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4, 2012

耶和華尼西,出 17:8-16

耶和華尼西
出埃及記十七章八至十六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2.04.15



引言

1.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有名的照片之一,時間是一九四五年二月廿三日早上十點三十分,美國攻下太平洋硫磺島上的折鉢山,六名美國的士兵在山頂插上了國旗,以告訴其他部隊該地已成功地被佔領,一個隨軍的記者把這幅照片拍下來,照片中六名的士兵,三位不久即陣亡,為維護這面國旗付上了最高的代價。


這張照片十分受歡迎,有人根據這照片製作一雕像,陳設在 Arlington, Virgina 美國海軍陸戰隊戰爭紀念館。也有人把這故事的經過寫成書,二零零六年更拍成電影,《父輩的旗幟》(Flags of Our Fathers),述說這面國旗在硫磺島上豎立的經過。


這旗幟的意義深厚,特別是在戰爭的時候,它代表了在同一個旗號之下的人是同生共死的,是同一個陣營的,是同一條心的。

2. 九一一發生之後的同一天,下午五點左右,三個消防隊的人,在世貿中心的廢墟之中,找到一面美國國旗,他們將它拿到廢墟上最高的地方,將這面國旗豎立起來,有人把這一張的照片拍了下來:


第二天,九月十二日,成為了各大報章的封面,這張的照片被稱為「原爆點的精神」(Ground Zero Spirit),代表著美國打不倒的精神,永不言敗的信念,全國一心的決心,這是旗幟的意義!

3. 我們基督徒的旗號是什麼呢?聖經說:「耶和華是我們的旌旗」(The LORD is our banner),原文音譯是「耶和華尼西」(Jehovah-Nissi)。


這是我們讀耶和華神的名字最後的一講:
  1. 耶和華以勒(Jehovah Jireh):耶和華必有預備
  2. 耶和華拉法(Jehovah Rapha):耶和華醫治
  3. 耶和華路以(Jehovah Rohi):耶和華看見
  4. 耶和華沙瑪(Jehovah Shammah):耶和華同在
  5. 耶和華沙巴奧(Jehovah Tseboath):萬軍之耶和華
  6. 耶和華齊肯努(Jehovah Tsidkenu):耶和華我們的義
  7. 耶和華尼西 (Jehovah Nissi):耶和華我們的旌旗

4. 「耶和華尼西」的故事出現出埃及記第十七章八至十六節:


以色列人剛剛出埃及,過紅海,要去耶和華的山(西乃山)朝見神,路上經過利非訂,距離西乃山只有二十哩,一行男丁就有六十萬,亞瑪力人來攻打以色列人(十七 8)。

這是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後第一次遇上的敵人,他們從沒有正式打過仗,沒有任何軍事的訓練,沒有任何組織(commands and controls),沒有任何的武器,他們大部分都是牧人,做磚的建築工人。

而亞瑪力人是主動的攻擊以色列人,而且攻擊的方法不是從正面而來,根據申命記廿五章的記載,亞瑪力人趁以色列人疲乏困倦,從後面擊殺那些走得慢的、軟弱的、婦懦與老人,並不敬畏神(申廿五 17-19)。

5. 亞瑪力人到底是什麼人?


第一、亞瑪力人的先祖亞瑪力,是以掃的孫(創三十六 12),以掃即以東,所以亞瑪力人是以東人的一個旁支,住在迦南的「南地」(South Land )(民十三 29)與加低斯(Kadesh)的綠洲,嚴格來說,亞瑪力人不屬於迦南人。

第二、巴蘭先知說:「亞瑪力人原為諸國之首」(民廿四 20),「首」是頭(Headship)、排名第一(Rank)、佔主要地位(Primary position)的意思,可見亞瑪力人當時的強桿。

第三、出十七 16說:「耶和華必世世代代與亞瑪力人爭戰。」神要與亞瑪力人永遠為敵,這是不得了的事,猶太人的拉比,在這一節經文的原文聖經上批註:「因為亞瑪力人的手攻擊神的寶座,所以耶和華必世世代代與亞瑪力人爭戰。」並且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你要將這話寫在書上。」(出十七 14)


亞瑪力人代表與神為敵的魔鬼撒旦,魔鬼的目的是要難阻神救贖世人的計劃,要毁滅神的選民,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阻止彌賽亞的降臨。

6. 讓我們現在追蹤亞瑪力人與猶太人的關係。

1)亞瑪力人恨惡以色列人,世世代代與猶太人為敵,從進迦南至獨立王國,亞瑪力人成為以色列的死敵,士師時代,「以色列人每逢撒種之後,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東方人都上來攻打他們,對著他們安營,毀壞土產,直到迦薩,沒有給以色列人留下食物,牛、羊、驢也沒有留下;
因為那些人帶著牲畜帳棚來,像蝗蟲那樣多,人和駱駝無數,都進入國內,毀壞全地。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緣故,極其窮乏。」(師六 3-6)

 2)以色列第一位的君王,掃羅作王的時候,神吩咐掃羅王說:「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在路上亞瑪力人怎樣待他們,怎樣抵擋他們,我都沒忘。」(撒上十五 2)指的正是我們剛剛讀過出埃及記第十七章的事,亞瑪力人從後邊攻擊老弱的以色列人,攻擊神的寶座。耶和華吩咐掃羅說:「現在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將男女、孩童、吃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撒十五 3)


很多人不明白背景,覺得舊約的神是非常兇殘,要把整個民族滅絕,現代人稱為「種族清洗」(Genocide),是公認不合人倫的惡事!讀經的人若明白前因後果,就能明白,亞瑪力人是攻擊神的寶座之代表,神曾立下誓言,要把亞瑪力人在世上塗抹,即神要世世代代與敵對神的勢力為敵,直至神完全得勝,撒旦完全被毁滅。

可惜掃羅沒有遵守神的吩咐,沒有殺盡亞瑪力人!

3)當大衛逃避掃羅,躲在洗革拉的時候,亞瑪力人把大衛一家大小擄去,並放火燒城,要消滅大衛的子孫,大衛帶領四百人連夜追趕,耶和華與他同在,他打敗亞瑪力人,把妻兒救回來。(參撒上十五 1-3)

4)亞瑪力人一直與以色列人作對,與神為敵,直到猶大王希西家年間,亞瑪力人才被消滅。(參代上四 43)

5)但亞瑪力人繼續代表著與神為敵的勢力,不因亞瑪力人的毁滅而消失,被擄時期,猶太人被波斯帝國統治,以斯帖王后從猶太人的仇敵,哈曼的手中拯救了猶太人,免受滅亡的痛苦,而哈曼反受到該得的刑罰;哈曼是什麼人?聖經記載,哈曼是亞瑪力王亞甲的後裔!

每年當各地的猶太人在二、三月的時候,慶祝紀念以斯帖的故事,稱為普珥節。而猶太人更有一個傳統習慣,每當普珥節誦讀以斯帖記哈曼的名字的時候,因為神曾說:「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出十七 14),猶太人都會大聲的喧嚷,把哈曼的名字壓下去,把亞瑪力人哈曼的名號塗抹。


6)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人屠殺猶太人,猶太人的拉比認為德國人就是亞瑪力人的後裔,位於荷蘭海牙(The Hague)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紀念館門外掛了一顆大衛之星(Davidster),星的下面用荷蘭文與希伯來文寫著:「你要記念亞瑪力人怎樣待你... 不可忘記!」,引用的正是申命記廿五章十七、十九節的經文,猶太人把一切敵對耶和華、要滅絕猶太人、要截斷彌賽亞降臨的人都稱為亞瑪力人,可見亞瑪力人代表的正是與神為敵,伸手攻擊神的寶座的一切撒旦的勢力。



7. 今天我們面對的亞瑪力人是誰呢?

Tony Evans 說:「今天任何人或任何東西難阻你去完成神在你身上的計劃的,他們就是亞瑪力人。」Tony Evans 在達拉斯南部 Oak Cliff 地區牧養教會,用聖經的教導去改變社區,我們可以了解他面對當地社會的問題所遇上的困難與惡勢力,百分之七十二美國黑人的小孩是在單親的家庭中長大,沒有父親的形象,亞瑪力人是是那些破壞家庭的力量,難阻神對人的心意。

二零零六年,全世界網絡上色情(Pornography)的收入,接近一千億美元(100 billions),比微軟、歌谷、亞瑪遜、Ebay、雅虎、蘋果、Netflex、Earthlink 的收入總和還高,而排名第一的國家是中國,佔百分之廿十八,年收二百七十億;第二是南韓,佔百分之廿十七,二百五十七億美元,平均全國每人每年化五百廿六美元(per capita),而南韓二零零五年全國基督徒佔人口百分之三十,教會在色情文化之下被攻擊體無完膚,可是很多的信徒卻沒有任何的警覺,不知道自己是在屬靈的爭戰之中,還以為天下太平,其實亞瑪力人已經在後邊攻擊我們軟弱的人。

時下的青少年人遇見網路帶來的挑戰是驚人的,當我上「臉書」看一下我們年青人的網頁,他們說的話,有一些已經受到社會的影響,公開的使用淫詞妄語,彼此開玩笑,實在可怕,這些不良的影響,正如當年的亞瑪力人一樣,要攻擊神的寶座,使人離開神。

亞瑪力人也可能是你不良的朋友、賭博的習慣、毒品用藥、浪費講究享受的壞習慣。

你有警覺我們是在一屬靈的爭戰中嗎?

9. 當年摩西吩咐約書亞領人出戰亞瑪力人,出十七 9-10:


約書亞帶兵出戰,摩西卻拿著神的杖上山頂。

在山頂上,摩西何時舉手(單數),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十七 11)。這是一幅什麼的圖畫?


1)摩西並不是有特異功能,舉手傳功給在打仗的以色列人,摩西像一般人一樣,手發沉,需要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眾數),站得太久會累,需要坐下(十七 12)。

2)舉手向天,這是猶太人禱告的姿勢,與我們今天的習慣剛剛相反,我們合手低頭禱告,猶太人舉手仰臉,很多的牧者認為摩西在為以色列人禱告,所以神聽禱告,以色列人就得勝,不禱告,以色列人就戰敗,這解釋也有可能。

3)但根據上下文的題示,摩西舉手,是一個標記(standard),在山頂人人都可以看見,像硫磺島上美軍所豎的國旗一樣,代表著耶和華旳旗號,這是「耶和華尼西」的意思。



一、「耶和華尼西」代表爭戰屬乎耶和華

1. 是耶和華「起誓」要與亞瑪力人世世代代爭戰(16 節),「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14 節),摩西在山上舉手,要以色列人看見為標記,提醒在戰場打仗的人,這是耶和華的爭戰,不是我們的爭戰。


2.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我們的爭戰,青少年反叛,做父母擔心,想盡各種的方法要「贏」,卻覺得力不能勝,我們很容易忙記,其實爭戰屬於耶和華,他比你更關心你的青少年,他像浪子父親,每天站在門外,等待他們回家,這是一場屬靈的爭戰,耶和華神要與一切難阻你與你的孩子跟隨神的惡勢力爭戰,正如他當年起誓要世世代代與亞瑪力人爭戰一樣,當你看見「耶和華尼西」,你要記得這旗號,是「他的爭戰」的旗號。

聖靈常常提醒我,教會的事奉不是我個人的得失,而是屬於神的,這是一場屬靈的爭戰,主帥是耶和華神,我在他的旗幟之下作戰,不是我不需要努力,我要竭盡所能,向主效忠,當我認識「爭戰屬乎耶和華」的時候,我學會了忍耐,學會了仰望,學會了相信,萬軍的耶和華是我的元帥,他必解決教會中人事的問題,教會中屬靈的問題,「爭戰屬乎耶和華」。




二、「耶和華尼西」保証勝利是必然的

1. 以色列人缺乏打仗的經驗,又沒有軍事的訓練,沒有足夠打仗的兵器,第一次打仗,而敵人又是有備而來,強桿狡猾,任何人都會有疑惑,這一場仗是否能贏?

摩西在山上舉手,正是要作一標記,耶和華是我們的旌旗,勝利是必然的。

Tony Evans 曾說:「我們不是為勝利而戰,我們是以勝利者的身份出戰!」(We are not fighting for a victory; we are fighting from a position of victory.),這一句話很有道理。

2. 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博物館,曾經有一幅名叫:「將死」(Checkmate)的名畫,是 Friedrich Moritz August Retzsch 的作品,一九九九年轉賣成為私人收藏品。


畫中是兩個人在下棋,而勝負己分,黑棋穏操勝算,「將死」(Checkmate)白棋,左方的人充滿自信,目露撒旦奸狡的眼光,右邊的的人用手托頭,被撒旦的黑棋「將死」,輸的話,他的靈魂將要歸於撒旦,正感絕望。傳說,有一位棋藝的高手,在這畫前流連甚久,他按著畫中的棋盤所放的棋子,竟發現被將死的白棋還有一步可以走,甚至可以反敗為勝,畫中的人竟然不知道,這個棋王立刻通知博物館的館主,終於發現原作者的真正意思,畫面只是一個假象,真正被將死的不是右邊的人,而是左邊的撒旦。表面上看,撒旦心有成足,我們正感絕望的時候,要注意,還有一步,勝利仍然掌握在我們的手中。

例子:

1)五餅二魚的故事,幾千人需要食物,看起來是「將死」了,沒有希望了,打輸了,但神還有一步棋,最後的勝利還是確定的,他們收起來剩餘的食物有十二個籃子。

2)但以理被扔在獅子坑中,看起來是「將死」了,沒有希望了,打輸了,但神還有一步棋,最後的勝利還是確定的,但以理沒有被獅子吃掉,神把獅子的口封住了。

3)十字架上耶穌身旁的強盜,看起來是「將死」了,沒有希望了,打輸了,但神還有一步棋,最後的勝利還是確定的,因為他的相信,那天的晚上,他與耶穌同在樂園裡。

4)受難節那一天晚上,眾人大聲的呼喊:「釘死他!釘死他!」兵丁戲笑他、辱罵他、毒打他、釘他在木頭上,看起來是「將死」了,沒有希望了,打輸了,但神還有一步棋,最後的勝利還是確定的,三天後的清晨,墳墓是空的,耶穌從死裡復活,勝過了死亡。

5)青少年發生了信仰上的問題,不肯來教會,交了一位未信主的女朋友,看起來是「將死」了,沒有希望了,打輸了,但神還有一步棋,最後的勝利還是確定的,神不會因此而放棄他。

「耶和華是我們的旌旗」,勝利是必然的。



三、「耶和華尼西」是基督的旗幟


1. 基督是我們得勝的元帥,在耶穌裡,我們不怕魔鬼撒旦與一切敵對神的勢力。哥林多後書二章十四至十六節說:「感謝神!常帥領我們在基督裡誇勝,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因為我們在神面前,無論在得救的人身上或滅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氣。在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氣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氣叫他活。」


神在基督裡使我們誇勝,基督是我們的旗號,這裡用的是羅馬軍隊打勝仗凱旋回來的圖畫,得勝的將軍騎著馬走在前面,帶領得勝的軍隊進入羅馬城,後面是得勝的軍隊,再後面是被俘擄戰敗敵人的將領與軍隊,市民夾道歡迎,沿途燒起馨香的香氣,對得勝的人,這是活的香氣,是得榮耀與賞賜的時候,對打敗的對手,這是死亡的氣味,很快他們都要被處死。

2. 耶和華是我們的旌旗,耶穌是元帥,勝力是必然的。在他的旗號之下,我們相信他的大能,基督是足夠的,他有足夠能力拯救我們,他有足夠的能力勝過一切,無論你在什麼的困難之下,面對多麽強大的敵人,耶穌是我們唯一所需要的力量,是我們隨時的幫助,讓我們倚靠他,相信他,跟隨他!

3. 我們的信仰不是憑外表行為的信仰,不是一套教規的信仰,我們的信仰是以基督為中心的信仰,他是我們的旌旗,他是我們的力量,他是我們的元帥,他是我們的拯救!

4. 現在外面的社會充滿了各種邪惡的力量,透過互聯網,直接的進到我們的卧房,亞瑪力人就在我們的周圍,我們要教導下一代,信仰是相信耶穌(Trusting Jesus),相信他的旗號,相信他的能力,相信他能改變一切,相信他必得勝,耶穌是我們的旌旗!



結論

禱告:「耶和華尼西,你是我們的旌旗,你常帥領我們在基督裡誇勝,我們相信耶穌得勝魔鬼撒旦,我們相信耶穌得勝了死亡,我們相信耶穌得勝一切惡勢力權勢,有耶穌住在我們裡面,我們宣告在我們裡面的,比外面的一切都有能力,爭戰屬乎耶和華,勝力也屬乎耶和華,我們在耶和華的旌旗下勇敢站立,不害怕、不驚慌、不後退,直到得勝的日子,阿門。」





討論問題

1. 亞瑪力人是什麼人?你可以簡陋地重述亞瑪力人的歷史嗎?為什麼神要世世代代與亞瑪力人爭戰?為什麼神要永遠消滅他們?
2. 我們生活安逸的人,很少有任何強烈爭戰的感覺,但事實上,屬靈的爭戰卻從未停止,你認為你最大的挑戰是什麼?誰是你的亞瑪力人?誰是你真正的敵人?
3. 「耶和華是我們的旌旗」,這旗號對你有何意義?
4. 爭戰屬乎耶和華,這句話你相信嗎?為什麼?若爭戰真的是屬乎耶和華,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何影響?請舉例說明之。
5. 基督是我們的旗號,在基督裡我們必勝,這信念對你有何意義?
6. 請用神的名字「耶和華尼西」作一禱告,宣告神是你的旌旗。




回應詩歌




We Want to See Jesus Lifted High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摩西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手垂下,以色列人就戰敗,一般的講章都以代禱為主題,以摩西舉手為禱告的手,舉手禱告是猶太人禱告的姿勢,這解釋是有一些的根據,但上下文並不支持這意思,摩西立壇為記,名為「耶和華尼西」,摩西在山頂上舉手,應是一記號,告訴以色列人,耶和華與他們同在,耶和華為他們爭戰,所以我認為經文的重點,不是代禱,而是旗號--神是我們的旗號。

當我想起旗號的時候,我想起硫磺島上的旗號和九一一的旗號,這兩面旗,使我更明白,耶和華是我們的旗號的意思。

2. 會眾對亞瑪力人一無所知,其實我也是,在預備這一篇講章的時候,才知道亞瑪力人的來歷,資料甚多,我需要告訴會眾多少?這是我必需決定的。講道不可能成為主日學的時間,資料太多,令人厭煩,而且講道重點不是在傳遞資訊,而是傳遞信息。但也要向會眾交代經文的背景,時間上的控制非常重要。

3. 「爭戰屬於耶和華」、「神必得勝」、與「基督為中心」都是聖經中非常主要的思想,「耶和華尼西」把這些重要的觀念都包括了。





自義者的自白,路 18:9-14

自義者的自白
路加福音十八章殅九至十四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2.04.22



引言

1. 請大家看看這靠在墙上的梯子:


我們一生都是向上爬,希望愈爬愈高,成為人上人,這是我們一生努力的目標。讀書的時候,學校每年都排名,考第一名的真威風,上台拿獎,代表全班畢業同學講話,每一個人都想考第一名,可是爬上去卻並不容易,需要下很大的苦功。

畢業之後,真正的競賽才開始,在社會中每一個人努力的向上爬,我中學畢業的同學約有三百人,畢業三十八年後的今天,有的爬得很高,有的在原地踏步,有兩位同學成為香港的首富,從平民老百姓,靠個人的努力,成為最有錢的富翁之一,實在不容易;有兩位同學成為電影明星;而讀書最好的同學們,大部分都成為大學教授,在香港與美國有名的大學教書;有五個同學成為牧師,包括我!

我們都希望往上爬,爬得愈高愈成功,愈得人的稱讚,是嗎?我們都希望爬上上流社會,做個人上人。像指南針永遠指向北一樣,人心的指南針是指著上方,希望自我提升、上進、往上爬。

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與模仿的對象是在我們上面爬得比我們高的人,是坐在大辦公室的那個主管?是公司收入最高的大老闆?是同學們中最富有最成功的那一位?

上進的心是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有人向我建議,邀請更多成功的人仕來教會挑戰我們的下一代,樹立美好的榜樣,我們下一代聰明,條件各方面都很好,就是缺乏一把火,需要鼓勵與挑戰,邀請成功的人來向他們講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你說是嗎?

我們都喜歡爬得高的人,這並沒有什麼的錯。我們更喜歡努力的人,得我們應得的東西︳不喜歡那些不勞而獲的人。

2. 前一陣子,我去探訪一位小餐館的老闆,兩夫妻是我替他們証婚的,現在已經有兩個小孩了,他們七天工作,努力經營,對我說:「沒辦法!為了更好的生活,只有努力的往上爬。」我們欣賞這些靠自己努力往上爬的人!

反觀另一例子:上星期四我去買菜,踫見前面一對年輕的夫妻,買了大概四十至五十塊的東西,卻用一張又一張政府的食物卷(Food stamps)來付錢,我們對這些有手有腳、有工作能力卻靠政府救濟的人,看法都不是很好,甚至看不起他們。

靠自己的努力去得我們應該得的東西是我們社會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並沒有什麼不對,但在神的面前,靠自己的努力,卻不管用!

3. 今天我們的經文是一個靠自己的努力要得神的喜悅的人之自白,路加福音十八章九至十四節記載耶穌的一個比喻,這比喻是向「仗自己是義人」的人說的。


今年的復活節,我們曾經分享過,靠自己努力,要得神的喜悅不管用的個原因:

1)自義不能補償我們的罪過;
2)自義不能賺得永生。

今天我們繼續看一下自義的人之心態與影響。


一、自義的人很容易會藐視別人

1. 自義的人倚靠自己的義

1)耶穌向「仗著自己是義人」(Trust in their own righteousness)設一個比喻,中文翻譯得很好:「仗」是相信、倚靠的意思,原文直接的翻譯是「因為自己的義,而在神的面前很自信的人」,自信是一件好事,有自信的人才快樂,才能成功,我們從孩子小的時間,就開始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這是向上爬不可缺的條件之一。但在神面前的自信卻不管用,沒有人能夠靠自己的德行而自信蒙神的喜悅或饒恕!

2)為什麼不能?

看一看比喻中的法利賽人(11-12 節):

兩節的經文,原文提到「我」五次。
  1. 我感謝神
  2. 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
  3. 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禮拜一與禮拜四)
  4. 凡我所得的
  5. 我都捐上十分之一。

在宗教上、道德上、行為上,「我」都做到了!不好色、不貪財、不貪食、不做壞事,許多人都做不到,「我」做到了!

法利賽人在德行上爬得高,為什麼在神的面前,不可以自信?神一定喜悅他們!難道神喜歡那些不守律法,專做壞事的人?法利賽人不是壞人,他們是好人--自義的好人。

3)今天我們大部分都是道德崇高的人,你也可以同樣的說:「 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那些壞人。我常常禁食、讀經禱告,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

自義的人的毛病在什麼地方呢?


2. 自義的人很容易看不起別人

1)自義的人很容易有一個毛病,爬得愈高的人,愈容易有這個毛病---「法利賽人的毛病」,藐視別人(Despise people),看不起人,認為別人沒有什麼價值(to regard as worthless),看不起那些做不到的人,做得不夠自己好的人:
  • 成功的人很容易看不起那些不成功的人,覺得他們不夠努力;
  • 考第一名的人很容易看不起考不合格的人,覺得他們不用功;
  • 會做飯的人很容易看不起那些不會做飯的人,覺得他們不能獨立;

2)教會裡頭也是一樣:
  • 會講道的人或自以為講道好的人,很容易看不起那些他認為講道不好的人;
  • 喜歡看深奧解經書的人,很容易看不起那些讀經很粗淺的人;
  • 懂神學的人很容易看不起不懂的人;
  • 講方言的人很容易看不起那些不會講方言的人,覺得他們屬靈的生命還沒有開始;
  • 聽到神的聲音的人,能講「智慧言語」的人,很容易看不起那些聽不見神聲音的人,「神告訴我...」這一句話聽起來特別與神親近!很了不起!
  • 婚姻美滿的人很容易看不起那些婚姻出問題的人,「一定是你做得不好!才會出問題。」
  • 兒女成才的人很容易看不起那些兒女不長進的人;
  • 熱心事奉的人很容易看不起那些不願意服待的人,「我做了那麼多,你呢?」
這些加起來,做成教會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些做不到的人感覺被輕視,認為教會只是成功人仕的教會,是好人的教會,是婚姻美滿的人去的教會,「我呢?」並不適合來教會,因為我不是成功的人,所以離婚的不願意來教會,青少年讀書不是很好的,不願意來教會,失業的人不願意來教會,性的身份有問題的,不願意來教會。

3)你說:「這不是我的問題,我沒有看不起他們,我沒有說你不要來!」是他們的錯,他們太敏感了,太自卑了!

可是你注意耶穌,稅吏親近他,成為他的跟隨者與門徒;妓女愛他,心服口服地跟隨他;漁夫窮人與他為伍,耶穌被人公認為罪人的朋友。耶穌吸引社會邊緣的人,今天的教會卻給人一個「只歡迎好人、成功的人」的印象!因為我們並不明白耶穌的福音是恩典的福音,這福音說:「所有的人都一樣,都是罪人,需要神的憐憫。」


3. 耶穌的國度是翻轉的國度,我們的國度是靠自己的努力,向上爬的;耶穌的國度卻是從上走下去,要將神白白的恩典賜給所有的人。

神的國度裡,一切美好的東西,包括屬靈的生命、永生的生命、神的喜悅、神賜出人意外的平安、神一切美好的恩賜等,都不是靠人自己的努力可以賺取的,這一切都是從上頭而來,由眾光之父賜下的,這是耶穌國度的福音。


4. 讓我再用一個例子來說明,自義在神面前不管用的原因:

當我努力的爬上梯子最高的地方,我爬得比所有的人都高,我很容易沾沾自喜,自覺比所有的人都高,但神若從飛機上看下來,我與你們所有的人都一樣,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我何必因為比你爬高廿呎,就仗自己的義,去藐視人呢?!



最近我跟我的女兒去練身,一週游泳三次,我發現有些人是游泳健將,跳下水可以游四十個圈,一點也不費力,好像一條魚一樣。我呢?幾個圈就要停下來休息,一天游廿多個圈就不成了,可是我卻藐視那一些不會游泳的人,看看我多成!現在我們所有的人都跳進太平洋,要從三藩市游到上海去,那一些不會游泳的人,立刻就沉下去,死了!我可能撐個十分鐘,也不成了,沉下去也死了!那些游泳健將,可以游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游三至五哩,甚至八至十哩,到最後,還是一樣,沉了下去,都死了!沒有一個人可以游到上海,甚至從三藩市的港灣游出去也不成,自義的人無論如何努力,也不能得神的喜悅,人的義在神的面前不管用。


 5. 所以我們必需悔改,教會需要改變,我們從小長大接受的一套價值觀,靠自己的努力往上爬,這在神的面前是不管用的,我們要悔改,明白什麼是福音,什麼是靠恩典。

上一次我曾分享我們的下一代離開教會的現象,《跟隨耶穌,離開教會》(每週新聞,Newsweek, 二零一二年四月八日)代表了不少人的心聲,不少的人問我,「我小孩的情況,就是這樣,那我們應怎麼辦?」

解決的問題的第一步是要明白什麼是福音,什麼是靠恩典,教會要活出一種新的價值觀,讓踏進教會的人,也能體會神的恩典,不是靠行為、靠自義。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靠恩典?


二、靠恩典的人謙卑靠神

比喻中的稅吏來到神的面前,1)遠遠地站著,不自認為配得到神的面前;2)連舉目望天也不敢,低著頭,滿心羞恥,對自己的善完全絕望;3)只捶著胸,憂傷的表現,為自己罪極度難過,原文是未完成式,不斷的捶胸;4)向神禱告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求神的饒恕,只靠神的憐憫。承認是我的問題,不是神的問題,也不是別人的問題,沒有與別人比較。


從稅吏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三點有關恩典的真理:

1. 靠恩典的人是謙卑的人

耶穌最後的評語說:「凡自卑的,必升為高。」神因為你的謙卑,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願意倚靠神,所以神將你升為高,成為神的兒女,與他一同坐在天上,不是因為你的好行為,而是因為神的憐憫。


謙卑必需從心而生才有意義,真正明白恩典的人必是謙卑的人,因為一切都是白白而來,沒有任何可誇之處,謙卑的人是能夠與罪人認同的人,這是為什麼罪人那麼喜歡耶穌的原因,耶穌從來不自誇,心中柔和謙卑,從不把人與人比較,從不憑外貎看人,從不小看人。

教會要多謙卑才能活出恩典,教會中每一個都是罪人,都不是靠自己的德行而蒙神的悅納,教會是神的家,也是罪人的家,謙卑由主任牧師開始,到每一個會友,保羅說:「在罪人之中我是罪魁!」名佈道家葛培理年老的時候接受訪問,他並不以為他六十年佈道的工作在神的面對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他盼望的是神因為基督的救贖,在見主面的時候能接納他。

謙卑的人才能明白恩典的意義!


2. 靠恩典的人明白恩典的共有性

我們自自然然地將人按等級分類,讀書的時候是學校的排名,工作的時候按工資來分等級,女孩子是按外貎身材來分,當時的法利賽人也把人分好幾類:

1)在神的國度之外的人,不配得神的恩典的人:a)外邦人;b)撒瑪利亞人,他們比外邦人好一點,總算有一點猶太人的血統;這些的人都是在神國之外(outsiders)。

2)在神的國度之內人,只有猶太人(insiders),猶太人中又有不同的等級,罪人如稅吏、妓女等是最低檔的,女人是次等,猶太人看不起女人,認為女人唯一的功用是替丈夫生男孩。而法利賽人是爬得最高、最得神的賜福,因為他們比任何人都守住了神的律法,不單摩西五經裡,寫在舊約聖經上的律法,更是猶太人傳統留下對摩西律法的解釋。

但耶穌卻將這些界線完全拆掉,他對待外邦人與猶太人一樣,都是罪人,都需要神的恩典!他對待撒瑪利亞的婦人與猶太的門徒一樣,都是罪人,都需要神的恩典!神的恩典是所有的罪人都可以共有,只要願意接受,每一個人,不論是貧窮的、富有的、罪人、好人、男或女、結婚的或離婚的,都能享受神白白的恩典,這是為什麼我們必需改變把人分等級的習慣,教會中沒有等級,沒有界線,只有耶穌與耶穌所愛的人,而每一個人都是耶穌愛的人,他用他的生命來換取我們的生命!

今天我們很容易把社會的界線帶進教會,教會與社會一樣,把人按他們的成就、學識、地位,分為不同的等級,長春藤名校畢業的、德州大學畢業的、農工大學畢業的、休士頓大學畢業的、休士頓社區大學畢業的... 為什麼教會要這樣把人分等級?在神的恩典之下,其實我們都是一樣,都是罪人,同樣需要神的恩典才能渡日!我們的年青人,對這些的界線非常敏感,這是為什麼他們跟隨耶穌,卻不願意回到教會的其中一個原因!

教會怎樣看待離婚的人、同性戀的人、吸毒的人?姦淫是罪、同性戀的行為是罪、吸毒是犯法的罪,但我們與他們在神的面前都一樣,都是罪人,同樣需要神的恩典才能渡日!

我們感謝神福遍教會已經打破不少的界線:國語與粵語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淡去,大陸背景的人與台灣背景的人相處愈來愈和諧,第一代的移民與第二代土生的人距離愈來愈接近,但我們仍有不少的界線需要突破,例如:經濟的界線、教育的界線、社會工作的界線。

有錢的人與貧窮的人、開名貴汽車的人與開爛車的人是否能不分彼此,在教會中同心的事奉神?受高等教育的專業人仕是否能與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藍領工人一同的領受神的恩典?沒有誰看輕誰?

我們必需活出神恩典的共有性,教會才能有神的能力!


3. 教會也需要你的恩典

最後,我想對那些在教會裡受過傷的人講幾句話,我很想向你道歉,教會沒有活出神的恩典,使你受傷,或把你劃分到不同的界線之中,很對不起,教會是不完美的,我們是常常犯錯,希望你能原諒我們,教會也需要恩典,希望你以神的恩典對待教會,不要放棄教會,教會是神的家,是神在地上設立唯一的神的家,你絕對不能在教會之外單打獨鬥,不要專注教會的錯誤,專注在耶穌與耶穌的福音上,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神的恩典,你需要,我們也需要神的恩典。回去教會,一同的活出神豐盛的恩典,教會需要你!

例子:一位牧師對下一代的批評,認為他們沒有世界宣教的熱心,只生活在自己舒適的地帶,感慨現今的福音机構都是由一群五、六十歳的老人在支持,下一代的領袖在那裡?你知道下一代的反應是什麼?他們認為這是上一代自以為義的表現之一,認為事奉神只有上一代的方法,上一代開始的福音机構是普世福音宣教唯一的橋樑,這種自義的態度,不知不覺地成了現今華人教會的一大毛病,使年青的一代,不願意回去教會,華人教會要悔改,若不能活出神的恩典,教會與世俗又有何分別?!


結論

往上爬努力事奉不是不好,但以為這是討神喜悅的方法,這是錯誤的看法,很容易使我們看不起人,把人分成等級,使教會失去恩典。

神已經因為耶穌悅納了你,你是神的愛子,不論你做什麼都不能使他愛你多一點或少一點,我們的好行為是一種兒子應有的本分,是兒子生命的自然表現,不是成為兒子的原因。

神的恩典是賜給所有願意接受的人,我們在十字架的下面都是罪人,讓我們把人高低的分界線拿掉,明白恩典,活出恩典!





討論問題

1. 請分享你過去向上爬的經驗。當你爬上最高的位置的時候,你有何感想?當你爬不上去的時候,你又有何感想?
2. 為什麼靠自己的努力,自靠、自義在神的面前不管用?
3. 比喻中的法利賽人與稅吏有何異同?法利賽人明明比稅吏做得好得多,為什麼耶穌卻稱讚稅吏而批評法利賽人呢?
4. 為什麼自義的人容易看不起人?
5. 什麼才是一個謙卑的基督徒?一個謙卑的教會?為什麼謙卑是活出恩典必需要的條件之一?怎樣才能做一個謙卑的人?
6. 你認為教會中有很多界線嗎?如何才能把這些界線除去?
7. 為什麼教會的第二代常常覺得第一代自我為義?你認為第一代是是自義的人嗎?怎樣才能使兩代和諧相處,彼此接納?


回應詩歌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福遍教會是一個人認為比較「成功」的教會,很容易自滿與自義,教會裡大部分都是專業人仕,很容易把其他的人排在門外,復活節的信息:「耶和華是我們的義」稍為討論了自義的問題,這是第二篇有關自義的信息,是我們很需要學習的真理。

2. 用一梯子作為實物教材是從同工李牧師介紹的一本書中啟發的想法,Donald B. Kraybill, The Upside-Down Kingdom, Herald Press, Scottdale, Pennsylvania, 1978. National Religious Book Award Winner.


這是一本很好的書,「界線的問題」也是書中討論的重點之一。

3. 預備的時候也拜讀以下的一本書,Bill Hybels and Rob Williams, Descending Into Greatness, Zondervan, Grand Rapids, Michigan, 1993.

4. 教會自義的問題是有感而發,最近接觸一些離開教會的人,他們在教會受傷,被劃分(box-in),受藐視,最低限度這是他們的感覺,使我對教會自義的問題更加敏感。

5. 會眾的反應非常強烈,散會之後,拉著我來分享他們的經歷,希望我能對全教會強調靠恩典生活的重要。



Tuesday, April 10, 2012

耶穌受死的那一天 ,太 27:27-66

耶穌受死的那一天 
馬太福音廿七章廿七至六十六節


李迪牧師、潘德牧師、陳祖幸牧師、羅一強牧師、關少佳牧師、林永健牧師、關明道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2.04.06
受難節信息





中心:耶穌受盡各種的痛苦是要讓我們與神相交來往。
工能:記得耶穌死的那一天使我們知道他是何等的愛我們。
Focus: the pains Christ suffered to provide us access to God (the veil is torn.)
Function: Remember the day Christ died so that we know that He loves us. 


大綱
Outline


Worship Singing We Fall Down


O Wonderful Cross


Grace Flow Down


Beneath the Cross of Jesus



一、耶穌被打與被蔑視,馬太廿七 27-31 (李迪牧師,英語翻譯為國語)
1. The mockery and beating, Matt 27:27-31. Pastor Dick (English to Mandarin)

二、耶穌被釘十字架,馬太廿七 32-36 (潘德牧師,粵語翻譯為英語)
2. The crucifixion, Matt 27:32-36. Pastor Tak (Cantonese to English)

聖餐第一部分:分餅
Communion Part I: The Bread

三、耶穌在十字架上受的羞辱,馬太廿七 37-44 (陳祖幸牧師,國語翻譯為英語)
3. The mockery on the cross, Matt 27:37-44. Pastor Zuxing (Mandarin to English)

四、在十架下的婦女,馬太廿七 55-56 (羅一強牧師,國語翻譯為英語)
4. The Women at the cross, Matt 27:55-56. Pastor Andrew (Mandarin to English)

詩歌:「你在那裡?」
Hymn: "Were You There?"

五、耶穌的死,馬太廿七 45-50 (關少佳牧師,粵語翻譯為英語)
5. The death, Matt 27:45-50. Pastor Kenny (Cantonese to English)

六、耶穌的死的反應,馬太廿七 51-54 (林永健牧師,英語翻譯為國語)
6. The after-effects of the death, Matt 27:51-54. Pastor Brian (English to Mandarin)

聖餐第二部分:分杯
Communion Part I: The Cup

呼召與回應詩(At the Cross)
Altar Call and Response Song (At the Cross)

七、埋葬,馬太廿七 57-66 (關明道牧師,英語翻譯為國語)
7. The burial, Matt 27:57-66. Pastor Sam (English to Mandarin)



一、耶穌被打與被蔑視,馬太廿七 27-31
(李迪牧師,英語翻譯為國語)

1. The mockery and beating, Matt 27:27-31.
Pastor Dick (English to Mandarin)



1. Call this Good Friday – we acknowledge our Lord’s sacrifice, Jesus Christ’s death on the cross

2. The Setting: Want to take you back to that day, experience it anew, recognize the complete sacrifice of our Lord on that day. Imagine that you were in His place… Out on a public square in Jerusalem… Crowds of people, Romans, soldiers, Jews, the Sanhedrin, the Sadducee, the Pharisees… Shouting and yelling and cursing… Hatred was in the air… They are screaming for blood – your blood! Friends? Fearing for their own lives, they’ve hidden away… They’ve abandoned you… You are Jesus and you are all alone in your humiliation and suffering…


3. The Beating: And the soldiers – they’ve been beating you… You’ve been enduring the torture of a bloody whipping. You’ve been tied to a post by your hands, your feet off the ground so that your body is just hanging there. Two Romans soldiers stand on each side of you holding wooden handles with strands of leather thongs, the end of which are filled with bits of rock and bone and metal sharpened to cut into your skin; to dig out your flesh. And they hit you and hit you until your body is oozing blood. As if the crowd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is bloody display, the soldiers put on a show. Scripture tells us, Matthew 27:27 Then the soldiers of the governor took Jesus into the governor's headquarters, and they gathered the whole battalion before him. 28 And they stripped him and put a scarlet robe on him, 29 and twisting together a crown of thorns, they put it on his head and put a reed in his right hand. And kneeling before him, they mocked him, saying, “Hail, King of the Jews!” 30 And they spit on him and took the reed and struck him on the head. 31 And when they had mocked him, they stripped him of the robe and put his own clothes on him and led him away to crucify him.


4. The Mockery: The soldiers strip you of your bloody clothing and then dress you up as a king. They give you a robe, a crown and a scepter. But it’s just an old soldier’s robe, a painful crown of thorns and a reed for a scepter. The soldiers pretend to worship you, falling on their knees and hailing you as king of the Jews. They spit on you and strike you in the head time and time again with the reed. “Hail, King of the Jews!” “Hail, King of the Jews!” “Hail King of the Jews!” But they don’t mean it. They don’t know what they are doing. They don’t know that you are indeed, King of King and Lord of Lords.

5. Do you feel what it was like to be Jesus? How would you have responded? Jesus didn’t shout back at hostile Jews. Jesus didn’t fight back against Roman cruelty. Jesus loved with all his love for this is the declared purpose of God: For God so loved the world, that he gave his only Son, that whoever believes in him should not perish but have eternal life.

6. It is God’s purpose that Jesus’ body is broken this day. It is God’s purpose that Jesus’ blood is spilled. It is God’s purpose that Jesus’ dignity is stripped. Yet God is not done: Jesus must die…


二、耶穌被釘十字架,馬太廿七 32-36
(潘德牧師,粵語翻譯為英語)

2. The crucifixion, Matt 27:32-36.
Pastor Tak (Cantonese to English) 马太福音 27:32-36



按照罗马政府的规矩, 钉十字架是最残忍的一种刑罚,而被判死刑的犯人需要自己背着十字架的橫木遊街,直至走到行刑场所,在路上受着众人的凌辱与痛骂。 这时候,耶稣整个晚上都没有睡觉,只是在大祭司,彼拉多面前受审,更被兵丁戏弄,鞭打,身体极其疲累,再没有气力背十字架到刑场去。


兵丁心知肚明在过去几个小时所发生的事,知道耶稣实在是筋疲力尽,于是勉强一个路过的人西门,帮耶稣把十字架背到刑场去。 来到各各他的时候,兵丁拿苦胆调和的酒给耶稣喝,马可的记载是用没药调和的酒,基本上是一种有麻醉作用的酒,可以减少耶稣被钉的时候所受的痛苦。但是耶稣不肯喝。祂早已知道,要承担罪恶所带来的后果,是非常痛苦的。为要担当世人的罪孽,祂甘心乐意的完全承担所有痛苦。

于是兵丁就把祂钉在十字架上。他们先把耶稣的双手打横张开,並用长钉穿過前臂兩條骨之间,把手臂钉在一條橫木上,再把橫木放在一條垂直的木上,再把双脚钉在直木上面,然后把十字架豎起來,任他慢慢死去。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由於背部紧貼十字架,无法令肺部有充足擴張的空間納入新鮮空氣,故呼吸時需依靠雙腿撐起全身,令背部稍微離開十字架。每一次的呼吸,都带来伤口的裂开,就好象把身体擘开一样。这样的动作,一共做了六个小时,直到死亡。


兵丁然后抽签分了祂的衣服。又坐在那里看守祂。他们的看守,当然是为了防止任何骚乱的发生和有什么解救行动;却不晓得,他们坐在那里看守,同样的见证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一切痛苦,直到祂死亡。

其实,在十个小时以前,耶稣在逾越节的晚餐中,已经再次对门徒预言祂的牺牲。当时,祂拿起他们要吃的面包,祝福,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 ,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

今天晚上,我们欢迎所有已经用水礼来表明你已经接受耶稣基督作为你的救主的弟兄姐妹一同来纪念主为我们受痛苦,为我们牺牲。 敬拜队会用诗歌带我们默想,当我们都拿到饼之后,我们一同祷告感恩,然后吃饼纪念主。


三、耶穌在十字架上受的羞辱,馬太廿七 37-44
(陳祖幸牧師,國語翻譯為英語)

3. The mockery on the cross, Matt 27:37-44.
Pastor Zuxing (Mandarin to English)



1. 前面已經提到, 在耶稣被釘十架之前, 羅馬兵丁變著花樣對耶穌進行各種譏誚,極盡嘲諷之能事,還出手打祂. 事實上,在耶穌被釘在十架後, 到祂斷氣之前, 在十架下圍觀的人群繼續對祂的嘲笑與侮辱.

2. 遍體鱗傷、筋疲力盡、赤身裸體被掛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不僅承受巨大的肉體上的痛苦,心靈上,還得一而再,再而三地承受一群愚昧、無知的罪人之嘲笑、諷刺、侮辱。

3. 經文記載,十字架下,有三批的人都取笑祂。第一批是過路的人,第二批是猶太宗教領袖,包括祭司長、文士、長老,猶太教全體官方人士;另一批是掛在祂左右兩邊的強盜。


4. 三批人異口同聲地譏諷祂的身份:神的兒子。他們使用的邏輯是這樣的:如果祂是神的兒子,祂就有能力從十字架上走下來;救別人的人應該有能力救自己。我們現在知道,正是因為祂是神的兒子,始終以父的旨意為準,所以才不從十字架上下來。如果當初祂從十字架上下來了,今天就輪著我們上十字架。如果他當初救了自己,我們就要永遠沉淪了。


5. 耶穌被判死刑,最終處以極刑,被釘在十字架上,被指控的主要罪狀就是:祂堅持自己是猶太人的王,有十架上安插的那塊牌子為證。這是什麼樣的指控啊?!祂豈止是猶太人的王呢,祂乃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6. 就這樣,施恩者被蒙恩者嘲弄!君主被臣民辱罵!創造主被被造者褻瀆!

7. 古人云:士可殺,不可辱。侮辱恐怕是所有看重尊嚴的男士最不可忍受的。可是,耶穌卻照單全收,完全地承受了迎面而來的各種嘲笑、譏諷和侮辱,承受了心靈上極大的痛苦,喝盡了這個苦杯。

8. 可悲的是,嘲笑、譏諷和侮辱並沒有因為耶穌的死去而終止,兩千年來,嘲笑,譏諷和侮辱從未止息。

9. 去年這個時候, 美國歌星 Lady Gaga 在受難節期間推出了一條新歌《我愛上了猶大》(I love Judas)來諷刺耶稣 ;

10. .幾年前同樣在受難節期間一位叫 Cosimo Cavallaro,以二百磅的巧克力做了一個光著全身被掛在十架的耶稣雕像因為巧克力是甜的所以他為這雕像取名《我甜蜜的主耶稣》(My sweet Lord) 雕像起先在紐约曼哈頓區展覽, 後來因為許多人的抗議, 展覽暫時停止. 但一年半後, 雕像又重新開始展覽.

11. 我們就比他們更好嗎?其實,我也曾經嘲笑、譏諷、侮辱過耶穌。我也曾經質疑,祂作為神兒子的身份,特別是在接受祂為我個人的救主和生命的主之前。你的情形又如何呢?



四、在十架下的婦女,馬太廿七 55-56
(羅一強牧師,國語翻譯為英語)

4. The Women at the cross, Matt 27:55-56.
Pastor Andrew (Mandarin to English)



太 27:55-56
有好些婦女在那裡,遠遠的觀看;他們是從加利利跟隨耶穌來服事他的。 內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又有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並有西庇太兩個兒子的母親。



1. 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頭,受盡了 嘲笑、羞辱!可是在接下來的經文裡,我們卻看到了 十字架底下還有另外一群人,她們是一群: 心,都碎了 的婦女!
2. 太 27:55 說:   這些婦女, 她們 遠遠的觀看;她們是從加利利 一路跟隨耶穌 來服事他的。 在過去的日子裡,這些婦女 都曾經經歷過耶穌的拯救、 經歷過耶穌的幫助!然而,此刻在她們眼前的景象,卻是一幅 讓她們無法接受的景象;她們深愛的耶穌,被人釘在十字架上, 全身流血、 任人羞辱、任人欺負,她們的心在翻攪、  她們在極度絕望中痛苦的哭泣!
3. 可是其實,當我們的主耶穌 看到這些婦女,處在這麼大的傷痛當中的時候, 他的內心 要比這些婦女要更加的痛苦、與難過,而且這份痛苦與難過,我想甚至比他自己 身體上的劇痛, 還要更加的劇烈!
 
4. 我兒子一歲多時, 有天在玩時不小心跌倒,眼睛撞在窗簷上,左眼附近都是血,我趕緊把他送到急診室去! 急診室裡幾個護士,他們把 Alan 的手腳抓住,在非常靠近眼睛的地方  一針一針的把傷口縫合起來… 當時Alan 痛的嚎啕大哭,我聽著哭聲,心裡真的非常難過、心疼…! 
5. 想想看,我所深愛的孩子只是縫了幾針,我就這麼難過了,更何況深愛我們的主耶穌,當他看到他所深愛的這些婦女們,處在這麼大的痛苦當中時;主耶穌當時的心情,豈不是更加的傷痛嗎!  各位弟兄姊妹,每當我思想到主耶穌在十架上受難的時候,我都不禁要問主說:主啊!既然這條十架的道路是這麼的艱難、這麼痛苦,為什麼你還要定意走上這條道路呢? 各位,那是因為 == >   耶穌他 深愛我們!  耶穌,他是為了你.. .. ,而走上了這條十字架的道路 …. !   
(繼續用詩歌  主捨命十架時你在哪裡?’ 默想主耶穌的受難)




五、耶穌的死,馬太廿七 45-50
(關少佳牧師,粵語翻譯為英語)

5. The death, Matt 27:45-50.
Pastor Kenny (Cantonese to English)



「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
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是上午九時,而氣絕身亡是在下午三時左右;換言之,祂在十字架上懸掛了六小時之久。 在這段時間裏,天地間充滿了悲哀沉痛的氣氛,因為全人類的一切罪孽,都歸在耶穌的身上,造成了祂與父神之間那無可避免的隔離,這就是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有罪的時刻。 當時耶穌對神大聲呼喊說:「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表達耶穌為背負世人的罪而遭父神撇棄的痛苦。 「成了」 經文接下去告訴我們,當祂大聲呼喊的時候,氣就斷了。這大聲的呼喊,在人心裏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每一本福音都有記載,但只有約翰福音再加多了一句,約翰告訴我們耶穌死的時候說:『成了』(約十九30)。


『成了』
在希臘原文是得勝者的呼喊,是一個人工作完成的呼喊,是一個人掙扎中獲得勝利的呼喊,是一個人在比賽中獲勝並得着冠冕的呼喊,所以耶穌死的時候是一位「得勝者」,征服者,從祂口中發出那勝利的呼喊。 今日如果我們也同樣地在苦難中,但仍然不屈不撓地,用信心緊緊地抓住上帝,我們便能勝過一切苦難。


「血和水」
之後,約翰福音記載兵丁發現耶穌已經死了,其中的一個人就刺祂的肋旁。這使應驗了舊約先知的預言。當祂的肋旁被刺,就有「血和水」流出來(約十九34)。 有些出名的病理學家指出,約翰所說血與水的流出,就是血與血清的流出;而當祂的肋旁被刺就有這兩樣東西流出來這一事實,也正是證明約翰所已經說的,「衪已經死了。」而且祂是由於心臟破裂而死的。正如有一首詩歌話:「救主為你捨命心破碎。」今日你願意更愛主嗎? 願主耶穌基督在十架上所彰顯的愛,時常激勵我們去過得勝生活。




六、耶穌的死的反應,馬太廿七 51-54
(林永健牧師,英語翻譯為國語)

6. The after-effects of the death, Matt 27:51-54.
Pastor Brian (English to Mandarin)


51 And behold, the veil of the temple was torn in two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he earth shook and the rocks were split.
52 The tombs were opened, and many bodies of the saints who had fallen asleep were raised;
53 and coming out of the tombs after His resurrection they entered the holy city and appeared to many.
54 Now the centurion, and those who were with him keeping guard over Jesus, when they saw the earthquake and the things that were happening, became very frightened and said, "Truly this was the Son of God!"



1. Thank-you, Pastor Kenny. Christ died. “It is finished.”

2. Verse 51 said, “And look.” Something happened that immediately followed the death of Christ. The veil, or the curtain, that separated the Holy of Holies from the Holy Place in the temple.

3. The Holy of Holies was God’s dwelling place. He lived there above the Ark of the Covenant between two cherubim. No one, even the priests, except the High Priest once a year on the Day of Atonement, was allowed to go inside the Holy of Holies.

4. It was a huge curtain, 30 feet high and 30 feet wide, made of the finest linen. Imposing and completely blocking the entrance to the Holy of Holies.

5. This veil had separated us from the Holy Go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since Moses’ time until now. The veil was torn. It symbolically indicates that the access to God has now been opened to all by the death of Christ. Before God was veiled. No one could go to the Father. But now it is done. The access is re-opened. You and I can now go before the Holy God because of the death of Christ.

6. It was torn in two from top to bottom, as if God has reached down from heavens and torn that thing into two. The Bible said that “earth shook and the rocks were split.” A major earthquake in a region that had no history of earthquake.

7. I don’t know that the earth shook because of fear or because of joy. Now we can go to God without fear for our sins are forgiven because Christ died on the cross. Now we can rejoice that God has reconciled us with Him because Christ died on the cross.

8. Tonight the Holy God is here, completely and totally accessible to us because Christ died on the cross. You can approach Him without fear. You can confess your sins to Him. You can tell Him your burden. You can pray for His power and presence. He is here, completely and totally accessible to you through Jesus Christ.

9. This cup represents the blood of Jesus. It represents the greatest miracle—now sinful man can approach the Holy God. Our sins are forgiven. Come and drink the cup.

10. Altar Call: you can come as individuals, as a family, or as a group to the tables. Take the cup, offer a prayer. If you come as a family, let the head of the household says a prayer of thanksgiving. If anyone of you want a pastor or an intercessor to pray for you, you can come forward to the front with your cups. And we will pray for you. After the prayer, drink the cup and return to your seats quietly. Susie will be leading us to sing.

(Communion—the Cup and the Altar Call)
Congregational singing: At the Cross





七、埋葬,馬太廿七 57-66
(關明道牧師,英語翻譯為國語)

7. The burial, Matt 27:57-66.
Pastor Sam (English to Mandarin)



When it was evening, there came a rich man from Arimathea, named Joseph, who also was a disciple of Jesus. He went to Pilate and asked for the body of Jesus. Then Pilate ordered it to be given to him. And Joseph took the body and wrapped it in a clean linen shroud and laid it in his own new tomb, which he had cut in the rock. And he rolled a great stone to the entrance of the tomb and went away. Mary Magdalene and the other Mary were there, sitting opposite the tomb. The next day, that is, after the day of Preparation, the chief priests and the Pharisees gathered before Pilate and said, "Sir, we remember how that impostor said, while he was still alive, 'After three days I will rise.' Therefore order the tomb to be made secure until the third day, lest his disciples go and steal him away and tell the people, 'He has risen from the dead,' and the last fraud will be worse than the first." Pilate said to them, "You have a guard of soldiers. Go, make it as secure as you can." So they went and made the tomb secure by sealing the stone and setting a guard. (Matthew 27:57-66 ESV)

Waiting for the resurrection. Raise expectation. Typical funeral. But atypical finally. A year of many funerals. We remember those whom we love one last time. We see Jesus' funeral and at first it is typical but then it turns into something abnormal or atypical. The Pharisees were not done yet. But they feared the truth of the words of Jesus. So they sent guards to jesus' tomb to watch it. It's like bringing something to notice that you didn't want to be noticed. Just makes this more anxious.

STORY: Annie’s birthday next Wednesday and I was preparing a gift for her and she came home and I quickly rushed to hide it but in my haste I slammed the door to the room where I hid it and she immediately asked me “what are you doing? Why did you slam the door?” And it was too late, the door sound built up the excitement and anxiousness of what she knew was coming, her birthday. She tried to get into the room and I stopped her and then I made her promise not to look.

Rebirth of Christ in 3 days. In three days we will gather again and have a birthday party of sorts. These next three days are days of excitement and anticipation of what is coming. It's better than Christmas and your birthday combined. It's gonna be HUGE. 3 days later when we gather to remember the resurrection we not only remember Jesus but we remember why we don't suffer for eternity, why we don't experience lifelong pain and suffering, and why we don't need to be afraid or angry. We remember that we have complete access to God because of Jesus' life. These were Jesus’ words about how He felt about us.

John 15:13 says “Greater love has no one than this, that someone lay down his life for his friends.” His resurrection is our HOPE, our LOVE. So when we gather together on Sunday we come to celebrate our lives and the freedom that is provided by Jesus. While the story seems to be over, we know that we haven’t hit the climax of Jesus’ life and our own.


討論問題

1. 請分享耶穌在十字架上肉體上的痛苦、精神上的痛苦、靈性上的痛苦。
2. 耶穌所受的痛苦,在那一方面你最能認同,為什麼?
3. 為什麼耶穌需要受那麼多的痛苦?為我們的罪死就可以了,為什麼要忍受那麼多的痛苦?
4. 當耶穌死的時候,聖殿的幔子從上而下裂為二,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人可以直接到神的面前是那麼重要的一回事?
5. 受難節與復活節有什麼關係?若受難節沒有了復活節,受難節會變成什麼的樣子?為什麼?
6. 我們基督徒應如何過受難節?請分享你記念受難節的一些方法與經驗。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這是福遍教會第一次七個牧師一同講一篇道(team-preaching),時間非常有限,每人只有五分鐘,包括翻譯,開始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也不很確定是否能行,我担心的最主要是七個講員,各有重點,變成七篇道,我們為此有兩次的討論,先把主題與方向定下:主耶穌所受的苦,使我們能到神的面前與神來往。然後各自回去把講章寫出,我再作修改,結果相當不錯,沒有成為散彈,主題鮮明,應用也能集中,感謝神,我感覺聖靈把我們七個講員的講章串起來(Stitch together),之後會眾的反應,告訴我們主題是一致的,他們收到了。

2. 這個講道的方法,最先是從天主教受難節七個或十四個耶穌受難的站(Stations of the Cross),我細查之後,發現大部的站都是聖經沒有記載的事,我靈機一動,把馬太福音廿七章耶穌受難的一段經文分為七段,教會的七位牧師,每人負責一段,事就這樣成了。

3. 七段的講章中間加上詩歌,再把主餐的餅與杯分為二,以講道配合,與平常教會守主餐的方式稍有改變,最後的杯與呼召合在一起,讓會眾有些空間可以上前來禱告,效果很好。

4. 北美中國教會,語言是一大因難,粵語、國語與英語都要兼顧,而且東西文化也要差異,上下兩代也有代溝,平時分開聚會,聯合的聚會像受難節的聚會,翻譯把時間拖長了,不容易凝聚氣氛,是很大的挑戰,但合一就是在這些時候培養的,七位牧者代表三種語言,多種文化,上下兩代,若我們能合一,彼此包容,就成了教會合一的榜樣,以身作則,比一切言教更有效,我常認為只要教牧同心,教會就能同心。

Saturday, April 7, 2012

耶和華我們的義,耶 23:1-6

耶和華我們的義
耶利米書廿三章一至六節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2.04.08
復活節佈道信息







引言

1. 今天是復活節,是我們基督教信仰最大的日子,比聖誕節更重要,因為聖誕是耶穌的出生,但耶穌的出生是為了上十字架,所以聖誕是為了預備復活節。復活節帶給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真理,若我們明白與接受這真理,這真理是能改變我們的生命,讓我今天慢慢把真理再說一遍。

2. 當我的兒子要離家上大學的時候,我跟他有一次父親與兒子的談話,我說:「你離家以後,有些事情你要記得去做,這是「對」的事(right),第一、努力讀書;第二、常常打電話回家,你的父親與母親常常掛念著你;第三、每個星期天一定要上教會敬拜神。這些「對」的事,你若遵守,你必定活過來!另有一些事情,你不能去做,這是「錯」的事(wrong),第一、不要醉酒,你去的大學是有名酗酒的學校,你要小心;第二、不要吸毒,無論別人怎樣說;第三、不要搞不正常的男女關係。當你做這些事的日子,你必定死!

3. 我們都有一些「對」、「錯」的標準,對「對錯」的看法,我們大部分人都很相似,這是我們從小被教導的價值觀,我們也是這樣去教我們的小孩。

每一天我們都努力做對的事,避免做錯的事,很認真地去做,相信若我們做對的事,不做錯的事,那最終我們會得到我們所要的美好生活,得到應得的獎賞(Reward),這是許多人一生的信念,也就是美國傳統的「工作倫理」(work-ethics)。

4. 就以我們的教育制度為例,一輩子上學,每年考試、每學期考、每個月考、小考、大考、聯考、入學考,每一個考試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要看你是否合格,夠不夠資格,差了半分,你就上不了這個學校,不合格,是不是?

不合格的感覺是很不好的,考第一名的感覺卻是愉快的,這是我努力的結果,是我賺回來的,這些聖經稱為人的義,是人靠自己努力得來的成果,這自義並不是壞的事。


我們來的時候,只有一個皮箱的行李,經過用功讀書,十年窗下,努力的工作,出頭了,從沒有到擁有一切,現在住一間三、四千平方呎的大房子,裡面什麼都有,這是我們努力的成果。

5. 靠自己的努力得到回報的感覺是很好的,我記得當我拿到最後的一個學位的時候,我的感覺是非常好的,我覺得很舒服,我有成功的感覺。

這是這世界運作的方法:自靠、自力、靠表現來定斷誰該得什麼、誰不該得什麼!我做得比你好,我就該多得,我的薪水該比你多,如果我的表現比你好,但我們得的都是一樣,這才不是公平,我相信蘋果公司的總裁 Tim Cook 一定會認為他年薪三億七千八百萬美元是該得的,因為他的表現比什麼人都要好!(真的嗎?)

6. 上週四,我休息的一天,早上我做了一張該做的事情的清單,我早上六點起床,把家裡兩部車子的机油都換了,我把第一項該做的事,用筆做一個記號,完成了!我感覺非常好。然後,我花了三個小時去做稅,雖然還沒有做好,但已經差不多了,我很高興,又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跟著我去與女兒、妻子吃了一個温馨的戶外午餐,自覺做了一件該做的事,感覺很好。之後,去買菜:牛奶、雞蛋、魚、酸奶、蘋果... 回家到菜園工作了一陣子,因為我的辛勞,我的菜園長得很好,有各種美麗而好食的蔬菜,我的感覺非常好。之後,我去做飯,蒸魚加豆腐,清炒蔬菜,最後,我坐在沙發上,開始準確今天的講章,我告訴自己,「你做得非常好,你應該高興快樂!」

我相信你也是這樣,「自力」與「自義」的感覺是非常好的,我做到了,我可以享受我努力得來的成果。

7. 我的父親也是這樣的人,他一生努力工作,他的工作大部分是要用體力的,上上下下,要搬很重的東西,每一天晚上回家,都很累,可是他愈累愈高興,心情愈好,最忙碌的一天,他會帶我們全家出去食晚飯,如果他那一天不忙,很早就下班了,他心情就很壞。

喜歡工作、喜歡工作的成果,這就是社會所推崇的「工作倫理」,若要找好的員工,我們要的必是那些努力工作,靠己、自力的人,這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8. 但在屬靈的領域,「自靠」、「自義」、「自力」在神的面前卻是不管用的。世上沒有一個人可以憑行為去得神的喜悅,如果你想認識神,如果你要成為一個基督徒,如果你要得永生,如果你的罪要得赦免,如果你要成為神的兒女,如果你要屬靈,你絕對絕對不能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好行為,在神面前自義是不管用的。


一、在神面前自義是不管用的

讓我解釋給你聽為什麼自義在神的面前是不管用的!

A. 自義不能彌補所犯的罪

1. 我們每一個人都犯了罪,若有任何人覺得自己是從未犯錯,沒有罪的,請舉手告訴我!神是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的,我們在暗中做的事,心中想的事,他都明察,就如我在神學院讀書的時候,在學校做清潔工人,我的上司會穿一白色的手套到教室檢查我們的工作,他的手在黑版上擦一擦,在書桌底下擦一擦,看一看白色的手套有沒有弄髒,若沒有那才合格,每一次我都不合格,怎麼可能白色的手套沒有弄髒!是不可能的事!同樣,神看透萬事,人在神的面前怎麼可能沒有罪呢?

罪有兩方面:第一,我們犯的罪(Sin of Commission),做了不該做的事,如撒謊、淫亂、發脾氣、仇恨等。第二,我們應該做卻沒有做的事(Sin of Omission),如應該愛人卻沒有去愛,應該孝順父母卻沒有去做等。


2. 如果我們的罪是在天平的一面,問題是「我們要做多少的好事、積多少的公德」才能彌補我們的罪?在天平的另一邊,多少的好行為,才能補償我們的過犯?

例如:如果我有了外遇,傷害了我的妻子,我要做什麼才能彌補我的過錯?買給她一輛新車?做家務一百天?洗碗三年?跪在他的面前痛悔?在社區中做一大堆的善事?多少的好行為才能補償我得罪妻子與得罪神的過錯?


如果我殺了人,我要捐多少的錢救濟窮人、要修多少條橋,補多少的路才能彌補一條人命?

如果我逃稅,被稅務局告,被罰款三千塊,我能否向法庭說,我已經捐了三千塊給慈善机構去救濟窮人,所以我的罰款已經付清了?這是不可能這樣計算的(It does not compute!)

有人對我說,你若每年捐錢給這裡的警察聯會,把他們送的貼紙貼在車上,當你犯了交通規則被警察捉到,他看見你捐了那麼多的錢,車上那麼多的貼紙,他就會放你一馬,不會給你罰單,只會給你一個警告。我告訴你,這是不成的,沒有這一回事的。

好行為與罪的工價是沒有辦法計算的。法庭因為監犯的優良行為而減刑,是恩典,不是因為好行為就抵消了他的罪行。



B. 自義不能賺得永生

1. 我小的時候最喜歡的中國小說是「西遊記」, 西遊記的唐三藏是九世修行的高僧,即輪回九次,都選擇做好人作好事,沒有犯錯,沒有殺生,沒有偷吃肉,修行五百多年,修煉到自己的肉人吃了以後,可以長生不老,厲害,但唐三藏的功德還是不夠,還不能成佛,得神的喜悅,還要發下宏願,遠道印度去取經才能修成正果,這可以說這是自義積公德最高的境界,可是他自己的能力還是不夠,需要孫悟空沿途保護他,沒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唐三藏自己還是不成!


2. 自靠的人生是必會遇上走頭無路的那一天:

十六世紀的天主教聖人,馬丁路德一生修行,進入修道院苦修,與世隔絕,希望靠著長期的禁食、長時間的禱告、儆醒不眠,以及其他功德的行為,穫取神的接納,得著永生,然而,這些給路德帶來的不是心靈的平安,而是走上走頭無路的一天。

那一天是當他千辛萬苦來到羅馬拉特朗聖若望教堂的大殿(Basilica of Saint John Lateran),用膝蓋攀爬彼拉多審判院前的階梯,這階梯是從耶路撒冷搬到羅馬的,耶穌曾經一步步爬上這道階梯,接受彼拉多的審問,路德親吻每一階梯(Scala Sancta) ,這是每一個虔誠的尋道者對基督最高的認同與善行,然而當路德到達頂端的時候,路德不知不覺地站起來,心中冒起良知的控告,「這樣做真能赦罪嗎?」他立刻知道自靠、自力的救法是走到了絕路。



這是他自己的話:

「雖然我的修士生活是無可指責的,但在神的面前,我的良知感到不安,覺得我是一個罪人,並且,我不能够相信我的善行能够使神高興,我是一個良善修士,嚴格地遵守規則,如果有任何修能够憑遵守修士的規矩而進入天堂,我會是!然而,我的良知並不能給我這種肯定,我經常懷疑,說:「我還是做得不好,我的悔悟還是不够,令我長期處於屬靈的失望中。」」

3. 很可惜,很多人仍然以為得救必需依靠人的行為,很多的宗教都推廣,「以行為得救」。

例如:伊斯蘭教認為,每一個人出生後,都有兩位天使隨時跟隨他,白天使會把這人的善行記錄下來,黑天使記錄惡行,當人的一生到了終結,如果記錄的惡行重過善行,這人便要下地獄,反之則上天堂,這種宗教,假設人是可以靠自己的能力達到神的標準,你說你的善行是否可以替你賺取永生?


二、神的義是唯一的救法


A. 神的義

1. 一九九六年 Mel Gibson 主演的電影《贖金》(Ransom)是一個億萬富翁的兒子被綁架的故事,綁匪要求二百萬的贖金,父親向美國聯邦調查局报了案,然而,FBI 在追查案件的時候,只注意捉綁匪,却不在意能否救出人質,Mel Gibson 因而拒絕繼續與 FBI 合作,他到電視台宣告,兩百萬贖金不會給綁匪,只會用來追捕綁匪,其後更增至四百萬,這計策巧妙地使綁匪被捕,兒子得救。電影中最讓人感動的是,綁匪失敗後,要到他們的遇寓所尋仇,面對綁匪,這位父親願意以自己代替兒子做人質,他甘願為兒子捨命。


這電影是虛構的,但這正是神拯救人的方法,唯一可行的方法,他為了救我們,付上了取高的贖金,因為神愛世人,差他的兒子耶穌來到世上,在受難節那一天,為我們付上了最大的代價,受盡了各種的痛苦,肉體的痛苦、精神的痛苦、靈性的痛苦,前天的晚上,受難節的時候,我們已經稍微提過一下,耶穌最後說:「成了!」他為了担當世人的罪,甘心走上了十字架,以無罪的代替有罪的,叫一切相信他的人可以得著永生。

2. 這是基督教救贖的方法,與其他的宗教不同的地方,人的罪得赦免,使我們能合乎神的要求,是靠神,是神的力,不是靠己,人的力,就如一個人在大平洋的中間遇溺,不論他是世界最好的游泳高手,他的結局與你和我一樣,都無法自救,游回岸上,唯一的救法,無法靠己力,必需靠他力。

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聖經稱為「神的義」,凡願意的人都可以得到「神的義」,這是為什麼復活節是基督教最大的日子,神的義可以成為我們的義,一件白白的禮物。


3. 當路德明白了耶穌成就的救贖,他明白了神的義是一種甘甜的義,並不是審判的義,神的義是要拯救一切相信的人,並不是要置人於死地,凡透過相信耶穌而得到神的義的人,不僅能得到救贖,罪的工價得到了滿足,更是身份的改變,神稱他們為無罪的,不單不再需要面對神的刑罰,反而得神的賜福,成為神的兒女。


路德說,人得稱為義,完全是神的工作,沒有半點出於人的善工,完全是神的工作,神的義並不是我們可以賺取的,是神因著我們相信耶穌而「歸算」(impute)給我們的,「信」是唯一使人稱義的方法。

路德更指出,得神的義的人並不等於他不再犯罪,人是神用重價買來的,神必會賜下恩典,使他不斷更新變化,成為神喜歡的樣式。


B. 得著神的義的方法

1. 神的義不是依靠任何形式的功德、善功、打坐、默想、獻祭、參透宇宙的奧秘等等方法去得到,而是完全依靠耶穌而來的,神的義不是我們可以賺取的、是神因著我們的相信耶穌而歸算給我們的,任何的善工都不能幫助我們賺取神的義。


2. 什麼是信心?信心是相信神說的話是真的,神說:「人的罪使我們與神隔絕。」我相信神說的!神說:「耶穌是我差來的兒子,他為你的罪付上了贖金,你靠自己不能滿足我的要求,但神願意使耶穌在十字架成就的義,成為你的義。」我相信神說的,這樣神的義就歸於我了,我因為耶穌的縁故,成為了義人,可以與神來住,得神的生命,成為的兒女,得新的生命,可以從裡面產生生命的改變,這些都是你的,你若相信神的話,就是那麼簡單。

3. 神的義就是那麼容易就得到,但許多的人卻沒法去相信;

1) 沒有那麼簡單,世上沒有無縁無故的愛!

很多人一生努力,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從來不願意得別人的恩惠,不勞而獲,認為任何的好處,都是有目的,世上沒有無縁無故的愛!

我的父親就是這樣子,他一生勤奮,努力工作,從鄉下到香港,才二十歲,身無分文,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入中產階層,一生沒有做過對不起人的事,也沒有靠過別人,他不相信他需要神為他做什麼。

當他走到人生的盡頭的時候,他才發現,人怎樣努力也不足夠,生命要面對永恆,死亡的問題,沒有人有能力可以自救,可以靠自己,最後他謙卑下來,在神面前低頭,相信神的話,相信耶穌,從神得那靠自己得不到義。

2) 另外有一些人認為要先做得像個基督徒,才願意相信,成為一個基督徒,這也是一樣靠己的表現,我要做得像一個基督徒,不抽煙,不喝酒 ,不行賄、把聖經讀過一遍、星期天來教會、願意奉獻等,我才願意成為基督徒。

這種想法我很了解,你很認真,不希望輕易作決定,但「相信耶穌」與「你的行為」沒有關係,是神的義,不是你的義,神因為你願意相信,把神的義歸算給你,並且把新的生命賜給你,當你成為一個基督徒,你才能够活得像一個基督徒。


3) 最後,我發現很多人成為基督徒以後,就把這種靠神得義的真理忘得一乾二淨,信主的時候,是因為相信神而得神的義,但信了主之後,卻回去靠自己、憑行為去過基督徒的生活,甚至有一些信主很久的基督徒,應該算是成熟的信徒,卻非常的自義--自以為義,「你看,我為教會做了這麼多的事,我比其他的基督徒都好,這個基督徒不成,那個基督徒也不成,只有我成!我做得到了!」

當我們「認為」不合格的人來到教會,他們會感覺教會不歡迎他們,表面上我們是歡迎、熱烈歡迎,但我們的眼神,從表現斷定一切的價值觀,他們就很快感覺到,教會是最論斷的地方,最批評的地方,他們很快就不來:「為什麼來教會讓人拒絕?」離婚的很容易就不來教會,有同性戀傾向的人不願意來教會,認為教會是給有美好家庭的人,事業成功的人,沒有不良事好的人,這不是我們故意的,但我們靠自己,靠行為的價值觀,並沒有改變,我們是靠神因相信而得神的義,卻活出一個靠自己、憑行為的基督徒生活。

我們的青少年到高中之後,不願意來教會,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覺得比不上人,讀書比不上人,教會的父母與他們的同輩,都知道他們讀書不好,他們的江湖地位永遠都是被人看輕的,這些人在我們的青少事工很不容易投入,我已經觀察過好幾個這樣的個案,不是我們說了些什麼,或沒有做什麼,而是我們與其他的團體一樣,不明白基督教中最重要的真理,「耶和華是我們的義」,不是靠我們的義、我們的行為去排在神面前的地位。

不錯,信主以後,新的生命是會帶來改變,有人自動早上五點起床來讀聖經,有人自動的戒煙,有人自然的十一奉獻,這是証明你有神的生命,但這不是得救的原因,也不是得稱為神的兒女的原因,更不是神愛你的原因。

今天的教會論斷、批評、表現掛帥(performance driven)的氣氛是教會的一個致命傷,這個禮拜出版的「每週新聞」雜誌(Newsweek magazine)的封面是一個現代的耶穌,主題文章的標題是「把教會忘掉,只跟隨耶穌」(Forget the Church, Follow Jesus),代表著今天許多人心聲,教會不能去,都是論斷人(judging)的基督徒!


如果教會是這樣,當你來到教會卻被人批評,用行為與自義讓你受傷,我向你道歉,這不是神的心意,我們要悔改,救恩從神而來,神的義從神而來,永生從神而來,並不是出於自己,好行為不是我們用來背後說人的。

4. 就算你真的犯了罪,做錯了事情,你仍然可以來教會的,調查說,很多在教會長大的青少年人,上大學就不去教會了,有一些是因為遇上很多的困難,甚至做錯了事,他們以為基督徒是做得好的人才能去做的,不是的!你需要神,不論你做得好或是不好,你同樣不能自靠,你必需相信神,靠神得神的喜悅。

例子:從加州跳下太平洋的人,不論你是不懂游泳的人、可以游三步的人、每天都游泳的人、游泳的教練、或奧林匹克的游泳選手,你都沒法靠自己的力量,安全地游到上海,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你努力的結果都一樣,若沒有神,你的結局只有死亡。


結論

1. 舊約的先知耶利米,痛斥當時的假先知,他們說:「你們努力跟隨耶和華,上聖殿、獻祭、守律法,神已經看見,他必保護你們,免受巴比倫的攻擊!」其實以色列人表面敬虔,心中卻遠離神,靠著自義,而賺取神的福分。

2. 耶利米書廿三 5-6 節,先知卻預言將要來的救主、猶太人的王,他是大衛的子孫,他的名字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Jehovah-Tsidkenu),這是耶穌的名字,他在十字架上担當了世人的罪,死的時候說:「成了!」--他的死成就了神為人預備的義,不是靠人的義去捨罪,不是自靠自力去賺取永生,耶穌的義,只要我們相信,就成了我們的義,這是復活節的信息,也是我們信仰最重要的真理之一。


3. 今天是復活節,也是信耶穌最好的日子,你願意嗎?



討論問題

1. 請分享你對「自義」、「自靠」、「自力」的想法,我們一生自靠,享受勞碌得來的成果,這並沒有什麼不對,為什麼自義在神的面前卻不管用?
2. 「耶穌是我們的義」對你有沒有困難?世上真有無緣無故的愛嗎?
3. 「我要做得像一個基督徒,我才願意成為一個基督徒」,這曾是你的想法嗎?為什麼你有這種想法?
4. 為什麼基督徒靠神的義成為一個基督徒,卻靠自己的義去過基督徒的生活?
5. 「教會是最論斷的地方!」你同意嗎?為什麼?
6. 「跟隨耶穌、離開教會」的問題很普遍,你認識有人是這樣的嗎?如何幫助這些人回到神的家?
7. 教會如何才能改變「自靠、自義」的屬靈氣氛?你有何建議?



回應詩歌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耶和華我們的義」,這是復活節最好的信息,當我預備的時候,愈加感覺這名字的寶貴,特別是福遍教會中強人、能力那麼多,靠己、自力、自義的人實在太多,「耶和華我們的義」是多麽重要的真理。

2. 「自靠、自義」其實並不是壞事,我們每一日都努力工作,食勞碌得來的飯,但自義卻在神的面前一點也不管用,這一點必須解釋很清楚。「稱義」不是靠好行為,這是講章的重點,但「成聖」也不能靠「自義」,而自義的基督徒做成教會最嚴重的問題之一:「一個論表現的教會是人(罪人)不願意來的教會,時下「跟隨耶、離開教會」的現象,正是這問題的結果。

3. 我很想用最簡單與平易的語詞來說明「耶和華我們的義」的道理,不知道是否成功,「簡單」而不「膚淺」是講道最不容易的境界。

4. 我做了幾個相對的紙版,作為實物教材:「對」與「錯」、「人的義」與「神的義」、「好行為」與「相信」,這些的對比是講章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