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 2011

愛得長久,林前 13:7-8a

愛得長久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七至八節上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1.10.30


引言

1. 你曾經試過「一見鍾情」嗎?對公司視窗裡一條裙子「一見鍾情」,超喜歡,非買不可!對教會「一見鍾情」,感覺非常好,非來不可!第一眼看見這一位女孩子,好像出水芙蓉一樣的美,「一見鍾情」,非追不可!

2. 裙子買回家之後,「第二眼」(the second look) 再看,就不是那麼喜歡了,手工原來沒有想像的那麼好,顔色在家裡的燈光之下好像不是一樣。參加的教會或小組,最初以為是很適合,再看就感覺不是那麼好,與你開始的想法有些出入,你開始想到別的教會看一下。女孩子追到手了,仔細看一下,「第二眼」發現現實是殘酷的,以前結婚是七年之癢,現在是三年就很不容易,想換一個,問題真的是很多。

3. 如果「一見鍾情」是太理想化,「第二眼」就是現實的考驗,愛得長久,愛得沒有止息,愈久愈堅強,愈久愈純的愛是否存在?是否可能?

4. Kerry and Chris Shook 稱這種愛為「最後一眼的愛」(Love at last sight),多看一眼,愛就越深,時間愈長,情義就更濃,最後的一眼是愛得最長久的。

5. 在愛荷華州有一對夫婦,結婚七十二年,Gordon 是男的,今年九十四歲,Norma 是女的,今年九十歲,她中學畢業十二個小時之後,就嫁了給他,上一個月,他們遇上了車禍,兩個人在同一天,相隔一個小時之內,先後去世,死的時候,手牽手;生前兩人感情非常好,形影不離,在同一個公司上班,一起去旅行,喜歡打橋牌,一同看「幸運輪」(Wheel of Fortune)的電視節目,一共有十四個孫、廿九個曾孫,一個曾曾孫;家人決定兩人同一個棺木,手牽手,火化後,把骨灰混為一體,下土為安。


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基督徒,我相信他們是。

6. 這種長久的愛,「最後一眼」的愛,就是聖經說長久的愛,可能你正要放棄,不再去愛,讓我們一同從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三章四至八節來學習這一種長久的愛。

7. 保羅用一個以前很少人用的希臘字來形容這種長久的愛:ἀγάπη(愛加倍),這是神愛人的愛,這是保羅要我們信徒彼此相愛的愛,在教會裡,弟兄姊妹的愛,我愛你,你愛我,不單只是夫妻的愛,不單只是父母愛兒女的愛,是更廣的愛,是教會中信徒之間的愛。

8. 保羅首先提出愛加倍的兩大標題:「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這兩句話包括一切愛的特色。

9.  第五至六節,保羅跟著用八個「不」把愛的界限畫出來,保羅把宇宙中所有的愛收聚起來,化為一個大餅,然後把不是愛加倍的愛切掉:

  • 嫉妒不是愛加倍,切掉這一塊!
  • 自誇不是愛加倍,切掉這一塊!
  • 張狂不是愛加倍,切掉這一塊!
  • 做害羞事的不是愛加倍,切掉這一塊!
  • 求自己益處的不是愛加倍,切掉這一塊!
  • 輕易發怒的不是愛加倍,切掉這一塊!
  • 計算人惡的不是愛加倍,切掉這一塊!
  • 不合真理的不是愛加倍,切掉這一塊!

在這八個界限中,愛才是長久的,永恆的,真正自由的。

10. 最後,保羅把什麼是這種長久、永恆的愛,用四個「凡事」 + 四個動詞,來告訴我們。

11. 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簡單得難以令人相信,這就是愛!四句話像「東、南、西、北」--地的四維,把天地間最精彩的愛都包括了。

12. 第七節的四句話是平行排偶的結構:ABBA,第一句與第四句:「凡事包容」 與「凡事忍耐」是同一回事;第二句與第三句:「凡事相信」與「凡事盼望」又是另一回事。


這是保羅說的最妙的道,是教會同心的祕訣,是同工相處之道。


一、愛是凡事包容,十三 7a



A. 包容

1. 「包容」(στέγω)在新約中出現四次,與「忍耐」的意思很相似,聖經也翻為「忍受」(bear)(帖前三1, 5);原意是「房頂」的意思,包含了兩層的意義:1)「頂住」、「忍受得住」;ESV 採用這個意思,譯為「愛能忍受一切!」(Love bears all things.);2)有「保護」的意思;NIV 譯為「愛是永遠保護的!」(Love always protects.)

2. Haddon Robinson 用了三幅圖畫來解釋這兩層的意義:

a. 愛好像屋頂一樣,承受著暴雨的的他他的擊打,保護房子裡的人。
b. 愛又好像一條船一樣,在風浪中,被大浪拋上高山,被打到谷底,「忍受」著風浪,保護船上的人平安抵達彼岸。
c. 愛又好像士兵死守著城堡,敵人一浪一浪的攻過來,士兵「忍受」著敵人攻擊,保護著城堡中的人免受遭害。

愛的第一個「凡事」,就是忍受一切,要保護被愛的人!

3. 例子:

a. 父親一生辛勞,因為沒有受過太多的教育,一個人養活一家九口,靠勞力,搬很重的東西,工作時間很長,最辛苦是每個月到每個客戶「收數」,又不能太兇,又不能隨便,忍受人間的冷暖,他「忍受」一切,是因為愛我們!

b. 宣教土到陌生的環境去宣教,連坐一個公車都不會,忍受與家人分開,擁擠與破舊的居住環境,孤單的生活,放假的時候都不知道該去那裡!「忍受」這一切,是因為愛,為了幫助這一群羊。


B. 凡事

1. 保羅形容「忍受」還加上一個字:「凡事」(πᾶς)(all)。1)這個字在句首,在動詞的前面,是強調的意思,中文聖經翻出了這重點:「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2. 「凡事」可以翻作「所有事情」(everything, ESV),也有「總是」(always, NIV)的意思,指所有的時間,最好的翻譯是 New English Bible,「沒有止盡」的包容、「沒有不能」相信的,「沒有有失去」盼望、「沒有不可以」忍耐的。(參 --> Thiselton, A. C. (2000). 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 A commentary on the Greek text (1059). Grand Rapids, Mich.: W.B. Eerdmans. 作者主張用the logic of exclusion 最能把這兩個意思表達出來。)

3. 長久包容,凡事包容實在不容易,結婚久的人,多多少少對配偶一些的習慣、個性、或行為,覺得難以忍受的,例如花錢的習慣,花錢多很難忍受,花錢太少也很難忍受;生氣的時候,很難忍受;不屑的眼神很難忍受;講的話尖酸,駡人時的兇悍,打人時的不講理,這些都是很難忍受的,長久的忍受,在「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的界限中,凡事包容,沒有止盡的包容,這是愛的真義!

4. 你或者說,「我沒有辦法再忍受下去了!」為什麼要忍?為什麼要那麼痛苦?放棄就算了!不要再去愛,這豈不是最簡單解決的方法?這種「沒有止盡」的愛(ἀγάπη),是從神而來,只有神才能賜給我們,只有認識神的人才能得到這種愛!我們要用這種愛去包容我們的弟兄姊妹,包容我們的同工牧師,這樣的教會才是一個有愛的教會。

5. 行動:在小組中不要因為對方講錯一句話,就生氣,多包容;不要因為對方沒有問你的意見,就不高興,多包容;組長不要因為組員沒有反應,不合作就放棄不幹,多包容,記得「房頂」的圖畫!

C. 凡事包容的醫治能力

1. 「凡事包容」指的是一種能勝過一切的力量,在對方犯錯的時候,更有醫治的作用,「包容」含保護的意思,愛能遮蓋一切,包括「許多的過錯。」(彼前四 8)。愛把傷口纏裏與遮蓋,加以保護,讓他痊癒與健康,不計較過失,承受傷害,不求公道,只求對方的好處,這是耶穌的愛。

2. 耶穌的愛在十字架上向我們顯明,「可嘆我主,流出寶血,甘願為我捨身,忍受(στέγω)痛苦,歷盡艱辛,救我卑微罪中!」這是耶穌的愛。

3. 在這個充滿了自私的世界裡,一個人的失敗,就是另一個人的機會,當你絆倒受傷的時候,你的競爭的對手就會用各種的方法把你吃掉,在你的身上往上爬,但「愛加倍」 (ἀγάπη)的愛是長久的愛,在你做錯事的時候,把你抱住,扶持你,保護你,好叫這跌倒了的人得以痊癒,這是教會裡的人對人基本的責任,是只有在愛中才能做得到。

4. 王利民牧師的見証:第二次機會是愛的表現。你願意給你的弟兄第二次的機會嗎?



二、愛是凡事相信,十三 7b

A. 「凡事相信」若直解的話會很麻煩,如果每一個上門銷售的人你都相信,你家中一定堆滿了百科全書,吸塵機,洗地機!世上有很多人想騙你,凡事相信的話,你真的會很麻煩!這裡的意思不是什麼人都相信,不是什麼事都相信,是指在真理的界限之中,相信你愛的人,你愛你的丈夫,你就要相信他;你愛你主內的弟兄姊妹,你就要相信他,愛是信任對方(Love trusts.)

若歌教會的長老黃小石這樣解釋愛的相信(πιστεύω):

1. 愛的相信是一種看見

信心是肉眼之外另一種的看見,愛的相信是看見對方將來的美。例子:掃羅逼害教會,在大馬色路上遇見了耶穌的光,他悔改了,但眾人都怕他,不敢與他來住,巴拿巴卻相信他,看見他的真心,接待他,引介他去見使徒們,這是愛的表現。

2. 愛的相信是一種接納

信是個「納進來」的行動,信耶穌的人就是接待耶穌的人(約一 12)。接納新人,接納與你不一樣的人,「第二眼」(second look)之後,發現對方不如意的地方之後,仍然願意接納,這是「凡事相信」--總是相信的意思。

3. 愛的相信是一種交託

愛的相信更是一種委身,知識與相信最大的不同是:知識不需要委身,相信卻要委身的。愛總是全然的委身。

B. 這種愛的相信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轉化改變人的能力。黃小石引用普林斯頓大學一百年來的一個傳統為例,榮譽的制度(Honor System),學生考試不用監考,學校相信學生是誠實的,這麼多年來作弊的事不多。聽說在國內的一間有名的大學,學校不單只不相信學生,連教授也不相信,考巻由別的老師來出題目,由別的教授來監考,還有校長在巡邏監視,可是學生還是作弊,老師還可以出賣考題!普林斯頓大學怎樣可以不用監考?愛是凡是相信,在這相信的裡面,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能把對方最好的發揮更好。

我在學習相信我的同工,什麼事都要自己去做,凡事都管,可能是比較容易,比較心安,但他們永不會成長;信任他們,凡事相信,需要從神而來的力量,愛從不放棄相信。

我若不能相信,怎麼辦?停下來,在神面前安靜下來,求神讓你去看見,再次委身,重新的接納,愛是長久的。



三、愛是凡事盼望,十三 7c


1. 盼望與相信的意思非常接近,愛是向前看(盼望是向前看,相信是向前看),恨是向後看!地獄是一個沒有希望的地方,所以地獄是一個沒有愛的地方。「盼望」(ἐλπίζω, hope)不是夢想,更不是積極的想法而己(positive thinking),聖經的盼望,永遠是一種有把握的盼望,好像人在夜裡盼望黎明的來臨一樣,是從心底的深處相信黎明一定來臨,黑夜不論有多黑,黎明一定出現,暴風過後必定會天晴,黑雲的上面一定有太陽,在黑夜中等待的人,愈等待就愈相信曙光將現,愛的盼望也是如此,愛會產生一種永不放棄、永遠活潑的希望,這是聖經中的盼望。

2. 應用:

  • 今天你的配偶,可能不如你的理想,他需要的不是你的指責,更不需要你的逼迫,他需要你愛的盼望。他是神手所作的工,神還沒有完工呢!當你愈對他有盼望,你的愛就愈深,他更容易成長。
  • 今天你為你的兒女担心,他們更需要你的愛,更需要你愛的盼望,永不放棄,相信他們,神在他們的身上的工作還沒有完成。
  • 對弟兄姊妹、對教會需要更多的盼望,不要對小組放棄希望,神的工作還未完成!

3. 保羅愛哥林多的教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教會的問題真的是多,結党分爭,淫亂的事,亂吃主餐的事,方言的問題,聚會的問題,但請細讀林前一 1-8 節,保羅對他們的愛從他對他們的盼望中可以体會得到:

1  奉神旨意,蒙召作耶穌基督使徒的保羅...
2  寫信給在哥林多神的教會,就是在基督耶穌裡成聖、蒙召作聖徒的...
3  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4  我常為你們感謝我的神,因神在基督耶穌裡所賜給你們的恩惠;
5  又因你們在他裡面凡事富足,口才、知識都全備,
6  正如我為基督作的見證,在你們心裡得以堅固,
7  以致你們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等候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顯現。
8  他也必堅固你們到底,叫你們在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日子無可責備。
保羅稱哥林多的信徒為聖徒,相信他們是神所召的,對他們有盼望,知道在主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他們必無可責備,而且他們必堅固到底。保羅的愛中充滿盼望,聽的人必定被鼓舞。

4. Robinson 更引用魯益師的一段話來說明為什麼我們的盼望是有把握的:「沒有任何基督徒是平凡的基督徒,無論他現在是最令人反感的一個,或是聲音最大又胡言亂語的一位,或者他有口臭,開口得罪人,或者態度不好,當神在他的身上完成他的工作的時候,他會是一人見人愛,令你心儀的基督徒,因為神要與他共享永恆,你可以相信神的工作一定是最完美。」

5. 行動:請你根據哥林多前書一章一至八節,寫一段話給你的組員或弟兄姊妹,表達你對他們的愛與盼望,看看他們有什麼的反應?是否他們會更熱心,更彼此相愛?




四、愛是凡事忍耐,十三 7d


1. 愛從第四節「恆久忍耐」入門,第七節以「凡事忍耐」成全,可見忍耐在愛中的重要。

2. 「忍耐」(ὑπομένω)的原文是「承受壓力」(put under stress)的意思,凡事忍耐即是沒有一件事是不可以承受的,與第一個「凡事」包容的意思很相近。

3. 越戰的時候一 張著名的照片是一位小女孩背著另一個小男孩在逃難,當問及這個小男生是否很重的時候,這位女孩說:「他不重,他是我的弟弟!」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沒有一件事太重而不能承受的。

4. 保羅為了哥林多教會的人,被猶太人鞭打了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據說猶太人用的鞭子,鞭梢分三义,皮條上綁著骨節,不但要把人打痛,並且要把皮肉打破,每抽一鞭,使留下一輩子都不會消去的鞭痕,按猶太人的規矩,四十鞭之內若把人打死,不算有罪,所以每次只打三十九下,保羅背上有十百九十五條的鞭痕,一生都不會消去,成為他為主受苦的記號,「忍耐」所肩負的重担,是愛的特徵。

5. 應用:在弟兄姊妹彼此相愛的事上,忍一下口、忍一下手、忍著不發火,承受人際關係中的壓力,這種忍耐不是白痴,而是有信、有望、有愛的忍耐!



結論


1.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描寫的是一種長久的愛,永不止息的愛,永恆的愛,恩賜有一天會止息,講道的恩賜會止息,傳福音的恩賜會止息,美貌可以止息,賺錢的能力可以止息,工作的能力會止息,長存的只有愛,因為神就是愛。

2. 有一次在電視新聞中看見一對老年的夫婦,女的有很嚴重的老人痴呆症,什麼都記不得,連老伴也忘記了,而且身體有各種的毛病,唯一能記得的是以前唱的一首歌,男的年紀也很老,身體也不好,但他每天來到醫院探望他的妻子的時候,他爬上妻子的床,睡在他的身旁,摟抱著他年老的妻子,已經不認得人的妻子,在他的耳邊輕輕地唱著他唯一能明白的歌,這種愛是人間少有的。

3. 愛是沒有不能忍受的,愛是一種看見,一種接納,一種承諾,永遠不放棄,充滿盼望有把握地向前看,愛是肩負重担也不言苦,這種的愛勝過死亡,是長久的,是從神而來的。不單只是愛你的家人,更是要去愛主內的弟兄姊妹。

4. 愛不單只是一見鍾情,更是「最後一眼」的愛,愛得長久,愛得愈深,與時間一同滋長,這是「愛加倍」的愛。




回應詩歌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研究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的人歷代都有不少,名講員以這愛的金章為主題的也有不少,當我預備這一篇信息的時候,我找到三個很好的資源:

a. Haddon Robinson 的一篇放在 preachingtoday.com 的講章, "Hanging On When You Feel Like Giving Up." 是在「凡事包容、凡事相信」這兩點上。
b. 黃小石寫的一本書,《愛的真相》,宇宙光,2006。我猜想這也是他的講章。
c. Kerry and Chris Shook's Love at Last Sight: Thirty Days to Grow and Deepen Your Closest Relationships, by Waterbook, 2010.

如果我要「借用」他們的材料,我要注意些什麼?我請教一位同道好友,他寄來幾篇文章給我參考,這是我的一些結論:

1)剽竊(plagiarism)永遠是不對的,抄襲別人的講章成為自己的講章是不道德的,名神學家作家 D. A. Carson 認為這是可以是開除牧師的理由(參下面引用博客的文章http://pastorbrianlampreaching.blogspot.com/2011/11/when-do-we-cross-line-into-plagiarism.html)。這包括把別人的經歷變為自己的經歷,盜用別人的講章一字不改或稍微修改為己用而自己沒有用功夫,這是欺騙的行為。

2)聖經是一本二千年來最暢銷的書,每一章每一節,前輩先賢都已經花了不少的心力研究,他們把心得寫成書或發表,是為了大家的益處,日光之下無新事,今日我們無論花多少時間去創作,我相信前人都已經有所体會,在預備講章的時候,我們絕少作第一手的研究,都是踏在前人努力的結果上,這是參考書、解經書、甚至別人的講章的功用,完全不用別人的資料是不可能的。

3)在用別人的東西的時候,要注意兩點:第一、自己要先下苦功去研讀思考,盡了自己的應盡的責任;第二、引用別人的東西,要適當地告訴會眾這不是你的東西,是別人的,這不單只是誠實而已,更是把「榮譽」歸功於原作者。

4)「適當」的意思包括適量、適時,不會讓會眾覺得你在掉書包,或防碍講章的流暢。在這篇的講章中,我把引用的三個作者都告訴會眾了,同工們告訴我,他們不認為這對講章有任何影響,但我卻成功地把「榮譽」歸功於原作者。

5)引用的範圍也要注意,不能把別人全篇的講章都沿用了,要適量。這篇講章我引用了a)Robinson 解釋「包容」的三幅圖畫,他引用魯益師的話。b)黃小石解釋「相信」的三點,我沒有四點全用,只用了比較適合的三點,他引用普林斯頓大學一百年來的一個傳統的例子。c)Kerry and Chris Shook 「最後一眼」的形容。當然還有其他解經的參考書與字典工具書,如 Thiselton 哥林多前書的解經書對我了解「凡事」這一個字的意思等,我講的時候沒有提到他們的名字,以免太學術性,而且會眾或許會覺得厭煩。


2. 同工們的回應說會眾希望講道的人多解釋聖經,點到即止的應用,適量的例子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留給小組的時候去討論與應用,我明白我的會眾的需要,他們大部份都是高級知識份子,知識的需求大,但我認為講道最主要的目的仍然是會眾的生命改變,而不是知識的傳遞,二者的平衡是很微妙的,需要很多的禱告去尋求,也需要知道會眾應用的時候,困難在那裡,講道的時候,要以他們的需要為出發點。


3. 另外一個問題是這篇講章是「子彈」還是「散彈」?是一個主題或是四個主題?我認為這一講章中心思想只有一個:「愛是長久的」!這中心思想包括了四點,好像地的四維,把愛是長久的主題分別用四個動詞來形容,從講章的開始到結尾都是從這個中心思想去發揮,這也是林前十三 7-8a 的中心思想。


4. 有一位好友同工提醒我,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的愛,不適合用在夫妻或父母子女的身上,因為上下文是指到教會中弟兄姊妹彼此相交的愛,夫妻是「眼對眼、面對面」排他性的愛,而保羅卻是要求我們用這種愛去愛所有的弟兄姊妹。他的見解是對的,但並不等於「愛加倍」的愛或這長久的愛不適合用在夫妻或父母子女的身上,夫妻之間的愛,當然應是長久的愛,堅忍的愛,相信的愛,盼望的愛,忍耐的愛,今天就是因為夫婦之間缺乏這種長久的愛,才會有那麼多的離婚!夫妻之間的愛與弟兄姊妹之間的愛是在排他性上有不同,但也有相同的地方,我相信這種「長久」的特徵,是家庭中需要的,也是教會中需要的愛。


5. 在講道的時候,有一位姊妹舉手問我,「如果愛的人是個笨蛋或壞人,長久愛他豈不是太危險了?」這不單是這位姊妹的問題,也是哲學家尼釆(Nietzsche),心理學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批評基督教的話柄,說這是基督徒平庸的藉口,是自我的心理安慰,是行不通的!我的回答是:這就是神的愛,神愛罪人,有那一個的值得神的愛的?但神的愛卻沒有停止,只要我們在真理的界限之內,愛得長久是可能的。她的反應是:「神的愛實在是太高超了,是人做不到的!」她的想法,我可以了解,真的,這種愛只有從神而來!



6. 這一篇的講章有一點長,五十五鐘,我發現很容易在「相信」、「盼望」上離題,這兩個都是大題目,可以講論的的內容可以很豐富,需要很自律,主題是愛,重點要解釋的是愛與「相信」、愛與「盼望」的關係。我也考慮把第一與第四點:「凡事包容」與「凡事忍耐」合為一點,同時討論,把第二與第三點:「凡事相信」與「凡事盼望」合為第二點,這可以省一些時間,因為第一與第四,第二與第三點的意思是非常接近。


7. 在分配時間上,我花很長的時間解釋第一點:「凡事包容」,其他三點就顯得時間不足,這是可以改善的地方,但我認為講章可以有重點,不一定四點都要平均地分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