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15, 2020

全心全意跟隨,可 12:41-44

全心全意跟隨 

馬可福音十二章四十一至四十四節
倫敦中華基督教會
差傳信息


林永健牧師
2020.11.22
國語堂
粵語堂
英語堂



引言

大家好,在主內向大家問安,在疫情當中,願神保守你,賜你平安!

這疫情改變了一切,改變我們工作的習慣,在家上班,改變我們上課學習,大部份都需要在線上課,改變教會,聚會都搬到線上,我們自從今年3月15日,所有實體的崇拜小組聚會,都改到網上舉行,已經七個多月了,就像現在,我在我的辦公室,對着鏡頭,向遠在5000英里之外的你們,在三個禮拜前用錄影的方法講道一樣,疫情也改變了宣教的事工,福遍教會每年都有10多20隊短宣隊到不同的地方參與宣教,今年就只有兩隊短宣隊,在本地做跨文化的難民與西班牙語的宣教工作,從遠處變為近處,就在附近,向有需要的人傳福音,另一方面,疫情使網上的會議普及化,打開了不少新的宣教契機,如網上宣教,最近,我們舉辦了七次網上的粵語福音聚會,邀請了137個慕道朋友(VIPs)出席,他們包括了我們的朋友與親人,在本地與各地,結果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出席了最少五次的聚會,有11個決志信主,五個重新堅定他們的信仰,跟着是連續八次的福音問題解答網上研討會,讓這些慕道朋友繼續更進一步了解福音。

透過網絡,我們與我們支持的宣教士更密切聯絡,更了解他們的情況,我們推動了21天的禱告,每天為他們禱告。

透過網絡,我們開始了跨地域的宣教門訓工作,我開始了兩個門徒訓練小組,一個是在巴西宣教的工場,有18位參加,一個是在加州,這些都是在疫情中帶來的改變。

神再次震動天地、滄海與旱地,神震動萬國,使萬國歸向祂(該 2:6-7)。

神關門,神也開門,在萬變的世代,一切都在迅速地改變,但神的旨意沒有改變,他願意萬人悔改,不願一人沉淪,當環境在變化,前景包含許多不知之數,我們更需要回到最基本的問題,神的對我們的心意是什麼?神要我們做什麼?神的呼召是什麼?

你我的生命非常短暫,真的能夠做些事情的時間,真的不是很多,再加上遇上百年都沒有一次的環球瘟疫,時間更是緊迫,我們應該如何反應?神在做什麼?我們可以做什麼?我相信這次疫情帶來的改變並不是短期性的,神震動一切是有目的的,不是偶然的,我們應該如何回應?

今年差傳年會,主題是跟隨我,這是耶穌的吩咐,來跟隨我,成為一個得人的人,神的呼召在這疫情之中,更顯得重要,更緊迫,更需要我們去回應神的呼召,重新出發。

跟隨主的道我們可能聽了很多,我們也許認為我是跟隨了主,服侍神,愛神,可是什麼才是跟隨主?跟隨主包括什麼?跟隨主是不是要把一切都獻上?今天我們如何跟隨主?

今天要比較兩種的跟隨,一是有保留的、把有餘的才獻上跟隨,另一種是全心全意、全然獻上的跟隨,你是那一種的跟隨?你跟隨主該做什麼?我想分享兩點:
一、跟隨主不是什麼?跟隨主又是什麼?
二、跟隨主唯一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的經文是馬可福音12:41至44。

我的手上有兩個小錢(美金一毛錢),就像當年耶穌坐在聖殿對著奉獻箱,看見寡婦奉獻的兩個小錢一樣,這兩個小錢,真的很小,價值很低,當年只可以買兩塊麵包,今天兩毛錢,一杯水也買不到,就算掉在地上,也沒有人願意彎腰去把它撿起來,但耶穌卻説寡婦投入的這兩個小錢,比眾人所投的更多,因為她對神是全心全意的獻上跟隨主(Wholehearted Devotion, following Christ with all)。

表面看起來,這是一個關於金錢奉獻的故事,「牧師,差傳年會你又講錢了!」其實這是馬可福音最重要的故事之一,馬可用它來結束耶穌三年多公開的傳道生活(一章至十二章),從第十三章開始,馬可記載耶穌對門徒最後的訓誡,是有關末日的審判,第十四章耶穌就開始上十字架,為馬可福音耶穌的故事的終結。

馬可以寡婦奉獻的兩個小錢的故事來結束耶穌在地上的公開事工,有很特別的意義,他不單只是説金錢奉獻的意義,作者更是比較兩種的生活方式、兩種人的跟隨、兩種對神的心、兩種的選擇,馬可福音的主題是如何作主的門徒,寡婦的奉獻不只是金錢的奉獻,馬可要說的是以她來總結做門徒跟隨主的意義,更用寡婦的奉獻來説明耶穌將要在十字架對神全心全意忠誠順服神的榜樣,耶穌全然的獻上,祂的門徒也一樣,全然的獻上一切,為主所用。

今天,寡婦的跟隨,挑戰我們再去思考我們的跟隨,我們是否有所保留正如當時的聖殿裡奉獻的人?或者我們是像這寡婦,全然獻上,全心全意的跟隨?這不是令人很舒服的問題,是不是?你的答案是什麼?

故事開始,12:41

1. 「耶穌對銀庫坐著,看眾人怎樣投錢入庫」(41),這是相當嚇人的事, 想想今天早上牧師對著奉獻箱坐著,要看大家怎樣奉獻!或者牧師在傳奉獻袋的時候,站在你的身旁,看你怎樣投錢進去,我相信你一定感覺很不舒服,「奉獻是我與神之間的事,為什麼你要坐在那裡看我怎樣奉獻?」而耶穌就是這樣故意的去看眾人怎樣奉獻,奉獻多少!

2. 首先是好些財主往奉獻箱投了許多的錢,「若干」(Many)即很多的意思。這些財主是誰?他們是在整本馬可福音常出現的文士與法利賽人,是以色列的宗教領袖,教導律法的師傅,掌控猶太人社會生活的權威之士。



請注意動詞「投了」(were putting in)是眾數未完成時態,不單只是有「好些」財主,很可能指是多次的動作,有人「投了」一次又一次(未完成時態)很多的錢。


在聖殿婦女可以進入的外院有十三個巨型喇叭口的金屬奉獻箱,奉獻的人把錢投入奉獻箱的時候,是有聲音的,叮叮噹噹,叮叮噹噹... 。猶太人用的是銅幣,奉獻多的人,可以想像他們帶著一袋又一袋的銅幣,投入奉獻箱的時候,叮噹的聲音不絕,人人側目,投了一次又一次,那真是聲勢奪人。

有一次我與一群的弟兄姊妹去 Galveston 海邊釣魚,大家都安靜下鈎釣魚,有一位總是有魚上鈎,「I got one!」,幾分鐘之後,又是他,「I got another one!」,聲音的果效,真使那些沒有魚上鈎的人感到灰心,「I got another one!...」, 聲勢奪人,最後大家都放棄不釣了!

3. 你可以想像寡婦的兩個小錢(lepton),那是最小的錢,體型也超小(看圖):


投在奉獻箱中,聲音也不响亮,沒有人注意。動詞「投了」(put in)是一次過點的時態,就是一次而已,那麼一點點、沒有聲音、微不足道的跟隨。

4. 請注意作者把文士與寡婦的直接對比,兩種的人,兩種的跟隨:



對比相當公整,形容詞對形容詞,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子句對子句,兩種人用的連接詞可譯為「但」,作者要讀者比較這兩種人的不同,用意最為明顯不過。

5. 耶穌叫門徒來,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庫裡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因為,他們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裡頭;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他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43-44)

耶穌對文士與寡婦的評估,好像他末日的審判一樣,每一個人都要為他自由的選擇與行為負責。耶穌説,「我實在告訴你們...」語氣強調他的評估與世人的評估完全不同,出人意外:一般人的看法:奉獻是愈多愈好,奉獻一百萬就立刻見報,某某大亨捐了很多的錢;奉獻多才有用,建堂需要六百萬,你才奉獻兩毛錢,什麼時候才能建堂?

但耶穌稱讚的不是那些財主的奉獻,而是窮寡婦的奉獻,因為財主拿出來奉獻的都是從自己有餘奉獻;但這寡婦是從自己的不足,把他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耶穌看重的不是金錢的「多少」而是全然獻上跟隨主的心有「多少」(Not how much money but from how much of follow Christ with all),跟隨神的心有多少。

叮叮噹噹,聲勢奪人,一袋又一袋的奉獻,卻只代表他們的心一點的心;而窮寡婦沒有人注意的兩個小錢,但代表著她對神全心全意,這是耶穌稱讚寡婦的原因。.

耶穌説的不單只是奉獻的問題,而是做主的門徒必需有的條件:對神「全心全意」(wholehearted devotion)的跟隨。


一、跟隨主不是什麼?跟隨主又是什麼?

兩種的跟隨,「全心全意」的跟隨不是什麼?

1. 「全心全意」的跟隨不是將多餘的獻給神(not the left over),「神啊!我的事都做完了,學位到手了,錢也賺夠了,孩子也長大了,我還有多餘剩下來的心去宣教,你要不要?」也好像我對妻子説:「我把講章寫完了,開會也開完了,我還有一點時間有餘,要不要我陪你一下?」她的答案一定是:「不要!你把多餘的時候給我,你把我當是誰呢?」對小三或許可以,對太太一定捱駡。有人把家中不要的東西拿來給教會,給傳道人,換沙發,就把十五年的舊沙發送給教會。全心全意不是把多餘的才奉獻給神。不是沒事情做,才去宣教,不是追求什麼都有之後,才獻給主跟隨主。

2. 「全心全意」的跟隨不是點綴的忠誠(not the decorative devotion), 「上教會也不錯,使人生更多采多姿,作耶穌的門徒,也很好的,點綴一下人生,屬靈也是一件好事!」好像是掛一幅畫在客廳中點綴一下,無傷大雅!不需要全心全意!

3. 「全心全意」的跟隨不是表面的忠誠(not superficial),好像這些文士一樣,他們表面對神忠誠,持守律法,甚至教導人律法,但心中卻沒有神,「好穿長衣遊行,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們的安,又喜愛會堂裡的高位,筵席上的首座。」(12:38-39)忠誠的是對自己忠誠,骨子裡是求的是自己的好處。

4. 「全心全意」的跟隨不是講一套,做一套(not hypocritical),像這些文士一樣,「他們侵吞寡婦的家產,假意做很長的禱告」(40),「侵吞」(devour)是一個很強的字。這些宗教的領袖,講是很屬靈,做的卻是在寡婦的財產中搶劫,在乞丐的飯碗取食物。

5. 「全心全意」的跟隨不是三心兩意(not half-hearted),早上愛神,中午卻另有新歡;教會有很多三分鐘熱度的基督徒,心志不堅,三心兩意。

「全心全意」是什麼?


1. 「全心全意」的跟隨是一百分之一百的跟隨,毫無保留,馬可用寡婦的全所有奉獻來説明什麼是「全心全意」,他把他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他能夠這樣做,是因為他對神有信心,相信神必供應他一切所需。

「全心全意」的跟隨是一樣優先的次序,把神放在第一位,甚至在自己的生活需要之先。

當年的寡婦是社會上最可憐的人,最窮困的人,丈夫死了,生活無以為計,望天打掛,生活缺乏保障,但這窮寡婦沒有為自己的生活有什麼保留,他把一切都獻上了。

或許你會覺得這寡婦不切實際,不負責任,全所有的奉獻是不可能的,今天有那一個人能夠把一切養生的都投上?如果今天所有的人都把一切養生的獻給教會,之後要靠教會去接濟,照顧他們的生活,那豈不是天下大乱?

請注意,馬可要我們讀者學習的不是寡婦把他一切養生的投上,聖經也沒有這樣的教導,作者要借用寡婦的百分之一百的奉獻來教導我們做主門徒需要對主的「全心全意」--百分之一百的獻上,正如保羅所説的,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沒有保留,正如耶穌的全心全意,對神的忠誠,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一樣。

例子:教會的歷史上,有不少對主「全心全意忠誠」的人,我想到初期教父波利甲,在羅馬的鬥獸塲上,寧願犧牲性命,也不肯背棄耶穌。我想到許多内地會的宣教士,他們的名字我們已經遺忘,他們因為對主「全心的忠誠」,來到窮困落後的中國内地,而且不少死在中國。我想到中國教會早期的邊疆佈道團,他們在名校畢業,前途無量的時候,兩個兩個去中國的邊疆佈道,要把福音傳回耶路撒冷,一去不復回,把一切都獻上。

我也想到我們中間,也有不少對神「全心忠誠」的人,他們來教會敬拜神,不是給牧師面子,而是歡喜喜,每週期待來朝見耶穌,到教會敬拜神,天氣好與壞,與是否去教會敬拜神無關,把神放在生活的第一位。在教會事奉神,不是可有可無,而是理所當然的事,是發自内心對神的忠誠。

你呢?

2. 「全心全意」的跟隨是謙卑安靜的跟隨,不是打鑼打鼓,要人注意的奉獻。有些的人表示對主的忠誠是要寫大字報的,就如當年的文士與法利賽人奉獻的情況一樣,叮叮噹噹,求人注意他們的忠誠。與寡婦謙卑安靜的奉獻剛剛相反,「全心全意」的跟隨常常是匿名的、是發自内心的、不求人的讚賞的、只因為對主的忠誠。

我外婆跟隨耶穌四十多年,我們小的時候,外婆每天早上,去教會禱告,在家常常讀經,晚上我們常發現她跪在床前禱告,常常去探望老人與醫院探訪,安安靜靜全心全意(Quiet Wholehearted Devotion)的跟隨主,她是我屬靈的英雄與榜樣。

3. 馬可是寫給羅馬的信徒,把耶穌的故事告訴讀者,目的是幫助他們在試煉與逼迫中,全心全意的跟隨主,作主的門徒。馬可用寡婦全心全意的忠誠來結束耶穌在世上公開的事奉,用她「全心全意」的跟隨來挑戰讀者跟隨主。

馬可更刻意地將寡婦的全心全意與當年的宗教領袖來對比。

兩種的的跟隨(The Two Ways):

1) 文士與法利賽人三心兩意、講一套做一套的表面的跟隨
2) 寡婦全心全意的的跟隨

你是屬於那一種的跟隨?

你是否對神「全心全意」的跟隨不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從你的金錢奉獻就可以知道,為什麼馬可用窮寡婦的奉獻來代表「全心全意」跟隨耶穌的門徒?因為全心的跟隨主很難講得清楚,也很難知道你是否全心的跟隨,但是金錢的奉獻上,就可以知道你跟隨主的心有多少。



二、跟隨主唯一的原因是什麼?

寡婦不少不獻上所有的理由,而獻上一切的理由卻只有一個。


1. 「我的需要太多。」今天晚上的晚餐都成問題,不奉獻是很自然的理由,你說是嗎?

我自己的事都照顧不來,對神忠誠有何意義?我自己都不夠用,如何奉獻?你不奉獻的理由是否也是如此?

例子:教會內部的需要太多,不宣教,或少一點宣教,理由很充分。我的需要太多,我要讀書、我要成家立業、我要結婚生子、我要退休金、我要… 不獻上跟隨主的理由真的很多。

2. 「我的獻上的實在太少,沒有任何作用。」聖殿是那麼豪華,都是鑲金包銀的,並不需要我的兩個小錢,,神不需要我的兩個小錢,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我不奉獻對教會一點影響也沒有,兩個小錢,能做什麼?不如不奉獻!你説是嗎?

全世界人口那麽多,非基督徒那麽多,我能做什麽?跟隨主沒有用的!改變不了這世界!

3. 「聖殿的領袖是腐敗的,為什麼我要獻上一切?」我根本不同意教會差傳的方法,我不相信教會的領袖,全然獻上?休想!我希望這不是你不奉獻的理由,我很想相信這不是你不獻上跟隨主的理由,但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而不獻上,我很明白!



這些不跟隨的理由或許是真實的理由,很多人不跟隨主也是這些的原因,這些都是寡婦不奉獻跟隨主的合理的理由,但他奉獻只有一個理由,這個理由勝過所有不奉獻的理由,你認為他奉獻的理由是什麼?

寡婦的奉獻是因為發自心底對神「全心全意」忠誠(devotion)的跟隨!



1. 這忠誠使他「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可十二30)
2. 這忠誠讓他毫無保留
3. 這忠誠讓他勝過一切不奉獻的理由,使她不足中也奉獻 
4. 這忠誠讓他把神放在第一位,比他自己的需要更重要。


例子:
1865 年 6月25日,離倫敦只有四十英哩的柏萊頓(Brighton)的海灘上,主日的早上,幾乎空無一人,所有人信徒都聚集在教會裡,只有一個人在沙灘上踱步,那天崇拜一半他就溜出來了,他心中因掛念中國的需要而鬱悶不已,他無法忘記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未曾聽過耶穌的福音,他一直知道神對他的呼召,把福音傳給那幾百萬未得之民,可是他感到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沒有任何機構的支持,沒有任何經濟的資助,正如寡婦的兩個小錢,他能獻上跟隨主的只是那麼一點點,他很痛苦,那個主日早晨,戴德生降服在神的面前,回應神的呼召,接受神託付的使命,他打開隨身的聖經,讀了一段約伯記的經文,然後在邊上寫下他的禱告:「為24位甘心而能幹的工人禱告,柏萊頓,1865.6.25。」他決定委身於這不可能的呼召,把自己獻上,完全獻上,一切的問題和後果都由神承担,他的責任就是順服與跟從祂,祂必引導!

第二天戴德生回到倫敦,壓力一掃而空,他的太太幾乎認不出他,他在星期二前往倫敦市邵銀行(London and County Bank),用中國內地會的名義開了一個戶口,這是「中國內地會」這個名稱首次出現,存了他所有的錢:十英鎊,今天相等於一千兩百英鎊的價值,十一個月之後,1866 年5月26日,戴德生與其他十六個成年人、四個小孩出發到中國,四個月之後,抵達黃浦江,上海的外港,戴德生在杭州開始了第一個內地會的基地,到1949年所有宣教士被迫離開中國,中國有總共六千名宣教士,福音傳到了中國,微小的獻上全心的跟隨,改變了世界。


1877年,中國經歷大饑荒,900萬至1300萬人死亡,河南與山西兩省災情最為嚴重,出現人吃人的事件,加上狼群從山上下來肆虐,整個情況很恐怖,戴德生回到英國,無法立刻回去,但心中卻掛念山西那些即將死去的數百萬人,想要為他們做更多的事情,他建議他第二任的妻子Jennie,「你去,如何?」

「我?不可能吧!誰來照顧孩子們呢?一個女人能做什麼呢?從來沒有女性進入過中國內地!」

但當他們明白這是神的旨意之後,戴德生夫人決定前住,1878年10 月,到達山西太原,成為第一位進入中國內地的女宣教士。

他們都有很好很合理不奉獻自己跟隨的理由,他們只有一個理由要奉獻自然去跟隨主,因為他們全心全意地跟隨主。全心跟隨是由心的忠誠(devotion)開始。

4. 我的見證:小的時候參加不少的獻心會,紅心、黃心、白心,我拿了不少,但卻不知道全心全意跟隨主意思,大學畢業之後全時間奉獻,進神學院準備事奉神,心存感恩與忠誠,事奉神是是理所當然的,未有想得太多,不知道牧師的代價是什麼,轉眼已經四十多年了。

1. 我並沒有很多
2. 我也有很多的需要
3. 教會的需要是那麼大,我的奉獻又有何作用
4. 我是牧師,我已經獻上一生事奉神,我並不需要在金錢上再奉獻

但我認為奉獻是一個權利,可以奉獻是福份,是每一個跟隨耶穌、作主門徒的人對主全心全意的自然選擇。

你最近的獻上了什麼?



結論

馬可下一章耶穌對門徒説預言,耶路撒冷將來要受的審判,以色列因為三心兩意而受拒絕,聖殿要被毁,只有全心全意跟隨主到底的人,在審判的時候必要得神的喜悅。

有一天我們都要在基督的台前交賬,你的心要被顯露,你是否全心全意,最是你被審判的尺碼,你是否準備好?

實際建議:
1. 一件你可以做的事,神感動你要你獻上跟隨主的事,順服神去行。
2. 參與宣教禱告、奉獻、宣教


討論問題

1. 為什麼馬可以寡婦的故事為耶穌三年多公開事工的結束?寡婦的故事作者的目的是什麼?根據馬可,跟隨主是什麼意思?又不是什麼意思?
2. 馬可故意比較兩種的跟隨:一、好些財主奉獻好多;二、一個寡婦奉獻所有的兩個小錢,這強烈的對比意思是什麼?今天三心兩意的跟隨與全心全意的跟隨有何分別?請分享全心全意跟隨主對你的意義。
3. 寡婦其實有許多的理由不奉獻跟隨主,你在那一方面認同她不奉獻的理由?她全然獻上唯一的理由是什麼?她奉獻的理由對你有何感動?請分享。
4. 請分享神感動你全心跟隨主的一些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