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3, 2011

禁食 101,太 6:16-18

禁食 101
馬太福音六章十六至十八節


林永健牧師
2011.4.17
福遍中國教會





引言

1. 福遍教會正在三十天的禁食禱告當中,有二百六十八位的弟兄姊妹參予禁食一天或多天,而三十天的禱告會已經過了一半,讓我們繼續為教會的復興禱告、靈命的胃口禱告、傳福音的熱忱禱告,為丈夫禱告,為妻子禱告,為兒女禱告,為小組長禱告,為牧師禱告。
2. 對那些從來未曾禁食過的或第一次禁食的人,什是禁食?為什麼禁食?讓我們今天來看看耶穌有關禁食的教導。
3. 禁食不單是基督徒的操練,其他的宗教也操練禁食。回教徒一年有一個月的時間,舉行拉瑪丹月(Ramadan),每天從日出到日落開始,齋戒行善,不吃東西直到太陽下山,目的是要修心,從世俗的事轉向真主。天主教喜歡在復活節前四十日禁食或減食,稱為大齋期(Lent),有贖罪的意味。福遍教會的青少年在過去兩年都有參予大齋期的操練,第一個星期,不吃零食;第二個星期,禁電視;第三個星期,禁所有職業球賽;第四個星期,禁臉書;第五個星期,減食,目的不是為贖罪的緣故,而是為了預備記念基督的受難與復活。
4. 基督徒從初期教會,至天主教會,至更正教會,至現代教會都有廣泛禁食的操練,但新約聖經從來沒有吩咐我們禁食,命令我們禁食,只有登山宝訓中三節的經文,耶穌曾提及有關禁食的教訓,但也不是吩咐我們禁食,而是教導當我們選擇自願禁食的時候,要注意禁食的動機。
5. 讓我們一同來明白新約唯一有關禁食的教導,馬太福音六 16-18。
6. 6:16-18 是 6:1-18 中的其中一小段,6:1-18 的主題是有關猶太人三個最主要的屬靈操練:施捨、禱告與禁食,天國的子民應有什麼不同的態度?第一節是總原則,同一個原則:「不可故意叫人看出你的善行,不然就不能得天父的賞賜」,應用在三個猶太人主要敬虔生活的行為上,三段的文字非常之相似平行。



一、禁食與其他屬靈操練一樣,不應只注重外表與形事,為要得人的稱許。六 16

1. 猶太人只注重外表的禁食

第十六節的眾數「你們」 ,指出以下禁食錯誤的動機是猶太人普遍的問題,第十七節耶穌卻用單數「你」,禁食的正確動機卻是每一個天國子民的選擇。

「你們禁食的時候」,重點不是我們是否需要禁食或為什麼要禁食,耶穌指當你們選擇操練禁食的時候,要注意你們的動機。

你們禁食的時候,不要像那「假冒為善的人」("Hypocrite"),原文 ὑποκριτής (Strong Greek #5273);基本意思是「演員、冒牌貨」。禁食的人不應只注重外表,像在演戲一樣,做給人看,為了要得人的稱讚,這是禁食錯誤的動機。

猶太人故意讓人知道自己在禁食的方法是「臉帶愁容」(Gloomy face),這個字是形容有親愛的人死了的愁容,像兩個在以馬午斯路上的門徒一樣。換句話說,禁食的時候,臉上演出死了親人的面容,故意叫人看見,知道你在禁食,甚至臉上塗了灰,弄得很難看。

2. 禁食的動機是要得人的稱讚是錯誤的

「賞賜」原文是工價的意思,你禁食故意讓人知道,得了人的稱讚,已經得了等價的回報,在審判的時候,不會從神得到讚賞。

例如:耶穌比喻中的法利賽人,喜歡在聖殿公開大聲的禱告,說:「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故意讓人知道他做的好事,為要得人的稱讚,因為別人認為他是一個虔誠的人而占占自喜,結果他的禱告沒有被耶穌欣賞(參路十八 12)。

今日在教會中若有人每週禁食兩次,又捐上十分之一,這人一定是受歡迎的,受尊崇的,一般的人以外表敬虔的行為來與屬靈生命來劃等號,好施捨等於屬靈,花長時間禱告等於屬靈,時常禁食等於屬靈,神卻不只看外表,更是注重內心的動機。

動機比事情的本身更重要,為什麼去做比做的那件事更重要,為什麼我要禁食?
  • 別人禁食,我也禁食?
  • 因為我是執事、小組長,所以我必需帶頭禁食?
  • 不去參加禁食,不好看?
當沒有人看見的時候,禁食與否卻無關重要。有人在看的時候,唱聖詩特別洪亮,沒有人看見的時候,敬虔的生活就不翼而飛,這就是像「假冒為善的人」,在演戲給人看,心卻與外表不一致。這是耶穌認為不對的地方。



二、禁食與其他屬靈操練一樣,應從內而外,為要得神的喜悅。六 17-18


第十七節原文的「但」一字,中文聖經沒有將它翻出來,「但你」(單數)是與上文強調的對比(contrast),天國子民的生活方法是與別人不同的。不同的地方主要的兩點是:



1. 禁食是表示一種倚靠神的內在態度

首先,耶穌說禁食的對象不是見得到的人,而是看不見的神。所以禁食的時候,要梳頭洗面,不要故意叫人看出你在禁食,禁食本身代表內心一種倚靠神的態度,為不同的原因,進行禁食,表示專心的等候神、尋找神,甚至比食物更重要,擁有這個內在倚靠神的態度,禁食才有義意。

(應用):你今日倚靠什麼來解決你的難題?上一次你倚靠神是什麼時候?我們一生靠自己,習慣性地用拐杖來走路,靠勢力、靠才能,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學會專心的倚靠神?「禱告(倚靠神)做的事,人手不能作」,你真的相信嗎?禁食基本上是一種倚靠神的操練,所以要從內心做起,為了神而做的,是自願性的,不能強迫。

聖經中有好些禁食的例子,都是以這種態度為本的:

  1. 一般的禁食:

    不吃任何固体或液体的食物,只喝水;目的是為一些重要的事情作準備。例如耶穌在出來傳道之前在曠野禁食四十日;又如我為了這個主日的証道禁食一日。

  2. 部分的禁食:

    不吃某一部分的食物,或只簡單吃一點;目的是為了過清心的生活,專心的等候神。例如但以理二十一日禁食,「美味我沒有吃,酒肉沒有入我的口,也沒有用油抹我的身,直到滿了三個七日」(但十3),為了要明白從神而來的異象;又如我們的青少年人在受難節之前四十日,每週放棄一些食物或活動:如汔水、零食、電視、臉書、職業籃球賽…等,目的是學習以神為愈優先,宣告神比這些的食物或活動更重要。

  3. 完全的禁食:

    完全不吃也不喝;目的是為一些緊急的事情等候神。例如以斯帖為了猶太人面臨滅亡之難,完全禁食三天,準備冒死去見王(帖四16);保羅信主的時候,「三日不能看見,也不吃也不喝」(使九9),完全禁食三天;今日完全禁食的例子比較少。

  4. 社團的禁食(Corporate fast):

    全國性的禁食,為了一些國家的大事;例如尼尼微城的 人,從王到百姓,都因為要面臨滅亡之災,而禁食:「人不可嘗什麼,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與牲畜都當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頭離開 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或者神轉意後悔,不發烈怒,使我們不至滅亡,也未可知」(拿三7-9)。以斯拉的禁食,也是一樣(拉八21-23)。摩西的 律法只要求一年一次在贖罪日的時候,整体的禁食。過去幾年,福遍教會每年舉行四十日或三十日整体輪流禁食,為教會的復興,教會的難題禱告,這種整體的禁食禱告,目的是要專心的等候神,承認只有神才能改變我們。去年教會有百分之十六的會眾參予四十日的禁食禱告(包括青少年人),今年有超過百分之三十的成年人參予,禱告中心的同工更主動的提出,舉行三十天的禱告會,為小組、為教會守望。

  5. 私人的禁食:

    自願的,目的通常是為了能專心禱告,等候神。馬太福音第六章耶穌有關禁食的教導,主要是指這一類的禁食。
例子:大學的時候,讀過一位十七世紀內在生命派的大師,蓋恩夫人(Jeanne Guyon)的傳記:「馨香的沒藥」,她一生經歷許多的苦難,但她卻在苦難中學習順服神,我印象極深的一幅圖畫是她吃飯的時候,常常將要吃的飯食,偷偷地帶到耶穌的像前,倒在耶穌的腳前,她內心對主愛慕,深深的打動我的心,我因此開始操練禁食,第一次禁食的感受是強烈的,「神啊!我願意專心的等候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與我的肉體,要以神為樂,神啊!你比食物更重要,我願意不吃飯,也要追求你。」

2. 禁食正確的動機是要得神的喜悅

a. 為什麼我們要這樣的操練倚靠神的屬靈的生活?(Why do we do what we do?)為什麼我要禁食?
  • 遺傳的?例如:天生就不喜歡吃東西。
  • 學來的?例如:跟別人學的。
  • 內心的需要?例如:渴望成功,希望比別人屬靈。
  • 外在的壓力?例如:群體的壓力,大家都禁食,我只好也禁食。
  • 還是一種的選擇,因為某一認知而決定去實行?
為什麼去做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 我天天讀聖經,因為我喜歡教聖經,教聖經的時候,我最滿足?
  • 我喜歡讀書,因為讀書給我一種高尚的感覺,「書中自有黃金屋」?
  • 我每週末上教會,因為我希望幫助我的下一代成長?
  • 我做牧師,因為牧師受人尊敬?
  • 我施捨,因為要得人的稱讚?
  • 我禱告,因為希望神幫助我,保佑我,讓我逢凶化吉?
為什麼禁食比禁食本身更重要。

b. 禁食是要得神的喜悅

1) 耶穌說天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禁食的人--專心尋求他的人。

「報答」("Reward" 6:18),原文 ἀποδίδωμι (Strong Greek #591)是一個複合字:apó (Strong Greek #575), ("from") 加 dídōmi (Strong Greek #1325), ("to give"),三次翻為「報答」都是在馬太六 1-18 這一大段經文;其他翻為「賜給」("give"),例如提後四 8;「報應」("repay"),例如馬太十六 27;當神為主詞並用將來時態的時候,「報答」的用法都與末日的審判有關,「報答」是按行為來決定,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壞的。用在馬太六 18,「天父必暗中報答你」的意思可能是指在末日審判的時候,你在暗中從內而外的禁食,天父必定會有所回報,與 6:16 人的賞賜是兩個不同的字,6:16 的賞賜是「工資」等價的意思,

猶太人非常重視審判時要得神的喜悅,背後是的一種強烈的宗教感與責任感,末日的賞賜是聖經常常提及跟隨神的動機,耶穌多次的提到末後的賞賜,保羅走完一生之後,以得公義的冠冕為最大的安慰。

2) 除了這外在的動力之外,聖經也常教導,行善的內在的動機是因為「愛」,因為神的愛,我們去愛,我們因為愛而行善, 現代西方的人,對「得賞賜」外在的動機看得不是很要重要,反而注重的是內在愛的動機。我們捐款賑災,因為愛與憐恤人的緣故,不是為賞賜去做,也不是為別人去做,我也去做;我們每年參加短宣,因為愛那些孩子,不是因為怕末日的審判。

外在與內在的動機同樣重要,需要平衡的發展,當我們專心等候神的時候,禁食成為一種對神專注的操練,神賜下最大的賞賜是將他自己賜下。


程潤偉弟兄禁食的見證



結論

專心等候神的人,神不會留下一樣好處不賜給他,禁食要注意態度與動機,你可以選擇不禁食,但當你禁食的時候,不要做給人看,要在神的面前,專心的等候他,他必定垂聽你的呼求,將他自己賞給你。


回應詩歌

我多麽需要有你,盛曉玫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已經是星期三了,才發現選定的經文三個主日前的崇拜已經講過了,臨時才變招,從路加福音十一章五至十三節主禱文之後的比喻,改為馬太福音第六章十六至十八節馬太在主禱文之後有關禁食的教導,經文只有三節,要預備四十分鐘的信息,很容易就自動變成一專題性的講道,把其他有關禁食的經文都拉進來,但我決心以馬太福音第六章十六至十八節中心思想為釋經講道的中心,以這段經文的大綱為講道大綱,接下來的首先是好好的了解經文。

2. 除了一般常用不同中英原文的聖經與聖經字典之外,我主要用了兩本的釋經書作為參考:
  • Hagner, D. A. Vol. 33A: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 Matthew 1-13.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Dallas: Word, Incorporated. 2002.
  • Wilkins, M. J.  The NIV Application Commentary: Matthew.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2004

3. 6:16-18 不是獨立的經文,它是屬 6:1-18 的一部分,而6:1-18 是登山宝訓中的一個完整的講章;其大綱如下:

6:1          總原則
6:2-4       施捨
6:5-6       禱告
(6:7-15   主禱文與有關禱告的教導)
6:16-18   禁食

注意 6:16-18 與 6:2-4 與 6:5-6 相同的句子:
  • 你們…的時候… 
  • 不可…
  • 故意…
  • 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 你…的時候…
  • 要…
  • 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施捨、禱告與禁食是猶太人虔誠生活的三大操守,被猶太人公認為屬靈的記號。

4. 在預備的時候,我特別想知道聖經其他有關禁食的經文有什麼的教導。


a. 這三節的經文是新約聖經唯一有關禁食的教導,書信沒有提及禁食,禁食是自願的,不是必要的命令。

b. 但聖經卻有許多人禁食的例子:
  1. 一般的禁食:不吃任何固体或液体的食物,只喝水;目的是為一些重要的事情作準備。
  2. 部分的禁食:不吃某一部分的食物,或只簡單吃一點;目的是為了過一些清心的生活。
  3. 完全的禁食:完全不吃也不喝;目的是為一些緊急的事等候神。
  4. 社團的禁食(Corporate fast):全國性的禁食,為了一些國家的大事。
  5. 私人的禁食:自願的,目的通常是為了能專心禱告,等候神。馬太福音第六章耶穌有關禁食的教導,大概是指這一類的禁食。
    5. 下一步是寫馬太福音六 16-18 的經文大綱:


    主要的組織法明顯地是「對比」,比較當時宗教領袖們的教條式與注重外表的禁食與天國子民的禁食,透過禁食的例子,更深一層比較兩種不同的信仰與生命。



    6. 從經文的大綱,根據會眾的需要,定下講道的目的,寫下講道的大綱如下:

    目的: 教導禁食的目的與動機,更重要的是指出由內而外的敬虔生活之重要。

    引言:

    1. 福遍教會現今在三十日的禁食中,禁食的人應注意些什麼?
    2. 耶穌有關禁食唯一的教導是在登山宝訓的其中一段:馬太六 16-18
    3. 登山宝訓的主要目的是教導天國的子民應如何生活。

    一、禁食與其他屬靈操練一樣,不應只注重外表與形事,為要得人的稱許。六 16

    1. 猶太人只注重外表的禁食

    2. 禁食的動機是做給人看是錯誤的


    二、禁食與其他屬靈操練一樣,應從內而外,為要得神的喜悅。六 17-18

    1. 禁食是表示一種倚靠神的內在態度

    2. 禁食正確的動機是要得神的喜悅


    結論:

    從內而外的敬虔生活的見証與實際的建議。



    寫好這講道大綱已是禮拜五的早上,經過禮拜四一天的硏經與思考,明天禮拜六一整天是把全篇講章寫出來的時候,那是十多個小時的工夫,把詳細的內容、例証、引言、結論、用詞包含在內,同時也預備要用的影視教材。


    7. 當我週六寫講章的時候,我廣泛地利用互聯網去尋找合用的資料、圖片、引句、及例子;例如:回教的禁食、天主教的禁食、蓋恩夫人的資料,都是從網上維基百科全書(Wikipedia)而來,還有講道時所用投影簡報的圖片也是從歌谷(Google)而來;歌谷的英譯中的網站也是不可缺的工具,有助寫講章的時間更有效率。



    8. 另一個常用的工具是聖經軟件 Logos 的字義硏究(word study)。預備這篇講章的時候,我做了兩個字義的硏究:

    1)「假冒為善的人」("Hypocrite" 6:16),第一步先從 ESV 與原文對照的聖經中找到「假冒為善的人」的原文 ὑποκριτής (Strong Greek #5273);第二步查兩本原文字典:BDAG 與 The Complete Word Study Dictionary,明白 ὑποκριτής 的基本意思是「演員、冒牌貨」;第三步再用Logos 的 Bible Word Study Guide 去找出 ὑποκριτής 在聖經新約十七次的出處,查考它在新約的用法,我發現十七次都是耶穌或神用來指責表裡不一致的人,其他新約的作者一次都沒用過這個字,可見只有神才能看透人的心,人沒法更不應論斷誰人是「假冒為善的人」。這過程熟練之後,大概只需要十分鐘。

    2)「報答」("Reward" 6:18), ESV 與原文對照的聖經找到 reward 的原文是 ἀποδίδωμι (Strong Greek #591);原文字典說是一個複合字:apó (Strong Greek #575), ("from") 加 dídōmi (Strong Greek #1325), ("to give"),三次翻為「報答」都是在馬太六 1-18 這一大段經文;其他翻為「賜給」("give"),例如提後四 8;「報應」("repay"),例如馬太十六 27;當神為主詞的時候,都與審判有關,「報應」是按行為來決定,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壞的。用在馬太六 18,「天父必暗中報答你」的意思可能是指在末日審判的時候,你在暗中從內而外的禁食,天父必定會有所回報,與 6:16 人的賞賜是兩個不同的字,6:16 的賞賜是「工資」等價的意思,


    9. 當聽眾與原讀者的文化與動機不同的時候,講道的時候應該怎樣應用?6:18 禁食要隠密的動機是要得神的報答,是針對猶太人的宗教觀與文化,終極的審判得神的賞賜是對原讀者非常重要的推動力,也是聖經中為什麼我們要操練敬虔外在的動力,這是馬太福音六章十六至十八節的中心思想,但現代的人不在乎終極審判的賞賜,注重內心的動力,因為愛與感激的原故,我們操練敬虔及幫助人,講道的人應如的平衡經文所教導而會眾沒有共鳴的與經文沒有教導而會眾是容易應用的?這是我預算這篇信息的一個對釋經講道的問題。


    10. 會眾的一些回應:

    a. 若操練敬虔只是為了末世的賞賜,對今世有什麼幫助?禁食對現今有什麼好處,不是這段經文的重點,那說了等於沒說,講的道不夠實際!
    b. 做善行但動機不對,是這段經文的重點,但善行雖然動機不太純正(有那一個人的動機是完全純正的呢!),但總比沒有善行好,你說是嗎?




















    1 comment:

    1. Pastor Brian, I came across your blog post while researching on fasting. Thanks for this. I can see that this is an excellent sermon, and I appreciate more your notes and reflections on how to make this happen!! The latter serves as a wonderful mentoring resources for younger pastors like me. Andrew Choy (Cantonese pastor in a Sydney Chinese church)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