合,屬於他。現在我們也捨棄自己,向自己死,為愛投降,是婚姻連合成為一體。你需要什麼才能讓婚姻成功?婚姻的秘密就是效法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了自己,使彼此越來越深入的聯合。透過婚姻,福音的奧秘被揭開了,婚姻是福音轉換你內心,翻轉你生命的一個主要管道。

保羅說,婚姻不只是男女之間的契合,而是指向一個更偉大的真相——基督與教會的盟約之愛。

換句話說,婚姻就像是一面鏡子,把天上的實相映射在地上。地上的婚姻是比喻,真正的原型是天上的:基督這位新郎,與祂的新婦——教會。這就是婚姻的「祕密」。

想像一對新婚夫婦,婚禮當天穿著華麗的婚紗與西裝,所有人都注目在新人身上,整個儀式充滿莊嚴與喜樂。但聖經告訴我們,地上的每一場婚禮,其實都是一場「預演」——它在指向將來那一場最榮耀的婚禮:羔羊的婚筵(啟 19:7–9)。

丈夫的愛:就像基督為教會捨己,為她捨命。

妻子的順服:就像教會敬重、順服基督。

二人成為一體:就像信徒與基督聯合,不再分開。

因此,當我們看一對夫妻攜手一生時,這不只是他們個人的幸福故事,而是神在地上寫下的一幅「福音圖畫」。

基督的愛:婚姻的根基



以弗所書 5:25 說:

「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

請注意,聖經要求丈夫以「基督的愛」作為婚姻的模式。這愛有三個特徵:

  1. 犧牲性——基督為教會捨己,甚至死在十字架上。這愛不是尋求自己的益處,而是願意放下權利、付出代價,成全對方。
    例:想像一位年輕的丈夫,每天清晨五點起來打兩份工,只為了支付妻子昂貴的醫療費。他自己常常吃簡單的泡麵,但卻把最好的營養品留給妻子。別人看不見他的辛勞,但這份犧牲正好映照出基督的愛——祂為教會流血捨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我們能得著生命。
  2. 無條件——基督不是因教會完美才愛她,反而是在教會軟弱、有瑕疵時仍然愛她。羅馬書 5:8 說:「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
    例:一位妻子發現丈夫沉迷賭博、欠下債務,甚至失去工作。她內心痛苦,但她沒有拋下丈夫,反而陪著他進入戒賭輔導班,幫助他一步步走出黑暗。別人覺得她「傻」,但這正顯出愛的無條件——就像基督不是因我們可愛才愛我們,而是在我們破碎、可憐、失敗的時候,祂仍然選擇不離不棄。
  3. 聖化性——基督愛教會的目的,是「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榮耀的教會」(弗 5:26–27)。也就是說,基督的愛不是單純滿足我們,而是要改變我們,使我們更聖潔、更榮耀。
    例:有一位丈夫,每天陪伴妻子讀經禱告,並且在衝突後願意謙卑道歉。妻子因著丈夫的帶領,慢慢學會釋放苦毒、學會饒恕。多年後,夫妻倆一同帶領小組,成為許多人的祝福。他的愛,不只是「讓妻子開心」,而是幫助她成長,成為更聖潔、更榮耀的生命。這正是基督愛教會的目的——祂要把我們從舊我中改變,預備迎見祂。

這三方面,正是夫妻之愛應該學習的方向。

缺乏解決衝突的能力是我們婚姻的調查中,在危險臨介點之下的夫妻最大的問題。如何解決婚姻的衝突?婚姻裡的衝突無可避免。問題不是「會不會有衝突」,而是「如何處理衝突」。錯誤的方式:冷戰、指責、控制、逃避。這些方式只會加深隔閡。

福音的方式:謙卑、饒恕、彼此認罪、尋求和好。

對「乾婚」的弟兄姊妹,福音帶來的力量:我死了,基督活了,唯有我死了,婚姻的衝突才有轉機。

弟兄姊妹,這就是福音的能力在婚姻裡的實踐。沒有福音的婚姻,就像沒有水的魚,終將枯乾。但在福音裡,婚姻才有源源不絕的活水。

如何在婚姻關係中向自己死?


三、在破碎現實中操練盟約之愛:從家庭到教會的實踐

婚姻的現實:罪與軟弱

1. 婚姻的真相:兩個罪人的結合

有人說:「婚姻就是兩個罪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24 小時不間斷地彼此影響。」這句話或許帶點幽默,卻揭露了婚姻最現實的一面。

聖經告訴我們,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 3:23)。當兩個罪人走入婚姻,雖然他們彼此相愛,但罪性仍然真實存在:自私、驕傲、嫉妒、憤怒、冷漠、控制慾……都會在婚姻中被放大。想像一下:當兩個罪人走進婚姻,就像兩塊粗糙的石頭被放進同一個袋子裡,彼此碰撞,摩擦不斷。於是,自私被暴露,驕傲被顯明,軟弱也無處可藏。

婚前,許多缺點可能因浪漫的光環而被忽略;婚後,這些缺點卻會赤裸裸地顯現。於是,夫妻之間容易產生衝突與失望。

2. 婚姻揭露我們的自私

婚姻最令人不舒服的地方,正是它像一面鏡子,揭露我們真實的自我。

  • 單身的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很有耐心,但婚後才發現,當配偶不照著我們的方式做事時,我們的怒氣很快浮現。
  • 單身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很有愛心,但婚後才發現,我們往往更在意「我的需要」是否被滿足。
  • 單身的時候,我們看自己頗為慷慨,對錢並不是很看重,但婚後才發現,我們常常斤斤計較「誰付出的比較多」,在金錢上爭過你死我活。

婚姻不僅顯明我們愛對方的能力有限,更顯明我們對神的依靠有多不足。

3. 婚姻是神塑造我們的工場

雖然婚姻揭露我們的罪,但這並非壞消息。事實上,這正是神的心意:藉著婚姻來改變我們,使我們更像基督。

以弗所書 5:26–27 談到基督對教會的愛,說祂要「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同樣地,婚姻中的愛也有「聖化」的作用——神藉著婚姻塑造我們,使我們學會忍耐、謙卑、饒恕與自我捨棄。

有人說,婚姻就像「兩顆粗糙的石頭放在同一個袋子裡搖動」。過程中彼此摩擦、受傷,但最終,那些尖銳的角落會被磨平,成為更光滑、更合適的形狀。這正是神透過婚姻所做的工作。

婚姻需要饒恕的恩典

凱勒牧師提醒我們,沒有任何婚姻能持續下去,若沒有「饒恕」這個要素。因為兩個罪人必然會彼此傷害,若不饒恕,婚姻只會積累苦毒。

哥林多前書 13:5 說:「愛不計算人的惡。」真正的愛,不是不受傷,而是不把對方的過錯當作帳目來計算。這不意味著容忍罪惡,而是願意像基督饒恕我們那樣,饒恕配偶。

要去愛,就一定要變得脆弱。愛任何一樣東西,你的心無疑會絞痛,甚至可能破碎。若你要確保自己的心完好無缺。你絕不可將你的心交給任何人,連一隻動物也不行。謹慎地用嗜好和一些享樂掩飾他,避開所有纏繞,把它穩妥地所進自私的棺材裏。但是在這樣的棺材裏:安全、黑暗、不能動彈、沒有空氣,你的心也也將變化。他不會破碎,但他將變得僵硬、頑固、得不到救贖。路易斯(C. S. Lewis

饒恕不是一次性的決定,而是持續的操練。每當衝突發生,我們都要選擇:我要堅持抓住對方的錯,還是要放手交給神,選擇愛與饒恕?

在軟弱中依靠福音

  • 面對失望:當配偶不能滿足我的期望時,記得:只有基督能真正滿足我的心。不要把配偶當作偶像。
  • 面對傷害:當受到冒犯時,學習在禱告中饒恕,並尋求合宜的溝通。
  • 面對差異:當兩人有不同意見時,學習謙卑,承認自己有限,並尋求共識。
  • 面對軟弱:當自己失敗時,不要隱藏,而是向配偶認罪,並一同到神面前尋求恩典。


結語

弟兄姊妹,婚姻的現實是殘酷的:兩個罪人結合,必然有掙扎與失望。但婚姻的盼望也是榮耀的:因為在基督裡,我們可以經歷恩典、饒恕與更新。

婚姻不會自動讓人幸福,但它會讓人更像基督。當我們在婚姻中看見自己的罪,並學會依靠基督的恩典,我們就會發現:這段旅程雖艱難,卻滿有祝福。

也許你覺得自己的婚姻是一個錯誤。或者你已經放棄了,我是活在一個錯誤之中,衝突沒辦法解決,我很悲觀,我該怎麼辦?

但福音正是為這樣的處境而來。聖經從來沒有隱藏婚姻中的破碎,亞伯拉罕、雅各、大衛的家庭都充滿矛盾,可是神卻能把人的錯誤、軟弱和失敗,轉化為祂恩典的場域。羅馬書告訴我們:「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這「萬事」,包括你錯誤的婚姻起點。

當衝突不斷、盼望似乎熄滅時,基督卻邀請你走十字架的道路。饒恕不是否認傷害,而是把苦毒交給耶穌,選擇不再用恨意還擊;謙卑不是放棄自己,而是承認我們同樣需要恩典;依靠聖靈不是靠意志撐下去,而是每天求主加力量,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善行。這樣的愛,不是浪漫小說的甜蜜,而是十字架的愛,是基督對教會的愛。

或許你的婚姻不會像童話般幸福,但它能成為恩典的見證。請不要只把婚姻看作解決孤單的方式,也不要只停留在浪漫的延續。婚姻是一段屬靈之旅。當你和配偶願意一起禱告、一起服事、一起尋求神的旨意,你們不僅能享受情感的甜蜜,更能在靈魂深處一同成長。這樣的婚姻,才能真正反映基督與教會的奧祕:一段建立在盟約裡,忠誠而深厚的愛。

今天,讓我們安靜在主前思想:我和配偶的關係,是停留在情感和生活的層面,還是正在培養屬靈的友誼?若你已婚,願你把配偶當作最深的屬靈朋友,重新立志與他或她一起走天路;若你未婚,願你在尋找伴侶時,把「屬靈的同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為最終,婚姻不是為了滿足我們自己,而是為了彰顯基督與教會的奧祕。

婚姻不是個人的私事,更是教會屬靈群體的事。

今天我們常說:「婚姻是兩個人的事。」但聖經提醒我們,婚姻是在群體中立約的。婚禮不只是兩個人彼此承諾,而是在神與眾人的見證下立約。

(1) 教會是婚姻的守護者

這意味著,教會有責任支持與守護婚姻。小組需要關心已婚夫婦的挑戰,長輩需要為年輕夫妻提供榜樣,單身者也要學習如何祝福並鼓勵已婚的弟兄姊妹。

(2) 教會是單身者的家

同樣,教會也要成為單身者的家。單身的弟兄姊妹不應被邊緣化,好像只有婚姻的人生才完整。教會要接納單身者,給予他們屬靈的家與歸屬感。

(3) 教會要成為婚姻見證的群體

在一個婚姻破碎的世界,教會若能活出盟約之愛,就成為最強有力的福音見證。當世人看見基督徒夫妻在困難中仍然彼此相愛,他們就會被吸引,想要認識這位愛的源頭。

最終,婚姻只是今世的制度;在永恆裡,所有信徒都要與基督一同參與那「羔羊的婚宴」(啟 19:7–9)。因此,婚姻與單身,都是為了預備我們,迎接那更榮耀的愛。

親愛的弟兄姊妹,讓我們再次回顧今天的信息。婚姻的祕密不是心理學的技巧,也不是找到完美的配偶,婚姻不是契約,而是盟約:靠福音守約到底直到永恆。

願我們在婚姻中,或單身中,都以基督為中心,讓祂的愛成為我們生命的根基。這樣,我們就能成為世界的見證,宣告一個真理:在基督裡,愛永不止息。

 




神學焦點

在福音裡,婚姻不是以感覺與利益為軸心的「契約」,而是以捨己與忠誠為核心的「盟約」:按創造秩序離開、連合、成為一體;以基督愛教會為範式彼此成聖;在破碎現實中靠福音更新、守約到底,成為教會與世界面前的反文化見證。

 

講道目的

使聽眾明白神創造婚姻與福音的藍圖,更新婚姻中的誓約,在衝突與軟弱裡學習捨己與饒恕,經歷福音修復破裂的力量,使整個教會成為婚姻的守護者與單身者的家,並最終在基督裡活出真實的福音見證。

 

講道概念

婚姻在福音中是盟約,不是契約;因此我們要學習基督的捨己與忠誠,在衝突中選擇饒恕,在軟弱裡彼此扶持,用一生守約,讓家庭成為福音的活見證。

 

講章標語

婚姻不是契約,而是盟約:靠福音守約到底

 

講道大綱

 

引言

今天我們談婚姻。這個世代對婚姻充滿矛盾:一方面被浪漫化,好像找到「靈魂伴侶」就能一生幸福;另一方面卻被消費化,只要不合算就隨時解約。結果呢?離婚率高,「乾婚」現象普遍,許多夫妻心裡孤單。可我們仍深深渴望被愛、被接納。聖經告訴我們,問題不在婚姻制度,而在於我們偏離了神的設計。婚姻的祕密,不是找到對的人,而是回到福音。

一、婚姻的創造藍圖:離開、連合、成為一體(創 2:18–251:27–28;太 19:4–6

 

1.      起源:婚姻是神設立的良善秩序,為解除「獨居不好」,成就互補同行。

2.      本質:

a.      「離開」重整首要忠誠,夫妻關係優先於原生家庭。

b.     「連合」(דָּבַק/προσκολλάω誓約性的緊密黏合:法理、關係、身心三層合一。

c.      「成為一體」身分、經濟、使命的整全合一,不僅是同住更是同體。

3.      目的:在彼此尊榮中彰顯神形像,養育敬虔後代,參與神的治理計畫。

4.      行動要點

a.      本週重溫婚禮誓詞,寫下「我們婚姻優先於原生家庭」的兩個具體調整(如:節期探親安排、衝突時不搬出娘家/婆家)。

b.     設立每週一次「盟約對話夜」(30–45 分鐘):彼此感謝1事、道歉1事、下週共識事。

二、婚姻的核心奧祕:基督之愛與彼此成聖(弗 5:25–33

1.      範式:「如同基督愛教會」

a.      犧牲性(為她捨己)、

b.     無條件(罪人尚且被愛)、

c.      聖化性(洗淨、成聖、獻上)。

2.      目標:婚姻是雙向成聖的工場,磨去自我中心,塑造成基督樣式。

3.      行動要點

a.      建立「衝突福音四步」:先暫停禱告先認自己份用我訊息表達需要一起找代禱/方案。

b.     每日或隔日「靈修相伴10分鐘」:同讀同禱,彼此一句祝福。

三、在破碎現實中操練盟約之愛:更新「膠性」、群體守護、見證福音

  1. 真相:兩個罪人同住,衝突無可避免;「乾婚」反映情感/屬靈脫水。
  2. 盼望:神樂意把破碎再黏合更新誓約、求助群體與專業、讓裂痕成為恩典紋路。
  3. 教會角色:

a.      守護婚姻(榜樣、陪伴、資源與轉介)、

b.     作單身者的家(尊榮其呼召與恩賜)、

c.      活出群體見證(夫妻在困境中守約就是福音布道)。

  1. 行動要點

a.      為「乾婚」設三個復水行程:每週次高質量約會;每週1次深入對話題;每月次共同服事。

b.     尋找一對成熟夫妻作屬靈夥伴(或小組),設定90天同行計畫:分享、代禱、檢核目標。

結論

婚姻的祕密就是福音:不是契約,而是盟約;不是靠感覺,而是靠捨己與忠誠。即使婚姻有裂痕,福音能重新黏合;即使你覺得走錯了路,神仍能把破碎轉為見證。已婚的,守住誓約;單身的,以基督為滿足;全教會一同守護婚姻,見證基督的愛。最終,我們的婚姻只是預表,那更榮耀的羔羊婚宴。讓我們一生活出這見證:在基督裡,愛永不止息。

 

討論問題

1.      【重整優先】你目前最常把哪個關係或事物放在配偶/婚姻之前(或單身:放在主之前)?本週將做哪「兩個」具體調整,體現「離開與連合」?請訂時間、方式與可衡量指標。

2.      【衝突轉化】回想一次最近的爭執(或人際衝突)。用「衝突福音四步」寫出你可先做的悔改一句話與下一步行動;並約定在何時以何種方式與對方和好。

3.      【乾婚復水/屬靈友誼】若你已婚:選擇一個「復水行動」,安排到本週行事曆並回報;若你單身:選擇一項屬靈友誼操練(固定同伴禱告、參與服事),訂出開始日期與頻率。

4.      【群體守護】教會如何更像「婚姻守護者」與「單身者之家」?你/你們小組在未來30天可做的一件小事是什麼(如:托育支援、夫妻講座、單身關懷餐會、建立轉介名單)?請指派負責人與期限。


參考資料

Brown, Susan L., and Fen Lin. "The Graying of Divorce: A Half Century of Change."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77, no. 9 (2022): 1710.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25. https://doi.org/10.1093/geronb/gbac057. 

Cohen, Yafit, Naor Demeter, and Chaya Koren. "Why now? Late-life divorce timing process: Dyadic and individual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41, no. 8 (2024): 2366-2386.

Maden, Serap. “Current Approach to Moisturizer and Emollient Utilization in Atopic Dermatitis: A Review.” Exploration of Asthma and Allergy 2 (2024): 441–49. https://doi.org/10.37349/eaa.2024.00056.

Rajkumar, J., N. Chandan, P. Lio, and V. Shi. “The Skin Barrier and Moisturization: Function, Disruption, and Mechanisms of Repair.” 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36, no. 4 (2023): 174–85. https://doi.org/10.1159/000534136.

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與凱西‧凱勒(Kathy Keller)。〈第一章:婚姻的祕密〉。在《婚姻的意義》,楊基譯,21–57。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5。

Benton Brown, Paige. "Singled Out by God for Good." Regeneration Quarterly 3 (1997): 2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