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4, 2019

知足的秘訣,《腓立比書系列九》腓 4:10-14

知足的秘訣
腓立比書四章十至十四節
《腓立比書系列九》


林永健牧師
福遍中國教會
2019.11.03
國語堂



引言

知足是什麼?


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中國人說,知足常樂(contentment),知足是安於已經得到的,已經擁有的。但是如何才能知足?


中國老子的《道德經》說:「禍莫大於不知足,鄙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沒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禍害了,沒有比貪得無厭更大的罪過了,知道什麼地步就該滿足的人,永遠會自得其樂。

佛教的方法,知足常樂是控制你的慾念,不要貪得無厭,將你的慾念壓縮,你就能安於現狀,就永遠快樂,這是消極性的知足方法。


在《獅子王》電影之中,Hakuna Matata 的人生哲學,Hakuna Matata 是多麼美妙的短句,意味著每天不用擔心,一切都不是問題的人生哲學,這種知足的方法,是自我解脫,不去想有沒有問題,不去想就沒有麻煩。

今天我們最普遍的知足的方法,是靠自己的努力,把空的瓶子填滿,當填滿之後,就自然知足了,當空的時候,什麼都沒有五無的人仕,無房、無車、無戶口、無高薪的工作、無妻子!甚至是 N 無人仕,無孩子、無退休金、無健康、無朋友,空的人生如何知足?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努力,把瓶子填滿了,或者填得差不多,就有可能知足,所以我們一生努力,要把瓶子填滿,希望填滿之後,就有知足,知足是一種追求的境界,是基於富足,不是基於缺乏,缺乏是不可能知足的,是真的嗎?

聖經的知足是什麼?如何才能知足常樂?




一、知足是秘訣,4:12節

人是無法知足的(We are possible of contentment.),永遠無法滿足。

沒有兒子,想要兒子;
生了兒子,想要女兒,光男(只是光有男孩),實在很可憐,看著別人的女兒,那麼可愛,那麼貼心,終日流著口水,我也要女兒。
當有了兒女,就想要孫子,永遠不會滿足。

八零年代的時候,改革開放初期,我進入大陸,人追求的是一座冰箱,有了冰箱,追求電視機、洗衣機。這些年來這些都有了滿足,現在追求的是汽車、買房,有了一套,還要兩套,無法滿足。

有多少退休金才是足夠?一般說,目標是一百萬,但有了一百萬,就想要有150萬,更安心退休,可以安枕無憂,有了150萬,卻想有200萬,三百萬,究竟有多少退休金才夠呢?

人在逆境之中,缺乏的時候,五無,無法知足,人在順境之中,富足的時候,也沒法知足,當你得到你所要的那一分鐘正是你感覺不滿足的時候,是嗎?

廣告行業中流行的一句說話:「幸福是你需要更多幸福之前的時候!」(Happiness is the moment before you need more happiness.),換句話說,幸福來臨你有了,就不再幸福,因為你需要更多的幸福才能幸福,當你看見一套美麗的衣服,想像穿上身的幸福感覺,當穿上了新衣,立刻不再幸福,所以廣告訴你,你需要這個,你需要那個,人生的追求是沒有止境,就像西西弗斯的咒詛,是不止境的勞苦,每天推上山上,每天有掉到谷底,重新再來,永不止息,知足是不可能的,因為人心是填不滿的。


就如,猶太人每早上上廁所的時候,感恩的禱告,感謝神能夠上廁所排泄,就感恩不易,但今天人心卻無法滿足。


保羅說:「我可以處卑賤,可以處富足。」


這知足是他已經得了的秘訣,知足原來是秘訣(secret, mystery)奧秘,原文是只有神知道的奧秘,是被動完成時態,原來知足只有從神而來才能學到的,保羅說:「我已經從神那裏被引入這種知足的秘訣,但是人可以學到的(完成時態)。


基督徒的知足,是可以處卑賤,可以處飢餓,可以處缺乏,基督徒的知足不是沒有困難,不是沒有缺乏,卑賤或滿足,知足是缺乏都可以的,當時保羅是在綑鎖之中,在監獄之中,但靠著那加給他力量的,凡事都能作,這是保羅學會知足的方法。


他的知足不是從自己來的,而是從加給他力量的主而來的,不是從環境而來,不是控制自己的慾念,不是阿Q精神,不是自己努力賺回來的結果,而是從神而來的,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我有力量,這是原文的意思,知足的能力是從神而來。

在缺乏中知足是困難的,當別人有為什麼我卻沒有,很容易產生埋怨,苦毒,但是因為主加我力量,在困境中我可以有知足的能力。


基督徒的知足也可以處富足、飽足、有餘的時候,都可以知足,知道這些都不是最重要,都可以隨時放下,神才是最主要的,富足、有餘、飽足,不是壞事,但卻不是終極的事,可以隨時放下,如何做得到?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凡事都能做不是什麼都能做的意思,是指我有能力,這能力是神加給我的,我有能力處卑賤,我有能力處富足,我有能力處缺乏,我有能力處有餘,因為這能力(知足的能力)是從神而來的,是主加給我的,知足是不可能的,人永遠是需要更多,只有從神而來的力量,有餘也能滿足,因為可以隨時放下。

11至13節是 ABB'A'中的 B-B',上下文 A-A' 中,是保羅在美好的時候,是得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姊妹,主內深厚的友誼,時常想念,支持保羅,供應保羅的需要(第十節),更說與保羅一同分擔保羅的患難(第十四節),實在是美好的。


在美好的事上,知足在什麼(every)景況、在任何(any)情形之下,都可以知足,這種從神而來知足的能力,是可以忍受一切缺乏困難的能力,是可以放下所有富足的能力,因為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有神加給我的力量,我就有知足的能力。


世上美好的事物就好像飽子上的芝麻,只是吃了芝麻,不吃飽子是不能滿足的,芝麻不是真正的滿足,不是主要的食物,是可愛的,但卻不是主食,今天存在,明天可能消失,從神來的知足,從神而來的能力,卻是因神而產生的,神是那飽子,是真正的滿足,是最重要的主食,世上美好的事物只是飽子上的芝麻,好的但不是最重要的。

上週我回到達拉斯神學院有幾天的時間進修,畢業四十年之後,重遊母校,想起神學院第二任的校長,Dr. Walvoord 是末世論的專家,當他教我們主耶穌隨時都會回來的時候,他要我們學習警醒,帶著期盼望主的再來,他說,他為神學院有五年、十年的計劃,春秋大業,大展鴻圖的計畫,但他卻決定每天為神學院獻上最好的,沒有保留,我今天活得最好,因為主耶穌或許明天會回來,這種的心態,仰望主,視主為最重要的心態,在困境可以忍受,富足甚至春秋大業,都可以放下,知足的能力是主加的力量。

在神學院,我也碰上一個負責音響的弟兄,在神學院工作多年,現今年紀已經漸長,每天只是來神學院上班兩天,神學院的音響在他的照顧之下,非常之美好,他認得我,我也認得他,他笑容滿面地服侍,我相信他音響的工作在外面會有很高薪的工作,我雖然不知道他的生活情況,或憂或喜,或卑賤或富足,但我可以感覺到他從裏面而來知足的力量,使他知足,專心事奉神。

我參加了神學院的教師會議,四十多位教授,當中有不少是知名的教授,有學歷,有生命的教授,會議開始的時候,大家彼此代禱,分享代禱事項,一位有名的教授,分享說,他的妻子因為老人的病,不能生活在家中,住在療養院,他的禱告是,求神讓他的妻子可以回去在感恩節的時候回家吃飯,我真的感受到人生有高有低,在低的時候,仍然知足,從神而來的力量,是不容易的。

也有一位年輕的教授,分享的父親昨天去世,他父親一生事奉神,愛神,走完地上的路程,兒子心中充滿感恩,下週舉行追思禮拜的時候,帶著感恩的心,人生不論生老病死,有高有低,但這種內心知足的力量是從神而來的。

也有教授請求我們為他禱告,下週代表神學院去開一個十年才開一次的研討大會,神學院有兩位教操作代表,是何等的榮耀,何等的重要會議,人生有高,有富足,有成功的時候,卻仍然需要神,靠著神加給的力量,知足最可以離開、可以放下高興的事,因為這些都可以過去,知足是可以處富足。

神學院公佈現任的校長明年六月退休,上週剛剛 委任第六任校長,這是何等的責任,何等的榮耀,人生有高,有低,有富足,也有困難,都可以帶到主前代求,神加知足的能力,我有能力是靠著主加給我的力量,這是知足的意思。

我時有力不能勝的感覺,面對的挑戰,是超過我能力的範圍,我求神給我知足的能力,可以在任何情況之,下在什麼情況中都可以知足。




三、知足的學習


或許你說,我沒有信心,相信神給我的力量,沒法在富足或貧窮的時候,都有這種知足的心態,但我卻說,不相信神等於只相信自己,認為自己的判斷更可靠,是你拒絕相信神,因為相信神是你的選擇,不單只是一個建議,這是神的命令。


十誡中的第十誡:「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人的妻子,奴婢,牛羊,並一切所有的。」貪戀是內心的堅持,我必須擁有這個,才能滿足,是知足的相反,是神的禁令。


與第一誡遙遙相對,一頭一尾互相呼應,第一誡說:「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知足是可以的,是以神為獨一的神,一切都可以忍受的力量,什麼都可以放下的力量,只有神才是最終極的追求。

知足是命令,是靠主才能得的能力,我們是不可能知足的人,只有靠著主,獨一的神才能得著這秘訣。



結論

實際行動建議:

1. 操練敬虔,知足是可以學習的,靠主加給知足的能力,腓立比書清楚地告訴我們,人的責任與神的恩典是互為平衡,像手心與手背一樣,靠著主的能力我有知足的能力,不是我的能力,我可以一無掛慮是我不能做的事,是神的能力,靠主常常喜樂,人是不可能的,但是主的能力卻可以使我常常喜樂,我們需要神,但同時也是人的努力,回應神的呼召,恐懼戰兢做成得救的功夫,凡事藉著禱告祈求用感謝將你所要的告訴神,這是人的責任,同樣知足也是一樣是神賜的能力,也是我們要學習操練的心態。

2. 腓立比書告訴我們是從人的思維入手(mindset),一無掛慮是平安的思維,常常喜樂是喜樂的思維,神是最重要的是知足的思維,注意這大道理人生重要問題的答案,是從我們的思維開始,是我們的價值觀改變,人生取向改變,從成長的思維入手,謙卑自己,努力學習,合一追求,不斷地成長,知足是可以學習的。

3. 我們當中或許有人是生活在富足之中,學習知足隨時可以將美好的事放下,美好的事並不是壞事,但不是主要的,是只是芝麻,不是真正的飽子,在美好的時候,學習知足是極不容易的,有時比在困境中學習知足更困難,但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我是有知足的能力,可以學習在富裕中知足。

我們當中或許有人生活在困境,中在困境中學習忍耐,這些困難的挑戰是不會永久的,仰望神在患難中就生忍耐,忍耐生老練(羅馬書5章3至4節),老練是品格的意思,是從經驗產生的老練品格的能力,從神而來,也在人的患難中產生在不斷的磨練中產生,心中充滿了從神而來知足的能力。

我的外婆,一生經歷很多的痛苦,經歷戰爭,失婚,膝下無兒,只有兩年的教育,年輕的時候在香港一間理髮店中信耶穌,他的故事是我後來才知道的,她一生遭遇很多的波折,痛苦與挑戰,但我從小跟著外婆去教會,從來沒有過見過他失望痛苦,總是臉帶笑容,每天早上去教會參加晨禱,回家做家事,照顧孫兒,一生是帶著笑容,有時晚上我起來,走到外婆的房間,看著他跪在床前為我們提名禱告,他希望五個孫子之中,有一個是牧師,我從來沒有想過這禱告的答案是在我的身上實現,若作牧師一定是我的哥哥,他是品學兼優的人,但外婆心中的知足常樂是美好的見證,對我一生影響極大,有感染力,他沒有被人生的苦難毀滅,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主耶穌他有力量,在什麼情況之下,在任何情況之下,都知足者是令人生羡慕的生命,是天國子民的生命見證,我為他感謝神,也為他獻上感謝。

你又如何呢?





討論問題

1. 什麼是知足?一無所缺就會知足嗎?卑賤饑餓就不能知足嗎?
2. 人是無法知足的,這是什麼意思?你同意嗎?
3. 神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知足的秘訣,這是什麼意思?是真的嗎?
4. 如何學會知足?試舉一些實際的學習方法。



寫這篇講章的過程與一些的考量:
林永健

1. 講道大綱:

引言

一、知足是秘訣,4:12

1. 我們是無法知足的人(We are impossible of contentment.)
2. 在逆境中不知足,在順境也無法知足
3. 知足是個秘訣(secret)

二、知足的方法,4:13

1.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2. 不是喜歡卑賤、飢餓、缺乏,也不是不喜歡富足、飽足、有餘,只是知道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
3. 知足是有神就足夠了,神是最主要的(只有一事),相信在任何環境之下,神是足夠的

三、知足的學習,4:11

1. 知足不是神的邀請,而是神的命令(出 20:3; 17)
a. 第十誡:不可貪戀
b. 第一誡: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2. 操練敬虔、學會知足

結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