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5, 2021

信心的選擇,《希伯來書系列五》希 11:24-29

 信心的選擇

希伯來書十一章廿四至廿九節
《希伯來書系列五》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21.07.11
國語堂




引言

信心是什麼?什麼是信心?有信的人生活與不信的人有何分別?猶其是面對危機的時候,憑信心生活的人如何作選擇,與一般人有何不同?



面對前面的兩條路,一條是窄的路,荊棘滿途,很少人走的路,另一條是寛的路,容易走的路,多人走的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信心的人會如何選擇?信心的人會走那一條路?

希伯來書第十一章信心的英雄榜,是寫給在受逼迫的信徒,他們面對著外憂內患,當時羅馬皇帝尼祿野蠻地迫害基督徒,教會內,受猶太人的逼迫,假師傅教導,要他們回去守律法,走回頭路,寛的路,面對壓力重重,背道是容易走的路,希伯來書的作者鼓勵他們以信心作出向前行的選擇,走窄路,這條路是要付代價的,卻是邁向成熟的路,因著信,選擇堅守信仰,活出生命的見證。

這是極不容易的選擇,今天我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對生死的選擇,去留的選擇,工作的危機,事奉的困難,家庭的困惑,我們的決擇是什麼?信心的決擇是什麼? 

希伯來書的作者用古代近東最有力的辯證方法,用舉例、傳召見証人的方法,用親身的經歷去勸勉當時的讀者,面對危機,憑信心選擇窄路。



作者舉了許多見證人為例,11:3-31:因著信的見証人(πίστει),包括九個有名有姓舊約聖經的人物,「因著信」出現十八次之多,其中一個的人物摩西,我們今天要讀的見證,若你要寫摩西信心的偉大,你會寫什麼?火焰的荊棘?十災?上山領受神的律法?看見神?面部發光?在曠野行的神蹟?

作者沒有引述摩西最偉大的事蹟,卻說出摩西在四個危機中的選擇,作者說了摩西「因著信」四次之多,在人生四個危機中,作出四個選擇與行動,都是「因著信」選擇「窄路」,見証現實不是眼見的,明白信心要看遠一點,要離開自己,看見神,相信神的話比眼前的一切更超越,更美好。



24 因著信, 摩西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
25 他寧可和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
享受罪中之樂。

26 他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
埃及的財物更寶貴,
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

27 因著信, 他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
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28 因著信, 他就守逾越節,行灑血的禮,
免得那滅長子的臨近以色列人。

29 因著信, 他們過紅海如行乾地;
埃及試著要過去,就被吞滅了

四個「因著信」的選擇,四個「因著信」的行動:不肯、離開、遵守、走過。



我想和大家分享四點:信心的選擇
一、面對眼前的美好:因著信「不肯」,選擇受苦凌辱,想望將來的賞賜,24-26
二、面對失去一切:因著信「離開」,選擇忍耐,看見主,27
三、面對將臨的審判:因著信「遵守」,選擇遵守,相信救贖,28
四、面對進退兩難的絕境:因著信「走過」,選擇帶領走過紅海,經歷拯救,29

時間的關係,可能只能講完一、或兩二點。



一、在眼前的美麗,面對身分的危機,24-26
因著信「不肯」,選擇受苦凌辱,想望將來的賞賜

24因著信摩西,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25他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26他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

摩西在埃及第十九個王朝,法老的皇宮長大,接受最高等的教育與訓練,擁有世上最強大國家的財富與地位,享受法老女兒之子的榮華富貴,法老女兒之「子」,子字沒有冠詞,指法老女兒之子的身份與地位,面對榮華富貴,摩西選擇「不肯」不肯(refuse),有討厭(disdain)、蔑視(despise)的意思,是負面的行動,say no to 埃及,say no to 榮華富貴,say no to 安逸的生活,say no to 崇高皇族的身分地位,這是不得了的選擇,是不可思議的選擇,你說是嗎?

這些正是今天我們許多人追求,夢寐以求,窮追不捨,人上人的生活,是不是?財富、健康、成就都是好東西,沒有什麼不好,為什麼要選擇放棄不要?這是什麼歪理的選擇?

現代的摩西:大約十年前,我被一個會友邀請去參觀他剛上任的公司,GOOGLE 在北加州的總部,裡面什麼都有,好幾個餐廳,供應一日三餐的美食,完全不用做飯,上班可以養狗,有人替你洗衣服,理頭髮,入職的時候,GOOGLE 的股價是二百多美元,現在是十倍,二千五百多美元,賣掉一些STOCK option 就可以買一座大房子,工作是人人羡慕的天之驕子,擁有世上最頂尖的科技,現代的摩西,有什麼不好?為什麼摩西不肯?

況月有人說,成功才能為神做見証,當我成為馬雲、成為袁征,我可以為神作見證,我說一句話比你一生講那麼多的更能影響人,更能領人歸主,好像有道理啊!如果摩西留在宮中,做他的達官貴人,說不定,能改變以色列人的命運,若摩西成為法老,豈不是問題就解決了嗎?為什麼摩西選擇放棄,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



安逸的生活原來很容易產生身分的危機,財富本身可以創造一種品格的幻覺,和獨創性的幻覺。Wealth could itself create an illusion of genuine character and originality. 使我認為我是我的主宰,眼前就是一切,我可以安穏,正如耶穌說那無知的財主一樣,他對自己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



你是不是面臨這人生的危機?靈魂哪,你有許多股票、幾棟房子,用不完的退休金,蒸蒸日上的業務,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很多時候,安逸的生活更容易使我們忘了我們在地上只是客旅,在世寄居,什麼都不能帶走,我們真正的家鄉不在這裡。

注意經文的兩個對比,比較摩西的兩個選擇:



選擇屬神的身分,與神的子民認同,一同受苦害(虐待)vs 暫時享受罪中之樂(Pleasure of sin),樂是樂,不過只是暫時的,你的選擇是什麼?
選擇與基督一樣受的凌辱、羞辱(humiliation)與得將來的賞賜 vs 埃及的財物(wealth)

你說真的要選嗎?兩樣都要可以嗎?選擇屬神的身分,也選擇暫時埃及的財富,可以嗎?摩西很明白這是不可能的事,他要么是以色列的王子,要么是法老女兒之子,要么是埃及人,要么是以色列人,但他不能兩者兼得,沒有雙重國籍,沒有兩重的身分之可能,他知道必需選擇。

今天你也必需選擇,你選的是什麼?

「因著信」,摩西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這是信心的選擇!因著信的選擇。

25-26 三個動詞,描寫他選擇不肯的詳細原因,因著信是什麼意思?這三個動詞說出因著信的內容:

第一、第25節,摩西寧可選擇(he chose)受苦,因為他選擇與以色列人神的百姓認同,信心是一個選擇,選擇受苦,現況的美麗是很難抗拒的,他卻在兩者中間,選擇了受苦,他選擇了被虐待,他不是虐狂,自尋痛苦,苦害並不美麗,但他決定服從,即使服從會帶來痛苦。

他可以埋怨,這選擇浪費我的天賦,失去大好的前途,希伯來人需要我去拯救,我是唯一個有全世界的聯繫網與關係、我有知識、有訓練、有能力、我是最有智慧的希伯來人。

他可以完全說服自己留下來,保持法老女兒之子的身分地位,這是最能幫助以色列人的方法,但他「寧可」選擇與神的百姓一同受苦,表明他真正的身分,他不屬於法老,他不屬於埃及,他是屬神的,信心就是一個選擇,身分的選擇!願意為這身分付上受苦的代價。

你呢?有信心的人與沒有信心的人分別就在你在危機中你選擇什麽的身分?你與什麼人認同?

我們是神的子女,敬拜神是我們的信徒的本份,不可離棄聚在一起(敬拜的)群體,去年3月15日因為疫情的緣故我們停止了實體敬拜,改為線上敬拜,是沒有辦法聚會之下,我們仍然敬拜神,經過一年三個多月,今年6月開始,我們可以恢復實體敬拜,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不太習慣,或者可以說太習慣了線上敬拜,過去五個主日,國語崇拜有40人左右回來,大約只有百分之五至八,不回來敬拜神的原因很多,若是因為身體的原故,或者安全的問題,可以理解,沒法選擇,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日常生活大部分都回復正常,我們大部分人都回去上班,教會的同工,自從三月中都回去了教會上班,不少人開始出外旅行,困在家中一年多,等不及要出去走走,我們到餐館吃飯,餐館都有人滿之患,我們的小孩,不論打了疫苖或沒有打疫苖,都開始回學校上課,因為在線上學習實在大打折扣,學生的成績普遍下降百分之廿,我們的夏期的KIDSZHINE人數也恢復正常,與疫情之前沒有分別,唯獨回教會敬拜神卻只有很少很少部分的人,教會的崇拜已經是很安全很安全的安排,我們都很保守,限制人數,坐位保持最少三呎距離,測體溫,大家都戴口罩,感謝神,五週都沒有人感染生病。當然我們是否回到教會實體崇拜是你的選擇,若是因為身體緣故沒法選擇,但是若是選擇是因為方便,在家敬拜方便,我們便面臨一個身份的危機,現代的信徒的確有很嚴重的身分危機,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信的是什麼?界線非常模糊,自定標準,選擇很多時候只是利益的選擇,對我有多少好處,我只想付最少的代價,去換取最大的利益,我是誰?我是基督徒,我不屬於這世界,我有永恒的生命,我是神的兒女,這是需要信心去活出神的兒女的生活,與我的身分相稱,不是選擇方便,就算要付上代價,寧可選擇與神的子民一同受苦,也不肯回去享受方便之樂。

我誠懇地邀請你們回來實體敬拜神,這不是為了要滿足牧師對人數的要求,人數不是最重要,而是你聖徒的身分,與神的國認同,認同你不屬這個世界,你是為敬拜神而造的,這是你信心的表現。

第二個動詞看,也是一個分詞,有評估、認為、當作的意思,看是因著信的第二個內容表現,看什麼?看什麼更寶貴,評估什麼是更寶貴,認為什麼是更寶貴:是像基督一樣受凌辱(humiliation),忍受十字架的痛苦,為更寶貴?還是認為埃及的財富為更寶貴?因著信,摩西認為與基督認同更為寶貴,更值得。

寶貴這個字在新約很有意思,名詞,也可以翻為「財富」,真正的財富,在新約這個字出現廿二次,若是指地上 Literally 的財富,都是負面的意思,若是指抽象的財富,都是正面的意思,這裡是正面的意思,更寶貴的是與基督認同一同受苦。

這樣的評估是需要信心的,受苦是現實眼見的,賞賜卻是在前面看不見的,只是因為神說了,你就相信,作出選擇,看與基督認同為更寶貴。

摩西看,分詞是用現在時態,作者有要我們今天去效法的意思。

教會兩千來的歷史,是由這些像摩西一樣作出這樣評估與選擇的人寫成的:

十二使徒、保羅、初期的教父、近代宣教運動的戴德生、馬禮遜等,他們都是我們熟悉的人物故事,他們選擇與基督認同,忍受痛苦,輕看世上的財物,甚至自己的生命,我們都說這些都是信心偉大的人物,但其實他們在世的日子,從世人的眼光,都是悲劇人物,他們受苦,付上一切的代價,卻還未得到他們所盼望的,死的時候只是從遠處看見,並未得著所應許的,但他們因為信心被翻轉,得神的喜悅,憑信心得著更美的家鄉,更美的復活 ,是認同在基督裏的人,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並不以為恥,GOD is proud of them. 神以他們為榮。

你呢?你看什麼為寶貴?與基督認同,作神的兒女為寶貴,為更有價值?還是地上的財富?

曾述敏的見証:

第三個動詞,也都是摩西因著信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的原因:26b 因摩西想望所以要得的賞賜,要得即是還未得的意思,賞賜是在前面的,將來的,神應許給他的。 

想望(fixed his eyes),定睛注目的意思,以將來的賞賜為選擇的原因,這當然是需要信心,是信心表現,未曾發生,只是從遠處望見,這是信心,想望:中文翻得很傳神。

這是我們信徒的盼望,我們想望,定睛的不應該是今生的財富,保羅說:如果我們在基督裡的盼望只在於今生,我們就比所有的人更可憐。林前 15:19,信耶穌就沒有意義了,是不是這樣?

我們需要自我評估一下:在安逸的生活中作出選擇。 


二、面對失去一切,人生召命的危機,因著信「離開」 27
選擇失去一切時忍耐,如同看見主

27因著信,他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

因著信,摩西選擇離開埃及。 

第二個選擇是一個更難的選擇。 首先,他因為埃及人欺負以色列人,他殺了一個埃及人,第二天,他發現兩個以色列人在打架,去勸架,他們反而說:誰讓你審判和統治我們?你會像昨天殺死埃及人一樣殺死我嗎?

法老很快就會知道他殺了埃及人這件事,而他自己與認同的以色列人卻拒絕了他。兩天之內,摩西從有兩個國的人民變成了一個也沒有,失去了一切,面對埃及的榮華富貴,他選擇了與希伯來人認同,現在希伯來人也不要他。

當看起來跟隨神會導致災難的時候,面對可能失去一切,摩西可以選擇離開,離開災難,摩西知道他是可以回去的,出埃及記說,這件事發生的時候,他即時的反應是懼怕,因為害怕,他可以回去法老女兒那裡求庇護,求法老的饒恕,甚至否認他是希伯來人,再次立誓效忠埃及,不去做他的希伯來人,繼續做他埃及的王子,殺一個埃及人,對一個法老女兒之子來說,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

但摩西卻因著信選擇離開埃及,信心克服了他的懼怕,希伯來書的作者說:摩西因著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懼怕是人自然的反應,面對世上最有權勢的人--法老的憤怒,誰不害怕,但他因著信,離開埃及,不怕王怒。

他知道他以後是一個棄兒,一個逃犯,他將永遠遭受法老的憤怒,他可以違背他的原則,他可以回去,然後安然無恙,也可以做對的事,守原則,而面臨絕對的職業生涯自殺。

當年希伯來書的讀者也面對同一樣的選擇,他們信了耶穌,面對逼害,他們可以走回頭路,回去舊日安全的生活,就可以安然無恙,若選擇信心前行,堅守信仰,面臨的是殺身之禍,親友的拒絕。

因著信,摩西選擇了離開,逃進米甸的曠野,面對被野獸或盜賊殺死,與無休止逃亡的生活,事業自殺,被遺忘,結束了美好的日子,因為他因著信,看見了那不能看見的主,看見與信心在新約是相關字,相信就是看見,相信就能看見。

這太瘋狂了。這不是一個普通人,而是一個具有非凡領導才能的人,他的人民需要他,現在他卻選擇離開,過著多年來一直在曠野中牧羊的生活,成為邊緣人,他的人生可以說走到了盡頭,直到他死去。

摩西在曠野,過了四十歲的歲月,他過了五十、六十、七十歲,他到了80歲,四十年之後。

有一天,神在荊棘的火中對他說話,摩西,我有一個使命給你。我要你把我的子民從埃及帶出來。

我們可以憑信心勇敢地生活。

雖然世界是黑暗的,但因著信,我們神是真實的,他在我們當中,他掌管萬有,他並不是退了場,對我們不聞不問,將他的存在和祝福的證據在每個角落可見,令人欣慰,是對無意義、敵對和恐懼的寒冷夜晚的溫暖,如果我們不相信,沒有看見看不見的神,世界將會多麼冰冷,因著信的人,卻可以憑信心勇敢地生活。

1990 年 5 月,當黃昏開始降臨蘇聯的時候,首都莫斯科 Red Square 舉行了五一慶祝活動。共產黨領導人在一個看似難以接近的平台上觀看閱兵慶祝的活動,普通人被路障擋住了。

突然,八個人開始衝過路障,警察和軍隊跑過去阻止他們,當場捉了兩個人,但其他六人逃跑了,在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低著頭的時候,這六個人在坦克車之間衝到平台前。其中一個喊道:「基督復活了!」並把一個 8 英尺高的十字架舉高,人群大聲回應:「基督真的複活了!」

一年七個月之後,1991年12月25日,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苏联正式解体。

這幾個人之後遭遇什麼的處分,我不清楚,但他們這大膽的舉動,根據看不見但活著的神而採取的行動,世界上最堅固的勢力已經在神的朝聖者面前讓位。

我不是要鼓吹以宗教革命,改變政權,我們卻要以信心生活,作出選擇,榮耀上帝,顯出勇氣。信心的生活,憑信心勇敢地生活,不僅僅是那些被壓迫而被迫在充滿敵意的世界面前站立的呼召,更是要我們這些活在安逸當中,勇敢地活,見証那看不見的神的美德。

結論

為青少年營禱告。





討論問題

1. 什麼是基督徒的信心?請下一個定義。
2. 在危機中,有信心的人與沒有信心的人有何分別?
1)在安逸的日子中,有信心的人有何不同的選擇?
2)面對人生的損失,有信心的人該如何選擇?
3)面對未來的審判,有信心的人該如何行動?
4)面對進退兩難的絕境,有信心的人有何分別?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因著信  3-31  18x 

1. 上古歷史  1-11          3-7

因著信(πίστει     1.   我們知道世界是藉神的話造成            3

因著信(πίστει     2.   亞伯                                                           4

因著信(πίστει     3.   以諾                                                           5

因著信(πίστει     4.   挪亞                                                           7

2. 先祖歷史  12-50        8-22

因著信(πίστει     5.   亞伯拉罕遵命出去                                 8

因著信(πίστει     6.   亞伯拉罕在所應許之地作客                9-10

因著信(πίστει     7.   亞伯拉罕生出子孫                                 11-12

因著信(πίστει     8.   亞伯拉罕獻以撒                                      17-18

因著信(πίστει     9.   以撒                                                           20

因著信(πίστει     10. 雅各                                                           21

因著信(πίστει     11. 約瑟                                                           22

3. 摩西至迦南  -     23-31

因著信(πίστει     12. 摩西的父母                                              23

因著信(πίστει     13. 摩西                                                           24

因著信(πίστει     14. 摩西                                                           27

因著信(πίστει     15. 摩西                                                           28

因著信(πίστει     16.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過紅海                    29

因著信(πίστει     17. 耶利哥                                                       30

因著信(πίστει     18. 妓女喇合                                                   3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