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4, 2015

神的僕人,賽 42:1-7

神的僕人
以賽亞書四十二章一至七節



姜平牧師
烈治文浸信會福音堂
2015.02.22


姜平牧師來自中國大陸,一九八二年在大學就讀期間信主,一九八六年起,開始兼職參與國内家庭教會的服事,其後數年在一個不斷發展成爲擁有衆多聚會點、數千信徒的家庭教會中,漸漸成爲主要帶領者,並參與了國内不同地區的同工培訓事工。一九九四年他來到加拿大接受神學裝備,先後就讀於 Concordia Lutheran Theological Seminary 和 Regent College, 獲神學研究學碩士和道學碩士學位。從開始留學起他就參與了大學校園福音事工,主領各類的查經班和福音團契,一九九六年起又開始向新移民們傳福音,在不同的國語教會中擔任福音開拓、門徒培訓和造就等工作,於二零零一年初被按立為牧師。




主題:神的僕人是神的代表。
應用:基督徒是神的僕人,當代表神將愛與憐憫帶給需要幫助的人。



我們來看以賽亞書裡的一段:第四十二章第一到第七節。讓我們用啟應的方式來讀:

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扶持,所揀選,心裡所喜悅的,我已將我的靈賜給祂,祂必將公理傳給外邦。祂不喧嚷,不揚聲,也不使街上聽見祂的聲音。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祂憑真實將公理傳開。祂不灰心,也不喪膽,直到祂在地上設立公理。海島都等候祂的訓誨。創造諸天,鋪張穹蒼,將地和地所出的一併鋪開,賜氣息給地上的眾人,又賜靈性給行在其上之人的神耶和華,祂如此說,我耶和華憑公義召你,必攙扶你的手,保守你,使你作眾民的中保,(中保原文作約)作外邦人的光,開瞎子的眼,領被囚的出牢獄,領坐黑暗的出監牢。

很快就是春節,又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回顧以往,中國是許多人的驕傲,但也是許多人抱怨的對象。有些人認為中國的太平盛世已經來到,中國人很快就要成爲世界老大;也有些人認為現在的中國非常黑暗與混亂,前景並非樂觀。不久之前,網路上有一段話被瘋傳,是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對中國人的評價,讀了以後確實耐人尋味。它一共有十二條,我選其中幾條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國人凡事喜歡搶,從出生搶床位,到臨終搶墳地,從頭搶到尾;中國人在大事上能忍氣吞聲,但在小事上卻斤斤計較。計較的不是不公平,而是自己不是受益者;中國人動輒批評外界,卻很少反思自己;自己爽不爽沒關係,反正不能讓別人爽;不為大家的利益奮鬥,而為大家的不幸怒駡;不為長久的未來謀福,願為眼前的小利冒險……當這一番話在網路上傳出之後,很多人表示贊同,也有很多人認為和自己沒有太大的關係。贊同的人雖在網上繼續傳這個帖子,卻沒有改變現狀的良方;很多人表示無奈,自己也無法潔身自好。一個民族給外國人這樣的印象,到底是為什麼?

這幾年一次次地回國,我自己也有很多感受。中國的變化確實很大也很多,正面和負面的凸顯都令人印象深刻。例如:新樓房越蓋越多,但是多數人住不起;高鐵線越建越多,但是多數人乘不起;互聯網到處都有,但許多網卻進不去;新食品琳琅滿目,但可放心吃的寥寥無幾。為什麼?我們想過其原因嗎?社會某些方面的進步,和人心許多方面的墮落,在同時演變得越發清晰,也使人越來越無奈。為什麼講這段話呢?因為今天中國社會的現狀,和當初以賽亞作先知的年代有非常相像的地方。

以賽亞的時代正是猶大國歷史上最繁華,同時又是最黑暗的一段時期。以賽亞作先知的時間很長,大約從二十多歲一直到八十多歲,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從聖經的記載可知,他從烏西亞王去世的那年開始蒙召,成為神的先知。在這之後,他經歷了幾代王朝。首先是烏西亞的兒子約坦,這是位敬畏神的王,猶大國在他執政的十六年中,享受了太平盛世。在這段年間,和現今的中國一樣,猶大的經濟發展起來,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沒有外敵的入侵,整個國家和民族享受了和平與豐富。但是很可惜,在那一段時間裡,猶大人在恩典中墮落。越來越多的人只是顧念自己的利益,越來越多的人不擇手段地為自己斂財,因此有許多黑暗的事情發生,這些在以賽亞書中都不難看到。接著是亞哈斯的年代,猶大人開始拜偶像,以假神代替耶和華。到了希西家的年代,有過一次復興,是因猶大人看見悲慘的事情在北國以色列發生,十個支派的大國被亞述帝國吞滅。面對北國的慘狀,猶大人因懼怕而有一點反省,所以在希西家的年代,他們有一些悔改之意,但是那個復興不徹底。到了瑪拿西的年代,猶太人又一次墮落。

因此在以賽亞書的前三十九章里,神藉著以賽亞一次次發出審判的宣告。神不會放過人在祂眼前所行的惡,不能容忍人所行的不虔不義之事;然而,在以賽亞書的后二十七章内容裡,神又預先將安慰和拯救的信息經由先知的口傳了出來。今天的經文選自第四十二章,是神宣告祂救恩信息的開始部分。藉著這段經文和大家分享的題目是:神的僕人。在以賽亞書救恩的部分,我們看到神的拯救是透過差遣祂的僕人來到這個世界,如同世界的光,要照亮一切黑暗之中的人。

神的僕人就是神的代表。祂要代表神向世界宣告祂的聖潔,也宣告祂的慈愛。從第四十章往後,我們可以看到共有四首被稱之爲「僕人之歌」的詩。四十二章一至七節是第一首,四十九章一至九節為第二首,五十章一到九節為第三首,五十二章十三節到五十三章十二節是第四首。這四首詩歌的主題都是一個——神的僕人。無論是猶太人,還是新約的基督徒,都將其稱之爲「僕人之歌」。神的僕人的稱呼出現在安慰的話語中,出現在拯救的信息中,成爲光明與盼望。這四首詩歌漸漸地將神的僕人的形象描繪得越來越清楚。第一首強調的是神的僕人的溫和與安靜,祂是滿有忍耐的,與神之間有親密的關係,同時也是神所喜悅的。第二首將神的僕人描述為滿有能力的大能勇士。在第三首中,神的僕人甘心受苦,忍受侮辱,且對神絕對信任。第四首是我們最熟悉的一首,也是僕人之歌中間最重要的一首。它將神的僕人的一生,從祂的卑微、受苦、順服、以至受死清楚地展現出來。

當提到「神的僕人」這一稱呼時,我們很自然要想,誰是神的僕人?當你讀聖經的時候,你怎麽回答這個問題?



一、身份地位

(1)揀選與扶持

聖經提到神對祂僕人的揀選和扶持:「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扶持,所揀選……我耶和華憑公義召你,必攙扶你的手,保守你」(赛 42:1,6)。此處出現的是一個三明治結構,在第一和第六節是一個對應,都強調了神的揀選與呼召,扶持與攙扶,是重復的,是同樣一個信息的宣告。神的僕人是神自己揀選和扶持的,那麽,誰是神的僕人?許多人會馬上回答,是耶穌!對嗎?對,但還不完全。聖經一開始提到神的僕人還不是指耶穌。我們看下面的經文:「惟你以色列我的僕人,雅各我所揀選的,我朋友亞伯拉罕的後裔,你是我從地極所領來的,從地角所召來的,且對你說,你是我的僕人,我揀選你,並不棄絕你」(赛41:8-9)。

從這段經文我們很清楚知道,舊約聖經首先提到神的僕人 עַבְדִּי֙. ('aḇ·dî)是指以色列,將這個整體作爲一個男性僕人來稱呼。神的僕人是神的代表。神稱以色列是祂的僕人,就是要這個民族在地上作祂的代表,將祂的聖潔、慈愛等屬性表明出來。他們被揀選成爲神的代表,擔負那榮耀的地位與職分,在全地的眾民面前來見證神一切的美善,顯出祂的聖潔,顯出祂的慈愛,顯出祂的憐憫。但是很可惜的是,以色列沒有成爲合格的代表,他們在許多地方失敗了,因此他們受到了責備,經歷了管教。

(2)同在與喜悅

「我……心裡所喜悅的,我已將我的靈賜給祂」(賽 42:1)。這裡所提神的僕人,有神的同在,是神所喜悅的。此時我們不難發現,神的僕人已經不再是指以色列這個民族了。這位神的僕人有神的靈賜給祂,是被聖靈充滿的。整個以色列民族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榮耀,這裡所指的顯然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祂曾在自己事工的開始,就向衆人宣告:「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路4:18)。

今天人們對聖靈的充滿會有許多的觀念與解釋,有些人強調的是能力,有些人強調的是一些外在的現象。但聖靈降臨最基本的意義所在,就是聖經所顯明的:「神將祂的靈賜給我們,從此就知道我們是住在祂裡面,祂也住在我們裡面」(約壹4:13)。所強調的是神的同在。

以色列在代表神的地位上失敗了,神讓祂的兒子來到這個世界。從四首僕人之歌的描述,我們會越來越清楚,這裡所說的神的僕人,就是我們所信的耶穌基督。特別是到了第五十三章,聖經明確地預言:「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賽53:4-6)主耶穌是神的僕人,祂是蒙神喜悅的僕人,祂代表了差遣祂的神。祂和舊約時期任何一位先知都不同,是被神的靈充滿,蒙神喜悅的。





二、工作使命

(1)真實與公理

耶穌祂來了,祂是神的僕人,是神的代表。祂要做的事情,就是神要做的事情。神差祂的僕人來,是要成就祂自己的作爲,因爲僕人是代表祂的。「祂必將公理傳給外邦……祂憑真實將公理傳開……直到祂在地上設立公理」(赛 42:1,3,4)。公理是公正、公平的意思。主耶穌所傳的並非只是我們所認爲的公正,祂所傳的是按照神的標準而有的公正,是神本性中所有的一切正義與聖潔。祂所傳的是永不改變的法則,是永恒的真理。事實上,主耶穌不僅僅傳真理,祂就是真理。耶穌作爲神的僕人,就是這樣代表了神。祂不只是傳講一些道理,而是以祂的生命和生活,將神的性情表明出來。正如聖經所宣告的:「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約1:18)從耶穌的身上我們更加看到,神的僕人就是神的代表。祂把神表明出來,好讓人從祂身上,看到神的美好。

(2)立約與拯救

主耶穌在地上的使命,就是要成就神自己的旨意,祂要作的是立約與拯救:「我耶和華……使你作眾民的中保,(中保原文作約)作外邦人的光。開瞎子的眼,領被囚的出牢獄,領坐黑暗的出監牢」(賽 42:6-7)。主耶穌是神的僕人,是照亮黑暗世界的光,是拯救人出黑暗的那一位。光來到就顯明黑暗中的污穢,使人明白自己的光景。主耶穌來是要顯明人的污穢,揭示出人的罪惡,暴露出人的問題,但祂的目的並非就此定人的罪,而是要拯救人,改變黑暗中人的生命。

今天的社會需要的是什麽?今天我們看到的許多問題存在的原因是什麽?這個世界缺少的就是光,缺少的就是醫治,缺少的就是拯救。我們今天常常不知覺地囘扮演審判者的腳色,常常抱怨,指責這個世界的不公不義。主耶穌來,不是立即就審判這個罪惡的世界,而是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祂是神的僕人,祂是神的代表。

接下來我們要問的是,神的僕人的稱呼是不是僅僅局限於以色列和主耶穌這兩位呢?今天你我在神的使命中擔當的是怎樣的腳色?今天作爲基督徒,我們的身份是什麽?我們是神的僕人嗎?所有的觀念都要來自聖經的權威。我們現在要看的經文是:「主曾這樣吩咐我們說,我已經立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救恩直到地極(徒13:46)。這是保羅在開始履行他的使命,向非以色列人穿福音的時候對以賽亞書的引用。他將神的僕人的職分,從主耶穌的身上,承繼到了自己和同伴的身上。這裡的「我們」也包括了今天的我們,這裡面有你,這裡面有我。主立了我們作外邦人的光,保羅將「傳公理」明确為「施行救恩」,讓我們為主耶穌作見証直到地極。主耶穌也曾對祂的門徒說,「你們是世上的光……」。

誰是神的僕人?不但以色列是神的僕人,不但主耶穌是神的僕人,今天我們也是神的僕人。以色列作為神的僕人失敗了,他們不合格;主耶穌作爲神的僕人,在每一點上都是完美的。祂完美地代表了神,祂完美地實行了拯救。今天在祂的恩典裡,祂召我們歸向祂,讓我們在祂的裡面來擔當同樣的職分。今天你是神的僕人,今天我是神的僕人。保羅將這段話引申到自己的身上,成爲對主耶穌事工的認同,他知道神對他的呼召就是要延續主耶穌的事工。就是要成爲外邦人的光,要開瞎子的眼,要領被囚的出牢獄。他把這種使命感放到自己身上,讓我們看到,我們也是神的僕人,我們也是神的代表。

親愛的弟兄姐妹,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你是否看到我們有如此榮耀的地位與職分?我們是至高神的僕人!今天世上有人爲自己職位而自豪,例如是白宮的守衛等等。你我是至高神的僕人!主耶穌說,「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20:21)。所以我們生活在世上,不是要和世人一樣去發牢騷,或者是隨波逐流在黑暗裡。你我不但可以帶給人希望,向社會傳遞正能量,還可以引人認識耶穌基督,使人從主那裡得著醫治和釋放。黑暗的世界需要光,黑暗的社會需要醫治,黑暗中的靈魂需要拯救。主耶穌是光,我們也是光。我們的神能夠醫治,我們的救主能夠拯救。今天基督徒的呼召就是,我們自己認識祂,我們自己被聖靈充滿,我們可以作祂的見證,我們可以領人歸向基督。




三、生命性情

在今天的這段經文裡,我們看到神的僕人有神生命的特徵,有祂的生命性情。

(1)不灰心喪膽

「祂不灰心,也不喪膽,直到祂在地上設立公理」(賽 42:4)。這話描述了主耶穌在傳道時的堅定與信心,祂從來也不灰心,不喪膽。向人宣告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即便是神的兒子,祂在地上的工作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祂經常遇到攔阻,許多人來了又走了。祂看到許多的人願意見神跡,但很少的人願意在神面前悔改。福音書如此記載,「耶穌在諸城中行了許多異能,那些城的人終不悔改……耶穌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祢,因祢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父阿,是的,因為祢的美意本是如此」(太11:20-26)。主耶穌不灰心,因爲祂將自己放在一個僕人的地位上。僕人要作的只是按照主人的吩咐去行,成就主人的旨意。祂不因挫折而灰心,因祂知道神定能成就自己的計劃。

記得三十年前剛剛開始在國内的家庭教會裡服事,老一輩傳道人們給我們的勉勵就是要剛強壯膽,不要灰心,因爲那時候家庭教會是處在艱難受壓的環境之中。那時候這樣的教導很多,這樣的榜樣也很多。許多人爲此付上了極重的代價,有些人爲此獻生,也有些人爲此坐牢多年。我認識好幾位老傳道人都是在獄中待過超過二十年的時間。但是他們對我們的勸勉仍然是:不要灰心,不要懼怕。有位弟兄在為我禱告時說了八個字:「剛強壯膽,謙卑束腰」,這就成爲我日後服事的座右銘。剛強壯膽是要靠主面對壓力站得住,謙卑束腰是要知道自己的地位與身份,知道服事是靠恩典,不是靠自己。今天,我們也不要灰心。在服事的過程中間,會出現挫敗感,會看見一些不順心的事,但是不要灰心,因爲我們不是在作自己的事業,我們是神的代表。我们所代表的那位一定会得勝!

(2)有恩典憐憫

祂不喧嚷,不揚聲,也不使街上聽見祂的聲音。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賽 42:2-3)

這段經文被引用於新约中:背景是法力賽人指責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掐麥穗用手搓著吃,又指責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一位手枯乾的人。馬太指出主耶穌如此行「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 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揀選,所親愛,心裡所喜悅的,我要將我的靈賜給他,祂必將公理傳給外邦。祂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祂的聲音。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等祂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外邦人都要仰望祂的名」(太12:17-21)。從而我們確知以賽亞所說的這位神的僕人就是主耶穌,有非常堅實的聖經依據。祂的生命特徵就是不爭競,不喧嚷。祂來不是要與人爭名,也不是要得世上的地位,祂來只是要將神代表出來。這對我們過去所受到的教育是一個衝擊,我們的觀念就是,做事情的目的就是要贏。我們要做一些事情,證明自己很強大。但是主耶穌的榜樣是,在神的眼中作一個對的人,一個得蒙喜悅的人,而不是要去爭、要去贏。

聖經在這裡對主耶穌的描述是一幅非常深動的畫面:一棵被壓傷的蘆葦倒在河邊,已經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但耶穌沒有將它折斷,而是彎腰將它扶起,并仔細地將它纏裹,使它能繼續生長;一支油盡的燈芯在冒著黑煙,發出最後微弱的火光,但耶穌沒有將它吹滅,而是用心將它挑旺,並注入新的燈油。這樣的描繪表明祂願意將希望帶給那些失去希望的人,祂願意醫治那些已經病入膏肓的人,祂願意改變那些已經在黑暗之中的生命。祂顯出來的是憐憫。憐憫就是讓人得到原本不配得到的,不該得到的。我們常禱告說,「主啊,憐憫我」,就是表示,我並非理所當然地要我該得到的,而是求主把我不該得的賜下來。這就是憐憫,或是憐恤。

我們今天要代表的是怎樣的一位主?耶穌是神的僕人,祂把神的性情完美地代表出來。祂讓人看到我們所信的神不僅有公義與聖潔,祂也滿有恩典與憐憫。

今天我們有沒有把神的憐憫代表出來?

記得剛剛在教會裡開始服事的時候,我常不知不覺地表現出一副先知的樣子,很容易指責他人的錯誤,而且還理直氣壯,覺得責備人,警戒人就是神僕人的職責。但主耶穌不是這樣,祂並非先定人的罪,而是先向人施憐憫,讓人先被祂的愛摸著,甘心情願地向祂歸回。在祂的恩典中看到自己的罪,承認自己的罪,離開自己的罪。這是主耶穌的榜樣。這使我看到自己本性裡面有許多屬世界的東西。因爲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常會看到落井下石,我們常會看到墻倒衆人推。但是神的兒子願意每一個人都不失去救恩的機會。主耶穌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太5:7)。祂不但要我們知道自己需要得憐恤,祂願意我們能夠去憐恤別人。憐恤人說起來很抽象,但實際上也很具體,因爲需要被憐恤的人就在我們身邊。

星期二我們將有一個喪禮。我們弟兄Leon例外地離開了。就在新年前夕,他隻身去雪山上健行,不幸走失而不歸。幾天后他的父母才意識到發生了意外。報警后,警方在他的電腦中發現了頭天晚上他所建的雪山路徑圖。接著就是多方的搜尋。溫哥華地區最好的Coast Rescue參與了尋找,有四天出動了直升機和搜救犬,但是一直沒有結果。在那段時間裡我去看望他的父母親。面對在痛苦中的夫婦,一切安撫的話都顯得無力和多餘。我能默默地只陪著他們,深深地體會和認同他們的傷痛。最後我對他們說:無論Leon現在何處,我確信主與他同在,無論Leon現在何處,我知道他一定希望你們能信耶穌。幾天后,我得到他們決志信主的消息。

上星期 Leon 的遺體找到了,因爲他的父親一直不放棄,一次次到雪山上每一個地方去尋找,最後終于找到了他。雖在意料之中,卻仍然使人難過與傷痛。這段時間,晨星團契的年輕人發了許多反思的帖子,為自己沒有很好地關愛和幫助Leon而後悔。我也感到自己很虧欠,原本可以更多地關心他一些,但現在已經沒有機會了。今天我們更當問自己的是,能不能在人們沒有落到如此悲慘之前就去關心他們?

我們為什麼會忽視來到我們中間的人?因為不認識他們,因為怕被拒絕,因為我不是牧師執事,因為不缺我一個……其實你的一個微笑,一個握手,一句問候,一杯熱茶,都能代表神把祂的愛傳遞出去。我們為什麼會對他人的需要無動於衷?因為不幹我的事,因為我幫不了他,因為我自己也很忙,因為我還沒有感動……其實許多人需要的只是一句安慰、一句鼓勵的話,或是你力所能及的一次資助,一次愛心的建議,或是與他同心的禱告。在這樣的事上,你代表了神,向他顯示了愛心和關懷。

今天每一個走進我們的教會,我們的團契,我們的小組的人,都需要被認同,被接納,而不是被疏離。那個能向他伸出溫柔之手的是你嗎?今天不少遭遇不測、落入逆境,被人誤會的人就在我們身邊,那個對他說關心與鼓勵話的人是你嗎?今天許多人落在種種的捆綁中,在各樣的網羅裡掙扎,他們好可憐。那個常為他們禱告,並幫助他們認識耶穌的人是你嗎?

你可以做,你可以開始,因為你也是神的僕人,是神的代表。祂的愛要透過你傳遞!你可以!因為神要扶持你!

讓我們一起禱告。







講章形成過程

這篇講章的形成經過以下幾個階段:首先是對經文本身的研讀。經文在課程中是由老師分配決定的,為以賽亞書中僕人之歌的第一篇。詩歌體裁的特點是篇幅小、信息量大,短短七節經文中包含了許多需要查考和解釋的内容。

(1)研讀時先注意了全書架構和背景特色,明確僕人之歌的出現是伴隨著救恩的宣告。接下來是對這段詩歌三明治架構的留意,以及幾個重要詞的查考,如僕人、公理、約等。在這個基礎上整理出經文本身的幾個要點:僕人的呼召、僕人的使命、僕人的生命特徵。

(2)再就是經文的関聯性查考:尋找本段經文中僕人的概念在其他地方的説明,以及在新約中的引用。在此的基礎上確定耶和華的僕人是指:以色列(賽41:8-9)、耶穌基督(太12:17-21)、今天的基督徒(徒13:46)。

(3)在聖經清楚啓示的基礎上,找到耶和華僕人的同一性,那就是:神的僕人是神的代表。在課堂的講道練習中,因爲時間的原因,加上對此同一性在傳講一個簡單信息(One bullet)原則的領會不夠,所以沒能將此特別重要的核心概念凸顯出來。在林老師的指導之下,發現這是個重要的疏忽,因此在後來的修改中特別加以強調,使整篇講章形成非常明確的Z結構。其中A是:神的僕人是神的代表;A’ 是:基督徒所做的是在代表神;這段經文中神僕人的形象是:蒙神呼召,得神喜悅,溫柔憐憫。

(4)這段經文在新約聖經裡引用於耶穌基督身上時,重點強調的是「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熄滅」,所以在講章的設計上,將最後的重點也放在愛與憐憫的實行上。針對教會現在的實際,將對近日突發事件的反思和聖經真理的實行放在一起,作爲對會衆的挑戰和勉勵。



自我評估

開始研讀這段經文時感到有一定的難度,但之後發現在釋經上也有其容易的地方,那就是對於經文中難解之處,如「誰是神的僕人?」、「什麽是公理?」(徒13:46明確對應為救恩)等,聖經本身都有明確的答案,使得歸納出的核心概念有清楚而確定的權威性。歷史上的以色列與耶穌基督作爲神的僕人,為我們今天的基督徒設立了正反兩面的樣板,使我們可以從前者的失敗和後者的完美榜樣中,看到自己的使命與當有的生命表現所在。將以賽亞的時代與今天中國社會的聯係,是要讓聽衆從一開始就避免只是在聼兩千多年前的歷史的心態,而是要在意神藉著古老的聖經今天要對我們所說的話,將歷史中的先知預言,提升到跨時代的真理,再應用於今天的教會中。

這篇講章中比較難以處理的是,因爲經文本身包含了主題之外許多重要内容,必定會引起會衆在閲讀時的注意。例如「直到祂在地上設立公理」,「中保」的原意是「約」,甚至「我的靈賜給祂」的意思等,都會引發初讀這經文者的問題,所以在預備講章時針對如何處理這些疑問,以及用怎樣的比重去凸顯主題,實在是個掙扎。一般來説對於只有七節經文的釋經講道,對經文的解釋會比較詳細,但是就主題的強調來説,過多的分叉又是一種干擾。經過課堂和事後三次的實際講道,感到這個方面還是有改進的餘地。



後記

姜牧師講道很有恩賜,這是一章不容易講的經文,可是他卻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把「耶和華的僕人」的三個身份講解清楚,難度相當大,應用上以我們是神的僕人,放在愛和憐憫的實行上,使講章能接上地氣,百分之百的應用。

姜牧師的風格平易近人,說話清楚,用詞不老套,吸引人,從開始到結束都使人願意留心去聽,因為講章的內容充實,例証使真理浮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