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8, 2013

歸家路何處尋,太 26:31-35; 47-51; 69-75; 27:3-9; 林後 7:10-11;

歸家路何處尋
馬太福音廿六章三十一至三十五節、四十七至五十一節、六十九至七十五節、廿七章三節至八節、哥林多後書七章十至十一節
猶大系列第二講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04.03.28 M2
2013.01.27 國語堂、學生崇拜
2013.02.24 粵語堂
2013.03.03 休士頓中國教會國語堂



引言


1. 歸家的路,何處覓?我們這一群都是離過家的人,都有過歸家的經歷,我記得我出國五年之後,第一次歸家的經歷,那一種欣然幸福的感覺,真是美好!歸家有路,是有福的人;歸不了家的人,迷失了方向的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劇!你説是嗎?

我曾經有一次,因為跟太太吵架,賭氣不肯回家,在外流浪三天,有家歸不得,自己的怒氣堵住了歸家的路,找不到歸家的路,那真是苦啊!

今天你或許也做錯了事,迷了路,在歪路上打轉,你如何才能找到歸家的路?如何才能得神的饒恕?如何才能回家?

2. 美國富勒神學院經過多年的研究,對下一代的信仰問題,特別請求基督徒的父母,要教導我們的下一代,歸家的路!若我們只教導孩子成功是什麼,只教導他們朝成功的目標去走,我們的孩子只知道怎樣去贏,卻不懂得怎樣去輸,以致我們的下一代「輸不起」,當他們遇上挫折,遇上失敗,他們不知道怎樣去應付,抗逆力很差。研究説,我們的下一代,在屬靈的事情上跌倒了,很容易找不到歸家路,信仰不要了,教會不去了,不願意面對自己的失敗。

其實成年人也一樣,跌倒了就離開教會,離開神,迷失了。

當一個人迷失了,他如何才能找到歸家的路?在歸家的路上,有三個很重要的路標,指示我們歸家的路,三件重要的事我們必需去做才能走上了歸家的路。

3. 今天我們要繼續講猶大的故事的第二講。

加略人猶大,父親名叫西門,是唯一不是來自加利利的門徒。三本同類福音書中十二門徒名單上,加略人猶大永遠排在最後一名,受人蔑視(太十 4;可三 19;路六 16)。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猶大出賣了耶穌。「猶大」就等於「出賣者」。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其他十一位門徒的名字都沒有包括在字典內,只有猶大上榜,可是,猶大卻是「出賣者」(Traitor)的同義詞。

4. 中國的王明道先生被關牢時曾經短暫地否認了主,出囚之後後悔,在北京街頭上痛哭說:「我是猶大!」別人以為他是個瘋子。

你有沒有見過一個教會名叫「聖猶大教會」?我們只有「聖彼得教會」、「聖安得烈教會」,卻從來沒有「聖猶大教會」,是不是?

父母替孩子取名,沒有孩子叫「猶大」的,「彼得」卻的很多。

因為猶大犯了彌天大罪,出賣了耶穌,所有人都討厭他,拒絕他,藐視他,猶大成為所有出賣背叛神的代表。

請看一下歷代歷世的人筆下的猶大畫像,猶大被描繪成鬼魅一樣,勾鼻子,老鼠眼,目露兇光。

 電影中的猶大都是壞人的扮相,看見都怕人!

5. 其實在耶穌被賣的那一晚上,有另一個門徒,在同一個晚上也出賣了耶穌,這個人就是彼得,他三次不認主,但卻蒙了饒恕,成為十二門徒之首,猶大卻遺臭萬年,在十二門徒中被除名,分別在那裡?

我們翻開馬太福音,發現作者馬太故意把猶大與彼得二人出賣主的事放在一起,要讀者注意比較二人的異同:


廿六章廿六至三十節是記念耶穌的血可以洗罪的經文,之前的五節經文:廿六章廿一至廿五節,預言猶大賣主,耶穌如何努力的要挽回猶大,希望他能臨崖勒馬,不要犯下彌天的大罪,耶穌説:「我知道你將要做的惡事,轉回吧!神的慈愛是豐盛的,你不需要這樣去做的,現在還有機會轉回!」這是猶大故事第一講的內容。

聖餐之後,也是五節的經文!廿六章三十一至三十五節,預言彼得三次不認主。

6. 耶穌對門徒說:「今夜,你們為我的緣故都要跌倒。因為經上記著說: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 」(廿六 31)情景悲傷,令人傷心!


彼得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廿六 33)彼得充滿了自信,請注意句子與文法的結構:


1) 眾人(All)與我(I)相比;
2)「跌倒」是將來被動語態,意思是「被抹黑」、「被推倒」的意思;
3)「我」在句子之首,跟著是「永不」(Never),是強調的語氣,「我、彼得,永不被推倒!」

彼得的自信、自靠,充分表明他的無知與自我,什麼時候我們這樣的自靠與自信,魔鬼就在叩門了!

7.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廿六 34)彼得卻拒絕相信「他會三次不認主的説法,他回應説:「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廿六 35)就算我把命賠上,我也總不能不認你!

1)原文的雙重的否定(Double negative),中文把它翻出來了,「不能不」認你;
2)這個「能」字,是指彼得自己的「能力」,他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去「認主」。我一直以來,都是靠自己的能力,包括屬靈的事情,我能做個好牧師、我能愛神、我能愛我的同工、我能不放棄、我能改變... 我能、我能、我能!這剛強的自靠,正是他最脆弱的地方!當人對自己過份自信,認為自己不會失敗的時候,正是他最軟弱的時候!

鉄達尼建造完成之後,船廠宣告它是永不能被征服的船,是最新的科技與最堅固的鋼鐵做的,但在處女初航就撞著冰山而沉沒!

我是不是這樣的自靠?你是不是這樣?

8. 彼得與猶大都跌倒了,門徒也跌倒了,都逃了(廿六 56)我們何嘗不是呢?我們誰沒有跌倒過,誰沒有走過歪路,誰沒有迷失過?

跌倒犯罪的有猶大與彼得二個人,二人都忘恩負義,賣主求全,可是為什麼一個蒙饒恕,一個卻沉淪?為什麼一個找到歸家的路,而一個卻走上了自殺的路?

9. 猶大其實可以悔改得饒恕,可以從新出發,像彼得一樣,起來回家,「出賣耶穌」這麼嚴重的罪,都可以蒙饒恕?你説,可以嗎?當然可以!沒有罪神是不可能饒恕的。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正是為了那些像猶大、像彼得的人,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自路,神使我們的罪孽都歸在他的身上,耶穌就是我們歸家唯一的路,聖餐是為彼得而預備的,也是為猶大預備的。

10. 歸家的路有三個必需過的關,或者必需要俱備的三種態度,三個路標,才能走上這歸家的路:


一、你必需承認你有罪


1. 彼得犯罪,三次不認主


1) 在耶穌被賣的晚上,彼得不認主三次,一次比一次厲害,
2)第一次,他説:「我不知道你説的是什麼!」(I don't know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廿六 70)
3)第二次,他更堅決:「我起誓,我不認識那個人!」(廿六 72)
4)第三次,他更帶一點生氣的語氣,發咒起誓:「我不認得那個人!」發惡咒起誓地否認。(廿六 74)

2. 彼得知錯了

1)就在這時候,雞就叫了。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廿六 74-75)。
2)彼得知錯了,而且錯得很厲害。

3. 猶大也知錯,馬太把兩人知錯的反應放在一起,作一強烈的對比,先寫彼得,再寫猶大。耶穌被定罪之後,這時候,賣耶穌的猶大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覺得不太對勁,耶穌沒有如他所估計,反抗,沒有揭竿起義,卻像羊羔被帶到宰殺之地,就後悔,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説:「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廿七 3-4)

「我有罪」(廿七 4)這是歸家的第一步,第一要過的關!這是悔改的第一步,你不要以為這是很容易的一步,死不認錯的人多著是!

「我沒錯,都是你的錯!」
「我發脾氣是因為你激怒我!」
「我打你因為你太可惡,非打不可!」
「我破壞了你的婚姻,偷了你的丈夫,是你的錯,你沒有把他照顧好,所以你的丈夫才離開你,如果你使你的丈夫快樂滿足,我又能做什麼!你想想,都是你的錯!」

或者主張「積極思想」的人會説:「只去想你做對的事,不要去想你做錯的事,那你就不會憂鬱,想去自殺了!」他們會這樣的去勸慰猶大--一個有自殺傾向的人,「想想三年多,你如何的跟隨耶穌,常在他左右,你已經做了很多了,不要想你賣了耶穌的過錯,只去想想神對你的恩寵(flavor),那你就會快樂,想想你為耶穌做了多少的好事,積極的思想必帶來平安!」可是這種的想法,一定找不到歸家的路!因為他認為他根本不需要回家,他根本沒有迷路,不承認自己迷了路的人怎樣回家?!

4. 承認「我有罪」,你願意去做嗎?這是第一關,只承認「我有罪」還是不夠的,聖經上七個人說過這三個字:「我有罪!」(I have sinned.)

a. 法老 出九 27
b. 巴蘭 民廿二 34
c. 阿干 書七 19-20
d. 掃羅私自獻祭 撒上十五 24
e. 大衛 撒下十二 13
f. 浪子 路十五 18-21
g. 猶大 太廿七 3-4

七個人之中,只有大衛與浪子終於走上了罪得赦免歸家的路,嚴格來説,只有一個人真的踏上了歸家的路,浪子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只有大衛懂得歸家的路!所以只承認「我有罪」還是不夠的。


二、你必需要真心的懊悔與為罪而憂愁


1. 彼得出走痛哭,傷心難過。猶大也憂愁,後悔,把賣耶穌的銀錢丟在殿裡,還給祭司們,想回頭,想從頭再來,想按「刪除」(Delete)的鍵盤。

2. 這兩個人的憂愁,請注意是兩種不同的憂愁,根據哥林多後書七章十至十一節,這兩種的憂愁是同一個字(sorrow),在感覺上是一樣的難過,一樣的痛苦,但出發點與結果卻絕然不同:



1)依著神的意思的憂愁(godly sorrow)

依著神的意思的憂愁是生出悔改,以致得救,這種憂愁不是只想處理掉犯罪的後果,而是為罪而憂傷,為得罪神而難過,這難過不是長期的,而是帶來力量,帶來決心、殷勤、熱心去改變,結果是悔改的生命,改造的生命,殷勤的生命。

例子:保羅寫了一封很嚴厲的信給哥林多教會,使哥林多的信徒難過與憂傷,但這憂愁是短暫的,因為他們悔改,認錯,而且有實際的行動去改變,對付教會中的假先知,這種的憂愁是依著神的意思的憂愁。

例子:大衛受拿單先知責備之後,承認自己有罪,為自己的罪而憂傷難過,寫詩篇三十二篇、五十一篇,為自己的罪得罪神而難過,渴望神為他重新造正直的靈,恢復與神的關係,這種的憂愁是依著神的意思的憂愁。

例子:浪子在吃豬吃的東西的時候,他想起父親,「我得罪了天(神),也得罪了父親!」為自己的罪得罪神得罪人而難過,結果他決定起來回家,這種的憂愁是依著神的意思的憂愁。


2)世俗的憂愁(Worldly sorrow)

世俗的憂愁只有後悔叫人死!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憂愁,為自己難過,焦點是自己,為自己為什麼那麼壞而難過,犯的罪一幕一幕的在腦海中重演,罪疚感很強,沒法過得去,想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應付犯錯的後果,除去自己難過的感受,而自殺是最自私、最自我為中心的行為,不管別人怎麼樣,不想方法去重修破損的關係,不去面對結果,一死了之!

世俗的憂愁沒完沒了,沒有殷勤與決心去改變,沒有悔改,只有後悔,結果是死。

例子:掃羅為自己私下獻祭而憂愁,撒母耳宣告他行了這惡悲慘的結果,神要興起另外一位作以色列的王,掃羅害怕,從此以後終日憂愁,為自己失去的難過,從沒有試圖修復與神的關係,認罪悔改,只想改變結果,是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憂愁。

例子:法老也是一樣,害怕神所降的災,兩次承認「我有罪了」,但後悔卻不改,難過的只是因為十災所帶來的傷害,是為自己的損失而難過,沒有悔改,沒有改變,是屬於世俗的憂愁。

例子:猶大的憂愁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惡,流了無辜人的血,為自己一手做成的大錯而難過,後悔了,焦點是自己錯誤的判斷,罪疚感很強,沒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錯誤與造成的後果,沒有想修復破損了的關係,這憂愁終於引進死亡。

例子:當我得罪了妻子,向妻子道歉:「好了,對不起!」只是想把事情了結,不想去面對得罪了妻子的後果,想今天有好日子過,從沒有真心的悔改,為自己的錯而憂傷,為得罪妻子而難過,這種的道歉基本上是沒有用的。

例子:前美國總統尼克遜(Nixon)是美國第一位因為犯罪而被迫辭職的總統,他的副總統福特(Ford)寫了一本的回憶錄《醫治有時》(A Time to Heal),書中形容尼克遜是具有敏捷的思想的天才,對政治氣候有強烈的感應,分析外交政策問題有獨特的能力,又果斷勇於行動的人,但他有一嚴重的毛病,就是他的驕傲,他是一個極度驕傲的人,常在別人身上找毛病,正是這原因使尼克遜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過錯,在水門事件上他從來不覺得他有問題,在他辭職的時候,他最有名的一句話是:「你的總統不是個壞蛋!」在他退位之後,福特總統就任不久用他總統的特權宣赦尼克遜一切的罪過,但尼克遜從來沒有認錯,卻努力地改造他失敗的形象,早出晚歸,宣揚他過去的成就,希望人記得他的功德,他如何開展中美的關係,從不提水門事件,他沒有面對他的過錯,這是尼克遜的故事,你的故事又如何?當你犯錯的時候,你的反應如何?你是否能找到歸家之路?


三、你必需放下自己,接受從神而來赦罪白白的恩典


1. 彼得接受從神而來赦罪白白的恩典

神恩典的門是為你而開的,神的饒恕等著你,是你要不要?加利利海邊彼得與耶穌相遇,耶穌主動的去尋找彼得,最後彼得蒙饒恕,接受饒恕,從新出發,成為十二門徒之首。

2. 猶大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自己的過錯

猶大還是靠自己,用自己的方法--自殺去解決問題(Take matter into his own hand.)神恩典的門為他大開,猶大沒有進去。恩典是要接受人家的恩惠,不是靠自己努力、功勞、白白不用付錢、不靠自己的才是恩典。猶大到死仍靠自己,不要這恩典,焦點放在自己的痛苦上,只希望能得解脫,從沒有給神一個机會,猶大自責希望痛苦的感覺不再有,自己要解決問題,自殺而死,一了百了,結果猶大錯過了三天後的復活,錯過了從神而來饒恕的機會,他的自殺相差耶穌復活只有四十個小時,他卻沒有想起耶穌的話,也沒有給神一個机會。

耶穌復活後向門徒說的第一句話:「願你們平安!」猶大錯過了這平安,與神和好,罪得赦免的平安。

猶大出去吊死後的第四十天,聖靈降臨,門徒得著了能力,改頭換面,成為神重用的使徒,猶大因為自靠而錯過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猶大可以成為神恩典最大的見證人,若他能放下自己,接受從神而來赦罪白白的恩典,他可以見證神豐盛的慈愛,「我這個賣耶穌的人,也可以蒙神的拯救,你豈不是更可以嗎?」猶大卻沒有悔改,最終成為千古的罪人--沒有得饒恕的人!

這種態度上的轉移,對一些人來說絕不容易。對出賣耶穌的猶大,成為了他的致命傷。他今天在地獄中沉淪,不是因為他出賣了耶穌,而是因為他出賣了耶穌,後悔了,卻仍掌控自己去解決問題,不肯接受從神而來,賜給所有願意的人,白白赦罪的恩典。

3. 放下自己,接受神的恩典真的是那麼困難麼?不要想自己太多,想想神有多難過,走向祂,起來回家!不要靠自己去解決罪的問題,你是沒有辦法的,唯一的路是信靠他。




結論

1. 今日我們都是猶大,得罪了神,歸家的路必須承認自己有罪,為罪而難過憂愁,放下自我,接受神救贖的方法,不靠己,只靠十字架上白白的恩典,這就是歸家的路。

2. 歸家的路是一條恩典的路,修橋補路,積公德去洗罪的路,回不了家!我們習慣靠自己,出了問題自己想辦法去解決,若是要與神和好,這是不通的一條路!相信神,願意接受自己不能提供,只靠神白白的恩典,這才是唯一歸家的路!

這就是福音的真義!

3. 在耶路撒冷外,有兩塊木頭,一個是生命,一個是死亡;一個是順從神而來的恩典,一個是自以為是的咒詛;一個掛著一個順命的兒子,一個是背叛的門徒,你要的是那一個?

歸家路,何處尋?能夠找到歸家的路是幸福的人,找不到歸家的路,在外流浪的人,是可憐的人! 




討論問題

1. 什麼是信耶穌?請解釋「接受」的意思。接受從神而來的救贖對你來說容易嗎?
2. 比較猶大與彼得,你比較像誰?為什麼?
3. 為什麼猶大要自殺?若他不自殺,最後見到復活的主?你想會有何結果?
4. 試比較「從神而來的憂愁」,與「世俗的憂愁」。
5. 認罪説:「我有罪了」對你來説有沒有困難?為什麼?
6. 若你要教導你的小孩,做了錯事之後,如何尋找歸家之路,你會如何教導?



回應詩歌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這是我零四年,九年前講過的一篇道,這一次用來結束猶大的系列,有新的感受,因為在這九年之中,我曾經跌倒過,也經歷過憂傷,經歷過神的饒恕,使我更能明白尋到歸家的路是何等的珍貴,我同情猶大,我的罪不比猶大少,能夠像彼得得蒙饒恕,選擇歸家之路,是何等有福的人!

2. 這一篇講章我刪改了不少,中間的第二點,哥林多後書第七章的經文,兩種的憂愁,實在有太多的經文上的重點,都在最後修改的過程中刪去了,因為這不是這一篇經文的重點,要有所取捨。

3. 講章的中心概念:「當我們犯了罪,走上歪路的時候,我們必需承認我有罪;為罪而憂傷:放下自我,接受從神而來白白赦罪的恩典。」

主題:當我們犯了罪,走上歪路的時候,我們如何才能轉回?
補語:1)承認我有罪;2)為罪而憂傷:3)放下自我,接受從神而來白白赦罪的恩典。

4. 預備講章的時候,猶大的罪是否可以被捨免的問題已經浮現,猶大是否因褻瀆聖靈(太十二 31)?他犯的是否至死的罪?但我選擇不去處理這問題,使講章更簡單、更清晰,講完之後,就收到一位弟兄的問題:

「這週日您的講道認為猶大所犯的罪本可被赦免,只是他用人的方法後悔,選擇自殺所以未得救恩。我觉得馬太福音十二章三十一節"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凡說話干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惟獨說話干犯聖靈的,今世,來世總不得赦免。猶大賣主明知主會被殺,也知主乃神的愛子,其罪当比獨說話干犯聖靈要重得多。约翰一書三章十五節"你们曉得凡殺人的,沒有永生存在他裡面",猶大雖末親手殺耶稣,但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其罪相同,约翰一書五章十六節"人若看見弟兄犯了不至於死的罪,就当為他祈求,神必将生命赐給他,有至於死的罪,我不說当為這罪祈求" 可見有当死的罪,不知我這看法錯在何處?

另外您又說慚悔後先自领受痛苦(我記不清),然後要接受神的救恩,就得赦免,我以為認罪後要悔改方能得赦免,如果依然故我而等神的救恩,似乎也不是辦法,您認為呢?」



以下是我的回覆: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