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19, 2013

誰是我的鄰舍?路 10:29-37

誰是我的鄰舍?
路加福音十章廿九至三十七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3.04.07
M68 扶貧主日
粵語堂、英語堂、學生崇拜


引言


1. 今天是 M68 的主日,M68 代表彌迦書六章八節:「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M68 是福遍教會三年前成立的一個扶貧基金,


2. 今年的工作包括青海藍天的一個助學事工,在貴州廣西的植苗助學工作,山西博愛中學的事工,新開始在北京民工學生的工作,印度的扶貧工作,休士頓貧民區的青少年工作等,都是很有意義的事工。

3. 在扶貧的工作上很容易有稱為「同情心疲勞」(Compassion Fatigue)的感覺,那麼多的需要,我到底能做多少?我關心的對象是誰?那一位是最需要我幫忙的?

這是我們今天的經文要研究的問題,誰是我的鄰舍?這是一個鄰舍廣度的問題,經文記載在路加福音第十章廿九至三十七節。這個問題相當重要,愛鄰舍如同自己是承受永生的條件之一,誰是我的鄰舍這個問題可大可小。

若鄰舍是指隔壁的左鄰右里,那要愛他們倒仍不太痛苦,他們若有問題,你的日子也不好過,試想他們若天天吵架,你晚上也會睡得不好;若風把他們房子的屋頂吹走,你的房子也會遭殃,所以愛他們並不困難。

若鄰舍包括同一個小區的人,那就很麻煩了,我的鄰舍有台灣人、越南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黑人、白人、香港人,我如何能愛那麼多人?

若鄰舍包括休士頓四百多萬人,那我一定是沒有辦法!

4. 這一位律法師要顯明自己有理(Justify himself),明明知道自己是做不到的,不是我不愛我的鄰舍,而是誰是我的鄰舍?定義不清楚,我如何知道我做到了沒有!


我們都喜歡在做不到或不想做的時候,問一些類似的定義式問題,例如:我不想去洗碗,我就問洗碗的定義問題,洗碗是否包括擦桌子?是否包括清洗廚房?是否包括洗爐灶?這是洗碗的廣度的問題。

在貫徹「愛鄰舍如同自己」的大誡命之前,先要界定一下「鄰舍」的定義及涉及的範圍,不然若人人都是鄰舍,凡有需要的人都是鄰舍,那我怎能愛那麼多人呢?

5. 我不知道你是否有同感,作基督徒是椿很辛苦的事,辛苦的不在於我們要相信上帝,事奉祂,盡信仰的本份,而在於因著信仰神的緣故而伴隨來的一大堆有理無理、沒完沒了的要求,因著做基督徒要熱心追求,所以不管我是否喜歡讀書,總是應該讀一些屬靈書籍;就算我不參加敬拜團,也不免要唱些聖詩,因此也應該學些樂理,不然信主十年唱詩仍然走音的話,就很不像樣了。

然後有人提醒我基督徒應該不斷成長,所以我應該在工餘進修一下,晚上修些神學課程,參加講座。接著又說基督徒要關心世界,參與社會,支持環保運動,支持民主,提倡平等自由,抗議墮胎,反對同性婚姻,這幾年更流行扶貧,林林總總,無法盡舉,對一個不想讀書,不喜歡思想,只希望安靜敬拜神的人,面對如斯繁雜的要求,真有痛不欲生的感覺,作基督徒何其艱難!

最糟糕的是,以上的要求都不是在我上浸禮班、會友班的時候,向我提出的,是在日後教會的生活上,不斷加上去的。

這些要求,背後都有一個簡單的邏輯,是律法師所問的問題: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25)


6. 我到底要做多少才能滿足愛鄰舍的要求?我真的要普渡眾生,承包一切有需要的人之責任嗎?誰是我的鄰舍?這個問題太重要了!

7. 耶穌沒有直接回答律法師的問題,他説了一個故事: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路十 30-27)。


「有一個人」

1. 「有一個人」這個詞只在路加的作品中出現,是路加特有的風格,路加用「有一個人」來開始路加福音中七個的比喻(10:30;12:16;14:16;15:11;16:1;16:19;19:12) ,這個人無名無姓,卻常是故事中的主角,一直以來,我們都稱這比喻為「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把重點放在好撒瑪利亞人的身上,今天我邀請你以這「一個人」為主角,來明白耶穌的心意。


2. 這個人從耶路撒冷下去耶利哥,明顯地他剛從耶路撒冷辦完事,而耶路撒冷被稱為五山之城,只有一個出口,就是「下去」耶利哥的路,耶路撒冷在山上,海拔二千六百呎,耶利哥在死海的邊上,是全世界最底的城市,水平線之下八百廿五呎,從耶路撒冷下去耶利哥共十七哩路,下降三千四百多呎,路是彎彎曲曲,是有名強盜出現的地方。

這個人被強盜打個半死,剝去了衣裳,丟在路旁。原來當年的衣裳常是一個人身上最貴重的東西,也是他身份的象徵,當年祭司有祭司的衣服,財主有財主的衣服,猶太人有猶太人的衣服,當這個人被剝去了衣裳,赤裸裸躺臥在路旁,失去了一切,失去了身份,沒有人知道他是誰,死亡是絕對的可能。

3. 歷代的解經家都以這個人為亞當的代表,落難受苦,結局是死亡。


「祭司與利未人」

1. 「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31) 注意經文的細節,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祭司是受人尊敬,在利未人中千選萬選才選上,分為廿四班,一年在聖殿中事奉兩個禮拜,這祭司剛在耶路撒冷事奉完畢,「下山」的時候,看見這受傷被打得半死的人,就從那邊過去了。


2. 作祭司不容易,要守很多的規條,死人不能踫,作大祭司甚至家人死了,也不能去踫,踫了就不潔淨,失去了作祭司的權利,這祭司看見了這有需要的人,就走了,如果停下來,幫助這個人,這個人死了,事奉神也不能了!

3. 可悲的是我們宗教虔誠的活動,往往使我們不願意走出去,憐憫幫助那有需要的人,教會的活動真多,作小組長真忙,那有時間走出去,與鄰舍來往,關心有需要的人!

我要事奉神,作祭司,做、做、做,才能得永生,得神的喜悅,這是律法師的問題,我當做什麼才能承受永生?祭司關心的是他能不能在聖殿中做下去?所以看見是看見了需要,卻無動於衷,因為他要事奉神,這是不是我們的情形?

4. 「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32)利未人在聖殿中幫忙,雖選不上作祭司,利未人也可以在聖殿中幫忙,他也看見了,卻視而不見,在邊上過去了。


這利未人雖然熟識聖經的教訓,但他卻視而不見,冷漠是現代人的通病,人口爆炸,人的需要到處都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視而不見,冷漠是愛的相反,是夫妻關係的殺手,也是教會走不出去的原因之一,不信主的人多得是,傳福音不用急於一時,視而不睹。

例子;最近在波士頓死去的中國留學生呂令子,曾參加教會與查經班,卻還沒有信主,想不到在一個明媚的春天就死了!傳福音的机會一去不復回!


「撒瑪利亞人」

1. 「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33)三個人都看見了,只有這撒瑪利亞人有回應,第一、他動了慈心(Compassion),下面我們會多談這個字的意思;第二、他行動了。


2. 愛是有行動的,不能單説不做,撒瑪利人一連八個動作,幫助這有需要的人:


3. 注意他行動的持續性:1)他拿出二錢銀子,夠一個人幾天的開支,而且還要回來,支付所需的費用。2)當時沒有破產的法律保障,這個受傷的人,沒有錢,沒有衣服,需要醫藥費,受的傷可能需要六個禮拜才能完全康復,花費不少,若欠下巨額的債務,這個人就一定被賣為奴隸,而這撒瑪利亞人卻答應回來支付一切的開支,是很重要的慈心,免去了這人成為奴隸。D. A. Carson 形容這是巨大的慷慨(Massive Generosity)!

4. 從初期教會至宗教改革,這比喻的重點都是在這撒瑪利亞人的身上,解釋這好撒瑪利亞人是耶穌的代表,耶穌救我們脫離死亡,包裹我們受傷的地方,送我們去「教會」(店為代表)休養復完,並要再來,支付一切需,免去我們成為奴隸。我們要學習耶穌的榜樣,去關心有需要的人,所以這比喻被稱為「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

5. 其實經文從沒有説這是「好」撒瑪利亞人,經文的高潮是三十六至三十七節,讓我們試從這一位受傷的人之角度來了解耶穌問律法師的問題。


「誰是這個人的鄰舍?」

1. 耶穌講完了比喻之後,就反問律法師一個問題:「你想,這三個人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36)


2. 那一個是這個受傷的人之鄰舍?我想了很久也不太明白耶穌為什麼這樣問。

律法師問的是:「誰是我的鄰舍?」誰是我應該去愛的對象,問的是廣度的問題,對象的問題。
耶穌反問的是:「誰是這位受傷者的鄰舍?」

一直以來,我認為耶穌把問題改變了,從鄰舍是指有需要的人,改變為鄰舍指施憐憫的人,鄰舍從受詞變為主詞,從受傷者變為施憐憫的撒瑪利亞人,而耶穌説:「你去照樣行吧。」(37)我們是照著撒瑪利亞人去行,我是誰的鄰舍?不用問我關心的對像是誰,而是問我是否一個關心人的人!重點還是「我當做什麼才能得永生?」

3. 這解釋不是不好,但沒有充分地解釋上下文與得永生的問題,最近我開始從另一角度去重新了解第三十六至三十七節耶穌的問題與結論,若從這受傷的人之角度去了解耶穌的意思,那耶穌的意思實在太精彩了。

從這受傷者的角度,我有四點的結論:



一、我們互為鄰舍,不分高下

1. 耶穌提醒我們,鄰舍是互通的關係(Reciprocal relationships),有需要的是我的鄰舍,我也是有需要者的鄰舍;被照顧與被愛的是我的鄰舍,照顧與愛我的也是我的鄰舍,這直接回答了律法師的問題:「誰是我的鄰舍?」鄰舍不分高下,不分有或沒有,不分貧富。

我們去愛人的時候,常容易有優越感,我去關心你,我一定是比你好,你成為我行道的對象,耶穌卻指出鄰舍是互通的,愛與被愛互為鄰舍,這是我們扶貧與走出去的第一個應有的心態。

2, 十年前我們開始每年都去太原去關心一間希望小學的學生,初初的時候,他們從不擦牙,也沒有鞋子,我們去幫助他們,十年來他們的生活有很大的進步,學校的素質也不斷的提升,漸漸成為附近的一所名校,他們得幫助,我們也得了他們的幫助,他們讓我們學會了很多的東西,我們的青少年在他們的身上學會了節省、團結、感恩、愛與被愛、服侍人的被服待,互為鄰舍,不分高低。

3. 對當時的聽眾來説,耶穌的問題是令人吃驚的,這個受傷的人之鄰舍竟是一位撒瑪利亞人,若從這受傷者的角度去看,律法師一定很驚訝,他的鄰舍竟是一位撒瑪利亞人,撒瑪利亞人是被猶太人歧視的,長年不與他們來往,寧願繞道而行也不願踏足撒瑪利亞人的土地,他們有饑荒、有旱災,猶太人也不聞不問,不覺得他們有任何的責任。

律法師問誰是我的鄰舍,從來沒有想過撒瑪利亞人是包括在內,最後卻從他自己的口中説出:「這撒瑪利亞人是這受傷者(絕大可能是個猶太人)的鄰舍。」愛鄰舍如同自己從此有了新的領域,受傷者與施愛者互為鄰舍,天下一家,同舟共濟,你是我的鄰舍,我是你的鄰舍。

4. 中國人對家庭的觀念很強,對鄰舍的觀念卻很弱,家人是我所有關愛的對象,但各家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中國的富人不是很懂得捐獻,Bill Gates 去中國籌款,沒有人願意去見他,當年他是微軟的總裁的時候,大家卻爭先恐後想去見他一面。

5. 天下一家,同舟共濟,你是我的鄰舍,我是你的鄰舍,是耶穌給我們的觀念,兩千年來跟隨他的人遵守他的教導,服待弱勢的群體,開辦各種慈善的机構,與痛苦的人同哭,與憂慯的人同行,德蘭修女、教宗約翰保羅二世、與許多不知名的信徒,默默無聲地付上,愛鄰舍如同自己,這是基督的精神。

社會學家 Rodney Stark 研究説,從耶穌開始的基督教能夠傳出去,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耶穌的跟隨者憐憫病患者與弱勢的群體,耶穌的憐憫成為基督教最大的資產!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二、我們愛鄰舍、並不需要選擇

1. 耶穌沒有改變律法師的問題,只是改一個角度去回答,律法師問:「誰是我的鄰舍?」這是鄰舍廣度的問題,耶穌反問:「誰是這位受傷者的鄰舍?」若從受傷者的角度去回答「誰是我的鄰舍?」答案是簡單直接的,三個人之中只有關心他的人是他鄰舍,不用選擇,受傷者並不選擇,祭司也好、利未人也好,甚至平時討厭的撒瑪利亞人也好,只要願意關心他,就可以成為這位受傷者的鄰舍。

2. 耶穌希望律法師以這位受傷者一樣的心態去回答「誰是我的鄰舍?」這個問題,不需要去選擇誰是我的鄰舍,你可以關心的人就是你的鄰舍,沒有種族的問題,沒有宗教的問題,也沒有比較的問題,關心你的人就是你鄰舍,有需要的人就是你的鄰舍,耶穌的答覆真是精準神奇!

3. 耶穌的結論説:「你去照樣行吧。」(37) 意思是你照著那受傷者的感受去行吧!

3. 例子:最近我們有一位弟兄申請參與一個癌症治療的試驗計劃,因為他的癌症已經轉移,有一種新的藥,在實驗期中,非常昂貴,有保險也付不起,申請的病人要符合多種的條件,幾千人中只選擇幾個,律法師的問題是:「我要選那一位?」耶穌卻要我們從病人的心態去回答律法師的問題,這不是我去選擇誰的問題,而是那一位都可以,因為每一個都是在生死存亡上的人。

耶穌説:「你照這樣去行吧!」

4. 當你有能力去幫助人的時候,耶穌要你從那有需要的人去問誰是我的鄰舍?將你自己放在他們的情景中,去回答誰是我的鄰舍?這正是「慈心」的意思,那撒瑪利亞人看見了這位落難受傷卧在路旁人的需要,動了慈心,將自己放在他的情況中,慈心的動詞是參與對方的苦情的意思。


三、此時此地,我的鄰舍只有一個

1.  在山溝裡被打半死極需要憐憫的人,三個路過的人之中,他只有一個鄰舍,宇宙之大,芸芸眾生之中,在那一個時候,在那一個情景之下,他只有一個鄰舍,就是那一個憐憫他的人。

2. 耶穌要我們用同樣的心態去回答誰是我的鄰舍,他希望我們集中注意力在你正關心的人身上,他是你的鄰舍,且是你此時此地唯一的鄰舍,唯一的觀眾(The Audience of One),他需要你的關心,你不同管其他還有需要的人嗎?律法師關心的是廣度的問題,耶穌教導我們卻是深度的問題。

3. 例子:在金庸的武俠小説《天龍八部》中有一位段王爺,一生中有很多的情婦,每一個對他死心塌地,柔情似水,段王爺有什麼祕訣?根據金庸的描寫,段王爺對著那一個情人,就對他全心全意,專心一事,只注意眼前的一刻(Fully devoted to the moment),不去想別的情人,這就是只有一個觀眾的意思,專心一事這也就是保羅精神,與時下流行的同時做多項工作(multitasking)剛剛相反。

4. 講道也是一樣,最糟糕的道是只對自己講,一個聽眾也不明白;進步一點是對會眾中幾個人講,再進步一點是向全會眾講,但最高的境界是一百、一千、一萬個會眾講道,而每一位都感覺你只是對著他講道,為他的緣故預備的,講章是為他度身訂做的,拾到好處。

5. 當我們去北京幫助當地的民工子弟的時候,我們要全心全意,專心一事,將你的心從他們的處境來設想,父母上班,子女缺乏關愛,孩子從小缺乏安全感與自信心,抗逆力很差,學校師資又差,我們如何才能幫助他們?我們關心北京的小孩的時候,不用担心太原的孩子誰去照顧,不用將他們的需要相比,誰的需要更大,誰才是我的鄰舍,當神把一群的小孩放在你的面前的時候,你的鄰舍只有一個,就是你需要關心的那一位。



四、愛鄰舍是生命的表現,不是得永生的途徑

1.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若耶穌説:「你照樣去行吧!」是從那受傷者的角度來了解,你會明白受傷的人不挑鄰舍,知道自己也是受傷的人,才會懂得憐憫人,這正是盧雲所説的受傷的醫者(wounded healer)。

2. 行公義、好憐憫不是去積公德,做善事,好使你九世修行而功德完滿,去承受永生。愛鄰舍如同自己應是恩典的功效(A function of grace),不是蒙恩的條件,律法師完全的錯了,當他試探耶穌,問耶穌説:「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反問他説:「律法上寫的是什麼?你念的是怎樣呢?」律法師回答説:「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耶穌回答説:「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你回答的是,你有本事就去做吧,做得到,你就得永生。)其實從路加九章五十一節開始,耶穌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十字架的路是通往恩典之路,人不能靠行為守律法得救,不是律法的問題,而是人根本沒有守住律法,沒法全心去愛神,沒法愛鄰舍如同自己,律法師是知道的,所以他才問誰是我鄰舍之廣度問題,以顯出自己有理守不住愛鄰舍如同自己的誡命。而耶穌最後的結論説:「你照樣去行吧!」不單只是照著撒瑪利亞人的榜樣去行,更是照著這受傷者的心態去行,受傷的人才能明白鄰舍的重要,受傷的人不挑鄰舍,受傷的人才能真正知道如何去愛鄰舍如同自己,受傷的人才能明白愛鄰舍的動機不是積公德得永生,而是生命經歷醫治之後的表現,耶穌説:「你照樣去行吧!」

3. 走出去,做善事,傳福音,心態最重要,除非你發現自己的破碎,你才能謙卑自己,承認自己的貧窮,體驗受傷的可憐,你才能做一個真正愛人如己的鄰舍,做善事不是因為你是好人,而是因為你也是個受傷而蒙憐憫的人。

在我們富裕的教會中,扶貧常是因為良心過意不去,將多餘的捐上並不難,況且這使我們認為我們在神的面前有義,耶穌卻説:不是這樣的,除非憐憫是從你生命的深處流出,是你生命經歷的一部分,你永遠沒法真正的明白去愛鄰舍!

4. 例子:黃女士的見証。


結論

誰是我的鄰舍?你如何回答?




討論問題

1.

回應詩歌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這是一段耳熟能詳的經文,我曾講了好幾次,每一次都有説不清的感覺,自知還是沒有完全懂經文的真正用意,當我讀梁家麟的講章,「我是誰的鄰舍?」的時候,我好像明白了很多,梁博士指出律法師的問題;「誰是我的鄰舍?」耶穌將它改為「我是誰的鄰舍?」把受詞變為主詞,鄰舍從對象的問題變為我的問題,我有劃龍點睛的感覺,重新改寫了我的講章。

但當我再細讀經文的時候,我發覺這解釋還沒能完全回答律法師的問題,解決鄰舍廣度的困擾,只是要我們向撒瑪利亞人學習,做個憐憫人的人,更沒有連接上下文,解釋誰是我的鄰舍與承受永生的關係,難道像撒瑪利亞人一樣憐憫有需要的人,就真能得永生?所以重點若在撒瑪利亞人的解釋,不一定是最完美的法方。

我開始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這一段的經文--從那一位受傷落難被劫在路旁待死的人的角度去重新研讀這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

週三從同工口中知道了 D. A. Carson 曾經詳細解釋這經文,他把經文的上下文解釋非常清楚,更確定從受傷者的角度去看,能把經文的上下文連貫起來,新的角度成了這講章的立論。

2. 參考資料

D. A. Carson



3. Carson 指出經文的結構如下:

10:25-28 與 10:29-37 是一連貫的經文,兩段有相同的結構,

10:25            律法師的問題:「我該做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
10:26            耶穌反問律法師一個問題
10:27            律法師的回答
10:28            耶穌的結語

10:29            律法師的問題:「誰是我的鄰舍?」
10:30-36       耶穌説了一個比喻去反問律法師一個問題
10:37上        律法師的回答
10:37下        耶穌的結語


Carson 對 10:25-42 的結構有如此的分析,ABBA 的寫法,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是解釋大誡命中的第二部分:愛鄰舍如同自己;馬利亞的選擇則是解釋大誡命的第一部分:全心全意愛神。



4. 「愛鄰舍如同自己」引自利未記十九章十八節,是舊約聖經唯一處經文提及「愛鄰如己」,這是一名句,耶穌曾以這句話總結律法中,神要求人做的最重要的兩件事之一,這句話在新約聖經中出現八次,其中四次出自耶穌的口(太十九 19;廿二 39;可十二 31,33),三次在書信中出現(羅十三 9;加五 14;雅二 8),除了路加十 27 之外,其他的出處《和合本》都翻譯為「愛人如己」,原文意思其實是「鄰舍」,《和合本修訂版》解決了這個翻譯不一致的問題,將所有「愛人如己」修正為「愛鄰如己」。

5. 中心思想

主題:誰是我們關心的對象?
補語: 若從那受傷落難被劫打至半死的人的角度來看,我們的鄰舍是:1)與我們互為鄰舍;2)神放在我們面前關心的人,我們並不選擇;3)只有一位,就是神讓我們關心的人;4)與我們同類,並不是我們得救的工具,而是我們蒙恩的回應。


6. 這講章解經的份量相當重,單也不忘以應用為一百分之百的目的,律法師問的鄰舍廣度的問題,正是今日信徒面臨最大的問題之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