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25, 2013

大山可以挪開,賽 54:1-17

大山可以挪開
以賽亞書五十四章一至十七節
《以賽亞書系列第十三講》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3.11.24
國語堂
2013.12.01
粵語堂
英語堂

《安慰、安慰我的百姓》
第四講
休士頓中國教會
2014.03.09
粵語堂
國語堂

達拉斯恩友堂培靈會
第一講
2017.06.23




引言

1. 「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這是聖經中最寶貴的應許之一,大山與小山從不移動,中國人説:「穏如泰山」,神應許我們,就算大山可以挪開,小 山可以左右擺動,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海枯石爛,我對你的愛永不變!這是神向我們山盟海誓,不離不棄的承諾,特別在我們孤單獨行、經歷水火的時候,這是我們救命的金句!


你知道這金句是從聖經那裡出現的?「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出自以賽亞書五十四章十節!


原文對稱平行,「大山」對「小山」、「挪開」對「遷移」、「我的慈愛」對「我平安的約」、「不離開」,「不遷移」重複句首的動詞,是極美的希伯來的詩歌。

這寶貴的應許究竟對我們有什麼含義?

2. 我小的時候,在兒童主日學唱的兒歌,「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主的慈愛永不離開你。」配有手勢,不知你們是否唱過,是一首令人難忘的詩歌。


請注意歌詞與經文有一個字不同,經文説:「 「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


「永不離開你」與「必不離開你」意思有一點分別:「永不」(Never)指從未發生過的事,過去不離開、現在不離開、將來也不離開,但經文卻不是這意思,「我 的慈愛必不離開你」(shall not depart)是神的應許,重點是現在與將來,沒有表明過去沒有離開過,在上文卻明明的説:「我離棄你不過片時!」(7),「我的怒氣漲溢,頃刻 之間向你掩面!」(8),神説:「我曾離棄你,但現今我卻起誓不再向你發怒,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10),這不離不棄的應許是神對受苦曾被離棄的子民安慰的話。

3. 不知道你明白什麼是離棄?被離棄又是什麼的感覺?每個人都需被愛、受保護,都需要有所歸屬(The need of safety),害怕被離棄是人最基本的恐懼(The Fear of Abandonment),孩子小的時候,依賴父母,需要父母的看顧與保護,老人家害怕老伴走了,留下自己一個孤單獨行,被遺棄;這些都的深層次的驚恐,使人坐立不安。

「離棄」(Abandon)在以賽亞書五十四章出現了兩次,第六節與第七節,形容被離棄的妻子,丈夫不回家了,曾經是最親密的人,山盟海誓,現今卻離你不顧而去,向你掩面,視你為陌路人,這是「離棄」。

撒迦利亞書十一章十七節給我們另一幅圖畫,用同一個字去形容被牧人丟棄的羊群,這些被離棄的羊群,不知去向,像無主孤魂,受人欺負,受盡驚嚇,曽經是「領我在青草地溪水邊」的牧人不見了,這是離棄的感覺!

你有沒有被離棄的經驗?

我小的時候,非常頑皮,家中五個男孩,常常打架,八歲的時候,父母把我送走,到澳門讀書,住在訓導主任的家中,只有一年的時間,但我有很強烈被父母離棄的感覺,我想我父母是沒有遺棄我的念頭,他們是一番好意,希望我能學好,乖乖讀書,但我自疚心很重,為什麼自己那麼頑皮?是我的錯做成今天的惡果,我很想家、想父母、想哥哥、想弟弟。

這正是被擄巴比倫的猶大之感受,他們現今國破家亡,耶路撒冷被毁,流浪異鄉,想家啊!卻心知肚明,是自己犯了罪,離棄神,神三番四次警戒他們,他們不聽,是自己的驕傲做成今天的刑罰,現在神離開了他們,向他們掩面,被離棄的痛苦是刻骨銘心的經驗!

以賽亞書四十至五十五章是神安慰被擄巴比倫的子民的話,「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必不遷移。」是在神的子民經歷苦難的日子,在人生的大風暴中,神的應許,

這段經文不是錦上添花,是你日子過得很好的時候之祝福語,而是在你最痛苦的時候,神對你的應許,若果你正面臨風暴,這經文是為你而寫的。


4. 這風暴不是普通人生的風暴,是你犯罪離開神的結果,神離棄你,向你掩面,你是罪有應得的,怪不了誰,你自己是知道的。

當年亞當夏娃犯了罪,被神趕出伊甸園,被神逐走,在外流浪落泊,被神離棄的感覺一定不是滋味。

雅各匆匆忙忙整理行李,離家遠行,因為自己騙了父親,又得罪了哥哥,有生命的危險,被迫離家,終身沒法再見爺娘,正是這種的感覺!

拿俄米離家的時候是「甜」的,有丈夫,有兩個兒子,卻選擇離開神所應許之地,搬到罪惡淫亂的摩押地,十年之後,丈夫死了,兩個兒子也死了,兩手空空地回到了家鄉,拿俄米感覺「全能者使我受苦,我滿滿的出去,耶和華與我作對,使我空空的回來!」拿俄米可能沒有犯了什麼的罪,但她感到神與她作對的感覺,正是被神遺棄的感覺!

神好像是試車的那一橦不移動的堅牆,擋住你的去路,你撞在上面,頭破血流,車上的東西都飛了出去,在後座的孩子,被壓變形了,這是全能的神與你作對的感覺!

以賽亞書五十四章是神對祂被離棄的子民的心聲,你猜神的心在說什麼?母親對被送去澳門的兒子會説什麼?神對被迫離家的雅各的旨意是什麼?神對犯罪被趕走的亞當夏娃的心聲是什麼?

5. 以賽亞書五十四章是一首愛歌,與五十五章共為一單元,是回應第四首僕人之歌--受苦的僕人(五十二 13至五十三 12),又是舊約文學最優美感人的絕作。


全章分兩段,是神對祂受苦的子民兩個拯救的應許,是神自白的宣告,透露神心底對人忠貞的愛。


兩個自白都可以再分三個小段:

1)呼籲,1a, 11a
2)應許,1b-3, 11b-15
3)保証,4-10, 16-17




一、神立誓不再離棄與責備,54:1-10

1. 「你這不懷孕、不生養的要歌唱;你這未曾經過產難的要發聲歌唱,揚聲歡呼;」(1a),「你這受困苦、被風飄蕩不得安慰的人哪,」(11a),這個:

1)不懷孕;
2)不生產:
3)無子寡居的婦人;
4)受困苦:
5)被風飄蕩不得安慰的人;
6)受人欺壓,沒有保護:

這婦人是誰?

本章全部以第二人稱單數陰性的「妳」為對象,這兩個上主拯救的宣告之對象是誰?

第一、經文第一讀者是被擄的猶太人,他們是被棄的錫安(五十四 3;四十九 14-26;五十一 17-五十二 12),錫安希伯來文是陰性的名詞。

第一節下半節「沒有丈夫的婦人」與第三節下半節「荒涼」的城邑是同一個希伯來字,意思是孤獨、荒涼、蕭索的意思,與沒有丈夫、不能生育的婦人為同一字,所以宣告的對象是落難被離棄以色列神的選民。

第二、新約加拉太書的作者保羅引用這段經文來描寫得以進入教會同為後嗣的外邦人(加四 27),以賽亞也有同樣的暗示(五十三 11-12;五十二 14-15),列邦被救贖的群體,他們也是像不懷孕、未經生產的婦人,沒有丈夫,與神隔絕的人,我們同樣要聽從上帝拯救的宣告。

第三、這段經文也是寫給今天被離棄、寡居的、無人看顧、受盡欺壓的人,我們是現代的讀者。


2. 第六節,先知用極大胆的説法道出以色列亡國慘痛的感受,「耶和華召你,如召被離棄心中憂傷的妻,就是幼年所娶被棄的妻。這是你神所說的。」幼年所娶的妻子是同經艱苦創業的妻子,現在好日子來臨,卻被丈夫遺棄,離婚再娶另一個十八、廿二年輕的女子為妻,瑪拉基書説,這是耶和華不喜悅的事,是神所憎惡的事,卻是人罪性的彰顯,始亂終棄,我看見就火大!卻是人常出現的狀況,這裡卻大胆地同在神的身上!

被擄的以色列像是耶和華幼年所娶的妻,現在被神離棄了,請注意,經文表達的是妻子的感受,神的怒氣是公義的,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被打遍體鱗傷,這是神愛的管教,出自神慈愛的手,不是神不愛我們,但錫安的感受卻是被幼年結合的丈夫所遺棄,自亞伯拉罕閞始一千多年的愛情,好的日子、壞的日子,高高低低,同甘共苦,現在卻被神遺棄了,受的傷害不是從陌生的人而來,而是被你同工十年的同工所遺棄,是你親生的父母,養育你保護你的人離棄了你,是曾山盟海誓的丈夫把你掉棄!



3. 上主的應許

「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這是耶和華說的。」(1b)

如不懷孕、沒生產的婦人,神卻應許錫安,她將來的兒女要比有丈夫的婦人更多!被擄的猶太人必定歸回錫安,重建聖城,重得福份,這應許對以色列是非常重要旳,以色列需要細聽,準備重新出發。


4. 所以以色列要歌唱,要歡呼,要擴大居所,準備迎接從神而來的恩典,神應許錫安不再荒涼,不再孤單,再沒有羞辱,這是耶和華説的。

5. 對於我們新約信仰教會的群體,我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是稱為沒受割禮的;這名原是那些憑人手在肉身上稱為受割禮之人所起的。那時,我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我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弗二 11-13)所以我們要歌唱,要歡呼,要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長你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要向左向右開展;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

這裡不是説建堂,不是説要有異象,説的是神給祂受苦的百姓之應許,用的是不懷孕不生育的婦人要成為多子多孫的圖畫,説的是神憐憫罪人的愛情。

6. 對於我們當中那些被遺棄的人,失去指望的人,内疚被神刑罰的人,神要對你説:「我離棄你不過片時,卻要施大恩將你收回。我的怒氣漲溢,頃刻之間向你掩面,卻要以永遠的慈愛憐恤你。」(7-8)。神説:「因為你的罪而受的刑罰,我已經替你担當,我離棄你不過片時,向你掩面不過是頃刻,我必以永遠的慈愛憐恤你。」


7. 神用挪亞與洪水為例,「這事在我好像挪亞的洪水。我怎樣起誓不再使挪亞的洪水漫過遍地,我也照樣起誓不再向你發怒,也不斥責你。」(9)。洪水之後,神以彩虹為約定,從此不再以洪水毁滅世界,洪水不是神的錯,是人罪惡淊天的審判,但神的慈愛卻使神立誓,不再使用洪水帶來審判,不再向人類發怒,神看著七色的彩虹,成為神憐憫人,愛的記號。


8. 新疆的經歷

十月初我去了新疆十日,與西安的教會同工同行,探訪當地穆宣的工作與宣教士,我回來之後,寫了一首詩,「為什麼那麽難?」宣教實在難,穆宣難上加難,一千二百萬的維族人只有兩千個基督徒,宣教士辛酸的故事,令人流淚,大漠黃沙,乾得寸草不生,福音西傳,完成大使命,實在困難,我一路上問:「為什麼那麼難?」


從喀叶到巴基斯坦邊界的路上,我們經過一個地方叫流沙湖,白沙山的地方,美得如同仙境一樣,卻是荒涼無人的地方。


當我正為宣教的艱辛而難過,懷疑神是否仍愛這地方,這屬靈荒涼的地方是否被神離棄了?神讓我在白沙山上神奇地看見了彩虹,好像神再提醒我,神與人定下不變的約,以彩虹為記,祂的愛永不變,在石頭城上斑駁的十字架,有他救贖的深恩。


9. 「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是首愛的歌,神以丈夫的身分,對被離棄、心中憂傷的妻子表達安慰的話,神並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以色列亡國是罪有應得,上帝卻願意放下身段,幾乎以道歉的語氣去安慰憂傷的妻子,立誓説:這樣的事必不再發生。


「不要懼怕,因你必不至蒙羞;也不要抱愧,因你必不至受辱。你必忘記幼年的羞愧,不再記念你寡居的羞辱。因為造你的是你的丈夫;萬軍之耶和華是他的名。救贖你的是以色列的聖者;他必稱為全地之神。」(4-5)


這是非常大胆的表達,如一般夫妻吵架,道歉的常不是做錯的那一位,而是那愛更大、更深的那一位,放下身分,為對方的憂傷而難過,為對方流的眼淚而道歉,在這個時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由於愛而生的安慰與道歉。

10. 立誓之後,像在婚禮中,新人宣誓立約之後,在結婚証書上簽名保證一樣,神在他的誓言之後,一連簽了三個名字,保證他所立的約:


1)「這是你神所説的」,6
2)「這是耶和華你的救贖主説的」,8
上帝是那創造者,又是我們的丈夫,又是至親的救贖主,以色列的聖者,萬軍之耶和華,全地的神是你的救贖者,這是與我們立約,不再離棄我們起的誓的簽名保証!
3)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説的」,10

11. 你看見了沒有?全能的創造者,願意放下身份,去安慰憂傷有罪的人,他是那位高貴偉大至高獨一的神,向屬祂正受難的子民道出祂對罪人真摰忠貞的愛,祂憐恤我們,親口應許離棄的事不再發生,以自己的身份為保證。當你在風暴中孤單獨行,感到被神離棄的時候,你要聽!聽聽你的丈夫、你的救贖者、憐恤你的神對你應許:「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讓祂的應許醫治你受傷的心。

12. 經文沒有停在第十節,神的應許,下半章更精彩,更進一步表達神對受苦的子民的愛。





二、神重申在苦難中的愛情,54:11-17

1. 在文學結構上,11-14a 是四行、14b-15 是二行、16-17 又是四行,公整美麗。

讓我們細讀十一至十四節。


2. 重建錫安城,是用彩色的寶石嗎?建造城牆,當然是用最堅固又最厚的石頭,又怎會用以彩色安置城的石頭,以藍寶石立定城的根基;又以紅寶石造城的女牆,以紅玉造城門,以寶石造四圍的邊界?

這裡是用重建的描述,溶入另一個比喻中,我們可以用文學的想像去了解這比喻的意義:第一至十節,神立誓不再對以色列發怒,「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但語帶道歉之後,錫安還在哭泣,做丈夫的用寶石來討錫安的歡心,不要再難過(11b-12),你的兒女必得平安(13),你必受保護,不再受驚嚇(14)。

3. 新約啟示錄廿一章描寫從天而降的聖新城耶路撒冷,引用以賽亞書五十四章為典故,用的也是同一種的詞彙,新耶路撒冷不是一個地方,經文明顯的説,新耶路撒冷是教會、羔羊的妻,是基督的新婦,等候丈夫(2),基督的新婦光輝照人,如同極貴的寶石,好像碧玉,明如水晶(11),城牆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如同明淨的玻璃(18),「城牆的根基是用各樣寶石修飾的:第一根基是碧玉;第二是藍寶石;第三是綠瑪瑙;第四是綠寶石;第五是紅瑪瑙;第六是紅寶石;第七是黃璧璽;第八是水蒼玉;第九是紅璧璽;第十是翡翠;第十一是紫瑪瑙;第十二是紫晶。十二個門是十二顆珍珠,每門是一顆珍珠。城內的街道是精金,好像明透的玻璃。」(19-21)第九節明明告訴我們這是羔羊的妻,教會,我們像珠光寶氣、明艷照人的新娘子!


4. 以賽亞書與啟示錄説的是經過苦難神的子民,在神的眼中如滿身都是珠光寶氣的新娘子,從外表看來,以賽亞書五十四章十一至十四節的圖畫,並不是歷史中被擄的聖民,歷史上錫安成為癈墟,神的子民流浪異鄉,生命朝不保夕,甚至不敢承認自己是神的選民,被神離棄、被趕散至地的四角,這樣的以色列卻是神的僕人,要彰顯神的大能,在列邦中傳揚神的作為,在神的眼中,在苦難中的子民,是祂心愛的妻子,在神的眼中,她如滿身都是寶石的新娘子,明艷照人,基督的新婦是受苦的群體,上帝的愛妻是落難的子民,教會表面下並不美麗,教會有各樣的問題,有各種的傷害,有苦難,有輭弱,卻是神眼中的至愛。

神對祂子民的愛甚至願意為她受的苦難道歉,以寶石討她的歡心,新約神為罪人捨身流血的愛與舊約神對犯罪的妻子之愛情同一根源。

你、我雖然是落難的人,外表一點也不可愛,我們都是犯罪離棄神的人,我們卻是神眼中的至愛!

5. 你想被離棄的人,受都大的傷害是什麼?

是自尊心受創,是自我形象低落。

為什麼我父母有五個兒子,卻是我被送走,去澳門讀書被送走的是我?一定是我不好,是我不乖!

為什麼他移情別戀,與另一個女人好,理智上知道是他錯,但心理上被離棄的傷害卻告訴我,是我不夠好,留不住他,是我不夠漂亮,不夠溫柔,做飯不好吃!自我形象受到空前的打擊!

被擄的以色列人,也有同樣的感覺,在國破家亡的時候,感覺自己不如人,抬不起頭來,在列國中非常自卑。

6. 神對以色列説:不要這樣!親安慰祂的百姓,保證不再離棄他們,也不責備他們,告訴我們,人的眼中我們是一無所落難的子民,但在神的眼中我們卻是珠光寶氣,明艷照人的愛妻。苦難是神手中的工具,苦難有時是必需的,但神的慈愛卻沒有減少,神仍然深愛著我們;癌症有時是必需的,但神卻沒有離棄我們,離婚有時是必需的,但神要救贖我們脱離兇惡。

7. 神告訴以色列,「打造兵器攻打以色列的人是我所造的,行毁滅的也是我所造的。」(16),「我造光,也造暗!」一切不論好與壞,都是神所管理,「創造」是神的特權,人不創造,錫安的敵人是神的僕人,是執行神旨意的使者,這並不是表示神不愛你或與你為敵,「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


8. 神説:「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五十五 8-9)


請留心聽神的應許:「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


結論

你是否覺得人生的路很艱難?現在的路很難走?你是否覺得孤單?覺得神好像不再愛你?甚至他離棄了你?在苦難之中,你或許非常自卑,技不如人?

請聽神對你細訴他心中對你的愛情‥‥

「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




討論問題

1. 「離棄」是什麼的感覺?你有被離棄的經驗嗎?請分享!
2. 被離棄最大的傷害是自卑感,你同意嗎?為什麼被離棄的人會自卑?
3. 神如何對被離棄的子民説話?神並沒有做錯任何事,為什麼神好像用道歉的語氣安慰以色列?參以賽亞書五十四章一至十節。
4. 在我們的自我形象裡,我們是受苦落難的人,但在神的眼中,我們卻是珠光寶氣、明艷照人的妻子,請檢討我們的自我形象從那裡來?是從世界的眼光?還是從神的眼光?如何才能有「神若愛我們,誰能敵擋我們」的勇氣?
5. 請分享你對神的應許「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最大的感受。



回應詩歌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早在一個月前,我開始細讀以賽亞書第五十四節,被經文深深感動,神的慈愛像相戀的情人,山盟海誓,海悔石爛,此情不愉,我每天讀,每天思想,禱告神的話首先感動我的心,進入我的生命,成為我生命的力量,才化為講章,幫助弟兄姊妹,我愈來愈喜歡以賽亞書這一系列的講道,先知書豐富的情感與圖形的文字、詩詞般 的平行對稱,實在精彩,可惜十五講之中,我只有五講,很希望能多讀。

2. 「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這樣寶貴的應許,人見人愛,但要深入明白經文的意義,必需要從經文的上下文、第一讀者的歷史背景入手,解經才能完整。

3. 網上的一些根據以賽亞書五十四章一至十節的講章只注重第二至三節,鼓勵聽眾要有信心擴張,是在教會擴建、差傳大會中常用的經文,但卻脱離經文的上下文,失去了經文的原意,但這類的講章極為普遍!經文的原意並不是鼓勵我們去建堂或勇敢的向外擴展,而是上主對受苦的聖民之應許,況且只是比喻的講法,重點是從神而來的盼望。

4. 新約引用以賽亞書五十四章有多處,加拉太書四章廿七節:「因為經上記著:不懷孕、不生養的,你要歡樂;未曾經過產難的,你要高聲歡呼;因為沒有丈夫的,比 有丈夫的兒女更多。」指的是教會,舊約經文是用在神的子民被擄的以色列上,新約卻用在神的子民教會上,這段經文可以從新約的角度去解釋與應用。

5. 這是一有關神的愛的講章,新心音樂的歌:「我對你的愛」,是很感人的回應詩。謝謝新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