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3, 2024

我信罪得赦免,《使徒信經系列五》約 16:1-11

 我信罪得赦免

《使徒信經系列五》
約翰福音十六章一至十一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4.02.04
國語堂
英語堂



引言

我從小是一個頑皮的小孩,坐不定,好動, ADD,我從小參加教會,我曾經是兒童主日學的四大天王之一,主日學老師看見我就頭痛,我印象深刻的是因為頑皮,被趕出兒童詩班,所以我很同情教會裏那些頑皮的小孩,我們千萬不能放棄他們,因為他們長大後,可能都是做牧師的,而且越頑皮,越有可能。我就知道自己是一個罪人,我小的時候,每次聽見福音,說:神愛世人,信耶穌,罪得赦免,我都深受感動,因為我是一個有罪的人,我需要耶穌,所以我非常願意決志,而且一次又一次地決志,希望耶穌能洗乾淨我的罪,使我的罪得赦免。

究竟罪得赦免是什麼一回事?我們的罪如何得到赦免?

《使徒信經》第三大點,我信聖靈,罪得赦免,是什麼一回事?我們的罪如何得到赦免?

罪得赦免是神的救贖計劃,神要拯救罪人,得與神和好,罪得赦免是在基督裏造成,基督捨身流血,代贖我們的罪孽。罪得赦免是藉着聖靈,使我們知罪、認罪與赦罪。



罪得赦免,分享三點:
一、知罪
二、認罪
三、赦罪


一、知罪

人能知罪嗎?知道是罪嗎?知罪比想像中困難得多。

中國哲學及宗教思想中,佛教中有十惡,與七情六慾,是因果與緣份,有善縁與孽縁等觀念,不講罪的。儒家傳統中,講的是「過」與「錯」、卻唯獨缺乏罪的觀念。中國人的面子文化,講的是丟臉,不要臉,沒臉,很難把面子翻成英文,沒有一個英文的字,能表達中國人面子的觀念,講的是榮譽與羞恥,而罪是犯法,奉公守法的人沒有罪。



我的父親:奉公守法、不偷不搶、那裡有罪?只要對得起良心就好了。

我們的信仰,先講人有罪,後推介基督受死,用因信稱義的救法,再邀請各人決志接受,時常引起中國人氣憤、反感,難於接受。

我們喜歡講愛,以恩情神學為起點,強調神的愛、神的恩典、關懷顧念,源自三一真神內在親情,基於聖父、聖子、聖靈外彰恩情。對具有關係至上之背景的華人,救恩是恩情。

我對一群中國大陸的教育界傳福音,講愛,不講罪。講天人合一,歸家與神和好。

知罪卻是罪得赦免的第一步,若不承認自己有罪,如何能知罪?



羅 3:23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

射不中靶,神的善與惡的標準。因若在這標準之下有所虧欠,這就是罪了。


罪有兩種,第一、是做出來的惡行,例如殺人、偷竊。因此人有拒絕去做的責任,是必須不作、不可作、不允許作的罪,在絕對的黑暗中,人的不應行在黑暗之中。

第二、時間作而不作的善行,例如見死不救,自己有能力卻不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這是沒有去做的罪,因此人應該是積極地應該做,有義務去做,是義之所在,責無旁貸,別無選擇,不作不可、不允許不作。罪的標準是神所設定,根據他的屬性,建立聖潔的標準,人要求自己不單不做錯的事,更要做正確的事,這是我們的責任。

人並不喜歡神設立的標準,喜歡自定什麼是善與惡,從亞當夏娃開始就是這樣,神說:分辨是惡處的果子,你不可吃,吃的日子,你們必死。亞當夏娃卻不以為意,認為,吃了也不至於死。以自己的善為善,自己的惡為惡,這就是人的罪了。不信的罪。

自圓其說,找藉口,例如:我生下來就是這樣的,我沒有選擇。或者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是我願意作的,但我卻沒有辦法不去做。又或者與人比較,人人都去做,我做也沒有什麼問題,又或者說,若沒有人問責,就沒有問題,例子:外國學生在美國是不可以工作的,但是,打小工,收現金,一點點錢就不是犯法,所有人都做,連神學生也都這樣去做,我去做也沒有問題,又沒有申報收入,政府也無法知道,沒有問題。罪若轉一個角度去解釋,都不是罪。



我們把罪當回事嗎?

如何認識自己的失喪?知罪,了解自己是罪人?完全敗壞?無力自救?

第一、透過基督,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基督原是審判者,卻為我們的緣故受審判,我們為自己的緣故,卻想自我定奪何為善何謂惡,結果活在神的審判之下。

人只有在基督身上才看到神對罪是那麼認真,罪嚴重到一地步神要以自己兒子的生命來對付罪。不信的人不以為罪是那麼嚴重,以為自己有能力去對付罪,結果他就活在神的震怒之下,這是罪的真相。

第二、藉着聖靈,聖靈神給力的同在,將基督客觀救贖的真理變成我們主觀的經歷。約翰福音16:7-11。


7我若去,就差保惠師來。8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9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10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11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

聖靈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指証世人,自己責備自己。(convince)証明、說服你有罪,不義、該受審判,

林道亮牧師:傳福音的時候,需要禱告,求聖靈把人心中的眼睛打開,把黑布拿走,人才能知罪、看見自己有罪。

聖經唯有耶穌能使瞎眼得看見。

但聖靈卻已經在我們傳福音的對象心中動工,聖靈不會強求他們相信主,卻有能力說服他們,叫他們知罪,明白耶穌是他們唯一的盼望。

聖靈叫人知罪,有幾方面的意義:

第一、知道對與錯的標準,幫助人明白神的標準,叫人看見自己的罪,第八節:他會說服世人,叫他們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巴特認為人常有一種錯覺,以為人只要自省其身,就知其惡,人不知的是「在對自己是詭詐的這件事上,人是詭詐的。」聖靈會說服世人,叫他們為罪

第二、聖靈叫不信者明白自己不信的罪,這是所有最終最基本的,因為世人選擇不相信,所以聖靈會來責備指責他們的罪。

第三、聖靈會叫人感到羞愧,讓他們承認自己的罪。讓門徒明白世人的確犯了罪,將世人的罪揭發出來。聖靈也像一個測謊機,驗謊言,準確性是百分之一百,準確地定罪,完美的控訴律師,控訴的目的是希望罪人能夠得着救恩。

第四、聖靈會叫他們甦醒過來,讓他們看清楚自己犯罪的這一事實,催促他們悔改,而不只是單單改善一點而已。聖靈打開不信者的眼睛,讓他們看見真理,以致他們可以對福音作出回應,聖靈所履行的責任,就是光照不信者的心,讓他們看見自己的需要。可以得着耶穌以為他們預備好的救恩。

二、認罪

因着信而得稱為義,罪得赦免,從正面說,認罪就是一種絕對順服的謙卑,換句話說,順服於基督為我們所成就的,拋棄一切以為可以自救的幻想,謙卑地接受他為我成就的一切。

認罪不是一次成就了,以後就無需理會的事。認罪是每天晚上及早晨都必須要思想的。我們犯罪得以赦免不是因為有信心,也不是因為認罪夠懇切,乃完全因為基督的緣故,我們得以成為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第一、你必需承認你有罪
彼得犯罪,三次不認主
彼得知錯了
就在這時候,雞就叫了。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廿六 74-75)。
彼得知錯了,而且錯得很厲害。

猶大也知錯,馬太把兩人知錯的反應放在一起,作一強烈的對比,先寫彼得,再寫猶大。耶穌被定罪之後,這時候,賣耶穌的猶大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覺得不太對勁,耶穌沒有如他所估計,反抗,沒有揭竿起義,卻像羊羔被帶到宰殺之地,就後悔,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説:「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廿七 3-4)

「我有罪」(廿七 4)這是罪得赦免的第一步,第一要過的關!這是悔改的第一步,你不要以為這是很容易的一步,死不認錯的人多著是!

「我沒錯,都是你的錯!」
「我發脾氣是因為你激怒我!」
「我打你因為你太可惡,非打不可!」
「我破壞了你的婚姻,偷了你的丈夫,是你的錯,你沒有把他照顧好,所以你的丈夫才離開你,如果你使你的丈夫快樂滿足,我又能做什麼!你想想,都是你的錯!」

或者主張「積極思想」的人會説:「只去想你做對的事,不要去想你做錯的事,那你就不會憂鬱,想去自殺了!」他們會這樣的去勸慰猶大--一個有自殺傾向的人,「想想三年多,你如何的跟隨耶穌,常在他左右,你已經做了很多了,不要想你賣了耶穌的過錯,只去想想神對你的恩寵(flavor),那你就會快樂,想想你為耶穌做了多少的好事,積極的思想必帶來平安!」可是這種的想法,一定找不到歸家的路!因為他認為他根本不需要回家,他根本沒有迷路,不承認自己迷了路的人怎樣回家?!

承認「我有罪」,你願意去做嗎?這是第一關,只承認「我有罪」還是不夠的,聖經上七個人說過這三個字:「我有罪!」(I have sinned.)

a. 法老 出九 27
b. 巴蘭 民廿二 34
c. 亞干 書七 19-20
d. 掃羅私自獻祭 撒上十五 24
e. 大衛 撒下十二 13
f. 浪子 路十五 18-21
g. 猶大 太廿七 3-4

七個人之中,只有大衛與浪子終於走上了罪得赦免歸家的路,嚴格來説,只有一個人真的踏上了歸家的路,浪子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只有大衛懂得罪得赦免的路!所以只承認「我有罪」還是不夠的。

第二、你必需要真心的懊悔與為罪而憂愁
1. 彼得出走痛哭,傷心難過。猶大也憂愁,後悔,把賣耶穌的銀錢丟在殿裡,還給祭司們,想回頭,想從頭再來,想按「刪除」(Delete)的鍵盤。

2. 這兩個人的憂愁,請注意是兩種不同的憂愁,根據哥林多後書七章十至十一節,這兩種的憂愁是同一個字(sorrow),在感覺上是一樣的難過,一樣的痛苦,但出發點與結果卻絕然不同:



1)依著神的意思的憂愁(godly sorrow)

依著神的意思的憂愁是生出悔改,以致得救,這種憂愁不是只想處理掉犯罪的後果,而是為罪而憂傷,為得罪神而難過,這難過不是長期的,而是帶來力量,帶來決心、殷勤、熱心去改變,結果是悔改的生命,改造的生命,殷勤的生命。

例子:保羅寫了一封很嚴厲的信給哥林多教會,使哥林多的信徒難過與憂傷,但這憂愁是短暫的,因為他們悔改,認錯,而且有實際的行動去改變,對付教會中的假先知,這種的憂愁是依著神的意思的憂愁。

例子:大衛受拿單先知責備之後,承認自己有罪,為自己的罪而憂傷難過,寫詩篇三十二篇、五十一篇,為自己的罪得罪神而難過,渴望神為他重新造正直的靈,恢復與神的關係,這種的憂愁是依著神的意思的憂愁。

例子:浪子在吃豬吃的東西的時候,他想起父親,「我得罪了天(神),也得罪了父親!」為自己的罪得罪神得罪人而難過,結果他決定起來回家,這種的憂愁是依著神的意思的憂愁。

2)世俗的憂愁(Worldly sorrow)

世俗的憂愁只有後悔叫人死!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憂愁,為自己難過,焦點是自己,為自己為什麼那麼壞而難過,犯的罪一幕一幕的在腦海中重演,罪疚感很強,沒法過得去,想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應付犯錯的後果,除去自己難過的感受,而自殺是最自私、最自我為中心的行為,不管別人怎麼樣,不想方法去重修破損的關係,不去面對結果,一死了之!

世俗的憂愁沒完沒了,沒有殷勤與決心去改變,沒有悔改,只有後悔,結果是死。

例子:掃羅為自己私下獻祭而憂愁,撒母耳宣告他行了這惡悲慘的結果,神要興起另外一位作以色列的王,掃羅害怕,從此以後終日憂愁,為自己失去的難過,從沒有試圖修復與神的關係,認罪悔改,只想改變結果,是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憂愁。

例子:法老也是一樣,害怕神所降的災,兩次承認「我有罪了」,但後悔卻不改,難過的只是因為十災所帶來的傷害,是為自己的損失而難過,沒有悔改,沒有改變,是屬於世俗的憂愁。

例子:猶大的憂愁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惡,流了無辜人的血,為自己一手做成的大錯而難過,後悔了,焦點是自己錯誤的判斷,罪疚感很強,沒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錯誤與造成的後果,沒有想修復破損了的關係,這憂愁終於引進死亡。

例子:當我得罪了妻子,向妻子道歉:「好了,對不起!」只是想把事情了結,不想去面對得罪了妻子的後果,想今天有好日子過,從沒有真心的悔改,為自己的錯而憂傷,為得罪妻子而難過,這種的道歉基本上是沒有用的。

例子:前美國總統尼克遜(Nixon)是美國第一位因為犯罪而被迫辭職的總統,他的副總統福特(Ford)寫了一本的回憶錄《醫治有時》(A Time to Heal),書中形容尼克遜是具有敏捷的思想的天才,對政治氣候有強烈的感應,分析外交政策問題有獨特的能力,又果斷勇於行動的人,但他有一嚴重的毛病,就是他的驕傲,他是一個極度驕傲的人,常在別人身上找毛病,正是這原因使尼克遜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過錯,在水門事件上他從來不覺得他有問題,在他辭職的時候,他最有名的一句話是:「你的總統不是個壞蛋!」在他退位之後,福特總統就任不久用他總統的特權宣赦尼克遜一切的罪過,但尼克遜從來沒有認錯,卻努力地改造他失敗的形象,早出晚歸,宣揚他過去的成就,希望人記得他的功德,他如何開展中美的關係,從不提水門事件,他沒有面對他的過錯,這是尼克遜的故事,你的故事又如何?當你犯錯的時候,你的反應如何?你是否能找到歸家之路?

三、赦罪

你必需放下自己,接受從神而來赦罪白白的恩典

1. 彼得接受從神而來赦罪白白的恩典
神恩典的門是為你而開的,神的饒恕等著你,是你要不要?加利利海邊彼得與耶穌相遇,耶穌主動的去尋找彼得,最後彼得蒙饒恕,接受饒恕,從新出發,成為十二門徒之首。

2. 猶大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自己的過錯

猶大還是靠自己,用自己的方法--自殺去解決問題(Take matter into his own hand.)神恩典的門為他大開,猶大沒有進去。恩典是要接受人家的恩惠,不是靠自己努力、功勞、白白不用付錢、不靠自己的才是恩典。猶大到死仍靠自己,不要這恩典,焦點放在自己的痛苦上,只希望能得解脫,從沒有給神一個机會,猶大自責希望痛苦的感覺不再有,自己要解決問題,自殺而死,一了百了,結果猶大錯過了三天後的復活,錯過了從神而來饒恕的機會,他的自殺相差耶穌復活只有四十個小時,他卻沒有想起耶穌的話,也沒有給神一個機會。

耶穌復活後向門徒說的第一句話:「願你們平安!」猶大錯過了這平安,與神和好,罪得赦免的平安。

猶大出去吊死後的第四十天,聖靈降臨,門徒得著了能力,改頭換面,成為神重用的使徒,猶大因為自靠而錯過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猶大可以成為神恩典最大的見證人,若他能放下自己,接受從神而來赦罪白白的恩典,他可以見證神豐盛的慈愛,「我這個賣耶穌的人,也可以蒙神的拯救,你豈不是更可以嗎?」猶大卻沒有悔改,最終成為千古的罪人--沒有得饒恕的人!

這種態度上的轉移,對一些人來說絕不容易。對出賣耶穌的猶大,成為了他的致命傷。他今天在地獄中沉淪,不是因為他出賣了耶穌,而是因為他出賣了耶穌,後悔了,卻仍掌控自己去解決問題,不肯接受從神而來,賜給所有願意的人,白白赦罪的恩典。

3. 放下自己,接受神的恩典真的是那麼困難麼?不要想自己太多,想想神有多難過,走向祂,起來回家!不要靠自己去解決罪的問題,你是沒有辦法的,唯一的路是信靠他。

你是否經歷認罪、悔罪的時候,罪得赦免的真實經歷?
約翰一書1:9,「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信經出現的公元第四個世紀,罪得赦免的問題非常突出,幾年之前,在最殘酷的迫害之後,皇帝君士但丁結束了對基督徒的迫害,基督徒很快被接納,信奉基督教幾乎成為一項義務。

在迫害結束之後,那些在迫害中軟弱的基督徒希望被教會重新接納,罪得赦免,得到饒恕,但有些基督徒提出抗議,認為教會是神聖的,怎能接納如此明顯的罪人?怎能接納拋棄信仰的人?,因此他們不承認接納教會中被罪所玷污的信徒,認為這些叛教者最不得赦免。

今天我們仍有這個問題,我們不斷承認我們的罪,不斷聽到我們的罪已被赦免的保證,然後作為罪得赦免,和上帝和好的人,彼此民安,彼此相愛,但在同時,如果一個人因極之敗壞犯罪,甚至造成醜聞,我們的確難以接受,這些人大部份都離開教會,一部份原因是修辭,另一部份原因是其他信徒故意避開他們。聚德赦免,並不是廉價的,並不是輕易的事。

人際關係上也是如此,有些人相愛了我們,我們無法原諒,心懷怨恨,難以釋懷,甚至暗中報復,告訴所有人他們所做的一切,心中仍有怨恨。

我信罪得赦免,首先,宣告我們自己以得被赦免,這句話緊接着聖義工諸教會和聖徒相通,意思是我們因為罪義得赦免,我們得以在聖徒相通神的家中成為一份子,在教會的團契裏,藉着聖靈的工作,經歷罪得赦免的信徒團契。



當我們宣告罪得赦免,也是宣告赦免別人的罪。而且是有聯繫的,主禱文說:你們饒恕人的過分,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分,你們不饒恕人的過,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分。馬太福音六章14至15節。我們不饒恕別人,因為我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已被赦免,我們可能覺得根本沒有做需要被赦免的事,我們相信自己的價值,只是因為我們自認為比別人佢而不饒恕的人好。當我們自己不願意,饒恕別人,我們也不明白自己是被饒恕的。


結論




討論問題

1. 根據聖經,什麼是罪?與中國人的「過錯」觀念有何異同?
2. 請分享聖靈叫人知罪(convict the world concerning sin)的經歷,聖靈如何叫人知罪?
3. 認罪與悔罪有什麼關係?若認罪卻沒有悔罪,問題何在?聖經中的法老王(出 9:27)、掃羅王(撒上 15:24)與猶大(太 27:3-4)都說「我有罪!」,為什麼他們卻沒有蒙赦免?
4. 請分享的罪得赦免的經歷。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我信永生,《使徒信經系列六》約一 5:11-13

 我信永生

約翰一書 5:11-13 
《使徒信經系列六》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4.02.11
粵語堂






引言


(Picture)人追求長生不老,嫦娥奔月吃了西王母的仙丹,現代仙丹:魚油、B12、D3、黑蒜、豆芽。想活得更長久。


永生不是量無限的增加,人長無限期的活下去,其實是很恐怖的。阿根廷作家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講述了一個人喝了不朽之河而長生不老的故事。但如果沒有死亡,生命就缺乏意義,非常的痛苦,每天起來,都要繼續活下去。 有一天,這個人得知另一條河可以帶走永生。他在地球上徘徊,經歷幾個世紀,喝著每一個泉水和河流,尋求結束無盡生命的詛咒。 博爾赫斯寫道:「死亡使人變得珍貴而可悲;他們所做的任何行為都可能是他們的最後一次。」現今的生命無限的延長是毫無意義的事,事實上,人類六千年的歷史令人厭煩!嫦娥在廣寒宮是否快樂?


聖經告訴我們,長生不老並不是好事。創 3:22耶和華  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有罪的人,若是不朽,是非常痛苦的事!


例子:一般健康人體的細胞可以不斷分裂 40-50 次,就會死,稱為海佛烈克極限。若是細胞長生化(Immortalized cells),就是癌細胞,不單只無益,甚至可以致死。

(Need)永生是什麼?是質的變化,我們如何得著永生?這是一個切身的問題。



(Text)約一 5:11-13 這見證就是神賜給我們永生;這永生也是在他兒子裡面。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神兒子之名的人,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

(HP)永生是有耶穌永恒的生命。



(Preview)
一、永生是有耶穌的生命--現在版
二、永生是有耶穌的生命--復活版

一、永生是有耶穌的生命--現在版


「有神的兒子耶穌」就有永生,當我們信耶穌的時候,我們就有神的兒子在我們裡面,約翰福音的「常在」(abiding)是描寫永生的生命,耶穌常住在我裡面,我常住在耶穌裡面(約翰福音 6:56;14:23;15:4-7)。永生是有耶穌的生命的表現,基督住在信徒裡面,我們住在耶穌裡面,顯然具有本體論的意義。是由信主的時候開始,有了神的兒子,就有了永​​生,因為耶穌本身就是與父同在的永生。祂自己有永生,並且將永生賜給那些相信祂的人。

這個永生的意思,第十二節下半節,從反面再說一遍,反過來說,也是對的: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生命(life)與永生(eternal life)在約翰一書裡基本上是同義詞。

今天你有沒有神的兒子住在你的裡面?你有沒有住在神的兒子裡裡?若你有神的兒子,你就有永生,耶穌帶來了生命質的改變,永生是有耶穌的生命。

第十三節,約翰說,「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是約翰一書的目的(語用)。約翰要告訴我們,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有永生。

約翰一書以「永生」開始:「1:1 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2 這生命已經顯現出來,我們也看見過,現在又作見證,將原與父同在、且顯現與我們那永遠的生命傳給你們。」永生是實在可以體驗的,可以聽見、看見、摸過,是跟隨過耶穌的使徒親身的經歷。永生現在就可以知道你有沒有永生。

約翰一書的結束:5:20 「我們也知道,上帝的兒子已經來到,且將智慧賜給我們,使我們認識那位真實的,我們也在那位真實的裏面,就是在他兒子耶穌基督裏面。這是真神,也是永生。」約翰一書的生命幾乎都是指今生永生的現今版,我們認識的耶穌是真實的,我們也耶穌裡面也是真實的,耶穌就是永生。「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約 1:4),「生命在我,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永生」。你信這話嗎?」(約 11:25)

耶穌就是永生,當我們相信耶穌時,我們就已經體驗到了一種生活品質--永生。「神賜給我們永生;這永生也是在他兒子裡面。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

永生就是耶穌,有耶穌就有永生,所以永生現在就開始,信耶穌之後,耶穌在我裏面,我在基督裏面,永生就開始了。耶穌是真實的,永生也是真實的,永生是耶穌在我裏面,我在耶穌裏面,這好像是很抽象的觀念,實際是什麼意思?

我們來看看約翰是如何描寫永生的現在版,首先,不至滅亡的永生。約翰福音三章16節說,永生是不至滅亡的意思,約翰福音10章28節,耶穌將永生賜給我們,我們永不滅亡,沒有人能從耶穌手中將我們奪去,永生是出死入生,復活的生命,不用懼怕死亡的生命,信耶穌,得永生,我從今就不怕死亡,出死入生了。今天是年初二,新年流流,不要講死亡,意頭不好,當我們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就顯示我們都是怕死的人,都不想提,怕新年講死,就真的會死。「你還在講死亡!」我可以不講,但永生就是不至滅亡,有復活盼望的生命。

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生命與永生在約翰的筆下是同義詞,所以司徒聖經將我信復活,我信永生。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永生的現在版,因為有耶穌的生命,我們有復活的確,這是質的變化。

新約聖經是本於復活的國度寫成的,沒有復活事件就沒有新約的存在。整個新約神學亦即是復活神學,是以復活的角度去描寫救贖,及輪到將來必成的事。這一點不單止叫基督教跟其他宗教分別出來,同樣是基督徒無論在順境逆境,都能發揮信仰的力量。而教會完全是本於復活而建立的,沒有復活就沒有教會,教會的建立不是因着人的組織或某種崇高理想,乃是人經歷了復活的大能後,能不懼怕死亡不懼怕威嚇,去見證這位復活的主。

第二、永生有耶穌的生命,是屬靈的飢渴,得到飽足的生命,約翰福音四章14節,永生有耶穌,我們得與神和好,屬靈生命活過來,永生是活潑的屬靈生命,因認識耶穌帶來滿足的生命。
例子:

第三,約翰福音八章12節,不在黑暗裏走,永生的光,耶穌是光,我們有耶穌的永生,是活在光之中。不在黑暗裏走,是有方向,知道自己是去哪裏,行在光中,走在正路上,約翰一書,怎樣知道你有永生:3:9,不犯罪(practice sin),是勝過世界,5:4。二章29節,行公義就是從神生的,是有耶穌的生命。

第四、永生有耶穌的生命是彼此相愛,四張七折,三章11至17節,很弟兄卻沒有。卻說自己有永生是互相矛盾的事,永生不在他裏面。

這是永生今生真實的體驗,由聖靈而彰顯的生活

在聖靈裡以愛心顯明的信心生活(道德行為的範疇)將客觀的真理變為主觀的經歷,例如永生是認識神的生命,聖靈將這刻觀的真理,給能力我們活出愛人的生活,成為主觀的經歷。例子:夫妻一起讀聖經,認識耶穌的滿足。

例如:聖靈叫我們之罪、認罪、悔罪對經歷赦罪,活出勝過世界的生活。我們赦免的經歷,不犯罪靠自己是不能的,是聖靈的工作。例如:信主之後,,父平時不願意付的咖啡費用。

永生的現在版,你信主之後,有沒有經歷過?你是否知道你有永生,是同樣的問題,你若經歷過永生的現在版,你就知道你游泳生,行公義,勝過罪惡,彼此相愛的生命是在基督耶穌裏永生的生命,你廚房知道你有永生?你是否經歷過永生的生命?

或者你說:我剛信主的時候,由這樣的經歷,現在信主多年之後,已經沒有這種經歷改變了, 十年不變,若是這樣的話,你永生的生命現在辦是死氣沉沉的,牧者的建議: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不要叫聖靈擔憂,要被聖靈充滿,隨着聖靈而行:順着聖靈的意思去做,經歷永生的生命,例子:我被聖靈感動的經歷。


二、永生是有耶穌的生命--復活版

永生有耶穌的生命的現在版,只是開始而已,卻還未完全開始,最好的還未來到,我們有耶穌的生活,住在耶穌裏面,保羅說,我們如今是對着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全知道了,正如神知道我們一樣,是面對面與耶穌的生活,是榮耀、不朽壞,、永恆的生命。

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永生是質量的改變、與主永遠同在。死亡不是一個終結,只是一個開始,是進入榮耀的踏腳石,預備將圓滿的生命表達出來。

哥林多前書11章26節聖餐的目的:「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藉等到他來。」聖餐是一個末日的勝利,基督徒今天的盼望,是從聖餐中被挑旺的。

描寫永生與天堂的詩歌:

奇異恩典 Amazing Grace
When we’ve been there ten thousand years,   Bright shining as the sun, We’ve no less days to sing God’s praise Than when we first begun.
將來在天安居萬年,恩光如日普照,好像最初蒙恩景況,讚美永不減少。

千萬個理由 10,000 Reasons: 
And on that day when my strength is failing. The end draws near, and my time has come. Still, my soul will sing Your praise unending. Ten thousand years and then forevermore. 
直到那天    我的力量衰退,生命終點,已在我面前,我仍要讚美,歌聲不間斷,從今時一直歌唱到永遠。

永活盼望 Living Hope: 
Then came the morning that sealed the promise. Your buried body began to breathe Out of the silence, the roaring lion. Declared the grave has no claim on me. Hallelujah, praise the one who set me free. Hallelujah, death has lost its grip on me. You have broken every chain. There's salvation in your name. Jesus Christ, my living hope
那破曉清早,要兌現應許。墳墓裏走出,甦醒身軀。破碎了寂靜,獅吼的宣稱。死不可以,再等於終結。哈利路亞,神配受極大讚美。哈利路亞,除去捆綁頌讚祢。死的捆鎖離了我,祢這救恩釋放我。祢是我永活的盼望!

行動建議

我在車禍中的經歷。想像當你親眼見到耶穌的時候,你會對他說什麼?他會對你說什麼,都是復活的生命生命的復活版,就全知道耶穌了是永生復活版的完美版,那是再不需要婚姻,並不需要,沒有眼淚,並不需要眼淚,沒有死亡,不用害怕,沒有憂傷,耶穌擦乾一切的眼淚,沒有麻將,並不需要打麻雀,沒有超級盃,並不需要娛樂,沒有太陽,並不需要太陽,耶穌就是光。

或許人生有很多遺憾,完全的愛在耶穌裏,主啊:我願你來!這是永生的復活版。

結論

我信!阿們!

對信經說阿門就是在上面簽上我的名字。 我確認這件事的真實性:我授權它:阿門。
有人能真正全心全意地說阿們嗎? 在信條的最後一句話中,我們不應該祈禱嗎? 我們不應該在信條的結尾說:“天啊,我希望如此!” 怎麼會有人敢說「阿們」呢?

當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他說:上帝是信實的,我們對你們所說的話並不是「是」和「否」。 因為我們在你們中間所宣揚的神的兒子耶穌基督……不是「是與否」;而是「是」和「否」。 但對他來說,這始終是「是」。 因為在祂身上,神的每一個應許都是「是」。 因此,我們藉著祂說“阿們”,以榮耀上帝。 (哥林多後書 1:18-20)

整個信經都是關於神的行動、神的代理、神的主動。 即使到了最後,當我們說「阿們」時,我們也不是利用自己的資源,而是利用上帝的資源。 我們正在參與耶穌的行動,耶穌仰望上帝的面容,看到上帝所有的道路和作為,然後說:「是的! 阿門! 當我們念出這個信條時,我們用自己微小而充滿希望的聲音回應祂強大而永恆的阿門。

因此,在信經的最後,我們將自己的聲音與祂的真理結合——我們還能做什麼?我相信…阿門! 帶來行動,生命的改變。

If we say we believe, we believe in who God is. It affects the way we live.
To share it.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惟義人因信得生,《哈巴谷書系列一》哈 1:1-2:5

  惟義人因信得生

《哈巴谷書系列一》
哈巴谷書一章一節至二章五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4.02.17
國語堂





引言


哈巴谷書是小先知書的一卷書。對於小先知書而言,我們通常是比較陌生的,我們對小先知書的認識, 常是其中一、兩節有名的經節而已。例如瑪拉基書,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有關什一奉獻的那節經文,三章10節,對撒迦利亞書的認識,就是有關倚靠神的靈,方能成事的那節經文,四章六節,彌加書較熟悉的,就是要我們行公義,好憐憫, 存謙卑的心,與你們的神同行,六章八節,而哈巴谷書有名的經文,是惟義人因信得生,二章四節,被新約作者共引用了三次,羅馬書一章17節,加拉太書三章11節,希伯來書10章。38節,成為我們信仰的依據。

但是每一卷小先知書都有其重要性及主題,不只是其中的一、兩節代表性的經文而已。哈巴谷書帶出的意義深遠,把神的救贖計劃簡單地說出來,指出罪的普遍性,點出人類對罪惡的看法,然後說出神如何處置罪惡的問題,在點出神對罪惡所用的救贖方法。

神的方法,不只是消極地隨滅罪人,還積極地救贖罪人,使人因信而稱為義、因信而成為義,並因信而得着神的生命。有神的同在,就可以在任何環境中,因倚靠神而歡喜快樂,過一個得勝而喜樂的生活。

一般聖經學者認為,哈巴谷先知說預言約在主前605至587年之間,很可能是猶大王約雅敬時期,或與耶利米先知同期,當時正值巴比倫入侵猶大之前。先知早就預言猶大國即將被毀滅,到了主前587年,他親眼看見預言應驗,耶路撒冷被巴比倫軍隊完全摧毀。

哈巴谷的問題是因為看見了一些不公平的事,看到國中的罪孽,遇到了很多沒法解決的問題,他來到神的面前,希望神可以幫她解決。但他求問神,心中卻有自己的想法,及知認為對的解決辦法,出乎他所料的,第一,神沒有馬上回答他,也沒有他看得到的即時動作。第二,神後來所回答他的答案,如他所期望的標準答案,相差太大了。

哈巴谷所遭遇的情況,也是我們常常遇到的。很多時候我們遭遇一些認為不合理的事,就會覺得神為何看不到、為何遲遲未處理。我們會覺得假設我是神,我就一定會很快處理,也會如此如此地處理得合宜。我們一定認為,我們的處理方法才是最好的。很容易就會質疑神的處理方法,不認同神的方法,我們禱告的目的,是想改變神,是想神照我們所設定的方法去行,而不是尋求神的旨意並讓他改變我們,使我們可以照神的計劃而行。

我們常常不滿意周遭所發生的事,認為假如我是神,就一定不會讓這些事發生,我們的理想是,最好這世界什麼壞事都沒有,只有公義的事,就天下太平了。我們不知道,人墮落後罪惡就充滿世界,不公不義的事是一定會發生的。神常常用不同我們所認為的時間及方法,神有他的作為,他沒有停止過他的作為,只是他的方法,與我們所想、所期待的不同而已。

神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只是治標,也能治本,不是解決暫時的問題,更要永遠解決這些問題,當我們發現一個問題是,可能只是看見其中一面,卻看不到更廣的其他一面,篡位何用嘉勒底人的侵略回答哈巴谷呢?神的容易,是要把哈巴谷的問題,提升到更大的層次,因為哈巴谷所看到的,是有關罪惡的問題,而罪惡不只是猶太人才有,迦勒底人也有,全世界的人都在罪惡中,,不只是哈巴谷所看到的猶太人的罪而已,神故意把迦勒底人的問題指出來,就是要哈巴谷知道,其實哈巴谷只看到猶大的罪,而神更看到全世界人的罪,我們看到的問題,常常只是一個點而已,但神所看到的,卻是線及面的問題,神要解決人類罪惡的問題,不是用人想的簡單方法,不只是把罪人滅掉而已,這只是公義的方法,只是暫時的,神加上慈愛的方法,把他的救恩顯明出來,使罪人不只可以有除罪的途徑,還可以因着神所賜的生命,而活,得到勝過罪惡的能力,也就是說神所用的方法,就是救恩的方法,唯有救恩,相信神,才真的可以解決人類罪的問題,相信義人信得生,因為這是救恩之路,而且是全面的答案。

在哈巴谷的眼中,或許以為猶大的罪比迦勒底人的罪少,所以認為神用不義的人,去吞滅比他們公義的人,但在神的眼中,人人都是罪人,沒有一個義人,連一個也沒有,在神的眼中,沒有誰比誰公義、誰被誰不義的問題,而是每個人都需要救贖,都要得到基督寶血的洗淨,接受基督得到神的生命,這才是神所設定的答案。

罪人得救的路,是因信得義。
義人因信得生,為這個字是緊接着前面一句話而來的,是一種對比,義人的信心與前面迦勒底人的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成為對比。

但義人因信得生對當時的意義,是上文神所指示先知的,他的旨意對世代的審判有一定的日期應驗,唯有不看目前環境的邪惡不義,不因神遲延伸張公理而疑惑神的作為,反而一心信賴神的,必然得生命與安息。

但這句的意義不是僅只當時,更重要的意義是說明神的救贖原理,就是因信稱義的真理,義人因信得生,在新約三卷論及救贖聖經的經卷中都引用了這句的說話,羅馬書一章17節,加拉大書三章11節,希伯來書10章38節。

惟(but)義人因信得生,三個重要的字:
義(the righteous 形容詞:a person characterized by righteous actions and morals)
信(by his faith 連接詞 + 所屬代名詞 + 名詞)
生(will live 動詞,Qal, imperfect)

這三個重要的字,各有特殊的意義,加拉太書告訴我們什麼叫信,希伯來書第11章,解釋什麼是生的表現,這生命是從信心而來的。羅馬書主要是解釋什麼叫做義。

加拉太書告訴我們什麼是信:信不只是完全接受神所給我們的,還要完全放棄我們既有的一切,就是知道自己是沒有任何功勞,可以用來換神的恩典。
       
因信稱義、因信而活的真理早已隱藏於舊約的啟示中,所有人都是因信稱義,憑信活着的人。

世人最好、最強大的,也不過是荊棘,也是至高自大,心不正直的,在神面前無善可陳,唯有憑神的恩典,因信稱義,才可以得救。

因信得生,可翻譯為因信而活。信必有其所信的對象,指出義人因信神的公義而活,只有對神的作為有信心的人,才可以憑信活着,過着信靠神的生活。雖然每一世代都有各種部行不義的事,各種令人難以正直為人的事情發生,但義人仍必因信而活,這種憑信心生活的人,因信而活,安息與相信神的公正公義的作為之中。

你今天是否因為好人不得志,而惡人當道而心中不平?惟有義人相信神公義的作為,才能因信而活,得安息。

信心的擁抱

孩子抓住媽媽,媽媽擁抱著孩子,孩子不失落,是因為誰抓任誰?信心是人抓住神的話,相信神,神必拯救,我們可以安心生活。

世人都是有罪,不管是迦勒底人或是猶大人,都是罪人,神為人類預備了一條路,就是因信稱義及成義之路。

這是唯一的路,沒有其他的路,只一條因信而稱義的路,隨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傳四章12節。


結論

現今教會的處境也像當日的以色列人,他們是讓進入群狼,整個世代都充滿了黑暗的權勢,基督徒主在敵黨神的勢力包圍之中,彷彿那些忘了國的以色列人,沒有政治權勢沒有軍事力量,藐視我們的人包圍着我們,無神主義者似乎越來越得勝,譏笑我們信仰的學說和理論,常常由那些在學術上、社會上有地位,受人敬重的人發表出來,造成一種對我們的信仰極不利的環境,使我們的信心搖動,前途似乎十分暗淡,但雖然如此,神卻在暗中看顧保守,直到萬物的結局來到,世上敵黨神,迫害教會的政權和偉人,逐一長埋地下,沒淪亡,教會仍然永存不需。哈巴谷用信心的眼光看到神那種永恆的勝利,而眼前環境上的痛苦、不安、紛擾、罪惡權勢的囂張、神兒女處境的惡劣、暗淡的前途,這一切的情況,絕不影響到神那種穩操勝券的大能。

那永活的神,在萬國萬代中掌管一切,惟義人因信得生。







討論問題

1. 你從否?有如下的經歷:向神禱告和等候很久,感到灰心,並以為神不聽你的禱告,但其後發覺神一直在聽你的禱告,並給你喜出望外的回覆?當時你的感受如何?請分享你在這一方面的經歷。
2. 先知哈巴谷的問題是什麼?在你過往信主的年日中,從否經歷先知哈巴谷那樣的信仰掙扎?請分享。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逆境中站穏,《哈巴谷書系列三》哈 3:1-19

 逆境中站穏

《哈巴谷書系列三》
哈巴谷書三章一至十九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4.03.03
粵語堂


引言


(Picture):阿拉木圖的滑地,站穏很困難
(Need)在逆境中很難站穏,容易失去信心,怎辦?人若跌倒,失去信仰,是非常可怕的事。 
(HP):如何在逆境中站穏?

經文:哈 3:1-19

上下文:兩次的申訴


結論是一首信心站穏的讚歌

預覽



一、從聽見到看見的信心,使我們在逆境中站穏,3:2-7
二、從祂到祢的力量,使我們在逆境中站穏,3:8-19



一、從聽見到看見的信心,使我們在逆境中站穏,3:2-7

我聽見你的言語就懼怕(2a, 16),我看見你的作為就喜樂(2b, 18)

2a耶和華啊,我聽見你的言語就懼怕。
16我聽見耶和華的聲音,身體戰兢,

聲音是消息、報告的意思,哈巴谷已經聽到神的作為的消息了。聽見是上文提到神說要審判猶大與巴比倫的罪惡,先知聽見了就懼怕。當人聽見神的作為,對神自然及直接的反應是懼怕,尤其是對神不太認識的人,更是如此,因為神的確是大而可為的

2b耶和華啊,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在這些年間顯明出來

神的作為,在這些年間顯明出來,意思是希望神可以使人知道他的作為。先知不單是要聽見神的消息,他更盼望看見神的作為。這看見是信心的看見,相信神會按他的旨意顯出神的作為。

18然而因耶和華,我要歡欣、我要喜樂,因救我的神

從聽見到看見的信心,從懼怕到喜樂 

信心的力量是偉大的,可以移山,神的作為還未發生,卻憑信心可以看見。 

當先知看見神的作為,認識神的慈愛及恩典,對神除了懼怕,產生了信心,因著這信心,他可以面對任何困難的環境,得到了生活的能力及秘訣,神信實的保證,就可以隨時喜樂,隨時得力,使他的腳穏行在高處,因著信心的看見,產生喜樂,這是哈巴谷從懼怕到喜樂的經歷。

信心的看見,心態改變

第一章的禱告:求神聽我的哀求(1:2)

1:2耶和華啊!我呼求你,你不應允(我),要到幾時呢?我因強暴哀求你,你還不拯救(我)。

第三章的禱告:求神復興祢的作為(3:2)

2b耶和華啊,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在這些年間顯明出來

從我的哀求,應允我,拯救我的禱告,改變為「你的作為」,「求你顯明」。信心的看見,產生心態改變。

信心的看見,看見沒有信心的時候沒有看見的事。

例子:萬崇仁師得肝癌,不問:「為什麼是我?」而是問「為什麼不是我?」從我變為神你的作為。

信心的看見,看見神的作為,3-7

神榮耀的降臨,祂沒有缺席


3神從提幔而來;聖者從巴蘭山臨到。
(細拉)
他的榮光遮蔽諸天;頌讚充滿大地。 
4 他的輝煌如同日光;從他手裡射出光線,在其中藏著他的能力。 
5在他前面有瘟疫流行;在他腳下有熱症發出。 
6他站立,使地震動,觀看,趕散萬民。永久的山崩裂;長存的嶺塌陷;他的作為與古時一樣。 
7我見古珊的帳棚遭難,米甸的幔子戰兢。

神榮耀的降臨,祂沒有缺席。

神憐憫的作為,祂並不冷漠

2b耶和華啊,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在這些年間顯明出來;在發怒的時候以憐憫為念。

求神記得要有憐憫,神對人的看顧如父母對兒女一樣,他不是降災與人,他並不冷漠 。

神公義的作為,祂並非無能

8耶和華啊,你乘在馬上,坐在得勝的車上,豈是不喜悅江河、向江河發怒氣、向洋海發憤恨嗎? 
9你的弓全然顯露,向眾支派所起的誓都是可信的。
(細拉)
你以江河分開大地。 
10山嶺見你,無不戰懼;大水氾濫過去,深淵發聲,洶湧翻騰(原文作向上舉手)。 
11因你的箭射出發光,你的槍閃出光耀,日月都在本宮停住。 
12你發憤恨通行大地,發怒氣責打列國,如同打糧。 
13你出來要拯救你的百姓,拯救你的受膏者,打破惡人家長的頭,露出他的腳(原文作根基),直到頸項。
(細拉) 
14你用敵人的戈矛刺透他戰士的頭;他們來如旋風,要將我們分散。他們所喜愛的是暗中吞吃貧民。 
15你乘馬踐踏紅海,就是踐踏洶湧的大水。

應用:如何才能看見神的作為?

從聽見到看見聖經中神的作為

例子:如讀約拿書,要看到神的作為;讀浪子的比喻,要明白神的心腸;讀亞伯拉罕,要看見順服神的祝福。

從聽見到看見生活中神的作為

例子:神無處不在,祂仍然作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要自見神的作為。一位教授的經歷。


二、從祂到祢的力量,使我們在逆境中站穏,3:8-19

從祂(3-7)到祢(8-15)的改變

祂(3-7)到祢(8-15)

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能力、財富、軍隊),祂使我能站穏(目的)(19)

「主觀上」能超越「極差的心境」16

16我聽見耶和華的聲音,身體戰兢,嘴唇發顫,骨中朽爛;我在所立之處戰兢。我只可安靜等候災難之日臨到,犯境之民上來。

「客觀上」能戰勝「極劣的環境」17-18

17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
18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

這兩節經文中所描述的環境,其實是絕望的,因為無論是屬世的以及屬靈的環境,都是不好的。在屬世的環境中,他們沒有了糧食,也沒有了無花果樹、葡萄樹、橄欖樹等的果子可吃。而在屬靈的環境中,他們沒有了可以獻祭的祭,牛及羊本是獻祭時不可或缺的祭品,但也都缺乏了。這是連屬靈的環境都不樂觀,難道神真的不眷顧嗎?這種情況,常常是更容易使我們灰心喪志,而很難克服的。

因此,在人而言是沒有盼望的環境,什麼都沒有了,但哈巴谷卻看見神自己,他就可以喜樂了。環境不可能由我們控制,但我們的心境卻能夠因着有神的同在而不會改變,我們是否願意抓住神,可以由我們自己決定,若我們要抓住神、並與罪隔絕,就必得着神。當得着神之後,我們的心境就不會受環境所影響了。這是信心的能力。

「屬靈上」能站穏「極高的美境」19

19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

這裏稱呼神為主耶和華,哈巴谷第一次申訴時,只用耶和華來稱呼神,第二次申訴時,則用耶和華我的神,到最後全書結束的時候,就變作主耶和華,直譯為我的主耶和華。

他使我的腳如眾母鹿,使我在我的眾高處踏步,用於比喻站立得穩的意思,神賜人力量,使人的道路完全,又可像母鹿的蹄,站穩高處,站立得穩,不在乎環境的高低,只在乎神給人完全的道路。因此我們在眾高處踏步,可以站立不動搖,面對任何環境,都不會失腳仆到。

應用:如何才能讓神成為我的力量?

富裕的挑戰

人在安逸的日子當中,以自己的勢力為神,認為自己不用神成為我的力量,在順景中容易靠自己,當逆境忽然來到的時候,才曉得倚靠神。

苦難的挑戰

人生有苦難,甚至有時神使用苦難成為他的工具,使我們迴轉歸向他,


結論

總結
萬師母的見証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